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101
I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聽語障礙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Upload: others

Post on 10-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I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聽語障礙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Page 2: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I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聽語障礙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編製之研究

Research for preschooler language checklist

研究生:簡莞芸

指導老師:童寶娟 博士

民國 102 年 6 月

Page 3: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II

誌 謝

「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是我在完成論文之後最深刻的感想。一本

論文的完成,並非只是研究生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其中還須仰賴他人的協助及建議才

能使論文更臻完備。首先我要先感謝我的指導教授,童寶娟老師,童老師不只是我的論

文指導教授,更是我的實習督導,在我的實習過程中不厭其煩地教導我,並一次又一次

地示範教學及討論,讓我能夠更深入地去思考本身不足的地方,並且能夠加以改進。更

重要的是,童老師真切的關懷更讓我感受到滿滿的溫暖,在聽語所這段求學的日子裡,

老師的勉勵及關心是鞭策我奮發向上的動力之一。

我還必須感謝兩位論文口試委員,黃立賢老師及季麟揚老師。感謝兩位老師給予論

文相關的建議,使我能夠針對自己論文不足之處加以修改。除此之外,我也相當感謝我

在實習期間的兩位督導,傅思穎老師及曾鳳菊老師。在初次實習的期間內,傅老師時常

示範評估及治療相關的方式,帶領我從老師的示範中學習;曾老師引導我從個案的角度

出發,運用同理心思考個案的感受,並且去思考個案需要的是什麼樣的治療。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此外,我很感謝可以跟一群很棒的同學共同經歷這段研究所求學的日子,在課業壓

力大時,大家時常地相互鼓勵及扶持。我必須特別感謝佩汝跟以群,佩汝在我初步撰寫

論文時提供給我論文基本架構的構思,讓我可以在這個架構上進一步地深入探討及描

述;以群是我分組報告的好搭擋,感謝她與我一起完成許多課堂的分組報告,在撰寫論

文時常陪我聊天,讓我能夠紓緩寫論文期間的焦慮及緊張。

Page 4: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III

最後,我很感謝我身後最堅強的後盾,我的媽媽跟妹妹,感謝她們一直不計代價地

支持我,讓我可以完成研究所的學業以及出國見習的夢想。因為有她們,我才能無後顧

之憂地追求我的理想及目標,無論是我失意還是開心時,身邊都有她們的陪伴,她們是

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人,在這裡致上我無比的謝意及感激!

Page 5: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IV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聽語障礙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中文摘要

研究所別:聽語障礙科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編製之研究

指導教授:童寶娟 博士

研究生:簡莞芸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統整相關文獻並使用國民健康局兒童語言篩檢表的內容進行修

改及增訂,作為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並分析其信效度及篩檢準確度。期能在兒童就讀

幼稚園時,使用此份檢核表,篩檢出具有語言發展遲緩的高風險兒童,轉介給專業人員

做進一步的語言評估,確認兒童是否具有語言發展遲緩,以達到早期療育的成效。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共招募 107 位滿四足歲的兒童及其家長,請家長填寫學前兒童

語言檢核表,並且請兒童接受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的施測,接著再進行在資料

處理與分析。資料分析包括信效度及篩檢準確度的分析,信度分析將使用 α 係數信度進

行分析,效度分析將使用內容效度以及同時效度進行分析。另外,以修訂學前兒童語言

障礙評量表作為診斷效標,分析自編之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在不同的切截點的敏感度、

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以及擊中率,並找出最大的 ROC 曲線下面積,比

較不同切截點所決定的整體準確度,求得整體準確度最佳的切截點。

本研究針對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進行分析結果如下:(1)信度係數:α 係數為.71,(2)

語言理解、語言表達,及語言發展的效標關聯係數分別為:.20、.61、.55,皆為正相關,

(3)切截分數為 18 分,ROC 曲線下面積為.87,(4)敏感度為.88,特異度為.91,陽性預測

Page 6: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V

值為.40,陰性預測值為.99,擊中率為.90。以上研究數據顯示出,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

具有良好的信度及、效度,及篩檢準確度,

總結上述的研究結果及討論,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可作為提供快速篩檢出具語言發

展遲緩兒童的檢核表,以及學前兒童語言發展能力的指標參考。

關鍵字:家長觀察報告、敏感度、特異度、篩檢準確度

Page 7: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VI

Abstact

The purpose of study is to collect references and modify Bureau of Health Promotion

Children Language Screening Test, and made of Preschooler Language Checklist. Researcher

analyzed its reliability, validity, and screening accuracy. Hope clinicians could use this

checklist to screen children with high risk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delay, and refer to

professional to confirm.

In the study, researcher recruited 107 4-year-old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Parents have

to fill out Preschooler Language Checklist, and children need to accept test of Modified

Preschooler Language Scale. After we collect data, researcher analyzed reliability, validity,

and screening accuracy. For analysis of reliability, researcher analyzed α reliability. For

analysis of validity, researcher analyzed content validity and criterion-prediction validation.

For analysis of screening accuracy, researcher analyzed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hit rate. Finally, researcher analyzed area

under the curve(AUC) and decide the best cut-off score.

The results data: (1)in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 α reliability coefficient .71,

(2)criterion-prediction validity: .20、.61、.55, (3)cut-off score: 18, AUC: .87,

(4)Sensitivity: .88, specificity: .91,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40,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99, hit rate: .90.

In conclusion, preschooler language checklist include good reliability, validity, and

Page 8: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VII

accuracy of screening. It also could screen children of high risk language development delay.

Key words: parent report,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ccuracy of screening

Page 9: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VIII

目 次

第一章 前言..........................................................................................................................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第一節 優良語言篩檢工具的條件.............................................................................. 4

第二節 使用家長觀察報告作為語言篩檢工具的優劣分析.................................... 15

第三節 語言檢核表的內容分析................................................................................ 18

第四節 提高篩檢準確度的相關研究........................................................................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4

第一節 研究設計........................................................................................................ 34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5

第四節 研究程序........................................................................................................ 38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方式............................................................................ 39

第四章 研究結果及討論.................................................................................................... 43

第一節 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試題編製................................................................ 43

第二節 受試者的背景資料........................................................................................ 44

第三節 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之信度分析................................................................ 49

第四節 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之效度分析................................................................ 50

第五節 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之篩檢準確度分析.................................................... 5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6

第一節 結論................................................................................................................ 66

第二節 研究限制........................................................................................................ 69

第三節 研究建議........................................................................................................ 70

參考書目.................................................................................................................................. 72

壹、中文部分.......................................................................................................................... 72

貳、英文部分.......................................................................................................................... 73

附錄一 國民健康局兒童語言篩檢表................................................................................ 78

附錄二 學前兒童語言篩檢表-專家內容效度問卷 .......................................................... 79

附錄三 專家審查意見統整表............................................................................................ 82

附錄四 基本資料表及學前兒童語言篩檢表.................................................................... 88

附錄五 研究參與者同意書................................................................................................ 91

Page 10: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IX

表 次

表 2-1、相關係數的強度大小與意義 ..................................................................................... 8

表 2-2、四種診斷及篩檢可能結果的定義 ........................................................................... 10

表 2-3、篩檢結果與診斷分類的四種結果與篩檢準確度指標 ........................................... 11

表 2-4、兒童在四歲之前已發展的接收性與表達性語言能力(Rossetti, 1996) .................. 18

表 2-5、兒童在四歲之前已發展的接收性與表達性語言能力(McLaughlin, 2006) ........... 19

表 2-6、兒童在四歲之前已發展的接收性與表達性語言能力(Gauthier & Madison, 1998)

.................................................................................................................................................. 20

表 2-7、兒童在四歲之前已發展的接收性與表達性語言能力(王天苗等人,民 91) ........ 21

表 2-8、兒童在四歲之前已發展的接收性與表達性語言能力(黃惠玲,民 89) ................ 22

表 2-9、兒童在四歲之前已發展的接收性與表達性語言能力(黃瑞珍等人,民 98) ........ 23

表 2-10、兒童在四歲之前已發展的接收性與表達性語言能力(台北市社會局早療通報轉

介中心,民 101) ..................................................................................................................... 25

表 2-11、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項目的參考文獻整理 ......................................................... 26

表 2-12、與家長觀察報告式篩檢工具相關研究的整理 ..................................................... 29

表 3-1、計算篩檢準確度指標的公式 ................................................................................... 42

表 4-1、受試者背景資料整理 ............................................................................................... 46

表 4-2、兒童是否發生過中耳炎與兒童是否具有語言發展遲緩的交叉表 ....................... 47

表 4-3、家長是否擔心兒童的語言問題與兒童是否具有語言發展遲緩的交叉表 ........... 47

表 4-4、家長擔心兒童的語言問題與兒童具有構音問題及兒童語言能力不佳的交叉表49

表 4-5、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與國內外學前兒童語言篩檢工具內容的對照表 ............... 51

表 4-6、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與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得分相關之統整 ........... 55

表 4-7、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在不同的切截點分數的敏感度及特異度 ........................... 60

表 4-8、當切截分數為 18 分時,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之分類分析結果列聯表 ............. 62

表 4-9、當切截分數為 19 分時,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之分類分析結果列聯表 ............. 64

表 4-10、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兩種切截點與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測驗結果分

類分析的差異比較.................................................................................................................. 65

Page 11: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X

圖 次

圖 3-1、研究程序圖 ............................................................................................................... 38

圖 3-2、篩檢與診斷結果的分類示意圖 ............................................................................... 42

圖 4-1、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與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測驗分數之散佈圖 ....... 57

圖 4-2、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以不同敏感度及 1-特異度形成座標的 ROC 曲線 ............. 60

Page 12: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1

第一章 緒論

學齡前階段是兒童語言能力快速發展的階段,但有部分兒童無法在此階段正常發展

語言能力。若能在此階段發現具有語言發展遲緩的高風險兒童,並且進行早期介入的療

育,除了能大幅提升治療效果之外,亦能節省日後必須支出龐大的醫療費用及社會資

源,因此發展一份能快速篩檢出語言發展遲緩的高風險兒童的篩檢工具是相當重要的

(Roberts, Crais, Layton, Waston, & Reinhartsen, 1995; Rossetti, 1996)。

國外有許多的篩檢工具是以家長觀察報告(parent report)做為篩檢工具,因為家長是

學前兒童最常接觸及最了解兒童發展的人(Dale, 1991; Klee, et al., 1998)。家長觀察報告

是提供兒童的父母親或是其他的主要照顧者一份能檢視兒童語言能力的表格,無論是兒

童的父母親或是其他的主要照顧者皆統稱為「家長」,透過家長觀察報告,家長能夠回

憶兒童過去的語言表現,並組織對於兒童語言發展的認知,以及自我檢核兒童的語言發

展能力(Dale, 1991)。

因為許多研究都指出請學前兒童的家長或主要照顧者填寫檢核表,是一種具有信

度、效度,且低花費的篩檢方式(Dale, 1991; Fenson, et al., 2007; Rescorla, 1989),所以

在本研究中主要使用此種方式進行研究,希望能夠編製出一份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可

透過幼兒園老師在兒童入學時發放給家長填寫,讓家長可透過此份檢核表檢核兒童的語

言發展能力,進而快速、大量且準確地篩檢出語言發展遲緩的高風險兒童。

目前國內的家長觀察報告式的篩檢工具多是評估兒童的認知發展、動作能力發展、

Page 13: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2

身心發展等面向,較少特別針對兒童的語言發展能力做評估。舉例而言,嬰幼兒綜合發

展測驗(廖華芳、王天苗、姚開屏,民 91)即是用於評估嬰幼兒在認知、語言、動作、

社會、自理能力等發展狀況及行為特性之發展測驗;零歲至六歲兒童發展篩檢量表(黃

惠玲,民 89)用於評估兒童語言與溝通、社會人格、動作技能(包括粗動作及精細技能)、

知覺與認知等層面的發展狀態。另外,零歲至三歲華語嬰幼兒溝通及語言篩檢測驗(黃

瑞珍、李佳妙、黃艾萱、吳佳錦、盧璐,民 98)雖是專門為了篩檢零至三歲兒童的語言

能力所設計,但需要專業人員與家長訪談方能填寫,需要花費較長時間,無法提供快速

且大量篩檢的功能。

國民健康局兒童語言篩檢表(童寶娟,民 94)將四歲兒童必須具備的語言理解及表

達能力,以問卷的方式呈現並請家長填寫,作為一份能夠快速且有效的家長觀察報告式

的篩檢工具。但由於國民健康局兒童語言篩檢表(童寶娟,民 94)缺乏信效度以及篩檢

準確度的分析,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於,統整相關文獻並使用國民健康局兒童語言篩檢

表的內容進行修改及增訂,作為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並分析其信效度及篩檢準確度。

期能在幼兒園入學時,讓家長使用藉由填寫此份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檢視兒童的語言

發展能力,篩檢出具有語言發展遲緩的高風險兒童,轉介給專業人員做進一步的語言評

估,確認兒童是否具有語言發展遲緩,以達到早期療育的成效。因此提出以下研究問題:

一、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內部一致性是否良好?

二、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內容效度及同時效度是否良好?

三、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篩檢準確度如何?

Page 14: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3

四、在不同的切截分數下,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敏感度、特異度、陰性預測值,以及

陽性預測值會有何差異?

Page 15: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發展遲緩兒童約佔六歲以下人口的 6%~8%,若

以台灣目前 0~6 歲兒童人口數約 150 萬人而言,全國約有 9~12 萬名發展遲緩的兒童(內

政部,民 98)。而在這些發展遲緩兒童之中,語言發展遲緩是學前兒童最常出現的問題,

學前兒童的語言問題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甚至好幾年,因此我們需要一份良好的篩檢

工具以在早期即找出可能具有語言發展緩的高風險兒童,並進一步做出更詳細的語言評

估,期能使真正具有語言發展遲緩的兒童及早接受治療(Rescorla, 1989; Thal, O’Hanlon,

Clemmons, & Fralin, 1999)。

因此,在本章節中,將會先闡述優良語言篩檢工具應具備的條件,並分析使用家長

觀察報告作為語言篩檢工具的優點及缺點。接著再說明語言檢核表中應該要包含的面

向,並且針對如何提高篩檢準確度的研究進行統整及歸納。

第一節 優良語言篩檢工具的條件

學者提出了幾項篩檢工具應該具備的條件,作為編製篩檢工具的參考標準(Justice,

Invernizzi, & Meier, 2002)。以下將從信度、效度,以及測驗的篩檢準確度進行介紹以及

討論。

壹、信度

信度(reliability)是指一份測驗分數結果的一致性(consistency)和穩定性

(stability)。也就是指相同受試者在不同時間,使用相同測驗測量,或在不同情境下測

量,所得結果一致性(朱錦鳳,民 99;郭生玉,民 95)。信度從測量誤差的來源區分,

Page 16: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5

可分為外部一致性信度及內部一致性信度兩種(朱錦鳳,民 99):

一、外部一致性信度(ex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是指測量誤差是來自測驗以外的

環境因素所造成的,包含再測信度、複本信度及評分者信度三種(朱錦鳳,民 99)。再

測信度(test-retest reliability)是指同一份測驗針對同一受試者,在不同時間重複施測得到

分數結果的一致性。複本信度(alternate-form reliability)是針對同一受試者在同一時間或

不同時間施測,測驗正本及複本得到分數的一致性。評分者間信度(scorer reliability)是

指同一份測驗針對同一受試者,由不同計分者計分,其分數結果的一致性(朱錦鳳,民

99)。

二、內部一致性信度(in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主要是測量題目間的一致性,或各

題目作答反應與測驗總分的一致性,其種類包含折半信度、α係數信度、庫李信度(朱

錦鳳,民 99)。折半信度(spilt-half reliability)是一份測驗針對樣本施測後,得到的測驗

分數以人工方式分成兩半,再將這兩半的分數結果求相關而得。α係數信度(Cronbach’s

reliability)是指一份測驗取樣施測後,經過 Cronbach’s α公式的計算而得,可反映各題

目的作答反應與測驗總分的一致性,也能反映各題目間作答的一致性。庫李信度

(Kuder-Richardson Reliability,K-R) 可反映各題目的作答反應與測驗總分的一致性,亦

可反映各題目間作答的一致性(朱錦鳳,民 99)。

庫李信度主在用於二分法的變項,即「通過」與「不通過」兩個變項;而α係數信

度主要在於處理李克氏量表的四分法或是五分法的項目(郭生玉,民 95)。本研究中的

自編家長觀察報告式檢核表屬於問卷的形式,在理論上不適合採用α係數信度,必須使

Page 17: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6

用庫李信度分析題目間作答的一致性。然而,在社會科學統計套裝軟體(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PSS)中,當試題計分為二分名義變數時,α 係數的值與

K-R 20 之值相同(吳明隆,民 100)。因此,本研究在進行統計分析時,需使用 α 係數分

析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內部一致性。

貳、效度

效度(validity)是指測驗分數的正確性,指測驗分數能夠代表測量到想要測量的能力

或潛在特質的程度(郭生玉,民 95)。通常所要測量的行為特質,都有一個獨立的外在

效標(criterion),而效度係數就是測驗分數能夠預測到外在效標的有效程度,通常以相

關係數表示(朱錦鳳,民 99)。以測驗的編製時間階段及目的來考量,可以將效度分成

三大類,分別詳述如下:

一、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是指對測驗內容作系統化的檢驗,以確保測驗內容涵

蓋所要測量之行為特質的代表性試題(朱錦鳳,民 99)。驗證內容效度的方法主要可分

為質化與量化兩種,其中質化分析,主要是以內容主題專家及雙向細目表的方式來驗證

內容效度。內容主題專家(subject/domain expert)是指測驗主題熟悉的專家及對測驗編製

技術熟悉的專家,或者是在某一領域具有相當長的實務經驗者(朱錦鳳,民 99;張芳全,

民 97)。另外,雙向細目表(test specification)是包括兩個向度的試題分配表格,透過雙

向細目表可以檢視一份測驗所包含試題的內容及比重(朱錦鳳,民 99)。

二、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是指測驗編製的過程中,以客觀方法來驗證一份測驗

是否符合理論假設,以反映該測驗在建置結構上的有效程度(朱錦鳳,民 99)。也就是

Page 18: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7

說,建構效度是測驗內容在經過內容效度分析之後,選擇品質良好的題目,接著再進行

效度的驗證。一份測驗中的所有驗證測驗結構及測驗理論的分析,都稱之為建構效度。

(朱錦鳳,民 99)

三、效標關聯效度(criterion-prediction validation):意指將測驗要預測的行為特質的量化

效標作相關分析,主要在於確定該測驗確實測量到要預測的外顯行為效標(朱錦鳳,民

99)。對大部分的心理測驗而言,效標關聯效度足以代表測驗內容的適切性,也就是說,

一份心理測驗若未進行效標關聯效度分析,就無法推論該測驗所要預測的效度,使用者

亦無法得知該測驗所能預測的外顯行為(朱錦鳳,民 99)。要進行效標關聯效度分析,

必須尋找一個適當的、可量化的效標,也就是測驗所要測量的行為特質。針對不同種類

或不同用途的心理測驗,必須選擇適當的量化效標。其中,已出版的同質性心理測驗

(previous published test)是以已出版、普遍被使用,且具代表性的其他同質心理測驗作

為效標。幾乎各類心理測驗都能使用已出版的心理測驗驗證其效標關聯效度,此種方法

也是目前國內外普遍使用的方法之ㄧ(朱錦鳳,民 99)。本研究使用由林寶貴、黃玉枝、

黃桂君、宣崇慧(2008)依據第一版測驗所修訂完成的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作為

效標參照的工具,因為此測驗工具目前廣泛為臨床語言治療師所用,主要用途在於評估

3 至 6 歲兒童的語言發展能力,且信效度皆佳。

效標關聯係數是由測驗分數結果跟效標的量化資料求相關而得的數據(朱錦鳳,民

99),而該相關係數即為效度係數(validity coefficient)。效度係數通常是一個達到正相關

的相關係數,也就是說,效度係數必須在統計上達到顯著正相關,才能滿足效標關聯效

Page 19: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8

度的標準。

效度係數事實上即是相關係數,相關係數是一個標準化分數,介於-1 與+1 之間。

當相關係數的絕對值越高,表示兩個變項的關聯越密切(朱錦鳳,民 99;吳明隆,民 100;

邱皓政,民 94)。相關係數的大小有不同的關聯程度,由表 2-1 呈現。由表 2-1 可以得

知,若相關係數在.10 以下的話,則兩變項的關聯程度是微弱或無相關;若相關係數介

於.10 至.39 的話,則兩變項的關聯程度是低度相關;若相關係數介於.40 至.69 的話,則

兩變項的關聯程度是中度相關;若相關係數介於.70 至.99 的話,則兩變項的關聯程度是

高度相關;若相關係數在 1.00 以上的話,則兩變項的關聯程度是完全相關(朱錦鳳,民

99;吳明隆,民 100;邱皓政,民 94)。。

表 2-1 係數的強度大小與意義

相關係數範圍(絕對值) 變項關聯程度

1.00 完全相關

.70 至.99 高度相關

.40 至.69 中度相關

.10 至.39 低度相關

.10 以下 微弱或無相關

資料來源:邱皓政 (2005)。社會與行為科學的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 中文視窗版

資料分析與範例解析。台北:五南。

在效標關聯效度驗證中,若以取得效標的時間來分,可分為同時效度(concurrent

validity)和預測效度(predictive validity)。若取得效標的時間與驗證效標關聯效度是同時

間,則稱為同時效度,例如以已出版的心理測驗作為效標;如果效標必須要等待一段時

間才能獲得資料,則稱為預測效度,例如以未來工作表現作為效標(朱錦鳳,民 99)。

每種效度適用於不同種類的測驗,並不需要分析各類型的效度(朱錦鳳,民 99)。

Page 20: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9

本研究將會進行內容效度的分析,將會使用雙項細目表分析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內容

與一般常用的學前兒童語言篩檢工具的關聯性,並請內容主題專家審閱問卷的題目是否

恰當。另外,在本研究中,研究者請家長填寫檢核表的同時,也請兒童接受標準化語言

測驗的施測,以取得標準化測驗結果作為效標分數,且篩檢的目的在於找出具有語言障

礙的高風險兒童,不在於預測兒童未來的語言表現(Rescorla,1989),故本研究亦將會

採用同時效度以分析自編家長觀察式語言檢核表是否與效標測驗具有相關。

参、測驗的篩檢準確度

篩檢的目的在於找出可能具有語言發展遲緩的高風險兒童,再接受標準化語言測驗

的施測,確認兒童是否具有語言發展遲緩,並進一步介入治療,以達到早期療育的成效。

因此,測驗的篩檢準確度便顯得格外重要(Rescorla, 1989; Thal, et al., 1999)。需求得測

驗的篩檢準確度,必須先得篩檢工具的切截點,並分析在該切截點時,測驗分數的診斷

結果及檢核表的篩檢結果。以下分別討論診斷結果及篩檢結果的分類及分析,以及如何

使用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線(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曲線)進行切截點

的分析。

一、診斷結果及篩檢結果的分類及分析

評估篩檢測驗的準確度須先列舉出可能的診斷結果及篩檢結果,篩檢結果正常者為

陰性(negative),篩檢結果異常者為陽性(positive);診斷結果亦可將受試者分為發展遲

緩及正常發展兩類。診斷結果及篩檢結果共有兩類正確結果及兩類錯誤結果:(1)正確

診斷:正確接受(true positive,TP)及正確拒絕(true negative,TN),(2)錯誤診斷:錯誤

Page 21: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10

接受(false positive,FP)及錯誤拒絕(false negative,FN)(Hulley, Cummings, Browner,

Grady, & Newman, 2007)。表 2-2 中詳述以上四種分類結果的定義:

表 2-2 四種診斷及篩檢可能結果的定義

分類結果 定義

正確

診斷

正確接受(true positive,TP) 篩檢結果為發展遲緩,診斷結果亦為發展遲緩。

正確拒絕(true negative,TN) 篩檢結果為正常發展,診斷結果亦為正常發展。

錯誤

診斷

錯誤接受(false positive,FP) 篩檢結果為發展遲緩,但診斷結果為正常發展。

錯誤拒絕(false negative,FN) 篩檢結果為正常發展,但診斷結果為發展遲緩。

資料來源:Designing clinical research (3rd

ed.) (p.190), by S. B. Hulley, S. R. Cummings, W.

S. Browner, D. G. Grady, & T. B. Newman, 2007, Philadelphia, PA :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Copyright by the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依據以上四種分類結果,可得到四個準確度指標,分別是敏感度(sensitivity,Se)、

特異度(specificity,Sp)、陽性預測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PV),以及陰性預測值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NPV)。以上四個準確度指標以表 2-3 呈現彼此的關係,並且

將定義詳述如下:

(一)敏感度(sensitivity,Se):意指發展遲緩兒童在接受篩檢測驗後,結果亦為陽性的

比例,也就是說,敏感度是在看篩檢工具能偵測到真正具有語言發展遲緩兒童的正確性

(Klee, et al., 1998)。敏感度的計算公式為:敏感度(Se)=正確接受(TP)/正確接受+錯誤

拒絕(TP+ FN)(Heilmann, Weismer, et al., 2005)。敏感度對於編製篩檢工具是相當重要

的,因為敏感度高的篩檢工具能區分出具有高風險語言發展遲緩的兒童(Justice, et al.,

2002)。

(二)特異度(specificity,Sp):意指正常發展的兒童在接受篩檢測驗後,其結果亦為陰

性的比例。也就是說,特異度是在看正常發展的兒童被確認為沒有語言發展遲緩的正確

Page 22: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11

性(Klee, et al., 1998)。特異度的計算公式為:特異度(Sp)=正確拒絕(TN)/錯誤接受+正

確拒絕(FP +TN)( Heilmann, et al., 2005)。提高篩檢工具的特異度能夠降低偽陽性發生

的比例,降低醫療資源的浪費。

(三)陽性預測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PV):意指篩檢結果為陽性,而其真正的語

言發展狀態亦為遲緩的比例(Klee, et al., 1998)。陽性預測值的計算公式為:陽性預測值

(PPV)=正確接受(TP) /正確接受+錯誤接受(TP +FP) (Heilmann, et al., 2005)。研究者可

以由陽性預測值得知這些被篩檢出有語言發展遲緩的兒童中,有多少比例是真正語言發

展遲緩的兒童,證明篩檢結果的正確性。

(四)陰性預測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NPV):意指篩檢結果為陰性,而其真正的語

言發展狀態亦為正常的比例(Klee, et al., 1998)。陰性預測值的計算公式為:陰性預測值

(NPV)=正確拒絕(TN) /正確拒絕+錯誤拒絕(TN + FN) (Heilmann, et al., 2005)。研究者

可以由陰性預測值得知這些被篩檢出是正常發展的兒童中,有多少比例是真正正常發展

的兒童,證明篩檢結果的正確性。

表 2-3 篩檢結果與診斷分類的四種結果與篩檢準確度指標

兒童發展狀態

篩檢結果 語言發展遲緩 語言發展正常

需進一步評估 陽性

(TP)

偽陽性

(FP)

陽性預測值

(PPV) =TP/(TP+FP)

不需進一步評估 偽陰性

(FN)

陰性

(TN)

陰性預測值

(NPV)=TN/(TN+FN)

敏感度

(Se)=TP/(TP+FN)

特異度

(Sp)=TN/(FP+TN)

(續下頁)

Page 23: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12

資料來源:Designing clinical research (3rd

ed.) (p.190), by S. B. Hulley, S. R. Cummings, W.

S. Browner, D. G. Grady, & T. B. Newman, 2007, Philadelphia, PA :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Copyright by the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其中,篩檢的正確度可由擊中率(hit rate)呈現,也就是正確篩檢結果的比率,計算

公式為:擊中率=正確接受+正確拒絕(TP+TN)/正確接受+錯誤接受+錯誤拒絕+正確拒

絕(TP+FP+FN+TN)。

和敏感度及特異度不同的是,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會受母群體中障礙的盛行率

所影響,因為在研究中,利用樣本中的篩檢結果可以計算出敏感度及特異度,但是若要

計算陽性預測值及陰性預測值時,就要利用盛行率去推算(Klee, Pearce, & Carson,

2000) 。當盛行率愈低時,陽性預測值愈低,但陰性預測值愈高(Klee, et al., 1998)。在

研究中,「盛行率」被定義為估計兒童在篩檢之後,語言發展遲緩兒童在母群體之中所

占的百分比。就盛行率較低的罕見疾病而言,因為出現機率低,個案數少,所以出現錯

誤診斷的機率就會增加,陽性預測值亦隨之降低。在一般研究中,若無建立大型數據的

常模,則是在某一範圍內利用敏感度及特異度去推算陽性預測值及陰性預測值。

就編製測驗的心理測量學的觀點而言,研究者希望測驗能同時具有高敏感度及高特

異度,但這兩者無法同時兼具,因為兩者之間具有互為消長(trade-offs)的關係,當敏感

度增加時,特異度會些微下降。在此情況下,測驗的用途以及切截點(cutoff point)的訂

定就顯得格外重要。因為不同的測驗用途,需要著重的心理測量特性不同,且研究者必

須在某一範圍內選擇切截點,盡可能地維持良好的敏感度及特異度(Flectcher, R. W. &

Flectcher, S. W., 2005; Hulley, Cummings, Browner, Grady, & Newman, 2007)。

高敏感度的測驗適用於早期的診斷檢查,而高特異度的測驗適用於確認被其他測驗

Page 24: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13

診斷為正常的個案是否診斷有誤,以及當錯誤診斷的結果會造成病人身心受創的情況中

(Flectcher, R. W. & Flectcher, S. W., 2005; Hulley, et al., 2007)。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在於篩

檢出具有語言發展遲緩的高風險兒童,以接受進一步的語言評估,確定是否需要接受語

言治療。因此,本研究優先著重於檢核表的敏感度,若語言發展能力於臨界值的兒童在

初步篩檢時就被排除的話,則會錯過早期療育的最佳時機(Carran & Scott, 1992)。

二、使用 ROC 曲線分析切截點

設定測驗工具的切截點有許多不同的方式,包括專家判斷或以受試者實際表現進行

設定的平均數法、迴歸分析法、基準法、平均數以下一個標準差及總分之百分比法,但

以上方法會因為選擇的樣本不同,而產生不同的設定結果(王天苗、廖華芳,民 96)。

近年來有兩種方式逐漸被應用在心理測驗的編製上,其中一個方式為「試題反應理論」

(item response theory,IRT)分析,另一個方式則為 ROC 曲線分析(王天苗、廖華芳,民

96)。Klee 等人(2000)的研究指出,使用 ROC 曲線決定篩檢結果的切截分數能降低錯誤

接受的比例,進而減少偽陽性發生的比率,且 ROC 曲線不受盛行率所影響(Hulley, et al.,

2007),因此本研究採用 ROC 曲線圖計算篩檢工具的切截點。

ROC 曲線適用於使用類別量尺、區間量尺,及比率量尺作為測量結果的診斷測驗,

並且能夠呈現敏感度與特異度之間消長(trade-off)的關係,若敏感度增加,特異度即會

稍微下降(Greiner, Pfeiffer, & Smith, 2000)。由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線圖可見,Y 軸為敏

感度,X 軸為 1-特異度(1-specificity),將不同的篩檢分數所得的敏感度及 1-特異度的

座標,繪製於圖中,並將各座標點連線即得 ROC 曲線圖(王天苗、廖華芳,民 96)。敏

Page 25: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14

感度與 1-特異度在此圖中分別代表「正確接受」值及「錯誤接受」值。研究者在此曲線

上選擇不同的切截點(cut-off value)皆具有相異的敏感度及特異度(Flectcher, R. W. &

Flectcher, S. W., 2005)。敏感度及特異度的值與切截點的變動息息相關,若切截點提高,

敏感度即會下降,特異度將會增加;若切截點下降,敏感度即會上升,特異度將會下降

(Greiner, et al., 2000)。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線圖上每一個轉折處都代表不同的切截點,

而最佳的切截點是落在圖形的最靠近左上角的地方,也就是敏感度及特異度最佳的切截

點。

研究者亦可以利用 ROC 曲線下的面積(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來選擇最佳的切

截點(Greiner, et al., 2000)。ROC 曲線下的面積代表篩檢工具的整體準確度,面積大小

的範圍在 0.5 至 1.0 之間,代表最差至最佳的整體準確度(Flectcher, R. W. & Flectcher, S.

W., 2005; Greiner, et al., 2000; Hulley, et al., 2007)。也就是說,ROC 曲線下面積越大,

測驗的區辨效果越好(王天苗、廖華芳,民 96)。當 ROC 曲線下的面積為.60 至.70,則

代表此篩檢工具的準確度不佳;當 ROC 曲線下的面積為.70 至.80,則代表此篩檢工具

的準確度尚可;當 ROC 曲線下的面積為.80 至.90,則代表此篩檢工具的準確度佳;當

ROC 曲線下的面積為.90 以上(包括.90),則代表此篩檢工具的準確度極佳(王天苗、廖

華芳,民 96;Feldman, et al., 2005)。另外,研究者亦能利用 ROC 曲線下面積比較兩份

以上篩檢工具的整體準確度(Flectcher, R. W. & Flectcher, S. W., 2005; Greiner, et al.,

2000; Hulley, et al., 2007)。

Page 26: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15

第二節 使用家長觀察報告做為語言篩檢工具的優劣分析

兒童語言評估的方式主要包括了結構化測驗、語言樣本分析,以及家長觀察報告。

家長觀察報告事實上是將父母親或是其他的主要照顧者與孩子之間廣泛的生活經驗,作

系統性的運用(Dale, 1996)。所以,家長觀察報告會請家長就自己所觀察到兒童的日常

表現,檢視兒童的發展能力是否達到一般正常發展的標準。

臨床工作者在進行學前兒童語言評估時,常常需要仰賴家長觀察報告,特別是在於

篩檢兒童是否具有語言發展遲緩的風險時,臨床工作者更需要家長提供與兒童語言能力

表現的資訊(Dale, 1996)。然而,家長觀察報告仍有其偏誤的地方,臨床工作者及研究

者在運用上仍須特別注意。以下就家長觀察報告的優點及使用上的限制進行分析及討

論,以便在家長觀察報告的運用上,能有更深入的認識。

壹、家長觀察報告的優點

家長觀察報告在使用上有許多優點,以下分為研究使用及臨床運用兩大部份做討論

及論述:

一、家長觀察報告在研究使用上的優點

就家長觀察報告的優點而言,家長觀察報告優於結構化測驗及語言樣本分析的地方

在於,能夠獲得兒童較為廣泛且研究者或臨床工作者在治療室中可能無法觀察到的能

力。因為家長長時間與兒童相處在一起,包括兒童玩樂、吃飯、洗澡,甚至是睡覺的時

候,幾乎都跟家長相處在一起。而且,家長亦能得知兒童與其他長輩、手足,以及同儕

之間互動的情形。因此,家長能夠得知兒童在各種情境下的語言表現能力(Rescorla, 1989;

Page 27: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16

Thal, et al., 1999)。

因為家長觀察報告等於提供了兒童日常語言表現的縮影,因此比較不受外在因素的

影響(Rescorla, 1989)。舉例而言,在一段兒童語言樣本中,研究者大多能夠觀察到兒童

所能表達的高頻字,但是對於兒童其他已經精熟的詞彙,研究者可能無法在一段簡短的

語言樣本中觀察到。家長觀察報告主要是基於家長本身對於與兒童相處的經驗所得,不

同於治療室或是實驗室的情境,所以能夠獲得兒童更細微的語言表現能力(Thal, et al.,

1999)。家長成為了共同研究者,除了提供研究者高品質的資訊,同時在治療計畫中,

家長也持續參與了研究(Dale, 1996)。

此外,家長觀察報告亦能蒐集大規模的兒童語言資料。舉例而言,MacArthur

Communicative Development Inventories-Ⅲ(CDI-Ⅲ;Fenson, et al., 2007)便蒐集了 1,803

位年齡介於八個月至三十個月大兒童關於語言發展的資料,統計出八個月至三十個月大

的兒童所能說出的詞彙及短句,可評估兒童的語言發展能力。

更重要的是,家長觀察報告亦能提供初步篩檢的功能,亦即在進行大規模的兒童語

言評估之前,使用家長觀察報告作為初步篩檢的工具,篩選出可能具有語言發展遲緩的

高風險兒童進行語言評估,可大規模節省人力及物力的資源,並且能夠有效地及早介入

治療,達到早期療育的效果(Dale,1996; Rescorla, 1989; Thal, et al., 1999)。

二、家長觀察報告在臨床使用上的優點

家長觀察報告不僅能提供篩檢的功能,亦能在治療過程中,提供臨床工作者兒童語

言表現的回饋。因為在治療的過程中,家長觀察報告可以提供臨床工作者兒童在治療情

Page 28: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17

境外的表現,對於介入成效的監控來說是相當有用的(Dale,1996; Thal, et al., 1999)。

此外,家長觀察報告可讓家長在兒童的治療過程中更有參與感,因為家長以及其他

家人能夠更直接且有結構性的參與兒童的語言治療課程(Thal, et al., 1999)。

貳、家長觀察報告的限制

另一方面,家長觀察報告亦有其使用上的限制。舉例而言,家長可能對於孩子的語

言表現感到驕傲,或者是家長本身缺乏與其他語言正常發展兒童相處的經驗,所以會高

估自己孩子的語言表現能力,導致研究者無法從家長觀察報告中清楚得知兒童的語言發

展表現;相反的,家長也有可能過於擔憂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所以會低估兒童的語言

發展能力(Dale, 1996; Glascoe, 1997)。

此外,有部分研究者認為家長大多缺乏專業評估的訓練,而且對於自己的孩子表現

大多感到滿意且驕傲,所以無法具有足夠的判斷力去評估孩子的表現。因此,臨床工作

者與研究者在於解釋家長觀察報告的資料時,需要格外注意要如何適當地解釋家長觀察

報告的評估結果(Dale, 1996; Thal, et al., 1999)。

總而言之,無論是使用結構性測驗、語言樣本分析,或是家長觀察報告等方式來評

估兒童的語言發展能力,都有其優點及限制之處,所以臨床工作者及研究者在運用不同

的測驗方式時,可依測驗的需求及目的選擇適當的兒童語言評估方式。

Page 29: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18

第三節 語言檢核表的內容分析

Dale(1996)提出家長觀察報告可以評估的兒童語言能力面向,包括語意、語法、語

用等層面,研究者及臨床工作者可以針對自己的需求編製合適的檢核表。現存的家長觀

察報告會詢問家長兒童是否會說出某些字彙,或是是否能理解某些字彙(Dale, 1996)。

編製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項目內容,需要先統整兒童語言發展的理論,並參考目

前國內外常用的學前兒童語言篩檢工具。以下分為兩大部分論述:

壹、學者提出的兒童語言發展理論

Rossetti(1996)指出,兒童在四歲之前已發展的接收性及表達性語言能力,以表 2-4

呈現如下:

表 2-4 兒童在四歲之前已發展的接收性及表達性語言能力 (Rossetti, 1996)

(一)接收性語言能力

(1)兒童大部分時候能夠遵從父母或是他人的指令,這些指令必須是父母要孩子做某件

事,例如:要孩子拿玩具給媽媽。

(2)兒童能夠認出常見物品的圖片以及物品本身。

(3)兒童開始發展對於動詞的理解。

(4)兒童能辨認許多身體部位。

(5)兒童能理解常見物品的功能。

(6)兒童能理解大小尺寸的不同。

(7)兒童開始發展對於介係詞的了解。

(二)表達性語言表達能力

(1)兒童能說出日常接觸者的名稱,例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

(2)兒童能說出自己的年齡。

(3)兒童能說出手、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等身體部位。

(4)兒童能用肯定或否定的語氣回答問題。

(5)兒童能用口語表達自己要上廁所或是其他的需要。

(6)兒童能使用問句,例如:「這是什麼?」或「為什麼?」。

(7)兒童能說出 3~5 個字的句子。

(8)兒童能說出過去以及未來的事情。

Page 30: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19

(9)兒童能正確說出他們的全名。

(10)兒童能命名常見物品,並且能說出其功能。

(11)兒童能說出完整句子。

資料來源:Communication intervention: Birth to three (1st ed.), by L. M. Rossetti, 1996, San

Diego, CA: Singular Publishing Group Inc. Copyright by the Singular Publishing

Group Inc.

McLaughlin(2006)提出,兒童在四歲之前已發展的語言能力以表 2-5 呈現如下:

表 2-5 兒童在四歲之前已發展的接收性及表達性語言能力 (McLaughlin, 2006)

(一)接收性語言能力

(1)兒童可以遵從兩個步驟以上的指令。

(2)兒童能理解顏色、形狀、尺寸,及位置等概念。

(二)表達性語言能力

(1)兒童可以簡單回答「wh-」開頭的問句,包括位置「在哪裡?」、動作「在做什麼事?」,

以及功能「這是做什麼用的?」等問題。

(2)兒童的語句長度可達三到四個字以上。

(3)兒童能夠說出由兩種以上不同詞性的字組成的句子,且日常表達的頻率會逐漸增

加。

(4)兒童能與他人維持談論某一話題,例如:分享一本書的內容。

資料來源: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development. (2nd

ed.), by S. McLaughlin, 2006, New

York: Thomson Delmar Learning. Copyright by the Thomson Delmar Learning.

貳、目前國內外常用的學前兒童語言篩檢工具

目前國內外常用的學前兒童語言篩檢工具包括:Kindergarten Language Screening

Test(Gauthier & Madison,1998)、嬰幼兒綜合發展測驗(王天苗等人,2002)、零歲至六

歲兒童發展篩檢量表(黃惠玲,2000),及零歲至三歲華語嬰幼兒溝通及語言篩檢測驗(黃

瑞珍等,2009)等測驗工具,以及台北市政府社會局早療通報轉介中心(2012)所提供的

台北市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以下簡述各篩檢工具的測驗目的、適用年齡、施測方式、

施測時間、記分方式、評估面向,以及檢視兒童在四歲之前必須發展出來的語言能力:

Page 31: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20

一、Kindergarten Language Screening Test(Gauthier & Madison,1998)

1.測驗目的:讓疑似有語言障礙的兒童能接受進一步的診斷。

2.適用年齡:適用於四歲零個月~六歲十一個月大的兒童

3.施測方式:由專業人員進行施測、計分,以及解釋施測結果。

4.施測時間:約 15 分鐘。

5.記分方式:施測者依據指導手冊的指導語及標準進行施測及計分,若通過標準則給予

「1」分,若未通過標準則給予「0」分。

6.評估面向:皆為評估兒童的語言能力。

7.檢視兒童在四歲之前應發展出的接收性及表達性語言能力,以表 2-6 整理如下:

表 2-6 兒童在四歲之前已發展的接收性及表達性語言能力 (Gauthier & Madison, 1998)

(一)接收性語言能力

(1)能辨認基本顏色。

(2)會指認身體部位。

(3)能聽從指令。

(二)表達性語言能力

(1)能說出自己的全名及年齡。

(2)會能從 1 數到 10。

(3)能訪說句子。

資料來源:Kindergarten Language Screening Test. (2nd

ed.), by S. V., Gauthier, & C. L.,

Madison, 1998, Austin, TX: PRO-ED. Copyright by the Austin, TX: PRO-ED.

二、嬰幼兒綜合發展測驗(王天苗等人,民 91)

1.測驗目的:主要在於評估嬰幼兒在認知、語言、動作、社會和自理能力等發展領域上

的發展情形和所表現出的行為特徵,以初步篩檢出嬰幼兒可能的發展問題,或進一步診

斷或鑑定發展情形。

Page 32: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21

2.適用年齡:適用於實足年齡介於 3 個月至 71 個月的一般嬰幼兒及發展遲緩嬰幼兒。

3.施測方式:包括評量者個別施測、自填問卷,及個別訪談。其中評量者個別施測需要

評量者依指導手冊的標準進行施測,收集受試者的發展資料;自填問卷及個別訪談則是

其他獲得嬰幼兒發展狀況的方式,評量者可藉由此兩種方式收集嬰幼兒發展的相關資

料。

4.施測時間:施測所需時間視嬰幼兒的年齡而定,一般而言需要 40~90 分鐘。一歲以內

嬰幼兒需要 40 分鐘左右,一歲至四歲幼兒需要 60~90 分鐘,五歲幼兒則約需一個小時。

5.記分方式:各項題目皆以「1」及「0」計分,「1」分代表通過,「0」分代表不通過。

6.評估面向:評估嬰幼兒的五大發展領域能力,包括「認知能力」、「語言能力」、「動作

能力」、「社會能力」和「自理能力」。

7.檢視兒童在四歲之前應發展出的接收性及表達性語言能力,以表 2-7 整理如下:

表 2-7 兒童在四歲之前已發展的接收性及表達性語言能力 (王天苗等人,民 91)

(一)接收性語言能力

(1)會聽命令做簡單的連續動作。

(二)表達性語言能力

(1)大人說孩子熟悉的故事時,他會用完整的語句接腔。

(2)會覆誦一個複雜句。

(3)說話會用「因為…所以…」來表示。

資料來源:王天苗、林世華、林麗英、鄒國蘇、廖華芳、蘇建文 (2002)。嬰幼兒綜合

發展測驗。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三、零歲至六歲兒童發展篩檢量表(黃惠玲,民 89)

1.測驗目的:可快速篩檢出疑似有發展遲緩的嬰幼兒或兒童,以作進一步的評量,以確

認是否具有發展遲緩。

Page 33: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22

2.適用年齡:零歲至六歲大的嬰幼兒及兒童。

3.施測方式: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請嬰幼兒或兒童的主要照顧者填寫,依檢核表的內

容勾選嬰幼兒或兒童的發展能力是否符合。

4.施測時間:約 10-20 分鐘。

5.記分方式:選項分為「會」及「不會」,得分以答「會」的選項計分。

6.評估面向:評估嬰幼兒及兒童的「語言與溝通發展」、「社會人格發展」、「粗動作技能

發展」、「細動作技能發展」,及「知覺與認知發展」等能力。

7.檢視兒童在四歲之前應發展出的接收性及表達性語言能力,以表 2-8 整理如下:

表 2-8 兒童在四歲之前已發展的接收性及表達性語言能力 (黃惠玲,民 89)

(一)接收性語言能力

(1) 大部分時候能夠做對父母或其他人的指示。

(2) 了解「苦」、「甜」或「冷」、「熱」的意思。

(3) 能夠正確指出常見顏色,例如:紅、黃、綠、藍等色。

(二)表達性語言能力

(1) 看著圖說出一種東西的名稱。

(2) 說出自己的名字或小名。

(3) 用語言表示要上廁所或表示其他需要。

(4) 會用問句,例如:「這是什麼?」或「為什麼?」。

(5) 說話時會固定使用一些簡單的「數量詞」。

(6) 數到十以上。

(7) 與他人一問一答地談話或聊天。

(8)用「昨天」、「今天」、「明天」……等一些較簡單的「時間詞」。

(9) 說出「我…,然後…。」這一類的複合句。

資料來源:黃惠玲 (2000)。零歲至六歲兒童發展篩檢量表。台北:心理。

Page 34: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23

四、零歲至三歲華語嬰幼兒溝通及語言篩檢測驗(黃瑞珍等人,民 98)

1.測驗目的:快速篩檢零歲至三歲嬰幼兒的語言發展能力,瞭解幼兒的語言發展能力,

以利早期發現與介入,以早期鑑定語言發展遲緩的嬰幼兒。

2.適用年齡:零歲至三歲嬰幼兒。

3.施測方式: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之下,由嬰幼兒或兒童的主要照顧者填寫。

4.施測時間: 約 15 分鐘。

5.記分方式:選項分為「會」及「不會」,得分以答「會」的選項計分。

6.評估面向:主要評估嬰幼兒的語言發展能力,包括語意、語法、語用等語言層面。

7.檢視兒童在三歲之前應發展出的接收性及表達性語言能力,以表 2-9 整理如下:

表 2-9 兒童在四歲之前已發展的接收性及表達性語言能力 (黃瑞珍等人,民 98)

(一)接收性語言能力

(1) 沒有肢體動作提示下,能聽懂兩種以上不同的指令。

(2) 會理解「上面、下面、裡面、外面」等任一基本方位詞。

(3) 會理解說故事書的規則。

(4) 知道「大」、「小」或「多」、「少」的概念。

(5) 會正確指出並說出至少兩個身體其他的細部位。

(6) 理解並說出至少一種顏色。

(二)表達性語言能力

(1) 會表達所有權的短語。

(2) 會用「這是什麼?」的問句。

(3) 會表達需要幫助,或請求協助。

(4) 會用口語表達生理狀況。

(5) 會使用完整語句主動告知需求。

(6) 會在動詞後面加上「了」或「過」表達「完成」的時態。

(7) 會詢問原因。

(8) 會主動問 A 不 A 的問句。

(9) 會使用驚嘆詞。

(10) 會說簡單的完整語句。

Page 35: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24

(11) 會用「為什麼」、「哪裡」、「誰」的問句。

(12) 會使用時間副詞「剛剛」或「剛才」表示做過的事情。

(13) 會說「今天、明天、昨天」的時間副詞。

資料來源:黃瑞珍、李佳妙、黃艾萱、吳佳錦、盧璐 (民 98)。零歲至三歲華語嬰幼兒

溝通及語言篩檢測驗。台北:心理。

五、台北市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台北市社會局早療通報轉介中心,民 101)

1.測驗目的:家長能透過線上填寫檢核表的方式,快速篩檢零歲至六歲嬰幼兒的發展能

力,初步瞭解幼兒的發展狀況。

2.適用年齡:零歲至六歲嬰幼兒及兒童。

3.施測方式:家長自行上網點選台北市社會局早療通報轉介中心的網址,在線上勾選檢

核表的選項。

4.施測時間: 約 15 分鐘。

5.記分方式:選項分為「是」及「否」,得分以答「是」的選項計分。

6.評估面向:主要評估嬰幼兒的各項發展能力,包括認知能力、語言能力、粗大動作、

精細動作,及社交能力等發展層面。

7.檢視兒童在四歲之前應發展出的接收性及表達性語言能力,以表 2-10 整理如下:

表 2-10 兒童在四歲之前已發展的接收性及表達性語言能力 (台北市社會局早療通報

轉介中心,民 101)

(一)接收性語言能力

(1) 能正確指出至少六個身體部位

(2) 具有數量的概念。

(二)表達性語言能力

(1) 可以說出來的數量已經多到數不清,而且大多數不是單音。

(2) 大多數時候可以使用兩個語詞組合成的句子表達意思(如:媽媽-抱抱、要-喝水等)

(3) 通常可以和人一問一答持續對話,使用 2 至 3 個單詞的短句,且回答內容切題。

Page 36: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25

(4) 能主動用至少一種句子問問題(例如:…是什麼?為什麼?誰?...在哪裡?)

(5) 通常能正確使用代名詞「你」、「我」。

(6) 能說出四種東西的用途。

資料來源:台北市社會局早療通報轉介中心 (民 101)。台北市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取

自 World Wide Web:

http://163.29.39.145/tpeirrc/01_announce/A03_checkform/A03_notify_webche

ck_add.asp

整合學者提出的兒童語言發展理論,以及常用的篩檢工具,整理出幾項重要且兒童

必須具備的接收性及表達性語言能力,並且運用在編製本項研究中所使用的學前兒童語

言檢核表上。以下使用表 2-11 呈現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中各項目的相關資料及文獻參

考,以及說明各項目符合何種兒童語言發展能力:

Page 37: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26

表 2-11 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項目的參考文獻整理

兒童必須具備

的語言能力 檢核表中的項目

參考文獻

接收性語言能力

理解指令

孩子可以了解父母所給予的指示,例如:球球給我、吃飯飯、穿鞋鞋等,

並且做出正確的反應。

王天苗等人,民 91;黃瑞珍等人,民 98;

Gauthier & Madison,1998。

能理解生活中的常見用語,例如:再見/bye bye、來這裡,孩子能真正

聽懂並做出正確反應。

台北市社會局早療通報轉介中心,民 101;

Rossetti,1996。

孩子無法聽懂兩個步驟的指令,並且正確執行指令,例如:當別人說「把

球球撿起來放回去箱子裡面」時,孩子無法做出「將球放回去箱子裡」

的動作。

黃惠玲,民 89;黃瑞珍等人,民 98;

McLaughlin,2006;Rossetti,1996。

理解他人問題 孩子可以聽懂別人問他的簡單問句,例如:別人問「你叫什麼名字?」,

孩子可以正確回答出自己的小名或是全名。 黃惠玲,民 89;Gauthier & Madison,1998。

辨別顏色 孩子能夠指認出常見的顏色,例如:紅色、黃色、藍色、黑色、白色。

台北市社會局早療通報轉介中心,民 101;

黃惠玲,民 89;黃瑞珍等人,民 98; Gauthier

& Madison,1998。

表達性語言能力

能正確數數 孩子能夠自己正確從 1 數到 10。 黃惠玲,民 89;Gauthier & Madison,1998。

表達長時間接

觸者的名稱 孩子可以正確叫出長時間照顧他的人,例如:爸爸、媽媽、阿姨等。 Rossetti,1996;黃惠玲,民 89。

Page 38: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27

兒童必須具備

的語言能力 檢核表中的項目 參考文獻

表達性語言能力

以口語表達具

有意義的詞彙

孩子能說出日常生活或熟悉的物品名稱,例如:電風扇、桌子。 黃惠玲,民 89

孩子表達的詞彙量多,很少用「這個」、「那個」或手勢來代替所要表達

的內容。

台北市社會局早療通報轉介中心,民 101;

Rossetti,1996。

說出身體部位

孩子能夠說出自己身體主要的身體部位,例如:眼睛、鼻子、嘴巴、耳

朵、手、腳。

台北市社會局早療通報轉介中心,民 101;

Gauthier & Madison,1998;Rossetti,1996。

孩子能夠說出自己身體至少兩個細部位,例如:眉毛、膝蓋、腳趾。 黃瑞珍等人,民 98

說出短句 孩子能說出兩個不同意義的詞彙所組成的完整句子,例如:「媽媽-抱

抱」、「喝-水水」。

台北市社會局早療通報轉介中心,民 101;

黃瑞珍等人,民 98;McLaughlin,2006;

Rossetti,1996。

使用問句 孩子能使用問句詢問問題,例如:「這是什麼?」、「玩具在哪裡?」、

「他是誰?」。

黃惠玲,民 89;黃瑞珍等人,民 98;Rossetti,

1996。

表達完整語句

孩子所說的句子常常是不完整的,其他人不容易了解孩子所表達的意

思。 王天苗等人,民 91;黃惠玲,民 89;黃瑞珍

等人,民 98;McLaughlin,2006;Rossetti,

1996。 孩子能夠用完整句子來表達需求,例如:孩子會說「我要上廁所」來表

達他想要上廁所的需求。

進行對話

孩子能夠與他人持續進行同一主題的對話,並且能以符合主題內容的語

句回應他人。例如:他人問:「你星期天有沒有出去玩?」孩子答:「有

啊。」他人問:「那你去哪裡玩呢?」孩子答:「我去奶奶家玩。」

王天苗等人,民 91;台北市社會局早療通報

轉介中心,民 101;McLaughlin,2006。

表達自己的需

孩子能夠用完整句子來表達需求,例如:孩子會說「我要上廁所」來表

達他想要上廁所的需求。 黃瑞珍等人,民 98;Rossetti,1996。

Page 39: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28

兒童必須具備

的語言能力 檢核表中的項目 參考文獻

表達性語言能力

可表達「大」與

「小」的形容詞

孩子能夠說出「大」和「小」的形容詞,例如:問孩子說:「要大的車

車還是小的車車?」,孩子能回答:「大的車車」。 黃瑞珍等人,民 98;Rossetti,1996。

能表達時間副

詞 孩子能夠說出正在發生的事情,例如:「杯子掉下來了。」 黃瑞珍等人,民 98。

能說出物品用

孩子能說出常用物品的用途,例如:問孩子「杯子可以用來做什麼?」,

孩子能回答:「喝水/喝果汁」。

台北市社會局早療通報轉介中心,民 101;

Rossetti,1996。

能表達代名詞 孩子能正確說出代名詞「我的」或是「你的」來表示是誰擁有某個物品,

例如:問孩子:「這個玩具是誰的?」,孩子能回答:「我的」。

台北市社會局早療通報轉介中心,民 101;

Rossetti,1996。

Page 40: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29

第四節 提升篩檢工具準確度的相關研究

Klee 等人(2000)統整與家長觀察報告式篩檢工具有關的研究,並運用敏感度、特

異度、陽性預測值,以及陰性預測值等指標檢視,如表 2-12 所示。

表 2-12 與家長觀察報告式篩檢工具相關研究的整理 (引自 Klee 等人,2006)

學者研究 語言遲緩兒

童的盛行率

敏感度

(sensitivity)

特異度

(specificity)

陽性預測值

(PPV)

陰性預測值

(NPV)

Klee et al.

(1998) 15% 91% 87% 51% 98.4%

Law (1994) 8% 98% 69% 32% 99.5%

Stoke

(1997)

20% 78% 91% 56% 96.5%

14% 78% 95% 70% 96.6%

Whitworth et

al. (1993) 9% 69% 72% 27% 94.0%

資料來源:“Improving 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Screening for Developmental

Language Disorder,” by T. Klee, K. Pearce, & D. K. Carson, 1998,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 43, 822.

由表 2-12 可以發現盛行率的範圍由 8%~20%,變異性相當大,因為每一份研究的

診斷標準及切截點的選擇都不相同,可能是-1 個標準差到-1.5 個標準差。聯合國統計發

展遲緩的盛行率為 6~8%,而美國統計當地三歲語言發展遲緩兒童的盛行率為 2%~3%,

無論是何種數據,都與這些研究的統計結果相差甚多,造成會有過度轉介的情形出現。

因此可由表 2-12 得知,每一套工具的敏感度、特異度、陰性預測率都高,大多能篩檢

出具有語言發展遲緩的高風險兒童,但是這些工具的陽性預測值都略低,造成偽陽性提

高,過度轉介個案接受進一步的語言評估,會使得醫療資源過度浪費,並且增加了家長

的焦慮程度(Klee, et al., 2000)。

Klee等人(2000)針對 Language Development Survey (LDS; Rescorla, 1989)的偽陽性

Page 41: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30

過高的情形(原本 LDS 的陽性預測值=51.1%),探討如何在需要維持高敏感度、特異度、

陰性預測值的情況中,提高陽性預測值,並且重新定義通過的標準。在 Rescorla(1989)

的研究中,LDS 是一份包含有將近 300 字的檢核表,提供給家長勾選出兒童會說出的

字彙,並請家長指出兒童是否會說出兩個字組成的片語。篩選標準為若兒童會說出的字

彙少於 50 字或無法說出兩個字組成的片語,則被篩選為可能具有語言發展遲緩的兒

童,需要進一步接受評估(Rescorla, 1989)。研究者使用標準化測驗驗證家長觀察報告與

兒童語言能力的關聯性,指出家長觀察報告具有相當高的同時效度。依據臨床診斷,將

受試兒童分成正常發展兒童及語言發展遲緩兒童,語言發展遲緩的語言表現至少在一個

標準差以下。在這份研究中,研究者分析正常發展及語言發展遲緩兒童的家長,在檢核

表上所提供的資訊有何差別,包括:出生順序、是否早產、性別等等,研究結果發現:

(1)語言發展遲緩兒童的家長比語言發展正常兒童的家長更擔心兒童的語言、聽力、溝

通技巧。(2)語言發展遲緩兒童在兩歲之前,通常有六次或六次以上發生中耳炎的經驗,

顯著高於正常發展兒童的發生次數。因此,Klee 等人(2000) 使用以上兩個結果做為重

新定義篩檢標準的變項。

研究過程中,研究者使用三種標準來統計同一群受試者在不同的標準下,哪一種標

準的陽性預測值最高。分別是(1)兒童會說出的字彙少於 50 字或無法說出兩個字組成的

片語,且家長是否擔心兒童的語言發展;(2)兒童會說出的字彙少於 50 字或無法說出兩

個字組成的片語,且兒童具有中耳炎病史;(3)兒童會說出的字彙少於 50 字或無法說出

兩個字組成的片語,且家長是否擔心兒童的語言發展,以及兒童具有中耳炎病史。此篇

Page 42: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31

研究的統計結果如下:

(1) 兒童會說出的字彙少於 50 字或無法說出兩個字組成的片語,且家長是否擔心兒童

的語言發展:偽陽性大幅降低、特異度提高,但是敏感度降低。因此可以得知增加詢問

「家長是否關心兒童的語言發展」,並不影響到原本 LDS 的結果,研究者解釋,這是因

為就算家長只是擔心兒童的聽力或是溝通能力,都會指出是關心兒童的語言能力。

(2) 兒童會說出的字彙少於 50 字或無法說出兩個字組成的片語,且兒童具有中耳炎病

史:偽陽性降低,但是跟前一個標準一樣都會降低敏感度,且會增加錯誤拒絕(偽陰性)

的比例。

(3) 兒童會說出的字彙少於 50 字或無法說出兩個字組成的片語,且家長是否擔心兒童

的語言發展,以及兒童具有中耳炎病史:這種方式的統計相關最高,能增加特異度,且

依然維持高敏感度。因此,在 α=.05 的情況中,推論到母群體後,陽性預測值可望由 51.1%

提高到 77.1%。

在此研究中,將家長是否擔心兒童的語言發展能力,以及兒童發生中耳炎的次數等

兩個問題加入檢核表中,研究結果指出此兩項新增問題能維持篩檢工具的高敏感度,並

降低偽陽性的比例。

另外,Feldman 等人(2003)探討家長觀察報告的兒童語言能力分數與兒童發生中耳

炎的累積天數百分比的關聯性,利用 MacArthur Communicative Development

Inventories-Ⅲ(CDI-Ⅲ; Fenson, Marchman, Thal, Dale, Reznick, & Bates, 2007)調查兒童

發生中耳炎的累積天數百分比,針對一到三歲兒童做縱貫性研究,持續分析同一批兒童

Page 43: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32

分別在一歲、兩歲、三歲時,語言能力與發生中耳炎的累積天數百分比的相關性,也就

是兩歲時研究者調查兒童一到兩歲之間的中耳炎累積天數百分比,三歲時調查兒童一到

三歲之間的中耳炎累積天數百分比。所有的兒童至少每個月都要評估中耳狀況一次,每

位兒童都必須被決定是否有急性中耳炎(acute otitis media)、積液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耳漏(otorrhea),在此研究中,無論兒童發生上述何種中耳疾病,都統

一歸類為 middle ear effusion(MEE)。

研究者評估兒童發生中耳炎的累積天數百分比的方式為,評估日期的間距不超過

90 天,若兩次檢查都有,就表示持續有中耳炎;若兩次檢查都沒有,就表示沒有中耳

炎;若只有某一次檢查有中耳炎,則表示只有一半時間有中耳炎。研究者計算中耳炎累

積天數的方式是,一歲將一年中的中耳炎累積天數除以 305天(從兩個月大到 12個月大)

後再乘以 100%,兩歲跟三歲都是將中耳炎累積天數除以 365 天。研究結果指出,兒童

一歲時的語言能力與中耳炎累積天數無顯著相關,兩歲時有顯著相關,但是相關性不

強,有待質疑。三歲時中耳炎累積天數百分比與家長觀察報告所呈現的語言能力分數有

最強的負相關,也就是說,中耳炎累積天數百分比愈高,兒童的語言能力分數愈低,這

項研究可以說明為何在 LDS 中,加入調查兒童的中耳炎病史可以提高篩檢敏感度。

另外,關於「家長是否擔心兒童的語言發展」會提高家長觀察報告的陽性預測值的

原因,根據 Glascoe (1997)的研究中,利用兩個開放式的問題詢問家長:(1) 「請告訴

我你會擔心兒童的學習及發展狀況嗎?」、(2)「請問你會擔心兒童是否理解你所說的

話嗎?」,研究哪一個問題能夠提高篩檢工具的敏感度,第二個問題因為問題的內容比

Page 44: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33

較具體,敏感度亦隨之增加。研究者依診斷結果將家長分為四組去探討,分別是:(1)

小孩需要接受治療而家長也擔心小孩的語言發展;(2)小孩需接受治療而家長不擔心小

孩的語言發展;(3)小孩不須接受治療而家長擔心小孩的語言發展;(4)小孩不須接受治

療而家長也不擔心小孩的語言發展。研究結果指出:正常發展兒童的家長傾向於不擔心

不擔心兒童的語言發展,或是擔心兒童的其他發展面向,例如:社交。而兒童具有語言

發展問題且家長也擔心的兒童中,有 73%具有言語或語言障礙。其中較為特別的是,家

長認為有問題但小孩卻沒有被診斷為語言障礙的兒童中,這些兒童的表達及接收性語言

的分數顯著低於正常發展的兒童,所以研究者對於這些家長的第一印象可能會覺得他們

是多慮的,但實際上他們卻觀察到兒童細微的表現,故應該對於家長觀察報告分數在臨

界值的兒童做進一步的評估或是持續追蹤兒童的表現。Glascoe(1997)因而提出家長對

於兒童的擔心可以作為篩檢工具的一部分,若是家長表示對於兒童的發展狀況相當擔心

的話,臨床工作者應該要進一步評估兒童的發展狀況,視兒童的情況決定是否要轉介。

這樣的研究結果可以幫助臨床工作者更注重與家長的諮商內容以及家長所提供的訊息。

因此,綜合以上研究的發現,未來在編製檢核表時,會將兒童的中耳炎病史以及家

長是否擔心兒童語言發展放入調查的項目。

Page 45: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前述動機及目的,並參考國內外文獻,經由歸納分析之後,進行研究設

計。本研究目的在於,統整相關文獻並使用國民健康局兒童語言篩檢表的內容進行修改

及增訂,作為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並分析其信效度及篩檢準確度。期能在兒童就讀幼

稚園時,使用此份檢核表,篩檢出具有語言發展遲緩的高風險兒童,轉介給專業人員做

進一步的語言評估,確認兒童是否具有語言發展遲緩,以及早進行早期療育。

本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為「研究設計」,第二節為「研究對象」,第三節為「研究

工具」,第四節為「研究程序」,第五節為「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方式」。

第一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式為發放問卷給家長填寫,問卷內容主要與兒童的語言發展相

關。問卷的測量格式為類別性題目(categorical measurement),僅有「是」與「否」兩種

類型的選項,並非可以被運算的數字。所謂的類別性題目的基本要件有二,第一是題目

的選項必須是完全互斥,第二是能夠包括所有可能的選擇,以避免受試者在填答方面產

生困難(邱皓政,民 94)。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是請家長依自己對

於兒童目前的語言發展能力的認識,回答自己孩子的語言能力是否符合問卷中所列出的

兒童語言發展情形,若是符合則勾選「是」,若不符合則勾選「否」。選項僅有「是」與

「否」兩項,完全互斥;另外在於家長填寫的基本資料欄中,亦盡量提供家長所有可能

的選項勾選,避免造成家長在填寫時產生困難,因此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符合類別性題

目的定義。

Page 46: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3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由台北市及新北市中,選擇五所幼兒園,請所方推薦或招募 20 位滿四足歲但未滿

五足歲兒童的家長,排除須接受緊急醫療照護的兒童,例如:罕見疾病兒童,共計 100

位家長及其兒童。由於本研究之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主要提供學齡前兒童的家長在入學

時填寫,而臺灣目前公立幼兒園之入學年齡須滿四足歲,故選擇已滿四足歲的兒童做為

受試者,受試者年齡的範圍需介於四歲零個月至四歲十一個月十五日之間。

先請各班老師將同意書交給家長填寫,待同意書回收後,再請同意受試的家長填寫

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請家長於一週內繳交。回收家長檢核表後的一個月內,每位家長

填寫檢核表的兒童皆須接受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的施測。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需請家長填寫研究參與者同意書(附錄五)及基本資料表(附錄四),以徵求家

長的同意及蒐集兒童的相關資料,並使用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林寶貴、黃玉

枝、黃桂君、宣崇慧,民 97)作為標準測驗工具,評估兒童的語言能力,以作為效標診

斷的參考。

壹、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

本測驗工具是由林寶貴、黃玉枝、黃桂君、宣崇慧(民 97)依據第一版測驗所修訂

完成的,測驗目的在於評量 3 至 5 歲 11 個月學前兒童之口語理解能力、口語表達能力、

表達性詞彙及構音、聲音、語暢情形,以進一步確定其是否具有溝通上的困難或障礙,

並作為篩選或鑑定學前兒童有無語言障礙或語言發展遲緩之工具。本量表共有四個分測

Page 47: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36

驗,分測驗一共有 5 題,主要目的在於施測者能與兒童建立投契關係,以順利完成後續

的分測驗,以及評估兒童的聲音、語暢、語調是否正常。分測驗二共有 29 題,主要目

的在於測量兒童的語言理解能力。分測驗三共有 13 題,主要目的在於測量兒童的表達

性詞彙與構音能力,分測驗四共有 18 題,主要目的在於測量兒童的口語表達能力。

貳、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附錄四):

本研究參考國內外之語言篩檢工具及兒童語言發展相關理論,將兒童在四歲前應具

備的語言能力,檢視並修改國民健康局兒童語言檢核表 (童寶娟,民 94)(附錄一)中的

語言發展能力部分(第 7 至 27 題),以家長能夠閱讀的方式敘述,並以問卷的方式呈現,

請家長勾選兒童是否已發展出題目所描述的語言行為,編製成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提

供給四歲兒童的家長填答。

國民健康局兒童語言篩檢表(童寶娟,民 94)的項目大多為反向敘述的題目,例如:

「孩子無法說出大部分的身體部位,如: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腳。」,以及

含有頻率副詞的敘述,例如:『孩子說話時經常省略動詞,如:「我會穿衣服」說成「我

衣服」,或「爸爸去動物園」說成「爸爸動物園」。」反向敘述的題目雖然能偵測無效問

卷,或者是可以有效改善受試者無動機以及慣性作答的現象,但是反向敘述的題目較不

易為教育程度較低的受試者作答(朱錦鳳,民 99)。故一般而言,問卷中僅需包含總題

數十分之ㄧ的反向題,減少受試者產生混淆的情形(張芳全,民 97)。因此,在本研究的

檢核表中,僅列入兩項反向題,使得受試者較易閱讀檢核表的內容,亦可改善受試者產

生慣性作答的現象。

Page 48: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37

另外,頻率副詞的使用容易發生主觀認定的混淆,且會造成受試者作答時的負擔(朱

錦鳳,民 99),每個人對於頻率副詞的認定不同,在填寫問卷時即可能產生差異性。問

卷題目的描述首重清晰明確,讓受試者能夠立即了解題目描述的意義(張芳全,民 97)。

因此將檢核表中的項目改成以正面敘述的方式呈現,且盡量避免頻率副詞的使用,例

如:將「孩子無法指認自己大部分的身體部位,如: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腳。」

一題,以正面描述的寫法改成:「孩子能夠說出自己身體主要的身體部位,例如:眼睛、

鼻子、嘴巴、耳朵、手、腳。」;以及將『孩子說話時經常省略動詞,如:「我會穿衣服」

說成「我衣服」,或「爸爸去動物園」說成「爸爸動物園」。』一題,以正向敘述且避免

頻率副詞的寫法改成:『孩子能說出完整語句,例如:「我會穿衣服」、「爸爸去動物園」。」

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是依據兒童語言的發展里程碑、相關的學前兒童語言發展理

論,以及相關篩檢工具及測驗研究,初步完成檢核表的原稿。在編製檢核表的題目之前,

研究者歸納出兒童在四歲之前必須發展出來的關鍵語言能力,包括:(一)分析目前國內

外常見的學前兒童語言篩檢工具的內容、施測方式,以及優缺點;(二)參考國外內外常

用學前兒童語言篩檢工具,包括:Kindergarten Language Screening Test(Gauthier &

Madison,1998)、嬰幼兒綜合發展測驗(王天苗等人,民 91)、零歲至六歲兒童發展篩

檢量表(黃惠玲,民 89),及零歲至三歲華語嬰幼兒溝通及語言篩檢測驗(黃瑞珍等人,

民 98)等測驗工具,以及台北市政府社會局早療通報轉介中心(民 101)所提供的台北市

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在統整所有學前兒童篩檢工具之後,歸納出所有測驗題目的重

點,以及兒童語言發展的關鍵能力,確定初步題目的內容。

Page 49: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38

第四節 研究程序

本研究在蒐集相關文獻之後,進行修改國民健康局兒童語言篩檢表(童寶娟,民

94),設計為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並探討檢核表的信效度考驗方法,接著進行檢核表

的發放、標準化語言測驗的施測,以及檢核表資料的分析,研究程序如圖 3-1 所示:

圖 3-1 研究程序圖

編製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

請內容主題專家審閱題目並進行修改及增訂題目

參考兒童語言發展理

論以及編製篩檢工具

之方法

探討目前國內外

常用之兒童語言

篩檢工具

蒐集研究學前兒

童語言篩檢工具

的相關文獻

正式施測

家長填寫檢核表

施測階段 兒童接受標準化語言測驗

資料分析處理階段

分別計算檢核表及標準化語言測驗之分數

使用α係數

分析內部一

致性

採用 Pearson

γ求得效標關

聯效度係數

分類分析以及

計算篩檢準確

度指標

運用 ROC 曲

線分析檢核

表的切截點

撰寫研究結果及討論

Page 50: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3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方式

壹、測驗結果計分

將兒童的語言評估結果,及家長填寫的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分別進行測驗結果的

計分。

一、標準化測驗工具

依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的施測手冊進行計分,並記錄每位受試者的標準測

驗得分。在本研究中使用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作為評分的效標,由於修訂學前

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可用於篩檢或是鑑定學前兒童語言障礙之用,因此會因為用途不同

而有不同的分數切截點。依據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的施測手冊內容指出,修訂

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若用於篩檢之用途,則以平均數減去 1.5 個標準差作為切截

點,也就是在四歲組的語言理解、語言表達,及語言發展等部分的原始分數分別為:16

分、25 分、43 分,作為斷該項能力正常或是異常的標準;若用於鑑定之用途,則以平

均數減去 2 個標準差作為切截點,也就是在四歲組的語言理解、語言表達,及語言發展

等部分的原始分數分別為:13 分、21 分、37 分作為判斷該項能力正常或是異常的標準

(林寶貴等人,民 97)。

本研究所探討的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主要用於篩檢可能具有語言發展遲緩的高風

險兒童,需要使用其他的標準化語言測驗作為效標參照,因此將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

評量表作鑑定之用。在本研究中,將會使用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的分數以平均

數減去 2 個標準差作為切截點,判斷受試兒童的語言能力是正常或是異常的標準。

Page 51: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40

二、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

若家長勾選「是」的選項計為 1 分,若勾選「否」的選項計為 0 分。但第 4 題及第

15 題為反向題,在此兩題中,若家長勾選「是」的選項計為 0 分,若勾選「否」的選

項計為 1 分。最後由施測者依據家長勾選的選項計算總分,並紀錄於空白處。

貳、資料分析

將蒐集家長所填寫的檢核表內容,以及兒童接受施測的語言評估結果,進行信度、

效度,以及篩檢準確度的分析,確認檢核表的分數是否具有可靠性,以及是否能透過家

長填寫檢核表,對兒童的語言發展能力進行初步篩檢。

一、信度分析

本研究的信度分析使用 α 係數分析內部一致性信度,在社會科學統計套裝軟體

(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PSS)中,當試題計分為二分名義變數時,α

係數的值與 K-R 20 之值相同(吳明隆,民 100)。本研究之檢核表題目屬於類別變數

(nominal variable),為標示事物與事物間不同特質或類別而指定的數字,無法比較兩者

間大小和形式(郭生玉,民 95)。本研究之檢核表僅有「是」與「否」兩種選項,計分

上屬於二分(dichotomous)法計分,為「通過」及「不通過」兩者,因此採用α係數進

行內部一致性分析。

二、效度分析

本檢核表的效度分析採用內容效度及同時效度。內容效度是指對測驗內容作系統化

的檢驗,以確定測驗內容涵蓋所要測量之行為特質的代表性試題(朱錦鳳,民 99)。驗

Page 52: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41

證內容效度的方法主要可分為質化與量化兩種,其中質化分析,主要是以內容主題專家

的方式及雙向細目表來驗證內容效度,內容主題專家(subject/domain expert)是指測驗主

題熟悉的專家及對測驗編製技術熟悉的專家,或者是在某一領域具有相當長的實務經驗

者(朱錦鳳,民 99;張芳全,民 97)。本研究將會邀請一位任教於聽語相關系所的教授,

以及四位具有執業執照資格且有五年以上臨床經驗的語言治療師,針對本檢核表的項目

內容予以修改的建議。

另外,本研究亦會透過雙向細目表以檢視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內容效度。內容效

度常以題目分佈的合理性與否來判斷檢核表內容的合理性,屬於命題的邏輯分析,因而

內容效度亦稱為「邏輯效度」(logical validity)(吳明隆,民 91)。

效標關聯效度依取得時間可分為同時效度及預測效度,同時效度是指取得效標的時

間與驗證效標關聯效度是同時間(朱錦鳳,民 99)。本研究請家長填寫學前兒童語言檢

核表的同時,兒童接受標準化語言測驗的施測,以取得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的

施測結果作為效標,因此使用同時效度進行分析。由於效標關聯效度直接反映一份測驗

與所欲測量行為特質的相關程度,因此採用 Pearsonγ(皮爾森積差相關)求得效標關聯

效度係數,以了解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總分與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的測驗分

數的相關。

三、分類分析

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及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皆可依切截點將受試兒童分

為「發展遲緩」及「發展正常」兩組,以 2×2 列聯表(two-by-two contingency table)呈現

Page 53: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42

(史麗珠、林莉華,民 97),並且分別計算出被正確接受、錯誤接受、錯誤拒絕、正確

拒絕等四個種類,如圖 3-2 所示。

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

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

遲緩 正常

不通過 陽性:正確接受

(TP)

偽陽性:錯誤接受

(FP)

通過 偽陰性:錯誤拒絕

(FN)

陰性:正確拒絕

(TN)

圖 3-2 篩檢與診斷結果的分類示意圖

四、篩檢準確度及 ROC 曲線

以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作為診斷效標,分析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最佳切

截點,並計算該切截點的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以及擊中率,計

算篩檢準確度指標的公式如表 3-2 所示。另外,再找出在該切截點下的 ROC 曲線下面

積,以確認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是否具有良好的篩檢準確度。

表 3-1 計算篩檢準確度指標的公式

名稱 公式

敏感度(Se) 正確接受(TP)/正確接受+錯誤拒絕(TP+FN)

特異度(Sp) 正確拒絕(TN)/錯誤接受+正確拒絕(FP+TN)

陽性預測值(PPV) 正確接受(TP) /正確接受+錯誤接受(TP+FP)

陰性預測值(NPV) 正確拒絕(TN) /正確拒絕+錯誤拒絕(TN+FN)

擊中率(hit rate) 正確接受+正確拒絕(TP+TN)/正確接受+錯誤接受+錯誤拒絕+

正確拒絕(TP+FP+FN+TN)

所有統計分析皆以 SPSS 20.0 版進行,本研究的 α 值定為.05。

Page 54: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43

第四章 研究結果及討論

本章共分為五節說明及討論研究結果,第一節為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試題編製,

第二節為受試者背景資料,第三節為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之信度分析,第四節為學前兒

童語言檢核表之效度分析,第五節為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之篩檢準確度分析,第六節為

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之分類分析結果。

第一節 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試題編製

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試題編製包括了專家審題階段以及預試階段。專家審題階段

主要請相關的專家進行題目的審核,本研究邀請一位任教於聽語相關系所的教授,以及

四位具有執業執照資格且有五年以上臨床經驗的語言治療師,針對本檢核表的項目內容

予以修改的建議。預試階段則是招募 10 位家長參與填寫問卷,待回收預試問卷之後,

刪除或修正不適宜的題目,最後再確定及保留適當的題目。

壹、專家審題階段

專家審題階段主要請相關的專家進行題目的審核,本研究邀請一位任教於聽語相關

系所的教授,以及四位具有執業執照資格且有五年以上臨床經驗的語言治療師,針對學

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項目內容予以修改的建議。由研究者將專家內容效度問卷(附錄二)

交由相關專家填寫,待專家們填寫完畢之後再與專家們討論檢核表中需要修改的部分,

並且將各位專家的建議整理為專家審查意見統整表(附錄三)。同時,亦將國立台灣大學

研究倫理委員會所給予的審查意見彙整在附錄三的表格中。

Page 55: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44

参、預試階段

本研究在預試階段招募 10 位家長參與填寫問卷,研究者在回收 10 位家長的問卷

後,發現在問卷的題目部份,由於本問卷主要是以正向題為主,僅有兩題反向題,所以

在家長在填答時容易有慣性作答的情形出現,全部題目皆勾選「是」。因此,研究者在

說明時特別註明,請家長要注意有兩題反向題,並且在題目中也以加粗字體的方式提醒

家長。

第二節 受試者的背景資料

本研究於台北市松山區、信義區及新北市新店區尋求共五所願意受試的幼兒園,並

由五所幼兒園中招募各 107 名願意參與受試的家長及兒童。請幼兒園老師將受試者同意

書發給已滿四歲但未滿五歲兒童的家長,徵求願意參與受試的家長及兒童。待研究者回

收同意書之後,整理出願意參與受試的家長及兒童名單,再將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發給

家長填寫。回收後就有效的問卷進行統計分析以及討論。

以下就兒童的班別、性別、父母的教育程度、兒童是否發生過中耳炎,以及父母是

否擔心兒童的語言發展能力作分析及描述,並整理成表 4-1 呈現。

壹、兒童的性別

根據統計分析,本研究中的受試兒童性別,男生與女生的比例接近相當,人數百分

比為 50.5 比 49.5,見表 4-1。

Page 56: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45

貳、兒童的班別

根據統計分析,本研究中的受試兒童班別,小班人數的比例略高於中班,小班與中

班的人數百分比為 58.9 比 41.1。由於本研究的受試者年齡限定為四歲以上未滿五歲,

而目前幼兒園的四歲兒童大多就讀小班,較少數就讀中班,故本研究的受試兒童符合目

前的現況分佈,見表 4-1。

参、檢核表的填寫者

根據統計的結果,檢核表的填寫者大多是兒童的母親,較少數是由父親所填寫,填

寫者為母親比父親的人數百分比為 89.7 比 10.3,檢核表由母親填寫的比例遠高於父親

填寫的比例。另外,在本研究中,並未有回收到由父母親以外的人填寫的檢核表,故本

研究的檢核表符合家長觀察報告的定義,填寫者皆為兒童的家長,見表 4-1。

肆、家長教育程度

根據統計及分析,家長的教育程度以大學畢業的比例最高,人數百分比為 43.4%,

其次是專科畢業,人數百分比為 25.5%。另外,教育程度為研究所以上亦佔了 11.3%,

所以家長教育程度在大學畢業以上的人數百分比為 54.7%。Dale (1996)指出家長觀察報

告會受到家長教育程度的影響,因為家長觀察報告的填寫是依賴家長的閱讀能力,若是

家長的閱讀能力不佳的話,就無法正確填寫家長觀察報告。顯示本研究中的受試家長教

育程度普遍較高,對於檢核表的填寫大多不會產生困難,本研究回收的有效檢核表也多

能確實提供關於兒童語言發展的訊息,見表 4-1。

Page 57: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46

表 4-1 受試者背景資料整理

變項 類別 語言發展正常

(n=100)

語言發展遲緩

(n=7)

全體總人數

(n=107)

性別

男生 人數(比例) 49(49%) 5(71.4%) 54(50.5%)

女生 人數(比例) 51(51%) 2(28.6%) 53(49.5%)

兒童班別

小班 人數(比例) 59(59%) 4(57.1%) 63(58.9%)

中班 人數(比例) 41(41%) 3(42.9%) 44(41.1%)

檢核表填答者

母親 人數(比例) 90(90%) 6(85.7%) 96(89.7%)

父親 人數(比例) 10(10%) 1(14.3%) 11(10.3%)

家長教育程度

國中以下 人數(比例) 3(3%) 2(28.6%) 5(4.7%)

高中職 人數(比例) 14(14.1%) 2(28.6%) 16(15.1%)

專科 人數(比例) 25(25.3%) 2(28.6%) 27(25.5%)

大學 人數(比例) 45(45.5%) 1(14.3%) 46(43.4%)

研究所以上 人數(比例) 12(12.1%) 0(0.0%) 12(11.3%)

兒童是否發生過中耳炎

是 人數(比例) 23(23.7%) 2(28.6%) 25(24%)

否 人數(比例) 74(76.3%) 5(71.4%) 79(76%)

家長是否擔心兒童的

語言發展能力

是 人數(比例) 13(13.5%) 5(71.4%) 18(17.5%)

否 人數(比例) 83(86.5%) 2(28.6%) 85(82.5%)

Page 58: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47

伍、兒童是否發生過中耳炎

依據統計的結果,受試兒童未發生過中耳炎與曾經發生過中耳炎的人數百分比為

76 比 24。曾經發生過中耳炎且具有語言發展遲緩的兒童,與未發生過中耳炎但具有語

言發展遲緩的兒童人數百分比為 8 比 6.3,前者略高於後者,因此將「兒童是否發生過

中耳炎」放入調查的項目,可協助臨床工作者更了解兒童的背景資料。以上數據以表

4-2 呈現。

表 4-2 兒童是否發生過中耳炎與兒童是否具有語言發展遲緩的交叉表

兒童是否具有語言發展遲緩

是 否

兒童是否發生過中耳炎 是 8% 92%

否 6.3% 93.7%

陸、家長是否擔心兒童的語言發展能力

根據統計分析,受試家長中,不擔心兒童的語言發展能力與擔心兒童的語言發展能

力的家長人數百分比為 82.5 比 17.5。其中,家長擔心兒童的語言能力且兒童具有語言

遲緩的人數百分比為 27.8%,家長不擔心兒童的語言能力但兒童具有語言發展遲緩的人

數百分比為 2.4%,由表 4-3 可呈現前者比例高出後者許多,顯示出多數家長能察覺兒

童在語言發展方面是否出現遲緩的現象。

表 4-3 家長是否擔心兒童的語言問題與兒童是否具有語言發展遲緩的交叉表

兒童是否具有語言發展遲緩

是 否

家長是否擔心兒童的語言能力 是 27.8% 72.2%

否 2.4% 97.6%

Page 59: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48

在家長擔心但兒童不具有語言發展遲緩的人數百分比為 72.2%,可能是因為兒童具

有其他的問題。例如,家長擔心兒童的語言能力但兒童不具有語言發展遲緩的個案中,

有 11.1%的兒童具有構音問題。另外,在家長擔心但兒童不具有語言發展遲緩的個案

中,兒童的語言能力達到標準工具的遲緩篩檢標準的人數百分比為 5.6%,兒童的語言

能力接近篩檢的遲緩邊緣的人數百分比為 5.6%,若是將前兩者與家長擔心兒童的語言

能力且兒童具有語言遲緩的個案相加的話,人數百分比則會達 39%。

另外,在詢問家長「是否擔心兒童有語言問題」的大題中,列出了其他細項,請家

長勾選擔心兒童何種說話上的問題,例如:說話不清楚、聽不懂他人說話等選項,以便

讓研究者更進一步了解家長所關心的兒童語言及言語發展層面。雖然在本研究中,家長

擔心兒童有語言問題但兒童並不具有語言發展遲緩的比例,高於家長擔心兒童有語言問

題且兒童具有語言發展遲緩的比例,但是家長可能是觀察到兒童有構音的問題,認為兒

童說話不清晰,所以會勾選「擔心兒童的語言發展」或是「說話不清楚」的選項,或者

是兒童的語言能力達到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中篩檢語言遲緩的標準(-1.5SD),

又或是兒童的語言能力較為不佳但未達到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中篩檢及鑑定

語言遲緩的標準,因此將「家長是否擔心兒童的語言發展能力」此項目放在調查的項目

中是必須的,可以讓家長或是臨床工作者更了解兒童可能具有的語言或言語發展問題。

以上數據由表 4-4 呈現。

Page 60: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49

表 4-4 家長擔心兒童的語言問題與兒童具有構音問題及兒童語言能力不佳的交叉表

兒童具有

構音問題

兒童語言能力不佳

兒童具有語言

發展遲緩

語言能力達到

遲緩篩檢標準

語言能力接近

遲緩邊緣

家長擔心兒童的

語言能力 11.1% 27.8% 5.6% 5.6%

第三節 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之信度分析

本研究的信度分析使用 α 係數分析內部一致性信度,以下分別就統計分析的結果做

討論。在本研究中,信度的統計分析使用 SPSS 統計軟體中的α係數進行分析。在 SPSS

統計分析中,會同時呈現 α 係數與標準化之 α 係數(standardized item alpha),當研究者

使用試題的標準分數的總和做為量表分數時,則適合採用標準化之 α 係數;當研究者使

用試題的原始分數的總和做為量表分數時,則適合採用非標準化之Cronbach’s α係數(吳

明隆,民 100;傅粹馨,民 91)。本研究使用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原始分數做為量表

分數,因此採用非標準化之 Cronbach’s α 係數。

本研究的「學前語言檢核表」以 107 位受試家長為樣本進行內部一致性分析,得出

全檢核表的 Cronbach’s α 係數為.71。

由於 α 係數受到題數的影響很大,所以在判斷測驗的 α 係數是否符合信度的標準

時,需要考慮到題數的多寡,題數越多,則相對的 α 係數亦會提高(朱錦鳳,民 99;吳

明隆,民 100)。另外,α 係數亦會受到人數、難易度,及題目的鑑別度所影響。若是一

份測驗僅有 20 題的話,α 信度係數達 0.6 以上即可滿足;若是一份測驗有 50 題的話,

則 α 信度係數須達 0.8 以上才合乎標準;若是測驗含有 100 題的話,則 α 信度係數須達

Page 61: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50

0.9 以上才能滿足標準(朱錦鳳,民 99)。本研究中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題數共有 20 題,

統計結果得到 Cronbach’s α 係數為.71,滿足 α 信度係數須達 0.6 以上的標準。

第四節 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之效度分析

本檢核表的效度分析採用內容效度及同時效度,以下就統計分析的結果做討論以及

論述:

壹、內容效度

內容效度是指對測驗內容作系統化的檢驗,以確定測驗內容涵蓋所要測量之行為特

質的代表性試題(朱錦鳳,民 99)。本研究中的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內容,是依據目

前國內外常用的學前兒童語言篩檢工具編製而成的,包括:Kindergarten Language

Screening Test(Gauthier & Madison,1998)、嬰幼兒綜合發展測驗(王天苗等人,民 91)、

零歲至六歲兒童發展篩檢量表(黃惠玲,民 89),及零歲至三歲華語嬰幼兒溝通及語言

篩檢測驗(黃瑞珍等人,民 98)等測驗工具,以及台北市政府社會局早療通報轉介中心

(民 101)所提供的台北市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

以下使用雙向細目表(表 4-5)呈現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內容與其他篩檢工具的相

關性,在表格中所填入的月份數是表示不同篩檢工具中,認為兒童應該在某個年齡階段

發展出該項語言能力,但嬰幼兒綜合發展測驗(王天苗等人,民 91)中未特別提出該能

力應該在幾歲時發展出來,所以僅以「●」表示。

Page 62: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51

表 4-5 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與國內外學前兒童語言篩檢工具內容的對照表

檢核表項目 作為參考指標的國內外學前兒童語言篩檢工具

KLST 零歲至六歲兒童

發展篩檢量表

零歲至三歲華語嬰

幼兒溝通及語言篩

檢測驗

台北市學前兒

童發展檢核表

嬰幼兒綜合

發展測驗

(一)語言理解

1.孩子可以了解父母所給予的指示,例如:球球

給我、吃飯飯、穿鞋鞋等,並且做出正確的反應。 36 個月 21-24 個月 ●

2.能理解生活中的常見用語,例如:再見/bye

bye、來這裡,孩子能真正聽懂並做出正確反應。 18-24 個月

3.孩子可以聽懂別人問他的簡單問句,例如:別

人問「你叫什麼名字?」,孩子可以正確回答出

自己的小名或是全名。

25-27 個月

4.孩子無法聽懂兩個步驟的指令,並且正確執行

指令,例如:當別人說「把球球撿起來放回去箱

子裡面」時,孩子無法做出「將球放回去箱子裡」

的動作。

36 個月 19-21 個月 21-24 個月 18-24 個月

5.孩子能夠指認出常見的顏色,例如:紅色、黃

色、藍色、黑色、白色。 48 個月 49-54 個月 33-36 個月 48 個月以上

Page 63: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52

KLST

零歲至六歲兒童

發展篩檢量表

零歲至三歲華語嬰

幼兒溝通及語言篩

檢測驗

台北市學前

兒童發展檢

核表

嬰幼兒綜合

發展測驗

(二)語言表達

6.孩子能夠自己正確從 1 數到 10。 48 個月 37-42 個月

7.孩子可以正確叫出長時間照顧他的人,例如:

爸爸、媽媽、阿姨等。 13-18 個月

8.孩子能說出日常生活或熟悉的物品名稱,例

如:電風扇、桌子。 25-27 個月

9.孩子表達的詞彙量多,很少用「這個」、「那個」

或手勢來代替所要表達的內容。 25-27 個月 30-37 個月

10.孩子能夠說出自己身體主要的身體部位,例

如: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腳。 15-26 個月 24-30 個月

11.孩子能夠說出自己身體至少兩個細部位,例

如:眉毛、膝蓋、腳趾。 29-32 個月

12.孩子能說出兩個不同意義的詞彙所組成的完

整句子,例如:「媽媽-抱抱」、「喝-水水」。 21-24 個月 29-32 個月

13.孩子能夠用完整句子來表達需求,例如:孩

子會說「我要上廁所」來表達他想要上廁所的需

求。

29-32 個月 ●

14.孩子能使用問句詢問問題,例如:「這是什

麼?」、「玩具在哪裡?」、「他是誰?」。 31-33 個月 29-32 個月

15.孩子所說的句子常常是不完整的,其他人不

容易了解孩子所表達的意思。 33-36 個月 ●

Page 64: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53

KLST 零歲至六歲兒童

發展篩檢量表

零歲至三歲華語嬰

幼兒溝通及語言篩

檢測驗

台北市學前

兒童發展檢

核表

嬰幼兒綜合

發展測驗

(二)語言表達

16.孩子能夠與他人持續進行同一主題的對話,

並且能以符合主題內容的語句回應他人。例如:

他人問:「你星期天有沒有出去玩?」孩子答:「有

啊。」他人問:「那你去哪裡玩呢?」孩子答:「我

去奶奶家玩。」

36-42 個月 ●

17.孩子能夠說出「大」和「小」的形容詞,例

如:問孩子說:「要大的車車還是小的車車?」,

孩子能回答:「大的車車」。

25-28 個月

18.孩子能夠說出正在發生的事情,例如:「杯子

掉下來了。」 33-36 個月

19.孩子能說出常用物品的用途,例如:問孩子

「杯子可以用來做什麼?」,孩子能回答:「喝水

/喝果汁」。

48 個月以上

20.孩子能正確說出代名詞「我的」或是「你的」

來表示是誰擁有某個物品,例如:問孩子:「這

個玩具是誰的?」,孩子能回答:「我的」。

48 個月以上

Page 65: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54

貳、同時效度

效標關聯效度依取得時間可分為同時效度及預測效度,同時效度是指取得效標的時

間與驗證效標關聯效度是同時間(朱錦鳳,民 99)。本研究請家長填寫家長觀察報告式

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同時,兒童接受標準化語言測驗的施測,以取得修訂學前兒童語

言障礙評量表的施測結果作為效標,因此使用同時效度進行分析。由於效標關聯效度直

接反映一份測驗與所欲測量行為特質的相關程度,因此採用 Pearsonγ(皮爾森積差相關)

求得效標關聯效度係數。

本研究取得 107 位受試兒童的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受試分數,以及修訂學前兒童

語言障礙評量表的受試分數,分析數值如下:107 位受試兒童在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

語言理解部份,平均值為 4.72 分,最高分為 5 分,最低分為 1 分,全距為 4 分,標準

差為.68;語言表達部份的平均值為 14.64 分,最高分為 15 分,最低分為 9 分,全距為

6 分,標準差為.983;語言能力總分的平均值為 19.36 分,最高分為 20 分,最低分為 14

分,全距為 6 分,標準差為 1.32。

受試兒童在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測驗中得分的語言理解部份,平均值為

28.2 分,最高分為 37 分,最低分為 4 分,全距為 33 分,標準差為 5.85;語言表達部份

的平均值為 36.21 分,最高分為 45 分,最低分為 0 分,全距為 45 分,標準差為 7.32;

語言能力總分的平均值為 64.43 分,最高分為 79 分,最低分為 6 分,全距為 73 分,標

準差為 12.52。

將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及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進行皮爾森積差相關顯著

Page 66: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55

性考驗,分別在語言理解、語言表達,以及語言能力總分的部分得出以下數值:語言理

解部份得到相關係數.20*(p<.05)達顯著差異水準;語言表達部份得到相關係

數.61**(p<.01)達顯著差異水準;兩者語言能力總分得到相關係數.55**(p<.01)達顯著

差異水準。以上數值以表 4-6 呈現。

表 4-6 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與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得分相關之統整

總數 全距 最低分 最高分 平均數 標準差 相關係數

(一)語言理解

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 107 4 1 5 4.72 .684

.20* 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

礙評量表 107 33 4 37 28.2 5.85

(二)語言表達

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 107 6 9 15 14.64 .98

.61** 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

礙評量表 107 45 0 45 36.21 7.32

(三)語言能力總分

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 107 6 14 20 19.36 1.32

.55** 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

礙評量表 107 73 6 79 64.43 12.52

*p<.05. **p<.01。

效標關聯係數是由測驗分數結果跟效標的量化資料求相關而得的數據(朱錦鳳,民

99)。本研究以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的施測結果作為效標,因此本研究的效標

關聯係數是由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分數及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的施測分數

所求得的相關係數,而該相關係數即為效度係數(validity coefficient)。效度係數通常是

一個達到正相關的相關係數,也就是說,效度係數必須在統計上達到顯著正相關,才能

滿足效標關聯效度的標準。

Page 67: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56

本研究採用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效標關聯係數,若積差相關係數的值為正,則表示

兩者是正相關;若積差相關係數的值為負,則表示兩者是負相關(吳明隆,民 100)。正

相關所代表的統計意義是,如果一個變項的測量值越高,則另一個變項的測量值也會越

高;負相關所代表的統計意義是,如果一個變項的測量值越高,則另一個變項的測量值

也會越低(吳明隆,民 100;邱皓政,民 94)。因此,在本研究中,研究者需要了解學前

兒童語言檢核表與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的施測分數是否達到正相關,使用雙側

考驗(two-tailed test)進行統計分析。本研究分別將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與修訂學前兒童

語言障礙評量表施測分數的理解部分、表達部分,以及語言發展能力總分進行皮爾森積

差相關分析,得出相關係數分別為.20*、.61**、.55**,皆達到顯著正相關,符合效標

關聯效度的相關係數必須達到顯著正相關的標準。

相關係數是一個標準化分數,介於-1 與+1 之間。當相關係數的絕對值越高,表示

兩個變項的關聯越密切(朱錦鳳,民 99;吳明隆,民 100;邱皓政,民 94)。若相關係數

介於.10 至.39 的話,則兩變項的關聯程度是低度相關;若相關係數介於.40 至.69 的話,

則兩變項的關聯程度是中度相關。本研究分別將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與修訂學前兒童語

言障礙評量表施測分數的理解部分、表達部分,以及語言發展能力總分進行皮爾森積差

相關分析,得出相關係數分別為.20*、.61**、.55**,故兩者在語言理解部分的相關程

度是低度相關,而在語言表達及語言發展能力部分是中度相關。

然而,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與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施測分數的語言理解部

分相關係數,卻低於語言表達與語言發展能力兩者的相關係數,可能是因為學前兒童語

Page 68: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57

言檢核表的語言理解部分所測的面向較少,僅涵蓋兒童的遵從指令及指認顏色能力,並

未像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評估兒童的圖片指認、口語理解,以及敘事理解等語

言理解能力。兩份測驗所評估的語言理解面向差異較大,可能是導致兩者的相關程度為

低度相關的原因。

另一方面,依據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與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施測分數的相

關性,橫軸為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總分,而縱軸為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的總

分,繪製出散佈圖,見圖 4-1。在此散佈圖中,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切截分數為 18

分以下(包括 18 分)即為不通過,而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的切截分數為 37 分以

下(包括 37 分)即為不通過。

圖 4-1 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與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測驗分數之散佈圖

Page 69: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58

由圖 4-1 可見,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獲得 18 分以上(不包括 18 分)的受試兒童,同

時也是符合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通過標準的受試兒童,大多能通過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

礙評量表的測驗中符合語言正常發展的標準。而在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得分在 18 分以

下(包括 18 分)的受試兒童,同時也是未通過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標準的受試兒童,有

大約一半以上的受試兒童在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的測驗中未通過語言正常發

展的標準。

另一方面,在圖 4-1 中可以看出,在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獲得滿分 20 分的受試兒

童,在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的測驗得分由大約 50 分至 80 分都有,分布範圍相

當廣,也就是說,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 20 分會對應到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

的 50 分至 80 分之間。此種情形,會產生所謂的「天花板效應」,意指測驗題目過於容

易,使得大部分個體得分普遍較高的現象,也就是說,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會低估兒童

的語言表現,在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中一樣得分 20 分的受試者,在修訂學前兒童語言

障礙評量表卻有可能會有 30 分的差距。會產生這種現象,可能是因為學前兒童語言檢

核表的題目內容大多集中於兒童在 2 歲半至 4 歲之間應該要發展出的語言能力,較少以

兒童在 4 歲以上會發展出的語言能力作為項目內容,因此造成低估了兒童語言表現的現

象。

雖然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會有低估兒童語言能力的情形,但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

目的主要是篩檢出可能具有語言發展遲緩的兒童,在切截分數 18 分以下(包括 18 分)

的受試兒童,半數以上亦為語言發展遲緩的兒童。因此,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仍可作為

Page 70: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59

一份首要且快速篩檢的工具,在一群兒童之中可快速區分出語言正常發展的兒童及語言

發展遲緩的高風險兒童,能夠節省人力及物力資源,快速篩檢出具有語言發展遲緩的高

風險兒童。

第五節 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之篩檢準確度分析

本節將分為兩大部分說明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篩檢準確度,包括以 ROC 曲線圖

分析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最佳切截點,及在該切截點的 ROC 曲線下面積,並且呈現

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分類分析結果。

壹、ROC 曲線圖分析

本研究以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作為診斷效標,並使用 ROC 曲線分析學前

兒童語言檢核表在不同的切截點的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以及擊

中率。另外,再找出在該切截點下的 ROC 曲線下面積,以確認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是

否具有良好的篩檢準確度。

使用 SPSS 中的 ROC 曲線分析之後,以下以圖 4-2 呈現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以修

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作為診斷效標時,不同敏感度及 1-特異度形成座標的 ROC

曲線圖。

Page 71: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60

圖 4-2 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以不同敏感度及 1-特異度形成座標的 ROC 曲線圖。

另外,以表 4-7 呈現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在不同的切截點分數的敏感度及 1-特異

度,並找出最佳的切截點座標。

表 4-7 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在不同的切截點分數的敏感度及特異度

切截點分數 敏感度 1-特異度 特異度

13.00 .00 .00 1.00

14.50 .14 .01 .99

15.50 .29 .02 .98

16.50 .29 .05 .95

17.50 .43 .06 .94

18.50 .86 .09 .91

19.50 .86 .26 .74

Page 72: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61

由表 4-7 可見,當切截分數在 18.50 分及 19.50 分時,可同樣得到最高的敏感度.86,

但是當切截分數在 18.50 分時,可得到特異度.91;當切截分數在 19.50 分時,特異度則

為.74。另外,最佳的切截點是落在圖形的最靠近左上角的地方,正確接受率較高,錯

誤接受率較低,也就是敏感度及特異度最佳的切截點,由圖 4-1 可以看出,當切截分數

在 18.50 分的座標時,最靠近左上角的位置,且當切截分數為 18.50 分時,所得的 ROC

曲線下面積為.87。

當 ROC 曲線下的面積為.60 至.70,則代表此篩檢工具的準確度不佳;當 ROC 曲線

下的面積為.70 至.80,則代表此篩檢工具的準確度尚可;當 ROC 曲線下的面積為.80

至.90,則代表此篩檢工具的準確度佳;當 ROC 曲線下的面積為.90 以上(包括.90),則

代表此篩檢工具的準確度極佳(Feldman, et al., 2005)。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分數所得的

ROC 曲線下面積為.87,故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篩檢準確度佳,能篩檢出大多數具有

語言發展遲緩的高風險兒童。

貳、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之分類分析結果

然而,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分數皆為整數,所以 18.50 分不符合檢核表的計分需

求。因此,以下分別就切截分數為 18 分及 19 分作分類分析。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

量表及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皆可依切截點將受試兒童分為「發展遲緩」及「發展正常」

兩組,以 2×2 列聯表(two-by-two contingency table)呈現(史麗珠與林莉華,2008),並且

分別計算出被正確接受、錯誤接受、錯誤拒絕、正確拒絕等四個種類。

Page 73: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62

一、若將切截分數訂於 18 分(包括 18 分)

得出診斷結果與篩檢結果為正確接受的人數為 6 人;診斷結果與篩檢結果為錯誤接

受的人數為 9 人;診斷結果與篩檢結果為錯誤拒絕的人數為 1 人;診斷結果與篩檢結果

為正確拒絕的人數為 91 人。以上診斷結果與篩檢結果的人數以表 4-8 呈現。

表 4-8 當切截分數為 18 分時,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之分類分析結果列聯表

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

遲緩 正常 總和

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 不通過 6 9 15

通過 1 91 92

總和 7 100 107

另外,依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為效標,計算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將切截點

訂為 18 分以下(包括 18 分)時,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

陰性預測值,以及擊中率。

(一) 敏感度

敏感度的計算公式為:敏感度(Se)=正確接受(TP)/正確接受+錯誤拒絕(TP+FN)

(Heilmann, et al., 2005),因此,當切截點訂為 18 分以下(包括 18 分)時,學前兒童語言

檢核表的敏感度則為 6/(6+1)≒.88。

(二) 特異度

特異度的計算公式為:特異度(Sp)=正確拒絕(TN)/錯誤接受+正確拒絕(FP +TN)

(Heilmann, et al., 2005),因此,當切截點訂為 18 分以下(包括 18 分)時,學前兒童語言

檢核表的特異度則為 91/(9+91)=.91。

Page 74: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63

(三) 陽性預測值

陽性預測值的計算公式為:陽性預測值(PPV)=正確接受(TP) /正確接受+錯誤接受

(TP +FP) (Heilmann, et al., 2005)。因此,當切截點訂為 18 分以下(包括 18 分)時,學

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陽性預測值則為 6/(6+9)=.40。

(四) 陰性預測值

陰性預測值的計算公式為:陰性預測值(NPV)=正確拒絕(TN) /正確拒絕+錯誤拒絕

(TN + FN) (Heilmann, et al., 2005)。因此,當切截點訂為 18 分以下(包括 18 分)時,學

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陰性預測值則為 91/(91+1)≒.99。

(五) 擊中率

擊中率=正確接受+正確拒絕(TP+TN)/正確接受+錯誤接受+錯誤拒絕+正確拒絕

(TP+FP+FN+TN) (Heilmann, et al., 2005)。因此,學當切截點訂為 18 分以下(包括 18

分)時,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擊中率則為(6+91)/(6+9+1+91)≒.90。

二、若將切截分數訂於 19 分(包括 19 分)

得出診斷結果與篩檢結果為正確接受的人數為 6 人;診斷結果與篩檢結果為錯誤接

受的人數為 25 人;診斷結果與篩檢結果為錯誤拒絕的人數為 1 人;診斷結果與篩檢結

果為正確拒絕的人數為 75 人。以上診斷結果與篩檢結果的人數以表 4-9 呈現。

Page 75: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64

表 4-9 當切截分數為 19 分時,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之分類分析結果列聯表

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

遲緩 正常 總和

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 不通過 6 25 31

通過 1 75 76

總和 7 100 107

另外,依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為效標,計算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將切截點

訂為 19 分以下(包括 19 分)時,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

陰性預測值,以及擊中率。

(一)敏感度

當切截點訂為 19 分以下(包括 19 分)時,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敏感度則為

6/(6+1)≒.88。

(二)特異度

當切截點訂為 19 分以下(包括 19 分)時,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特異度則為

75/(25+75)=.75。

(三)陽性預測值

當切截點訂為 19 分以下(包括 19 分)時,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陽性預測值則為

6/(6+25)≒.19。

(四)陰性預測值

當切截點訂為 19 分以下(包括 19 分)時,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陰性預測值則為˙

75/(75+1)≒.99

Page 76: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65

(五)擊中率

當切截點訂為 19 分以下(包括 19 分)時,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擊中率則為

(6+75)/(6+25+1+75)≒.76。

篩檢工具的敏感度若在.80以上最佳,而特異度亦在.90以上最佳(Glascoe, Martin, &

Humphrey, 1990; Glascoe, & Bryne, Ashford, Johnson, Chang, & Strickland, 1992)。當學前

兒童語言檢核表的切截分數分別為 18 分以下(包括 18 分)及 19 分以下(包括 19 分)時,

所分析出敏感度雖然相同,皆為.88,符合敏感度在.80 以上的標準,但若切截分數在 19

分以下(包括 19 分)時,特異度會下降至.75,陽性預測值也下降到.19,會提高偽陽性的

發生率,造成過度轉介的情形,由表 4-10 可發現兩個切截分數的分類分析結果的差異。

因此,本研究選擇以 18 分以下(包括 18 分)作為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切截點,使用

18 分以下(包括 18 分)作為切截點的話,敏感度為.88,特異度為.91,符合篩檢工具的

敏感度及特異度需求的標準。

表 4-10 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兩種切截點與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測驗結果

分類分析的差異比較

檢核表的

切截點

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

礙評量表測驗結果 敏感度 特異度 陽 性 預

測值

陰 性 預

測值 擊中率

遲緩 正常 總和

≧18 分 6 9 15 .88 .91 .40 .99 .90

< 18 分 1 91 92

≧19 分 6 25 31 .88 .75 .19 .99 .76

< 19 分 1 75 76

人數總和 7 100 107

Page 77: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6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發展出一份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希望能在幼兒園入學時,讓

家長使用藉由填寫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檢視兒童的語言發展能力,篩檢出具有語言發

展遲緩的高風險兒童,轉介給專業人員做進一步的語言評估。根據之前的研究結果以及

相關的文獻探討,在本章節中提出研究結果及建議。本章共分為三小節,第一節為結論,

第二節為研究限制,第三節為研究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節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內容結構、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

的信度及效度研究,以及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篩檢準確度研究,回應本研究所提出的

研究問題。

壹、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內容結構

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總共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語言理解」,其中包含了「理

解指令」、「理解他人問題」,以及「辨別顏色」等主要的語言發展面向;第二部分為「語

言表達」,其中包含了「能正確數數」、「表達長時間接觸者的名稱」、「以口語表達具有

意義的詞彙」、「說出身體部位」、「說出短句」、「使用問句」、「表達完整語句」、「進行對

話」、「表達自己的需求」、「表達形容詞」、「能表達時間副詞」、能說出物品用途」,及「能

表達代名詞」等主要的語言發展面向。

貳、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之信度及效度

Page 78: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67

一、信度

本研究以 α 信度係數進行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內部一致性的考驗,得出 α 信度係數

為.71。

二、效度

(一)內容效度

本研究的內容效度以質化為主,並以內容主題專家及雙向細目表的方式進行內容效

度的證明,本研究邀請一位任教於聽語相關系所的教授,以及四位具有執業執照資格且

有五年以上臨床經驗的語言治療師,針對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項目內容予以修改的建

議,之後根據專家學者的意見修改及刪除檢核表的項目內容。

另外,本檢核表的項目內容是依據相關文獻及國內外常用的學前兒童語言篩檢工具

的內容編製而成的,並使用雙向細目表列出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與其他學前兒童語言篩

檢工具內容的相關及一致性。

(二)同時效度

本研究使用皮爾森績差相關分析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與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

量表測驗分數的相關係數,在語言理解、語言表達,及語言能力發展等部分分別得出相

關係數為.20、.61、.55,皆達到顯著正相關,符合測驗工具的效度係數須達顯著正相關

的標準。

三、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之篩檢準確度

本研究以 ROC 曲線圖分析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最佳切截分數為 18 分,若檢核表

Page 79: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68

總分低於 18 分(包括 18 分),則兒童可能具有語言發展遲緩的風險,,需要作進一步的

語言評估,確認兒童。是否具有語言發展遲緩的情形。在此切截分數所得的 ROC 曲線

下的面積為.87。當篩檢工具的 ROC 曲線下面積在.80 至.90 之間,則代表此篩檢工具的

篩檢準確度佳。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 ROC 曲線下的面積為.87,則表示學前兒童語言

檢核表具有良好的篩檢準確度,具有區辨的效果。另外,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分類分

析結果分別呈現如下:敏感度為.88,特異度為.91,陽性預測值為.40,陰性預測值為.99,

擊中率為.90。

總結上述的研究結果及討論,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可作為提供快速篩檢出具語言發

展遲緩兒童的檢核表,以及學前兒童語言發展能力的指標參考。因此,本研究之學前兒

童語言檢核表希望能在幼兒園開學之初,由家長填寫檢核表,本檢核表附有切截分數,

家長填寫之後可自行計算總分,若分數在切截分數之下的話,則兒童可能具有語言發展

遲緩的風險,家長可連絡相關醫療院所或早療評估單位,讓兒童接受進一步的語言評

估,確認兒童是否真正具有語言發展遲緩。

另一方面,本研究中的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包含了兒童在四歲之前應該具備的指標

性語言發展能力,臨床工作者在使用時,可利用此檢核表檢視兒童目前已經發展出來的

語言能力,以及未發展出的語言能力,作為臨床介入的治療目標參考。

Page 80: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69

第二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的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雖然在信度及效度得出符合標準的數據,但受限於部

分條件,以下列出本研究的研究限制並討論。

一、收案範圍的限制

本研究受限於人力及財力的不足,採取立意取樣的方式,根據研究者的主觀判斷及

能力所及,未能以隨機抽樣的方式,從母群體中抽出一定比例的受試者,並針對台北市

及新北市的幼兒園做大規模的抽樣,建立常模的數據及資料,僅能就部分地區的幼兒園

進行施測及抽樣。

二、受試者的限制

本研究在進行發放檢核表及施測之前,必須先發放受試者同意書徵求願意受試的家

長,但願意受試家長的教育程度多為大學及研究所以上畢業,且多數受試兒童的語言發

展能力在正常範圍之內,具有語言發展遲緩的兒童僅有 7 位,可能有取樣代表性不足的

問題。

一、預試階段的限制

在預試階段的受試者多為研究者所熟識的親戚及朋友,在於受試者的社經地位取樣

的同質性較高,且未尋找到孩子具有語言發展遲緩的受試家長,在填寫問卷時填答的答

案較為類似,檢核表的總分多能達到滿分或接近滿分,故取樣的樣本變異性較低,無法

蒐集到各個階層的社經地位家長的受試結果。

Page 81: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70

三、效標比對的限制

本研究採用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的常模分數作為效標,但修訂學前兒童語

言障礙評量表的常模共有三歲、四歲,及五歲等年齡層,未再細分為半歲之間的年齡層,

但剛滿四歲的兒童以及快滿五歲的兒童之間的語言能力可能有所差異,但施測分數都是

比對到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的四歲年齡層的常模分數,以判斷兒童是否具有語

言發展遲緩。所以本研究所納入受試的四歲兒童未能再細分為四歲零個月到四歲五個月

又十四天,以及四歲五個月又十五天到四歲十一個月又十四天等兩個年齡層的受試者,

並針對兩組年齡層的受試兒童進行分析。

第三節 研究建議

綜合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及相關討論,本章提出研究建議,期能使臨床工作者及其他

研究者在未來發展學前兒童語言篩檢工具上,能有更多的資料供參考之用。

一、增加抽樣地區的多樣化

本研究的抽樣地區主要集中在台北市及新北市的幼兒園,受試家長的教育程度及社

經地位普遍較高。建議未來其他研究者進行相關性質的研究時,可擴大研究範圍,蒐集

更多不同地區及其他階層社經地位的家長及兒童的資料,讓取樣的受試者資料更具有代

表性。

二、發展其他年齡層的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

本研究之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僅包含四歲兒童的語言發展能力,未納入其他年齡層

的兒童進行研究,建議未來其他研究者可發展其他年齡層的學前兒童可用的語言檢核

Page 82: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71

表,提供家長可檢視兒童的語言發展能力。

三、增加幼兒園教師參與填寫檢核表的研究

由於家長可能會高估或低估兒童的表現,建議在未來研究中,建議可請幼兒園的教

師參與填寫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分析教師所填寫的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與家長所填寫

的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分數是否有相關,以及教師所填寫的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分數與

兒童施測標準化語言測驗的分數是否有相關。

四、針對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進行預測效度的研究

校標關聯效度可分為同時效度及預測效度,在本研究中僅分析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

的同時效度,未進行預測效度的研究。建議未來研究者可針對具有語言發展遲緩風險的

受試兒童及其家長進行預測效度的研究,待兒童就讀大班後,評估兒童的語言發展能力

是否落後於其他同儕,以了解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是否具有預測效度。

Page 83: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72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份

王天苗、林世華、林麗英、鄒國蘇、廖華芳、蘇建文 (民 91)。嬰幼兒綜合發展測驗。

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王天苗、廖華芳 (民 96)。嬰幼兒綜合發展測驗之判定準確度及切截點分析。特殊教育

研究學刊,32(2),1-15。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早療通報轉介中心 (民 101)。台北市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檢索日

期:2013.04.15。取自 World Wide Web: http://163.29.39.145/tpeirrc/01_announce/A03_

checkform/A03_notify_webcheck_add.asp

史麗珠、林莉華 (民 97)。基礎生物統計學。台北:學富。

朱錦鳳 (民 99)。心理測驗-理論與應用。台北:雙葉。

吳明隆 (民 100)。SPSS 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易習圖書。

邱皓政 (民 94)。社會與行為科學的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 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與

範例解析。台北:五南。

林寶貴、黃玉枝、黃桂君、宣崇慧(民 97)。修訂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台北:心

理。

黃惠玲(民 89)。零歲至六歲兒童發展篩檢量表。台北:心理。

郭生玉 (民 95)。心理與教育測驗(十三版)。台北:精華。

張芳全 (民 97)。問卷就是要這樣編。台北:心理。

Page 84: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73

黃瑞珍、李佳妙、黃艾萱、吳佳錦、盧璐 (民 98)。零歲至三歲華語嬰幼兒溝通及語言

篩檢測驗。台北:心理。

傅粹馨 (民 91)。信度、Alpha 係數與相關議題之研究。教育學刊,18,163-184。

童寶娟 (民 94)。國民健康局兒童語言篩檢表。

貳、英文部分

Carran, D. T., & Scott, K. G. (1992). Risk assessment in preschool children: Research

implications for the early detection of education handicaps. 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12(2), 196-211.

Dale, P. S. (1991). The validity of a parent report measure of vocabulary and syntax at 24

months. Journal of Speech and Hearing Research, 34, 565-571.

Dale, P. S. (1996). Parent report assessment of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In K. W. Cole, P.

S. Dale, & D. J. Thal (Eds.), Assessment of 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 (pp. 161-182),

Baltimore: Paul H. Brookes.

Dale, P. S., Price, T. S., Bishop, D. V. M., & Plomin, R. (2003). Outcomes of early language

delay: I. Predicting persistent and transient language difficulties at 3 and 4 years.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46, 544-560.

Fenson, L., Marchman, V. A., Thal, D. J., Dale, P. S., Reznick, J. S., & Bates, E. (2007).

MacArthur-Bates Communicative Development Inventories-User’s Guide and Technical

Manual, (2nd ed.). Baltimore: Paul H. Brookes.

Page 85: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74

Feldman, H. M., Dollaghan, C. A., Campbell, C. A., Colborn, D. K., Janosky, J., Kurs-Lasky,

M., Rockette, H. E., Dale, P. S., & Paradise, J. L. (2003). Parent-Reported language skills

in relation to otitis media during the first 3 years of life.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 46, 273-287.

Feldman, H. M., Dale, P. S., Campbell, T. F., Colborn, D. K., Kurs-Lasky, M., Rockette, H. E.,

& Paradise, J. L. (2005). Concurrent and predictive validity of parent reports of child

language at age 2 and 3 years. Child Development, 76, 856-868.

Flectcher, R. W. & Flectcher, S. W. (2005). Clinical epidemiology: The essentials, (4th

ed.).

Philadelphia, PA :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Gauthier, S. V. & Madison, C. L. (1998). Kindergarten Language Screening Test, (2nd

ed.).

Austin, TX: PRO-ED.

Girolametto, L. (1997). Development of a parent report measure for profiling the

conversational skills of preschool children. American Journal of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 6, 25-33.

Glascoe, F. P., Martin, E. D., & Humphrey, S. (1990). A Comparative Review of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s. Pediatrics, 86(4), 547-554.

Glascoe, F. P., Byrne, K. E., Ashford, L. G., Johnson, K. L., Chang, B., & Strickland, B.

(1992). Accuracy of the Denver-II in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Pediatrics, 89(6),

1221-1225.

Page 86: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75

Glascoe, F. P. (1997). Parents’ concern about children’s development: Prescreening

technique or screening test? Pediatrics, 99(4), 522-528.

Greiner, M., Pfeiffer, D., Smith R.D. (2000). Principle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for diagnostic tests. Preventive Veterinary

Medicine, 45, 23-41.

Heilman, J., Weismer, S. E., Evans, J., & Hollar, C. (2005). Utility of the MacArthur-Bates

Communicative Development Inventory in Identifying Language Abilities of

Late-Talking and Typical Developing Toddlers. American Journal of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 14, 40-51.

Hulley, S. B., Cummings, S. R., Browner, W. S., Grady, D. G., & Newman, T. B. (2007).

Designing clinical research, (3rd

ed.). Philadelphia, PA :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Justice, L. M., Invernizzi, M. A., & Meier, J. D. (2002).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an early

literacy screening protocol: Suggestions for the speech-language pathologist. Language,

Speech, and Hearing Services in Schools, 33, 84-101.

Klee, T., Carson, D. K., Gavin, W. J., Hall, L., Kent, A., Reece, S. (1998). Concurrent and

predictive validity of an early language screening program.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 41, 627-641.

Klee, T., Pearce, K., & Carson, D. K. (2000). Improving 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screening for developmental language disorder.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Page 87: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76

Hearing Research, 43, 821-833.

Law, J. (1994). Early language screening in City and Hackney: The concurrent validity of a

measure designed for use with 2-1/2-year-olds. Child: Care, Health and Development, 20,

295-308.

McLaughlin, S. (2006).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development. (2nd

ed.). New York: Thomson

Delmar Learning.

Nelson, H. D., Nygren, P., Walker, M., & Panoscha, R. (2006). Screening for speech and

language delay in preschool children: Systematic evidence review for the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Pediatrics, 117, 298-319.

Rescorla, L. (1989). The language development survey: A screening tool for delayed

language in toddler. Journal of Speech and Hearing Research, 54, 587-599.

Rescorla, L., Ratner, N. B., Jusczyk, P., & Jusczyk, A. M. (2005). Concurrent validity of the

language development survey: Associations with the MacArthur-Bates Communicative

Development Inventories: Words and Sentences. American Journal of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 14, 156-163.

Roberts, J. E., Crais, E., Layton, T., Waston, L., & Reinhartsen, D. (1995). Developing an

early intervention preservice specialization in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 4, 31-36.

Rossetti, L. M. (1996). Communication intervention: Birth to three (1st ed.). San Diego, CA:

Page 88: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77

Singular Publishing Group Inc.

Schober-Peterson, D., & Johnson, C. J. (1989). Conversational topics of 4-Year-Olds. Journal

of Speech and Hearing Research, 32, 857-870.

Stoke, S. F. (1997).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pediatric language disability: A comparison of

parents and nurses as screening agents. European Journal of Disorders of

Communication, 32, 139-158.

Thal, D. J., O’Hanlon, L., Clemmons, M., & Fralin, L. (1999). Validity of a parent report

measure of vocabulary and syntax for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language impairment.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42, 482-496.

Whitworth, A., Davies, C., Stoke, & Blain, T. (1993). Identif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impairments in preschoolers: A comparison of parent and teacher success. Australian

Journal of Human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21, 112-133.

Zweig, M. H., & Campbell, G. (1993). 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plots: A

fundamental evaluation tool in clinical medicine. Clinical Chemistry, 39(4), 561-577.

Page 89: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78

附錄一 國民健康局兒童語言篩檢表

請依據您平常對於兒童「語言表現」的觀察,填寫以下表格,若孩子的語言表現符

合題目敘述請勾選「是」;若孩子的語言表現不符合題目敘述請勾選「否」」;若您對於

題目敘述有疑問,或不清楚孩子的語言表現是否符合題目敘述請勾選「不確定」。

是 否

1. 小朋友發音不清楚,常常讓人誤解意思。 □ □

2.“爸爸”叫成“阿阿”或“西瓜”講成“一哇”。 □ □

3.(未滿四歲不需填寫) “蛋糕”說成“幹高”或“兔子”說成“褲子”。 □ □

4.(未滿四歲不需填寫) “兔子”說成“肚子”。 □ □

5.(未滿四歲不需填寫) “姑姑”說成“嘟嘟”。 □ □

6.(未滿五歲不需填寫) “大象”說成“大降”或“123”說成“12 單” □ □

7.孩子經常無法聽懂別人的指令做反應。 □ □

8.孩子經常需要父母的協助才能回答別人的問題。 □ □

9.孩子無法聽懂簡單問句,如:「你叫什麼名字?」、「你幾歲?」、「媽媽在哪

裡?」

□ □

10.孩子經常無法理解他人的問題。 □ □

11.孩子無法指認自己大部分的身體部位,如: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

腳。

□ □

12.孩子經常形狀不分,無法正確指認。 □ □

13.孩子經常無法理解問題,以重述他人問題的方式回應。 □ □

14.孩子無法理解大小的概念。 □ □

15.孩子無法正確認出常用的顏色,如:紅、黃、藍、黑、白。 □ □

16.孩子說話時經常省略動詞,如:「我會穿衣服」說成「我衣服」,或「爸爸

去動物園」說成「爸爸動物園」。

□ □

17.孩子無法覆誦大人說的語句。 □ □

18.孩子無法正確使用日常生活用語,如:經常用哭或肢體語言表達需求。 □ □

19.孩子很少使用問句,如:「這是什麼?」、「玩具在哪裡?」、「他是誰?」 □ □

20.孩子無法說出大部分的身體部位,如: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腳。 □ □

21.孩子無法使用簡單句子,經常以簡單詞彙取代句子表達需求,如:「我要

去公園玩」說成「公園玩」。

□ □

22.孩子常用「不知道」做為習慣性回答。 □ □

23.孩子經常表達意思不清楚,別人無法理解。 □ □

24.孩子無法持續同一主題的對話,經常跳離談話的內容。 □ □

25.孩子表達詞彙量少,常用「這個」、「那個」或手勢來代替所要表達的內容。 □ □

26.孩子無法正確從 1 數到 10。 □ □

27.孩子使用的詞彙只停留在日常生活或熟悉的事物。 □ □

Page 90: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79

附錄二 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專家內容效度問卷

老師您好:

感謝您抽空閱讀並審核此份檢核表,此份檢核表主要在於幼兒園入學時,提供給四歲兒

童的家長填寫,目的在於檢視兒童目前發展的語言能力,以篩檢出具有語言發展遲緩的

高風險兒童。煩請老師閱讀每題題目之後,依您對於每題題目內容的看法勾選「適宜」、

「宜刪除」、「宜修正」等選項,若選擇「宜刪除」及「宜修正」等選項,麻煩老師在每

題題目下方空白處寫下修改建議。另外,若老師認為有需要增加的題目或其他的建議,

麻煩請老師寫在最下方的空格處,謝謝老師!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聽語所研究生 簡莞芸

1.孩子可以了解父母所給予的指示,例如:球球給我、吃飯飯、穿鞋鞋等,

並且做出正確的反應。

□ □ □

建議:

2.能理解生活中的常見用語,例如:再見/bye bye、來這裡,孩子能真正

聽懂並做出正確反應。

□ □ □

建議:

3.孩子可以聽懂別人問他的簡單問句,例如:別人問「你叫什麼名字?」,

孩子可以正確回答出自己的小名或是全名。

□ □ □

建議:

4.孩子可以聽懂兩個步驟的指令,並且正確執行指令,例如:「把球球撿

起來放回箱子裡面」。

□ □ □

建議:

5.孩子可以正確叫出長時間照顧他的人,例如:爸爸、媽媽、阿姨等。 □ □ □

建議:

6.孩子能說出日常生活或熟悉的物品名稱,例如:車子、電視機。 □ □ □

建議:

Page 91: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80

7.孩子表達的詞彙量多,很少用「這個」、「那個」或手勢來代替所要表達

的內容。

□ □ □

建議:

8.孩子能夠說出自己身體主要的身體部位,例如:眼睛、鼻子、嘴巴、耳

朵、手、腳。

□ □ □

建議:

9.孩子能夠說出自己身體至少兩個細部位,例如:眉毛、膝蓋、腳趾。 □ □ □

建議:

10.孩子能說出兩個不同意義的詞彙所組成的完整句子,例如:「媽媽-抱

抱」、「喝-水水」。

□ □ □

建議:

11.孩子能夠用完整句子來表達需求,例如:孩子會說「我要上廁所」來

表達他想要上廁所的需求。

□ □ □

建議:

12.孩子能使用問句詢問問題,例如:「這是什麼?」、「玩具在哪裡?」、

「他是誰?」。

□ □ □

建議:

13.孩子能說出完整語句,例如:「我會穿衣服」、「爸爸去動物園」。 □ □ □

建議:

14.孩子能說出自己的小名或全名。 □ □ □

建議:

15.孩子能夠指認出常見的顏色,例如:紅色、黃色、藍色。 □ □ □

建議:

Page 92: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81

16.孩子能夠與他人持續進行同一主題的對話,並且能以符合主題內容的

語句回應他人。例如:他人問:「你星期天有沒有出去玩?」孩子答:「有

啊。」他人問:「那你去哪裡玩呢?」孩子答:「我去奶奶家玩。」

□ □ □

建議:

17.孩子能用說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求,例如:「我要喝水」、「我要尿尿」。 □ □ □

建議:

18.孩子能夠說出「大」和「小」的形容詞,例如:問孩子說:「要大的車

車還是小的車車?」,孩子能回答:「大的車車」。

□ □ □

建議:

19.孩子能夠自己正確從 1 數到 10。 □ □ □

建議:

您認為需要增加的題目或其他建議:

Page 93: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82

附錄三 專家審查意見統整表

將專家們對於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的意見整理如下:

第一部分 基本資料表

原始題目 二、填寫者的基本資料

1. 姓名:____________

2. 填寫日期:____________

3. 您與兒童的關係:□ 母親 □ 父親 □ 保母 □ 祖父母 □ 兄弟姊

妹 □ 親戚 □ 其他_____________

4. 您的最高教育程度:□ 小學以下 □ 小學 □ 國中 □ 高中職 □

專科 □ 大學 □ 研究所以上

5. 您的聯絡電話:_____________

二、兒童的背景資料

1. 兒童姓名:_____________

2. 兒童就讀的園所名稱:_____________

3. 園所所在區域:______市/縣_______區_______鄉/鎮

4. 兒童性別:□ 男 □ 女

5. 兒童出生日期:民國 年 月 日

建議刪除問卷中的「聯絡電話」一項,以保護受試者的隱私。

刪除問卷中的「聯絡電話」一項。

專家建議

最後修正

原始題目

三、兒童的發展史

1. 兒童的疾病史﹙得過請打勾﹚:□無 □臍帶繞頸 □生產過程缺氧 □不足月

早產 □曾住保溫箱: 天 □體重過輕(□2000g 以下 □1500g 以下) □

黃疸 □唇顎裂 □頭部受傷 □腦膜炎 □呼吸系統疾病(如:肺炎、支氣管

炎、氣喘) □中耳炎(次數: 次) □重大傷病住院 □癲癇 □使用藥物:

□其他 □無

2. 曾被診斷的障礙:□發展遲緩 □腦性痲痺 □自閉症 □唐氏症

□智能障礙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其他

3. 一般發展:視力 □正常 □異常 □不清楚

聽力 □正常 □異常 □不清楚

4. 兒童平常的表達方式:□ 大多使用口語(自己用講話表達) □ 大多使用非

口語(如聲音變化、肢體語言、動作、手勢、臉部表情、眼神、使用輔具)

5. 兒童的語言能力:(1)兩足歲開始有詞彙出現 □是 □否

(2)兩歲半開始有句子出現 □是 □否

Page 94: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83

專家建議

最後修正

6. 請問您會擔心兒童的語言發展能力嗎?

(1)□不會

(2)□會(請勾選以下情形)

□不會說話 □說話不清楚 □聽不懂他人說話 □反應慢

□答非所問 □聲音沙啞 □不流暢/口吃 □其他_

研究者要求父母和幼兒填寫之背景資料需再檢視,例如,填寫者的背景

資料裡會問“您與兒童的關係:□母親 □父親 □保母 □祖父母 □兄弟姊妹

□親戚”,這份問卷不是要求父母填寫的嗎?;又如,您的最高教育程度:□

小學以下 □小學 □國中 □高中職 □專科 □ 大學”的問題,與本研究以發

展一個可以了解四歲幼兒語言理解及表達能力之“兒童語言篩檢表”及其

內容信、效度的建立間的關係是什麼?

1. 因為考慮到平日照顧幼兒的人可能不是幼兒的父母親,所以加入其

他選項供填寫者勾選。另外,由於填寫問卷時,填寫者需要具備能

夠基本閱讀的能力,因此保留調查填寫者的教育程度,確保填寫者

能夠了解問卷的內容。

2. 幼兒的背景資料欄中做了部份修改。因為在文獻探討中,之前的研

究指出調查幼兒的中耳炎病史,以及詢問家長對於幼兒發展能力的

看法及是否感到擔心的部份,能夠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因此保留此

兩部份。

第二部份:家長觀察報告式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

原始題目

專家建議

最後修正

1.孩子可以了解父母所給予的指示,例如:球球給我、吃飯飯、穿鞋鞋

等,並且做出正確的反應。

無需修正。

1.孩子可以了解父母所給予的指示,例如:球球給我、吃飯飯、穿鞋鞋

等,並且做出正確的反應。

原始題目

專家建議

最後修正

2.能理解生活中的常見用語,例如:再見/bye bye、來這裡,孩子能真

正聽懂並做出正確反應。

無需修正。

2.能理解生活中的常見用語,例如:再見/bye bye、來這裡,孩子能真

正聽懂並做出正確反應。

Page 95: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84

原始題目

專家建議

最後修正

3.孩子可以聽懂別人問他的簡單問句,例如:別人問「你叫什麼名字?」,

孩子可以正確回答出自己的小名或是全名。

無需修正。

3.孩子可以聽懂別人問他的簡單問句,例如:別人問「你叫什麼名字?」,

孩子可以正確回答出自己的小名或是全名。

原始題目

專家建議

最後修正

4.孩子可以聽懂兩個步驟的指令,並且正確執行指令,例如:「把球球撿

起來放回箱子裡面」。

增加負向敘述的題目。

4.孩子無法聽懂兩個步驟的指令,並且正確執行指令,例如:「把球球撿

起來放回箱子裡面」。

原始題目

專家建議

最後修正

5.孩子可以正確叫出長時間照顧他的人,例如:爸爸、媽媽、阿姨等。

將檢核表的項目分為「語言理解」及「語言表達」兩部份,因此將此題

移至「語言表達」的部份。

7.孩子可以正確叫出長時間照顧他的人,例如:爸爸、媽媽、阿姨等。

原始題目

專家建議

最後修正

6.孩子能說出日常生活或熟悉的物品名稱,例如:車子、電視機。

建議舉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的物品作為例子,例如:電風扇、桌子。

8.孩子能說出日常生活或熟悉的物品名稱,例如:電風扇、桌子。

原始題目

專家建議

最後修正

7.孩子表達的詞彙量多,很少用「這個」、「那個」或手勢來代替所要表

達的內容。

此題移至「語言表達」的部份。

9.孩子表達的詞彙量多,很少用「這個」、「那個」或手勢來代替所要表

達的內容。

Page 96: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85

原始題目

專家建議

最後修正

8.孩子能夠說出自己身體主要的身體部位,例如:眼睛、鼻子、嘴巴、

耳朵、手、腳。

此題移至「語言表達」的部份。

10.孩子能夠說出自己身體主要的身體部位,例如:眼睛、鼻子、嘴巴、

耳朵、手、腳。

原始題目

專家建議

最後修正

9.孩子能夠說出自己身體至少兩個細部位,例如:眉毛、膝蓋、腳趾。

此題移至「語言表達」的部份。

11. 孩子能夠說出自己身體至少兩個細部位,例如:眉毛、膝蓋、腳趾。

原始題目

專家建議

最後修正

10.孩子能說出兩個不同意義的詞彙所組成的完整句子,例如:「媽媽-

抱抱」、「喝-水水」。

此題移至「語言表達」的部份。

12.孩子能說出兩個不同意義的詞彙所組成的完整句子,例如:「媽媽-

抱抱」、「喝-水水」。

原始題目

專家建議

最後修正

11.孩子能夠用完整句子來表達需求,例如:孩子會說「我要上廁所」來

表達他想要上廁所的需求。

此題移至「語言表達」的部份。

13.孩子能夠用完整句子來表達需求,例如:孩子會說「我要上廁所」來

表達他想要上廁所的需求。

原始題目

專家建議

最後修正

12.孩子能使用問句詢問問題,例如:「這是什麼?」、「玩具在哪裡?」、

「他是誰?」。

此題移至「語言表達」的部份。

14.孩子能使用問句詢問問題,例如:「這是什麼?」、「玩具在哪裡?」、

「他是誰?」。

原始題目

專家建議

最後修正

13.孩子能說出完整語句,例如:「我會穿衣服」、「爸爸去動物園」。

增加負向敘述的題目。

15.孩子所說的句子常常是不完整的,其他人不容易了解孩子所表達的意

思。

Page 97: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86

原始題目

專家建議

最後修正

14.孩子能說出自己的小名或全名。

此題的題目內容兒童在兩歲之前即可發展出此能力,因此建議刪除。

刪除此題。

原始題目

專家建議

最後修正

15.孩子能夠指認出常見的顏色,例如:紅色、黃色、藍色。

此題移至「語言理解」的部份,另外建議增加顏色的舉例。

5.孩子能夠指認出常見的顏色,例如:紅色、黃色、藍色、黑色、白色。

原始題目

專家建議

最後修正

16.孩子能夠與他人持續進行同一主題的對話,並且能以符合主題內容的

語句回應他人。例如:他人問:「你星期天有沒有出去玩?」孩子答:「有

啊。」他人問:「那你去哪裡玩呢?」孩子答:「我去奶奶家玩。」

此題移至「語言表達」的部份。

16.孩子能夠與他人持續進行同一主題的對話,並且能以符合主題內容的

語句回應他人。例如:他人問:「你星期天有沒有出去玩?」孩子答:「有

啊。」他人問:「那你去哪裡玩呢?」孩子答:「我去奶奶家玩。」

原始題目

專家建議

最後修正

17.孩子能用說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求,例如:「我要喝水」、「我要尿尿」。

此題與第 13 題的內容及概念相似,可能會使填答者混淆,建議刪除。

刪除此題。

原始題目

專家建議

最後修正

18.孩子能夠說出「大」和「小」的形容詞,例如:問孩子說:「要大的

車車還是小的車車?」,孩子能回答:「大的車車」。

此題移至「語言表達」的部份。

17.孩子能夠說出「大」和「小」的形容詞,例如:問孩子說:「要大的

車車還是小的車車?」,孩子能回答:「大的車車」。

Page 98: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87

原始題目

專家建議

最後修正

19.孩子能夠自己正確從 1 數到 10。

此題移至「語言表達」的部份,另外建議將此題移至較前面的題數,因

為此題的題目內容較為簡單,應是孩子較易達成的項目,且建議題號可

依題目的內容,由難而易排列題號的順序。

6.孩子能夠自己正確從 1 數到 10。

專家建議

最後修正

可增加孩子在四歲到五歲之間能發展出的語言能力項目,增加內容較難

的題目,提升檢核表的鑑別度。

增列了第 18 題至 20 題,如下:

18.孩子能夠說出正在發生的事情,例如:「杯子掉下來了。」

19.孩子能說出常用物品的用途,例如:問孩子「杯子可以用來做什

麼?」,孩子能回答:「喝水/喝果汁」。

20.孩子能正確說出代名詞「我的」或是「你的」來表示是誰擁有某個物

品,例如:問孩子:「這個玩具是誰的?」,孩子能回答:「我的」。

Page 99: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89

第二部份: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

題 目 是 否

(一)語言理解

1.孩子可以了解父母所給予的指示,例如:球球給我、吃飯飯、穿鞋鞋等,

並且做出正確的反應。

□ □

2.能理解生活中的常見用語,例如:再見/bye bye、來這裡,孩子能真正聽懂

並做出正確反應。

□ □

3.孩子可以聽懂別人問他的簡單問句,例如:別人問「你叫什麼名字?」,

孩子可以正確回答出自己的小名或是全名。

□ □

請依據您平常對於兒童「語言表現」的觀察,填寫下頁問卷,若孩子的語言表現

符合題目敘述請勾選「是」;若孩子的語言表現不符合題目敘述請勾選「否」。

**第「4」題及第「15」題是以反向的方式敘述,請您仔細閱讀後再勾選。

三、兒童的發展史

1.兒童是否曾經得過中耳炎:

□是,_____次

□否

2.兒童平常的表達方式:□ 大多使用口語(自己用講話表達) □ 大多使用非口語(如聲音

變化、肢體語言、動作、手勢、臉部表情、眼神、使用輔具)

3.兒童的語言能力:(1)兩足歲開始有詞彙出現 □是 □否

(2)兩歲半開始有句子出現 □是 □否

4. 請問您會擔心兒童的語言發展能力嗎?

(1)□不會

(2)□會(請勾選以下情形)

□不會說話 □說話不清楚 □聽不懂他人說話 □反應慢

□答非所問 □聲音沙啞 □不流暢/口吃 □其他_

Page 100: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90

題 目 是 否

4.孩子無法聽懂兩個步驟的指令,並且正確執行指令,例如:當別人說「把

球球撿起來放回去箱子裡面」時,孩子無法做出「將球放回去箱子裡」的動

作。

□ □

5.孩子能夠指認出常見的顏色,例如:紅色、黃色、藍色、黑色、白色。

(二)語言表達

6.孩子能夠自己正確從 1 數到 10。 □ □

7.孩子可以正確叫出長時間照顧他的人,例如:爸爸、媽媽、阿姨等。 □ □

8.孩子能說出日常生活或熟悉的物品名稱,例如:電風扇、桌子。 □ □

9.孩子表達的詞彙量多,很少用「這個」、「那個」或手勢來代替所要表達的

內容。

□ □

10.孩子能夠說出自己身體主要的身體部位,例如: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手、腳。

□ □

11.孩子能夠說出自己身體至少兩個細部位,例如:眉毛、膝蓋、腳趾。 □ □

12.孩子能說出兩個不同意義的詞彙所組成的完整句子,例如:「媽媽-抱抱」、

「喝-水水」。

□ □

13.孩子能夠用完整句子來表達需求,例如:孩子會說「我要上廁所」來表達

他想要上廁所的需求。

□ □

14.孩子能使用問句詢問問題,例如:「這是什麼?」、「玩具在哪裡?」、

「他是誰?」。

□ □

15.孩子所說的句子常常是不完整的,其他人不容易了解孩子所表達的意思。 □ □

16.孩子能夠與他人持續進行同一主題的對話,並且能以符合主題內容的語句

回應他人。例如:他人問:「你星期天有沒有出去玩?」孩子答:「有啊。」

他人問:「那你去哪裡玩呢?」孩子答:「我去奶奶家玩。」

□ □

17.孩子能夠說出「大」和「小」的形容詞,例如:問孩子說:「要大的車車

還是小的車車?」,孩子能回答:「大的車車」。

□ □

18.孩子能夠說出正在發生的事情,例如:「杯子掉下來了。」 □ □

19.孩子能說出常用物品的用途,例如:問孩子「杯子可以用來做什麼?」,

孩子能回答:「喝水/喝果汁」。

□ □

20.孩子能正確說出代名詞「我的」或是「你的」來表示是誰擁有某個物品,

例如:問孩子:「這個玩具是誰的?」,孩子能回答:「我的」。

□ □

問卷已填寫完畢,感謝您撥冗填寫!

Page 101: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 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765/101NTCN0714010-001.pdf感謝實習 期間有這兩位老師的教導,讓我在實習期間獲得許多的收穫。

91

附錄五 研究參與者同意書

國立臺灣大學研究參與者同意書

親愛的家長,您好:

我是就讀於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聽語障礙科學研究所語言治療組的學生簡莞

芸,在本所童寶娟教授的指導下,正進行「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之研究」的研究計畫,

欲徵求已滿 4 足歲的兒童以及其家長各 100 名。本研究目的在於編製一份能夠快速篩

檢出具有語言發展遲緩的高風險兒童,因為語言能力在於兒童的發展歷程中,佔有相

當重要的地位,是兒童身心發展的基礎,若能及早介入,便能達到早期療育的成效。

本計畫將為貴子女施測一項語言評估測驗(修訂學前語言障礙評量表),約需費時

30 分鐘,在一天之內即可施測完成。另外,亦需請您填寫一份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

約需費時 30 分鐘。您可以使用此份檢核表審視孩子目前的語言發展能力,且孩子在

施測之後亦可得到一張小卡片,鼓勵孩子的表現及參與。

施測方式是以問答的形式進行,施測者將會依施測手冊中的指導語及施測方式,

並搭配圖卡及提本詢問孩子問題,所以整個過程主要是以問答的方式進行,風險與一

般課堂活動相當,風險性相當小。施測者在過程中將給予適當的鼓勵及讚美,避免孩

子產生無法回答問題的挫折感。所有的紙本資料,包括施測的題本以及您所填寫的學

前兒童語言檢核表,都僅供研究計畫使用,並以妥善的方式保管,以維護您與貴子女

的隱私權。在整個參與過程中,您若不願意參與研究計畫,有隨時退出的權利。若發

生由計畫執行所引起之傷害時,「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將依法處理相關責任問題。

本研究計畫的參與完全依據家長及兒童本身的意願,若您不方便參與的話,絕對

不會影響貴子女在學校中的任何權利。另外,老師僅協助發放及回收同意書與學前兒

童語言檢核表,並未參與研究的進行。因此,您決定的參與與否絕對不會影響老師對

於您與貴子女的觀感,請您可以完全放心地以您的意願來決定是否參與本研究計畫。

如果您認為您的權利受到影響或傷害,或有任何問題,可隨時撥打 02-33669956

聯絡國立臺灣大學研究倫理中心。

若您有意願參加,請您勾選下列「同意參加」的選項,並且繳回同意書回條及學

前兒童語言檢核表;若您沒有參加的意願,則請您勾選下列「無意願參加」的選項,

並將同意書及空白檢核表繳回即可。

敬祝 闔家平安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聽語所 助理教授 童寶娟

研究生 簡莞芸 敬上 2012/11

================================================================

同意書回條

□ 本人了解計畫內容,同意填寫學前兒童語言檢核表,並讓子女參與此研究計畫。

□ 本人無意願填寫檢核表,且無意願讓子女參與此研究計畫。

兒童姓名: _______________ 家長簽名: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