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學前教育課程指引系列: (2) 照顧兒童的多元學習需要(修訂) ·...

68
幼稚園校長及教師專業發展課程 照顧兒童的多元學習需要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幼稚園及小學組 2018年3月21日 1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Jan-2020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幼稚園校長及教師專業發展課程 照顧兒童的多元學習需要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幼稚園及小學組 2018年3月21日

1

課程目的

• 透過經驗分享和交流,增進教師對兒童多元學習需要的了解

• 分享以開放而具彈性的框架,靈活地設計和推展教學的實踐經驗,以配合兒童不同的學習步伐、興趣和需要

• 非華語兒童學與教策略的經驗交流

2

時間 內容 分享學校/講者

14:00–14:15 簽到

14:15–14:25 簡介兒童的多元學習需要 教育局課程發展主任

14:25–15:25

學校經驗分享(一)

以幼兒經驗建構課程 關顧幼兒多元學習需要

仁愛堂陳鄭玉而幼稚園暨幼兒園

黎燕芬校長 曾鳳珊主任

15:25–15:35 小休

15:35–16:35 學校經驗分享(二)

共建關愛 愉快學習

主蔭幼稚園

李潔梅校長 葉雯主任

梁思敏老師

16:35–16:45 總結

支援非華語幼兒學習中文 教育局課程發展主任

16:45–17:00 答問時間 講者及教育局課程發展主任

程序

簡介兒童的多元學習需要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幼稚園及小學組

課程發展主任

4

幼兒的多樣性

5

家庭背景

文化

語言

能力和發展

6

兒童的多元學習需要

每位幼兒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多樣性呈現於以下方面:

• 性格

• 語言

• 文化

• 生活習慣

• 發展步伐

• 能力

• 興趣

• 潛能

• ……

7

多方協作

《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2017),頁65

營造融和的學習氛圍

8

• 提高幼兒的學習動機,延續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

• 幫助發展其潛能,享受學習帶來的滿足和成就感

• 靈活的課程設計、多元化的教學策略,促進幼兒喜愛學習,並鞏固學習

• 幼兒一起學習和生活,學會尊重和接納別人,培育正面的價值觀

《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2017), 頁62

照顧兒童多元學習需要的策略

9

• 活動設計與課程內容調適 • 學與教策略及評估

學校

班級

兒童 • 培養學習動機和興趣 • 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方式 • 發展潛能 • 個別關顧

• 政策 • 建立共融校園文化 • 課程規劃 • 家校協作 • 社區資源運用

照顧兒童多元學習需要的理念和方向

• 照顧幼兒的多樣性,並非要將他們「辨別」和「分隔」,而是加深了解他們不同的需要,提供適切的安排

• 應以「兒童為本」作為課程的核心價值,關心和接納幼兒的個別需要,秉持共融的原則,讓他們均能各展所長,發揮潛能

10

《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2017),頁62

課程規劃與照顧兒童的多元學習需要

11

原則:

• 從全班的課程規劃到個別關顧

• 按「兒童發展」和「兒童學習」的基本原則來訂定學與教安排

12

條件:

• 開放而具彈性的課程框架

• 接納個別差異,明白兒童發展的一般性和獨特性,訂定適切的期望與要求

• 賦權問責,調適課程,讓教師發揮所學,促進專業成長,共同推動學校的課程發展

信念:

• 每個兒童都有學習的能力,只是步伐、方法或需要有所不同

• 適切的學習環境安排與活動設計是提升兒童學習成效的重要元素

• 兒童的表現是回饋學與教編排的重要資料,宜加善用,作為調適課程的參考

13

小錦囊 1. 選擇適當的學習項目

• 重點放於課程或活動的核心部分,因應兒童情況適當簡化程序或細節

• 優先選擇對日後學習及生活有較大幫助的項目

• 考慮兒童的現有能力

2. 如有需要,運用有系統的教學程序

• 示範 – 指導下嘗試 – 自行實踐

14

3. 給予清晰的學習目標和指示

• 給予指示時要先取得兒童的注意力

• 用語是兒童明白和易於掌握的(可配合程序圖或簡單文字記錄,讓兒童在活動過程中參照)

• 較複雜的活動可分成數個部分進行

4. 盡量提高參與機會

• 積極參與 – 活動設計須配合兒童能力

15

5. 給予回饋

• 製造成功機會,加以讚賞,增加學習動力

• 給予推動改進的回饋

• 鼓勵或讚賞努力

• 視乎需要給予指導

6. 善用觀察和兒童學習評估資料作為參照,如有需要作出調節,先嘗試從最少的改動着眼

16

仁愛堂陳鄭玉而幼稚園暨幼兒園

黎燕芬校長、曾鳳珊主任

以幼兒經驗建構課程 關顧幼兒多元需要

學校經驗分享(一)

17

學校背景簡介

檢視校情

關顧幼兒多元需要分享

以幼兒經驗建構課程

總結

分享內容重點

仁愛堂陳鄭玉而幼稚園暨幼兒園

18

以教育局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為藍本

2012年開始以「遊戲」為策略規劃

「3C」課程

19

學校課程架構簡介

20

幼兒教育是

全人發展和終身學習的基礎

• 「兒童為本」

• 「認識和尊重每個幼兒的發展獨特規律」

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

減少預設的學習內容

設計與幼兒生活相關的、有意義的情境

課程富彈性

多元化的遊戲/活動引導幼兒

教師進行觀察,關注幼兒不同的需要並作出適切回應

21

以「遊戲」為策略規劃「3C」課程

學校現況介紹

22

重點培育幼兒「3C」能力

仁愛堂 (2014)

23

關顧幼兒多元學習需要

教學策略分享

幼兒都是獨立的個體,各有不同的性格、能力及興趣;

了解個別需要,讓幼兒各展所長,發展潛能;

提高幼兒的學習動機,促進幼兒喜愛學習;

靈活運用課室環境及課程的調適,調節學與教步伐。

24

理念

25

檢視校本需要

審視校情,分析現況:了解幼兒的需要

26

關顧兒童的多元學習需要 –

不同性格、學習步伐、興趣的經驗分享

27

信心

團體價

值 目標

老師的角色

性格

協助

準備

觀察

掌握幼兒的需要:敏銳觀察、分析幼兒的能力及需要

與幼兒事前準備:訂立目標

增強自信心:增加幼兒在課堂活動中的投入度

強化同學間互動:鼓勵擔當小老師

28

29

文字

圖畫

組織及表達

不同學習步伐

讓小朋友有機會延續學習的興趣

讓不同的小朋友都有機會發揮所長

個人興趣及潛能

發揮幼兒間的鷹架

30

DIY種植

說明書 種植四格圖

興趣

例子:

個人種植經驗

與友伴一起閱讀種植的說明書

幼兒理解說明書內容後,簡化內容成四格圖,讓其他友伴參考

31

調適策略

調適課程目標: 課程富彈性、自由及開放

調適學習內容: 透過不同層次活動,讓幼兒有不同表達,亦能達致活動目標

調適學習策略: 讓幼兒有發揮機會,潛能也

有機會發展

彈性分組模式: 老師預設、自由參與、幼兒

引發、跨班活動

32

照顧幼兒的多元學習需要 -

開放而具彈性的課程

33

以幼兒經驗建構課程

(改編自 JYRKI REUNAMO, UNIVERSITY OF HELSINKI, FINLAND)

學習里程碑

過程中自然發展出來的情景及經驗

預設的環境、資源、活動等

最終目標 1. 2.

「河流」課程模式

• 改編的「河流」課程模式旨在減少老師的主導性,強化幼兒在課程計劃及推行中主導及與老師互動的角色。

• 計劃課程時老師先設定幼兒重點學習目標,再預設安排的環境和資源作學習活動的準備(例如不同的角落),預計幼兒可能達到的「學習里程碑」。

• 老師在推行課程時,會因應幼兒的反應及興趣,彈性調整幼兒的「學習里程碑」,向着設定的重點經驗進發,達至最終的學習目標。( 「學習里程碑」是顯示幼兒在課程中所獲得的經驗)

35

「河流」課程模式的特點

適量預設學習內容

創設豐富的材料、環境和空間,讓幼兒進行深

入探索

安排充裕時間,容納及順應幼兒提出的興趣,

讓他們自主和互動地進行探索

靈活運用個別、小組、全體的活動方式

教師觀察幼兒的表現,適時更新或延伸活動

36

關顧幼兒多元學習需要

經驗總結

教師學會放開雙手,放開束縛幼兒的無形繩子,

相信幼兒的學習能力,進而騰出更多的時間,

讓幼兒在感興趣的事物上進行深入探討。

突破思維 放飛幼兒

37

主蔭幼稚園 共建關愛 愉快學習

李潔梅校長、葉雯主任、梁思敏老師

學校經驗分享(二)

38

背景資料

2017-2018學年學生總人數:205人

少數族裔兒童人數:27人

分佈情況:

族裔 幼兒班

(56人)

低班

(58人)

高班

(91人)

巴基斯坦 10 5 9

印度 1

菲律賓 1 1

39

願 景:喜悅學習,共建關愛 目 標:建立關愛文化,培養兒童

• 彼此相愛 • 互相欣賞 • 懂得珍惜

40

情感支援 幫助初入學的兒童建立安全感

抱抱文化:微笑、擁抱、輕撫,以身體語言表達善意、關懷

品德情意教育 兒童學習互相接納、相親相愛

教師以身作則、宗教活動

建立共融的校園文化 增加兒童接觸不同文化的機會

午會、主題談話、節日活動、繪本活動等等

促進文化共融的策略

41

非華語幼兒學習方面的特質

• 喜歡遊戲、競賽

• 音樂感強,喜歡唱歌和律動

• 富好奇心

• 需要豐富其生活經驗,以助理解教學內

容和增加參與

• 學習中文方面,個別差異較大

42

教學策略

1. 設計多感官教材

2. 提供多聽多說機會

3. 引發學習興趣

4. 重視環境創設

5. 促進共融 - 好朋友計劃

6. 課程調適

43

1.設計多感官教材

例子:

透過五感的刺激,提供多種渠道讓幼兒認識

概念

實物教學,幫助幼兒理解字義

在沉默期大量輸入及重複歸納

44

多鼓勵幼兒表達

語言配合圖像、文字和身體動作。能力

較高者,鼓勵以完整句子表達自己

45

2.提供多聽多說的機會

例子:

生活化、應用。自然環境中練習和應用,有意義的

學習中文,也有助融入社群生活

善用學校多元文化的優勢,讓小朋友接觸不同的藝

術表達和創作,並讓幼兒介紹個人作品及互相欣賞

於觀察/活動後進行小組討論

46

3.引發學習興趣

例子:

利用兒歌,學習口語用詞。了解及認識一些重

點字詞,進行口語兒歌創作

故事後進行延伸活動,如:進行遊戲、以圖畫

表達所想、增加心理字彙等等

從故事內容找出重點詞彙。透過故事及活動,

明白詞彙的意思,例如:名詞、動詞

47

於學習角設計一些活動,讓幼兒認識與故事

或主題相關的心理詞彙或學習造句

讓幼兒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演繹情節,深化

他們對故事的理解。高班幼兒還會進一步連

繫他們生活的經驗,創作句子和故事情節

48

4.重視環境創設

學校是非華語幼兒接觸中文的主要甚或唯一場

地,故此幼稚園的語言環境創設非常重要

策略:

- 教師用中文與幼兒溝通

- 善用空間展示豐富中文元素的材料

(如海報、物品包裝、圖書、兒歌,以及其他

附有文字或圖片的事物)

49

5. 好朋友計劃

本地幼兒與非華語幼兒

非華語幼兒與非華語幼兒

50

6.課程調適

例子:

• 利用故事引入,再利用兒歌延展學習

• 利用動作教授兒歌內容

• 提供小組增潤課程 第一階段:(名詞/具體) 小貓、布鞋 第二階段:(動作詞)走 路、唱歌

(由部件帶出) 小草、花朵

• 課業調適

51

• 其他策略:

聯想識字,運用故事情境引發幼兒聯想,讓幼兒以圖像及口語表達心理詞彙

52

• 學習漢字字形結構,認識常用部件

53

• 字源識字,以象形文字動畫教授兒歌

級別 部件

低班 口、手、女、水、廿、火

高班 女、口、木、足、人、水、糸、土、言

資料來源︰ 現龍系列中文字詞學習系統《學校協作計劃》(2001)︰〈現龍第二代中文字詞學習系統〉︰ 網站http://www.dragonwise.hku.hk/dragon2/ 54

• 筆順、筆劃

55

小一適應活動

• 活動化,並著重自理

• 學習常用語句

如:課室指令、表達個人需要等,以幫助適應小學的生活

例如運用句式:「去 (活動地點) (活動名稱)。」

56

家校合作

教學小錦囊

• 精簡語言,給予明確指示

• 注意教師語速

• 針對發音,重音突出重點字眼

• 大量使用圖片和教具

• 提供親身體驗的活動

• 以幼兒已有經驗作教學內容的調適

• 多鼓勵,少批評,以提升學習動機

57

教師的專業成長

• 老師的傳意技巧有所提昇

• 在教具設計和準備方面會從幼兒的發展

和學習特質作考慮

• 教案編寫能更貼合幼兒生活經驗和需要

• 了解及接納少數族裔的文化及生活

58

支援非華語兒童學習中文

總結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幼稚園及小學組

課程發展主任

2018年3月21日

59

理念 幼稚園為幼兒接受學校教育的起點,是終身學

習和全人發展的基礎

建議非華語家長盡早讓子女入讀以中文作為教學語言及推行本地課程的幼稚園

讓幼兒從小沉浸於中文的語境,在真實的情境和豐富的社群互動經驗中,以自然和生活化的方式接觸中文

60

61

課程規劃

遵從「兒童為本」和「全面均衡」的課程設計原則

幼兒的經驗和學習興趣為基礎,從生活環境中取材

涵蓋「價值觀和態度」、「技能」和「知識」三個重要元素

教學活動以綜合方式貫串不同的學習範疇,並善用多元化的遊戲

在幼兒感興趣的課題,如節日、食品、衣物服飾等,讓不同族裔的幼兒,認識彼此的文化習俗

以全班幼兒的整體學習表現作為規劃課程的依據,同時須考慮非華語幼兒的需要

視乎情況在課程設計、學習內容和學與教的策略上作出適當的調適

學與教

在幼稚園階段,增強非華語幼兒學習中文的動機和興趣至為重要

以下為一些支援非華語幼兒學習與發展的策略

支援非華語兒童學習中文的模式 抽離 全面融合 要點 :

大部分時間應讓非華語幼兒與其他本地幼兒一起進行活動

因應幼兒的需要,靈活採用不同的模式,互相配合

抽離式的小組支援活動,應以幫助非華語幼兒融入日常全班的學習活動,以及增加他們於學習活動中的參與為方向,以提升學習成效。故此,抽離式的活動和學校推行的日常課程之間須要有緊密連繫

62

建立安全感

尊重幼兒的母語,以滿足他們社群發展、情感及自我認同方面的需要

提供豐富的語言學習環境,讓他們在自然而生活化的情境中學習中文

由聽說開始,繼而識字、培養閱讀興趣和學習書寫簡單的文字

視乎個別非華語幼兒的能力,教師宜考慮調適應用中文的學習任務,以照顧他們不同的步伐

按非華語幼兒應用中文的能力,適當地配合身體語言,調適用語和精簡句子結構等,促進與幼兒的有效溝通

善用學校或社區的資源,支援幼兒學習中文

63

幼兒學習經驗評估

評估有助了解幼兒的學習和身心發展,教師可從中掌握幼兒的起步點,因材施教,教師必須留意以下各項:

部分非華語幼兒的慣用語言與學校的教學語言不同,但他們在中文以外的學習能力,不一定會因此而受到影響

採取多元化的評估策略,不宜局限以紙筆查考幼兒所知

避免因語言不同,影響評估的準確性

如在課程或學與教安排上曾作調適,評估時須相應地作出配合

教師宜全面評估學生的表現,根據評估所得的資料作出適切的跟進

64

家校合作

非華語家庭的文化背景不同,部分家長或會面對語言不通的情況,在促成家校合作上有所限制。學校需要在家校合作上訂立適切的目標和策略。

65

學與教資源

66

請參閱《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第五章及附錄五

67

教育局支援非華語兒童學習中文學與教資源 學前機構校長及教師專業發展課程

「推行學前教育課程指引系列:照顧非華語兒童的學習需要」簡報

http://www.edb.gov.hk/tc/curriculum-development/major-level-of-edu/preprimary/seminars/learning-need

s-of-non-chinese-speaking-children.html

照顧差異 促進共融 – 支援非華語兒童的經驗

http://cd1.edb.hkedcity.net/cd/sbsk/PD_prog/publications/TC/2013-2014/index.html

少數族裔兒童之上學、樂學、會學

http://cd1.edb.hkedcity.net/cd/sbsk/attachment/publications/2014-2015/emc.pdf

給家長和學生的配套與支援 - 非華語學生家長中文學習錦囊—幼稚園

http://www.edb.gov.hk/en/student-parents/ncs-students/support-to-parents-and-students/index.html

幼稚園非華語家庭溝通提示卡

http://www.edb.gov.hk/tc/edu-system/preprimary-kindergarten/kindergarten-k1-admission-arrangements/a

ppreciation.html

《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2017) 附錄五–非華語幼兒學習中文

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tc/curriculum-development/major-level-of-edu/preprimary/TC_KGEC

G_2017.pdf

《從無助到互助:教授非華語小學生中文教師手冊》

http://www.edb.gov.hk/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chi-edu/second-lang/usp.html

非華語學童教育服務

http://www.edb.gov.hk/tc/student-parents/ncs-students/about-ncs-students/index.html

非華語家長資料套:香港教育指南

http://www.edb.gov.hk/tc/student-parents/ncs-students/support-to-student-and-parents/ncs-parent-informat

ion-package.html

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專頁

http://www.edb.gov.hk/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chi-edu/second-lang/l-t.html

第二語言教學

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chi-edu/second-lang/SLA_basic_conce

pt.pdf

《飛越困難,一起成功:教授非華語學生中文的良方》

http://www.edb.gov.hk/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chi-edu/second-lang/usp.html

謝謝!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