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36
SLEEP-DEPENDENT MOTOR MEMORY PLASTICITY IN THE HUMAN BRAIN 10401054 醫醫 醫醫醫

Upload: hfccchien-

Post on 13-Apr-2017

232 views

Category:

Education


2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SLEEP-DEPENDENT MOTOR MEMORY PLASTICITY IN

THE HUMAN BRAIN

10401054 醫學一 廖信評

Page 2: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2

簡介2016/01/12

Page 3: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3

簡介• 睡眠可能改善隔夜的動作學習 → 見微知著:本簡報兩大要素

• 應用:生活中動作學習 & 腦傷患者的復健。2016/01/12

Page 4: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4

文獻回顧2016/01/12

Page 5: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5

睡眠促進動作序列的學習

促進項目 速度精確度

作用時間 非快速動眼睡眠期 (NREM)

高專一性 不會在對側手展現不會在新序列展現

文獻回顧(已知)

2016/01/12

Page 6: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6

文獻回顧(已知)

促進動作序列的學習

大腦活動( 與睡眠無關 )

大幅增加:初級動作皮質(M1)

微幅增長:運動前皮質、基底核與小腦大幅減少:頂葉皮質

2016/01/12

Page 7: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7

文獻回顧(未知)• 未能解釋為何「睡眠對滯後的動作序列學習 (Delayed motor-sequence

learning) 帶來良好的成效」• 尚未測試「與睡眠學習相關的大腦可塑性」以了解其中的神經機制。

2016/01/12

Page 8: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8

提出假說2016/01/12

Page 9: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9

提出假說• 假說:相對於保持清醒,一夜睡眠可觸發動作序列記憶的重要轉變或重組。• 將透過 fMRI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技術進行驗證。

2016/01/12

Page 10: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10

研究方法2016/01/12

Page 11: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11

研究方法(受試者)• 12 名年輕人(平均 23.3±1.9 歲)

科學家有想要研究過左撇子的大腦嗎?沒有!因為他們只想到自己的研究!(左撇子大腦分區較不明顯)

2016/01/12

Page 12: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12

研究方法(給定任務)

2016/01/12

Page 13: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13

研究方法(時間)

2016/01/12

Page 14: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14

研究方法(節拍器 ...?)• 使用時機:訓練經 12 hrs 固化後,再進行測試時• 使用方式:有聽覺提示, 3.1 Hz• 目的:「標準化」– 受試者 key-press 的速度較統一– 降低動作太快造成大腦血流量大幅變動的可能

2016/01/12

Page 15: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15

研究結果2016/01/12

Page 16: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16

研究結果(數據)組別 手速 P 錯誤率 P有睡(前 )

17.55±1.59

0.640.11±0.03

0.42沒睡(前 )

17.91±1.79 0.13±0.02

有睡(後 )

0.07±0.01

??沒睡(後 )

0.10±0.02

2016/01/12

• 少了一個關鍵數據 ...

Page 17: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17

研究結果( fMRI)

2016/01/12

小腦 M1-R 海馬迴 腹側紋狀體內側前額葉

• 有睡組比沒睡組血流量高的腦區

Page 18: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18

研究結果( fMRI)

2016/01/12

下部頂葉 上部頂葉 顳極 上額極區

• 有睡組比沒睡組血流量低的腦區

島葉

Page 19: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19

結果討論2016/01/12

Page 20: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20

結果討論(錯誤率)• 支持睡眠可以強化任務表現:大腦可塑性的改變反映睡眠依賴性固化

(Sleep-dependent consolidation) 的結果• 限制:節拍器的使用可能低估了兩組差異

2016/01/12

Page 21: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21

結果討論 (fMRI)• 特殊腦區血流量的增加– 右側 M1 、小腦:更快速的動作輸出與更精確的動作作圖 (mapping)– 右側海馬迴:序列學習與海馬迴相關性的證實– 右側紋狀體:動作序列的模式建立

2016/01/12

Page 22: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22

結果討論 (fMRI)• 特殊腦區血流量的減少– 上下部頂葉:減少有意識的空間監測– 額極區:減少對任務表現情況的監管– 左側島葉和顳葉的皮質網路:任務表現的改善降低情緒上的負擔

2016/01/12

Page 23: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23

疑點終結者2016/01/12

Page 24: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24

疑點 1:日夜週期

2016/01/12

• NIGHT-SLEEP 和 DAY-WAKE組做 fMRI 測試時間不同 ... (早上、晚上測)• 疑點:日夜週期是否才是促進動作學習的真實因素?

V.S.

Page 25: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25

疑點 1:日夜週期

2016/01/12

fMRI差異

(X)

fMRI差異

(Y)

• fMRI電腦比對 X 、 Y 兩組差異較大的 voxel是否相同• 發現幾乎不相關 (重複<0.1%)→睡眠與日夜週期對動作學習的影響互不相干!→排除日夜週期這個變因!

Page 26: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26

疑點 2:可塑性?• fMRI 機器的探測,只在研究神經元活動的變化• 疑點:短期的變化可以當作大腦可塑性的表現嗎?

2016/01/12

Page 27: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27

• 可塑性:功能 / 結構因環境變化而產生長期、幾近不可逆的轉變• fMRI 顯示的大腦活動量的增加與降低可能是大腦展現可塑性的第一步。• 需要長期的研究才能證實,如:對這兩組人馬進行重複訓練,經過一個月後,做

MRI或血管造影觀察腦構造改變的情況異同。2016/01/12

疑點 2:可塑性?

Page 28: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28

疑點 3: Interference• 愈相似的學習任務,後來學習的干擾前面所學事物的可能愈大• 疑點:兩組人馬先做的實驗會不會影響後來實驗的成果?

2016/01/12

Page 29: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29

疑點 3: Interference• 的確有此可能。• 改善方案:– NIGHT-SLEEP 與 DAY-WAKE 實驗間隔一星期– 兩組人馬平分,一組先做 NIGHT-SLEEP 、一組先做 DAY-WAKE

2016/01/12

Page 30: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30

疑點 4:消失的 P值組別 手速 P 錯誤率 P有睡(前 )

17.55±1.59

0.640.11±0.03

0.42沒睡(前 )

17.91±1.79 0.13±0.02

有睡(後 )

0.07±0.01

??沒睡(後 )

0.10±0.022016/01/12

• 少了一個關鍵數據 ...• 疑點:有睡 (後 )和沒睡 (後 )兩組沒有給出

P值,誰知道這兩組的差異是不是隨機變數?

Page 31: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312016/01/12 難道說 ...真正的重點不在這張表?

疑點 4:消失的 P值

Page 32: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32

• 沒錯!• 本研究重點在驗證睡眠是否會觸發「大腦中影響動作序列記憶的腦區」活動量變化,故緊接著登場的 fMRI才是焦點所在• 但!此錯誤率數據還是應該要有 P值的呈現 ~~

2016/01/12

疑點 4:消失的 P值

Page 33: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33

結語2016/01/12

Page 34: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34

未來展望• 本實驗受試者約是大學畢業的年齡,且人數僅有 12 人,無法應用在其他族群身上。• 未來展望:– 性別差異的研究–老年人大腦可塑性與睡眠的相關程度高低?(可應用於老年腦傷患者的復健)– 長期睡眠相關可塑性的研究

2016/01/12

Page 35: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35

特別致謝• 謝謝醫工二 莊宜叡學長、石家瑜學姊所提供的許多想法與問題• 謝謝剛好路過木桌的 張立鴻教授,協助我們在科學方法與實驗方面的問題進行解惑。• 最後 ...

2016/01/12

謝謝在台下耐心聽講的大家,本學期最後一個 PPT報告到此結束XD

Page 36: 第六組 醫學一 - 廖信評

跨領域整合:心智哲學與認知神經科學 期末報告 36

THE END2016/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