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品 123 - peopledownload.people.com.cn › zuojia › wyb12b170217_print.pdf ·...

1
3 12 责任编辑:刘秀娟 丛子钰 2017年2月17日 星期五 新作品 行者无疆 行者无疆 记全国自强模范吴登清 记全国自强模范吴登清 赵永生 赵永生 丁酉新春,我来到美国图森市妹妹家小 住。图森位于美国西南部,是与墨西哥接壤的 一个边陲城市。与现代化的城市景观并存的, 是这里到处生长着的原生态沙漠植物—巨人 般耸立的仙人柱,呈扇面铺开的仙人掌,顶着黄 色果实的仙人球,还有一株株高大的棕榈树以 及剑麻、花棒、沙漠垂柳等,像一个天然亚热带 植物园。再看居民区、商业区和大学校园活动 着的各色人等,肤色、容貌各异,显然这是个移 民城市,印第安土著、西班牙裔墨西哥人、欧洲 裔美国人以及亚裔、华人杂居在一起,邻里相 望,安静融合。 有几分意外的是,在这个只有60万人口、 华人只占其中1.5%的城市中,我感受到了浓郁 的中国文化味道。 2 月 4 日,当国内亲人们过完春节长假,刚 开始上班的这天,一台隆重的“鸡年春节晚会” 在亚利桑那大学“世纪大厅”举行。“春晚”是由 亚利桑那大学孔子学院主办,孔院教师担任艺 术总监。当地华人社团—华声合唱团、华姿 舞蹈团、华星青年舞蹈团和两所中文学校的老 中青幼演员,与陕西师范大学的艺术巡演团一 起,构成强大的演出阵容,亚利桑那大学合唱 团、民乐团与当地芭蕾舞学校的师生们也积极 加盟。舞台上,各种古典的现代的、民族的西洋 的舞蹈,独唱合唱四重唱,民乐合奏独奏,武术 太极与书法,流光溢彩,好戏连台。五个主持 人,由中国留学生、华人中学生和美国青年组 成,俊男靓女,操流利诙谐的中英双语主持,颇 有几分专业水准。 放眼望去,能容纳 1500 人的“世纪大厅”, 居然座无虚席。观众多半是当地洋人,他们是 购票前来参加这个颇具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 的。演出前,孔子学院师生在厅前广场摆起了 展示中华传统文化—书籍、书法、绘画、剪纸、 中医等的展台;来自青岛16中的学生在这里挥 毫泼墨,将一幅幅春联“福”字赠送给观众。各 族裔的观众们在这里驻足,感受有着悠久历史 的中华文化之魅力。 当晚,祖筍华人文化中心又举办了一场集 资文艺晚宴。这是每年一度的活动,旨在为开 展华人文化活动,尤其是办中文学校募捐。每 位来宾要花 150 美元买一个座位,边吃边欣赏 当地华人的义演。节目琳琅满目,有幼儿歌 舞、夏威夷草裙舞、印度歌舞、武术表演等, 还有一台由当地“旗袍协会”表演的别开生面 的旗袍秀。 宴会后,观众在门厅里排起了长龙,认捐 首饰、书籍、日用品、酒类等各种义卖品,这 实际是向华人文化中心再次捐赠。捐赠者来自 各个族裔,他们对华人文化活动的热心赞助令 人感动。在认捐的长龙队伍中,我还看到几位 当地德高望重的老华侨的身影。他们的父辈是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来到这里开垦、创 业、打拼的华商,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在这里 开创出一片华人自由生存的天地。他们的子女 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成为白领精英,进入美 国主流社会。 图森华人文化活动给我的一个突出印象, 是它的包容性。老华人、新移民,来自中国大 陆、港澳台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华人,不论其生活 经历、政治见解、社会背景有何不同,也不论他 操着普通话、粤语还是英文,是写简体字还是繁 体字,大家都能求同存异,济济一堂,追寻共同 的中华文化之根,同心协力地在这片亚热带沙 漠大地上,为子孙留下华夏文化之脉。我知道 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在北美其他一些地 方,华人因其时间来处背景等等不同,是分群 的;由此给人留下华人不够团结的印象,也是无 可奈何。 图森华人的历史很长,经历过艰苦卓绝的 奋斗。他们的祖先曾在美国西部修铁路、当矿 工,19 世纪 70 年代,坐着马车跨过科罗拉多 河来到这个美墨交界处的边陲小镇,在遍布仙 人掌的沙漠地带谋生。他们开荒种菜,打工帮 佣,用微薄的积蓄开洗衣店、餐馆、杂货店, 逐渐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他们经历过数次排华 的挫折,环境的艰辛、生活的磨难、人口的稀 少,都令他们深感华人社会团结的重要,并渐 渐形成传统。 祖筍中文学校和祖筍华人文化中心的“祖 筍”两字,我起初不解何意,后来得知这是早期 广东华人对“图森”的译名。随着时代的推移, 现代华人能尊重老华人的意愿,延用这个带有 方言特点的名称,可见一种对历史的尊重。 图森有很多乐于奉献、开放包容的带头 人。我来这里时间不长,但也与孔子学院的院 长、华人协会的会长、中文学校的校长以及华姿 舞蹈团的团长等有过接触。给我的印象是,这 些华人社区领导人都很有奉献精神。除孔院 外,他们做文化事业大都是业余,占用自己大量 的时间精力,没有报酬。但对本民族文化的热 爱使他们乐此不疲,勇于奉献,也因此具有了凝 聚力。另外,他们有着开放包容、乐于合作的特 点。官办孔院和民办社团能够水乳交融, “华人 文化中心”的老华人和歌舞团的大陆新移民能 够和衷共济,共同举办大型文化活动,这是需要 许许多多磨合的,他们做到了。一个海外中国 年,让我重新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力量,中华民族 的力量。 1 1964 年,吴登清 3 岁,在一个秋天的 早晨,当吴登清醒来时,已经无法翻 身。母亲以为他是中邪了,做了一切求仙拜佛 之事,失望之后去了医院,可结果让全家人悲痛 欲绝:吴登清患了小儿麻痹症,将终身残疾。 父母渐渐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在叹息中 死了心,可吴登清却在爬行的日月里,越来越痛 苦,越来越不能面对。一天,一个与他同样大的 小孩打他并向他吐唾沫后,他哭着问母亲他怎 么会这个样子,他母亲同样哭着告诉他3岁时 的不幸。 这 是 1972 年 的 一 天 ,吴 登 清 10 岁 。 同 一 年,他在新禹小学的校长董文华的帮助下,承受 着与他这个年龄不相适应的心理压力,终于如 愿以偿,爬进了教室,插班读书。 上学校读书,吴登清才知道行走的艰难。 吴登清的家离新禹小学三里路,这样的路程对 其他同学来说,不算远,可对吴登清来说,要爬 一个多小时,风雨天要更长时间,而这种爬,又 并非手脚协同那么简单,是用双手拖着萎缩的 双脚,一寸寸爬行,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行走。 中午,吴登清不回家吃饭,靠同学去他家帮他带 点吃的,要是忘了,那他就只能喝点水,但他从 不抱怨谁,他知道命运把他抛向人生低谷,不是 谁的错,他想的是靠自己,让自己活得更好,而 要让自己活得更好,眼前要做的是读书学习,让 自己有足够的知识。于是,他把自己的心思全 部放在学习上,稍有走神,他就看一看残疾的双 腿,以警示自己,整个小学阶段,吴登清的学习 成绩都是全年级第一。 小学考初中时,吴登清考了公社第一名。 尽管考了第一名,可没有学校愿意接收他,理由 只有一条:他是残疾人,学校承担不了责任。还 是小学班主任戴毅找到古河大队初中的校长, 向校长介绍了吴登清的学习情况,并保证承担 责任。校长也觉得吴登清刻苦用功,好学上进, 让他读书,或许能给他今后的生活带来好处,便 同意了,考虑到路途较远,还安排吴登清住校, 让他代管学校食堂账务,算是勤工俭学。 吴登清初中的学习仍然是刻苦的,他把学 习当作了人生惟一的希望,他的学习总是第一, 由此,他当了班长,并帮助老师批改作业,帮助 同学释疑解惑。中考又考了全县第一名,可这 一次,吴登清没有那么幸运,无论怎么努力,他 都没有能够爬进高中的大门。 2 吴登清从来就没有打算把读书当作 职业,读书是为了更好地做事,被堵 在学校门外,吴登清仍然没有埋怨谁,他想得更 多的是找事情做,他不能靠别人养活,他要自己 养活自己,可怎么才能自己养活自己呢?17岁 的吴登清惆怅万分,他开始思考人生,思考前途 与命运……望着天空中飞翔的鸟,看着满地奔 跑的狗和猫,他的意志也低沉过,可他很快调整 了思绪,尽管命运如此糟糕,但他不甘心被命运 摆布。他想这个社会会有人帮他,他也知道待 在家里自暴自弃谁也帮不了他,也就在这时,他 想到了盐都县委,当时的他,感觉县委就是 “天”,他要找县委书记。 盐都县委大院坐北朝南,院门旁有个值班 室,值班的老李见他半身泥土,一脸灰尘地爬了 进来,问他找谁?他说他要找县委书记。老李 大吃一惊,问:“你找县委书记?”吴登清说是 的。他说这不可能。老李说了“这不可能”后, 问他从什么地方来,吴登清告诉他说从古河大 队来,是爬来的,他说他爬了 7 个多小时,老李 心软了,叹了口气,说:“你这个样子我怎么让你 见县委书记呢?”吴登清说 :“ 我不为难您,我不 进院子,就在大门外等,县委书记出来时,请您 使个眼神就行了。”老李知道书记在办公室,老 李也知道11点多了,书记快出来了,就好心端 了盆水,让他洗洗脸洗洗手。 县委书记叫沈亚,当吴登清将他拦在院门 口时,他并没有生气,心平气和地叫老李将他带 到办公室。见到沈书记后,他一直想哭,他起初 以为见不到书记,他想他就是见到了书记,书记 也会训斥他,他都想好了怎么应对,可眼前的书 记不但没有训斥,还让他进了办公室。进了书 记的办公室,吴登清还是没能止住泪,哽咽着。 稍有平静,吴登清告诉书记,他爬了7个多小时 才爬到这里,为的是能请书记帮他找口饭吃,他 说他不要民政救济,他要找事做,他要自己养活 自己。书记说:“你这个样子能做什么事?”吴登 清说:“我腿脚没用了,可我手还行,我脑子也好 使。”接下来他告诉书记他中考是全县第一名, 就是因为残疾不能读高中。在吴登清说话时, 书记一直默默地看着他,眼神中满是理解与同 情,然后他给了吴登清一封信,信上这样写道: “刘书记:吴登清情况特殊,请设法安排他一个 力所能及的事,以解决他的吃饭问题。沈亚。” 沈书记对吴登清说:“你到新兴公社找刘书记, 我下午再给他打个电话。”然后让老李安排吴登 清到食堂吃过饭再走。吴登清将信放进口袋, 每爬一段路,都停下来摸一摸,爬的劲头比来时 足了,下午下班前,吴登清赶到了新兴公社,把 信交给了刘书记。 这一天,吴登清在路上连续爬了14个小 时。 新兴公社专门为吴登清开了党委会,古河 大队的支部书记郑芝富列席会议,此次会议决 定让吴登清到大队部值班,接电话,收发报纸, 放广播。大队每月给12元工资。在大队部,吴 登清还主动要求刻钢板,为农民编印农科资料, 用工资买了只收音机,收听天气预报,然后按时 广播出去,还为社员写信写报告。凡是他能做 的,他都帮着做,大队部周围的社员还时不时送 点吃的给他,省得他来回爬。 3 生活似乎有了点转机,但要站起来的 愿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加强烈。 他查找各种资料,了解到虽然没有康复的可能, 但通过手术矫正,能借助拐杖站立起来,而这一 点,又成了他人生的最高追求。他给全国各地 相关医院写信,寻找手术的机会。在近百次的 联系中,终于有了回应。1982 年 4 月 3 日,吴登 清收到了镇江解放军三五九医院邬华彬教授的 回信,说可以试试,并约诊于 1982 年 5 月 12 日。 从这一天起,吴登清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他 想象着自己是怎么站起来的,想象着自己站起 来的各种可能,他想到了平视的感觉是那么的 美好,他甚至梦见自己在大地上奔跑……5月 12日,吴登清在表哥的帮扶下,终于来到了邬 华彬面前,通过反复检查,邬华彬说:很遗憾,太 严重了,不能手术。 邬华彬的话尤如晴天霹雳,吴登清失声痛 哭,他抱着邬教授的腿说:“帮帮我吧!我要是 不能站起来,就等于没有了后半生!” 邬华彬是三五九医院教授,全国儿麻专家, 他的诊断代表着一种权威。面对吴登清的痛哭 流泪,邬教授的心也是酸酸的。邬教授弯下腰, 抚着吴登清的肩劝他别急,说明天会诊一 下……会诊的结果仍然是太严重了,手术很难 达到效果,也只能试试。 吴登清说:死马当活马医吧,就试试,无论 什么结果,我不怪你们。吴登清想,试试就是希 望,不试一点希望都没有。吴登清多么想站起 来啊,他总是想,不站起来就没有人的尊严,而 要站起来,又必须经受撕心裂肺的疼痛。要将 萎缩的腿剖开,进行筋与骨分离复位、膝关节松 解与跟腱延长,要将自己背部与腹部的皮肉切 割下来,填补到腿上……3年10次手术,吴登清 的身上动了22刀……1985年6月,矫正手术结 束,7月,吴登清终于拄着拐杖站了起来。 4 在三五九医院做矫正手术时,他认识 了麻醉专家杨祖基,而杨祖基对他印 象又特别深刻,因为每次手术时,吴登清总是请 他不用药物麻醉,用针刺麻醉。吴登清坚持选 择针刺,他说:我肢体残疾了,不能让脑子也因 此而迟钝,他不想让自己的记忆力有一点点影 响,因此,吴登清开 22 刀,没有一次药麻,忍受 着针刺不到位时的剧烈疼痛。 超强的意志力让杨祖基感动,他还成了吴 登清住院时的良师益友,一有空,就来到吴登清 的病床前,帮助料理生活,辅导他手术后的护理 与残疾人的自我保护,而谈得更多的是今后生 活的路。一次次手术给吴登清带来不一样的惊 喜,吴登清对杨祖基说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 要学医。杨祖基问:“你今后能做的事有很多, 为什么要选择学医呢?”吴登清说:“我只要能站 起来,就完全可以养活自己,但从三五九医院, 从邬教授和您的身上,我看到了高尚,看到了这 个职业能救人,能改变人的命运。”杨祖基相信 这个诚实的孩子,于是说:“你只能学中医,学西 医你没办法给人家打针挂水。”吴登清说他就是 想学中医。杨祖基非常支持他,也相信他一定 能学有所成。在吴登清第10次手术后,杨祖基 为他送来了《中医学概论》《汤头歌》《药性赋》 《针灸学》《针刺麻醉》等书,看到这些杨祖基已 经圈点过无数次的书本,吴登清如获至宝。在 之后的日子里,吴登清只要到三五九医院,杨祖 基总是与他讨论中医理论,吴登清出院后,杨祖 基又写信指导他自学。与此同时,吴登清又拜 上海闸北区地段医院的中医名家游海峰为师, 请他指导。吴登清按期做好老师出的试题,请 他批改,并利用游海峰到盐城巡诊的机会,学习 施诊方法…… 吴登清知道,尽管“师带徒”是中医的一个 传承方式,但在中医教育学科日益完善的今天, “师带徒”的中医传授方法还是缺少系统的理论 支撑,缺少西医生理学、病理学等学科的互补, 而中医的诊治方法又不仅仅限于望、闻、问、切, 他必须补上这一课,让医学知识更加全面。于 是,1985年初夏,吴登清报名参加了光明函授 大学盐城辅导班,每天都要摇着轮椅往返40多 里路,寒往暑来,风霜雨雪,他都准时来到课堂, 都能按时提交作业并保持满分。 1987年秋,恰逢盐城市卫校首届中医班开 班招生,在此函授的吴登清萌发了旁听学习的 想法,他想使自己的学习更具体些,能接受老师 面对面的指导,于是他向学校说了自己的想 法。但学校有学校的管理模式,求学心切的吴 登清就给当时分管文教卫生的江苏省副省长杨 永沂写信,叙说了自己的情况,以及自己的打 算。吴登清的表达情真意切,杨副省长接此信 后,签了 7 个字:“情况特殊,望酌处。”并转盐城 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提出明确意见,要求学校安 排旁听,市卫校中医教研组的周健、杜宣中老师 主动找到教研室,表明愿意承担吴登清旁听期 间的学习与安全问题。吴登清终于坐进了全日 制学校的课堂,尽管是旁听生,可对于他来说, 是多么的不容易。 八七级中医班的教室在四楼,上下一次要 20多分钟,如果算上去厕所的路,每一趟需要 半个多小时,吴登清没有办法在课间按时行动, 如果超时,他上下楼的动静将会影响整幢教学 楼。因此,在卫校的整个学习期间,他吃得很 少,只够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白天基本不喝 水,以保证每天上下午只上下一次楼梯。但学 习的事,吴登清从不含糊,晚自修教室熄灯后, 吴登清为了不影响同宿舍的同学休息,就在路 灯下看书,直到路灯自行关灯;早晨其他同学起 床吃早饭时,他的头上已经顶着一层雾水…… 时任班主任的周少林老师说:吴登清是我们学 习的榜样。这个榜样真的名副其实,在每一次 考试中,吴登清都是全班第一,从没例外。 5 1988年夏,吴登清在盐城市卫校选修 的生理学与解剖学旁听告一段落,光 明函授大学的课程也全部学完,盐城市卫校为 他联系到盐城市中医院实习的机会。也就在这 时,光明函授大学根据他的成绩,来函通知他参 加北京提高班的学习,吴登清喜出望外,可算一 下一年的学习费用时,他为难了,他没有能力支 付这笔费用,家里也没有办法拿出钱来,几年的 矫正手术,已经使整个家庭生活陷入了困境,这 笔费用从何而来?吴登清真的犯难了。也就在 这时,市卫校的杜宣中、周健、孙海英等老师,新 兴公社与古河大队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他 实现了去北京学习的梦想。 光明函授大学北京提高班是面授,讲课的 都是北京中国医科大学与中日友好医院的教 授。吴登清此行,在家就定了目标,除了完成课 堂学习外,他要拜访中医名家学者,去一趟北京 不容易,能有这样的机会更不容易。董建华是 中医学家,高校中医内科教材的主编,当时还是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当他得知吴登清的想法 时,欣然接受了他的请求,很快安排一个星期 天,在家等候。那天,董老专门给他讲了疾病形 成的原因。当董老问他当地的气候特征时,吴 登清一时语塞。董老并没有因此责怪,而叫他 不要急,慢慢学。董老说:“中医是最接地气的 一个学科,天时地利人和,是中医诊治必须考虑 的三大基本要素,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特殊 病症,也就是疑难杂症,都与气候、与地理环境 有关系”,最后他还讲了社会发展与中国常见病 “病谱”。这是吴登清第一次聆听这么通俗易懂 的“中医学概论”。这一课,董老为他讲了 3 个 小时。考虑到吴登清来回要摇轮椅6个多小 时,董老建议他把需要他解答的问题整理好约 时间再来。就这样,在北京学习期间,董老在家 为吴登清授过三次课。时任国家卫生部部长的 崔月犁在家里为吴登清讲授了施诊方法,他从 基础讲起,讲“ 望闻问切 ”的要点,他说,只要病 人进入视线,一个合格的中医医生,就应该观察 他的形态;医生应该让患者准确地说出他的症 状,而不是诱导,让患者说出医生的感觉;把脉 时首先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医生的左顾右看, 会使患者心神不定,这脉象是不准的……崔部 长还教他怎么与患者交流,怎么记病历,怎么建 健康档案等,把高深的中医理论,具体化到门诊 施诊。吕炳奎教授在家传授中药的“补”与 “攻 ”,他说不该“补 ”的补,新增积伤,不该攻的 攻,雪上加霜,一正一反,祸害无穷;他同他谈中 医与心理学,两个看起来毫不相干的学科,其实 密不可分,“ 用药灵不灵,还要看心情 ”,有好的 心情,就能配合治疗,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 由此又从医德、医风,说到“ 医者父母心 ”,与此 同时,又教他膏方熬制要点与秘诀…… 一年的北京学习,吴登清以全班第一的总 成绩,从时任卫生部长崔月犁手中接过了国家 中医药总局颁发的毕业证书。 6 1989年6月,经当地卫生主管部门批 准,“吴登清中医诊所”挂牌接诊。 吴登清诊治病人应该从1987年暑期在盐 城市中医院实习算起,在陶主任的指导下,当时 是被病患者认可的“看得比较准”的实习医生之 一,而让吴登清初露头角的是 1988 年,这年的 正月初二,在北京学习放假回家的吴登清正在 家里看书,盐城水泥厂71岁的退休工人曹小芳 被抬进了他的家,陪着的人说动手术吃不消了, 吃西药又不见效,算命先生说过不了正月十五, 现在都不吃不喝不说话了,家里人请吴登清开 点中药。吴登清为难了,他是个学生,还没有处 方权,可没等吴登清开口,病者家属就说:试试 看,死马当活马医,不怪你的。吴登清没有退 路,看了她的病情报告单,知道是胆管结石,于 是就搭了脉,看了她的舌苔,下笔开了三剂药 方,吃后病人开口说话吃饭了;又吃了三剂,病 人下地走路了;连续十剂药,病人完全康复,这 个近似神医妙手回春的故事在几百人的水泥厂 传开了:吴登清药到病除,曹小芳起死回生。同 是盐城水泥厂职工子女的沈某某,青春期功能 性出血,医院会诊要将子宫切除,13岁的女孩 切了子宫,不就是切了她的一生?孩子的父母 不死心,听说吴登清中医对症下药有绝招,就请 了来,十剂中药血止住了,又吃了几十剂,病彻 底好了,家长送来了锦旗。就这样,吴登清中医 治病效果好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而当“吴登清 中医诊所”挂牌接诊时,前来就医的人与日俱 增。特别是“寄生鹿角汤”方与“五藤二仙汤” 方,在治疗腰间盘突出症与类风湿关节炎上疗 效奇特,赢得了众多患者的认同。“1996 年 3 月, 吴登清应邀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国际传 统医学大会,并被表彰为“当代世界传统医学杰 出人物”。1998年,在第四届国际传统医学大 会上,其论文被评为“国际优秀科技成果”。 2000年,吴登清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方又一 次引起了中医学界的高度关注,其论文又被评 为“国际优秀成果二等奖”。 中医汤药有其独特的疗效,但也有其不便 携带、煎汤烦琐、刺激胃粘膜等不足。吴登清在 收治病人时,总是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何运用中 医辩证理论,把药物的内服应用到外敷上,而这 种膏药又必须有消炎、止痛、互补与修复等综合 功能。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吴登清首先研究 膏方的配伍,使其药物相互作用搭配精准,然后 是药材的精选与科学泡制。每一项,他都自己 动手。药膏形成后,他又首先在自己身上试贴, 看不同部位的接触感觉,以及药物渗透时的细 微变化,然后征求志愿者进入临床。通过反复 实践,终于形成了疗效显著的中医传统外贴膏 药,根据治疗案例撰写的论文获国家卫生部主 办的中国中医药创新论坛“优秀论文一等 奖 ”、《中 国 脊 柱 医 学》 杂 志 “2007 年 度 优 秀 论文一等奖”。 7 “吴登清中医诊所”成了当地治疗疑 难杂症的一块牌子,更多的人不远千 里找上门来。看病的人多了,也就有了效益。 这时,吴登清思忖起帮助别人的事。经济困难 的残疾人乔云珍,81岁那年左下肢胫腓骨骨 折,吴登清免费为她治疗,康复后,财务上把账 一算,共花了2600多元。对经济条件不好的患 者,开出处方后,他总是要负责“划价”的人让出 些利润。20多年来,吴登清往常为残疾人、特 困户减免医药费,免费为有困难的患者开处方, 无偿为全国各地的特困患者邮寄药品。 帮助残疾人自强自立是吴登清最大的心 愿,他曾不止一次对妻子王霞与儿子吴益鹏 说:没有自强自立,就没有我的今天;我的今 天应该是他们的明天。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 “自强自立”报告会,他都能抽出时间到场报 告,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残疾人自强不 息,走出家门,走向社会,残有所为,助己助 人。并依靠自己的力量,帮助 16名残疾学生 找到工作岗位,扶持15名社会青年和40多名 残疾人自谋职业,解决生活问题。2009年,吴 登清在江苏省设立了第一个个人特教奖学金― ―“吴登清爱心基金”,到目前为止,已资助 60 名品学兼优的残疾学生。 多年来,吴登清一直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每 年春节前,他总是要带着诊疗器材与年货到社 区敬老院,查看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开出健康处 方,给他们送年礼,还不定期租车把老人们带出 敬老院,进城下乡观光。每年的“全国助残日” 与“国际残疾人日”,吴登清总是带着家人与诊 所的工作人员,走进残疾人家庭与贫困户,为他 们体检与义诊。他热心公益事业,南方雪灾、汶 川地震,吴登清都带头捐助。 从医20多年来,吴登清针对苏北地区临海 地潮、空气湿度大、颈肩腰腿关节痛是多发病与 常见病的区域状况,致力于中医药的创新创造, 以独特的医疗方案,使10多万患者恢复健康。 从爬行到站立,从受助于人到为万千患者服务, 吴登清实现了一个强者的华丽转身。 2014 年 5 月 16 日,北京,吴登清被授予“全 国自强模范”。 在美国图森过中国年 在美国图森过中国年

Upload: others

Post on 27-Jun-2020

2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新作品 123 - Peopledownload.people.com.cn › zuojia › wyb12B170217_Print.pdf · 心软了,叹了口气,说:“你这个样子我怎么让你 见县委书记呢?”吴登清说:“我不为难您,我不

312责任编辑:刘秀娟 丛子钰 2017年2月17日 星期五新作品

行 者 无 疆行 者 无 疆————记全国自强模范吴登清记全国自强模范吴登清

□□赵永生赵永生

丁酉新春,我来到美国图森市妹妹家小

住。图森位于美国西南部,是与墨西哥接壤的

一个边陲城市。与现代化的城市景观并存的,

是这里到处生长着的原生态沙漠植物——巨人

般耸立的仙人柱,呈扇面铺开的仙人掌,顶着黄

色果实的仙人球,还有一株株高大的棕榈树以

及剑麻、花棒、沙漠垂柳等,像一个天然亚热带

植物园。再看居民区、商业区和大学校园活动

着的各色人等,肤色、容貌各异,显然这是个移

民城市,印第安土著、西班牙裔墨西哥人、欧洲

裔美国人以及亚裔、华人杂居在一起,邻里相

望,安静融合。

有几分意外的是,在这个只有60万人口、

华人只占其中1.5%的城市中,我感受到了浓郁

的中国文化味道。

2月4日,当国内亲人们过完春节长假,刚

开始上班的这天,一台隆重的“鸡年春节晚会”

在亚利桑那大学“世纪大厅”举行。“春晚”是由

亚利桑那大学孔子学院主办,孔院教师担任艺

术总监。当地华人社团——华声合唱团、华姿

舞蹈团、华星青年舞蹈团和两所中文学校的老

中青幼演员,与陕西师范大学的艺术巡演团一

起,构成强大的演出阵容,亚利桑那大学合唱

团、民乐团与当地芭蕾舞学校的师生们也积极

加盟。舞台上,各种古典的现代的、民族的西洋

的舞蹈,独唱合唱四重唱,民乐合奏独奏,武术

太极与书法,流光溢彩,好戏连台。五个主持

人,由中国留学生、华人中学生和美国青年组

成,俊男靓女,操流利诙谐的中英双语主持,颇

有几分专业水准。

放眼望去,能容纳1500人的“世纪大厅”,

居然座无虚席。观众多半是当地洋人,他们是

购票前来参加这个颇具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

的。演出前,孔子学院师生在厅前广场摆起了

展示中华传统文化——书籍、书法、绘画、剪纸、

中医等的展台;来自青岛16中的学生在这里挥

毫泼墨,将一幅幅春联“福”字赠送给观众。各

族裔的观众们在这里驻足,感受有着悠久历史

的中华文化之魅力。

当晚,祖筍华人文化中心又举办了一场集

资文艺晚宴。这是每年一度的活动,旨在为开

展华人文化活动,尤其是办中文学校募捐。每

位来宾要花150美元买一个座位,边吃边欣赏

当地华人的义演。节目琳琅满目,有幼儿歌

舞、夏威夷草裙舞、印度歌舞、武术表演等,

还有一台由当地“旗袍协会”表演的别开生面

的旗袍秀。

宴会后,观众在门厅里排起了长龙,认捐

首饰、书籍、日用品、酒类等各种义卖品,这

实际是向华人文化中心再次捐赠。捐赠者来自

各个族裔,他们对华人文化活动的热心赞助令

人感动。在认捐的长龙队伍中,我还看到几位

当地德高望重的老华侨的身影。他们的父辈是

从19世纪末 20世纪初就来到这里开垦、创

业、打拼的华商,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在这里

开创出一片华人自由生存的天地。他们的子女

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成为白领精英,进入美

国主流社会。

图森华人文化活动给我的一个突出印象,

是它的包容性。老华人、新移民,来自中国大

陆、港澳台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华人,不论其生活

经历、政治见解、社会背景有何不同,也不论他

操着普通话、粤语还是英文,是写简体字还是繁

体字,大家都能求同存异,济济一堂,追寻共同

的中华文化之根,同心协力地在这片亚热带沙

漠大地上,为子孙留下华夏文化之脉。我知道

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在北美其他一些地

方,华人因其时间来处背景等等不同,是分群

的;由此给人留下华人不够团结的印象,也是无

可奈何。

图森华人的历史很长,经历过艰苦卓绝的

奋斗。他们的祖先曾在美国西部修铁路、当矿

工,19世纪70年代,坐着马车跨过科罗拉多

河来到这个美墨交界处的边陲小镇,在遍布仙

人掌的沙漠地带谋生。他们开荒种菜,打工帮

佣,用微薄的积蓄开洗衣店、餐馆、杂货店,

逐渐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他们经历过数次排华

的挫折,环境的艰辛、生活的磨难、人口的稀

少,都令他们深感华人社会团结的重要,并渐

渐形成传统。

祖筍中文学校和祖筍华人文化中心的“祖

筍”两字,我起初不解何意,后来得知这是早期

广东华人对“图森”的译名。随着时代的推移,

现代华人能尊重老华人的意愿,延用这个带有

方言特点的名称,可见一种对历史的尊重。

图森有很多乐于奉献、开放包容的带头

人。我来这里时间不长,但也与孔子学院的院

长、华人协会的会长、中文学校的校长以及华姿

舞蹈团的团长等有过接触。给我的印象是,这

些华人社区领导人都很有奉献精神。除孔院

外,他们做文化事业大都是业余,占用自己大量

的时间精力,没有报酬。但对本民族文化的热

爱使他们乐此不疲,勇于奉献,也因此具有了凝

聚力。另外,他们有着开放包容、乐于合作的特

点。官办孔院和民办社团能够水乳交融,“华人

文化中心”的老华人和歌舞团的大陆新移民能

够和衷共济,共同举办大型文化活动,这是需要

许许多多磨合的,他们做到了。一个海外中国

年,让我重新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力量,中华民族

的力量。

1 1964年,吴登清 3岁,在一个秋天的

早晨,当吴登清醒来时,已经无法翻

身。母亲以为他是中邪了,做了一切求仙拜佛

之事,失望之后去了医院,可结果让全家人悲痛

欲绝:吴登清患了小儿麻痹症,将终身残疾。

父母渐渐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在叹息中

死了心,可吴登清却在爬行的日月里,越来越痛

苦,越来越不能面对。一天,一个与他同样大的

小孩打他并向他吐唾沫后,他哭着问母亲他怎

么会这个样子,他母亲同样哭着告诉他3岁时

的不幸。

这是 1972年的一天,吴登清 10岁。同一

年,他在新禹小学的校长董文华的帮助下,承受

着与他这个年龄不相适应的心理压力,终于如

愿以偿,爬进了教室,插班读书。

上学校读书,吴登清才知道行走的艰难。

吴登清的家离新禹小学三里路,这样的路程对

其他同学来说,不算远,可对吴登清来说,要爬

一个多小时,风雨天要更长时间,而这种爬,又

并非手脚协同那么简单,是用双手拖着萎缩的

双脚,一寸寸爬行,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行走。

中午,吴登清不回家吃饭,靠同学去他家帮他带

点吃的,要是忘了,那他就只能喝点水,但他从

不抱怨谁,他知道命运把他抛向人生低谷,不是

谁的错,他想的是靠自己,让自己活得更好,而

要让自己活得更好,眼前要做的是读书学习,让

自己有足够的知识。于是,他把自己的心思全

部放在学习上,稍有走神,他就看一看残疾的双

腿,以警示自己,整个小学阶段,吴登清的学习

成绩都是全年级第一。

小学考初中时,吴登清考了公社第一名。

尽管考了第一名,可没有学校愿意接收他,理由

只有一条:他是残疾人,学校承担不了责任。还

是小学班主任戴毅找到古河大队初中的校长,

向校长介绍了吴登清的学习情况,并保证承担

责任。校长也觉得吴登清刻苦用功,好学上进,

让他读书,或许能给他今后的生活带来好处,便

同意了,考虑到路途较远,还安排吴登清住校,

让他代管学校食堂账务,算是勤工俭学。

吴登清初中的学习仍然是刻苦的,他把学

习当作了人生惟一的希望,他的学习总是第一,

由此,他当了班长,并帮助老师批改作业,帮助

同学释疑解惑。中考又考了全县第一名,可这

一次,吴登清没有那么幸运,无论怎么努力,他

都没有能够爬进高中的大门。

2 吴登清从来就没有打算把读书当作

职业,读书是为了更好地做事,被堵

在学校门外,吴登清仍然没有埋怨谁,他想得更

多的是找事情做,他不能靠别人养活,他要自己

养活自己,可怎么才能自己养活自己呢?17岁

的吴登清惆怅万分,他开始思考人生,思考前途

与命运……望着天空中飞翔的鸟,看着满地奔

跑的狗和猫,他的意志也低沉过,可他很快调整

了思绪,尽管命运如此糟糕,但他不甘心被命运

摆布。他想这个社会会有人帮他,他也知道待

在家里自暴自弃谁也帮不了他,也就在这时,他

想到了盐都县委,当时的他,感觉县委就是

“天”,他要找县委书记。

盐都县委大院坐北朝南,院门旁有个值班

室,值班的老李见他半身泥土,一脸灰尘地爬了

进来,问他找谁?他说他要找县委书记。老李

大吃一惊,问:“你找县委书记?”吴登清说是

的。他说这不可能。老李说了“这不可能”后,

问他从什么地方来,吴登清告诉他说从古河大

队来,是爬来的,他说他爬了7个多小时,老李

心软了,叹了口气,说:“你这个样子我怎么让你

见县委书记呢?”吴登清说:“我不为难您,我不

进院子,就在大门外等,县委书记出来时,请您

使个眼神就行了。”老李知道书记在办公室,老

李也知道11点多了,书记快出来了,就好心端

了盆水,让他洗洗脸洗洗手。

县委书记叫沈亚,当吴登清将他拦在院门

口时,他并没有生气,心平气和地叫老李将他带

到办公室。见到沈书记后,他一直想哭,他起初

以为见不到书记,他想他就是见到了书记,书记

也会训斥他,他都想好了怎么应对,可眼前的书

记不但没有训斥,还让他进了办公室。进了书

记的办公室,吴登清还是没能止住泪,哽咽着。

稍有平静,吴登清告诉书记,他爬了7个多小时

才爬到这里,为的是能请书记帮他找口饭吃,他

说他不要民政救济,他要找事做,他要自己养活

自己。书记说:“你这个样子能做什么事?”吴登

清说:“我腿脚没用了,可我手还行,我脑子也好

使。”接下来他告诉书记他中考是全县第一名,

就是因为残疾不能读高中。在吴登清说话时,

书记一直默默地看着他,眼神中满是理解与同

情,然后他给了吴登清一封信,信上这样写道:

“刘书记:吴登清情况特殊,请设法安排他一个

力所能及的事,以解决他的吃饭问题。沈亚。”

沈书记对吴登清说:“你到新兴公社找刘书记,

我下午再给他打个电话。”然后让老李安排吴登

清到食堂吃过饭再走。吴登清将信放进口袋,

每爬一段路,都停下来摸一摸,爬的劲头比来时

足了,下午下班前,吴登清赶到了新兴公社,把

信交给了刘书记。

这一天,吴登清在路上连续爬了 14 个小

时。

新兴公社专门为吴登清开了党委会,古河

大队的支部书记郑芝富列席会议,此次会议决

定让吴登清到大队部值班,接电话,收发报纸,

放广播。大队每月给12元工资。在大队部,吴

登清还主动要求刻钢板,为农民编印农科资料,

用工资买了只收音机,收听天气预报,然后按时

广播出去,还为社员写信写报告。凡是他能做

的,他都帮着做,大队部周围的社员还时不时送

点吃的给他,省得他来回爬。

3 生活似乎有了点转机,但要站起来的

愿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加强烈。

他查找各种资料,了解到虽然没有康复的可能,

但通过手术矫正,能借助拐杖站立起来,而这一

点,又成了他人生的最高追求。他给全国各地

相关医院写信,寻找手术的机会。在近百次的

联系中,终于有了回应。1982年4月3日,吴登

清收到了镇江解放军三五九医院邬华彬教授的

回信,说可以试试,并约诊于1982年5月12日。

从这一天起,吴登清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他

想象着自己是怎么站起来的,想象着自己站起

来的各种可能,他想到了平视的感觉是那么的

美好,他甚至梦见自己在大地上奔跑……5月

12日,吴登清在表哥的帮扶下,终于来到了邬

华彬面前,通过反复检查,邬华彬说:很遗憾,太

严重了,不能手术。

邬华彬的话尤如晴天霹雳,吴登清失声痛

哭,他抱着邬教授的腿说:“帮帮我吧!我要是

不能站起来,就等于没有了后半生!”

邬华彬是三五九医院教授,全国儿麻专家,

他的诊断代表着一种权威。面对吴登清的痛哭

流泪,邬教授的心也是酸酸的。邬教授弯下腰,

抚着吴登清的肩劝他别急,说明天会诊一

下……会诊的结果仍然是太严重了,手术很难

达到效果,也只能试试。

吴登清说:死马当活马医吧,就试试,无论

什么结果,我不怪你们。吴登清想,试试就是希

望,不试一点希望都没有。吴登清多么想站起

来啊,他总是想,不站起来就没有人的尊严,而

要站起来,又必须经受撕心裂肺的疼痛。要将

萎缩的腿剖开,进行筋与骨分离复位、膝关节松

解与跟腱延长,要将自己背部与腹部的皮肉切

割下来,填补到腿上……3年10次手术,吴登清

的身上动了22刀……1985年6月,矫正手术结

束,7月,吴登清终于拄着拐杖站了起来。

4 在三五九医院做矫正手术时,他认识

了麻醉专家杨祖基,而杨祖基对他印

象又特别深刻,因为每次手术时,吴登清总是请

他不用药物麻醉,用针刺麻醉。吴登清坚持选

择针刺,他说:我肢体残疾了,不能让脑子也因

此而迟钝,他不想让自己的记忆力有一点点影

响,因此,吴登清开22刀,没有一次药麻,忍受

着针刺不到位时的剧烈疼痛。

超强的意志力让杨祖基感动,他还成了吴

登清住院时的良师益友,一有空,就来到吴登清

的病床前,帮助料理生活,辅导他手术后的护理

与残疾人的自我保护,而谈得更多的是今后生

活的路。一次次手术给吴登清带来不一样的惊

喜,吴登清对杨祖基说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

要学医。杨祖基问:“你今后能做的事有很多,

为什么要选择学医呢?”吴登清说:“我只要能站

起来,就完全可以养活自己,但从三五九医院,

从邬教授和您的身上,我看到了高尚,看到了这

个职业能救人,能改变人的命运。”杨祖基相信

这个诚实的孩子,于是说:“你只能学中医,学西

医你没办法给人家打针挂水。”吴登清说他就是

想学中医。杨祖基非常支持他,也相信他一定

能学有所成。在吴登清第10次手术后,杨祖基

为他送来了《中医学概论》《汤头歌》《药性赋》

《针灸学》《针刺麻醉》等书,看到这些杨祖基已

经圈点过无数次的书本,吴登清如获至宝。在

之后的日子里,吴登清只要到三五九医院,杨祖

基总是与他讨论中医理论,吴登清出院后,杨祖

基又写信指导他自学。与此同时,吴登清又拜

上海闸北区地段医院的中医名家游海峰为师,

请他指导。吴登清按期做好老师出的试题,请

他批改,并利用游海峰到盐城巡诊的机会,学习

施诊方法……

吴登清知道,尽管“师带徒”是中医的一个

传承方式,但在中医教育学科日益完善的今天,

“师带徒”的中医传授方法还是缺少系统的理论

支撑,缺少西医生理学、病理学等学科的互补,

而中医的诊治方法又不仅仅限于望、闻、问、切,

他必须补上这一课,让医学知识更加全面。于

是,1985年初夏,吴登清报名参加了光明函授

大学盐城辅导班,每天都要摇着轮椅往返40多

里路,寒往暑来,风霜雨雪,他都准时来到课堂,

都能按时提交作业并保持满分。

1987年秋,恰逢盐城市卫校首届中医班开

班招生,在此函授的吴登清萌发了旁听学习的

想法,他想使自己的学习更具体些,能接受老师

面对面的指导,于是他向学校说了自己的想

法。但学校有学校的管理模式,求学心切的吴

登清就给当时分管文教卫生的江苏省副省长杨

永沂写信,叙说了自己的情况,以及自己的打

算。吴登清的表达情真意切,杨副省长接此信

后,签了7个字:“情况特殊,望酌处。”并转盐城

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提出明确意见,要求学校安

排旁听,市卫校中医教研组的周健、杜宣中老师

主动找到教研室,表明愿意承担吴登清旁听期

间的学习与安全问题。吴登清终于坐进了全日

制学校的课堂,尽管是旁听生,可对于他来说,

是多么的不容易。

八七级中医班的教室在四楼,上下一次要

20多分钟,如果算上去厕所的路,每一趟需要

半个多小时,吴登清没有办法在课间按时行动,

如果超时,他上下楼的动静将会影响整幢教学

楼。因此,在卫校的整个学习期间,他吃得很

少,只够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白天基本不喝

水,以保证每天上下午只上下一次楼梯。但学

习的事,吴登清从不含糊,晚自修教室熄灯后,

吴登清为了不影响同宿舍的同学休息,就在路

灯下看书,直到路灯自行关灯;早晨其他同学起

床吃早饭时,他的头上已经顶着一层雾水……

时任班主任的周少林老师说:吴登清是我们学

习的榜样。这个榜样真的名副其实,在每一次

考试中,吴登清都是全班第一,从没例外。

5 1988年夏,吴登清在盐城市卫校选修

的生理学与解剖学旁听告一段落,光

明函授大学的课程也全部学完,盐城市卫校为

他联系到盐城市中医院实习的机会。也就在这

时,光明函授大学根据他的成绩,来函通知他参

加北京提高班的学习,吴登清喜出望外,可算一

下一年的学习费用时,他为难了,他没有能力支

付这笔费用,家里也没有办法拿出钱来,几年的

矫正手术,已经使整个家庭生活陷入了困境,这

笔费用从何而来?吴登清真的犯难了。也就在

这时,市卫校的杜宣中、周健、孙海英等老师,新

兴公社与古河大队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他

实现了去北京学习的梦想。

光明函授大学北京提高班是面授,讲课的

都是北京中国医科大学与中日友好医院的教

授。吴登清此行,在家就定了目标,除了完成课

堂学习外,他要拜访中医名家学者,去一趟北京

不容易,能有这样的机会更不容易。董建华是

中医学家,高校中医内科教材的主编,当时还是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当他得知吴登清的想法

时,欣然接受了他的请求,很快安排一个星期

天,在家等候。那天,董老专门给他讲了疾病形

成的原因。当董老问他当地的气候特征时,吴

登清一时语塞。董老并没有因此责怪,而叫他

不要急,慢慢学。董老说:“中医是最接地气的

一个学科,天时地利人和,是中医诊治必须考虑

的三大基本要素,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特殊

病症,也就是疑难杂症,都与气候、与地理环境

有关系”,最后他还讲了社会发展与中国常见病

“病谱”。这是吴登清第一次聆听这么通俗易懂

的“中医学概论”。这一课,董老为他讲了3个

小时。考虑到吴登清来回要摇轮椅 6个多小

时,董老建议他把需要他解答的问题整理好约

时间再来。就这样,在北京学习期间,董老在家

为吴登清授过三次课。时任国家卫生部部长的

崔月犁在家里为吴登清讲授了施诊方法,他从

基础讲起,讲“望闻问切”的要点,他说,只要病

人进入视线,一个合格的中医医生,就应该观察

他的形态;医生应该让患者准确地说出他的症

状,而不是诱导,让患者说出医生的感觉;把脉

时首先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医生的左顾右看,

会使患者心神不定,这脉象是不准的……崔部

长还教他怎么与患者交流,怎么记病历,怎么建

健康档案等,把高深的中医理论,具体化到门诊

施诊。吕炳奎教授在家传授中药的“补”与

“攻”,他说不该“补”的补,新增积伤,不该攻的

攻,雪上加霜,一正一反,祸害无穷;他同他谈中

医与心理学,两个看起来毫不相干的学科,其实

密不可分,“用药灵不灵,还要看心情”,有好的

心情,就能配合治疗,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

由此又从医德、医风,说到“医者父母心”,与此

同时,又教他膏方熬制要点与秘诀……

一年的北京学习,吴登清以全班第一的总

成绩,从时任卫生部长崔月犁手中接过了国家

中医药总局颁发的毕业证书。

6 1989年6月,经当地卫生主管部门批

准,“吴登清中医诊所”挂牌接诊。

吴登清诊治病人应该从1987年暑期在盐

城市中医院实习算起,在陶主任的指导下,当时

是被病患者认可的“看得比较准”的实习医生之

一,而让吴登清初露头角的是1988年,这年的

正月初二,在北京学习放假回家的吴登清正在

家里看书,盐城水泥厂71岁的退休工人曹小芳

被抬进了他的家,陪着的人说动手术吃不消了,

吃西药又不见效,算命先生说过不了正月十五,

现在都不吃不喝不说话了,家里人请吴登清开

点中药。吴登清为难了,他是个学生,还没有处

方权,可没等吴登清开口,病者家属就说:试试

看,死马当活马医,不怪你的。吴登清没有退

路,看了她的病情报告单,知道是胆管结石,于

是就搭了脉,看了她的舌苔,下笔开了三剂药

方,吃后病人开口说话吃饭了;又吃了三剂,病

人下地走路了;连续十剂药,病人完全康复,这

个近似神医妙手回春的故事在几百人的水泥厂

传开了:吴登清药到病除,曹小芳起死回生。同

是盐城水泥厂职工子女的沈某某,青春期功能

性出血,医院会诊要将子宫切除,13岁的女孩

切了子宫,不就是切了她的一生?孩子的父母

不死心,听说吴登清中医对症下药有绝招,就请

了来,十剂中药血止住了,又吃了几十剂,病彻

底好了,家长送来了锦旗。就这样,吴登清中医

治病效果好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而当“吴登清

中医诊所”挂牌接诊时,前来就医的人与日俱

增。特别是“寄生鹿角汤”方与“五藤二仙汤”

方,在治疗腰间盘突出症与类风湿关节炎上疗

效奇特,赢得了众多患者的认同。“1996年3月,

吴登清应邀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国际传

统医学大会,并被表彰为“当代世界传统医学杰

出人物”。1998年,在第四届国际传统医学大

会上,其论文被评为“国际优秀科技成果”。

2000年,吴登清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方又一

次引起了中医学界的高度关注,其论文又被评

为“国际优秀成果二等奖”。

中医汤药有其独特的疗效,但也有其不便

携带、煎汤烦琐、刺激胃粘膜等不足。吴登清在

收治病人时,总是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何运用中

医辩证理论,把药物的内服应用到外敷上,而这

种膏药又必须有消炎、止痛、互补与修复等综合

功能。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吴登清首先研究

膏方的配伍,使其药物相互作用搭配精准,然后

是药材的精选与科学泡制。每一项,他都自己

动手。药膏形成后,他又首先在自己身上试贴,

看不同部位的接触感觉,以及药物渗透时的细

微变化,然后征求志愿者进入临床。通过反复

实践,终于形成了疗效显著的中医传统外贴膏

药,根据治疗案例撰写的论文获国家卫生部主

办的中国中医药创新论坛“优秀论文一等

奖”、《中国脊柱医学》 杂志“2007年度优秀

论文一等奖”。

7 “吴登清中医诊所”成了当地治疗疑

难杂症的一块牌子,更多的人不远千

里找上门来。看病的人多了,也就有了效益。

这时,吴登清思忖起帮助别人的事。经济困难

的残疾人乔云珍,81岁那年左下肢胫腓骨骨

折,吴登清免费为她治疗,康复后,财务上把账

一算,共花了2600多元。对经济条件不好的患

者,开出处方后,他总是要负责“划价”的人让出

些利润。20多年来,吴登清往常为残疾人、特

困户减免医药费,免费为有困难的患者开处方,

无偿为全国各地的特困患者邮寄药品。

帮助残疾人自强自立是吴登清最大的心

愿,他曾不止一次对妻子王霞与儿子吴益鹏

说:没有自强自立,就没有我的今天;我的今

天应该是他们的明天。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

“自强自立”报告会,他都能抽出时间到场报

告,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残疾人自强不

息,走出家门,走向社会,残有所为,助己助

人。并依靠自己的力量,帮助16名残疾学生

找到工作岗位,扶持15名社会青年和40多名

残疾人自谋职业,解决生活问题。2009年,吴

登清在江苏省设立了第一个个人特教奖学金―

―“吴登清爱心基金”,到目前为止,已资助60

名品学兼优的残疾学生。

多年来,吴登清一直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每

年春节前,他总是要带着诊疗器材与年货到社

区敬老院,查看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开出健康处

方,给他们送年礼,还不定期租车把老人们带出

敬老院,进城下乡观光。每年的“全国助残日”

与“国际残疾人日”,吴登清总是带着家人与诊

所的工作人员,走进残疾人家庭与贫困户,为他

们体检与义诊。他热心公益事业,南方雪灾、汶

川地震,吴登清都带头捐助。

从医20多年来,吴登清针对苏北地区临海

地潮、空气湿度大、颈肩腰腿关节痛是多发病与

常见病的区域状况,致力于中医药的创新创造,

以独特的医疗方案,使10多万患者恢复健康。

从爬行到站立,从受助于人到为万千患者服务,

吴登清实现了一个强者的华丽转身。

2014年5月16日,北京,吴登清被授予“全

国自强模范”。

在美国图森过中国年在美国图森过中国年□□庞庞 旸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