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章註釋索引 index (第一至十二章)…¶它/368-399各章註釋索引.pdf · 註....

32
第一章 註釋索引〕 1-1 王守益,“從科學觀點提出哲學本体及其與佛教涅槃之等同” 〈佛學與科學〉第二卷第二期,頁 88-972001 年七月,圓覺 文教基金會,台北,台灣。(這是論述本文的不二境界、哲學 本體、與佛教涅槃三者間的等同關係) 1-2 見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著之《金剛經》,如理實見分第 五「⋯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1-3 D. Halliday R. Resnick 合 著 之《Fundamentals of Physics(基礎物理學),第三版,頁 880,(John Wiley and Sons1988 年出版)。 1-4 同(註 1-3),頁 8441-5 每種物体或物質,因它的分子成分及結構有所不同,它對外 面射來的光波具有選擇性,選擇某些波長的光散射或反射出 去,其他波長就不散射或反射出來。至於顏色的發生,是散 射或反射出來的光波到了視網膜,才由視網膜相關神經系 統,根據射來的光波波長,轉換成顏色。因此,我們看到同 一物體的不同部份,常會顯現出不同的顏色。 1-6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 2,頁 22,( 佛 教 出 版 社, 台 北, 各章註釋索引 (第一至十二章) Index 368-399各章註釋索引.indd 368 2009/3/25 上午 09:37:03

Upload: others

Post on 11-Feb-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第一章 註釋索引〕1-1 王守益,“從科學觀點提出哲學本体及其與佛教涅槃之等同”

〈佛學與科學〉第二卷第二期,頁 88-97(2001年七月,圓覺

文教基金會,台北,台灣。(這是論述本文的不二境界、哲學

本體、與佛教涅槃三者間的等同關係)

1-2 見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著之《金剛經》,如理實見分第

五「⋯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1-3 D. Halliday 與 R. Resnick 合著之《Fundamentals of Physics》

(基礎物理學),第三版,頁 880,(John Wiley and Sons,

1988年出版)。

1-4 同(註 1-3),頁 844。

1-5 每種物体或物質,因它的分子成分及結構有所不同,它對外

面射來的光波具有選擇性,選擇某些波長的光散射或反射出

去,其他波長就不散射或反射出來。至於顏色的發生,是散

射或反射出來的光波到了視網膜,才由視網膜相關神經系

統,根據射來的光波波長,轉換成顏色。因此,我們看到同

一物體的不同部份,常會顯現出不同的顏色。

1-6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 2,頁 22,(佛教出版社,台北,

各章註釋索引(第一至十二章)

Index

368-399各章註釋索引.indd 368 2009/3/25 上午 09:37:03

各章註釋索引 369

1987)。

1-7 同(註 1-6)頁 36。

1-8 王守益,王慧琴,〈清華學報〉,新 22卷,第 3期,頁 279

(1992)。(這是王陽明哲學對於「格物」的体認,看到「物」

沒有客觀真實性)。

1-9 曾普信編著《中國禪祖師禪》頁 119,(1967,花蓮東淨寺發

行,華光書局出版)。也可從「佛光大辭典。光牒版」,查

「一」。或查《碧巖錄》第四十五則。

1-10 「知覺者」在《大方廣圓覺經》第一品中曾被使用。現代最

早使用「知覺者」或「知者」與「被知的範疇」的學者可能

是梁乃崇先生,請參《第一屆佛學與科學研討會論文集》頁

19,(1991,圓覺文教基金會出版,台北,台灣)。

1-11同(註 1-2),請參「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1-12同(註 1-6)頁 30。

1-13使用老花眼鏡的方法,首為圓瑛法師所提出。請參圓瑛法師

著《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頁 209,(印於 1978,大乘精舍

印經會,台北,台灣)。

1-14王智益(王守益)“從六祖壇經談禪宗的頓悟——兼談科學佛

學的快悟”〈無心山通訊〉第一期,頁 48-61,(「無心山禪宗

專 修 道 場 人 天 師 範 研 究 院 」 刊 行,2000 年 6 月 )

ISBN957-97479-5-4。

〔第二章 註釋索引〕2-1 陳國鎮,《又是人間走一回》頁 50,(財團法人圓覺文教基

金會出版,2003年)。

2-2 王智益(王守益)著《三個三分鐘的現代佛學》,頁 129;

368-399各章註釋索引.indd 369 2009/3/25 上午 09:37:03

現代化佛學精要四篇370

123(三季出版社,新竹,台灣,1995)ISBN/957-99745-0-0(這

中間有所謂「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的有趣故事)。

2-3 曹溪六祖惠能大師解義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即《金剛經

口訣》,第三十二分。姚秦三藏鳩摩羅什法師所譯,並有梁

昭明太子蕭統分章之《金剛經》。(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1995年)。

2-4 沙門法興,《唯識科學》p.41(法團法人淨心文教基金會,

1993年)。

2-5 王守益、王慧琴,"後現代視覺認知過程探討王陽明的宇宙觀

"〈清華學報〉新 22卷,第三期,頁 70(1992年 3月)。

2-6 請參第八章第四節。或參王守益、王淑琴,"從心物二元哲學

觀點解讀愛因斯坦相對論物理⋯兼談愛因斯坦對於心、物二

元的哲學貢獻 "〈佛學與科學〉第四卷第二期,頁 76,(2003

年 7月,圓覺文教基金會,台北,台灣)。

2-7 請參第九章第三節的『科學、哲學、佛學的四層次實相』。

2-8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二,頁 57,(佛教出版社,臺北,

1987)。

2-9 請參(註 2-6)之王守益、王淑琴文獻,頁 80。

2-10唐罽賓沙門佛陀多羅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文殊

菩薩品第一,頁 6,(袖珍本,新文化公司印刷,佛曆 2592

道安法師倡印,臺北)。

2-11唐三藏法師玄奘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也請參馮達庵著

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廣義》,頁 106,(榮民印刷廠,臺

北,1984)。

2-12華藏上師,《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頁 67,(台灣新竹明

星諾那精舍倡印,1987年)。(華藏上師是近代人吳潤江先生

368-399各章註釋索引.indd 370 2009/3/25 上午 09:37:03

各章註釋索引 371

(1905-1979),是圓覺宗第六代祖師。他深得西藏密宗紅教

甯瑪巴古派傳承,是西康諾那活佛法嗣,為蓮花金剛藏班智

達大持明金剛上師。班智達即漢文之五藏法師,五藏是經、

律、論三藏及般若藏與陀羅尼藏)。

2-13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無得無說分第七」,頁 55,(姚秦三

藏法師鳩摩羅什譯,梁昭明太子蕭統分章,六祖大鑑禪師

註 .包含《金剛經口訣》等四經合刊。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

金會出版,1995)。

2-14唐.法海錄《大鑑禪師法寶檀經述旨》,自序品第一,頁 5

(臺灣諾那精舍、金剛贈經會印,1977)。

2-15同(註 2-2),頁 160。

2-16同(註 2-2),頁 143(十六字教,即人心惟危,道心為微,

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2-17同(註 2-2),頁 56;並可參筆者於 1995年 5月 17日在華梵

人文技術學院發表「概論禪、佛與自心管理」。

2-18可在〈佛光大辭典光碟版〉上查「五利使」。

2-19王守益,"「無我」與「有我」的比較、釐清、圓通與整合 "

〈佛學與科學〉第四卷第一期,頁 20,(2003年 1月,圓覺

文教基金會,台北,台灣)。

2-20同 2-12,頁 19。

2-21同 2-8,頁 188。

2-22同 2-8,頁 171。

2-23陳鵬釋譯,《唯實四論》頁 288,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

版之 71,佛光山宗務委員會印行,1998 年 2 月 ISBN

957-543-748-9。

2-24 同 2-18,查「涅槃八味」。

368-399各章註釋索引.indd 371 2009/3/25 上午 09:37:04

現代化佛學精要四篇372

2-25 同 2-14,頁 37。

2-26王守益,"愛因斯坦相對論假設可追溯到佛學的「唯心所

現」?! ",〈佛學與科學〉2003;4,45-47。

2-27同 2-6,#39,p.80

2-28師明睿譯《費曼的六堂 easy相對論》p.159,(天下文化書坊

2001 年)(原著者:Richard P. Feynman,《Six Not-So-Easy

Pieces》)。

〔第三章 註釋索引〕3-1 《大佛頂首楞嚴經》,頁 171,(即卷六之頁一)。(佛教出版

社,1987再版)

3-2 王智益,“探究《解深密經》之自性涅槃—提出後二十世紀

大乘佛法”,即將發表於〈無心山通訊〉第四期。(無心山禪

宗專修道場人天師範研究院,2004年)

3-3 程恭讓釋譯,《解深密經》頁 151,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

話版之 1165,佛光山宗務委員會印行,1998年 2月。ISBN

957-543-718-7。

3-4 可從〈佛光大辭典 -光碟版〉查「四種涅槃」。

3-5 韓廷傑著《唯識學概論》,頁 302;246。(文津出版社,1992

年)

3-6 王智益(王守益)著《三個三分鐘的現代佛學》,頁 210。

(三季出版社,新竹,台灣,1995)ISBN/957-99745-0-0。

3-7 吳潤江上師講述,《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頁三+五。(台

灣諾那精舍印行,1974)

3-8 羅時憲撰《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纂釋》,頁 15。(佛教法相

學會,九龍,1985)

368-399各章註釋索引.indd 372 2009/3/25 上午 09:37:04

各章註釋索引 373

3-9 唐、法海錄《大鑑禪師法寶壇經述旨》,「付囑品第+」,頁

五+。(台灣諾那精舍、金剛贈經會印行,台北,1977)

3-10王慧娥,“泛談牛頓引力、愛因斯坦重力、與如來再現”,即

將發表於〈無心山通訊〉第四期。(無心山禪宗專修道場人天

師範研究院,2004年)

3-11 愛因斯坦於 1905年提出狹義相對論及四度空間,當時他並未

十分重視這第四度空間 X4的含義;直到約 1907年,由於閔

考斯基(H. Minkowski)對第四度空間的重視,才充分重視

這四度空間的物理意義。一般文獻上包含光錐(light cone)

的時空圖,是以實數時間為縱軸,不是以 X4為縱軸,筆者以

為這只能說是三度空時(3D),不能充分表徵愛因斯坦的四

度間,愛氏的四度空間應以 X4為縱軸。

3-12 許明賢、吳忠超合譯《增訂版時間簡史》,頁 151,(藝文印

書 館, 台 北 市,2002 年 )ISBN 957-520-102-7。( 原 著:

Stephen W. Hawking,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3-13王守益,“愛因斯坦相對論假設可追溯到佛學的「唯心所

現」?!”,〈佛學與科學〉2003;4,45-47。

3-14巴洛(John D。Barrow)原著,葉李華譯《大霹靂》,頁

186,圖 45。(天下文化出版社,1995)

3-15 通常五毒、五個『粗煩惱』或五鈍使可說為貪、瞋、痴、疑

及/或嫉、慢五種。其實「疑」不必然是「毒」,因為要生

正信,應當經過疑的過程。即是由多疑少信,半疑半信,少

疑多信,最後才到一心淨信。如果一開始就不疑而信,這種

信不但不易到達一心淨信境界,也可能信了不正之教,甚至

誤入邪道。此外也可參照華藏上師對五個『粗煩惱』的界定

(請參華藏上師全集 2或註釋 4-6,頁 56,58,82)

368-399各章註釋索引.indd 373 2009/3/25 上午 09:37:04

現代化佛學精要四篇374

〈附釋一〉:第三章/「相對論」相關部分之解釋(本書 P.91)

〔第四章 註釋索引〕4-1 請參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著之《金剛經》,「離相寂滅分

第十四」。

4-2 請參:唐玄奘三藏法師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原文『觀

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

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

如是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是

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身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名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

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

波羅蜜多故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

竟涅槃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 揭諦揭

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或參;王智益 (王

守益 )著《三個三分鐘的現代佛學》,頁 82,(三季出版社,

新竹,台灣,1995) ISBN/957-99745-0-0。

4-3 王守益,“「無我」與「有我」的比較、釐清、圓通與整合”

《佛學與科學》第四卷第一期,頁 17。(2003年 1月,圓覺文

教基金會,台北,台灣)

4-4 王慧娥,“泛談牛頓引力、愛因斯坦重力、與如來再現”,即

將發表於〈無心山通訊〉第四期。(無心山禪宗專修道場人天

師範研究院,2007年)

4-5 可從《佛光大辭典—光碟版》查「五智」、「大圓鏡智」等。

368-399各章註釋索引.indd 374 2009/3/25 上午 09:37:04

各章註釋索引 375

4-6 華藏上師,《般若波羅蜜多心要經》。《華藏上師演講與講經

集要》,頁 168,『華藏上師全集之 2』,(台灣新竹明星諾那

精舍發行,1998年)。〔華藏上師是近代人吳潤江先生

(1906-1979),是圓覺宗第六代祖師。他深得西藏密宗紅教

甯瑪巴古派傳承,是西康諾那活佛法嗣,為蓮花金剛藏班智

達大持明金剛上師。班智達即漢文之五藏法師,五藏是經、

律、論三藏及般若藏與陀羅尼藏。〕

4-7 王守益,“《心經》「照見五蘊皆空」的佛學與科學式比較探

究——並以《楞嚴經》「觀音圓通」作補充闡釋”〈佛學與科

學〉第五卷第一期,頁 15。(2004年 1月,圓覺文教基金會,

台北,台灣)

〔第五章 註釋索引〕5-1 王智益(王守益)“從六祖壇經談禪宗的頓悟⋯⋯兼談科學佛

學的快悟”〈無心山通訊〉第一期,頁 48-61,(「無心山禪宗

專 修 道 場 人 天 師 範 研 究 院 」 刊 行,2000 年 6 月 )

ISBN957-97479-5-4。

5-2 唐、法海錄《大鑑禪師法寶壇經述旨》「般若品第二」,頁

14。(台灣諾那精舍、金剛贈經會,1983年印行。)

5-3 (1)王守益、王慧娥,闡述《六袓壇經》中的禪與生活,

〈第一屆禪與管理研討會論文集〉頁 161-173,華梵人文科技

學院主辦(1995年 7月 31日,台北);(2)王守益,概論禪

佛與自心管理,〈第一屆禪與管理研討會論文集〉,頁

119-125,華梵人文科技學院主辦,(1995年 7月 31日,台

北)。

5-4 王智益(王守益)著《三個三分鐘的現代佛學》,頁 1,(三

368-399各章註釋索引.indd 375 2009/3/25 上午 09:37:04

現代化佛學精要四篇376

季出版社出版,1995)ISBN/957-99745-0-0。

5-5 關於「心即開悟」,現有兩種不同版本。一是註 5-2版本的寫

法:「惠能一聞經語,心即開悟」;另一是《六祖大師法寶壇

經》曹溪原本的不同寫法:「能一聞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心即開悟」。筆者以為註 5-2版本比較適合,因為如照「曹溪

原本」,六祖對「無住」先已有体悟,在五祖夜間三鼓為講

《金剛經》時六祖不致「言下大悟」,而在「大悟」的當下說

出自性的六種特徵與覺受。這曹溪原本的資料是:《六祖大師

法寶壇經》曹溪原本,即《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三種版本與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曹溪原本的合刊本,頁 228。(佛陀教

育基金會,1995)

5-6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曹溪原本,即《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三種版本與《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曹溪原本的合刊本,頁

230。(佛陀教育基金會,1995)

5-7 明.瞿汝稷著《指月錄》,頁 816,ISBN 957-99213-2-6(如

來出版社,宜蘭市,台灣,1996)。

5-8 詮釋一指禪的意義請參拙著註 5-4之頁 149。

5-9 同註 5-7,頁 0780。

5-10同註 5-7,頁 0464。

5-11可查《佛光大辭典 -光碟版》之「化儀四教」。

〔第六章 註釋索引〕6-1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十六冊, 經號 No。676,頁 693,《解

深密經》無「自性」相品第五。

6-2 程恭讓釋譯,《解深密經》頁 7;197;139,中國佛教經典寶

藏精選白話版之 1165,佛光山宗務委員會印行,1998年 2

368-399各章註釋索引.indd 376 2009/3/25 上午 09:37:05

各章註釋索引 377

月,ISBN 957-543-718-7。

6-3 黃懺華著《佛教各宗大綱》,頁 75(唯識宗大綱),(天華出

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印,1997版)。

6-4 王智益(王守益)“探究解深密經之「自性」涅槃——提出後

二十世紀大乘佛法”,即將發表於〈無心山通訊〉第四期,

(無心山禪宗專修道場人天師範研究院,2007年)。

6-5 Soothill W.E, Hodous L. A Dictionary of Chinese Buddhist Terms.

Fu-Kwan Publisher, 1990;218。《中英佛學辭典》。高雄市:

佛光出版社 1990,頁 218。

6-6 可從「佛光大辭典。光碟版」查「自性」。

6-7 韓廷傑著《唯識學概論》,頁 227,(文津出版社,1992

年)。

6-8 同(註 6-7),頁 63。

6-9 王守益,“ 「無我」與「有我」的比較、釐清、圓通與整合”

〈佛學與科學〉第四卷第一期,頁 17,(2003年 1月,圓覺

文教基金會,台北,台灣)。

6-10同(註 6-2),頁 146。

6-11《圓覺經》也有同樣說法,請參:唐、罽賓、沙門佛陀多羅

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頁 4,文殊菩薩品,(增註袖

珍本,新文化公司印,道安法師於佛曆 2592 年台北松山寺倡

印)。

6-12《楞嚴經》有同樣說法,請參:《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二,頁

36,(佛教出版社,1987再版)。

6-13王智益 (王守益)著《三個三分鐘的現代佛學》,頁 24-28。

(三季出版社,新竹,台灣,1995)ISBN/957-99745-0-0。

6-14同(註 6-2),頁 146。

368-399各章註釋索引.indd 377 2009/3/25 上午 09:37:05

現代化佛學精要四篇378

6-15同(註 6-3),頁 57。

6-16王守益,“ 「無我」與「有我」的比較、釐清、圓通與整合”

〈佛學與科學〉第四卷第一期,頁 19,(2003年 1月,圓覺文

教基金會,台北,台灣)。

6-17同(註 4-3)。

6-18《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頁 171,(佛教出版社,1987再

版)。

6-19同(註 6-2),頁 151。

6-20唐、法海錄《大鑑禪師法寶壇經述旨》,「自序品」,頁 5(台

灣諾那精舍、金剛贈經會印行,台北,1977)。

6-21《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頁 25,(佛教出版社,1987再

版)。

6-22同(註 6-2),頁 152;151 之註釋(1)。

6-23可從「佛光大辭典。光碟版」查「涅槃」。

6-24王守益,“《心經》「照見五蘊皆空」的佛學與科學式比較探

究——並以《楞嚴經》「觀音圓通」作補充闡釋”《佛學與科

學》第五卷第一期,頁 15,(2004年 1月,圓覺文教基金會,

台北,台灣)。

6-25同(註 6-11),頁 61,「金剛藏菩薩品第七」。

6-26同(註 6-2),頁 152 之註釋(1)與頁 141 之註釋(3)。

6-27《三藏法數》,頁 346,343,明一如法師編纂(世華印刷企

業有限公司印行,1988再版)。

6-28同(註 6-16),頁 .23。

6-29王守益,"《心經》「照見五蘊皆空」的佛學與科學式比較探

究 ---並以《楞嚴經》「觀音圓通」作補充闡釋 "〈佛學與科學〉

第五卷第一期,頁 15,(2004年 1月,圓覺文教基金會,台

368-399各章註釋索引.indd 378 2009/3/25 上午 09:37:05

各章註釋索引 379

北,台灣)。

6-30同(註 6-2),頁 140 及頁 141之註釋(3)。

6-31同(註 6-2),頁 197~200。

6-32 David Halliday, Robert Resnick and Jearl Walker,〈Fundamentals

of Physics〉, Sixth Edition Extended, p.492,(John Wiley &

Sons, Inc. 2001)。

6-33《時間之箭》頁 149,江濤、向守平合譯(藝文印書館,

1992)。原著:"The Arrow of Time", by Peter Coveney & Roger

Highfield.(Virgin Publishing Ltd. 1990)。

6-34《大霹靂》頁 157-159,葉李華譯,(天下文化書坊,1995

年)(原著:JohnD. Barrow〈The origin of the Universe〉)。

6-35《增訂版時間簡史》,頁 131,許明賢、吳忠超合譯,(藝文

印書館,台北市,2002年)ISBN 957-520-102-7。(原著:

Stephen W. Hawking, A BriefHistory of Time)。

6-36王守益、王慧琴“量子力學波函數與康德的物自体”〈佛學與

科學〉第一卷第一期,頁 27-29,(2000年七月,圓覺文教基

金會,台北,台灣)。

6-37王慧娥,“泛談牛頓引力、愛因斯坦重力、與如來再現”,即

將發表於〈無心山通訊〉第四期,(無心山禪宗專修道場人

天師範研究院,2004年)。

6-38加來道雄原著,蔡承志、潘恩典譯《穿梭超時空》頁 122,

(商周文化,1998)。

6-39同(註 6-35)頁 42。

6-40王守益,“愛因斯坦相對論假設可追溯到佛學的「唯心所

現」?!”,〈佛學與科學〉2003;4,45-47。

6-41請從「佛光大辭典。光碟版」查「四種涅槃」。

368-399各章註釋索引.indd 379 2009/3/25 上午 09:37:05

現代化佛學精要四篇380

6-42 同(註 6-38)頁 065。

6-43同(註 6-38)頁 050。

6-44同(註 6-38)頁 061。(請參閱此書的圖 2.6)。

6-45請從「佛光大辭典。光碟版」查「毘盧遮那佛」。

6-46請從「佛光大辭典。光碟版」查「三種涅槃」。

6-47請從「佛光大辭典。光碟版」查「實相涅槃」。

〔第七章 註釋索引〕7-1 黃培禎、郭正典,”臨終八小時是否為往生淨土的關鍵時

段?”,〈佛學與科學〉第五卷第二期,頁 66-82,(2004年

七月,圓覺文教基金會,台北,台灣)。

7-2 羅喉羅‧化普樂著,顧法嚴譯《佛陀的啟示》,頁 92,(李

炳南居士紀念文基金會印,1997再版)。

7-3 沃爾夫著,呂捷譯《靈魂與物理》頁173,台灣商務印書館,

2001年。《The Spiritual Universe》by Fred Alan Wolf, 1996)

7-4 王守益,“ 「無我」與「有我」的比較、釐清、圓通與整合”

〈佛學與科學〉第四卷第一期,頁 17,(2003年 1月,圓覺

文教基金會,台北,台灣)。

7-5 如在 google網站(www.google.com.tw)查「瀕死經驗」即可

查到很多瀕死時靈魂離開身體的情形。如查「靈魂出竅」即

可查到「靈魂出竅指南」網站。如查「三魂七魄」,即可查

到宣化上人說的『三魂七魄出陽神』。他是根據《楞嚴經》

卷十的『五陰區宇』說靈魂出竅可能遇到五陰天魔之類,受

到嚴重傷害,乃至變成『白癡,人像個 vegetable(植物),

都是沒有魂魄的,魂魄被魔抓去了』。因此如果要作靈魂出

竅,必須要十分小心謹慎。

368-399各章註釋索引.indd 380 2009/3/25 上午 09:37:06

各章註釋索引 381

7-6 請在〈佛光大辭典。光碟版〉上查「靈魂」。

7-7 同註(7-5),查「道家的三魂七魄」。

7-8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 2,頁 60,(佛教出版社,台北,

1987)。

7-9 陳鵬釋譯,《唯實四論》頁 236,(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

版 之 71, 佛 光 山 宗 務 委 員 會 印 行,1998 年 2 月 )ISBN

957-543-748-9。

7-10王守益,“ 「無我」與「有我」的比較、釐清、圓通與整合”〈佛

學與科學〉第四卷第一期,頁 19,(2003年 1月,圓覺文教基

金會,台北台灣)。

7-11王智益、王月娥,“假我與真我的辨識修真-提出一種禪識圓修

模式”,〈無心山通訊〉第三期,頁 43-67,(無心山禪宗專修道

場人天師範研究院,2003年 4月)。

7-12請在〈佛光大辭典。光碟版〉上查「補特伽羅」。

7-13羅喉羅‧化普樂著,顧法嚴譯《佛陀的啟示》,頁 92,(慧炬出

版社,中英對照 5003,1999年初版第 6刷)。

7-14 Jim Hogshire,《Life after death》, p.55,(Globe Communication

Corp. 1991)。

7-15王智益(王守益)著《三個三分鐘的現代佛學》,頁 179-180(三

季出版社,新竹,台灣,1995)ISBN/957-99745-0-0。

7-16請在〈佛光大辭典。光碟版〉上查「四種緣起」。

7-17《中英佛學辭典》頁 210(佛光出版社,高雄市,台灣,990)

(Soothill W.E, Hodous L. A Dictionary of Chinese Buddhist Terms,

P.210, Fu-Kwan Publisher, 1990)。

7-18請在〈佛光大辭典。光碟版〉上查「二種真如」。

7-19《大佛頂首楞嚴經》卷 4,頁 118,(佛教出版社,台北,

1987)。

368-399各章註釋索引.indd 381 2009/3/25 上午 09:37:06

現代化佛學精要四篇382

7-20羅喉羅‧化普樂著,顧法嚴譯《佛陀的啟示》,頁 52(英文

部份),(慧炬出版社,中英對照 5003,1999年初版第 6

刷)。

7-21請在〈佛光大辭典。光碟版〉上查「輪迴」。

7-22李淑君,《佛說入胎經今釋》頁 59,(老古文化公司,台北,

1998年)。

7-23《三藏法數》,頁 326,明一如法師編纂(世華印刷企業有限

公司印行,1988再版)。

7-24請在〈佛光大辭典。光碟版〉上查「三種變易生死」。

7-25同(註 7-5)請在 google網站(www.google.com.tw)查「有

機分子」或「太陽系外的有機分子」,或「銀河系中央新發

現有機分子」。

〔第八章 註釋索引〕8-1 王守益,“愛因斯坦相對論假設可追溯到佛學的「唯心所

現」?!”,〈佛學與科學〉2003; 4,45-47。此外,請參本章

第十節之『簡談現代物理模式的真實性』。

8-2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德文原著著(1916年);江紀成、李琳

編譯。《相對論》頁 7(台北:徐氏基金會,1997年)。

(“Relativity,The Special and General Theory”originally

written by Albert Einstein in German, later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Robert W. Lawson and published in 1961 by Crown Publishers,

Inc.)

8-3 《大佛頂首楞嚴經》,頁 22,(佛教出版社,1987再版)。

8-4 〈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中文版),p.58,No.32,

10月號(遠流出版公司,2004年 10月)。

368-399各章註釋索引.indd 382 2009/3/25 上午 09:37:06

各章註釋索引 383

8-5 王守益,王淑琴「從心物二元哲學觀點解讀愛因斯坦相對論

物理——兼談愛因斯坦對於心物二元的哲學貢獻」佛學與科

學 2003;4,73-83。

8-6 師明睿譯《費曼的六堂 easy相對論》p.153,(天下文化書坊

2001 年)(原著者:Richard P. Feynman,〈Six Not-So-Easy

Pieces〉)。

8-7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著(1916年);江紀成、李琳編譯。《相對

論》頁 30(台北:徐氏基金會,1997年)。

8-8 同(註 8-7),頁 32。

8-9 同(註 8-6),頁 135。

8-10華藏上師著,《佛教的宇宙觀與人生觀》,頁 12,(新竹明星

諾那精舍,1993年 12月)。

8-11《優雅的宇宙》,頁 115(特別是圖 4.8),格林恩(Brian

Greene)原著,林國弘、侯孟奇、朱祖慧、蕭祺哲譯(台灣

商務印書館,2003)。

8-12 Claude Cohen-Tannoudji, Bernard Diu and Franck Laloe,

〈Quantum Mechanics〉, Volume 1.p.28,(“A Weily-Interscience

publication”,亞東書局,1986)。

8-13王守益“〈心經〉「照見五蘊皆空」的佛學與科學式比較探

究——並以〈楞嚴經〉「觀音圓通」作補述闡釋”,〈佛學與

科學〉第五卷第一期,頁 12,(2004年 1月,圓覺文教基金

會,台北,台灣)。

8-14 同(註 8-11)p.20,其中的薜丁格方程式寫為:

8-15 王守益、王慧琴“量子力學波函數與康德的物自体”,〈佛學

368-399各章註釋索引.indd 383 2009/3/25 上午 09:37:06

現代化佛學精要四篇384

與科學〉第一卷第一期,頁 26-30,(2000年七月,圓覺

文教基金會,台北,台灣)。

8-16 《時間簡史增訂版》,頁 76,許明賢、吳忠超合譯(藝文

印書館,台北市,2002年)ISBN 957-520-102-7.(原著:

Stephen W. Hawking,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8-17 《反物質的世界》頁 25;29,新世紀編輯小組著,譯者

王國銓(銀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6)。

8-18同(註 8-17),頁 78。

8-19 《薜丁格的貓——奇幻的量子世界》頁 303-309,John

Gribbin著,李精益譯(牛頓出版公司,1997)。

8-20 Eisberg R, Resnick R. Quantum Physics of Atoms, Molecules,

Solids, Nuclei and Particles. 2nd Ed. p.133-135(John Wiley

& Sons, Inc. 1985)。

8-21同(註 8-6),頁 135。

8-22同(註 8-4),頁 79。

8-23王守益,“〈心經〉「照見五蘊皆空」的佛學與科學式比較

探究——並以〈楞嚴經〉「觀音圓通」作補充闡釋”〈佛學

與科學〉第五卷第一期,頁 12,(2004年 1月,圓覺文

教基金會,台北,台灣)。

8-24《大霹靂》,頁 159,巴洛(John D. Barrow)原著,葉李

華譯(天下文化出版社,1995)。

8-25同(註 8-16),頁 181。

8-26同(註 8-16),頁 2。

8-27同(註 8-24),頁 183。

8-28《優雅的宇宙》,頁 415,格林恩(Brian Greene)原著,

368-399各章註釋索引.indd 384 2009/3/25 上午 09:37:07

各章註釋索引 385

林國弘、侯孟奇、朱祖慧、蕭祺哲譯(台灣商務印書館,

2003)。

8-29同(註 8-4),頁 75。

8-30同(註 8-24),頁 186。

8-31同(註 8-16),頁 179。

8-32 同(註 8-16),頁 143-144。

8-33 《圖解時間簡史(修訂版)》第四章,二間瀨敏史著,劉麗鳳

譯,(世茂出版社,2004年 7月)。

8-34 王守益、王淑琴,“從佛學與科學談同體性”,《佛學與科

學》,第 7卷第 2期,頁 60-69,(2006年 7月)。

8-35 N. T. Liang(梁乃崇),Yueh Shan(單越),and Shou-yih

Wang( 王 守 益 ),“Electronic Conduction and Percolation

Theory in Aggregated Films”,〈Physical Review Letters〉,

Vol.37. Number 9, p.526(August 1976)。所謂「頗不尋常」

的肯定與重視是指,除了很多物理界人士引述與討論外,〈新

科學人〉雜誌更具體肯定我們這篇文章,表示濾過理論

(Percolation Theory)進入物理是一重要案例,並說:『由於

大多數實際系統都具有複雜性質,故理論常跑在實驗之前;

對於這類問題本文的精純而直接的分析是一種備受歡迎的貢

獻。』(請參〈New Scientist〉6 January 1977,p.14)。

〈附錄二〉:從最簡單的Ψ= aeiwt 來作說明(本書 p.262)

〔第九章 註釋索引〕9-1 許明賢、吳忠超合譯《增訂版時間簡史》,頁 182,(藝文印

書 館, 台 北 市,2002 年 )ISBN 957-520-102-7.( 原 著:

Stephen W. Hawking, A Brief Historyof Time)。

368-399各章註釋索引.indd 385 2009/3/25 上午 09:37:07

現代化佛學精要四篇386

9-2 羅素(Bertrand Russell)原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印行,《西

方哲學史(下)》頁 1056,(1985初版)。

9-3 A.J. Ayer,《Philosoph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p.129,

(UnwinPaperbacks, 1982)。

9-4 鄔昆如,《西洋哲學史》頁 634-637,(國立編譯館出版,正

中書局印行,1971)。

9-5 鄔昆如,《西洋百位哲學家》,頁 757,(東大圖書公司,

1978)。

9-6 至少圓覺宗內已有人證得;其他中、外修行道場很多,也可

能有人有此經驗。

9-7 王守益,“從科學觀點提出哲學本体及其與佛教涅槃之等同”

〈佛學與科學〉第二卷第二期,頁 88-97,(2001年七月,圓

覺文教基金會,台北,台灣)。

9-8 鄔昆如,《西洋哲學十二講》,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

年,頁 24。

9-9 鄔昆如,《西洋哲學十二講》,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

年,頁 29。

9-10同(註 9-4),163。

9-11鄔昆如,〈莊子與古希臘哲學中的道〉,(國立編譯館出版,

台灣中華書局印行,原書序於 1969,譯者序於 1971)。

9-12吳康,《哲學大綱》(上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

年。頁 134。

9-13王守益,王淑琴「從心物二元哲學觀點解讀愛因斯坦相對論

物理——兼談愛因斯坦對於心物二元的哲學貢獻」,〈佛學與

科學〉2003.7,p.73-83。

9-14同(註 9-7),頁 92。

368-399各章註釋索引.indd 386 2009/3/25 上午 09:37:07

各章註釋索引 387

9-15同(註 9-2),頁 129。

9-16王智益、王慧琴。「量子力學的波函數與康德的物自體」,

〈佛學與科學〉2000。1,p.26。

9-17查自〈佛光大辭典〉光碟版 (第二版)之「四德」。其原出處

為:北本《涅槃經》卷三、卷七、卷二十三、《佛性論》卷

二顯果品、《大般涅槃經疏》卷八、《法華經玄義》卷四上、

《摩訶止觀》卷三上、《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三。

9-18高振農,《大般涅槃經: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頁

162,(佛光山宗務委員會,1996年)。

9-19這是要說明為什麼說:『大約在三千年前』。請參閱釋星雲主

編的《中英對照佛學叢書經典之部(壹)》,頁 313,(台北:

佛教文化服務處,1962年)。因釋迦牟尼佛出生年次歷來說

法不一,筆者亦可採用佛曆為西曆加上 1027年。根據之一,

是此叢書第 313頁的《周書異記》所說,顯示佛陀於周昭王

24年四月八日出生;現參考周昭王即位年為西元前 1052年,

這表示佛曆應為西曆加 1028年。根據之二,是華藏上師所用

佛曆,即佛曆為西曆加 1027年(可參考《蓮華金剛藏上師開

示錄》第三輯底頁,榮民印刷廠,1986年)。此二根據相差

僅一年,很可能是計算年曆首尾加減方法不同所致。

9-20這問題的提出請參下面敘述,李淑君《佛說入胎經今釋》。

台北:老古文化公司,1998年,頁 157。

9-21 Diane Collison,《Fifty Major Philosophers》,P.167,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1987)。

9-22《蓮華金剛藏上師開示錄》,頁 9,吳潤江上師講述,(金剛

贈經會印贈,台北,台灣,1982)。

9-23同(註 9-5)頁 492。

368-399各章註釋索引.indd 387 2009/3/25 上午 09:37:07

現代化佛學精要四篇388

9-24 同(註 9-5)頁 547。

9-25 羅素(Bertrand Russell)原著,《西方哲學史(上)》頁 606,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印行,1985初版)。

〈附錄三〉:哲學本體不是屬於被知者類之說明(本書 p.290)

〔第十章 註釋索引〕10-1 韓廷傑著《唯識學概論》,頁 296,(文津出版社,1992

年)。

10-2 請從〈佛光大辭典 -光碟版〉查「永嘉証道歌」。

10-3 〈無心山通訊〉第一期,頁 6(無心山禪宗專修道場人天師

範研究院,2000年 6月)。

10-4 請從〈佛光大辭典 -光碟版〉查「二如來藏」。

10-5 請從〈佛光大辭典 -光碟版〉查「如來」。

10-6 請從〈佛光大辭典 -光碟版〉查「十號」。

10-7 《蓮華金剛藏上師開示錄》頁 16,(台灣金剛乘弟子集資印

贈,1980)。

10-8 梁乃崇教授於 2004-12-8在中正紀念堂演講的部分內容提

要。

10-9 最近(2004年 11月)「中視」晚間節目「楊門虎將」的「楊

五郎」說的。

10-10 「中視」2004-11-28,晨間節目「不一樣的聲音」;其中主

持人是訪問龔遵慈女士與聖嚴法師。

〔第十一章 註釋索引〕11-1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第一,頁 22,(佛教出版社,台北,

1987)。

368-399各章註釋索引.indd 388 2009/3/25 上午 09:37:07

各章註釋索引 389

11-2 唐.法海錄《大鑑禪師法寶檀經述旨》,機緣品第七,頁

36-37,(臺灣諾那精舍、金剛贈經會印,1977。

11-3 高振農釋譯,《大般涅槃經》頁 108,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

選白話版之 114,佛光山宗務委員會印行,1996年 8月,

ISBN 957-543-467-6。

11-4 王智益,『從科學觀點提出哲學本體及其與佛教涅槃之等

同』,〈佛學與科學〉第二卷第二期,頁 95,(2001年 7月,

圓覺文教基金會,台北,台灣)。

11-5 請參前面第六章第六節。

11-6 王守益,『《心經》「照見五蘊皆空」的佛學與科學式比較探

究』,〈佛學與科學〉第五卷第一期,頁 15,(2004年 1月,

圓覺文教基金會,台北,台灣)。

11-7 圓瑛法師 著:《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頁 801,(台灣台中

市瑞成書局印,2000年)。

11-8 王智益,王淑琴,『從如來本體層次談幾何光學視覺認知』,

〈佛學與科學〉第八卷第二期,頁 57,(2007年 7月,圓覺

文教基金會,台北,台灣)。

11-9 同(註 11-7),頁 542。

11-10 這首偈可在 Google 網站(www.google.com.tw)搜尋『光明

寂照遍河沙』即得。又此偈真實性的証驗,可在華藏上師的

『一念成佛要門述記』法本中看到;但寫在這法本中的是

『光明寂照遍恆沙』。很顯然『遍恆沙』比『遍河沙』更有

意義。華藏上師是近代人吳潤江先生(1905-1979),是圓

覺宗第六代祖師。他深得西藏密宗紅教甯瑪巴古派傳承,是

西康諾那活佛法嗣,為蓮花金剛藏班智達大持明金剛上師。

班智達即漢文之五藏法師,五藏是經、律、論三藏加上般若

368-399各章註釋索引.indd 389 2009/3/25 上午 09:37:08

現代化佛學精要四篇390

藏與陀羅尼藏。

11-11 圓瑛法師 著:《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頁 547-564,(台灣

台中市瑞成書局印,2000年)。

11-12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新表解》之表 10B.3-5,10B.6,

10B.7,此新表解是由馬來西亞‧吉隆坡雙威學院佛學會所

編著,其網站為 www.geocities.com/suramgama/;也可在

google網站(www.google.com.tw)搜尋〈楞嚴經講義新表

解〉。

11-13 韓廷傑 注譯,潘柏世 校閱,《新譯大乘起信論》頁 41-44,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發行,2003 年 8 月),ISBN

957-14-3274-1。

11-14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二,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譯,

「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之三。或:高振農釋譯,〈華嚴經〉

頁 128,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之 58,佛光山宗務委

員會印行,1996年 8月初版,ISBN 957-543-432-3。

11-15 王智益,王淑琴,『從如來本體層次談幾何光學視覺認知』,

〈佛學與科學〉第八卷第二期,頁 57,(2007年 7月,圓覺

文教基金會,台北,台灣)。

11-16 同(註 11-7),頁 497。

11-17 關於同體性請參:王智益,王淑琴,『從佛學與科學談同體

性』<佛學與科學>第七卷第二期,頁 65,(2006年 7月,

圓覺文教基金會,台北,台灣)。

11-18 同(註 11-12),表 6D。

11-19 同(註 11-7),頁 335。

11-20 同(註 11-12),表 6C。

11-21 圓瑛大師著《大方廣圓覺經講義》卷第二,在『普眼菩薩品

368-399各章註釋索引.indd 390 2009/3/25 上午 09:37:08

各章註釋索引 391

第三』內。(可在 google網站上搜尋大方廣圓覺經講義,約

在頁 43/143處)。

11-22 同(註 11-7),頁 318。

11-23 同(註 11-7),頁 693。

11-24 一般常見說法,如依《俱舍論》、《成唯識論述記》等論

述,扶根塵是指眼球、外耳等肉團所形成之五根外形器官,

勝義根是指五官之神經。此可在<佛光大辭典。光碟版>上

搜尋「扶根塵」即得。

11-25 如像凸透鏡樣,水晶體將不同遠近的物體聚焦在網膜上。請

參:釋法興,編著《唯識科學》頁 19,(高雄市淨心文教基

金會民 83年出版)。

11-26 同(註 11-7),頁 176。

11-27 同(註 11-7),頁 549。

11-28 同(註 11-7),頁 507。

11-29 此可在 google 網站(www.google.com.tw)搜尋 the visual

cycle,(此承美國加州大學林淵泉教授所建議)。

11-30 江本 勝◎著,長安靜美◎譯,第一本《生命的答案,水知

道》,頁 32-65:129-160,(如何出版社,2002年 10月)。

第二本《幸福的真義,水知道》,頁 20;33-64,(如何出版

社,2007 年 5 月),或上網站 http://www.amtb.org.tw/pdf/

water.pdf。

11-31 可 在 Google 網 站(www.google.com.tw) 搜 尋『Amazon.

com:The Physics of Consciousness』。

11-32 王智益,『意識的無所不在說 ---從愛因斯坦主導的 EPR實

驗談起』,<佛學與科學>第九卷第一期,頁 25,(2008年

1月,圓覺文教基金會,台北,台灣)。

368-399各章註釋索引.indd 391 2009/3/25 上午 09:37:08

現代化佛學精要四篇392

11-33 Evan Harris walker, “The Physics of Consciousness”,p.142,

(December 1999,Perseus Books) ISBN:0-7382-0234-7。(沃

克 著《意識的物理》,頁 142,Perseus Books公司 1999年

12月出版)。

11-34 質量與能量是相互等同的,即 E=mc2。而且都可由大霹靂

(The Big Bang)產生出來。這兩個觀念請分別在下列書中

頁 162 及頁 1142 查看:David Halliday and Robert Resnick,

《Fundamentals of Physics, Third Edition Extended 》(John

Wiley & Sons, Inc. 1988)。

11-35 史蒂芬。霍金 原著,許明賢、吳忠超 合譯,《增訂版時間

簡史》頁 120,(台北市藝文印書館印行,2002年), ISBN

957-520-102-7。(原書名:A Brief History of Time)。

11-36 同(註 11-11)頁 504。

11-37 光子(photon)是愛因斯坦在「光電效應」中提出的。請

參:David Halliday and Robert Resnick,《Fundamentals of

Physics, Third Edition Extended 》, P.980-982,(John Wiley &

Sons, Inc. 1988)。

11-38 請參:David Halliday and Robert Resnick,《Fundamentals of

Physics, Third Edition Extended 》P.999,(John Wiley &

Sons, Inc. 1988)。

11-39 現在談在宏觀實相層次裡「心物二元合一」的新觀念。以前

只是說明在「次原子」實相層次裡,心物二元應被心能二元

所取代,請參第九章第三節的『微觀層次』。

11-40 Fritjof Capra, “The Tao of Physics”, p.343,(Flamingo

edition, with revisions and Afterword, published in 1983 by

Fontana Paperbacks)。( 卡 卜 瑞 著《 物 理 之 道 》, 頁

368-399各章註釋索引.indd 392 2009/3/25 上午 09:37:08

各章註釋索引 393

344-346,Fontana Paperbacks公司 1983年出版)。

11-41 愛因斯坦說『乍聽『四度空間』這個名詞的時候,會受到一

種難以言述的驚嚇,殊不知我們所居住的世界就是一個最具

代表性的四度空 -時連續的地方』。請參:王智益,王淑

琴,『從心物二元哲學觀點解讀愛因斯坦相對論物理』<佛

學與科學>第四卷第二期,頁 79,(2003年 7月,圓覺文

教基金會,台北,台灣)。

11-42 同(註 11-17),頁 61-62。

11-43 三大阿僧祇劫,簡單說可說是三個無限大的時間。較為詳細

的界定是:第一大阿僧祗劫,包含乾慧地、十信、十住、十

行、十迴向、四加行等共 45位,即有人空但未得法空的境

界;請參(註 11-7)之頁 1152。第二大阿僧祗劫,初地至

八地菩薩,即有人法両空的覺受;請參(註 11-7)之頁

1183。第三個阿僧祗劫,九地至十地菩薩,覺行圓滿,即可

直趣涅槃性海;請參(註 11-7)之頁 1187,(三大阿僧祇劫

共有 55位,即上述 45位加上十地菩薩的 10位)。

11-44 唐.法海錄《大鑑禪師法寶壇經述旨》(臺灣諾那精舍、金

剛贈經會印,1977)。關於無相(對外境於相離相)、無念

(對內心於念離念),請參「定慧品第四」之頁 22。關於無

住(對空境於空離空),請參「機緣品第七」之頁 32。

11-45 所謂功夫夠深,是指常常『反觀觀自性』,即覺察平常生滅

心念頭的大約來源處,並從此來源處延展出來到生滅心念頭

的所在處。保持這來源處與所在處之間沒有間斷,即不致落

入明顯的「能」、「所」陷阱。這即是在修持《楞嚴經》所

意涵的「三藏一心」,即將「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

「空不空如來藏」三藏整合為一心。這與圓覺宗的「外

368-399各章註釋索引.indd 393 2009/3/25 上午 09:37:09

現代化佛學精要四篇394

覺」、「內覺」、「直覺」圓通融合而成的「圓覺一心」應該

是一致的。簡單說就是應用『念念反觀自性』方法,把

「能」、「所」關係解脫掉。這樣便容易達成『空覺極圓』,

最後便有可能出現『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的

觀音圓通境界,這時即可能進而上與十方諸佛下與六道眾生

(即十法界)同體。

〔第十二章 註釋索引〕12-1 圓瑛法師 著:《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上冊,頁 600,(台

灣台中市瑞成書局印,2000年)。

12-2 同(註 12-1)頁 1050-1070。

12-3 這是宣化上人所講述的楞嚴大定;可在 Google 網站(www.

google.com.tw)搜尋「楞嚴大定」即得。

12-4 同(註 12-1)頁 1067。

12-5 同(註 12-1)頁 1187。

12-6 筆者以為華藏上師的佛法可大略分為三種層級,一是可得人

天福報的簡修法,二是可以見性、証道的心要法,三是可以

成佛、如來大圓滿法。這裡談的『見聞覺知無不是佛』的講

述,可在他的『大圓滿心智圓通無礙要門』法本中見到。

12-7 同(註 12-1)頁 878。

12-8 憨山大師 著《金剛經口訣、圓覺經直解合刊》之「圓覺經

直解卷之上」頁 88,(1980年,諾那精舍金剛贈經會,台

北,台灣)。此《圓覺經直解》亦可在Google 網站搜尋『大

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直解』得到。

12-9 圓瑛法師 述《大方廣圓覺經講義》頁 118,(台灣台中市瑞

368-399各章註釋索引.indd 394 2009/3/25 上午 09:37:09

各章註釋索引 395

成書局印,1996年)。

12-10 同(註 12-9)頁 135。

12-11 可在 Google 網站搜尋『憨山大師的一生』中的「七、徹悟

心性」,或直接查 http://www.buddhanet.com.tw/shurangama2/

ggsa-34.htm。

12-12 釋慧門法師講述之『看話禪的參究原理』DVD,百丈山力

行禪寺,花蓮縣壽豐鄉水璉村南坑 55號。

12-13 筆者也曾有過:無量光天,空無邊天,日輪,月輪,寂滅現

前,虛空粉粹、大地平沉、天崩地裂等短暫的殊勝境界。

12-14 筆者私下曾與華藏上師住世之時談及怎樣乘願再來;他曾明

白開示不必投生轉世,可在毘盧性海放光救度眾生。

12-15 同(註 12-8)頁 21。

12-16 憨山大師 著《金剛經口訣、圓覺經直解合刊》之「圓覺經

直解卷之下」頁 6,(1980年,諾那精舍金剛贈經會,台

北,台灣)。

12-17 同(註 12-9)頁 170。

12-18 同(註 12-16)頁 8。

12-19 王智益,王淑琴,『從佛學與科學談同體性』《佛學與科學》

第七卷第二期,頁 65,(2006年 7月,圓覺文教基金會,

台北,台灣)。

12-20 同(註 12-9)頁 175。

12-21 同(註 12-9)頁 177。

12-22 唐.法海 錄《大鑑禪師法寶壇經述旨》(臺灣諾那精舍、金

剛贈經會印,1977)。關於無相(對外境於相離相)、無念

(對內心於念離念),請參「定慧品第四」之頁 22。關於無

住(對空境於空離空),請參「機緣品第七」之頁 32。

368-399各章註釋索引.indd 395 2009/3/25 上午 09:37:09

現代化佛學精要四篇396

12-23 『無染覺性直觀自行解脫之道』原文為蓮師之藏文版,現可

暫分為 ABCD四種版本:A版:1985年由 Vajranatha先生

恭譯的英文版本。B版:1991年由劉巧玲女士恭譯的中文

版本。C版 : 2007/10/06由智崇居士遵照蓮師本意對 B版的

修訂版本。D版 : 2005/01/24發表由劉立千先生簡體漢譯版

本。詳實資訊(包含全球連線法會講解這蓮師大法等)請參

『圓覺文教基金會』,其網址是 : http://www.obf.org.tw。

12-24 智益居士,“探究 : 甚麼是圓覺宗”《圓智天地》月刊第 56

期(華藏上師百歲誕辰紀念專輯),頁 46-55(2005年 8月,

圓智學會出版)。

12-25 張保勝釋譯,《圓覺經》頁 141的註釋,中國佛教經典寶藏

精選白話版之 59,佛光山宗務委員會印行。

12-26 同(註 12-6),可在他的『大圓滿頓悟入道成佛要門』法

本中見到。

12-27 左慧玲 編《上師全集 2 華藏上師演講與講經集要》頁 37,

(台灣新竹明星諾那精舍,1998年)。

12-28 COBE 即美國太空總署的衛星(NASA's Cosmic Background

Explorer satellite), 可 上 google 網 站(www.google.com.

tw) 搜尋『COBE』。

12-29 王智益 ,王慧琴,『量子力學的波函數與康德的物自体』<

佛學與科學>第一卷第一期,頁 27,(2000年 1月,圓覺文

教基金會,台北,台灣)。

12-30 葉李華 譯,《大霹靂》,頁148,(天下文化書坊,1995年 )。

(原著者:John D. Barrow,《The Origin of the Universe》)。

12-31 史蒂芬。霍金 原著,許明賢、吳忠超 合譯,《增訂版時間

簡史》頁 138-141。(台北市藝文印書館印行,2002年)。

368-399各章註釋索引.indd 396 2009/3/25 上午 09:37:09

User
刪除線
User
取代文字
), 即在新竹清華大學演講稿。

各章註釋索引 397

ISBN 957-520-102-7。(原書名 :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12-32 可在《佛光大辭典》或<佛光大辭典。光碟版>搜尋:毘盧

遮那如來或大日如來。

12-33 可上 google網站(www.google.com.tw) 搜尋:虛空粉碎。

12-34 《中英佛學辭典》,頁 137,佛光出版社,高雄市,台灣,

1990 ( A Dictionary of Chinese Buddhist Terms. p.137,

compiled in 1937 by W.E. Soothill and L. Hodous, Fu-Kwan

Publisher, Kaoshiung city, Taiwan, 1990)。

12-35 同(註 12-31)頁 134。

12-36 圓瑛法師 著:《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上冊,頁 548,(台

灣台中市瑞成書局印,2000年)。

12-37 同(註 12-31)頁 120。

12-38 同(註 12-31)頁 46。

12-39 同(註 12-31)頁 61。

368-399各章註釋索引.indd 397 2009/3/25 上午 09:37:09

先師紀念墨寶先師吳潤江 (華藏上師 )於 1977年 11月,假新竹清華大學東院,題字書勉弟子王守益教授。

368-399各章註釋索引.indd 398 2009/3/25 上午 09:37:17

各章註釋索引 399

〔圖表索引〕

〔圖表一〕:佛學三單元關係示意圖 ············································ 24

〔圖表二〕:物相與視網膜的關係 ················································ 25

〔圖表三〕:光波波長與顏色的對應 ············································ 25

〔圖表四〕:心理健康關係參考圖 ················································ 67

〔圖表五〕:十法界示意圖 ···························································· 90

〔圖表六〕:三時教法 ·································································· 135

〔圖表七〕:自性的界定 ······························································ 142

〔圖表八〕:三無自性性 ······························································ 145

〔圖表九〕:取材「註釋 6-38」之示意圖 ·································· 170

〔圖表十〕:自性涅槃的實修方式 ·············································· 181

〔圖表十一〕:八識心王與九緣生識關係示意圖 ······················ 221

〔圖表十二〕:雙狹縫圖(參註 8-11) ····································· 237

〔圖表十三〕:如來的三個層次 ·················································· 305

368-399各章註釋索引.indd 399 2009/3/25 上午 09:3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