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公會天水圍靈愛小學 - education bureau...聖公會天水圍靈愛小學...

39
聖公會天水圍靈愛小學 善用資源為有特殊教育需要 學生策劃合適的支援服務 20181011(星期四)

Upload: others

Post on 02-Mar-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聖公會天水圍靈愛小學

善用資源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策劃合適的支援服務

2018年10月11日(星期四)

• 全校有32班

• 接受「新資助模式」支援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

• 學生支援組成員: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課程

發展主任、學校社工、教師、教學助理

• 支援政策

• 全校參與

• 跨組別合作

• 「度身訂做」的支援(以人為本)

• 及早識別、及早支援

• 建立關愛共融的校園文化

學校背景

運用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資源

• 學習支援津貼• 加強言語治療津貼

• 老師• 教學助理• 家長• 學校社工• 專業人士

• 社區• 大專院校• 社服機構

財政預算

於6月中下旬,全校進行LAMK

卷測試。7月可根據LAMK卷及校內成績計算下學年的津貼

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人數(第二/三層支援)

小一及早識別顯著學習困難

90%

8%

根據校本需要聘請教師 / 教學助理,招聘時可要求附有SEN相關訓練。

需考慮服務質素

每年的撥款應盡用

運用PIE概念推行融合教育,以支援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

評估 計劃

實踐

如何計劃支援服務

檢視全校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的類別及各類的人數和分佈

檢視學生過去的支援記錄及進度

學生學習成效檢視表(Provision map)

一頁個人檔(One page profile)

• 「以人為本」 —以學生的角度表達自己的強/弱項及希望得到的支援

• 幫助老師及家長更認識學生及了解學生的困難

• 讓老師更能聚焦學生的需要,拉近對學生的期望

• 訂立適切的支援計劃

• 協助轉銜—讓不同組別的人士認識學生的需要

從學生角度出發檢視學生的需要,以安排適切的支援服務

檢視學生的需要,以安排適切的支援服務

如何透過「全校參與」支援模式實踐計劃

「全校參與」的支援政策

老師參與學生支援工作

100%

88%

46%

100%

64%

課堂教學 輔導課 支援小組 教學助理 IEP參與

行政上配合「全校參與」的支援政策校內人力資源運用

• 盡用撥款,增聘老師及教學助理,推行「全校參與」支援模式

• 老師人手增加,讓全校老師增加空堂

• 將不同類別的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平均編排於每班,讓全校老師都參與教授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

• 根據學生成績,統計須開辦的學科輔導小組數目,並編配任教老師,以支援成績稍遜的學生

• 校方於開學前編排支援小組的核心成員,然後由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安排不同的支援工作及計劃

• 教擔編配已計算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工作, 如學科輔導(支援成績稍遜的學生)、參與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小組訓練

• 空堂用作處理支援工作,如個別學習計劃(IEP)會議、個案會議、會見家長

• 聘請教學助理分擔支援工作,如製作調適課業、使用社交故事、想法解讀、社交技巧訓練、伴讀計劃、小一及早支援課程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或學習困難的學生

跨組別合作

學生

支援組

課程發展組

訓輔組

德育及公民教育組

課外活動組

學生支援模式

轉介前諮詢

結合訓導、輔導及德育的「全校參與」支援策略

學生支援組

1.學與教策略

• 輔導課(按能力分組)

• 小一適應課程(及早識別、及早支援)

• 個別學習計劃

• 支援新來港學童計劃

• 非華語學生的教學支援

• 照顧不同學習需要的教學策略(框架協助、資訊科技、變易理

論)

• 功課調適、默書調適、測考調適(加時、讀卷、放大試卷)

• 建立SEN學生支援歷程檔

2.推展關愛共融文化的策略

• 彩虹天使計劃 (一頁個人檔)

• 樂融天地

• 關愛大使

• 關愛共融歷奇活動

• 天靈大舞台

3.朋輩支援策略

• 大哥哥大姐姐計劃

• 小幼苗培育計劃(讀、默、寫)

• 伴讀大使計劃

• 言語小老師

學生訓練小組

• 提升專注力訓練課程:「執行功能」小組

• 支援「讀寫困難」學生訓練課程:「讀寫樂」「樂學英語」

「樂學數學」

• 支援「自閉症」學生訓練課程:「勇闖高峰」「想法解讀」

「LEGO」小組

• 支援行為情緒學生訓練課程 :「和諧達人」「音樂拳擊」

• 支援智障學生訓練課程:「智叻小特工」「自理小組」

• 自信心提升小組

• 社交小組

• 學習技巧小組

• 小一適應小組

• 感覺統合小組

與訓輔組的合作

• 良好及緊密的溝通

• 按需要參與訓輔組定期舉行的級會,了解同學的特別情況及轉變,並商討有效的對策

• 按學生情況商議獎懲的處理

• 共同面見家長處理學生違規行為,進行相對應的訓練或計劃

透過多元化的活動及課程提升學生情緒處理的技巧及協助個人成長發展,活動包括:

•自我挑戰獎勵計劃•班級經營•「欣賞樹」•學生大使•禮貌大使•成長課•生命教育活動•「和諧快線」

與德育及公民教育組的合作

建立學生的歸屬感營造關愛及

互相尊重的班文化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增強學生的抗逆力

為學生編織安全網

與課程發展組的合作

• 運用資訊科技增加學生識字量及學習興趣

• 教學策略的運用

• 課程及評估調適

• 參與個別學習計劃會議

聖公會天水圍靈愛小學

2017-2018年度課後活動總表

班級:4D 班主任: 鄺XX老師

班號 中文姓名 英文姓名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1 陳XX CHAN xxx社交小組3:05-4:10(207室)

M4

3:05-4:10(504室)

E4b

3:05-4:10(504室)

讀寫樂3:05-4:10(207室)

C4

3:05-4:10(504室)

便雅憫團契11:00-12:30(舞蹈室)

2 陳XX CHAN xxx閃避球校隊 3:05-

5:00(禮堂/地下操場)

天靈科學隊3:05-4:10(213室)

小提琴班11:30-1:00(302室)

3 賴XX LAI xxxE4b

3:05-4:10(504室)

視藝資優小組3:05-4:10(視藝室)

4 林XX LAM xxx藝術體操收費班3:15-4:45(有蓋操場)

敲擊樂 3:15-

4:45(音樂室)

便雅憫團契11:00-12:30(舞蹈室)

5 林XX LAM xxx天靈電視台3:05-4:10(402室)

讀寫樂3:05-4:10(207室)

生活小百科班11:00-13:30 (214室)

6 林XX LAM xxx領袖訓練資優小組3:05-4:10(503室)

P4英文資優3:05-4:10(503室)

管樂12:00-1:00(音樂室)

7 劉X LAU xxx

與課外活動組的合作

教職員

校本培訓

• 因應學生的特殊教育需要安排不同的講座、工作坊、簡介會及分享會

• 安排老師參與由外間機構主辦的訓練課程,學習不同的支援技巧及策略(支援技巧較弱的老師將優先參與),再於校內開展支援課程,減少外購服務

• 安排已接受培訓的老師開辦支援訓練小組,並加入未接受培訓的老師或教學助理,讓知識得以傳承

• 培訓教學助理運用社交故事、想法解讀、執行功能技巧為學生進行訓練

• 舉辦「照顧SEN教材套」簡介會,活化教學資源

教職員培訓

家長培訓

• 配合家長的需要,舉辦適切的講座及工作坊

• 引入家長資源,協助校本的支援工作

• 舉辦家長分享會, 讓家長互相分享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子女的心得, 並推介教育局及外間機構提供的有用資源

• 訓練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成為「關愛大使」

• 關愛大使參與服務以提升責任感、自尊感及領導才能。

樂融天地服務生

• 學生於小息到「樂融天地」一同遊戲、談天、分享、閱讀、建立共融校園。

大哥哥大姐姐

• 學生協助小一新生適應,協助小一學生抄寫手冊及收拾書包。

學生培訓

校外資源

外購專業的支援課程支援有行為情緒問題的學生, 如「感統訓練」、「音樂治療」

申請由教育局推行的支援計劃

「同心同行計劃」支援自閉症學生

「中文分層支援教學模式」

引入資源學校的支援

與非謀利機構合作

開辦小組訓練課程,「社交小組」「智叻小特工」「喜伴同行」計劃 校外資源運用

與大專院校合作

推行不同的支援計劃,如「喜閱寫意計劃」支援讀寫障礙學生

外購服務/社區資源

如「摘星計劃」支援過度活躍學生「認字小偵探」支援讀寫困難的學生

互動遊戲小組訓練、想法解讀訓練、支持有行為、情緒或社群發展需要學生

• 清晰購買服務支援的對象及目的

• 多了解提供服務的機構背景及所提供之服務的經驗

• 有系統及持續的監察• 安排老師參與由外間機構負責的課程

• 要求提供有關學生的進度(前後測/問卷調查/報告)

• 有效的溝通

傳承

教師

導師

家長

注意事項

Resource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me for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Coordinators (SENCOs) in Public Sector Ordinary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gela Scott, SENDUK

學生學習成效檢視(Provision Map)

• Baseline

• Expected outcome

• Intervention(number of weeks/length of sessions/tools)

• Outcome

• Progress(RAG of success)

運用PIE概念推行融合教育,以支援SEN學生

所有計劃及小組訓練都須作檢討及評估,以監察其成效

檢視各項支援服務的成效,作下年度擬定計劃的參考

與非謀利機構合作,開辦小組訓練課程,如「智叻小特工」支援智障學生

善用校內資源、調配人手,以舊帶新的模式,開展各項支援計劃及小組訓練

與外間機構合作,開辦專業的支援服務,安排本校老師入組,以達致知識傳承及監察作用

檢視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個人支援記錄表、特殊教育報告,支援記錄總表、「一頁個人檔」,對焦學生的:

特殊教育需要

曾接受的支援服務及成效

學業成績

老師建議

評估 計劃

實踐

個案分享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