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57
1 國國國國 國國國國國 國國國國國 、、: 國國國國國 國國國國國國 藍藍藍 2011.10.16

Upload: fallon-waller

Post on 01-Jan-2016

6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一、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一)國家干預 1 、定義:國家透過法規或政策,介入勞雇關係。 目標:和諧的勞雇關係可促進社會活力,有效運用人力資源。 Q 、何謂勞雇關係?. 2 、國家干預勞雇關係的手段 ( 1 )勞動法規(如勞基法的基本工資、勞退金改制、勞動三法、勞保條例、職工福利金條例)、相關法規(如就服法、集遊法)、執法、政策(如外勞引進)。 ( 2 )國家干預從直接管制演變為透過法律管理,故勞動法規日多。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1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2011.10.16

Page 2: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2

一、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 (一)國家干預• 1 、定義:國家透過法規或政策,介入勞

雇關係。• 目標:和諧的勞雇關係可促進社會活力,

有效運用人力資源。• Q 、何謂勞雇關係?

Page 3: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3

• 2 、國家干預勞雇關係的手段• ( 1 )勞動法規(如勞基法的基本工資、勞退金改制、

勞動三法、勞保條例、職工福利金條例)、相關法規(如就服法、集遊法)、執法、政策(如外勞引進)。

• ( 2 )國家干預從直接管制演變為透過法律管理,故勞動法規日多。

• ( 3 )徒法不足以自行,勞動法規的落實程度要看各級政府的執法程度而定。

• ( 4 )當勞動法規不足以解決當前的問題時,新或修正的勞動法規便會產生,如此周而復始。

Page 4: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4

• 3 、國家干預勞雇關係的影響因素• ( 1 )企業往往會尋找法律的模糊(灰色)地帶,而勞工的集體行動較不易進行(因為人數較多)。

• ( 2 )市場機制對企業(資方)較有利(所謂強資本、弱勞工),國家干預較可平衡勞資雙方。

• ( 3 )影響因素彙整:社會、經濟、政治(含法律)、文化;國家(含法律)、企業(含內部規章)、個人(含內化價值觀);長期、中期、短期;大家長心態(封建思想之延續)、促進公平正義、反映外部性利益、改善資訊不對稱( asymmetry )之不公平性 / 矯正市場失靈、降低交易成本 / 促進市場交易的效率(節省過多協商的成本)。 Q 、何謂交易成本?

Page 5: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5

• 具體的影響因素包括:• ( 1 )全球化──國家干預程度下降,市場機制程度

提高,結構性失業明顯• ( 2 )產業結構演變趨勢──農業萎縮、工業發展、

服務業發展,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大型企業、中小企業

• ( 3 )就業結構演變趨勢──女性就業比率提高、員工多元化、職位兩極化、工資兩極化

• ( 4 )(城鄉、跨國)人口移動──就業機會不平均分布、外籍勞工、外籍配偶(新移民)、海外就業。

Page 6: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6

• ( 5 )景氣波動──例如 2008 年的金融海嘯、財政赤字

• ( 6 )貧富差距擴大──人力資本、社會資本、智慧資本,導致兩極化

• ( 7 )中央與地方政府治理演變趨勢──分權化,各地出現差異

• ( 8 )勞動法規演變趨勢──醫療保險、傷病死亡保險、勞動基準、勞工安全衛生、就業服務、勞動尊嚴(特別是就業平權、勞動爭議處理)、就業安全、社會保障(社會安全)

Page 7: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7

• ( 9 )司法制度──勞動權益保障、勞動爭議迅速有效處理、保障企業合理權益

• ( 10 )勞資倫理價值觀──弟子規、孝道、企業家庭化、愛的勞動

• ( 11 )勞動三權價值觀──社會如何看待工會、社會如何看待工會行動(如勞工運動)

• ( 12 )企業經營價值觀──社會如何看待企業獲利、社會如何看待企業社會責任

• ( 13 )國家財政狀況(如希臘) Q 、台灣離希臘多遠 ?

Page 8: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8

• 4 、國家干預勞雇關係的限制• ( 1 )法令規範無法鉅細靡遺(例如,不當資遣、

不當調動、年終獎金、非典化)• ( 2 )執法不一定合乎立法原旨意(例如,責任制、

勞資會議、強制入會、就業歧視、強制勞保、勞動檢查、外勞之高昂仲介費;亦參蔡文晃、藍科正, 2005 )。

• ( 3 )處罰威脅不一定有效(例如,循環性執法、選擇性執法、處罰機率低,雇方不怕罰鍰,有些條文甚至無罰則)。

• ( 4 )市場機制有約束(例如,中小企業隨時可歇業,雇方威脅外移,雇主反對過勞死之勞動刑罰,外勞引進超過 40萬)。

Page 9: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9

(二)市場機制• 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國家干預程度下降,市場機

制程度提高。需關注的議題不斷出現(如產業結構變遷、就業結構變遷、景氣波動的影響、工資兩極化、貧富差距擴大)。

• 1 、定義:放任勞雇各自的實力,決定勞雇關係的內容。

• 2 、勞方的實力• 以代表的勞工人數為指標;但勞方的團結不易,

包括是否集中工作、雇主的打壓、勞工特徵、勞工態度、總體環境(如台灣對外貿易比重高達 60% )、跨國團結不易;且不易轉化為選票,因為勞雇界線模糊,政治獻金分散。

Page 10: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10

• 3 、雇方的實力• 雇方有資本,奈得住長期的法律訴訟程序,平

均教育程度較高,請得起法律顧問,資訊較充分。加上雇方的政治實力以代表的就業人數為指標,較易轉化為選票,因為政治獻金明顯集中。

• 4 、勞雇實力的比較• 一人對一人時,往往勞方輸給雇方;工會對雇

方時,互有輸贏。• 不過,政府官員有時會站在弱勢的勞工這邊。

Page 11: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11

• 5 、雇方行動• ( 1 )企業一般會追求僱用彈性(如政府不要管工資、

解僱,法律不要管僱用平權、工會組建),對邊陲職位僱用非典型勞工(如派遣勞工、臨時人員、工讀生)。

• ( 2 )不完全遵守法律(如社會保障的法定支出打折、欺負不懂法律的勞工之權益、阻擋或控制工會的運作),或逃避法律規範(如篩選招募) 。

• ( 3 )當勞動條件逐漸提高時,產業升級、節約用人。• ( 4 )以績效給付勞動報酬(勞工若轉業不易,則勞

動報酬易偏低),以變動報酬(薪資紅利化)因應景氣波動。

Page 12: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12

• ( 5 )對於勞工自主爭取權益的訴求,儘量迴避、打壓,不得已才妥協。

• ( 6 )透過培訓(教育訓練),促進員工融入企業文化(如企業家庭化),提升員工忠誠度、工作技能、工作效率。

• ( 7 )以外移、不投資作為威脅國家干預和勞工訴求的協商手段。

• ( 8 )以福利、內部申訴制度、積極的人力資源管理措施(如台灣科技業的員工分紅入股),安撫員工。

Page 13: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13

• Q 、勞雇關係 vs 人力資源管理,市場機制之因素為何?

• 雇主偏好非法定的溝通機制(包括:組織層級架構、 TQM 小組、提案制度、考績委員會、人評會、座談會、員工溝通會、月會、週會、早會、聯誼會、意見箱、申訴電話 /網址、申訴制度、員工諮商 /EAP 、非正式管道等),不喜法定的溝通機制(包括:包括團體協商、工會、教師會、勞資會議、職工福利委員會、退休金準備監督委員會、工作規則、安全衛生委員會會議、公營事業勞工董事制度等)。

Page 14: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14

(三)勞工行動• 1 、勞工行動的緣起• 勞工對切身的議題較敏感(例如,颱風假;從起碼的勞動條件、職場安全衛生、創造就業機會、就業平權、物質層次到精神層次的滿足、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勞動爭議的迅速有效處理、尊嚴勞動、就業安全),勞工是受害者(例如,社會不正義),勞工有自己的價值觀(例如,為環保而家醜外揚的「吹口哨」行為),國家干預(含勞動法規)不符勞工期待(例如,基本工資不夠維持生計)。

Page 15: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15

• 2 、台灣勞工訴求的議題• 以勞動條件改善為主,例如,成功爭取勞基法擴

大適用 (1996) ,勞動基準之縮短工時 (2000.5) 、調漲基本工資 (2007.7) 、颱風假、延長強制退休年齡60歲至 65歲 (2008.5) 、增列工作十年以上年滿六十歲者得自請退休 (2009.4) ,勞工投票放假日工資應照給、無薪休假下的工資不得低於基本工資(2008.12) ,推動保障建教生權益,限制責任制以減少過勞死之建議,提供育嬰留職停薪津貼,提高勞保老年年金替代率,反對調高健保費,維持企業工會強制入會制。

Page 16: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16

• 維持企業工會強制入會制之過程: 2009年底至 2010初,立法院擬將工會法中的強制入會制修正為自由入會制,以呼應憲法中的人民結社自由的精神(人民也有不結社的自由),引起勞工團體多次抗議,擔心自由入會制會實質瓦解工會;最後工會法維持強制入會,但仍無罰則。

Page 17: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17

• 未來台灣工會較需習慣關切勞工以外的社會議題,如經濟(含無感復甦)、環保(含核電廠議題)、教育(如學費)、政府赤字(含健保,勞保,就保,國民年金的財務問題)、其他議題。而工會未來若欲對勞工以外的社會議題發言,發動者恐需聯合工會以外的組織參與,才有可能產生壓力。

Page 18: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18

• 3 、台灣勞工的力量• 工會是展現勞工力量的最佳形式。回顧台灣各工會總計之組織率 1995 年底是 46.6% , 2011.3底是 37.3% ;但產業工會家數 1995 年底是 1,204 家、組織密度 3.3% ,會員 598,479 人、會員密度 25.4% , 2011.3年底是 892家、組織密度 3.1%,會員 524,382人、會員密度 14.8% ;職業工會家數 1995 年底是 2,413 家,會員 2,537,396 人、會員密度 58.1% , 2011.3底是 3,837家,會員2,700,838人、會員密度 53.0% (參行政院勞委會, 2011 : 32-33 )。團體協約數 2005年是 255家, 2011.3是 43家(參上引書)。此顯示,職業工會是台灣工會的主體,但台灣的職業工會不是歐洲式的工會,產業工會基本上屬弱,故整體工會力量弱。

Page 19: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19

• Q 、為何南亞電路公司工會是高科技業中的唯一工會?

• Q 、台積電、長榮航空為何沒有工會?• Q 、為何中華電信公司之外,其他電信公司無

工會?• Q 、準工會(例如,台北市的外勞組織、教師

會、勞工的聯誼會)的角色為何?準工會亦能扮演工會的功能,但無工會法的保障。

Page 20: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20

• 4 、影響台灣工會力量的因素• 台灣屬國家統合主義式的勞雇協商機制,國家干預勞雇關係的程度高(政府干預訂定勞動基準和勞工福利),過去勞工組織的政黨都無疾而終;又台灣經濟環境特質不利工會運動、民眾不太肯定工會的示威抗議或罷工行為,且在藍綠擠壓下,台灣的工會力量分散。

• 當然,工會的存在不是勞工力量的前提,也不是罷工的前提,但成立工會才有工會法的保障。

• Q 、雇主會打壓工會嗎?工會有能力發動罷工者幾希?民眾支持參加工會嗎?你會參加工會嗎?

Page 21: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21

• 台灣的政治、經濟環境不利工會發展;台灣人的集體意識不強、個人意識較強,不太支持工會運動。影響(自主)工會發展的因素包括:

• ( 1 )法令規範• ( 2 )執法態度• ( 3 )經濟面因素• Q 、 2008 年以來的不景氣對工會發展有何

影 響?• ( 4 )雇方態度

Page 22: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22

• ( 5 )勞工、民眾之態度:如消費者偏好、勞工意識、勞勞對立(參藍科正、張簡坤國, 2008 ;又如 2010.2曾任「中華演藝總工會」理事長的楊光友組織「台灣藝人協會」,此舉引起「中華演藝總工會」現任理事長康凱的不滿)、個人參加工會之淨效益。

• ( 6 )工會成效• ( 7 )工會的內部因素:如人才、錢財、策略

(聯合他工會、訴求勞工政策、訴求非勞工政策)

Page 23: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23

• 5 、台灣勞工訴求的手段• ( 1 )台灣人性格溫和,抗爭手段平和,故少見激烈

的衝突場面。• ( 2 )協商:如勞雇協商、勞政協商、勞雇政協商,向媒體爆料。

• ( 3 )於離職後提出勞資爭議;偶而有以集體休假來達成實質罷工者。

• ( 4 )組織:時間久了,若國家干預的成果有限,勞工透過學習,也會主動追求勞動權益,從而發展自主性的勞工組織(如工會、勞工團體);或者透過公民意識,以媒體(含網路)、非政府組織,來促進勞動權益。

Page 24: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24

• ( 5 )示威、罷工• 誰在示威、罷工?弱勢者。 試思:雇主會示威嗎?醫生曾為爭取適用勞基法上街頭,許多人不以為然,因為醫生說「現在一個月只賺十萬元。」美國有較陽光的遊說機制,利益團體可公開運用;人民多寫信給民代,民代就會依來信多寡採取多數的立場。在台灣,各級民主選舉可以反應意見,惟代議性質和選舉有定期,故選舉之間選民不易有效反映意見;各種扣應節目也可反應意見,惟不一定被重視;利用個人知名度,特別訴求(如張曉風為台北濕地的一跪);老板只需打電話,或威脅外移,即可奏效。

Page 25: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25

• 如何進行示威、罷工? 人海戰術,比人頭( power of silence );除非能成功動員,否則單點優於多點同步(如 2004 年 228 的「族群大團結、牽手護台灣」有兩百萬人站出來,算成功)示威;製作旗幟、標語、服裝;動態較諸靜態更能吸引電子媒體報導(記者較歡迎動態的抗爭活動,如行動劇、衝突)。台灣民眾是溫柔的,最常丟雞蛋,少數丟石頭;外國有丟石頭、丟汽油彈、焚燒車胎者。新世代的抗議手段包括網路串聯( 2011年初的茉莉花革命)、駭客官網、無厘頭的行動(定時定點齊一動作)等。

• 合法罷工有刑事豁免權(勞資爭議處理法第五十五條),但台灣的雇主常採民事求償方式,讓勞工的罷工行為受限縮。

Page 26: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26

對誰示威、罷工? 罷工原本是針對雇主,俾協商較佳的勞動條件,但許多罷工係以政府為訴求對象,欲協商公共政策的改變。這是因為一來希望透過政府,對雇主施壓;二來是對政府示威的壓力較小,南山人壽員工爭取被 AIG賣掉後的權益,即是一例;三來是期待大政府( NGO 不強)。

Page 27: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27

為何示威、罷工? 示威的成本高昂,難以經常採取;示威、罷工常是爭議處理或意見表達的正式管道(如制度機制反映、組織內部申訴、民代發言、選票反映、投書扣應陳情)無法發揮作用的最後手段。示威、罷工優於不示威、不罷工,因為不示威、不罷工可能反映無奈、認命、冷漠(試思:中國的民意表達遭受嚴格限制)。

Page 28: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28

二、勞工行動案例:派遣勞動發展、規範與因應

• (一)勞動派遣簡介• 勞動派遣定義:以三方取代兩方的勞雇關係。傳統的勞雇關係只有勞方與雇方,人力派遣則有要派企業(傳統勞雇關係下的雇方,現改為擁有指揮命令勞工的一方)、派遣勞工(勞工)和派遣業者(形式上和法律上的雇方)之三角關係。

• 勞動派遣發展因素:雇主躲避勞基法和勞工安衛法的手段,亦呼應其追求的僱用彈性化;派遣業者促銷;部分勞工有此需求;法令規範太慢。

Page 29: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29

勞動派遣現象日趨普遍:從藍領(清潔人員、保全人員、家事服務人員、生產線人員)到白領(銀行櫃台人員、派駐企業客戶維修的工程師/ 自己兼賣軟體);從私部門(製造業、服務業)到公部門(漢翔將優退員工回聘為派遣勞工、各機關學校臨時人員派遣人力化、職訓局、公立就服機構、勞保局)到第三部門(醫院,偏遠地區醫師);從國內到海外派遣(外派來台的部分白領外勞、外派中國的部分經理人)

Page 30: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30

• 人數: 2004 年底,經建會曾推估為約 7.8萬至9萬人。根據主計處調查, 2010 年已有 72萬3千多人以「非典型就業」方式工作,其中以15至 24歲的人口為大宗,占勞動人口 25%。

• 勞動派遣的中介者:派遣公司、清潔公司、保全公司之外,人力銀行也作勞動派遣,勞動合作社也出任派遣業者(台糖公司),家事服務員職業工會, NGO (如○○基金會)也從事勞動派遣。

• Q 、職業工會、基金會扮演派遣業者的角色,但法律上是派遣業者嗎?

Page 31: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31

• (二)勞動派遣下的勞資爭議• 勞動派遣下有十大勞資爭議(台灣勞工陣線, 2005 ):• 勞動契約有違反現有勞動法規的條款 ( 如夜間工作無加給、任意調動 )

• 發生職災或意外事故時二方雇主互推責任• 實際工作所得較要派企業所給的條件為低• 派遣業者沒有為派遣勞工提繳社會保險(如勞健保與

勞退金費用)  例如,國立體育大學派遣勞工• 要派企業透過派遣業者轉掛勞工以逃避勞動法規的責任  例如,知名企業

• 要派企業的工作環境惡劣或派遣勞工不適合

Page 32: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32

• 派遣業者會要求派遣勞工於提前中止契約時賠償 (藉口包括職訓、津貼、補貼 )

• 派遣業者任意調動或指派的工作與應徵時不符• 派遣業者對於派遣勞工要求多項費用 ( 如勞健保、教育訓練、工作諮詢費∕職業仲介費 )與扣薪 ( 如遲到一分鐘扣半天薪水 )

• 派遣業者任意調動 ( 利用派遣勞工恐懼與不安的心態,有時參雜歧視與恐嚇手段 ) 或改變 ( 如加重負擔 )派遣勞工的工作

• 勞委會 2009 年 5月 18 日起至 6月 19 日止,專案勞動檢查抽查 88 家勞保人數 10 人以上的人力派遣業者,進行專案勞動檢查;包括有關勞基法、勞保、就保等情況,結果有 55 家因違法而受罰(洪清海, 2009 )。

Page 33: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33

• (三)勞動派遣的立法過程• 1 、勞動派遣規範立法過程的演變• 因應勞動派遣下的爭議,勞委會曾多年嘗試訂定勞

動派遣法(草案),作法包括委外研究、辦公聽會、辦座談會、辦公民會議、辦研討會,都未成功;主因(產業)工會極力反對。勞委會為何推動勞動派遣法(草案)?( 1 )欲保障派遣勞工的權益,希有特別法,但遭質疑為何不訂定非典型勞工保護法。( 2 )欲有效管理勞動派遣業。( 3 )呼應僱用彈性化的潮流。( 4 )留日德的學者積極建議。

• 2008 年底時,面對金融海嘯的衝擊,勞委會改採修正勞動基準法勞動契約章的內容。

Page 34: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34

• 2 、勞動派遣法(草案)內容要項• (1) 要派企業稱為要派人,派遣業者區分為派遣事業單

位 (原先的派遣業者 ) 和派遣雇主 (僱用勞工並使其為他人提供勞務者 ) 。

• (2) 要求訂定派遣契約和要派契約。• (3)限制派遣業者只可收取適當的利潤。• (4)派遣事業單位以許可制取代登記制• (5)採負面表列限制可派遣之行業。• (6)視派遣業者和要派企業為共同雇主。• (7)派遣時不得歧視。• (8) 不得派遣勞工至有罷工的場所。

Page 35: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35

• 3 、勞工反對勞動派遣法(草案)的行動• ( 1 )成之約( 2006 )的調查• a 、多數「要派企業」並不會就「派遣勞工」

運用議題與工會進行諮商或討論,對於工會的參與自然而然產生某種程度的限制和影響。

• b 、工業部門產業工會和「小規模」的產業工會對「派遣勞工」的「排斥」態度或傾向似乎比較強烈。

• c 、工會究竟有多少能力?

Page 36: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36

• Q 、那些類型的工會採取動員 ( 工會透過社會運動的方式,表達對於非典型工作型態發展的不滿與反對 ) ?

• Q 、是否有些類型的工會會服務派遣勞工?• Q 、是否有些類型的工會會與雇方合作?• Q 、那些類型的工會採取社會對話 (藉由影響

政府政策和立法的制訂,達到保障工會會員工作權益和降低非典型工作型態勞工的不安全感 ) ?對話方式為何?對話內容為何?

Page 37: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37

• ( 2 )謝創智、黃吉伶( 2006 )對勞動派遣規範的觀點

• a 、提出五點方向:落實勞動基準法 ( 過去不行,未來行嗎? ) ;對於派遣業者嚴格勞動檢查 ( 過去不行,未來行嗎? ) ;現行法無法保障的部分,修改勞基法;修法緩不濟急的部分,採定型化契約;參考其他國家的積極作法。 (屬社會對話,但未直接與派遣勞工對話!太倚賴政府力量! )

• b 、提出五項反對勞動派遣的組織與行動策略:堅持派遣業者必須適用勞基法所有規定;企業如需使用派遣須經工會同意 ( 工會有多少力量? ) ;保障派遣勞工的團結權 (未夠具體 ) ;將派遣勞工納入團體協約的保障 ( 多少人會受益? ) ;挑戰政府部門及國營事業濫用派遣:國營事業工會的角色 ( 行政機關工會呢? ) 。

Page 38: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38

• c 、全國產業總工會「穩定僱用關係,反對勞動派遣」訴求下,對於人力派遣的管制與監督必須符合下列五大原則:同等待遇原則、派遣勞工保障原則、明確共同雇主責任 (應最優先! ) 、保障團結權 (未夠具體 ) 、補充性原則 ( 不易落實! ) 。

Page 39: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39

• ( 3 )工會在公聽會、座談會、公民會議、研討會場合,集體抗議。一例是在中正大學辦理的研討會場合。

• ( 4 )工會反對勞動派遣法(草案)的理由:• a 、產業工會觀點:擔心立法後反而助長勞動派遣的合理性,鼓勵派遣勞工的發展,不利正職的就業機會;主張小修勞基法以為替代。

• b 、派遣勞工觀點:已有少數職業工會存在,但缺乏強有力的組織發聲。

• c 、職業工會較不反對。

Page 40: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40

• Q 、勞動派遣法(草案)為何難訂?可應用交易成本論來分析。★雇方也反對訂定勞動派遣法(草案):要派企業觀點:擔心成為雇主的成本,蓋雇主責任過於明確,要派企業的責任提高;派遣業者觀點:擔心派遣勞工權益的保障降低其利潤。

• 不景氣可能促進立法保障派遣勞工。例如,日本 2009的經驗。

• Q 、工會極力反對訂定勞動派遣法(草案),能否保障派遣勞工的權益(及解決勞動派遣下的勞資爭議)?

• Q 、派遣勞工是咱的兄弟姊姊嗎?僅見中華電信工會將外包、派遣勞工納入工會為榮譽會員。

Page 41: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41

3 、勞基法之修正草案納入派遣勞工保護的要項

• 2010 年初公布「勞基法修正草案」:明訂人數比率上限為受僱員工總額 10%,如取得工會或勞資會議的同意,上限為 30%(事實上,工會組織率低,勞資會議未落實,恐會變成保障雇主的用人權);以負面表列,禁止醫療、保全、航空安全、船員、大眾運輸駕駛、採礦、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者等人員,使用派遣勞工(全產總高分貝反對,擔心最後會擴大勞動派遣);派遣勞工不得用以替代罷工(不是勞資爭議喔)勞工之工作;確立要派單位的雇主(含連帶責任)責任(包括就業歧視、勞工安全衛生、積欠工資、職災補償等)(目前都難以落實的項目);規定要派單位不得指定派遣勞工(篩選是歧視乎)。

Page 42: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42

• Q 、修法後,能否確實保障派遣勞工權益?仍需看執行狀況,有待未來觀察。

• Q 、修法會順利嗎?仍需觀察。

Page 43: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43

• 4 、工會對勞基法之修正草案納入派遣勞工保護的立場:堅持補充性原則。

• Q 、勞基法之修正草案納入派遣勞工保護,能否阻擋勞動派遣的發展?

• Q 、 2010.9 時,部分大廠(如台積電、友達)將派遣改回正職,因為成本沒有較節省(因為福利都與正職員工一樣),甚至認為派遣已無前景。此是否與納入派遣勞工保護的勞基法之修正草案有關?

• Q 、勞基法之修正草案納入派遣勞工保護,能否因應「自然人承攬」的作法?自然人承攬(適用民法)乃是無「勞工」的派遣,從而避免勞基法、勞工退休金條例、勞工安衛法之適用。

Page 44: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44

• (四)工會應如何因應勞動派遣的發展• 工運界應正面面對非典型僱用氾濫:• 1 、強化工會實力!展現於選票上! • 2 、服務派遣勞工!• 3 、團結派遣勞工! • 4 、社會對話之餘,兼採與派遣勞工的對話!兼探與雇方合作的可能性。

• 5 、以公平就業為目標,以保護派遣勞工為策略!

Page 45: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45

三、勞工行動案例:外勞引進的因應

• (一)外勞引進政策簡介• 1989 年起開始專案引進營造工外勞, 1991 年起開始引

進製造業外勞, 1992 年起開始引進看護工外勞。迄今外勞人數已逾 40萬人。

• 外勞引進對本勞有替代性,但過去 23 年來, 2001-2003 、 2009 年的外勞人數曾減少,之後就再增加(藍科正, 2010 )。

• 由於外勞面臨語言、教育程度、國籍、族群、文化等的差異,他們的權益較易被打折,包括、高額仲介費、不得自由轉換雇主、社會歧視、雇主管理態度不佳、工作負擔過重、工時過長、外勞的職災率較高、生活管理不周、外勞逃跑可能是被迫等。

Page 46: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46

• (二)勞工對外勞引進的關心行動• 1 、推動進用外勞的政策網絡關係(參馬財專, 200

7 )• 中央行政部門與中央立法部門主導決定,利益團體

(雇方、勞方、媒體)中的雇方以勞力短缺為更開放的訴求,勞方以高失業率為緊縮的訴求,媒體都會報導。惟雇方的訴求較為持續,勞方的訴求斷斷續續;雇方較勞方占優勢,故外勞不斷增加。

• 2 、工會不贊成外勞引進──無效• 雖然勞工團體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不過,因未能形成集體力量,而無能左右外勞政策的形成。

Page 47: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47

• 3 、失業率高時,勞工主張減少外勞──有效• 例如, 2001-2003 年、 2009 年外勞有減少。• 而 2009.4.30 從事堆高機、起重機或天車等操作工作的

外勞至聘僱許可期間屆滿或聘僱關係終止。• 4 、阻擋多次雇主要求外勞與基本工資脫鉤的可能性• 5 、南科從禁用( 1999.4 )到進用( 2005.4 )外勞的

過程• 南科禁用( 1999.4 )外勞是勞方向立法委員遊說的結果,當時廠商尚未入駐。

• 南科進用( 2005.4 )外勞是雇方向立法委員和縣長遊說的結果,當時景氣佳,故南縣產總未積極反對。

Page 48: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48

• 6 、當就服法執行或修正時,工會的態度為何?• ( 1 )當就服法修正延長外勞在台工作期限到六年、九年時,工會的態度為何?

• ( 2 )當勞委會調整外勞配額規定時,工會的態度為何?

• ( 3 )當外勞逃跑議題受關注時( 2010.9月 30 日國道 6號北山交流道發生的七死二傷工安事故中,六位死者是印尼籍的逃跑藍領外勞,引發各界對藍領外勞逃跑議題的關注),工會的態度為何?

Page 49: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49

• ( 4 )當就服法的查察未落實(主因是違反就服法的行為屬行政罰,警察查緝的誘因較低),處罰有難度(非法僱用的雇主可能會關說或提起訴願,而逃跑的藍領外勞多因沒錢被處以免予處罰)工會的態度為何?

• 7 、外勞是「他們」或「我們」?• Q 、勞工與外勞同事如何相處?• Q 、工會有將外勞看成兄弟姊姊嗎?

Page 50: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50

• (三)違法或違法邊緣• 1.假結婚 真打工• 2.假藉參加研討會而失蹤• 3.洋華假職訓真引進中國籍勞工事件的啟示:企業走在國

家干預之前• 以跨國企業以假職訓、真藍領外勞(月薪 9千元耳)引進

中國籍者來台(跨國企業的靈活調度始終走在國家干預管制之前)。勞動檢查侷限: 2010.11王如玄說,「去突擊檢查洋華,穿無塵衣就要五分鐘,等到了現場,不知道現場是否被改變了。」稍早移民署前往查察時,洋華辯稱沒有刷卡紀錄可以提供,工會人員卻說親見中國籍勞工刷卡進入無塵室。 2010.11.16吳揆下令嚴辦洋華引進中國籍勞工來台乙事,突顯勞工團體揭發此事的效果。

Page 51: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51

四、三贏的行動策略建議• (一)看勞動法規不只看規範內容,也要追蹤執法效果,不要過度倚賴勞動法規的保護規範。

• (二)勞工要不斷、隨時、隨地自我學習( e-learning ,u-learning ),強化人力資本、社會資本、智慧資本,以提高勞工的移動就業力(只有具全球就業競爭力的勞工才不會失業)。企業的教育訓練之外,可都多利用國家補助勞工的教育訓練,工會亦可補助勞工的教育訓練。

• (三)勞工和工會不只要關注勞動政策,也要關注非勞動政策。

Page 52: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52

• (四)有效結合正規教育和職場的銜接,及早提供勞動權益的知識和勞工意識。

• (五)鼓勵勞工參與,包括企業經營、工會運作(團結權)、勞動政策(與法規)、非勞動政策(與法規)、各項社會議題,以整合協商為策略(參Walton and McKersie, 1993 )。

• (六)以選票經營政策網絡關係• (七)教育企業、資本家,鼓勵企業社會責任。

Page 53: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53

參考文獻(延伸閱讀)• Bamber, Greg J., Russell D. Lansbury, Nick Wailes, 李誠、趙曙明主編( 2007 ), Greg J. Bamber, Russell D. Lansbury and Nick Wailes原著( 2004 ),《國際與比較勞雇關係》,台北市:天下遠見。

• 立法院,《立法院公報》,台北市。• 台灣勞工陣線( 2005 )〈勞動派遣最容易產生的十大

勞資爭議〉,《勞動者》, 136 , 22-23 。• 成之約( 2006 )〈派遣勞動:工會角色與功能的探討〉,「勞動派遣理論與實務對話研討會」論文, 10月 20 日,勞委會、中正大學勞工系,嘉義縣。

Page 54: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54

• 行政院勞委會( 2011 )《勞動統計月報》, 222 ,台北市。

• 馬財專( 2007 )〈結構網絡的分析及其脈絡〉,《政治科學論叢》,第 33 期,頁 1-42 。

• 洪清海( 2009 )〈職業災害──派遣勞工的另一威脅〉,《台灣總工會勞動論壇》, 9月,版 3 。

• 陳新三( 2006 )〈我國勞動派遣相關法律問題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 蔡文晃、藍科正( 2005 )〈地方政府執行勞基法的狀況——以彰化縣政府為例〉,《經社法制論叢》(行政院經建會), 35 , 43-70 。

Page 55: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55

• 謝創智、黃吉伶( 2006 )〈工會對勞動派遣之看法與因應〉,「勞動派遣理論與實務對話研討會」論文, 10月 20 日,勞委會、中正大學勞工系,嘉義縣。

• 藍科正、張簡坤國( 2008 )〈外包工與正職員工間衝突的工會角色──以台鐵高雄機廠工會為例〉,《運籌管理評論》(台灣運籌管理學會),3 ( 1 ), 59-70 。

• 藍科正( 2010 )〈有無僱用外勞廠商之間和勞雇之間對外勞引進影響的認知差異:高雄縣製造業廠商與本勞的問卷調查分析〉,《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中研院), 24 ( 10月), 43-89 。

Page 56: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56

• Katz, Harry C., Thomas A. Kochan and Alexander J. S. Colvin (2008) An Introduction to Collective Bargaining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4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 Walton, Richard E., and Robert B. McKersie ( 1993 ) A Behavior Theory of Labor Negotiations :An Analysis of a Social Interaction System, Ithaca, NY : ILR Press.

Page 57: 國家干預、市場機制、勞工行動: 以派遣勞動、外勞引進為例 藍科正 2011.10.16

57

報告結束

敬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