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07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马

Upload: inari

Post on 27-Jan-2016

18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2 、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辩证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 3 、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教学要点: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Page 2: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Page 3: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1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

基本原理;2 、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

系、社会基本矛盾辩证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

3 、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Page 4: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要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 阶级斗争、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人民群众与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Page 5: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Page 6: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划分标准: 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的看法

Page 7: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社会历史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水岭,又是人们社会实践中的根本问题,所以它构成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决定

决定

唯物史观

唯心史观

Page 8: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唯心史观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Page 9: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唯心史观  共同本质: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主要表现形态:  以“神意”或上帝为最高主宰的神学历史观(如宿命论) 主张精神或观念是历史本质的历史观(如唯意志论)

Page 10: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 、唯心史观主要缺陷

第一,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探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和经济根源。从而,把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史,根本否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二,只看到少数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没有看到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

Page 11: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唯心史观的产生并在社会历史领域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主要原因

认识根源:社会历史现象与过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很容易使人们在考察它时只看到人的意志、思想和动机,特别是活跃在前台的杰出人物、重要人物的意志和动机,而忽略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社会历史根源:在社会化大生产出现以前各个民族、国家生产规模比较狭小,之间缺乏紧密联系,社会进程缓慢,限制了人们的眼界。

阶级根源:剥削阶级为维护其统治,总是不愿面对历史发展的真相,却竭力去歪曲这种真相。

Page 12: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对

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为社会历史发展也有其客观规律;既承认英雄对历史地推进作用,又

强调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Page 13: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唯物史观 唯心史观A.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A.没有考究人们活动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B.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以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为前提,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

C.承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承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C.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Page 14: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 、社会存在就是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 1 ) 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Page 15: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①地理环境的含义

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矿藏和动植物分布等等。

Page 16: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大气圈

大气圈是指从地球表面到几十公里以至1000公里的高空覆盖着的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大气层。

Page 17: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水圈

水圈是指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江、河、湖沼、地下水等。

Page 18: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岩石圈

岩石圈包括岩石和地表的岩石经过长期的浸蚀和分化作用逐渐形成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壤。

Page 19: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②地理环境的作用:

第一,地理环境提供社会生产 和 生 活资料的来源 。

Page 20: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生态资源

Page 21: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生物资源

Page 22: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矿物资源

青岛盐场

Page 23: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地理环境通过对社会生产的不同影响,对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者延缓的影响作用。

Page 24: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空气污染

Page 25: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水资源的破坏

Page 26: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地理环境给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特色。

Page 27: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Page 28: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四,地理环境影响人们社会活动的展开。

Page 29: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地理环境决定论 气候的权力强于一切权力。热带民族的懦弱往往使他们陷于奴隶地位,而寒带民族的强悍则使他们保持自由的地位,所有这些都是自然原因造成的。

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是决定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四个主要因素。

孟德斯鸠

Page 30: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地理环境对民族性格的影响地理环境对民族性格的影响•鲁迅说:鲁迅说:““北人的优点是厚重,南人的北人的优点是厚重,南人的优点是机灵,但厚重之弊在愚,机灵之优点是机灵,但厚重之弊在愚,机灵之弊在狡。弊在狡。””

•王国维对南人和北人的评价是:王国维对南人和北人的评价是:““南方南方人性冷而遁世,北方人性热而入世,南人性冷而遁世,北方人性热而入世,南方人善幻想,北方人重实行。方人善幻想,北方人重实行。””

Page 31: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第一,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

社会制度的更替。 第二,地理环境只有通过生产过程或生产方

式才能对人类历史发生作用。第三,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会

因素,主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

Page 32: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 、社会存在就是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 1 ) 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 2 )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Page 33: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①人口因素的含义

是指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密度和增长速度等。

Page 34: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②人口因素的作用

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Page 35: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Page 36: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人口决定论 人口是决定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更替的根本原因。马尔萨斯

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生活资料是按算术级数增长。

Page 37: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时间 世界人口 ( 亿 )

公元前 400年 1.53

公元 1000年 2.53

1200年 4

1800年 10

1930年 20

1960年 30

1975年 40

1987年 50

1999 年 10 月 12日

60

2011 年 10 月 31日

70

Page 38: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③人口因素作用的性质

第一,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Page 39: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人口因素不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变革。

Page 40: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人口因素只有通过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才能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Page 41: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 、社会存在就是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 1 ) 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 2 )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3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Page 42: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①生产方式的含义

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取方式。

其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力

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Page 43: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②为何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首先,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Page 44: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首先,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农业

工业

商业军事

科技

Page 45: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其次,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生产方式

基本制度

阶级结构

政治观点

法律观点

道德观点

发展水平

决定

社会存在和发展

Page 46: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最后,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原始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Page 47: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 、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

Page 48: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 、社会意识:( 1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 )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机构,根据不

同角度可以将意识划分为: a.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 b.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 c.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即社会意识形即社会意识形态态 ,, 主要包括政治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艺术、宗教、哲学等等

Page 49: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意识结构图

法律思想

道 德

逻 辑 学

政治思想

宗 教

艺 术

自然科学

技术科学

管理科学

语 言 学

非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

Page 50: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 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社会意识的产生要以社会存在为物质基础;

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Page 51: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Page 52: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2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

有不平衡性。 a.社会意识可以落后于社会存在 ;

b.社会意识可以超前于社会存在 ;

c.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未必都是最高的 ;

某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其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却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Page 53: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有其发展的特殊规律。

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 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它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Page 54: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①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②正确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推动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Page 55: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③正确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充分认识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具有重要意义。

Page 56: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Page 57: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一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 、生产力及其构成( 1 )含义: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 2 )构成: 生产力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劳动者

科学技术

科学管理

实体性要素 渗透性要素

Page 58: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劳动资料

是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人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体。

Page 59: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劳动资料的内容

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的主要内容,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尺度,是划分经济时代的客观标志。

Page 60: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劳动对象的含义

劳动对象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被加工改造和制作的一切对象。

Page 61: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劳动对象的种类

劳动对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未经过劳动加工改造直接纳入生产过程的天然存在物。

Page 62: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劳动对象的种类

另一类是经过人们加工的劳动对象,即原料。

Page 63: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劳动者

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主导因素。

Page 64: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系统的独立要素,不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它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一旦进入生产过程,就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种转化是通过渗透来实现的。具体途径如下:

① 科学技术通过发明创造,转化为新的生产工具;

② 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③ 科学技术被劳动者所掌握,转化为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

Page 65: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 、生产关系:

( 1 )含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 2 )构成: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a.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

b.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Page 66: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2 )生产关系的构成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生产关系包含: 其中,生产资料的所

有制关系起着决定性作用。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Page 67: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它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生产 关系的基础

生产资料

氏族成员平均所有

奴隶主所有

地主所有

资本家所有

全社会共同所有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私有制社会

公有制社会

Page 68: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第三,它决定产品的分配关系。所有形式 相互关系 分配关系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平等关系全人身依附关系半人身依附关系

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平等互助关系

平均分配全部占有贡赋、地租利润按劳分配按需分配

Page 69: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3 )生产关系的类型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原始公有制

的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公有制的生产关系;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奴隶制、封

建制和资本主义制的生产关系。

Page 70: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二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图示 ) :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决定

反作用于

Page 71: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①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原始工具原始社会

Page 72: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①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青铜器 奴隶社会

Page 73: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①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铁器封建社会

Page 74: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①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大机器 资本主义社会

Page 75: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②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原始工具青铜器铁器

大机器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生产力 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生产关系的变革

Page 76: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2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①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生产关系

生产力 真舒服!

Page 77: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真难受!

生产关系

生产力

Page 78: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a.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b.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 ,

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b.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 ,

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Page 79: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某种生产关系确立的初期,同生产力的发展基本上是适合的。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有的生产关系就会变得不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随着矛盾的进一步发展,不根本变革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革命阶级通过革命从根本上变革旧的生产关系,使它同生产力在新的基础上又得到基本适合,开始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新的历史。

Page 80: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又从基本不适合到基本适合,这样川流不息、不断前进,从而推动社会生产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

Page 81: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3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决定

反作用

Page 82: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要求: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Page 83: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4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这一规律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其次,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Page 84: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Page 85: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 、经济基础:( 1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

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 )理解经济基础的内涵要注意: ①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

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②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的选择是否得当,对于基本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生产力的发展往往起着极为重大的作用;

Page 86: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 、经济基础:( 1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

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 )理解经济基础的内涵要注意:

③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主要是指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Page 87: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 、上层建筑:

( 1 )含义: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Page 88: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2 )构成:①政治上层建筑是指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具体的内容包括国家政权、法律制度、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一套组织。

Page 89: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是指社会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政权,包括国家的组织形式、管理形式以及选举制度、人们行使政治权利的制度等。

Page 90: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法律制度

法律制度是指国家制定法律、执行法律和遵守法律的各项制度等。

Page 91: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政治法律设施

政治法律设施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机构等国家机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一整套政治组织、社会团体组织等。

Page 92: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2 )构成:①政治上层建筑是指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具体的内容包括国家政权、法律制度、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一套组织。

②思想上层建筑或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宗教、艺术、道德、哲

学等各种观念体系。

Page 93: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是人们关于社会的政治制度、政治生活、国家、阶级或社会集团及其相互关系的思想、观点的总和。

法律思想:是人们关于法、法的关系、法律制度、规范和设施的思想、观点的总和。

观念形态的构成

Page 94: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观念形态的构成

道德: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Page 95: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观念形态的构成

艺术:通过塑造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并表现作者审美评价的一种意识形态。

Page 96: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观念形态的构成 宗教观念:是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颠倒的虚幻的反映。

Page 97: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观念形态的构成

哲学: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Page 98: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2 )构成:①政治上层建筑 ②思想上层建筑或观念上层建筑( 3 )政治上层建筑与思想上层建筑的

关系

政治上层建筑

观念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它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力量并影响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其中,政治占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Page 99: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1 、经济基础2 、上层建筑3 、国家及职能( 1 )国家的起源

Page 100: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①关于国家起源的种种观点

“君权神授”论

Page 101: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契约”论

①关于国家起源的种种观点

Page 102: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②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的观点

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这是国家的阶级根源。

Page 103: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03

第一,它是按照地域而不是按血缘为标志 来划分和组织居民;

与原始氏族组织相比较,国家具有这样几个本质的特征:

第二,它设有特殊权力机关,即常任官 吏、特殊的武装队伍,以及各种强 制性的机关;第三,它拥有征收赋税以维持自身存在的 特征。

Page 104: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2 )国家的本质

国家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

Page 105: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3 )国家的职能:对内职能

政治统治: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势力实行专政,同时在本阶级内部实行特定的民主,以特定的专政和民主相结合来实现和维护自己的统治。

Page 106: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管理:国家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管理和调节,维护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干预、调节社会经济生活或直接组织经济建设等等。

( 3 )国家的职能:对内职能

Page 107: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防止和抵御外来侵略;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 3 )国家的职能:对外职能

Page 108: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根据自己的利益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参与国际经济政治生活。

( 3 )国家的职能:对外职能

Page 109: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4 )国家的类型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这是决定国家阶级性质的方面。

国体

奴隶主阶级专政

地主阶级专政

资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

Page 110: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方式,即政权构成形式。

政体

君主制

共和制

君主专制制

二元君主制

君主立宪制

总统制

半总统制

议会制

( 4 )国家的类型

Page 111: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政体君主立宪制

Page 112: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政体

总统制 议会制 半总统制

Page 113: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国体是国家的本质,政体是国家本质的表现形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

国体 政体

内容 形式

决定

服务于

Page 114: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决定

反作用

Page 115: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

( 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a.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

发展的物质基础 b.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c.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Page 116: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

Page 117: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

( 2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a. 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b.当上层建筑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Page 118: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两者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又从基本不适合到新的基本适合的前进上升的过程。

Page 119: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3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要求。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决定

反作用

Page 120: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要求: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当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要适时地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Page 121: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4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意义

①它是人们全面理解社会历史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

②它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又一客观依据。

Page 122: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

Page 123: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1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Page 124: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 、社会形态的结构: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Page 125: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3、社会形态与社会经济形态

*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定的社会形态总要以一定的社会制度形式呈现出来,因此,社会制度也被视为社会形态的同义语

Page 126: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

原始原始社会社会

奴隶奴隶社会社会

封建封建社会社会

资本资本主义主义社会社会

共产共产主义主义社会社会

其第一其第一阶段是阶段是社会主社会主义社会义社会

Page 127: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 、统一性: 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2 、多样性: 各个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各自不同的特点。

Page 128: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美国通过南北战争由奴隶制直接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则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有些国家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典型过程,也有一些国家在历史发展中超越了一个甚至几个社会阶段而跨越式地向前发展;

社会形态发展过程的多样性

Page 129: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有些国家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社会形态性质不够典型,甚至多种社会形态特征交叉渗透;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上海的公共租界 黄泛区农民

社会形态发展过程的多样性

Page 130: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某些国家在一定时期由较为落后的社 会形态快速跃迁为先进的社会形态,而有些国家的社会形态则长期陷于停滞状况甚至由先进转为长期落后;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上海的公共租界 黄泛区农民

社会形态发展过程的多样性

Page 131: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即使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也会显现不同特点;

中国进入奴隶社会以青铜器的使用为标志,西欧以铁器的使用为标志。

社会形态发展过程的多样性

Page 132: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中国实行奴隶主的国家土地所有制,西欧实行奴隶主私人土地所有制。

井田图

西欧奴隶主庄园

社会形态发展过程的多样性

即使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也会显现不同特点;

Page 133: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3 、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 1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存在于多样性之中。

( 2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规定制约着多样性。

Page 134: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1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 主要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

Page 135: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2 、社会形态更替的主体选择性: 指社会主体有目的地向着社会发展的某种可能目标努力使之变为现实。

Page 136: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2 、社会形态更替的主体选择性 ( 包含三层意思 ) :

A. 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B. 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C.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Page 137: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

1 、前进性和渐进性: 主要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Page 138: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

1 、前进性和渐进性: 主要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2 、曲折性:表现在社会发展的前进过程不是直线上升的、一帆风顺的过程,这种发展总是伴随着暂时的停滞、曲折迂回的路线,甚至是暂时的倒退。

Page 139: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

2 、曲折性的表现:一是发生在新旧社会形态的交替时期;二是社会发展中的曲折和倒退,主要表现在旧制度的复辟;

三是任何一种新社会形态的建立,一开始总是不完善的,它要有一个不断完善、成熟、发展的过程。

Page 140: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 一切社会变迁和政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更中去寻找””((《《马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思恩格斯选集》》第第 33 卷,卷,第第 307307页)页)

Page 141: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Page 142: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Page 143: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1 、社会基本矛盾的含义: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Page 144: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2 、这两对矛盾成为社会基本矛盾的原因: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

社会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

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规定

并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的性质和基本面貌,涉及了社会的基本领域,囊括了社会结构的主要方面。

Page 145: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观念结构

政治结构

经济结构广义指生产方式狭义指经济关系

*社 会 基 本 结 构 图 示 *返回返回

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 观念上层建观念上层建

筑筑 ))

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 ))

Page 146: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 、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Page 147: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Page 148: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1 、阶级的起源: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 ( 1 )剩余产品的出现 ( 2 )私有制的产生

Page 149: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

无阶级社会 阶级社会 阶级社会

阶级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Page 150: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2 、阶级的含义: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3 、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

Page 151: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相互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

Page 152: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

Page 153: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阶级斗争的作用

2 、阶级斗争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阶级社会中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的质变过程中。

法国大革命广州起义

Page 154: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阶级斗争的作用

3 、阶级斗争推动了同一社会形态自身的发展。

陈胜、吴广起义 黄巢起义 太平天国革命

Page 155: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 、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变化的。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其历史进步作用是其他阶级斗争不可比拟的。

Page 156: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1 、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

2 、阶级分析方法要求全面地、动态地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准确把握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和阶级力量的对比,把握社会运动和社会生活的脉搏。

3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

Page 157: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Page 158: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1 、社会革命的含义: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2 、社会革命的实质: 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Page 159: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3 、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 国家政权问题。4 、社会革命的标志: 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Page 160: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5 、社会革命的根源: 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和冲突,是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

6 、社会革命的条件

Page 161: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1 、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2 、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3 、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Page 162: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七八九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攻占巴士底狱

图1

Page 163: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图 2

Page 164: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改革的含义: 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革新举措。

Page 165: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 、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第一,社会革命是根本制度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质的飞跃,社会改革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中的部分质变,是同一社会形态中改变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

Page 166: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社会革命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目的是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政权,建立革命阶级的新政权;社会改革是由统治阶级或统治阶级内部的某种社会势力或集团发动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

Page 167: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社会革命往往要通过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形式;社会改革尽管要付出代价,但一般不需要采取大规律的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的形式。

Page 168: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

3 、社会改革的根源:

Page 169: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改革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4 、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表现:

Page 170: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改革的普遍性

社会改革的普遍性是指社会改革存在于人类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之中,并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商鞅变法 百日维新 明治维新

Page 171: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5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Page 172: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Page 173: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Page 174: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电电力力技技术术革革命命

原子能、计算机和空间技术革命

信息技术革命

蒸蒸汽汽机机技技术术革革命命

四次四次科学科学技术技术革命革命

一一二二

三三四四

Page 175: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a.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b.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c.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 , 特别是产业结构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

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

Page 176: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1 、科学技术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造福于人类。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2 、由于应用不当等原因,科学技术也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如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等。此外,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比如霸权主义者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武器,入侵他国)

Page 177: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返回返回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Page 178: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二 ) 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

的前提( 三 ) 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

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四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五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Page 179: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英雄史观的表现: ①主观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

1 、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1 )英雄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宣扬少数英雄创造历史;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Page 180: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说:要是克娄巴特拉的法国哲学家帕斯卡说:要是克娄巴特拉的鼻子长得短一些鼻子长得短一些 ,, 整个世界的面貌都会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都会改变。

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英 雄 史 观 面 面 观英 雄 史 观 面 面 观

Page 181: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唯意志论

世界史“实际上是一部在地球上建立功业的伟大人物的历史”。

——卡莱尔

人民群众是无数个“零”,只有前面添上英雄人物的“实数”时,他们才能变成有效的数字。

——米海洛夫斯基

Page 182: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英雄史观的表现: ①主观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

1 、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1 )英雄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宣扬少数英雄创造历史;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②客观唯心主义的宿命论

Page 183: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宿命论

奴隶主贵族是“神”用“金子”做的,具有统治能力;农民和手工业者是“神”用“铜”和“铁”做的,只能被人统治。

Page 184: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宿命论

宇宙精神是历史必然性的基础,历史人物不过是“宇宙精神”的受托人。

“马背上的时代精

神”拿破仑

Page 185: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1 、 唯 心 主 义 的 英 雄 史 观( 1 )英雄史观

( 2 )英雄史观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根源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Page 186: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A.A. 认识根源:认识根源:停留于历史现象的表面夸大英雄停留于历史现象的表面夸大英雄人物作用人物作用 B.B. 社会历史根源:社会历史根源: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广大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和应有承认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和应有承认 C.C.阶级根源:阶级根源:剥削阶级的思想家为了维护本阶剥削阶级的思想家为了维护本阶级利益,用英雄史观为自己服务级利益,用英雄史观为自己服务

英雄英雄史观史观产生产生

的的根源根源

Page 187: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1 、 唯 心 主 义 的 英 雄 史 观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 、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 认为人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Page 188: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唯物史观主张,“全部历史本来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人是现实的社会中的人,要说明历史创造者问题,必须全面、具体、历史地考察和分析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Page 189: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1 、所谓现实的人是指在一定生产关系下从事物质生产的个人。

2 、人的本质( 1 )生产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或一般本质。

Page 190: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___《关于费尔巴哈 的提纲》

马克思指出:

人在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Page 191: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 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1 、所谓现实的人是指在一定生产关系下从事物质生产的个人。

2 、人的本质

( 2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Page 192: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 、人的本质

( 1 )生产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或一般本质;

( 2 )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性;——人的本质通过社会关系总和表现出来;——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Page 193: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首先,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其次,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最后,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Page 194: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从质上说,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的最稳定主体部分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人人民民群群众众

Page 195: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 、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Page 196: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Page 197: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Page 198: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3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经济条件(具有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政治条件(具有直接的影响)◎精神文化条件(是制约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重要因素)

Page 199: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群众众观观点点

群群众众路路线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Page 200: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 一 ) 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二 ) 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

作用( 三 ) 从必然与偶然的辨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

史作用( 四 )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Page 201: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 合力作用的结果

个个人人

个人指社会群体中单个的成员,是社会的一个“分子”

每个人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唯物史观主张在考察个人的历史作用时,要具体分析个人及其作用的性质、大小,要坚持历史的、具体的观点,不应简单化。

Page 202: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起着特殊的作用

历历史史人人物物

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主要倡导者、发起者、组织者和领导者

按发挥作用的性质,历史人物可分为: 杰出人物和反面人物

杰出人物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

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制约,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制约,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Page 203: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 、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1 )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

( 2 )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组织者和指挥者;

( 3 )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

Page 204: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三)从必然与偶然的辨证统一中 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任何任何历史人历史人物的出物的出现都体现都体现了必现了必然性与然性与偶然性偶然性的统一的统一

杰出人物的出现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会对社具有必然性,会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但会进程发生影响,但是这些作用仅仅是历是这些作用仅仅是历史进程中的偶然性现史进程中的偶然性现象,不能改变历史发象,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这是展的基本方向。这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制历史人物活动的制约性约性

历史人物的作用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的意愿

Page 205: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阶级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在阶级社会中,贯彻历史分析方法与坚持阶级分析方法是一致的。从某种意义上,前者内在地包含了后者

Page 206: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杰出人物

Page 207: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 毛泽东 ,《毛泽东语录》 ,《论联合政府》

返回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