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 01總論

7
2013 CIO IT決策者 關鍵調查 在2012年的IT有許多前瞻性的技術或議題被活化, 像是雲端服務的實做、消費型行動裝置進入企業 (BYOD)的趨勢、Apps的普及、個資法的實施、企業 社群的運用、Windows 8的升級,以及商業智慧與 巨量資料。但這些IT議題對於台灣企業來說,究竟 代表了何種意義,第七屆CIO IT決策者關鍵調查, 將為我們掀開企業IT決策的面紗。 關鍵調查 決策者 2013 關鍵調查 決策者 2013 第7屆

Upload: sid-ho

Post on 08-Mar-2016

21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 download

DESCRIPTION

在2012年的IT有許多前瞻性的技術或議題被活化,像是雲端服務的實做、消費型行動裝置進入企業(BYOD)的趨勢、Apps的普及、個資法的實施、企業社群的運用、Windows 8的升級,以及商業智慧與巨量資料。但這些IT議題對於台灣企業來說,究竟代表了何種意義,第七屆CIO IT決策者關鍵調查,將為我們掀開企業IT決策的面紗。

TRANSCRIPT

Page 1: 調查 01總論

2 0 1 3 C I OI T 決 策 者 關 鍵 調 查

在2012年的IT有許多前瞻性的技術或議題被活化,

像是雲端服務的實做、消費型行動裝置進入企業

(BYOD)的趨勢、Apps的普及、個資法的實施、企業

社群的運用、Windows 8的升級,以及商業智慧與

巨量資料。但這些IT議題對於台灣企業來說,究竟

代表了何種意義,第七屆CIO IT決策者關鍵調查,

將為我們掀開企業IT決策的面紗。

關鍵調查決策者

2013

關鍵調查決策者

2013 第7屆

Page 2: 調查 01總論

66

2 0 1 3 C I OI T 決 策 者 關 鍵 調 查

在2012年的IT有許多前瞻性的技術或議題被活

化,像是雲端服務的實做、消費型行動裝置進入企業

(BYOD)的趨勢、Apps的普及、個資法的實施、企業社

群的運用、Windows 8的升級,以及商業智慧與巨量

資料。但這些IT議題對於台灣企業來說,究竟代表了

何種意義,第七屆CIO IT決策者關鍵調查,將為我們

掀開企業IT決策的面紗。

CIO IT經理人雜誌與台灣CIO協進會所共同企劃的

「CIO IT決策者關鍵調查」在2012年11月進行,包括

線上填寫、研討會現場發放、電話調查等多種方式,

調查期間一共回收問卷回收709份,經過嚴謹過濾扣

除無效或無代表性之份數後,實際有效份數為502

份。其中受調查對象以CIO接近六成,其餘為IT主管,

主要所屬產業別則來自於高科技製造業(24%)、金融保

險(20%)。

CIO在IT治理上更重要 z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Peter Weill與Jeanne W. Ross

共同著有《IT Governance》一書,其根據全球近300多

家企業的調查結果,將IT的治理模式分為六類,分別

為:

1.高階經理人主導模式(Business Monarchy) - 由總經理

加上一、二位副總決定多數IT議題;

2.IT主導模式(IT Monarchy) - 由IT專家決策;

3.封建形式(Feudal) - 每個業務單位自己做決定;

4.聯邦式(Federal) - 公司跟一些業務單位達成共識後便

確定執行方向,IT參與時有時無;

5.雙頭寡佔(IT Duopoly) - IT跟業務單位與公司決策中

心集體決策;

6.無秩序狀態(Anarchy) - 由公司內特定人士進行所有

決策。

Weill和Ross同時將IT分為五大專業領域:

1.IT原則(IT Principle) - 決定IT定位與角色;

2.IT架構(IT Architecture) - 衡量標準化、流程與整合需

求;

3.IT實體基礎建設(IT Infrastructure) - 資訊設備等;

4.業務單位應用需求(Business Application Needs);

5.IT投資的先後順序(IT Investment and Prioritization) -

優先順序、金額等。

以下即是根據此五大專業領域進行調查,同時我

們將結果製作成五角雷達圖,以瞭解公司內CEO、CIO/

IT主管、CFO/行政主管及BU主管的決策與建議究竟如

已經舉辦第七屆的CIO IT決策者關鍵調查,同樣在2012

年底進行調查,並將調查結果呈現在2013年1月號的雜

誌中。除了過去我們所關注IT治理、預算/投資、採購、

個資法、雲端運算、虛擬化、社群應用、IT應用,更涵

蓋BYOD、行動化以及巨量資料等最新議題的調查結果。

文/編輯部

調查報告大公開IT決策者關鍵調查

總論

Page 3: 調查 01總論

67

2 0 1 3 C I OI T 決 策 者 關 鍵 調 查

何分配。

從決策者雷達圖可以很容易看

出來,台灣企業在IT治理決策者的

角色上,偏重技術的IT基礎建設和

IT架構由CIO所掌握,而IT原則、

業務單位應用需求和IT投資等項目

上,CEO與CIO則有較接近的比重;

而在建議者方面,CIO/IT主管顯然凌駕了所有管理

者,扮演了最重要的建議者角色。

IT預算呈現持平 全球經濟不穩定所致 z

自從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風暴後,各產業的IT

預算不是呈現零成長狀態,便是將重大採購案凍結,

延緩資訊設備的採購時程,直到經濟狀況慢慢復甦之

後,才開始替換老舊的資訊設備。所以許多企業選擇

在2010、2011年都推動專案,只不過2012年全球景

氣又受到歐洲公債問題的衝擊,在獲利能力不佳,以

及2013年景氣不明朗的狀況下,IT預算頂多維持與

2012年相同的規模。

整體而言,約有5成企業的2013年IT預算與2012

年相同,有接近25%的CIO表示IT預算將會縮減,另

外則有20%會呈現成長的趨勢。從各產業2013年的IT

預算規模來看,電信產業由於受到行動裝置出貨量大

增,以及全球上網裝置預計將於2016年突破100億台

關卡的影響下,不僅有超過60%以上的企業表示IT預

算將會成長,更有38%企業的整體IT預算超過5億以

上,有25%企業的IT預算落在1~5億之間,顯見行動

設備熱賣確實衍生的極大商機,也讓更多電信業者願

意擴大投資。

相較之下,金融保險產業在2013年的IT預算便顯

得相對保守許多,有25%企業明白表態的IT預算落在

1~5億之間,有高達30以上的CIO表示不方便公佈,主

要原因還是歐洲經濟狀況不佳,擔心金融風暴事件重

演所致。至於高科技製造業方面,同樣受到消費者信

心指數不足的關係,對2013年經濟景氣採取比較保守

的看法,所以在IT方面投資呈現持平的趨勢。

至於IT投資的項目方面,還是以建置基礎設施為

主,所以主要是添購新的伺服器、儲存設備等等,若

以整體購買的比例與金額來看,自然是為了虛擬化與

打造企業內部私有雲端為主。至於軟體與IT人才投入

金額依然偏低,各公司的投入金額多半少於100萬,

未來恐怕會影響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行動裝置熱賣 電信廠商加碼BigData z

根據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全球上網裝置預計將於

2016年突破100億台的關卡,其中行動裝置將在2013

年突破10億台的關卡,成為商務人士最重要工具之

一。有鑑於此,IT預算最高的電信產業,其投資的重

點除了放在傳統基礎設備,如伺服器、儲存設備、網

路設備之外,更將重心放在BigData上。

尤其考量到許多駭客都把攻擊目標從傳統個人裝

置,轉移到愈來愈盛行的行動裝置與社群網路上,所

以電信業者除了將採購重心放在雲端運算與虛擬化之

外,更著重於安全管理上面。主要是希望在提供企業

用戶雲端服務的時,能夠確保應用程式與網路連線之

間的安全,以免影響到業務的拓展。

至於全球同步上市的Windows 8,在本次的調查

結果中,除資訊應用與服務業因為本身產業的特性,

需要了解Windows 8內建的新功能,以便開發新的應

用程式來拓展業務,因此在一年內導入的比率分別為

24%、25%之外。其餘產業幾乎都表示一年之後才有可

能導入,特別以系統穩定為優先考量的金融保險、電

信、高科技製造業等等,其可能導入Windows 8的時

間點還會更長,甚是可能兩年後才開始評估導入的可

能性。

整體而言,約有5成企業的2013年IT預算與2012

年相同,有接近25%的CIO表示IT預算將會縮減,

另外則有20%會呈現成長的趨勢。

Page 4: 調查 01總論

68

2 0 1 3 C I OI T 決 策 者 關 鍵 調 查

個資法正式實施 企業嚴肅看待 z

備受企業用戶關注已久的新版個人資料保護法,

由於已經明訂出一旦發生個資外洩的情形,企業必須

舉證已善盡保護責任,否則單一事件的罰緩將從500

元到20000元不等,至於集體訴訟的求償金額最高將

可達2億元。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與消費者接觸最

頻繁的電信業,清一色都已經完成個資法的適法性調

整,甚至有超過60%以上的企業都取得相關認證,萬

一不幸真的發生資料外洩糾紛時,可做為法官裁量罰

金時的參考依據。

至於與消費者關係樣極為密切的服務業、運輸流

通業,也有約70%左右的公司完成相關準備,只不過

並沒有積極取得資安認證,但是同樣具備避免資料外

洩的能力。

比較令人訝異的是,金融保險業因應個資法的步

調比想像中更慢,僅有70%左右的企業明白表示完成

適法性調整。根據我們過去與會計師事務所訪談的結

果,可能是因為主管機關原本就已經有規範金融保險

業使用客戶資料的範圍,必須符合「電腦處理個人資

料保護法」的規範,所以改善重點便應該放在人工處

理的作業環節,必需從業務流程的起點逐步檢視釐

清,可能有部分公司認為不需要刻意調整,才會有

30%左右的公司表示尚未調整完畢。

另外,由於高科技製造業與傳統製造業的客戶多

半是企業用戶,所以比較少直接與消費者互動,因此

因應個資法的腳步也相對比較緩慢,大約僅有5成的

公司完成準備。

若從IT部門人力的角度切入,人數愈多的企業,

其完成的比率也愈高。不過,值得

注意的地方,在於IT部門並非唯一

負責個資法的單位,包含法律、人

資等部門,也都是負責個資防護非

常重要的一環。畢竟就新版個資法

得精神而言,主要在於規範企業對

資料的使用方式,例如必須去特徵

化等等,所以從本質上而言,個資防護本質上絕對是

管理問題。

雲端服務更為成熟 企業採用比例提高 z

除了虛擬化之外,雲端運算也是近幾年來CIO最

關心的議題之一,在去年的調查結果中,僅有35%表

示有計畫導入雲端運算,但是2013年則提升至40%。

探究其中的原因,在於公有雲端服務的穩定性愈來愈

高,加上微軟、Google更紛紛在台灣直接提供技術支

援,企業取得相關服務的門檻較低所致。

不過,並非每個產業都對雲端運算服務有興趣,

除了電信業、資訊產業之外,多數產業導入的意願仍

然低於40%,主要是考量到資訊安全的因素,而非只

考慮成本問題。這項結果從雲端架構的選擇便知,大

部分企業選擇私有雲端架構的比例,還是遠遠超過公

共雲平台,尤其又以擁有許多客戶資料的金融保險產

業更為明顯。即便是本身有提供公有雲端服務的電信

產業,也偏向建置混合雲端平台,也就是將有安全考

量的資料,放在安全性較高的私有雲端平台中,減少

資料可能被駭客竊取的風險。

虛擬化效益浮現 企業導入比例更高 z

在IT預算成長幅度趨緩的前提下,愈來愈多企業

用戶將企業內部的應用程式,逐步轉移到虛擬化的環

境中,以減少維護實體伺服器所需的費用。儘管在轉

換過程中,資訊部門最大的挑戰,並非將實體伺服器

上的應用程式,快速而平順的轉移到虛擬化平台上,

而是隨著實體伺服器的數量大幅減少,要如何有效掌

握每台虛擬機器(Guest OS)的運作狀況,依照應用程式

比較令人訝異的是,金融保險業因應個資法的步

調比想像中更慢,僅有70%左右的企業明白表示

完成適法性調整。

Page 5: 調查 01總論

69

2 0 1 3 C I OI T 決 策 者 關 鍵 調 查

負載狀況,調整所需的記憶體、處

理器等資源,但是企業用戶導入的

意願仍然持續升高。

在本次的調查結果中,企業用

戶導入虛擬化解決方案的比例愈來

愈高,目前已經有80%的企業用戶

引進相關解決方案,並且應用在不

同的環境之中,僅剩下20%的用戶還在考量當中。若

從產業來做區分,電信業依然是導入虛擬化比例最高

的產業,除了必須藉由虛擬化平台的特性,降低服務

龐大用戶的成本之外,更因為本身有提供雲端運算的

服務,所以在底層的基礎建設上,自然必須導入虛擬

化平台。

至於虛擬化解決方案的品牌方面,使用VMware的

比例還是最高,即便是IT預算有限的製造業,也有約

75%左右企業的採用。比較特別的是資訊產業,由於

本身對資訊工具相對熟悉,所以使用微軟與VMware的

比例相同。至於另一個品牌-Citrix,則在桌面虛擬化

方面擁有極大的市佔率,自然也連帶提升了伺服器虛

擬化平台的使用比例。

行動裝置、應用與BYOD z

從科技新聞的曝光量來看,行動裝置無疑是最夯

的議題,但其是否言燒到企業,進而影響到商務流程

的改變?

在今年對企業應用行動裝置的市場上,有六成的

企業的導入作業已經在進行中,其中更有一成多已經

完成導入。顯然對這個不分年紀、大家都能上手的行

動裝置來說,企業將之應用在工作中,有高度的興

趣。調查同時顯示有兩項用途最為明顯,分別是辦工

作業以及高階決策,似乎高階主管的帶動,也提高了

企業導入行動裝置的速度。

行動裝置的種類與其所採用的作業系統有直接的

關係,通常企業會考量內部系統及外部服務的狀況來

搭配適當的裝置。本次調查顯示,姑且排除對所有作

業系統均支援的數量,iOS顯然扮演了企業行動裝置作

業系統的領頭羊的角色,不論在內部流程或是外部服

務都有較高的採用度,當應用在內部商務流程中時,

甚至於有34%的企業所採用!

行動裝置的蓬勃同時對企業帶來了管理議題,也

就是所謂的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我們並不在

此將BYOD做精確的定義,而傾向於了解企業所擔憂的

部分,從問卷的結果顯示,企業最在乎、也意欲優先

解決的問題便是「安全」;想當然爾,「設備管理」

的調查數字也緊接其後。

企業社群網戰難開打 z

網路社群已經成為服務顧客的第一站,當使用者

想要開始了解你的產品或經營理念,最簡單的動作便

是在網路上搜尋,而在網路社群上由於匯集了最多的

品牌忠誠者,自然會在搜尋機制上名列前茅。但是,

企業經營者是否像顧客一樣投注社群相同的關注呢?

根據我們大調查中,在應用個人社群媒體(如

Facebook)進行業務或任務的推動的調查,「有」

比「沒有」多的行業別為「服務業」以及「教育機

構」,其次則為「電信業」的各半,在他們的應用

中,則主要是以「行銷應用」與「資訊傳遞」為最

多。

在社群媒體市場天下幾乎已經底定的狀況下,企

業環境的應用是否也會像個人一樣?目前已經有許多

標榜針對企業所提供的企業社群媒體服務(Enterprise

Social Network)的解決方案,這成為業者許多IT應用系

統解決方案的一項,不管是Google、IBM、Microsoft、

Saleforce、SAP等,都已經提供企業客戶社群媒體的產

品組合。

企業用戶導入虛擬化解決方案的比例愈來愈高,

目前已經有80%的企業用戶引進相關解決方案,

並且應用在不同的環境之中,僅剩下20%的用戶

還在考量當中。

Page 6: 調查 01總論

70

2 0 1 3 C I OI T 決 策 者 關 鍵 調 查

不過,雖然解決方案雖然已經備妥,但企業願意

買單者少,仍是一塊待開發的市場。就調查結果來

看,有高達83%的比例選擇「沒有」考慮採用企業社

群媒體!

歸咎其因,則可以從調查中另一個問項得到答

案—對使用企業社群網路的顧慮,其結果顯示「資安

考量、效益不明確、管理不易」最大的擔憂。

事實上,不管適合種新技術或新趨勢的到來,企

業最在乎的還是安全、管理和效能。

巨量資料應用仍待擴展 z

在經過數年的資料採礦、商業智慧等技術,巨量

資料(Big Data)的出現似乎更為企業已收集的資料提供

更有效運用的一套方法,也讓為結構化的資料獲得妥

善運用的可能,結合社交媒體的蓬勃,將IT應用集大

成!

根據Gartner提出的2013年十大策略科技趨勢,在

巨量資料部分,其估計「2012年全球IT支出為3.6兆

美元,2013將超過3. 7兆美元,其中最主要成長動能

將來自巨量資料。」

根據我們IT決策者關鍵調查的結果,台灣企業認

為發展巨量資料最大的難題在於人才(25%),這不算

太意外,如果你有留意過我們國外授權文章關於巨量

資料人才的問題,那麼你應該很熟悉「資料科學家」

(data scientist)這個新職務,因為在巨量資料的領域

上,全世界都一樣。

除了熟悉資料處理技術的人才以外,台灣企業的

CIO或IT主管都非常熟悉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資

料來源」與「資料正確性」兩項總和為26%,資料

本身的問題都是他們看重的問題項

目。

台灣企業在巨量資料應用的方

向上以挖掘資料價值為主(37%),

其次則是整合內部資源(30%)。若

以產業別來分析,電信業雖然家數

不多,但是有75%的業者都將「挖

掘資料價值」以及「業務開發」列為其在巨量資料發

展上最主要的應用。除了電信業以外,對「挖掘資

料價值」需求較高者依次為運輸流通(63%)、金融業

(45%)、服務業(39%),台灣的運輸流通業者對資料價

值的重視,看來很值得作進一步的分析。這也是先前

IDC預測和我們調查結果些許差異的地方,在IDC的預

測中,則顯示「2013年將是巨量資料(Big Data)實踐元

年。巨量資料將從市場宣傳階段逐步進展到企業實際

應用階段,尤其電信與金融服務業者。」

※若讀者有需要參考2012年的調查結果,請瀏覽

http://survey.cio.com.tw

台灣企業的CIO或IT主管都非常熟悉羊毛出在羊

身上的道理,「資料來源」與「資料正確性」兩項

總和為26%,資料本身的問題都是他們看重的問

題項目。

Page 7: 調查 01總論

71

2 0 1 3 C I OI T 決 策 者 關 鍵 調 查

調查過程與方法

《CIO IT決策者關鍵調查》問卷填寫中獎公告

獎項:BenQ GH700數位相機一台

中獎人: 兆豐證券蔡玲娟

獎項:BenQ GH700數位相機一台

中獎人: 華寶通訊王妙彥

獎項:Apple iPad with Retina display(第四代/WiFi/16GB)一台

中獎人:開元食品呂芳達

調查地區:

台灣地區yy

調查方式:

1.本次調查以線上網路調查為主,並輔以人員電訪方式進行。

2.依過濾條件接觸名單上所列出的公司,尋找並篩選出符合受訪者身分,且有意願接受訪問的合格受訪者來進

行線上問卷調查。

調查對象:

1.國內企業的IT部門最高主管(CIO)。

2.若無最高主管,則為在採購電腦相關產品時的最後決策者,或對IT有重要影響力者(IT主管)。

3.如IT部門最高主管無法或不願接受訪問,但願意指派代表,可接受由其指派之受訪者接受訪問(IT主管)。

樣本數:

709份有作答,有效樣本數為502份。

調查期間:

自民國101年11月1日至101年11月30日止

說明:

在調查結果分析部份,單選題及複選題將與產業別、PC台數、IT部門編制、年資、企業營收、IT預算、年收入與性別,進行交叉分析與

檢定,更針對不同重點分析項目:CIO角色與定位、IT治理、企業IT預算與投資、新版個資法的因應、雲端運算、虛擬化、平板電腦、行動服

務、CIO工作與生活來做延伸比較,以探討之間的差異。本調查各項表格之百分比數值總和若有未達或超過100%之現象,此係因資料分析採小數位四捨五入進位所致,在此特予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