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

18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1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欣泰 摘 要 臺灣在日語學習的歷史上面,以日治皇民化時期的語言環境為最 佳。從研究中,我們可以得知日治時期具備不受語言學習臨界點之限 制,而達至精通日語之境界的可能。然而,當時臺灣總督府雖如火如 荼地推行日語教育,實際上,臺灣人未能習得日語的人數依然不少。 再者,因為授課師資、對日語的一知半解或制式教科書等的影響,而 導致在日語之音韻、詞彙、文法等各方面,容易發生臺灣式日語(臺 灣國語)和臺灣式日語重音(accent)之現象。 另外,本稿亦就日治時期與現今臺灣之日語教育,進行探究比較。 關鍵詞:皇民化時期、日語教育、第二語言之學習、臺灣式日語(臺 灣國 語 )、日 語 重 音 輔仁大學日文系所助理教授。

Upload: others

Post on 10-Sep-2019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56498/content/992/G-2462-18304-.pdf · 一次的「國語」經驗。蔡茂豐(2003)亦從歷史性之觀點研究1895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1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何 欣泰 *

摘 要

臺 灣 在 日 語 學 習 的 歷 史 上 面 , 以 日 治 皇 民 化 時 期 的 語 言 環 境 為

佳 。 從 研 究 中 , 我 們 可 以 得 知 日 治 時 期 具 備 不 受 語 言 學 習 臨 界 點 之 限

制 , 而 達 至 精 通 日 語 之 境 界 的 可 能 。 然 而 , 當 時 臺 灣 總 督 府 雖 如 火 如

荼 地 推 行 日 語 教 育 , 實 際 上 , 臺 灣 人 未 能 習 得 日 語 的 人 數 依 然 不 少 。

再 者 , 因 為 授 課 師 資 、 對 日 語 的 一 知 半 解 或 制 式 教 科 書 等 的 影 響 , 而

導 致 在 日 語 之 音 韻 、 詞 彙 、 文 法 等 各 方 面 , 容 易 發 生 臺 灣 式 日 語 ( 臺

灣 國 語 ) 和 臺 灣 式 日 語 重 音 ( accent) 之 現 象 。

另 外,本 稿 亦 就 日 治 時 期 與 現 今 臺 灣 之 日 語 教 育,進 行 探 究 比 較 。

關 鍵 詞 : 皇 民 化 時 期 、 日 語 教 育 、 第 二 語 言 之 學 習 、 臺 灣 式 日 語 ( 臺

灣 國 語 )、 日 語 重 音

* 輔 仁 大 學 日 文 系 所 助 理 教 授 。

Page 2: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56498/content/992/G-2462-18304-.pdf · 一次的「國語」經驗。蔡茂豐(2003)亦從歷史性之觀點研究1895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2

Japanese Language Education in the Imperialization Period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Rule

HO Hsin-tai*

Abstract

In terms o f Japanese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was the best in the imper ializat ion (Kominka) per iod dur ing

the Japanese co lonial ru le. From re lated literature, we learn that there

was no language learning limitat ion in that per iod ; therefore, one could

easily master the Japanese language. Though the Taiwan governor had

endeavored to promote the Japanese educat ion at that t ime, there were

st ill many people who failed to learn Japanese. Many teachers had no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n the language, and they restr icted themselves

on the textbooks; therefore, it resulted in students’ Taiwanese-style

Japanese (Taiwanese- style nat ional language) and Taiwanese-style

Japanese accent.

Furthermore, this paper will also make compar isons on Japanese

educat ion in the Japanese co lonial period with that o f contemporary

Taiwan.

Keywords:

imper ializat ion (Kominka) period, Japanese language educat io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aiwanese-style Japanese (Taiwanese-style nat ional

language), accent in Japanese

*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 t of Japanese Language and Cultur e, Fu-Jen Catholic Univer si t y.

Page 3: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56498/content/992/G-2462-18304-.pdf · 一次的「國語」經驗。蔡茂豐(2003)亦從歷史性之觀點研究1895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3

日本統治の皇民化時期における日本語教育

何 欣泰*

要 旨

台湾にとって、日本語の学習の言語環境については、日本の植民

地支配の皇民化時期が最もよかったのである。言語能力には限界が

生じる臨界期に束縛されずに、日本語をマスターできる可能性が窺

われる。しかし、当時の台湾総督府により、日本語教育が盛んに推

し進められるにもかかわらず、日本語を習得しなかった台湾人は少

なくない。それに、日本語教育者、日本語教科書や生半可の日本語

の影響を受け、日本語の音韻、語彙や文法などの各方面には台湾式

日本語(台湾国語)、台湾式アクセントという現象が生じやすい。

その他に、日本統治期と現在の台湾の日本語教育についても、対

照研究をしてみる。

キーワード:皇民化時期、日本語教育、第二言語習得、台湾式日

本語(台湾国語)、日本語のアクセント

* 輔仁大学日本語文学科助理教授。

Page 4: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56498/content/992/G-2462-18304-.pdf · 一次的「國語」經驗。蔡茂豐(2003)亦從歷史性之觀點研究1895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4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何欣泰1

1 前 言

日 治 皇 民 化 時 期 之 開 始 , 早 可 回 溯 至 1936( 昭 和 11) 年 8 月 廣

田 弘 毅 內 閣 於〈 國 策 之 基 準 〉中 所 提 出 之 南 進 論( 南 進 政 策 )。同 年 9

月,新 任 臺 灣 總 督 小 林 躋 造 發 表 治 臺 三 原 則:「 皇 民 化、工 業 化、南 進

化 」 後 , 皇 民 化 運 動 便 陸 續 展 開 。 而 以 同 化 臺 灣 人 為 日 本 人 的 皇 民 化

運 動 之 中 , 又 以 推 行 日 語 教 育 為 。 臺 灣 總 督 府 當 時 積 極 推 廣 「 國 語

家 庭 」,並 強 烈 要 求 臺 灣 人 說 日 語、限 制 本 土 語 言 之 使 用。其 實,在 殖

民 統 治 前 期 , 日 本 人 為 免 臺 灣 人 嫻 熟 日 語 而 取 得 較 高 教 育 機 會 後 威 脅

到 他 們 指 導 統 治 的 地 位,在 教 育 制 度 與 日 語 學 習 上 多 所 限 制 2,例 如 在

就 學 人 數 上,臺 灣 人 就 明 顯 地 居 絕 對 劣 勢 3。而 這 類 情 形 卻 於 皇 民 化 運

動 開 始 後 , 獲 得 相 當 程 度 之 改 善 。

有 關 日 治 皇 民 化 時 期 之 日 語 教 育 的 主 要 研 究 成 果 如 下 。 吳 文 星

( 1987a:1-31;1987b:53-86)在〈 日 據 時 期 臺 灣 總 督 府 推 廣 日 語 運

動 初 探 ( 上 )( 下 )〉 中 , 對 「 國 語 普 及 ( 按 : 國 語 即 日 語 , 以 下 同 )」

之 教 育 政 策 之 確 立 、「 國 語 普 及 」 運 動 之 發 軔 、「 國 語 普 及 」 運 動 之 進

展、反「 國 語 普 及 」運 動 之 勃 興、「 國 語 普 及 」運 動 之 強 化 和「 國 語 普

1 輔 仁 大 學 日 文 系 所 助 理 教 授 。 2 詳 見 林 茂 生 著、林 詠 梅 譯,《 日 本 統 治 下 臺 灣 的 學 校 教 育 — — 其 發 展 及 有 關 文 化

之 歷 史 分 析 與 探 討 》( 臺 北 : 新 自 然 主 義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2000)。 3 依 據 矢 內 原 忠 雄 著 、 林 明 德 譯 ,《 日 本 帝 國 主 義 下 之 台 灣 》( 臺 北 : 財 團 法 人 吳

三 連 台 灣 史 料 基 金 會 , 2004), 頁 188 所 載 , 1926 年 底 日 本 人 和 臺 灣 人 的 學 齡 兒

童 就 學 率 百 分 比 為 98.2: 28.4。

Page 5: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56498/content/992/G-2462-18304-.pdf · 一次的「國語」經驗。蔡茂豐(2003)亦從歷史性之觀點研究1895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5

及 」 運 動 之 成 效 與 影 響 , 綜 合 性 地 探 討 臺 灣 總 督 府 制 定 推 廣 日 語 政 策

之 目 的 和 經 過。周 婉 窈( 1994:117-156)在〈 從 比 較 的 觀 點 看 台 灣 與

韓 國 的 皇 民 化 運 動 〉 中 , 就 同 為 日 本 殖 民 地 的 臺 灣 與 韓 國 , 從 比 較 的

角 度 探 求 皇 民 化 運 動 的 開 始 及 其 名 稱 問 題 、 神 道 與 固 有 宗 教 的 問 題 、

國 語 運 動 、 改 姓 名 運 動 和 志 願 兵 制 度 等 各 相 關 問 題 。 周 婉 窈 ( 1995:

113-161)則 對 日 治 末 期 的 日 語 運 動 及 其 問 題,歷 史 性 地 析 論 臺 灣 人 第

一 次 的 「 國 語 」 經 驗 。 蔡 茂 豐 ( 2003) 亦 從 歷 史 性 之 觀 點 研 究 1895

年 至 1945 年 日 語 教 育 在 臺 灣 的 情 形 。

由 以 上 可 知,從 語 言 學 之 觀 點,探 討 日 治 皇 民 化 時 期 之 日 語 教 育 ,

分 析 一 下 當 時 所 學 日 語 之 情 形 的 相 關 研 究 似 仍 少 缺 , 據 此 , 筆 者 認 為

這 將 會 是 一 個 具 有 意 義 的 研 究 範 疇 。 另 外 , 本 稿 亦 希 冀 從 該 日 本 殖 民

政 策 對 照 一 下 現 今 臺 灣 社 會 有 關 日 語 教 育 之 變 遷 與 展 望 。

2 從 語 言 學 之 觀 點 探 討 日 治 時 期 之 日 語 教 育

2.1 語 言 學 習 之 臨 界 點

原 則 上 , 對 於 被 殖 民 統 治 的 臺 灣 人 來 說 , 日 語 為 其 母 語 ( 第 一 語

言 ) 之 後 的 第 二 語 言 。 通 常 , 學 會 自 己 的 母 語 過 程 稱 之 為 「 Language

Acquisit ion」, 中 譯 為 「 語 言 習 得 ( 或 「 語 言 獲 得 」)」 4。 第 一 語 言 之

獲 得,普 通 以 四 歲 為 其 臨 界 點 5。而 第 二 語 言 之 學 習(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成 效 的 影 響 因 素 , 則 包 含 智 能 、 適 性 ( aptitude)、 動 機

( mot ivat ion)、 學 習 方 式 和 語 言 環 境 等 , 較 為 複 雜 。 其 中 , 能 夠 客 觀

測 量 出 來 的,依 然 只 有 年 齡 6。只 是,第 二 語 言 之 臨 界 點 存 在 與 否,學

者 分 成 正 反 二 派,至 今 仍 未 有 定 論 7。一 般 仍 認 為 越 早 學 習 越 好,尤 其

4 沈 陽 ,《 語 言 學 常 識 十 五 講 》( 北 京 : 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 , 2005), 頁 336。 5 平 川 真 規 子 ,〈 第 二 言 語 習 得 〉, 載 於 中 島 平 川 編 ,《 言語の事典 》( 東 京 : 朝 倉

書 店 , 2005), 頁 255。 6 參 照 平 川 真 規 子 , 前 引 書 , 頁 257。 7 Johnson and Newport 1989 即 指 出,超 過 十 五 歲 後 才 開 始 學 習 第 二 語 言 的 人,無

Page 6: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56498/content/992/G-2462-18304-.pdf · 一次的「國語」經驗。蔡茂豐(2003)亦從歷史性之觀點研究1895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6

在 音 聲 、 音 韻 之 區 別 和 發 音 方 面 , 影 響 尤 為 明 顯 8。

日 治 時 期,從 一 開 始( 1895 年 7 月 設 置 芝 山 巖 學 堂 )至 戰 敗 為 止,

日 本 一 直 致 力 於 殖 民 地 臺 灣 日 語 教 育 ( 國 語 傳 習 ) 之 推 廣 。 李 園 會

( 2005: 51) 指 出 , 臺 灣 的 教 育 初 即 由 日 語 的 教 學 開 始 , 日 本 人 不

但 將 日 語 做 為 教 育 用 語 , 在 各 學 科 的 教 學 中 也 將 日 語 視 為 重 要 科 目

9。雖 然,日 本 人 一 直 明 訂 暗 設 地 施 行 差 別 化 教 育( 如 小 學 校 和 公 學 校、

課 程 第 一、二、三 號 表 之 區 別 等 ),但 是,不 管 是 否 情 願 或 生 活 有 所 需

求 , 臺 灣 人 能 夠 在 幼 少 年 期 就 能 開 始 學 習 日 語 , 乃 是 不 爭 之 事 實 ( 亦

有 少 數 臺 籍 學 生 能 與 日 本 人 一 起 學 習 )。皇 民 化 運 動 開 始 後,強 制 推 展

日 語 的 活 動 更 趨 極 端 , 其 中 , 例 如 限 制 本 土 語 言 的 使 用 、 國 語 家 庭 的

推 廣 和 提 昇「 國 語 解 者( 了 解 日 語 的 人 )」的 政 策 等,對 於 學 習 第 二 語

言 的 立 場 來 看,仍 具 相 當 之 加 分 作 用1 0。另 外,李 園 會( 2005:696-702)

指 出 , 當 時 臺 北 帝 國 大 學 為 在 臺 灣 唯 一 的 大 學 教 育 機 構 , 但 臺 灣 人 的

入 學 比 例 較 少 , 1943 年 的 統 計 數 字 顯 示 日 本 人 為 85.03%、 臺 灣 人 為

14.44%。 另 一 方 面 , 日 本 本 土 的 大 學 對 臺 灣 人 完 全 無 任 何 差 別 待 遇 ,

因 此,臺 灣 的 有 志 青 年 不 得 不 赴 笈 日 本 留 學。據 1945 年 之 初 步 統 計 ,

日 治 時 期 臺 灣 人 赴 日 留 學 者 多 達 20 萬 人,其 中 大 專 以 上 畢 業 者 總 數 約

6 萬 餘 人1 1

。由 此 可 知,當 時 確 實 可 能 有 不 少 臺 灣 人 能 夠 自 由 自 在 地 使

用 日 語 , 乃 至 於 達 至 精 通 日 語 的 境 界1 2

另 一 方 面 ,卻 也 有 像 基 隆 市 國 語 研 究 班( 1932:17-28)〈話方科に

於ける劣等生指導法の研究〉1 3

中 所 述 的 「 日 語 劣 等 生 」 存 在 。

法 取 得 和 母 語 同 樣 水 準 的 能 力 。 8 平 川 真 規 子 , 前 引 書 , 頁 258-259。 9 李 園 會 ,《 日 據 時 期 臺 灣 教 育 史 》( 臺 北 : 國 立 編 譯 館 , 2005), 頁 51-56。 1 0

當 然 , 如 同 周 婉 窈 ( 1994: 171-175) 所 述 , 據 調 查 資 料 顯 示 , 1940 年 的 「 國

語 解 者 (「 國 語 解 者 」 包 括 下 面 四 類 人 : 1.公 學 校 及 教 育 所 兒 童 。 2. 公 學 校 及 教

育 所 卒 業 生 。 3.國 語 普 及 設 施 生 徒 。 4.同 修 了 者 ( 國 語 普 及 設 施 修 完 課 程 者 ))」

為 人 口 的 51%,1943 年 更 上 昇 至 80%。惟 其 官 方 算 法 中 的 第 3 和 4 類,過 於 寬 鬆,

實 有 再 加 參 酌 之 必 要 。 1 1 吳 文 星 ,〈 日 治 時 期 台 灣 的 教 育 與 社 會 流 動 〉,《 台 灣 歷 史 與 文 化 第 三 屆 研 討 會

論 文 集 》( 五 ), 2000.02, 頁 65-83。 1 2 當 然 , 也 有 像 周 婉 窈 ( 1995: 140-145) 所 述 , 沒 到 過 日 本 留 學 卻 能 流 利 地 使

用 日 語 , 如 黃 鳳 姿 和 龍 瑛 宗 等 人 存 在 。 1 3 基 隆 市 國 語 研 究 班( 1932:17-28)〈話方科に於ける劣等生指導法の研究 〉,《 國

語 教 育 諸 問 題 ( 續 編 )》。

Page 7: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56498/content/992/G-2462-18304-.pdf · 一次的「國語」經驗。蔡茂豐(2003)亦從歷史性之觀點研究1895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7

國 語らしからぬ國 語、國 語をなさない國 語、どうして斯

うも成績が舉らないのかとは方々の学校で話題に出る

處であり、又種々なる實 地 調 查や實 力 查 定などに示され

る處であるが、(後略)(p.18)

全校千五百名の兒童中、五百名近くは殆ど劣等生と名付

けてよいものである。(p.19)

我 們 可 由《 臺 灣 省 五 十 一 年 來 統 計 提 要 》1 4

得 知 日 治 時 期 臺 灣 兒 童

的 就 學 比 率 。( 表 一 )

表 一 日 治 時 期 臺 籍 兒 童 就 學 率

年 代

( 年 ) 1904 1909 1914 1920 1925 1930 1935 1940 1944

臺 籍 兒 童 就 學 率

( 百 分 比 ) 3 .8% 5.5% 9.1% 25.1% 27.2% 33.1% 41.5% 57.6% 71.3%

試 以 1944 年 為 例 , 當 時 未 能 入 學 的 兒 童 人 數 百 分 比 為 28.7%, 就

學 兒 童 的 劣 等 生 數 百 分 比 約 為 23.7%,兩 者 相 加 為 52.4%,亦 即,未 能

學 得 基 礎 日 語 的 人 數 , 於 就 學 率 較 高 的 日 治 後 期 ( 1944 年 ) 來 看 , 仍

然 超 過 一 半 。

接 著 , 讓 我 們 探 討 一 下 當 時 有 關 語 言 學 上 日 語 教 育 的 其 他 問 題 。

2.2 相 互 轉 訛 音 誤

宇 井 音(1919)〈 臺 灣 人 國 語 發 音 轉 訛 圖 〉即 指 出 三 十 個 當 時 臺 灣

1 4

臺 灣 省 行 政 長 官 公 署 統 計 室 ,《 臺 灣 省 五 十 一 年 來 統 計 提 要 》( 臺 北 : 臺 灣 省 政

府 , 1946), 頁 1241。

Page 8: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56498/content/992/G-2462-18304-.pdf · 一次的「國語」經驗。蔡茂豐(2003)亦從歷史性之觀點研究1895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8

人 發 日 語 時 相 互 轉 訛 音 誤 的 地 方 。( 表 二 )

表 二 宇 井 音 (1919)〈 臺 灣 人 國 語 發 音 轉 訛 圖 〉( 摘 錄 )

(一)「イ」列音と「ウ」列音との相

互 轉 訛

イシ(石)=ウシ(牛)

ナシ(梨)=ナス(茄

子)

一般殊に蕃

人に多し

(二)「イ」列音と「エ」列音との相

互 轉 訛

イキ(息)=エキ(益) 同 上

(三)「ウ」列音と「オ」列音との相

互 轉 訛

ウシ(牛)=オシ(唖)

フネ(舟)=ホネ(骨)

同 上

(四)「バ」行音と「パ」行音との相

互 轉 訛

バン(晩)=パン(麵

麴)

廣 東 族に多

(五)「バ」行音と「マ」行音との相

互 轉 訛

ボン(盆)=モン(門)

ジバン=ジマン(自

慢)

一 般

(略)

(十一)「ダ」行音と「ラ」行音或い

は臺 灣「ラ」行音との相 互 轉 訛

ムダ(徒)=ムラ(村)

コドモ(子供)=コ

ロモ(衣)

同 上

15

(以下略)

由 表 二 可 知 , 除 了 轉 訛 音 誤 之 外 , 還 需 要 注 意 二 個 地 方 ,1.是 指

出 依 據 「 番 人 」、「 廣 東 族 」 和 「 一 般 人 」 人 不 同 , 而 常 犯 的 訛 音 錯 誤

有 所 差 異 。 2.是 提 出 其 有 可 能 與 臺 灣「ラ」行音的 轉 訛 音 誤 。 亦 即 ,

轉 訛 音 誤 會 依 族 群 而 有 所 不 同 , 且 亦 受 母 語 音 韻 之 干 擾 。

2.3 臺 灣 式 日 語 重 音 ( accent)

1 5 指 「 一 般 」。

Page 9: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56498/content/992/G-2462-18304-.pdf · 一次的「國語」經驗。蔡茂豐(2003)亦從歷史性之觀點研究1895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9

日 語 的 重 音 , 基 本 上 , 依 地 區 不 同 則 不 同 , 日 語 的 各 地 區 方 言 ,

即 為 好 的 例 子。但 是,麻 煩 的 是,即 使 在 同 一 個 地 區,依 時 代 不 同 ,

方 言 的 重 音 ( accent) 亦 會 產 生 變 化 。《日本語学研究事典》 的 〈アク

セント( accent)〉 一 項 , 便 有 如 下 之 說 明1 6

(イ)地域が違えば語のアクセントも異なる。日本の

諸方言アクセントの違いがそれで、例えば、山・川・

犬・馬などの語のアクセントは東京方言では○●(低

高)型であるが、京都方言では●○(高低)型である。

(ロ)同じ地域でも時代によってアクセントは違う。

例えば、東京方言で電話・赤とんぼ、のアクセントは、

明治・大正時代は●○○(高低低)型・●○○○○(高

低低低低)だったが、現在は○●●(低高高)型・○

●●○○(低高高低低)型である。この結果、アクセ

ントは時代とともに変化する性質がある。

再 者 , 周 婉 窈 ( 1995: 144) 指 出 :

來 台 的 日 本 人 大 部 分 來 自 日 本 邊 陲 地 帶 的 九 州 。 根 據 一

九 四 ○ 年 10 月 1 日 的 調 查,當 時 在 台 灣 的 日 本 人 共 三 十

一 萬 二 千 三 百 八 十 六 人 , 其 中 三 萬 九 千 九 百 九 十 八 人

( 12.8%)來 自 鹿 兒 島,三 萬 一 千 五 百 八 十 九 人( 10.1%)

來 自 熊 本 , 一 萬 八 千 二 百 零 六 人 ( 5.8%) 來 自 福 岡 。 這

三 個 地 方 都 在 九 州,依 次 高 居 前 三 名,東 京 遙 居 第 九 名,

共 一 萬 零 八 百 一 十 八 人 , 只 佔 全 部 在 台 日 本 人 口 的

3.4%。

我 們 可 知 , 當 時 臺 灣 人 的 日 語 重 音 , 直 接 ( 或 間 接 ) 地 受 其 日 語

1 6 櫻 井 茂 治 執 筆,飛 田 良 文 等 編《日本語学研究事典》( 東 京:明 治 書 院,2007 ),

頁 365-366。

Page 10: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56498/content/992/G-2462-18304-.pdf · 一次的「國語」經驗。蔡茂豐(2003)亦從歷史性之觀點研究1895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10

教 師 的 影 響。寺 川 喜 四 男( 1938)《北部臺 灣に於て福 建 系 本 島 人の使

用する國 語 國 語のアクセント研究》 中 就 已 指 出 日 治 時 期 居 住 於 臺

灣 北 部 福 建 系 的 臺 灣 人 的 日 語 重 音 , 具 獨 自 之 形 式 上 的 特 異 性 。 該 類

日 語 重 音 與 日 本 任 何 地 方 都 不 同 , 在 此 , 姑 且 稱 之 為 〈 臺 灣 式 日 語 重

音 〉。

2.4 臺 語 式 日 語 ( 臺 灣 國 語 ) 之 謬 誤

臺 灣 教 育 研 究 會 (1940:297-301)《話し方教育の諸問題と其の

回答》 中 , 特 別 記 載 〈 臺 灣 語 的 國 語 〉 一 項 , 並 羅 列 其 誤 用 例 。 試 摘

錄 以 下 十 例 。

1. アノヒトリ(アノ人)

2. 今日ノ朝(ケサ)

3. ウソニナキマシタ(ナキマネヲシマシタ)

4. 市場へ行ツテヤサイヲ買ヒニイキマシタ(行ツテ不

要)

5. オカアサンハ私ニイツテ一時ニカヘリマス(オカア

サンガ一時ニカエリナサイトオツシヤイマシタ)

6. 薬ヲタベタ(ノンダ)

7. アイヨー寒イ(オ、寒イ)

8. アノ一臺の自動車(一臺ノ不要)

9. 筆ヲモツテ字ヲカキマス(デ)

10. 木ガ死ンデイマス(枯レテイマス)

我 們 可 以 察 知 , 不 分 品 詞 、 亦 不 分 詞 語 與 文 法 , 以 上 皆 為 受 到 母

語 影 響 後 的 誤 用 例 子 。 一 般 稱 此 為 第 一 語 言 之 轉 移 或 干 涉

( transfer/interference)。 而 母 語 之 轉 移 或 干 涉 , 其 影 響 範 圍 包 含 學 習

語 言 之 各 層 面 , 如 音 韻 、 詞 彙 、 文 法 、 表 記 ( 書 寫 方 式 ) 等 , 與 此 相

關 之 研 究 , 且 容 他 稿 再 述 。

Page 11: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56498/content/992/G-2462-18304-.pdf · 一次的「國語」經驗。蔡茂豐(2003)亦從歷史性之觀點研究1895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11

2.5 日 語 教 科 書 之 影 響

日 治 時 期 的 日 語 教 育 , 首 授 聽 說 ( 會 話 ), 漸 而 擴 展 至 讀 寫 方 面 。

1936 年 發 行 的 《 新 國 語 教 本 教 授 書 卷 一 》( 第 二 版 )1 7

的 緒 言 中 明 載

「本書ハ話 方 中 心 主 義ヲ採リ( 略 )」。在 此 ,試 摘 錄 以 下 之 部 份 內 容1 8

一 教 材

表現形式 コレハ何デスカ。

コレハ○デス。

語句 椅子・黑板・机・オルガン・白 墨

發 音 ハクボ・ク

二 準 備 椅子・黑板・机・オルガン・白 墨

三 指 導 要 領

( 1) 動 作と共に話を聽かしめて耳に馴れさせる。

コレハ椅子デス。

コレハ先生ノ椅子デス。

・・・コレハ生徒ノ椅子デハアリマセン。

コレハ生徒ノ椅子デス。

・・・コレハ先生ノ椅子デハアリマセン。

( 2) 命令法によつて動作せしむ。

○○サン、椅子ヲ持ツテオイデナサイ。

コレハ何デスカ。・・・コレハ椅子デス。

サア、オカケナサイ。

オ立チナサイ。

椅子(コレ)ヲ持ツテイキナサイ。

1 7 臺 灣 教 育 會《 新 國 語 教 本 教 授 書 卷 一 》( 第 二 版 )( 臺 北:臺 灣 教 育 會,1936 ),

頁 2。 1 8 臺 灣 教 育 會 , 前 引 書 , 頁 4-6。

Page 12: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56498/content/992/G-2462-18304-.pdf · 一次的「國語」經驗。蔡茂豐(2003)亦從歷史性之觀點研究1895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12

椅子ヲソコヘオキナサイ。

( 3) 話方

(イ) 談話として

コレハ椅子デス。

( ロ ) 會 話として

コレハ何デスカ。・・・コレハ椅子デス。

( 4) 發 音 練 習

母 音

子 音

濁 音 デ・バ・ガ・ボ

中 田 敏 夫 ( 2003: 137)〈《台湾教科用書国民読本》の国語学的研

究〉1 9

的 結 論 , 有 以 下 之 敘 述 。

国民読本に描かれた教科書用語について、語彙、文法、

表記に分けてその実態をみてきた。内地においてさえ標

準的言語が確立されていなかった状況で、台湾総督府は

民政部学務課、国語学校、国語教授研究会、教科書編纂

者が総力を挙げて、その構築に当たった。

如 同 以 上 中 田 敏 夫 所 述 , 日 治 時 期 從 日 語 教 科 書 中 學 習 到 的 日

語 , 是 受 過 整 理 、 統 一 並 簡 潔 化 的 日 語 。 其 中 , 有 些 地 方 的 標 準 化 甚

至 於 比 當 時 日 本 內 地 的 教 科 書 還 早 。 但 這 對 只 能 從 那 些 教 科 書 才 能 學

得 日 語 的 學 生 來 說 , 他 們 學 到 的 只 是 教 科 書 式 日 語 ( 整 理 、 統 一 並 簡

潔 化 的 制 式 日 語 ), 並 非 活 生 生 的 非 制 式 日 語 。 這 亦 無 怪 乎 山 崎 睦 雄

( 1939: 58-59)《 國 語 問 題の解 決 》 中 所 提 之 親 子 間 用 「 敬 語 」 來 對

話 之 奇 怪 現 象 了2 0

1 9 收 錄 於 吳 文 星 、 周 婉 窈 、 許 佩 賢 、 蔡 錦 堂 、 中 田 敏 夫 、 富 日 哲 編 《 日 治 時 期 臺

灣 公 學 校 與 國 民 學 校 國 語 讀 本:解 說.總 目 次.索 引 》( 臺 北:南 天 書 局 有 限 公 司 ,

2003)。 頁 , 93-141。 2 0 引 自 周 婉 窈 ,〈 台 灣 人 第 一 次 的 「 國 語 」 經 驗 — — 析 論 日 治 末 期 的 日 語 運 動 及

Page 13: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56498/content/992/G-2462-18304-.pdf · 一次的「國語」經驗。蔡茂豐(2003)亦從歷史性之觀點研究1895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13

父 「あなたはどこに行きましたか」

子 「私は一寸友達の家に行きました。お父さんはど

こに行きましたか」

父 「私は役場に行きました」

子 「まだ歸りませんか」

父 「あなたは先に歸りなさい」

子 「さよなら」

3 日 治 時 期 與 現 今 臺 灣 日 語 教 育 之 比 較

3.1 語 言 學 習 之 臨 界 點

1947 年 的 二 二 八 事 件 之 後 , 民 國 政 府 禁 止 使 用 日 語 , 直 至 1963

年 , 當 時 的 中 國 文 化 學 院 ( 現 今 之 文 化 大 學 ) 設 立 東 方 語 文 學 系 日 文

組 後 , 臺 灣 之 日 語 教 育 才 重 新 開 展 , 橫 亙 其 間 的 是 長 達 十 六 年 之 久 的

日 語 教 育 斷 層 期 。 爾 後 , 學 習 日 語 的 人 口 逐 漸 增 加 , 2006 年 度 達 至

191367 人。其 中,超 過 五 成 的 日 語 教 師 和 日 語 學 習 者 在 高 等 教 育 機 構

內 ( 如 表 三2 1

)。

表 三 臺 灣 之 日 語 教 育 機 構 數 、 教 師 人 數 和 學 習 人 數 ( 2007 年 )

機 構 數 教 師 人 數 學 習 人 數

中 等 教 育 252 667 58198

高 等 教 育 156 1652 118541

學 校 教 育 以 外 105 472 14628

合 計 513 2791 191367

其 問 題 〉(《 新 史 學 》 第 6 卷 第 2 期 , 臺 北 : 新 史 學 雜 誌 社 , 1995)。 頁 136。 2 1 《 台 湾 日 本 語 教 育 事 情 調 查 報 告 書 》( 臺 北 : 日 本 交 流 協 會 , 2007 年 )。

Page 14: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56498/content/992/G-2462-18304-.pdf · 一次的「國語」經驗。蔡茂豐(2003)亦從歷史性之觀點研究1895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14

據 統 計 ,2007 年 我 國 留 學 日 本 人 數 為 4686 人22

。以 上 各 項 的 學 習

人 數 , 當 然 無 法 和 日 治 時 期 相 比 。 在 此 , 吾 人 需 要 注 意 的 是 , 一 般 ,

於 現 今 在 臺 灣 的 大 專 院 校 的 日 文 相 關 科 系 , 才 具 有 較 佳 之 日 語 學 習 環

境 。 但 是 , 大 學 生 的 入 學 年 齡 多 已 十 八 、 十 九 歲 , 恐 怕 早 已 超 過 前 述

第 二 語 言 學 習 之 黃 金 時 期 ( 臨 界 點 )。

另 外 , 如 前 所 述 , 日 治 時 期 的 日 語 教 育 一 開 始 便 以 日 語 教 授 , 皇

民 化 時 期 對 本 土 語 言 多 所 限 制 、 強 行 推 廣 普 及 日 語 政 策 ( 國 語 家 庭

等 ), 這 些 對 塑 造 語 言 學 習 環 境 來 說 , 亦 有 相 當 之 助 益 。

3.2 相 互 轉 訛 音 誤

現 今(2009 年 )之 臺 灣,是 典 型 的 雙 語 併 用 社 會,不 論 各 族 群( 本

省 人、外 省 人 和 原 住 民 等 ),一 般 在 臺 灣 的 人 皆 已 精 通 本 身 的 母 語 方 言

和 標 準 語 中 文 , 而 族 群 之 區 別 亦 已 融 合 淡 化 , 故 日 治 時 期 所 提 及 的 因

族 群 不 同 而 相 互 轉 訛 音 誤 的 現 象,幾 乎 已 不 復 存 在。對 於 臺 灣 人 來 說 ,

在 已 習 得 的 語 言 中 並 不 存 在 的 日 語 音 聲 中 有 聲 和 無 聲 ( 如 「バ・パ」、

「ダ・タ」、「ガ・カ」)的 對 立 ,可 能 才 是 現 今 學 習 日 語 音 聲 上 面 的 重

大 課 題 23。

3.3 臺 灣 式 日 語 重 音 ( accent)

土 岐 哲( 1995:26-43)〈アクセント〉一 文 中 ,一 開 始 便 有 如 下 之

敘 述2 4

外国人に日本語のアクセントを教えることについては、

よく消極的な意見が聞かれる。しかし、だからと言って、

2 2

《 我 が 国 の 留 学 生 制 度 の 概 要 ― 受 け 入 れ 及 び 派 遣 ― 》( 東 京 : 文 部 省 高 等 教

育 局 学 生 支 援 課 , 2008), 頁 9-10。 2 3 小 谷 修 執 筆〈 音声教育の問題点 〉, 日 本 語 教 育学会編《 日 本 語 教 育 事 典 》( 東

京 : 大 修 館 書 店 , 1995)。 頁 , 9-14。 2 4 日 本 語 教 育学会編, 前 引 書 , 頁 26。

Page 15: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56498/content/992/G-2462-18304-.pdf · 一次的「國語」經驗。蔡茂豐(2003)亦從歷史性之觀點研究1895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15

アクセントに何らかの問題を持つ日本人なり外国人な

りがいかなる場所においてもそのまま全く無条件に受

け入れられているわけでもない。

(中略)

そのような学習者に初歩の段階から少しずつでも具体

的なアクセント教育がなされたならば、上の段階に進む

につれて上達の度合いにも加速度が付くのであり、その

実例は日本国内に限らず広く見うけられる。

對 於 臺 灣 式 日 語 重 音 之 相 關 問 題 , 除 了 前 述 之 寺 川 喜 四 郎 的 研 究

外 , 野 澤 素 子 亦 有 相 關 之 探 討2 5

。 臺 灣 式 日 語 重 音 ( accent) 的 現 象 至

目 前 為 止,似 仍 未 見 改 善。國 內 對 日 語 重 音( accent)的 教 育 研 究,似

仍 有 加 強 之 必 要。一 般 的 日 語 教 科 書,在 日 語 重 音( accent)的 編 輯 上,

亦 較 少 著 墨 。 此 外 , 建 議 國 人 將 來 在 留 學 日 本 時 能 將 留 學 地 區 、 或 教

育 單 位 在 應 聘 日 籍 教 師 時 能 將 其 出 身 地 或 能 否 說 正 確 標 準 日 語 重 音 等

事 項 列 入 思 考 範 圍 。

有 關 「 臺 語 式 日 語 ( 臺 灣 國 語 ) 之 謬 誤 」 問 題 , 於 現 今 可 能 已 由

「 中 文 式 日 語 謬 誤 」 替 換 。 此 類 屬 日 語 語 言 學 「 誤 用 文 分 析 研 究 」 之

範 疇 , 依 其 受 第 一 語 言 之 干 擾 、 日 語 能 力 之 程 度 而 有 不 同 , 在 此 不 再

贅 述 。 但 是 , 在 此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 外 國 人 之 日 語 誤 用 問 題 , 對 日 本 人

的 日 語 語 言 學 者 來 說 , 反 而 是 一 個 內 省 並 研 究 自 己 母 語 ( 即 日 語 ) 的

良 好 切 入 點 26。 後 , 關 於 「 日 語 教 科 書 」 的 問 題 , 現 今 臺 灣 的 日 語

教 科 書 幾 乎 包 羅 萬 象 , 除 此 之 外 , 亦 有 種 類 繁 多 的 多 媒 體 教 材 , 甚 至

連 日 本 的 電 視 節 目 都 能 與 日 本 當 地 同 步 收 視 。 因 此 , 吾 人 可 說 , 像 日

治 時 期 受 限 教 科 書 之 影 響 , 而 發 生 前 述 那 種 語 用 謬 誤 的 可 能 , 已 大 為

2 5 野沢素 子 〈台湾人留学生の日本語に於けるアクセントの傾向について 〉《 日

本 研 究 》 3 號 ( 東 京 :慶応義塾大学国際センター, 1973)。 2 6 如 寺 村 秀 夫《日本語のシンタクスと意味 Ⅰ 》( 東 京 :くろしお出版 ,1982)

和 森 田 良 行《誤用文の分析と研究―日本語学への提言―》( 東 京:明 治 書 院 ,1985)

二 書 中 所 載 。

Page 16: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56498/content/992/G-2462-18304-.pdf · 一次的「國語」經驗。蔡茂豐(2003)亦從歷史性之觀點研究1895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16

降 低 。

4. 結 語

綜 合 以 上 之 論 述 , 我 們 可 以 整 理 出 以 下 幾 點 結 果 。

( 1) 在 臺 灣 人 學 習 日 語 的 歷 史 上 面,日 治 時 期 具 備 不 受 語 言 學 習

臨 界 點 之 限 制,而 達 至 精 通 日 語 之 境 界 的 可 能。而 其 中,又

以 皇 民 化 運 動 時 期 的 語 言 環 境 佳。相 對 地,戰 後 在 臺 灣 的

日 語 學 習 者 , 則 無 彼 之 語 言 學 習 環 境 。

( 2) 日 治 皇 民 化 時 期,臺 灣 總 督 府 雖 如 火 如 荼 地 推 行 日 語 教 育 ,

但 是 實 際 上,臺 灣 人 未 能 習 得 日 語 的 人 數 依 然 不 少。另 外 ,

因 為 一 知 半 解 或 制 式 教 科 書 等 的 影 響 而 導 致 在 日 語 之 音

韻 、 詞 彙 、 文 法 等 各 方 面 , 容 易 產 生 臺 灣 式 日 語 之 謬 誤 。

( 3) 日 治 時 期 就 已 存 在 的 臺 灣 式 日 語 重 音 ( accent) 的 問 題 , 至

今 仍 未 獲 改 善 。

﹛ 附 記 ﹜ 本 論 文 以 2009 年 9 月 25 日 臺 灣 日 本 研 究 學 會 之 發 表 內

容 為 底 稿 。 會 中 承 蒙 各 位 先 進 不 吝 給 予 指 教 , 在 此 , 一 併 致 上 謝 意 。

Page 17: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56498/content/992/G-2462-18304-.pdf · 一次的「國語」經驗。蔡茂豐(2003)亦從歷史性之觀點研究1895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17

參 考 文 獻

1. Johnson, Jacqueline and Elissa Newport 1989 Crit ical Per iod Effect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 The Influence o f Maturat ional State

on the Acquisit ion o f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Cognitive

Psychology 21:60-69.

2. 中 島 平 川 編 2005 《言語の事典》, 東 京 : 朝 倉 書 店 。

3. 文 部 省 高 等 教 育 局 学 生 支 援 課 2008 《 我 が 国 の 留 学 生 制 度 の 概

要 ― 受 け 入 れ 及 び 派 遣 ― 》,東 京:文 部 省 高 等 教 育 局 学 生 支 援 課 。

4. 日 本 交 流 協 會 2007 《 台 湾 日 本 語 教 育 事 情 調 查 報 告 書 》, 臺 北 :

日 本 交 流 協 會 。

5. 日 本 語 教 育学会編 1995 《 日 本 語 教 育 事 典 》, 東 京 : 大 修 館 書

店 。

6. 矢 內 原 忠 雄 著,林 明 德 譯 2004 《 日 本 帝 國 主 義 下 之 台 灣 》,臺 北:

財 團 法 人 吳 三 連 台 灣 史 料 基 金 會 。

7. 宇 井 音 1919 〈 臺 灣 人 國 語 發 音 轉 訛 圖 〉, 臺 北 : 新 高 堂 書 店 。

8. 寺 川 喜 四 男 1938 《北部臺 灣に於て福 建 系 本 島 人の使用する國

語 國 語のアクセント研究》, 東 京 : 早 稻 田 大 學 言 語 學 會 。

9. 寺 村 秀 夫 1982 《日本語のシンタクスと意味 Ⅰ》,東 京:くろ

しお出版。

10. 吳 文 星 1987a 〈 日 據 時 期 臺 灣 總 督 府 推 廣 日 語 運 動 初 探( 上 )〉《 臺

灣 風 物 》 第 37 卷 第 1 期 , 臺 北 : 臺 灣 風 物 雜 誌 社 。

11. 吳 文 星 1987b 〈 日 據 時 期 臺 灣 總 督 府 推 廣 日 語 運 動 初 探( 下 )〉《 臺

灣 風 物 》 第 37 卷 第 4 期 , 臺 北 : 臺 灣 風 物 雜 誌 社 。

12. 吳 文 星、周 婉 窈、許 佩 賢、蔡 錦 堂、中 田 敏 夫、富 日 哲 編 2003 《 日

治 時 期 臺 灣 公 學 校 與 國 民 學 校 國 語 讀 本 : 解 說 . 總 目 次 . 索 引 》,

臺 北 : 南 天 書 局 有 限 公 司 。

13. 沈 陽 2005 《 語 言 學 常 識 十 五 講 》, 北 京 : 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 。

14. 周 婉 窈 1994 〈 從 比 較 的 觀 點 看 台 灣 與 韓 國 的 皇 民 化 運 動 〉《 新 史

Page 18: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56498/content/992/G-2462-18304-.pdf · 一次的「國語」經驗。蔡茂豐(2003)亦從歷史性之觀點研究1895

日治皇民化時期之日語教育

18

學 》 第 5 卷 第 2 期 , 臺 北 : 新 史 學 雜 誌 社 。

15. 周 婉 窈 1995 〈 台 灣 人 第 一 次 的 「 國 語 」 經 驗 — — 析 論 日 治 末 期

的 日 語 運 動 及 其 問 題 〉《 新 史 學 》第 6 卷 第 2 期,臺 北:新 史 學 雜

誌 社 。

16. 林 茂 生 著 , 林 詠 梅 譯 2000 《 日 本 統 治 下 臺 灣 的 學 校 教 育 — — 其

發 展 及 有 關 文 化 之 歷 史 分 析 與 探 討 》,臺 北:新 自 然 主 義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17. 飛 田 良 文 、 遠 藤 好 英 、 加 藤 正 信 、 佐 藤 武 義 、 蜂 谷 清 人 、 前 田 富

祺 編 2007 《日本語学研究事典》, 東 京 : 明 治 書 院 。

18. 基 隆 市 國 語 研 究 班 1932 〈話方科に於ける劣等生指導法の研究〉

《 國 語 教 育 諸 問 題 ( 續 編 )》, 臺 北 : 臺 北 州 教 育 會 。

19. 森 田 良 行 1985 《誤用文の分析と研究―日本語学への提言―》,

東 京 : 明 治 書 院 。

20. 臺 灣 省 行 政 長 官 公 署 統 計 室 1946 《 臺 灣 省 五 十 一 年 來 統 計 提

要 》, 臺 北 : 臺 灣 省 政 府 。

21. 臺 灣 教 育 會 1936 《 新 國 語 教 本 教 授 書 卷 一 》( 第 二 版 ), 臺 北 :

臺 灣 教 育 會 。

22. 臺 灣 教 育 會 1973 《 臺 灣 教 育 沿 革 志 》( 複 刻 版 ), 臺 北 : 古 亭 書

店 。

23. 蔡 茂 豐 2003 《台湾における日本語教育の史的研究( 上 )》, 臺

北 : 大 新 書 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