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51
考古發掘方法 用說故事重現考古本質 ─專訪陳瑪玲教授 博物館中的考古學家 —專訪屈慧麗主任 無人機與考古 島嶼考現學: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的強大應用 宜蘭丸山遺址介紹 因為音樂 —音樂人類學特展 考古工作的在地聯結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Jul-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考古發掘方法 用說故事重現考古本質─專訪陳瑪玲教授

博物館中的考古學家—專訪屈慧麗主任

無人機與考古

島嶼考現學: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的強大應用 宜蘭丸山遺址介紹

因為音樂—音樂人類學特展

考古工作的在地聯結

Page 2: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1 目錄

Page 3: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20 世紀下半葉,博物館從以「物」導向轉

而以「人」為核心,並自博物館功能的發揮,

到著重與在地社區的並存。進入 21世紀的博物

館,隨著全球化與網路化快速鏈結的趨勢,更

加關注社會責任、跨域合作、新科技與新媒體

等議題,強化博物館與大眾的關連。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菁華。在實務上,

十三行博物館不斷精進,突破傳統框架,呼應

觀眾的生活與需求。

2 序

Page 4: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十三行博物館館長

  本期JOY愛十三行以「考古田野」為主題,

包括:專訪臺灣大學人類學系陳瑪玲教授、國

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屈慧麗主任,敘說

她們如何走進考古學家之路以及考古田野的特

色;厲以壯老師的〈考古工作的在地聯結〉;

陸泰龍老師則以〈無人機與考古〉為題闡述科

技工具對考古田野之影響;資深編輯黃同弘先

生深度介紹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

推動運用數位地圖認識歷史地理的工作。另外,

臺灣大學江芝華老師引領大眾認識宜蘭丸山遺

址,內容精彩又豐富,值得細細品味。

  隨著時代的脈動,與時俱進的滾動修正與

作為,十三行博物館不斷地推陳出新,以多元

的角度與高度提供社會服務,邀請大家到館親

身參與、實地體驗,共享美麗的果實。

3 序

Page 5: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本期焦點

考古發掘方法撰文 /張蓉真(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研究生) 朱正宜(庶古文創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照片提供 / 庶古文創

  傅斯年先生曾云:「上窮碧落下黃泉,動

手動腳找東西。」每個學科獲取研究材料的方

法因研究議題、研究對象而有所差異,如自然

科學透過實驗建立模型探究自然現象的運作模

式;歷史學鑽研比對分析各種官方史料、稗官

野史、地方誌等書籍文獻,試圖重建過去曾經

發生的歷史事實,提出不同角度的歷史解釋;

文化人類學進入社群聚落做為田野地,以參與

觀察、訪談等方式,蒐集觀察結果,探討人類

群體的文化變遷。而考古學也有自身取得研究

材料的方法,分別具有非破壞性與破壞性二種

手段,並且具有先後進行的邏輯性。

4 本期焦點

▲灣港南遺址發掘

Page 6: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當考古遺物與遺跡經過長時間的堆積與埋

藏進入地層中,考古遺留因此不具任何可視性。

考古學家此時首先針對適合先民居住的地點,

參照比對相關文獻資料,如古地圖及近代逐年

記錄的地圖、航照圖,分析該區域過往的地景

變化,對照當時的環境,以便對遺址的可能存

在地點具有更明確的認識。接著,考古學家進

入實地勘查。若由於自然及人為開發的破壞,

造成一些地層斷面出露,這時考古學家便可以

觀察到地層中的內涵物,考古學家亦可利用地

球物理勘探設備之電子儀器如透地雷達、地電

阻等,觀察地層內因內涵物物理特性的不同,

而具有不同的雷達反射波或電阻,以便判讀地

下無法透視的地層中是否有遺物或結構存在的

可能。但不論如何,最終的方法,考古學家還

是得自己用侵入式的方法來作最後的驗證。

  考古學侵入式的方法也有多種,包括土芯

鑽探、機具開挖等,但最終最完備卻也最具破

壞性的便是人工發掘了。透過人工發掘不僅能

了解特定時期中人類文化活動行為與其之間的

關係,亦可建構各種行為在不同時間尺度的變

化。但人工發掘具有相對強大

的破壞性、不可回復性的特質(就像棒球球評

常說的:「跟脫了韁的野馬、變了心的女友、

泰山的頭髮一樣──回不去啦!」),因此人

工發掘在執行前、中、後皆需具備嚴謹的規劃

與操作。

5 本期焦點

▲人工鑽探(Hand Auger)運用於烏山頭遺址範圍調查

▲透地雷達掃描訊號判讀結果, 紅色訊號代表地層中含有遺構

▲透地雷達運用於赤崁文化園區範圍內遺構調查

Page 7: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考古學家進行人工發掘時,最重要的一個

過程便是將一個三度空間的資料,解譯成包含

時間深度的四度空間資料,而「層位」便成為

解釋時間單位的尺度。一般而言,地層堆積的

厚度是隨著時間逐漸地堆疊上去的,時間愈早

的在愈下面,時間愈晚的在愈上面。因此在發

掘初始,多會依當地的地層起伏訂定出一個絕

對海拔高度作為基準面(一般稱之為 datum)。

每一個物件距離基準面的深度便大致反應出物

件的相對時間深度,在實際發掘時,也會遭遇

許多問題。首先,在發掘過程中是沒有辦法精

確分出何年何月何日的堆積,也因此在發掘過

程中會將一段穩定狀態的同質性堆積視為同一

個時間單位。其中所謂的同質性端視發掘者依

其研究方法、目的而訂定出標準,如遺留的有

無、土色、土質的變化等等,而如果同質性堆

積地層太厚時,則再依一定的厚度做細分,

以期掌握可能的微時間變異。再者,地層並

非一經掩埋便靜止不動的。一些自然或人為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植物根系的發展、人類的下挖行為等。另外,

一些微小的物件也會因重力、水解等因素而

從上層被淋溶而沉澱到下層,因此考古學家

需把這些後堆積的干擾濾除,才能看出原始

堆積的真實面貌。

6 本期焦點

▲灣港南遺址發掘採用方格系統規劃

Page 8: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當確定好每一個時間尺度後,便是對每一

個時間尺度內的空間配置進行了解。考古學上

一般採用方格(grid system)來作為平面空間

參考的依據。方格系統就如同圍棋棋盤一樣,

每一個坑位就如同棋盤上的每一個小方格,都

有其特定的座標代號。探坑大小視研究方法與

目的訂定大小,但一般規畫為長、寬各 2 公尺,

主要是這樣的寬幅最適於發掘動作的施展。同

樣地,發掘時規劃之初,考古學家便會依照發

掘範圍的輪廓等設定出這一個方格系統的原點

及軸向。如此,每一件器物出土之坑、層代號

即可反應出器物間的相對關係。

7 本期焦點

▲道爺遺址現場紀錄人員,針對出土墓葬現象進行測繪

▲灣港南遺址發掘技術人員利用小平鏟、竹刀等小型工具,仔細清理地層釐清出土遺物概況

Page 9: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發掘過程中,器物的提取除了一定要有詳

盡的空間資訊紀錄外,另外要注意材質的特殊

性。有機性標本若有定年的需要,一些有機的

污染便必須將以排除。人骨若要進行分子生物

  當這些空間參照規劃完畢後,便開始進入

正式發掘的階段。發掘過程中除了針對地層中

各種遺物進行採集外,更重要的是要對這些遺

留的空間脈絡關係進行了解與記錄。兩個器物

若在空間上存在重複的特定關聯性,那這二者

可能有著特定關係與意義,如項鏈、耳環、手

鐲等重覆出現在遺骸的特定部位,柱洞、礎石

等多會整齊的排列,這些具有人為特定規則,

會在某個特定空間留下活動的痕跡,也可以是

利用某些物質建構出的空間,在考古學上分別

稱之為「現象」與「結構」。而這種脈

絡關係便成為考古學家解釋器物使

用、空間配置最主要的參考依據。

8 本期焦點

▲漢本遺址現場技術人員利用儀器掃描出土的壘石結構現象

▲機械鑽探運用於十三行遺址

Page 10: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學的檢測,則處理人員必須避免本身的操作

造成樣本的污染。考古學家在田野時最常說

的便是:「這些遺留都已經在地下埋藏了數千

年,也因此不需急著一時半刻就將其取出。」

當然,遺留一經出露,保存環境即迅速惡化,

如何在惡化狀況之前,儘量完整地記錄下相

關的資訊,便是考古技術以及人員專業性所

致力的。描繪、照相、數位掃瞄等都是考古

田野中必要的記錄工具。但更重要的則是考

古田野人員的專業判斷。如同醫院中的體檢,

即使再多的科學分析,最重要的還是如何解

讀出這些資訊背後形成的原因。

  考古發掘是考古學中獲取資料的最終手

段。如同人體解剖一樣,大鏟一下,灰飛煙

滅,如何將每一鏟下的資料完整地記錄下來,

是考古田野技術不斷在追求的,但背後的核

心精神及目標則是一致的,亦即如何藉由時

空架構的重建,來了解先民的活動行為,並

進而探討當時的文化內涵。

9 本期焦點

▲灣港南遺址出土墓葬現象拍攝工作照

Page 11: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用說故事重現考古本質─專訪陳瑪玲教授

人物小故事

撰文 /莊淳閔 攝影 /張淙哲 照片提供 /陳瑪玲

什麼是「舊社」?當遺址的存在與現在生活的另

一群人息息相關,我們該如何在關注的同時也

保持尊重?聽臺大人類學系陳瑪玲教授說一

段故事吧!從中感受考古學家隨時保持自

我挑戰的熱情、對待人群的溫柔,以及

考古這門學問帶來的無限可能性。

  畢業於臺大人類學系與研究所的陳瑪玲,

在赴美取得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人類學博

士後,目前在母校臺大任職,同時進行教學

與研究工作。她回想自己考古生涯的起點,

笑著說:「我都跟人家講:『我 Indiana Jones

的電影看太多了,所以讀人類學。』」這當

然是玩笑話,卻也表現出許多人對「考古」

這兩個字充滿著電影般精彩刺激的冒險場面

的想像,但陳教授走上考古這條路,在浪漫

想像之外,其實更多是對自己性格與生活形

態的考慮和選擇。

「挑戰、可能性、有趣」

考古學家之路

  由於高中對地理、歷史、生物都很有興

趣,也喜歡往外跑與學習新的東西,考量過

後,她認為考古學不僅綜合了這些元素,還

充滿更多可以發展的空間,因此大學選擇就

讀人類學系。研究所畢業後,陳教授一度進

入職場,了解到朝九晚五的工作並不是她所

喜歡的生活方式,才毅然選擇飛到美洲攻讀

10 人物小故事

Page 12: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博士學位,隨後進入學術圈、從事教職,從

一個學生時代會被人一知半解笑是「挖死人

骨頭的」,到成為一位「考古學家」,是她

未曾想過,卻自然走上的道路。

  對陳教授而言,考古意味著自我挑戰及

未知的樂趣。從一個大家一無所知的東西中,

找出各種蛛絲馬跡,去思考到底存在什麼意

義,這種「無中生有」,讓陳教授

在摸索各種可能性所帶來的挑

戰與趣味間,推動她在考古

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目前陳教授除了學校的固定授課外,也

投入在屏東高士部落的「舊社遺址」研究中。

「舊社」一個是指「早期的人群」,也就是

現在原住民部落的前身;另一個則是「聚落」,

指稱「早期人群住的地方」,而「舊社遺址」

研究中的舊社,即是那些具體的、物理性質

的村子與聚落。陳教授解釋,舊社遺址與一

般史前遺址最大的不同,在於這是「現代某

個群體的過去」,意味著舊社遺址會與現在

山林內的石板屋聚落舊社遺址,連結起部落的

前世今生

舊社考掘

看見與人群的連結

11 人物小故事

Page 13: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儘管舊社遺址的田野,必須比史前考古

顧慮更多人文層面的細節,但對陳教授來說

卻不是最困難的部分,真正的難題是在於如

何「說故事」,以及維護保存說故事所需的

素材。什麼是「說故事」?陳教授眼中閃著

明亮的光芒回答道:「考古的本質就是在說

故事啊。」透過看見過去人類的遺留,以語

言重新建構、訴說其中的事件與意義,本身

就存在著「故事」的特質,而所謂的故事素

材,也就是發掘所得到的結果。

  在高士舊社遺址的研究中,陳教授所面

臨的難題是,以講故事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

早期人群在遺址中的生活,需要大量資料加

以佐證,但顧及到現在部落的永續經營與發

展,不僅要思考更多的發掘是否會帶來破壞,

也要考慮到發掘後如何保護的問題。她以遺

址中的「火塘」為例,讓人知道遺址中有前

人用來煮飯的火塘存在,和親眼看到現象與

證據存在,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特別是像

高士舊社這樣暴露在戶外的遺址,更要保護

其免受風吹雨淋。更多的故事意味著需要更

多的資料與發掘,可是受限於各種保護條件

的缺乏,這成了兩難之處。

仍生活著的一群人有關。因此,在進行考古

工作時,必須考慮到現在的部落人群,如果

他們與遺址有具體連結,就必須取得他們的

同意才能開始發掘(或考古發掘)工作,工

作規劃也需要顧及到他們對遺址的期待與想

法,以及考古工作會不會影響到他們未來與

遺址間的關係等等,需要關注並照顧到更多

純粹學術之外的層面。

  以陳教授所研究的屏東牡丹鄉山區的高

士部落為例,他們屬於南排灣族,在現居地

高士村距離約 7、8 公里處的林班地中,有著

被稱為 Saqacengalj 的大型石板屋聚落遺址,

根據耆老所述,是族人進入恆春的第一個聚

落,留有人形石、似磨刀處、洗水石等罕見

文物。2003 年,陳教授在因緣際會下認識了

高士部落族人,並開始接觸高士舊社遺址。

「當時我去的時候,他們會先開部落會議,

請我到部落會議裡解釋我要做什麼、要怎麼

做?他們有所理解、也同意,才會開始。」

發掘工作是在取得部落認可後定下,舉例來

說,位於山區的遺址長滿草木,但清理作業

不能貿然進行,因為這牽涉到人群在那個地

點中怎麼跟自然與人文環境互動,因此必須

請部落耆老與原住民植物學家協助先進行調

查與記錄,謹慎地對待,才能著手開始考古

工作。

石材易於保存,紀錄前人生活在此地的細節

「說故事」的難題

數位化成為推廣助力

12 人物小故事

Page 14: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考古之路走到今天,身兼研究者與教學

者的陳教授認為,臺灣考古學與文化資產研

究的整體環境,仍需要不斷進步、持續往前

走。她也強調:「文資的保護最終目的是為

了『人』。」一個「有歷史的未來」,應該

是在培育新的一代時,與他們共同討論願景

與方向,如此一來,考古與文資保存才會更

有意義。對此,她也會持續盡一己之責,讓

期待得以延續下去。

結語

  同樣地,如何將「故事」呈現在更多人

面前,也是臺灣考古學需要面對的課題之一,

而越趨成熟的數位化科技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陳教授分析,早期考古學透過手繪記錄聚落

平面圖,現在則可以藉由攝影、立體掃描與

各種數位軟體,將原本的二維圖像 3D 化,完

整呈現整個遺址聚落的房舍、建築結構、地

形、甚至是周圍自然環境。這一方面可以在

漫長的研究過程中,使環境資料不受如颱風

地震等自然營力的影響;另一方面,重現度

高的 3D 重建與虛擬實境技術,可以使偏遠地

區的遺址,以讓人身歷其境的方式呈現在大

眾面前,有利於使那些「沒有辦法走這麼遠,

或不願意跑這麼遠的人,在更近的地方去感

受、去理解。」,成為文資保存與推廣考古

研究成果的一大助力。

生態環境與遺址息息相關,也是考掘工作

不可忽略的一環

13 人物小故事

Page 15: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博物館中的考古學家─專訪屈慧麗主任

人物小故事

撰文 /王玉妮 攝影 /張淙哲 照片提供 /屈慧麗

當考古遺址坐落在城市中時,我們該如何與它互動

呢?當過去的歷史足跡與行走的道路重疊時,我們

又該如何在研究保存與經濟發展中取捨呢?就讓我

們跟著在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內深耕考古與推

廣教育的屈慧麗主任,一同學習如何與「史

前人」和平共處吧!

  「其實剛開始我不太清楚考古學或是人

類學是怎麼回事,大專聯考分發進人類學系

後,我才了解到考古雖然是研究『過去』的

議題,但它對現代社會卻是息息相關的。」

屈慧麗主任笑著談起進入考古學界的過程,

人類學最特別的課程是田野調查,它的教室

不只侷限於校園中,從古代人的墓葬、文化

遺留、生態遺物到地層堆積,整個大自然都

是研究場地,抽絲剝繭並拼湊出古人的食衣

住行,如何將挖掘出的資料經過科學推論呈

現過去世界,並具體展示出來教育民眾,這

樣的過程不只深深吸引屈主任,更是這門學

問最值得去探討的地方。

  隨著社會不斷的進步,落後於經濟開發

的文化建設也日漸被重視,因此許多考古學

者都有參與被工程破壞、受威脅的考古遺址

關於考古這條道路

14 人物小故事

Page 16: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搶救」工作,而臺灣考古遺址搶救的開端,

可說是從 1980 年因卑南鐵路新站開發暴露了

石板棺群開始。「當我看見那一座座石棺被

挖掘出來時,心裡想著這些被埋在石棺內千

年的古人曾跟我們一樣有各種情感,但是當

時生活環境應更艱辛啊!」大學時幸運參與

卑南遺址搶救的屈主任回想起當時的情景,

內心的彭湃讓她更加篤定從事考古研究的決

心,並隨著課堂的紮實訓練與專業學者的教

導,全力投身考古領域並堅守崗位到現今。

  不同於一般純學術,並隨研究興趣抽樣

的考古行動,在城市內的考古容易受都市建

設與政策發展所侷限,因此在發掘時會遇到

不同的糾紛。「在考古的過程中,最難的是

溝通與協調。」屈主任嘆了口氣,表示希望

政府能給予更多的幫助。雖然遭遇過各式的

困難,但談到令她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時,她

仍興奮地提起在發掘「惠來遺址」時所遇到

的黃阿嬤,剛開始黃阿嬤只是靜靜地蹲在探

坑旁邊看,良久後才問起被挖起的文物是哪

一個朝代的,在聽到那一件件有繩紋的陶罐

是來自 3,000 年前時,忍不住驚呼:「我從

來都沒見過!」眼神盡透露出不敢置信的光

芒,本以為這只是一場小插曲,但在之後需

擴大遺址範圍調查,而與 5 位黃姓兄弟陷入

不同意見的膠著時,突然的轉折讓每位黃先

生皆說:「媽媽說可以。」仔細詢問後,才

知道原來這裡的地主是那位每天戴著斗笠、

穿著雨鞋在一旁看著他們考古的黃阿嬤!

什麼是公眾考古

與博物館裡的人類學?

上│考古遺址是蘊藏史前人生活的資料庫

下│惠來遺址第十一號俯身墓葬出土

15 人物小故事

Page 17: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左│福民國小師生採集的斧鋤形器 右│福民國小師生一起研讀地層堆積

  「考古學的學問是挖掘,並以科學的基

礎建構起來;博物館學不只重在蒐藏,更需

要學習如何將『考古』推廣教育大眾。」屈

主任說,考古學家在博物館內扮演的角色分

為三個部分,第一個與其他學科合作,深入

研究了解考古的各式面向,激發出不同的火

花;第二個是注重蒐藏,如何維護蒐藏品、

需要什麼樣的保存方式與溫濕度控制;第三

個是展示,如何將挖掘出來的文物以深入淺

出的方式呈現給民眾,是最困難也是最重要

的環節。

  博物館常會以「特展」的方式展示考古

相關內容,因為實物展示是博物館對外的溝

通語言,從「物品」出發向觀覽者傳達史前

人的生活與文化,所選取與利用哪件文物,

皆會影響到觀展者對於過去時代的認知與思

考,因此博物館內的考古學家可說是「史前

訊息」的重要傳譯者啊!「除了展示之外,

我認為考古推廣是必須因材施教的。」針對

博物館的考古工作

  另外,屈主任也提起因 921 地震重建評

估,而至福民國小調查考古遺址的回憶,她

表示福民國小不只是孩子上學的場所,更是

社區里民聚會的地方,當地居民在協助他們

發掘文物時,曾因擔心政府為集中資源而可

能併校,多次詢問是否會影響到他們蓋學校,

讓屈主任忍不住感慨城鄉資源的差距,隨著

學校順利落成,那些孩子與居民可愛純樸的

笑容也深刻進她的腦海。「在做搶救考古的

過程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他們讓我思索

如何能繼續扮演好博物館的角色。」屈主任

笑著說,而也是那一點一滴的感動,累積成

支撐屈主任繼續前進的動力。

16 人物小故事

Page 18: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所謂的公眾考古學,就是每一位老百

姓,只要跟考古相關的事情放在公共平臺上,

大家都有權利知道。」屈主任表示想知道未

來會向哪裡發展,就必須先追溯過去的軌跡,

因為歷史會一直往前走,氣候改變冰河時期

也可能重來,當我們現在的資源用盡後,過

去人類的行為模式與對環境變化的適應,就

成了最重要的參考經驗。她進一步補充,考

古也會讓大家對所居住的城市產生認同感,

在我們開始認識腳下的土地時,便會加深這

座城市的歷史深度與文化永續經營想法,就

像「小來公園」的成立,帶來最好學習考古

知識與詮釋過去歷史的場所,讓臺中人認識

惠來遺址,進而帶動了考古的風氣一樣,過

去的每一個故事,都有它存在的意義。

  問起屈主任能給予對考古有興趣的學子

什麼樣的建議,她表示有文字的是歷史,文

字之前的就是考古,所有的學科都與人類學

上│「小來」是觀眾為千年小市民

票選最多的名字

下│期待更多民眾參與大臺中都會

區考古遺址的維護保

存與永續經營

不同年齡層的民眾,博物館都有推出不同的

學習活動,例如讓國小生至考古現場體驗試

掘與認識遺物;讓國中生從不同時期古人的

丟棄行為了解臺灣歷史的演變;讓高中生在

體驗活動之餘,帶入未來相關學涯發展、鄉

土教學、文化資產保存等議題,促使他們思

考多元的觀點;讓社會人士從實際製作陶器、

石器等課程中加深他們對史前生活的了解與

探索等,這些活動都能豐富充實現在人的生

活,讓人們觸發思考,連結過去、現在與未

來間的各種可能。

息息相關,學問是一輩子的事情,千萬不要將

自己侷限在單一的學科之中,要保持著對知識

的渴求.將觸角打開拓展視野與胸襟並投入創

意,如同屈主任所說:「不要太早把自己變成

『專家』!」便能敲開「考古」的大門。

公眾考古

帶來的教育意義

17 人物小故事

Page 19: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考古工作的在地聯結

遺 址 X 文 化 X 環 境

  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ESCO)

2014 年 11 月出版的《世界遺產文件集》

(Paper Series)第 40 冊,以結合在地社區居

民進行遺產地維護作為主題。內文以實際案

例說明了近年來教科文組織推動在提名階段

執行在地聯結的成效。實際上也指出現在的

「申遺」程序與要件,必須包含與在地居民

合作的實際成果,不只是計畫而已。自 1972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通過《世界文化遺

產暨自然遺產保護公約》起,負責審核世界

遺產申報的委員會即非常重視世界遺產的倫

理問題,這些倫理問題就是辨明「屬於誰的

遺產?(特別是文化遺產)」。如果一個遺

產地沒有辦法獲得在地居民的認同和支持,

在地民眾不認同它是自己的先祖傳承,那麼

這些遺產的價值又何在?因此不論是在聯合

國教科文組織或是世遺的主要潮流,都一致

認為爭取在地居民的認同與積極參與是一件

不可或缺的要務。

  就以世界遺產納入在地居民的參與為例,

站在遺產保存維護的立場當然是希望在地社

區或各利害關係人之間沒有衝突,如此可以

推動各種納入在地社區參與的計畫與工作,

而且最好是由下而上的主導模式,由在地社

區主導某些保存維護計畫。若是各方之間存

在衝突,為消弭衝突,會依循幾個不同階段

處理。第一階段包含三個部分:共同決策、

第三方決策,以及分別行動(將相關工作分

開執行)。第二個階段是進入談判協商階段,

目的在讓利害關係人得到最佳選項,創造談

判桌之外能獲取的價值。第三個階段的主旨

為共同解決問題,首先要確認問題點(衝突

點),其次為確立目標方向,最後為執行。

第四階段是解決爭端,由中間人主導協商,

讓有衝突的利害關係人將注意焦點由「立場」

轉為「利益」(如何在妥協中取得最大利益)。

  在臺灣,文化資產的保存維護經常與公

共建設、私人土地開發或在地居民利益發生

衝突,甚至衍生出許多破壞文化資產的遺憾,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做法非常值得臺灣借鑑

與思考。

  考古遺址為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中

明定受保護的文化資產。考古遺址就是前人

生活的地方,以前的人在居住、工作,以及

從事耕種、養殖等行為,遺留下許多遺物與

遺跡,例如房屋結構、柱洞、水渠、田埂、

駁坎、堤岸、墓葬、灰坑(古人的垃圾坑)

一、�從在地聯結�

看文化資產的意義與價值

苗栗縣竹南鎮山佳遺

址出土的陶杯

考古工作的在地聯結撰文 / 厲以壯(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副教授) 照片提供 / 厲以壯

18 遺址 X文化 X環境

Page 20: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等等,大部分因年代久遠,因沈積作用埋入

地下,也有一些仍遺留在地表,形成考古遺

址。基於考古學者長期的經驗,如果沒有歷

經重大的地理變遷或地質作用,由古至今地

形地貌若沒有嚴重變化,古人選擇居住生活

的地方,現代人仍然喜愛居住生活,也就是

現代人生活的地面下經常就是前人生活過的

考古遺址。這代表臺灣現代居民延續著前人

生活的地點、領域,不論是不是自己血緣上

的直接祖先,這種傳承與土地聯結是不間斷

且密不可分的。

  除了歷史文化及土地的承先啟後關係,

考古遺址與附近地帶的社區居民,以及考古

工作站所在地的社區居民都是第一線接觸考

古工作的民眾,經常有機會參與調查、發掘

及標本整理等考古工作。

  筆者為考古工作的一員,長年從事考古

等文化資產維護保存的工作,本文就筆者歷

年來所親身參與的考古工作為例,簡介考古

工作的在地聯結。

  本文介紹的第一個案例是位於苗栗縣竹

南鎮的山佳里遺址(又稱山佳遺址),事實

上這是一個由當地居民發現,主動邀請學者

探勘研究的遺址。山佳遺址最早發現於 1980

年代初期,地主謝登祥先生在耕作中發現陶

器、石器之類文化遺物,並且採集了一些遺

物標本。謝登祥的兒子謝佳榮先生畢業於國

立政治大學民族社會學系,曾修習過人類學

課程,並且從事地方文史工作,知道自家土

地上發現的遺物是史前人類生活遺留,於是

留意採集標本,並先後邀請多位學者前往現

地勘查,其中包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

所研究員劉益昌先生。謝佳榮先生與學者劉

益昌先生成為私交甚篤的朋友,經常相偕作

考古調查,將採集到的文化遺物部分存放於

竹南鎮謝家,部分存放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

言研究所。這些標本數量很多,其中有一部

分曾經在竹南鎮展出,是考古工作作為社會

教育素材的重要範例。1987 年時謝佳榮先生

在《臺灣博物》發表〈苗栗縣山佳里遺址〉

簡報,首次報導了山佳遺址及鄰近區域發現

的遺物,並說明遺址位於中港溪下游的臺地

面上,行政區域屬於苗栗縣竹南鎮山佳里及

頭份鎮後庄里。

二、�從一個�

考古遺址的發現談起

苗栗縣竹南鎮山佳遺址試掘(2007)

發掘主持人劉益昌先生(右一)與筆者(右二)

及考古工作人員正進行討論

19 遺址 X文化 X環境

Page 21: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山佳遺址自 1980 年代初期發現及學者勘

查確認之後,雖然經過許多次調查紀錄,登

載於重要考古文獻,採集到許多標本,國立

自然科學博物館亦將採集到的陶片做了熱釋

光年代測定,但是遺址本身一直沒有經過試

掘,無法得知埋藏在地下的遺跡現象、遺物

及地層狀況,也不能測知更精確的年代。直

到 2007 年,才由中研院史語所劉益昌先生申

請試掘,然而謝佳榮先生已因意外身故,無

緣親身參與山佳遺址的發掘工作,而經由謝

佳榮先生家人的協助及同意,考古團隊才得

以在謝家的土地上進行試掘,雖然有生人已

往的遺憾,仍然成就臺灣考古史上一小段佳

話。

  我們介紹的第二個案例是臺北市艋舺清

水巖祖師廟後殿基址的考古試掘。艋舺清水

巖祖師廟就是電影「艋舺」的故事背景及主

要拍攝場景。艋舺祖師廟是由福建泉州府安

溪縣移民建立的廟宇,顧名思義,正是由位

於安溪的清水巖祖師廟分香而來,全臺灣各

地清水祖師廟的祖廟就是安溪的清水巖祖師

廟。艋舺是清代漢人開發臺北最早的區域,

主要是來自泉州府的移民,包括同安、三邑

(晉江、惠安、南安)以及安溪。同安人與

三邑人由於彼此之間有利益衝突,經常發生

械鬥,死傷慘重。安溪人夾在中間,屢屢受

到波及。因為艋舺地區的漢人移民史、開發

史以及清水祖師廟的廟史極少登載於史冊,

絕少文字紀錄,過去歷史探究及考證僅能依

據耆老代代口傳,以及廟中石柱、楹聯、匾

額與建築結構上遺留的痕跡相互參照。艋舺

祖師廟 1985 年即已指定公告為古蹟,廟內保

存大量清代建築結構及文物。傳說及文獻都

提到祖師廟在同安人與三邑人的「頂下郊拼」

中曾遭焚毀後重建,然而傳說也提到遭祝融

毀損後修復的歷程不只一次,至於分別發生

在什麼時候?什麼人破壞了祖師廟?則有多

種猜測及說法。

  祖師廟原有一祀奉媽祖的後殿,早已毀

壞,後殿位址曾長年遭違章建築占據,經廟

方努力收回後改為停車場。艋舺祖師廟現為

財團法人組織,董事長周昇平先生思維先進,

決定邀請考古學者試掘,探查地底下的後殿

遺跡。這件事最重要的意義與價值在於,若

依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的規定,古蹟與

考古遺址屬於不同類別的文化資產,不同類

別不能重複指定,也就是說,古蹟及歷史建

築一旦指定,其建築物以及周邊範圍(不論

地表上或地下)的考古遺跡、遺物等考古資

料仍須另行申報指定,才能受文化資產保存

法的保護。於是祖師廟董事會自行出資,邀

請考古學者以考古學方法探究後殿舊址,是

為臺灣文化資產研究史上的創舉。

臺北市定古蹟艋舺清水巖祖師廟鳥瞰圖,

可見後殿基址考古試掘的探坑及探溝

20 遺址 X文化 X環境

Page 22: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祖師廟拜訪了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的劉益

昌先生,劉先生則邀請筆者參與這項歷史性

的考古工作。經由考古試掘,成功揭露了後

殿的建築遺構及各種考古遺跡現象,出土大

量考古遺物,證明後段與現存的前殿為同一

時期興建,考古地層更清晰顯示出自清代以

來,祖師廟後殿歷經多次坍塌與重建,其間

且有經火燒過的痕跡。一次極小規模的試掘,

雖然還無法解答廟方及地方人士的種種疑問,

然而已經提供了大量的歷史、文化資料,值

得進一步探究及運用。

  本文介紹的第三個案例是雲林縣古坑大

坪頂遺址。這個案例與前兩處不同。古坑大

坪頂遺址是因為大型公共建設而發現,後來

進行搶救發掘,這也是臺灣近年以來許多考

古遺址經歷的過程。古坑大坪頂遺址在 2008

年指定為縣定遺址。遺址位於雲林縣的淺山

丘陵地帶,傳說所在地就是日據時代柯鐵(柯

鐵虎)的武裝抗日根據地「鐵國山」。可惜

經過考古搶救發掘,考古團隊並沒有發現與

柯鐵抗日有關的任何蛛絲馬跡。

  考古團隊在大規模搶救發掘期間,曾經

招募在地居民及青年學生參與考古工作,包

括發掘人員以及記錄人員。不過在地的社區

民眾參與較多的是出土遺物的清洗及初步整

理工作。由於搶救性質的考古發掘,短期間

出土遺物的數量極多,因附帶泥土,重量和

體積都很龐大,必須在發掘現場附近的臨時

工作站先清洗及作初步整理,以方便後期運

送及進一步分類整理。所有參與這項工作的

民眾都是第一次親手接觸到考古遺物,對他

們而言相當新奇,參與的過程中頗為好奇,

不失為讓民眾認識考古文物的好方法。

  古坑大坪頂的出土標本後來運送到位於

臺南的大型工作站作進一步分類整理。大型

工作站由於處理的標本數量龐大,必須招募

許多當地民眾參與。經由學者講解,民眾可

在工作中學習認識考古遺物。

  近年來由於臺灣民眾,尢其是在學的學

生,對於在地知識、文化資產以及考古工作

的認識大幅增加,許多考古發掘現場都會出

現老師帶領學生參觀的身影,例如艋舺祖師

廟的試掘,就有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以及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師生曾到遺址

參訪。古坑大坪頂遺址也有國立雲林科技大

學文化資產維護學系的師生前往現地教學。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師生參訪

艋舺祖師廟考古發掘現場

雲林縣古坑大坪頂遺址發掘,在地居民參與

出土考古遺物的整理工作

21 遺址 X文化 X環境

Page 23: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傳統的歷史學仰賴文字書籍的史料作為

研究材料,而考古工作是讓不會說話、而且

經常是埋藏在地底下、沒有文字說明的遺物

與遺跡講故事,因此考古遺存常常被形容為

無字的史書,考古工作就是要讓原本深埋地

底、沾滿泥土的遺留大放光彩,細訴它們的

生命故事。這些故事都可以作為地方及鄉土

文史教育的重要素材,讓在地民眾重新認識

自己以及歷代祖先成長、生活的土地。

  例如苗栗縣竹南鎮山佳遺址的地位之所

以重要,是因為這裡位於臺灣西海岸北部及

中部交會融合的地帶,考古工作所發現的古

代文化,依據碳 14 年代測定,是距今三千

多年到兩千多年前的先人所遺留,屬於新石

器時代晚期,學者劉益昌命名為「山佳里類

型」,這個文化的遺物帶有部分同時期北部

植物園文化以及中部營埔文化的要素,但又

有自己獨特的在地風格。

  另外,艋舺清水巖祖師廟的發掘,經由

考古工作,解讀了複雜的地層堆積,證實了

祖師廟後殿歷經多次毀損重建,其間並有火

燒痕跡。

  古坑大坪頂遺址的發掘,也有與苗栗山

佳遺址類似的價值,因為雲林位於臺灣西海

岸中部與南部的交界區域,這裡的考古文化

三、考古就是無字的史書

苗栗縣竹南鎮山佳遺址出

土的陶把及口緣

臺北市艋舺祖師廟後殿揭露的地

層,從堆積中可解讀出多次的毀

損與重建歷程

22 遺址 X文化 X環境

Page 24: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可以見到來自南部以及中部的影響。考古工

作在古坑大坪頂遺址發現了兩層文化,較古

老的一層是距今四千五百年到三千多年前的

繩紋紅陶文化,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另外

最主要的是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層,

距今三千多年至兩千多年,由陶器的形制、

風格、質地與紋飾,以及由石器工具組合判

斷,應是中部的營埔文化向南延伸。古坑大

坪頂遺址至今仍是目前所見己發掘的營埔文

化遺址中最南邊的遺址。此外,這裡出土數

量相當多的玉器,經過拉曼光譜的分析,證

實這些玉材是來自東部花蓮的豐田玉。事實

上,臺灣西海岸的繩紋紅陶文化及營埔文化

許多遺址都出土來自東部的豐田玉所做的器

具,顯示數千年前臺灣東西部的往來交流就

已經很密切。

  本文以三個不同區域、不同性質的案例,

介紹考古工作當中與在地居民的互動聯結,

以及考古工作所闡述的故事如何聯結到在地

居民的生活與歷史。

  從 1972《世界文化遺產暨自然遺產保護

公約》的內文,我們知道世界遺產中的文化

遺產是一個單項(一處遺產地)一體保護,

既保護地上可見的建築物、人造物(文物),

也保護地底下的考古地層(文化層)以及考

古遺跡遺物,同時也保護了遺產地所劃定範

圍內的空間(即古人活動的空間領域,也可

稱為歷史人文空間)。當然,這些項目在後

來陸續衍生出的新類別:「自然與文化複合

遺產」與「文化景觀」當中,同樣都整體受

到全面保護。遺憾地是我國的《文化資產保

存法》經過歷次修訂,至今都未師法《世界

文化遺產暨自然遺產保護公約》的精神及立

法意旨,反而把一個整體文化遺產中的各個

要件項目,區分成幾個互相排斥的類別,使

得古蹟、歷史建築裡的考古資料受不到法律

的保護,讓國家的文化資產遭到破壞及流失

的命運,實在可惜。然而艋舺祖師廟的案例,

則是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推動的「由下而

上」的在地主導不謀而合,由在地民眾自發

並且主導文化資產的保存維護。筆者非常期

待這樣的案例在臺灣愈來愈多,未來能夠形

成主流思潮及模式,不僅帶動我國文化資產

的研究與保護,更提升國人的文化認同與文

化意識。

四、結語

雲林縣古坑大坪頂遺址出土

的精美玉器(營埔文化層)

雲林縣古坑大坪頂遺址出

土,屬於繩紋紅陶風格與質

地的陶偶足

23 遺址 X文化 X環境

Page 25: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遺址╳文化╳環境

無人機與考古撰文 / 陸泰龍(龍門顧問有限公司董事) 攝影 / 萬仁政 照片提供 / 陸泰龍

無人機空拍臺北港Ⅱ

遺址空拍影像

  多數的考古學家常利用航空攝影所拍攝到的照片,並透

過照片中的地形地貌特徵來尋找可能存在的歷史遺跡與遺址

地點,但受限於此類照片取得不易,或照片內容無法提供考

古學家足夠的訊息,在此情況下又隨著小型的無人遙控飛機

或多舷翼(以下簡稱「無人機」)的開發與普及,使得考古

學家可以借助此類無人機取得相關的空拍照片外,更可進一

步將這類的無人機結合其他設備來進行考古調查。

24 遺址╳文化╳環境

Page 26: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在調查初期,考古學家可以在室內根據

文獻資料歸納並選擇欲進行田野調查的區

域,並進行調查路徑的規劃,或可在進

行田野調查時,透過無人機取得調

查區域的空拍影像,適時地對調

查路線進行調整。在調查的同

時,也可透過

取得的空拍照

片,並借助相

關技術軟體,將調查區域製作成包含座標資

料在內的三維地圖,以便於後續研究使用;

當然也可將調查時發現的遺跡或遺構以無人

機環繞飛行其周圍,以相片記錄這些調查發

現,並利用相關軟體製作成遺跡或遺物的 3D

影像,這些數值化的調查資料,不僅是單純

的調查資料,更可以轉換為後續教育推廣與

博物館展示等方面的基礎資料。

高雄鼓山.崎腳疑似遺址利用無人機拍攝

現場實況,並進行考古鑽探規劃

利用無人機所拍攝的照片對高雄鼓山.

崎腳疑似遺址考古探溝區域進行接合

25 遺址╳文化╳環境

Page 27: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上)�利用無人機記錄臺北機器局石砌圍牆

遺跡(構)

(中)�臺北機器局試掘 P1 探坑利用無人機

進行 3D 掃描記錄

(下)�臺北機器局試掘現場無人機 3D 掃描

記錄

  國外已有不少的研究案例,包

括將無人機搭載熱影像儀,利用石

塊與土壤吸熱與散熱速率的差異

來發現被埋藏於地下的歷史遺跡

(構),或監測遺址保存與被破壞

的程度。反觀國內,無人機運用在

考古研究方面主要仍以獲取遺址的

空拍照片為主,鮮少運用在考古調

查與後續的監管工作方面。目前在

臺灣利用無人機在考古工作方面,

也是近二、三年的事,但主要以民

間考古調查單位為主,運用層面包

括遺址測繪、遺跡(構)的記錄等;

而在大學或研究單位方面,可能受

限於經費或後續無人機等器材設備

的管理、維護等行政層面的問題,

或未能意識到無人機對於臺灣考古

研究方面能夠提供怎樣的功能與協

助,而未能採用。但不論如何,未

來無人機在臺灣考古學的調查或研

究上應該是可以值得期待的。

26 遺址╳文化╳環境

Page 28: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漢本遺址空拍影像

大坌坑遺址空拍影像

27 遺址╳文化╳環境

Page 29: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下罟坑遺址空拍影像

訊塘埔遺址空拍影像

28 遺址╳文化╳環境

Page 30: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十三行遺址空拍影像

29 遺址╳文化╳環境

空拍機介紹

螺旋槳

紅外線感知器記憶卡

外接孔

起落架

鏡頭雲臺

Page 31: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地 圖 的 功 能 是 什 麼? 我 們 透 過

Google 地圖移動找路、錨定自身位置,

電子地圖準確地記錄了道路、街廓、河

川,標示重要建築,且不斷更新疊加

圖資,各種進階應用越來越強大,還

能玩遊戲抓寶可夢。即便是天生路癡,

任何人都可以憑藉導航系統前往未知

之境,而靠著 Google Earth,我們還能

檢視3D建築物,甚至探索月球與火星。

  但地圖不單單可以帶我們走向未

知、擴增實境,地圖還能引領我們穿

越時空、回到過去。歷史上每一張紙本

的地形圖,都記錄了彼之時空的地理訊

息,地形、水文、植被、聚落、交通,

而將不同時代的地形圖並置,我們就可

以看見變遷,那變化程度有時遠超出生

活在當下時空的我們的想像。

30 遺址╳文化╳環境

島嶼考現學: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的強大應用

遺址╳文化╳環境

撰文 /黃同弘(經典雜誌資深編輯) 照片提供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 GIS 專題中心

  舉例來說,你知道濁水溪出海口南岸

到 1950 年代都還有一座海豐島嗎?(維基

百科外傘頂洲詞條,說嘉義東石外海的外

傘頂洲即是海豐島,這是錯的。)而從海

豐島以南一直到屏東東港,臺灣西南海岸

曾存在連綿的障島沙洲與數座內海。你知

道臺北曾是一座水城嗎?瑠公圳、霧裡薛

圳等幹支線由南往北穿過平原,其間水路

通達、陂池隨處,這些陂圳紋理一定程度

反應在今日的街巷間。你知道在湖口工業

區推平臺地之前,此地曾遍布近百座陂塘

上流下接的美景嗎?你知道在西部平原曾

經交錯無數的糖鐵與手押臺車軌道嗎?這

些軌道分線處往往形成鄉鎮的三岔路口。

而用現在的話說,過去兼營載客功能的五

分車還是輕軌捷運呢。

日本海軍實測於 1895 年的「淡水港水路圖」,

除沙洲與水文資料外, 也描繪了淡水及八里一

帶的聚落與地形

淡水港水路圖

Page 32: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31 遺址╳文化╳環境

31

  事實上,地景的巨變之大,使得人們想要

重返過去,就跟飛越火星一樣困難。不信的

話,可以先訪問一下家中阿嬤的地景記憶。她

年輕時那座美麗的海灘,現在可能是一處廣闊

的南星計畫造陸;她童年偷挽甘蔗的沙洲,早

就消失在大安溪的洪流中寸土無存。如果阿嬤

的回憶讓你覺得不可思議,甚至懷疑是不是在

騙小孩,那我們可以試著找出歷史地形圖,或

許你會發現阿嬤所言不虛。

  地形圖測繪是國家重要的基礎資料建置工

作,且與民生建設息息相關;因為追求的是科

學地再現,測量技術與耗費成本皆有相對高的

門檻,地形圖不易受政治意識形態所影響,較

傳統的文字史料來得可信。而在衛星時代之

前,實測地形圖是我們理解舊日臺灣地理的最

重要材料,也是歷史書寫的堅實佐證。

   我 們 可 以 從「 二 萬 分 一 臺 灣 堡 圖 」

(1898-1904 年)中,窺見未築堤壓束前的

濁水溪下游分歧流路,或研究桃園臺地灌溉普

及後的農作物取替;我們可以從「五萬分一蕃

地地形圖」(1907-1916 年),來還原日治

時期集團移住前的原民聚落位址,或比對大範

圍闊葉林區的變化。我們可以從「日治五萬分

一地形圖」(1924-1944 年)中,探究殖民時

代的各種基礎建設,或追蹤從臺灣堡圖至此的

諸多地名改易;我們可以從「二萬五千分一經

建版地形圖」(1985 年)中,比對戰後工商

業的勃發,以及在經濟奇蹟的修辭下,逐漸消

失的傳統人地關係。

  這些很有意義的研究,過去只有學界能

做,除了因為歷史地圖不易取得外,地圖的應

用上也有很大困難。以「臺灣堡圖」為例,單

一圖幅是 A2 尺寸大小,總數有 458 幅,如果

我們要在地板上拼接全套臺灣堡圖,那房間至

少要有 20 公尺長、10 公尺寬。但現在,使用

臺灣堡圖已經不是學者的專利,所有人都可以

方便、簡單地利用這些歷史地圖,穿越時空、

考察變化,重見阿嬤以及阿嬤的阿嬤生活時代

的地景。

「臺灣堡圖」是日本殖民地土地改革事業的成

果,是全世界唯一同時結合土地調查、地籍測

量與地形測量,編製而成的二萬分之一地形圖。

其中「淡水圖」調製於 1904 年,彼時八里十三

行多為田地,分布若干埤塘

臺灣堡圖

Page 33: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3232 遺址╳文化╳環境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

學研究專題中心(簡稱 GIS 專題中心)

運用「地圖與遙測影像數位典藏計畫」

所累積大量的臺灣地圖資料,結合

Google 地圖介面,建置了「臺灣百年

歷史地圖系統」。因為年代與測繪機

關不同,地形圖的比例尺、投影或座

標系統都不盡相同,相互對照頗為困

難,但 GIS 專題中心利用 GIS 技術將

其統一,使用者可以點選臺灣任意位

址,選擇不同年代的圖層,放大縮小,

調整透明度加以比對。你可以宏觀一

座城市,也可以微觀一處社區,不受

紙本所限。因為數位時代取消了物理

空間的限制,使用者可以從雲端連上

巨量的歷史地圖,毋須再困擾於印刷

與儲藏。

  不單單日治與戰後政府各機關的

實測基本圖,「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還包括其他不同形態的製圖。比如「日

治臺灣假製二十萬分一圖」(1897

年),反映的是日軍在攻臺戰役中的

「迅測」結果,是日治初期第一套較

完整的地形套圖。「日治十萬分一臺

灣圖」(1905 年)是就臺灣堡圖縮

製而成的「彙編圖」。另一套彙編圖

「二十萬分一帝國圖」(1932-1934

年),則為彰顯日本帝國版圖,其中

包含日本本土及其殖民地臺灣、庫頁

島及千島群島。「美軍五萬分一地形

圖」(1944 年),則是戰時美陸軍製

圖局利用日本地圖及航空照片修測,

所編輯製作的地圖。

  而每套地形圖背後都有一段故

事,總督府警察本署的「五萬分一蕃

地地形圖」,同時也代表著太魯閣戰

陸地測量部編纂的「二十萬分一帝國圖」涵蓋當時日本帝國

版圖全境,包含殖民地台灣及千島群島。帝國圖可提供大區

域的聚落景觀,圖為其臺北圖幅

中研院 GIS 專題中心所建置

的「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系

統,整合臺灣

及各重要城市歷史圖資,使

用相當便利

二十萬分一帝國圖

Page 34: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33 遺址╳文化╳環境

爭的準備與原住民抵抗的瓦解。陸地測量部

的「五萬分一臺灣地形圖」則是與日本內地

相同之正式三角測量,耗資甚巨且漫長,中

日戰爭爆發後測量事業終止,留下北起能高

山,南至南大武山一帶的空白。美陸軍製圖

局的臺灣地形圖與城市地圖則是對日情報作

業加軍事偵察的成果,其所見與未見直接影

響太平洋戰爭時期美軍的對臺軍事行動,而

這兩套圖的圖式又因中美共同製圖之故,成

為戰後我們所見臺灣地形圖的統一範式。

五〇年代的「土地利用及森林圖」(1954-

1955 年)則是農復會的森林資源及土地利

用航測調查隊所製,代表了美援對臺灣經濟

資源的全面整理與介入,該單位即是今日林

務局農航所之前身。

  也不單單只有全臺地圖,GIS 中心將其

數位典藏各城市的大比例尺歷史地圖,整合

為「臺北百年歷史地圖」(及其他 9 座城市

百年歷史地圖,且持續增加中),使用者可

以在城市尺度下,直接閱讀各時期都市計畫

圖、水利組合圖、航空攝影或職業明細圖,

以及其他更豐富的歷史資訊。藉由不同主題

的地圖,我們可以看見城市方方面面的變

化。「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系統」還有不少加

值應用,比如「多視窗比對」,可以在單螢

幕中直接比對兩個歷史圖層,也可以做「套

疊拉曳比對」。還有適用於 Android 與 IOS

環境的不同手機 APP 開發。最方便且無私的

是,這些歷史地形圖圖層還可下載 KMZ 檔

案,直接連上 Google Earth 操作。

  作為一個不斷增加歷史圖層及進階應用

的歷史 GIS 系統,「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的

豐富與便利,足堪為近年臺灣公部門與學術

界推動 Open Data 的典範,但目前仍有未臻

完善之處。比如一套地形圖可能耗費十多年

的時間測繪,但當整套地形圖整合為一單一

圖層,各圖幅的測繪資訊就會遺漏。在系統

上,我們看到的其實是整套圖開始測量的時間,

而非個別圖幅確切測量的時間點。

  但以「臺灣百年歷史地圖」作為路上觀察、

城市考現的基礎工具,或者歷史教學的輔助教

具,它是相當強大的。點選臺灣任一位置,我們

至少可以看見百年之久的圖資,而無論找路、尋

河、研究農業、比對森林面積、計算海岸線消長,

它都可以做到。或許今天就一起來試試,讓我們

透過地形圖,一層層翻開臺灣的現代發展,重見

百年前的地景,看見阿嬤記憶中的美麗沙灘。

「臺北百年歷史地圖系統」也 有 適 用 於 Android 與 IOS環境的不同手機 APP 開發喔 !

中研院 GIS 專題中心建置的「美國國家檔案館典藏

臺灣舊航空照片」,展示了戰時美軍視角下的臺灣

地景。圖為 1944 年 9 月 9 日的八里一帶,田疇、

道路、防風林,歷歷在目

美國國家檔案館典藏臺灣舊航空照片

Page 35: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宜蘭丸山遺址介紹

遺址小旅行

撰文 /江芝華(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暨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照片提供 /江芝華

  丸山遺址位於宜蘭縣冬山鄉八寶村及

丸山村境內的丸山小丘上,小丘的南方為中

央山脈的北端,廣闊的蘭陽平原及蜿蜒的

新、舊寮溪則緊緊環繞著這座小丘,在三千

多年前,一群善於運用陶土及石頭製作器物

的人們來到這個小丘,或許是因為被這美麗

的蘭陽平原所吸引;或許是因為這裡有著豐

富的資源;又或許是因為海岸邊不穩定的環

境,這群人開始把山丘當家,在這小山丘上

蓋起自己的家屋,把平原上的石頭及陶土搬

到山上來,依循著祖先所教,再加上自己的

發明,建構著屬於他們的家園,甚至讓逝去

的親人安住在家屋的四周,這座小丘成為他

們與祖靈共同的家。但是,在千年後,這群

丸山人卻離開了這個熟悉的家園,他們離開

的原因則成為當代考古家不斷追尋的課題。

緣起

34 遺址小旅行

Page 36: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在史前丸山人離開小丘兩千多年後的

1963 年,考古學家盛清沂先生在小丘上看到

了史前丸山人所遺留下來的陶器及石器,首

先將它記錄下來,雖然如此,關於丸山遺址

的故事卻又停滯了數十年,一直要到 1980 年

代,考古學家才開始重新注意到這個小丘,

接著不同的考古學家陸續來到小山丘,踏尋

著史前人留下的蛛絲馬跡,甚至開始進行真

正的考古發掘行動,希望透過專業的發掘工

作,將深埋在地底下的丸山人故事揭露出來。

  考古發掘工作是考古家講述過去故事最

主要的方法,這些史前故事早已被千年的風

沙一層層的覆蓋起來,要訴說這些故事,便

需要考古學家運用科學的發掘,有系統將故

事拼湊起來,而史前丸山人便是透過這樣的

方法,讓我們可以一步一步地接近他們,在

許多疑問中慢慢地認識他們。

  在幾次的發掘工作中,以 1998 年的第 4

次發掘最為重要。1998 年的發掘其實是一個

非常無奈的決定,雖然在歷經多年的調查後,

考古學家逐漸認識到丸山遺址的重要性,卻

無法保護遺址不受到破壞。在經歷了公墓、

現代建築及耕種行為的破壞後,丸山小丘更

在 1998 年面臨了大型靈骨塔建築的威脅,在

那個大眾不認識考古學的年代,考古學家只

好在可能被破壞的區塊裡,想辦法在有限的

時間內,把史前丸山人留給我們珍貴的遺產,

用粗暴的方式快速從地層中取起,千年的累

積在6個月內迅速處理,把可以移走的帶走,

供後世有機會在博物館裡憑弔這些先人。

透過考古學家的手,

來訴說著被層層風沙

覆蓋的丸山人故事

35 遺址小旅行

Page 37: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依據著過去幾次的發掘,我們對於史前

丸山人的樣貌有了非常初步的認識。在約距

今三千七百多年前,這群對於製作器物擁有

豐富知識的人群來到丸山小丘上。他們運用

來自蘭陽平原的陶土捏製各種形式的陶罐,

有的陶罐帶有不同樣式的把手,這些把手上

常常可以看到不同的紋飾,像是用尖狀物畫

出條紋或是點刺出各種組合的紋飾,甚至有

類似小狗外型的把手,可以刺激我們對於史

前丸山人美感的想像,除了這些可能是用來

儲藏、烹煮或是裝盛食物的陶製容器外,史

前丸山人也用陶土捏塑出各種形制的陶紡輪,

這些紡輪告訴我們丸山人可能有的紡織技術。

更有趣的是,丸山人也製作出各種形式的陶

環,甚至是陶偶,這些陶環及陶偶可能展現

了丸山人生活中的美感及小趣味。

  史前丸山人更是製作石器的高手,他們

用來自附近溪流邊的礫石或是來自中央山

脈、雪山山脈的各種石材,製作出日常生活

所需要的各種工具。舉凡狩獵、捕魚、採集、

開墾、收穫等等所需要的工具都是丸山先民

用這些石材,或打製或磨製的製作出來,像

是石斧、石鋤、箭頭、網墜、石刀、石鐮等

等,這些物品告訴我們三千多年前的先民如

何在丸山小丘上營生,更讓我們驚嘆他們對

於自然環境裡岩石的認識及運用。

當代的我們生活在一個以機器大量製造用具

的年代,我們身邊大部分的器物都是標準化

下的產物,大部分的時候我們不知道這些工

具是誰製作的,然而在三千多年前的丸山社

會,每個陶罐、陶紡輪、石刀、石斧及石錘

史前丸山人的工藝技術

史前丸山人會運用溪邊礫石、中央及雪山山脈的各種石材,製作出各式的生活工具

36 遺址小旅行

Page 38: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由臺灣玉製成的人

獸形玉飾,僅在全

臺幾處發現

  除了各種解決生活問題的工具外,他們

也喜歡運用不同的飾品來裝飾自己,各種不

同樣式的陶、石製手環,最吸引人目光的則

是從外地進口來的各種臺灣玉製成的耳環、

手環、墜飾及管珠等等,這些臺灣玉來自

一百多公里遠的花蓮地區,可能是透過交換

或是贈送等方式進入了丸山社會,成為丸山

人身上重要的裝飾品,更為特別的則是用臺

灣玉雕製成而僅數公分大的人獸形玉飾,到

目前為止,這種形狀特殊的飾品全臺灣僅在

幾個地方有發現,數量也不多,全臺約不到

30 件,然而光是在丸山遺址,考古學家就發

現了 12 件,這也說明了史前丸山社會在

當時的臺灣可能具有著特殊的地位。

史前丸山人的美感世界

等等都是人們親手製作,可能是你隔壁或村

子邊的阿姨叔伯所做的,每個器物都有自己

的小特色,甚至可以想像有些陶罐是為了你

專門捏塑的,例如那些美麗的紋飾可能是你

親愛的阿姨特別畫上去的,當你提著這個專

門給你的陶罐去取水時,是不是會格外珍惜

這樣的罐子呢!

  透過這些裝飾品的出土,可以想像當我

們走在三千多年前的丸山聚落時,迎面而來

的村民們,身上可能掛著不同的手環、耳環

以及項鍊,而雖然考古家沒有發現當時的衣

物,但是透過大量不同型制的陶紡輪,也可

以推測丸山人可能運用紡織技術縫製出不同

樣式的衣物,搭配著身上的

這些裝飾品,彷彿一場史前

的時尚秀在眼前展開。

37 遺址小旅行

Page 39: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除了這些器物讓我們看到史前丸山人群

精緻的工藝技術及生活美學,考古學家也在

丸山遺址發現了丸山人群如何處理生命逝去

的證據。1998 年的發掘發現了至少 55 具石

板棺及 14 座疑似甕棺,由於丸山遺址本身土

質的關係,所有有機質遺留幾乎都不復存在,

所以這些疑似墓葬內皆不見人骨,造成考古

學家辨識的困難,也只能推測這些石板結構

及大型陶甕可能為史前丸山人埋葬死去親人

的葬具。

親近的祖靈

  若是這些石板及陶甕是葬具,那史前丸

山人和當代的我們對於死去親人的處置有著

非常不一樣的態度。他們將死去的親人放置

在來自中央山脈區域的石板棺或是外地而來

的大型陶甕內,然後把親人身前珍視的裝飾

品或是生活小物,有些甚至是來自遠方的玉

手環、耳環、項鍊或是人獸形玉飾,一件一

件放入棺內,然後在家屋的四周找塊合適的

地方,慎重的將石棺埋入這塊他們世代居住

的土地裡。這就好像當代許多原住民族不斷

訴說的傳統,逝去的親人並未離開我們,而

是成為祖靈,時時刻刻守護著後世,也因此

把逝去親人埋葬於家屋的四周甚或是家屋地

底下,代表的是與祖靈永不分離的關係,是

一種被祖靈看護著的親密,而這樣子的關係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丸山社會就已經開始。

考古學家挖掘

的石板棺與甕

38 遺址小旅行

Page 40: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丸山遺址的發掘迄今已經接近 20 年,考

古學家對於遺址的研究仍然持續著,我們對於

丸山史前人的故事仍然有許多的疑問,為何在

一個社會裡要運用兩種不同的容器來埋葬死去

的親人?有何特殊意義?丸山人群如何取得外

來的工具及美麗的裝飾品?尤其是這些特殊的

臺灣玉製品?為何丸山社會可以取得如此多的

人獸形玉飾?處在這富饒的蘭陽平原,無論是

海洋或山脈都提供丸山人豐富的資源,那他們

和同時期的其他社會交換了什麼東西?為何交

換?更重要的是,為何在兩千多年前,他們離

開了這塊孕育他們千年與祖先共同居住的家

鄉?僅留下了這些他們曾經珍惜的物品,讓後

世的考古家慢慢去爬梳。

結語

  那座孕育千年故事的丸山小丘仍然靜靜

地在蘭陽平原上,原本預計要蓋的靈骨塔因

種種因素並未完成,約 20 年前的發掘坑內

早已長滿了大樹雜草,不復當年發掘時的景

況,更讓人難以想像三千多年前這裡曾經是

一群人珍視的家園。該如何讓先民的歷史在

原有土地上展現,讓世世代代的臺灣居民認

識先民奮鬥生存的故事,這則是我們大家必

須共同努力思考的。

39 遺址小旅行

Page 41: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十三行新脈動

因為音樂—音樂人類學特展撰文 /馬維君(教育研究組研究助理) 攝影 / 萬仁政 照片提供 /鄧肇翔

40 本期焦點40 十三行新脈動

  音樂是人類文明中,最美妙的一環,幾

乎在所有的人類文化中,都可以找到音樂的

元素。從有形的樂器到無形的聲調;從社會

功能的表徵或個人情感的抒發,都可以發現

到音樂的存在。

  遠在古老的史前文化中就存在著音樂,

藉由傳聲樂器或祭祀樂舞,用來傳遞族群信

息、呈現信仰儀式以及維繫社會共識。隨著

文化的發展,音樂在人類生活中,產生更多

的影響。因為音樂,改變了什麼?因為音

樂,人類生活有什麼不同?

Page 42: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早期人類藉著吟唱及樂舞儀式,一代代地

傳授文化內涵及族群精神。從單一人聲、樂舞,

到複合呈現音樂形式的發展,逐步反映人類音

樂文化的創造性及社會性。曲調的符號化,不

但使音樂被記錄,並且讓音樂表現的形式擴大。

例如中世紀的歐洲音樂,反映出宗教精神以及

階層化的社會現象,到了巴洛克時代,音樂已

經成為貴族文化或文人、中產階級的象徵,這

時的音樂已經超越延續生存、維繫社會的作用,

不但增加生活娛樂的功能,當時製作樂器的工

藝師們、演奏各類樂器的樂師們,以及專職譜

寫曲調的作曲者,成為新的社會職業,形成音

樂的生產圈。

  音樂不僅是樂師、樂曲及樂器的表現,伴

隨音樂的文詞、曲調及表現形式,更隨著不同

的文化,受到文化觀點、環境及工藝技術的差

別,而有不同的風韻。例如:在樂器的發展上,

人類文明早期即有皮製或木製的鼓,以及以孔

出聲、撥弦發音的樂器;在材質上,除陶質、

木質的樂器外,歐洲的金屬製樂器,亞洲及美

洲的竹製樂器,各發展出不同的樂音和聲調。

在東、西方傳統普遍出現五聲音階,南島原住

民族或有三聲音階或是四聲音階,各有不同。

各式曲式歌謠,賦予各地擁有獨特的格律,形

成族群的共同情感與記憶。

41 本期焦點41 十三行新脈動

Page 43: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各地的戲曲,更因詞語用法、曲調變化、

演出形式、族群服裝與口語聲調的差別,形

成更大的表現差異。在亞洲地區,走唱各地

酬神廟會的戲曲,傳遞神話傳說、忠孝節義

的故事,豐富庶民的情感與生活,並兼具社

會教化與維繫社會秩序的功能;17 世紀在歐

洲義大利威尼斯第一座公眾歌劇院的誕生,

反映當時人們對音樂喜好的增加、中產階級

的出現、人文思想的啟迪等多樣社會文化發

展現象。而之後因為公眾議題的加入、文學

作品的音樂化以及悅聽大眾的休閒偏好,催

生許多膾炙人心的音樂劇,而另一極具娛樂

性的音樂軸線,則發展出歌舞劇。

  錄音技術的出現,改變音樂傳播的形式,

並更加速音樂傳播的速度及範圍。聆聽音樂

或使用音樂,不再受限於樂師、歌者出現的

時空,藉由自動樂器、留聲機、黑膠唱片、

光碟片、數位播放器等種種載具,就可聆聽

音樂;透過大眾媒體,音樂的傳播範圍不但

無遠弗屆,更帶來多采多姿的音樂生活與綜

藝。隨著持續發展的錄音技術及更多樣的載

體,音樂隨著全球化現象,有了更頻繁的文

化傳播,產生更多元的音樂形式。

  當代燦爛多元的音樂文化中,保留了一

席給「文化資產保存」。有形的樂器、樂譜

等物件;樂師、歌者與樂器製作者,透過指

定無形文化資產保存項目,讓音樂精神常在、

音樂經典不滅。

  一位 10 世紀的詩人,可能是輕撫魯特琴

或是古琴對著摯友同好吟唱抒發心思之聲;

到了 21 世紀,貝斯手重彈和弦,快節奏的唱

出社會萬象,曲調與內容或許不同以往,但

人類生命之歌的傳承,依然不變。因為音樂,

跨越了時間、空間、性別、年齡、職業、種

族……;因為音樂,人類豐沛的喜怒哀樂的

情感都得以抒發;因為音樂,人類價值之美,

得以延續。

42 本期焦點42 十三行新脈動

Page 44: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43 本期焦點43 十三行新脈動

布農族的音樂保留人類最原始的歌唱方式。少

有樂器,沒有舞蹈,演唱方式及特殊的和

聲結構獨樹一格,以俗稱八部合音的

《Pasibutbut祈禱小米豐收歌》

傳遞族群敬天精神

展場的布置與展品

黑白相間的 8 分

音符串成廊道,

邀請觀眾開啟音

樂人類學之旅

1動動手的音符展牆,說

明無形的音樂透過有形

可見的譜表,成為可閱

讀、可傳播的內容

2我是指揮家是數位

音樂遊戲,失誤的

節奏會讓遊戲中的

演奏者消失

3

步入貴族沙龍場景,認識古典

音樂的誕生與發展。現場展示

1780年德國製的柔音小提琴,

屬巴洛克晚期樂器、1914 於

英國仿製 1850 年代的柔音中

提琴、以及一座 1850 年英國

製的威爾斯三排弦豎琴

4泰雅族的音樂屬於單

音旋律。著名樂器口

簧琴的音量僅適於近

距離交談,成為泰雅

族戀人們的談心工具

5

讓我帶領各位跟

著導覽順序參觀

音樂特展吧 !

6

Page 45: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44 本期焦點44 十三行新脈動

展區中搭建戲臺與布袋

戲臺場景,呈現過去戲

曲演出現場的氛圍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

的建築—歌劇及音樂劇,除了有

動人的音樂之外,演出場景也常

令人印象深刻。而劇院的外觀與

建築體,往往是城市的重要地標

在戲曲中的伴奏稱為「文武場」、「後

場」。文場為吹、拉、彈等旋律樂器,

例如:殼仔絃(頭手絃)、笛子(品仔),

具有伴奏及烘托氛圍的功能;武場為敲

擊樂器,例如:大鑼(京鑼)、小鑼(響

盞)、鐃鈸(鈔)、北鼓、堂鼓、梆子

(扣仔),主要功能為配合前場表演、

營造氣氛,並掌握全劇的節奏

7 8

9

Page 46: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45 本期焦點45 十三行新脈動

現場展示自動樂器、留聲

機,並展示臺灣第一張商

業發行的唱片及播放第一

首流行歌曲,說明錄音對

音樂形式改變的影響

楊秀卿女士因保存與傳承說唱藝術文化,2009 年被指

定為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吳宗霖老師精進銅鑼工藝,

使銅鑼作品反映出定音、傳音的優異特色;王錫坤先生

延續製鼓技術和「响仁和」的製鼓文化。兩位均於 2010

年登錄為新北市「傳統藝術保存者」。透過無形文化資

產的指定,讓傳統音樂獲得社會更多的重視及珍惜

日常生活中,充滿各式各樣的

音樂,捷運警示音、手機鈴聲、

商店裡播放的流行音樂…….

你,聽到了嗎?

10

11

12

大家是不是又更加了解音樂的歷史發展呢 !

Page 47: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46 FUN手做

經緯儀模型 DIY

F U N 手做

  早期的地圖繪製方法主要是使用三角

測量法,就是依據兩個已知點上的觀測結

果,求出遠處第三點的位置,但因沒有適

合的儀器,導致角度測量手段有限,精準

度也不高,因此繪製出來的地形圖無法達

到高度精確的效果。

  經緯儀的出現,使角度觀測更為精確,

同時也簡化了測量和計算的過程,作為一

個量度水準及垂直角度的工具,甚至能應

用於氣象偵測與火箭發射。而在考古的應

用上主要是用於發掘遺址時,測量地層斷

面、遺址探坑的分布及地形等測量數據,

讓考古學家不會錯失古人們遺留下的重要

訊息。

  經緯儀發展至今針對不同的使用需求

已有多種類型,如工程經緯儀、方向經緯

儀、光學經緯儀、電子經緯儀、整體式光

波全測站電子經緯儀等,而今天我們要教

大家做的是仿照民國 50 年代的偏心經緯

儀,一起動手做一組經緯儀模型,體

驗考古學家在做考古遺址測量時的

感受吧!

材料

工具

吸管

圖釘

橡皮擦

玻璃紙

剪刀

美工刀

膠帶

雙面膠(薄)

簽字筆

可以使用大張的西卡紙板列印再剪下製作,經緯儀會更立體唷!

Page 48: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47 FUN手做

經緯儀紙模

基座

輪軸

鏡筒

水平度盤

Joy 愛十三行

FUN 手做經緯儀模型

沿著虛線把紙模剪下 !

Page 49: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48 FUN手做

步驟 2 組合鏡筒

1-1. 沿著虛線把紙模剪下

1-2. 將輪軸、基座與鏡筒的十字割開,向外翻摺變成 1個小洞

1-3. 將輪軸與基座的白色區塊用美工刀割下,使紙模呈現簍空的造型

步驟 1 裁剪紙模

由右至左將側邊用雙面膠黏緊成前寬後窄的滾筒狀

2-3. 將 4 個小正

方形摺起來後黏

在寬邊的滾筒外

面,這樣就完成

鏡筒囉!

2-1. 先把鏡筒捲

起將側邊用雙面

膠黏緊成前寬後

窄的滾筒狀

2-2. 將滾筒的寬

處立於玻璃紙上

用簽字筆描出圓

形,並在圓形畫

出6等分成菱形,

再於 4 邊加畫小

正方形後剪下

鏡筒完成 !向下黏住鏡筒

畫出 6等分成菱形描出圓形 剪下

Page 50: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49 FUN手做

3-1. 將基座依摺線摺立起,並用圖釘

將基座與水平度盤的紅點處由上而下

的串起,再於水平度盤的底端用橡皮

擦固定

3-2. 用吸管將組好的基座與鏡筒與輪

軸串起,並將吸管的 2端剪 4刀分為

4 等分,將剪開的部分外翻摺成十字

狀後便可固定。另外,記得要將輪軸

的背面與吸管黏在一起唷!這樣一組

專業的經緯儀模型就完成啦!

步驟 3 整體組合

組合好後,就可以轉動整個基座,對準測量方位,並利用輪軸上下調整測量的角度喔!

輪軸與吸管用膠帶黏一起 剪掉兩端吸管

吸管的 2 端剪 4 刀分為4等分

完成 !

用圖釘將基座與水平度盤的紅點和橡皮擦串起

基座

水平度盤

橡皮擦

圖釘

操作小提示!

Page 51: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公眾考古的重要平 臺,將知識體系轉化為大眾熟悉之語言,得以 鑑往知來,傳承人類智慧的 … · 的行為都會改變堆積的狀態,如生物的擾動、

  十三行博物館是北臺灣唯一以考

古為主題的博物館,民國92年4月24

日正式開館。透過多元的展示教育活

動,推廣臺灣的史前文化給社會大眾

認識。多年來,結合南島文化與環境

生態等議題,逐步成為八里左岸重要

的人文歷史暨環境生態博物館。館舍

建築融合了十三行遺址所處環境的

山、海元素,以傾斜的八角塔建築結

構象徵時間軸,亦有考古遺址受到破

壞無法復原之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