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市際2010年台灣飲料市場調查報告

22
2010年台灣飲料市場調查報告 Prepared by Mooi Hsieh, InsightXplorer 謝孟翰 Mooi Hsieh [email protected]

Upload: mooi-hsieh

Post on 31-May-2015

10.404 views

Category:

Technology


1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創市際2010年台灣飲料市場調查報告

2010年台灣飲料市場調查報告

Prepared by Mooi Hsieh, InsightXplorer

謝孟翰 Mooi Hsieh [email protected]

Page 2: 創市際2010年台灣飲料市場調查報告

研究概要

研究目的︰瞭解台灣網友對於飲料產品之需求,研究消費者對飲料品牌之購買行為。

研究方法︰網路調查(IX Survey專業線上調查機制)

調查期間︰2010/07/12-2010/07/13

取樣來源:創市際大型樣本群(CyberPanel)。

取樣條件:10至79歲網友。

總樣本數︰共回收有效樣本數4599份,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1.44%, 再依照

行政院主計處2010年05月台灣地區性別及年齡人口結構進行加權。 樣本結構如下:

19歲以下 20-24歲 25-29歲 30-34歲 35-39歲 40歲以上 Total

男性 358 180 214 219 196 1,135 2,302

52.1% 51.6% 50.6% 49.9% 49.6% 49.2% 50.1%

女性 329 169 209 220 199 1,171 2,297

47.9% 48.4% 49.4% 50.1% 50.4% 50.8% 49.9%

Total 687 349 423 439 395 2,306 4,599

Page 3: 創市際2010年台灣飲料市場調查報告

報告大綱

性別、年齡、職業、居住地、個人月收入 受訪者基本資料

產品消費行為

產品消費因素

飲料產品飲用頻率 飲料產品飲用類型

飲料購買考量因素

產品消費通路 飲料購買通路 飲料購買通路選擇因素

研究發現

資訊來源 飲料產品得知訊息管道

Page 4: 創市際2010年台灣飲料市場調查報告

受訪者基本資料

性別

年齡

職業

居住地

個人月收入

Page 5: 創市際2010年台灣飲料市場調查報告

受訪者基本資料 - 性別、年齡、職業、居住地

Base:全體受訪者 N=4,599

【性別分佈】 【年齡分佈】

【職業分佈】 【居住地分佈】

Page 6: 創市際2010年台灣飲料市場調查報告

受訪者基本資料 - 個人月收入

Base:全體受訪者 N=4,599

【個人月收入分佈】

Page 7: 創市際2010年台灣飲料市場調查報告

產品消費行為 平均一星期喝飲料的頻率 平均一個月最常喝的飲料類型

Page 8: 創市際2010年台灣飲料市場調查報告

平均一星期喝飲料的頻率

有92.0%的受訪者每週至少喝一次飲料。

其中五成七受訪者平均一個星期喝1~5次碳酸飲料。

一星期喝6~10次的受訪者佔了21.1%。

平均一個星期喝飲料6~10次的受訪者中,以19歲以下、學生比例較高。

Base:平均每週喝飲料超過一次的受訪者 N= 4,228

Q:請問您平均「一星期」喝飲料的頻率為何?(單選)

Page 9: 創市際2010年台灣飲料市場調查報告

平均一個月最常喝的飲料類型

針對平均一個星期至少有喝過1次以上飲料的受訪者進行調查。

近四成五的受訪者最近一個月內較常喝的飲料類型是「手搖飲料類」;其次分別為「罐裝∕瓶裝茶類」(42.6%)、「自己沖泡的咖啡或茶」(35.9%)等飲料。

選擇較常喝「手搖飲料類」的受訪者,主要以20-39歲和職業為學生的族群人數比例較高。

較常喝「罐裝∕瓶裝茶類」飲料的受訪者中,以年齡層34歲以下族群較為顯著。

較常喝「自己沖泡的咖啡或茶」飲料的受訪者中,則是以35歲以上的受訪者比例最多。

Q:請問您「近一個月」較常喝的飲料類型為何?(可複選)

Base:平均每週喝飲料超過一次的受訪者 N= 4,228

Page 10: 創市際2010年台灣飲料市場調查報告

產品消費因素 購買飲料產品之考量因素

Page 11: 創市際2010年台灣飲料市場調查報告

購買飲料產品之考量因素

約有五成三受訪者傾向「個人喜好/習慣購買」;其次為「口感/口味/好喝與否」(48.8%);第三則以飲料「價格」(44.4%)為主。

以「個人喜好/習慣」作為考量因素的受訪者中,以年齡層24歲以下受訪者比例較高。

選擇「口感/口味/好喝與否」的,則是以女性、年齡層25-29歲受訪者較為顯著。

Q:購買飲料時會考量哪些因素

Base:平均每週喝飲料超過一次的受訪者 N= 4,228

Page 12: 創市際2010年台灣飲料市場調查報告

產品消費通路 飲料購買通路 飲料購買通路選擇因素

Page 13: 創市際2010年台灣飲料市場調查報告

飲料購買通路

約六成五受訪者傾向選擇在「便利商店(7-11∕全家等)」購買飲料;其次為「連鎖手搖飲料店(50嵐∕清心福全等) 」(41.6%);第三則是在「量販店(愛買∕大潤發∕家樂福等) 」購買飲料產品。

Q:請問您較常購買飲料的通路為何?(可複選)

Base:平均每週喝飲料超過一次的受訪者 N= 4,228

Page 14: 創市際2010年台灣飲料市場調查報告

飲料購買通路選擇因素

近六成五受訪者選擇飲料購買通路主要原因為「地點便利∕店家多∕離家較近」;其次則為「習慣」(43.9%);第三則為「商品價格較優惠」(36.7%)。

Base:平均每週喝飲料超過一次且有在各通路購買過飲料的受訪者 N=4,147

Q:承上題,請問您較常至該通路購買飲料的原因為何?(可複選)

Page 15: 創市際2010年台灣飲料市場調查報告

資訊來源 飲料新品得知訊息管道

Page 16: 創市際2010年台灣飲料市場調查報告

飲料新品得知訊息管道

在新款飲料上市的情況下,消費者得知訊息之管道。

約五成五受訪者最常從「電視廣告」得知新品上市訊息;其次為「逛店家時發現」(36.1%);第三則為「大賣場試飲活動」(24.1%)。

反觀消費者較少從網路平台得知新品訊息,例如「部落格/論壇」及「社群網站」等。

Base:所有受訪者 N=4,599

Q:若有一款新上市的飲料,您最常從哪些管道得知新品訊息?(可複選)

Page 17: 創市際2010年台灣飲料市場調查報告

研究發現與建議

Page 18: 創市際2010年台灣飲料市場調查報告

研究發現- 2010年飲料市場(1)

產品飲用頻率

有92.0%的受訪者每週至少喝一次飲料。

平均一個星期喝飲料6~10次的受訪者佔21.1%,以19歲以下、學生比例較高。

產品類型

選擇較常喝「手搖飲料類」的受訪者,主要以20-39歲和學生族群比例較高。

較常喝「罐裝∕瓶裝茶類」飲料的受訪者中,以年齡層34歲以下族群較為顯著。

較常喝「自己沖泡的咖啡或茶」飲料的受訪者,則以35歲以上的受訪者比例最多。

Page 19: 創市際2010年台灣飲料市場調查報告

研究發現- 2010年飲料市場(2)

產品購買考量因素

約有五成三受訪者傾向個人喜好/習慣購買。

受訪者中以個人喜好/習慣作為考量因素,以年齡層24歲以下受訪者比例較高。

選擇口感/口味/好喝與否,則以女性、年齡層25-29歲受訪者較為顯著。

產品購買通路

約六成五受訪者傾向選擇在便利商店(7-11∕全家等) 購買飲料。

其次為連鎖手搖飲料店(50嵐∕清心福全等) 。

在量販店(愛買∕大潤發∕家樂福等) 購買飲料產品。

Page 20: 創市際2010年台灣飲料市場調查報告

研究發現- 2010年飲料市場(3)

通路選擇因素

近六成五受訪者選擇飲料購買通路主要原因為地點便利∕店家多∕離家較近。

對通路習慣性也是消費者選擇之因素。

商品價格較優惠也會影響消費者選擇通路。

新品得知訊息管道

電視廣告為消費者最主要得知新上市產品消息的管道。

逛店家時發現也是消費者得知產品新上市訊息的主要來源之一。

大賣場試飲活動,則是最貼近消費者得知產品消息的管道之一。

反觀消費者較少從網路平台得知新上市產品相關訊息。

Page 21: 創市際2010年台灣飲料市場調查報告

研究建議

依據消費者在各購買通路的消費行為,進行產品宣傳

業者可將便利商店視為新上市產品主要宣傳通路,若是能搭配超商全店行銷活動,除了

可有效在新品上市初期吸引消費者的目光,也能擴大消費者對於飲料品牌之認同感。

依據消費者輪廓進行產品宣傳/設計

選擇罐裝∕瓶裝茶類飲料的受訪者中,以年齡層34歲以下族群為主。其中學生族群主要

購買連鎖手搖飲料,建議可針對此一族群設計金額較低、增加機能或能引發討論的飲料

產品,或是推出相關優惠/宣傳活動,吸引較低年齡層消費。

加強新品試飲活動及加強網路宣傳

消費者得知飲料產品新上市的消息管道仍以電視廣告為主,建議可加強店面的試飲活動

,並邀請參加試飲活動的消費者上網分享心得,透過網路上的口碑傳播效應,達到更廣

且更精準的宣傳效果。另一方面,為了塑造新產品上市的話題性,亦可邀請知名部落客

試飲分享看法,吸引大眾對產品的認知,並增加產品知曉度。

Page 22: 創市際2010年台灣飲料市場調查報告

Thank You!

Mooi Hsieh 謝孟翰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