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 · 一年級課堂活動︰立體圖形...

8
TWGHs Li Chi Ho Primary School 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 知識: 透過課堂上師生的討論和生生之間的小組協作活動等不同的學習經歷,讓學生發現數學規律 與法則,以發展學生的思維、表達、解難、溝通及創造能力。 培養學生的「數字感」和「空間感」;欣賞數和圖形的規律及結構。 運用多元化評估(包括速算評估、進展性評估、紙筆評估及非紙筆評估),以提升學生學習 的成效。 技能: 透過從「做中學」,讓學生掌握數學的基本概念和計算技巧。 利用資訊科技啟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並提升自學能力。 態度: 透過多元化的學習活動,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習數學的正確態度。 著重學生在課堂中匯報研習成果,提升學生協作及解難能力。 聚焦思維探究 深化解難創造 電話: 2575 0470 傳真: 2834 8141 電郵: [email protected] 網址: www.twghlchps.edu.hk 地址: 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280280, Queen´s Road East, Wanchai, Hong Kong 數學課程目標 第27期 《數學‧數樂》 1

Upload: others

Post on 23-Jan-2020

1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TWGHs Li Chi Ho Primary School

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

知識:◆ 透過課堂上師生的討論和生生之間的小組協作活動等不同的學習經歷,讓學生發現數學規律

與法則,以發展學生的思維、表達、解難、溝通及創造能力。

◆ 培養學生的「數字感」和「空間感」;欣賞數和圖形的規律及結構。

◆ 運用多元化評估(包括速算評估、進展性評估、紙筆評估及非紙筆評估),以提升學生學習

的成效。

技能:◆ 透過從「做中學」,讓學生掌握數學的基本概念和計算技巧。

◆ 利用資訊科技啟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並提升自學能力。

態度:◆ 透過多元化的學習活動,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習數學的正確態度。

◆ 著重學生在課堂中匯報研習成果,提升學生協作及解難能力。

聚焦思維探究 深化解難創造

電話: 2575 0470 傳真: 2834 8141 電郵: [email protected] 網址: www.twghlchps.edu.hk地址: 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280號 280, Queen´s Road East, Wanchai, Hong Kong

數學課程目標

校 訊第27期

《數學‧數樂》

1

自主學習v為配合教育發展的最新趨勢,本校推行自主學習,期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主動學習。透

過「從做中學」,學生獲取屬於自己的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透過運用探索方式,幫助學生進

行觀察與思考。本年度數學科老師嘗試以不同的學習策略,如滲入「翻轉課堂」元素、以「高層次

思維十三式」讓學生進行預習、組織學習內容、寫筆記等。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v為配合本科發展成卓越科目,高年級數學課試行「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學習模式:學

生先在家透過電子學習平台學習基本數學概念,然後在課堂上與同學及老師討論較高層次的數學問

題。學生在獲得基本知識與能力之餘,亦有機會自行探索更高層次的數學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

精神,使他們學得更深、更廣。

學生先在家進行預習,搜集有關圓形的特徵。

再於課堂上利用「高層次思維十三式」-「特

徵列舉」方法進行討論、歸納並整理全組同學

的資料。

「先做後學」:學生在家中透過實作,找出製

作圓的不同方法,再於課堂上討論各種方法的

優點和缺點。

u學生考慮物件的大小,並自行選取適合的方法量度物件體積

u先做後學 利用不同的方法製作圓

u利用高層次思維十三式 特徵列舉歸納資料

u集思廣益 透過小組討論找出不同的解難方法

u部分量度的活動可於家中自行完成,使課堂時間更有效率

課題(一):容量及體積

學生先利用OFFICE 365平台觀看影片或課

本,學習量度直徑及圓周的方法及技巧。

學生於課堂上利用計算機找出 圓周÷直徑 的

數值。

小組歸納各組員量度時「最準確」的數據,並

嘗試找出圓周率的數值,同時討論量度時所遇

到的困難及可行的解決方法。

課題(三):圓的認識(二)課題(二):圓的認識(一)

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學生先在OFFICE 365平台觀看影

片,學習利用排水法找出不規則立

體體積的方法及技巧。

然後在課堂中從「做中學」,應用

所學的方法及技巧 。

再利用OFFICE 365平台觀看「阿

基米德原理」、「水深問題」等影

片,作課後延伸,並培養學生對數

學科素養。

網上自學

網上自學

課堂討論

自學(課後延伸)

自學(課後延伸)

課堂應用

課堂應用

課後討論

課前自學

2

v高老師是一位經驗豐富、資歷深厚的教師,我們一起找出學習難

點,訂定明確教學目標及策略,不單讓我們對本科知識掌握得透

徹,對個人專業成長也有莫大益處。

v高老師在六年級數學第一組利用普通話進行了一節示範課,同學在

這節課學習態度認真,積極投入活動。

2014年的8月19日,我榮幸地成為了「教

育部第十屆內地與香港教師交流及協作計畫」

中的一員,從遙遠的北國遼寧省瀋陽市,來到

了美麗的散發著紫荊花幽香的維多利亞港灣,

翻啟了我教育職業生涯中嶄新的一頁。

遼寧省瀋陽市是東北第一大城市,也是

歷史文化名城,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

都」之稱。在我近20年的教育教學履歷中,擔 內地交流教師:高鵬

u六年級課堂教學

本校教師心聲

v本年度參加了「內地與香港教師交流及協作計畫」,令本校師生獲

益良多。高老師每星期跟各級數學教師進行集體備課,分析課題重

點,提出不同的學習策略,互相交流兩地不同教學方法。我們揉合

兩地在教學上的優點施教:內地著重教授概念、計算速度;香港著

重多元化活動,課堂高效,使教學效能更顯著。

v高老師著重學生課前預習,鼓勵轉變教學模式,令我們有所啟發。

v高老師給我們介紹內地的教學方法,包括把課題與生活聯繫起來,

促進自主學習;這次交流確使我們獲益良多。

四至六年級教師

u內地數學教師高老師及同級科任老師共同備課

u高老師與全校老師進行教學交流與分享

內地教師交流計畫「交流融合 交流共進」

一至三年級教師

教師專業發展

任過班主任和1-6年級數學、語文雙科教學工作。2012年,

學校成立分校後,我擔任學校教導處主任,全面負責分校的教

學工作。

非常有幸,我被香港教育局派到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駐

校。在這裡,校長的睿智謙和,教師的友善熱情,學

生的文明靈動,讓我感動;在這裡,完善的管理制

度,精緻的校園格局,多彩的學生活動,讓我欣

賞。倘佯在優美的東華三院校園裡,愛的氣息

氤氳,靈的水光瀲灩,讓我沉醉其間!

在學校,我主要負責1-6年級的數學教學

教研交流協作。每週與6個年級的11位教師進行

教學研討,工作量雖大,但我卻樂此不疲。備課研

討中,我盡享分享的快樂,從對教材的理解與駕馭,到

內地教學精華的引入與吸納,再到示範課與工作坊中個人經驗

的介紹與引領,我與香港老師在分享與交流中相得益彰,共同

成長!

3

u學生先利用同數連加來學習乘法概念,進而兩人一組,合力找出每個數字, 除同數連加外,還可以數數、乘和倍四種不同表達方式表示,提升數感

簡介

一年級課堂活動︰立體圖形

二年級課堂活動︰乘法概念

v數學課堂貫徹「從做中學」的理念,透過個人或小組協作活動,

進行搜集、探究、比較等方法去驗證及掌握數學概念;高年級更

會透過「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的學習模式,透過電子學

習平台在家進行預習,回校後與同學探究結果。

v我們深信,這種靈活性的學習模式,讓每一個學生更投入、更積

極學習數學。

u學生回家搜集不同的立體物品,並製作立體模型,聯繫生活,擴闊思考

u每組分發五個不同立體,嘗試每次擺放及探討其中兩個立體的穩定性,或隨意擺放進行探究

u學生展示製成品時興致勃勃, 非常投入,很有滿足感

u學生利用幾何條製作不同大小的平行四邊形

u透過欣賞及評鑑作品,驗證成品 是否符合平行四邊形的特性

三年級課堂活動:製作平行四邊形

課堂活動

4

u小組製作三角錐和四角錐,充份發揮協作能力

u看看誰話事:學生透過二人小組活動,每人抽一張分數卡重溫比較分數大小,幫助學生估算和驗算答案

u分數魔法卡:學生透過二人小組活動,每人抽一張分數膠片,併在一起,掌握分數乘法的概念,加強學生的數感

u利用分數卡重溫比較分數大小及分數乘法

u學生投入活動,積極參與u老師於活動前進行指示

u在小組討論活動中,學生利用七巧板拼砌不同圖形,從而認識幾何圖形特性及學習圖形分割

u學生在工作紙把抽象的概念以線段展示正方形的分割方法

四年級課堂活動:圖形拼砌

五年級課堂活動:分數乘法(看看誰話事和分數魔法卡)

v學生在家先以預習的方式,

透過office 365平台觀看利

用排水法找出不規則立體的

體積的方法及技巧,再於課

堂進行活動。

v透過小組活動,加強學生進

一步認識角錐的頂、棱的數

目和底的邊數的關係。

六年級課堂活動:體積探究

學習過程從具體進入抽象,同時加強了空間感及提升了對圖形分割的能力

5

u二人一組分兩回合進行,首回合為互 相背誦乘數表,並把結果記錄於表上

u次回合為互相考問,組員於自己的記錄表中隨機擬定乘法題目,進行批改

u二年級勝出班別u不只每班選出的三位代表能參與比賽,第二回合比賽時,台下同學亦能參與其中,感受比賽中的緊張刺激

u比賽場地籠罩緊張的氣氛,所有題目必須心算,不可列寫橫、直式,以測試學生運算速度及準確度

u學生在限時30分鐘內進行速算,十分認真

全校性數學活動問答比賽

速算比賽

乘法測試

6

遊戲於午息時段開設,提供較多空間讓學生親自動手感受數學箇中趣味,藉以

加深理解及鞏固概念,寓學習於遊戲。

u《購物齊心算》根 據 「 指 示 卡 」計 算 兩 件 物 件 的總 值 或 其 售 價 的相差

u《圖分天下》抽 出 圖 卡 , 數 數圖 卡 上 出 現 的 指定圖形次數

u《時鐘轉轉轉》抽取24小時制時間 卡 , 依 據 卡 上的 時 間 , 撥 動 時鐘上的時、分針

u《立體變變變》動 手 拼 砌 各 類 立體 立 體 中 的 頂 、棱、面

賽事名稱 參與年級

國際性評估國際聯校學科評估及比賽(ICAS) 三至六年級

世界數學測試 四至六年級

全港賽事香港小學數學奧林匹克比賽 二至六年級

小學數學精英選拔賽 六年級

區賽 2014-15年度第十屆全港小學數學比賽(灣仔區) 五年級

聯校比賽 東華三院聯校速算王大賽 五年級

本校同學參與之數學比賽

攤位遊戲

數學資優培訓課程本年度有15名四至六年級學生參與教育局「資優培訓課程」。課程提供一個自學平台及適切學

習機會,讓數學範疇的資優生盡展所長,培養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學習內容具靈活性,全年課程

分為三級,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完成各級別的課程。

校外培訓與比賽

7

u速算評估: 學生於課前利用2-3分鐘完成評估

u非紙筆評估:學生以數粒量度牙簽及一千元紙幣的長度

v速算評估

時限為2至3分鐘,有效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和準確性。

v進展性評估

以測試學生能否理解及掌握某些概念或某個單元,以便教師即

時跟進及指導,避免學生的錯誤累積。

v紙筆評估

集中評估學生於知識的記憶、運用和運算能力,教師根據測考

結果, 檢視學與教的成效。

v非紙筆評估

例如:動手量度、圖形製作、撥時鐘和以實物協助解難等。讓

不同能力的學生有機會展示他們在各方面的能力,評量能補足

紙筆評估的限制。

u速算評估工作紙

簡介評估不單着重學生的答案是否正確,亦需留意學生解

決數學問題的技巧和策略,以及思維和態度上的發展,以

便更全面地反映學生的整體學習表現。

本校採用不同的評估模式,如速算評估、進展性評

估、紙筆評估、非紙筆評估等,以了解學生不同方面的能

力,讓教師對個別學生有更全面的了解,並改善學生學習

與適時修訂教學策略。多元化評估

評估多面「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