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58
1 頁,共 58 第四冊第 1 我的書齋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調劑 1.調理、調整。 1.旅行可以調劑緊張的生活。 2.調配藥物。 2.醫生調劑好你的藥了。 (二)寫意 寫意 1.稱心愜意。 1.在那裡寫東西既寫意、又痛快。 2.抒發心意、旨要。 2.忠可以寫意,信可以遠期。(《戰國策‧趙策》) 3. 以簡練的筆墨勾勒出物體 的神態,以表達意境。 3.她擅長繪製寫意畫。 (三)深邃 深邃 1.幽深。 1.深邃悠遠的藍天,阡陌橫斜的田野。 2.精深遠大。 2.深邃的哲學。 (四)悠悠 悠悠 1.安閒暇適的樣子。 1.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王勃〈滕王閣詩〉)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詩經鄭風子衿3.渺遠無盡的樣子。 3.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4.行走的樣子。 4.悠悠南行,召伯勞之。( 詩經小雅黍苗5.眾多。 5.悠悠者皆是,其可稱乎!( 後漢書朱穆傳6.荒謬不合事理。 6.悠悠之談,宜絕智者之口。( 晉書王導傳二、補充資料 (一)浩然之氣 語出《孟子‧公孫丑》上:「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 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可知本義是指至大至剛的正氣。有守有為的君子要培養自身至大至剛 的正氣,而這種正氣本即充塞於天地間,故文天祥〈正氣歌〉有云:「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 河嶽,上則為日星。」 (二)鍾理和重要生平事蹟──鍾理和的生平可分為三個時期: 1.日據時期 鍾理和是臺灣高雄人,生於民國四年十月十五日,卒於民國四十九年八月四日。家人原居屏東,世代 業農,到十八歲才隨父親遷居美濃鎮尖山來經營農場。 鍾理和八歲入鹽埔公學校,與異母弟鍾和鳴(浩東)、堂兄弟鍾九河、姑表兄弟邱連球三人一起進學, 畢業後鍾理和因體檢不合格,未能報考高雄中學,其餘三人卻都順利升學,鍾理和因此深受打擊,然也引 發了他最初的寫作動機,其言:「我少時有三個好友,其中一個是我異母兄弟,我們都有良好的理想。我 們四個人中,三個人順利的升學了,一個人名落孫山,這個人就是我。這事給我的刺激很大,它深深的刺 傷我的心,我私下抱起決定由別種途徑趕上他們的野心。這是最初的動機,但尚未定型。」(〈鍾理和自我 介紹〉)之後,鍾理和就到長治公學校高等科就讀,並開始瀏覽中文古體小說,《楊文廣平蠻十八洞》可說

Upload: others

Post on 06-Jul-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1 頁,共 58 頁

第四冊第 1課 我的書齋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詞 義 例

調劑 1.調理、調整。 1.旅行可以調劑緊張的生活。

2.調配藥物。 2.醫生調劑好你的藥了。

(二)寫意

詞 義 例

寫意

1.稱心愜意。 1.在那裡寫東西既寫意、又痛快。

2.抒發心意、旨要。 2.忠可以寫意,信可以遠期。(《戰國策‧趙策》)

3.以簡練的筆墨勾勒出物體

的神態,以表達意境。 3.她擅長繪製寫意畫。

(三)深邃

詞 義 例

深邃 1.幽深。 1.深邃悠遠的藍天,阡陌橫斜的田野。

2.精深遠大。 2.深邃的哲學。

(四)悠悠

詞 義 例

悠悠

1.安閒暇適的樣子。 1.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王勃〈滕王閣詩〉)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鄭風‧子衿》)

3.渺遠無盡的樣子。 3.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4.行走的樣子。 4.悠悠南行,召伯勞之。(《詩經‧小雅‧黍苗》)

5.眾多。 5.悠悠者皆是,其可稱乎!(《後漢書‧朱穆傳》)

6.荒謬不合事理。 6.悠悠之談,宜絕智者之口。(《晉書‧王導傳》)

二、補充資料

(一)浩然之氣 語出《孟子‧公孫丑》上:「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

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可知本義是指至大至剛的正氣。有守有為的君子要培養自身至大至剛

的正氣,而這種正氣本即充塞於天地間,故文天祥〈正氣歌〉有云:「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

河嶽,上則為日星。」

(二)鍾理和重要生平事蹟──鍾理和的生平可分為三個時期:

1.日據時期

鍾理和是臺灣高雄人,生於民國四年十月十五日,卒於民國四十九年八月四日。家人原居屏東,世代

業農,到十八歲才隨父親遷居美濃鎮尖山來經營農場。

鍾理和八歲入鹽埔公學校,與異母弟鍾和鳴(浩東)、堂兄弟鍾九河、姑表兄弟邱連球三人一起進學,

畢業後鍾理和因體檢不合格,未能報考高雄中學,其餘三人卻都順利升學,鍾理和因此深受打擊,然也引

發了他最初的寫作動機,其言:「我少時有三個好友,其中一個是我異母兄弟,我們都有良好的理想。我

們四個人中,三個人順利的升學了,一個人名落孫山,這個人就是我。這事給我的刺激很大,它深深的刺

傷我的心,我私下抱起決定由別種途徑趕上他們的野心。這是最初的動機,但尚未定型。」(〈鍾理和自我

介紹〉)之後,鍾理和就到長治公學校高等科就讀,並開始瀏覽中文古體小說,《楊文廣平蠻十八洞》可說

Page 2: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2 頁,共 58 頁

是他的啟蒙小說。

鍾理和自長治公學校畢業後,進入村私塾學習漢文,進入村塾後,閱讀能力增高了,閱讀的範圍也增

廣了,舉凡當時能夠搜羅到手的古體小說,莫不廣加涉獵,後來更由高雄、嘉義等地買來新體小說。當時

大陸正是五四之後,新文學風起雲湧,魯迅、巴金、茅盾、郁達夫等人的選集,在臺灣也可以買到,這些

新文藝作品幾乎使鍾理和廢寢忘食傾讀著。於是在熟讀群書之餘,且受到私塾老師光達興的古文學影響,

便開始拿筆寫作,曾撰寫《臺灣歷史故事》、《考證鴨母王朱一貴》事蹟等,並創作了短文〈由一個叫化子

得到的啟示〉和未完成的長篇小說《雨夜花》,逐漸實踐當作家的憧憬。

有一次,鍾理和把改作後的一篇短文〈雨夜花〉拿給鍾和鳴看,和鳴看完後,對理和說:「也許你可

以寫小說。」此後,和鳴到臺北或到日本,都會寄日譯本世界文學和有關文藝理論的著述給鍾理和,對理

和從事文藝工作有莫大的影響。鍾理和在寫給友人廖清秀的信中,便提及這件事,說:「他的話不一定打

動我的心,但是他的這種做法,卻使我繼續不斷地和文藝發生關係。我今日之從事文藝工作,他的鼓勵是

有很大的關係。」(民國四十六年十月三日函)

民國二十一年,鍾理和十八歲時,結束私塾漢文課業。當時父親與友人合資買下美濃尖山一帶山林,

後來海外商行失敗,自己便帶著家人由大路關遷入美濃尖山,興建住宅,造林種樹,經營農場,鍾理和則

往來故居大路關、屏東商行和美濃之間,協助父兄的事業。

在協助父親經營農場時,鍾理和認識了一個農場的女工鍾台妹,並且愛上了她。但是「同姓聯姻」在

本省是一大禮俗禁忌,他們的愛情遭到父母強力反對,戀情不見容於當時客家社會,他自述說:「我們受

到舊社會壓力之巨和為貫徹初衷所付代價之巨,是無法在這裡形容的。這是我生平又一次大刺激;被壓迫

的苦悶和悲憤幾乎把我壓毀。這時候我兄弟那句話開始對我發生影響了,我想藉筆來發洩蘊藏在心中的感

情的暴風。這思想把我更深的驅向文藝。由此時起要做作家的願望開始在心裡萌芽起來。」

2.瀋陽、北平時期

民國二十七年的夏天,鍾理和因與鍾台妹的戀情,深受鄉人反對,便隻身遠赴日本扶植成立的「滿洲

國」,進入「滿洲自動車學校」學習謀生技藝,希望藉此擁有獨立的能力,以爭取婚姻自主。民國二十九

年,鍾理和取得汽車駕駛執照,任職於「奉天交通株式會社」。七月第三度返臺,不顧家鄉親友的反對,

毅然決定把台妹帶走,八月三日偕鍾台妹乘日輪「馬尼拉丸」,由高雄經日本門司、朝鮮,到東北奉天(瀋

陽)。此時中國大陸正備受外敵侵略,東北及北方均已為日本強占,在國家殘破之際,一般人的生活極其

困苦。當時的奉天(瀋陽),與鍾理和心目中所憧憬的祖國迥異,同樣感受得到被日本殖民的陰影,祖國

同胞也與他所期待的完全相反,讓滿腔理想的鍾理和感到痛苦,對「原鄉」的感情也頗有「幻滅」之感。

一年後便移居北平。

定居北平後,鍾理和曾應聘華北經濟調查所任翻譯員,三個月後辭職,後來經營「煤炭零售店」,但

是他幾乎把時間、精力花在寫作和閱讀上,開始以「江流」筆名投稿、出書,翻譯日本文學作品。鍾理和

在北平並不快樂,他強烈感受到祖國政府和人民並未善待臺灣人。民國三十四年八月日本戰敗,臺灣人甚

至被視為亡國奴,飽受羞辱,使原本對祖國充滿幻想的鍾理和頓感憤怒失望,便決定返回臺灣。民國三十

五年三月,鍾理和全家搭上難民船,自天津、上海回到基隆。

3.美濃時期

民國三十五年,鍾理和回到臺灣住在高雄,半年後,他應屏東內埔初中校長鍾璧和之聘,擔任代用國

文教師,開始教書、寫作的生涯。此時,鍾家兄弟已分家,理和得到父親留給他的一份遺產,即笠山農場

最前端的部分,包含整個笠山及屋舍伙房。正當生活漸趨穩定,民國三十六年年初鍾理和卻肺疾發作,二

月北上臺大醫院治療,住院期間適逢二二八事件爆發,鍾理和親自觀察到部分事件過程,便將之記錄於日

記中,甚至還使用內服藥的紙袋當記錄用紙。三月出院後便辭去教職,全家遷回美濃,十月住進臺北松山

療養院接受長期治療,這一住就是三年,其間一度因結核菌侵入腸胃,消化器官功能全失,幸好抗生素發

Page 3: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3 頁,共 58 頁

明傳入國內,方能起死回生,但也因藥劑副作用過強,聽覺幾乎喪失。

民國三十九年,鍾理和接受了兩次胸腔整型手術,切掉幾根肋骨,才穩定病情。十月出院返家。長年

的疾病摧殘了鍾理和的健康,也蕩盡了繼承自父親的家產。病後返鄉的鍾理和,已無法正常工作勞動,只

能在笠山故居過著養病兼寫作的生活,家中經濟壓力全落在妻子台妹身上,台妹得學會莊稼人全副本領,

挑起家計重擔。貧病交迫的鍾理和心中痛苦萬分,在日記中寫下了:「一端是病,死纏不放,一端是美麗

的活動著的人生,不斷招手。人,便夾在當中,進不來,出不去;如何是好呢?還有經濟問題。病一年一

年拖下去,隨著家庭的經濟一年一年的窮下來,結果便誘起了經濟學上的所謂惡性循環;病了,窮了,窮

了,病了,輾轉浮沉,不能自拔,而至於毀滅,而至於家破人亡。」(鍾理和日記一九五○年四月二十八

日)

民國四十一年,鍾理和體力稍有恢復,參加公職考試,考取美濃鎮公所里幹事一職,但因早出晚歸,

終於體力不支,上任六月便因過勞而辭職。但厄運並沒有因此終結,四十三年二月,原本健壯活潑的九歲

次子立民因「急性支氣管肺炎」病逝。孩子的死對他們夫妻宛如當頭棒喝,一切希望化為烏有,鍾理和痛

心之餘,將當時內心的懺悔與痛苦,寫成〈野茫茫〉一文,刊載在野風雜誌,這是他病癒返家後,第一篇

為文壇接受的作品。

民國四十四年鍾理和完成原題為〈深林〉的〈笠山農場〉初稿,這是他唯一完成的長篇小說,隔年參

加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舉辦的徵文比賽,榮獲長篇小說第二獎,第一獎從缺。這次獲獎是他文學生涯的突

破,更使他得以與廖清秀、鍾肇政、陳火泉等臺灣作家有交流的機會,彼此相濡以沫,在文友通訊上閱讀

討論彼此作品;又可在林海音編輯的聯合報副刊發表作品。此時生活雖然貧困,但卻是鍾理和文學創作生

涯中最快樂的時光。

民國四十六年鍾理和再度出外任職,至鎮內「黃騰光代書處」擔任土地代書。此時他的身體依然衰弱,

然仍力握筆管,寫作不輟,他曾沉痛地說:「我在一個人生涯中最為有用的少壯之年便罹此疾,空讓大好

時光虛擲,自思此生已無多大希望,今後倘能當名小卒,吶喊吶喊為文壇添添熱鬧,於願足矣!」(民國

四十八年九月二十日與林海音信)鍾理和一生熱愛寫作,然不幸的是十幾年中一直和肺病搏鬥。四十九年

八月初,正在修改小說《雨》時,忽然肺疾復發,喀血稿紙,終不治病逝。

(三)鍾理和生平軼事

1.原鄉情結

日據時代,日本是以殖民者的心態來統治臺灣,鍾理和要掙脫這個殖民統治,就想找一個取代殖民政

府的精神上的支柱。臺灣人許多是從中國大陸過來的,尤其是客家人把大陸稱作「原鄉」,既然是從原鄉

來的,「原鄉」就是臺灣人心靈的一個依賴,故鍾理和的小說裡面,自然有嚮往自己文化來源地的情結,

這和日本大和民族有著明顯對立。所以他雖然受日本的學校教育,一生看的都是日本書,但他留下的稿子

裡面,沒有一篇是用日文寫的。在北平時,他的日記裡強烈地表達,他不願意用從日本人那邊學到的東西

來換取一口飯吃,他不想替日本人做翻譯,那時以他的語文程度,是可以得到酬勞很好的職務,但他總是

不想利用日本人的東西,來做他謀生的工具。

2.鍾鐵民違逆父志

鍾理和病危時,特別交代長子鍾鐵民,務必把剩餘未完成的稿件、日記、雜記等統統燒掉,並且告誡

他,以後做什麼都可以,就是不能走文學創作這條路。但是鍾鐵民有違父命,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

國文學系,擔任旗美高中國文老師,文學創作不輟,並在一九九四年,父親逝世後三十四年,得到有臺灣

文學諾貝爾獎之稱的「賴和文學獎」!

3.嚴肅嚇人

在鍾鐵民的印象裡,父親謙和沉著,跟人在一起的時候,總是聽的多說的少。大部分的時間,他不是

Page 4: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4 頁,共 58 頁

在看書便是在寫稿,要不然就是默默的在沉思。這樣的時候,他看不到也聽不到,臉上的表情十分嚴肅,

附近許多孩子都曾經被他這種模樣驚嚇過。鍾鐵民的好友阿雄有一次興沖沖跑來找鐵民,當他從坡下翻上

來,正好對著坐在禾埕上沉思的鍾理和,他那嚴肅的模樣,便把阿雄嚇得落荒而逃,任鐵民怎麼呼喊都不

回頭。

4.真誠創作

鍾理和用全部生命創作,寫出來的作品卻得不到賞識和肯定,每一次退稿總是深深刺痛他的心,不說

感情上的傷害,事實上他更迫切需要文字能換取一點薄酬,幫助他解決經濟上的困境。但是,這一切都落

空了。起初他以為退稿是因為自己文字表達能力差,文字不夠通暢,於是每次退稿後就把作品重改,一修

再修,常常一篇文章有三、四份原稿。後來他瞭解了作品被拒是客觀環境因素,但他絕不因而去討好統治

者,迎合當時的風氣,寫出有損臺灣人真實感情的作品。他依然我行我素,堅持自己的風格,即使沒有人

願意刊登,他還是默默的在鄉下做他創作的工作。鍾鐵民即言:「這就是父親表現在文學上的『真誠』。」

(4-6則資料,取自鍾鐵民〈我的父親阿成伯〉)

5.日文的羈絆

大凡受過日文教育的作者,初時思維都難免受日文影響,鍾理和曾述說這種寫作的情形:「我初學寫

作時既無良師指點,且國學根柢太淺─或者說根本就沒有根柢,祇憑有限的作文能力,先用日文把文章

腹稿打好,然後譯成中文寫出,積久成習,而後便很難擺脫它的羈絆……。」我們讀著他的初期作品,可

以看到日式詞句,原因在此。但他很早很快的就越過了這個階段。後期作品不只日文詞句絕跡,而且能進

一步運用方言,鎔鑄成意象鮮明的新詞。

6.生活的煎熬

寫作固然不一定需要安定的生活,甚至自古即有「文窮而後工」的說法,然而起碼的生活環境仍是寫

作的必需條件之一。然而鍾理和曾言:「我不但沒有工作房─書房,也沒有寫字檯。我寫東西幾乎是打

游擊的。紙,一枝鋼筆、一塊六寸寬一尺長的木板,這是我全部的工具;外加一隻藤椅,一堆樹蔭。……

當然,它(指木板)已給我完成了不少東西,對此我應該滿意。」(民國四十七年八月二日致鍾肇政函)

事實證明,這些敘述一點兒也不誇張。他逝世後,人們檢視他所有未發表的遺稿,發現鍾理和早期的許多

作品都是在一些印刷物的背面寫的,可見那時他連稿紙都買不起。

7.病魔的纏擾

鍾理和是一個長年為病魔所困的作家,一生大半時光在床上度過。民國三十九年十月退院返鄉後,肺

疾雖暫時好轉,但是身體仍衰弱不堪,每天祇能工作兩小時,過此即感不支。加上他的寫作態度又極謹嚴,

一字一句都需玩索再三方肯下筆,寫成後復細心修改,刻意經營,非到自認滿意不肯示人。所以他的作品

數量不多,從民國四十年至逝世的九年多時光中,不過五十萬言。有些原稿上竟沾著斑斑血跡,令人怵目

驚心,真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從鍾理和的作品中,讀者也許會看出他是一位不快樂的作家。因為在他的作品中,簡直難得看見「歡樂」

與「詼諧」的場面,而多的是「悲憫」和「憂傷」。每讀他的作品都使人心情沉重,有欲哭無淚的感覺。

但是他並不是一個賣弄筆墨來賺取讀者眼淚或同情的作家,而是他寫作和生活的背景,有著無限的辛酸,

筆觸所及,不由得流露出來。鍾理和一生熱愛寫作,直到死亡,他所寫的,在情感上毫無虛構,這正應了

貝多芬的名言:

「為何我寫作?我心中所蘊蓄的,必須流露出來,所以我寫作!」

在艱困寫作生活中的人,難免消極或怨天尤人,甚至厭世。然而鍾理和具有「純作家」的氣質,以及

忠於寫作之故。他的眼光是敏銳的,對現實世界的血淋淋的事實,都能以超然的態度看待。筆調雖沉鬱悲

涼,但仍有一股悲天憫人之心。讀他的作品,可以體會出他的誠實與認真。

Page 5: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5 頁,共 58 頁

第四冊第 2課 醉翁亭記

一、國學常識

(一)歷代「記」體名篇比較

篇名 作者 出處 文體 主旨 寫作背景 備註

醉翁亭記 北宋

歐陽脩

《歐陽文

忠公集》

記敘文

兼抒情

寫山水之美及作者遊宴

之樂。(山水遊記)

被貶滁州,放

情山水之作。

1.以「樂」字貫串全文。

2.運用「剝筍法」。

晚遊六橋

待月記

袁宏道

《袁中郎

集》

認為西湖之美,在春、朝

煙、夕嵐,尤以月夜為

最。(山水遊記)

辭去吳縣知

縣,遊西湖之

作。

文中無待字,卻題稱待

月,正暗示作者特殊欣

賞觀點,並興讀者期待

之味。

岳陽樓記 北宋

范仲淹

《范文正

公集》 記敘文

兼抒情

議論

借事抒情,抒發自己「不

以物喜,不以己悲」、「先

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

樂而樂」的情懷。

被貶鄧州,與

滕子京處境相

同,應滕氏之

請而作,以互

相激勵。

雖題名為記,實由敘

事、寫景、議論組成,

亦是借事抒情。

黃州快哉

亭記

北宋

蘇轍

《欒城

集》

記快哉亭命名之意及周

遭之景,並勉張夢得「坦

然自適」、「不以物傷

性」。

張 夢 得 謫 黃

州,築亭於宅

旁,軾為之命

名,轍則作記。

文以「快哉」著墨,表

面寫張氏,實乃借題發

揮,寓有勸喻之意。

墨池記 北宋

曾鞏

《元豐類

稿》

記敘文

兼議論

以學字著眼,說明以「精

力自致而非天成」之旨;

並勉學子勤勉向學修德。

應撫州州學教

授王盛之邀而

作。

1.雖以記名,實乃形式特

殊之議論文。

2.以「學」字貫串全文。

始得西山

宴遊記

中唐

柳宗元

《柳河東

集》

記敘文

兼抒情

記始得西山遊覽之勝,以

寄託「物我兩忘」情懷。

(山水遊記)

柳宗元因王叔

文事被貶永

州,寄情山水

而作。

1.以「始」字貫串全文。

2.為〈永州八記〉第一

篇。3.以短句為主,多用

頂真。

桃花源記 東晉

陶淵明

《靖節先

生集》

記敘文

詩序

寓言

託言避秦,自闢的理想世

界。(〈桃花源詩〉前之序

文)

目睹時代巨

變、社會黑

暗,厭棄現

實,便描繪出

此一人間樂園

圖景。

1.用小說筆法、白描手

法,以捕魚人的經歷為

線索展開寫作。

2.似有其人其事,甚有晉

代劉子驥出現,然此為

陶氏故弄玄虛處。

病梅館記 清

龔自珍

《龔自珍

全集》

託物寓

意之寓

言體

以少數文人畫士因一己

的癖好而摧殘天下的梅

樹作比喻,揭露清廷「八

股文」取士的陋習,寄寓

作者反對束縛人才的思

想。

本 文 作 於

1839年,鴉片

戰爭前夕。為

國憂慮之心,

借梅託諷,充

分表達愛才、

惜才、護才的

襟抱。

1.「借梅託諷」寓言筆

法:表面句句寫梅,實

則字字寫人。

2.以被人工矯治培植的「病

梅」喻受摧殘之人才。

3.文字簡潔,以短促排比

表達憂心之情;並以映

襯手法增強氣勢。

註:有議論者均是「先敘後議」。

Page 6: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6 頁,共 58 頁

(二)韓愈、歐陽脩之比較

姓名 韓愈 歐陽脩

字號、里籍 字退之,世稱韓文公、韓昌黎。唐河

南河陽人。

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北宋吉州廬陵人。

文學史地位

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中唐古文運動的

領導者,下啟北宋古文運動。與柳宗

元並稱「韓柳」。

古文運動的後繼者。北宋古文運動的領導者。早年

讀《韓昌黎文集》頗受啟發。與曾鞏並稱「歐曾」。

文學成就

散文氣勢雄健,名列唐宋古文八大家

之首。詩入中唐「險怪派」。

散文平易流暢,情韻綿邈,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的北宋六大家之首。詩詞清麗婉約;詩方面,名列

北宋四大家之一。

著作 《昌黎先生集》 《歐陽文忠公集》、《新五代史》、《新唐書》

(三)古文運動

古文運動 說明

背景 文章自六朝以後,漸趨華麗、重排偶、用典又講音律,內容則日漸空洞,形成脫離現實、重

視形式的華而不實現象。

先驅

1.北魏蘇綽、隋李諤、王通或仿古文倡作樸質之文,排斥駢儷浮華之風;或提出復古的理論。

2.唐初陳子昂倡議漢魏風骨,元結、李華等倡散文革新,反對文章的駢化,皆為唐代古文運

動之先驅。

唐代

領導者 韓愈、柳宗元。

主張

1.倡文章「復古」,文體上取法周、秦、兩漢之散文。2.主張文以載道。

3.以群經子史為文學典範,文辭求「文從字順」、樸實無華;內容求蘊涵教化。

4.文學語言要求「務去陳言」、「辭必己出」。5.文以行為本(強調道德修養)。6.養氣。

作家 韓愈、柳宗元、劉禹錫、韓門弟子皇甫湜、李翱、張籍、李漢、沈亞之、孫樵、李觀、樊宗師等。

影響 古文運動得以成功且成為中唐的文學主流,也影響後代各波的古文運動。

宋代

背景 晚唐五代時駢文又復興。宋初,西崑體盛行,當時理學家與古文家針砭其弊,古文運動又應時而起。

領導者 歐陽脩。

主張 1.強調道、文的關係:先道後文。2.求平易暢達之文風。3.易道易曉之語言風格。

作家 歐陽脩、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

影響 古文終為文章之正宗。

明代

背景

1.前七子(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王廷相、康海、王九思)倡言「文必秦漢,詩

必盛唐」。2.後七子(李攀龍、王世貞、謝榛、宗臣、梁有譽、徐中行、吳國倫)倡言復古。

一時擬古主義盛行,盲目尊古之風大行其道。3.前後七子屬「秦漢派」。

代表 唐順之、王慎中、茅坤、歸有光。

主張 提倡唐宋古文,推崇唐宋八大家古文。

代表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

主張 倡「性靈說」:文章須「獨抒性靈,不拘格套」。

影響 下開晚明抒情小品的機運,然創作、理論未能相配合,末流之弊,較擬古更甚。

Page 7: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7 頁,共 58 頁

清代

背景 清初的文風,大致以恢復唐宋古文為主流。然而,駢文在清政局逐漸穩定後又流行起來,

甚至有壓倒古文的趨勢,古文家則予以反攻、捍衛。

代表 方苞、劉大櫆、姚鼐。

主張 1.「義法」之說:「義」,言之有物(內容)。「法」,言之有序(條理、方法)。

2.推崇經史之書、崇尚唐宋古文家和歸有光的古文。

影響 後有別支「陽湖派」主張駢散互用、「湘鄉派」擴大桐城派門戶。

二、形音義辨析(一)霏

形 音 義 例

霏 ㄈㄟ

1.雲氣。 1.(1)若夫日出而林霏開。

(2)林壑斂暝色,雲霞收夕霏。(謝靈運〈石壁精舍還湖中作詩〉)

2.雨雪綿密貌。 2.(1)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小雅‧采薇》)

(2)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范仲淹〈岳陽樓記〉)

3.飄盪。 3.煙霏霧結。(《晉書‧王羲之傳論》)

(二)謂

形 音 義 例

謂 ㄨㄟˋ

1.通「為」,是。 1.(1)太守謂誰?廬陵歐陽脩也。

(2)一之謂甚,豈可再乎?(《左傳‧僖公五年》)

2.說、論說。 2.子謂韶盡美矣。(《論語‧八佾》)

3.稱為。 3.褒禪山亦謂之華山。(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4.對……說。 4.子謂子貢曰:「女與回孰愈?」(《論語‧公冶長》)

(三)冽、洌、咧

形 音 義 例

洌 ㄌㄧㄝˋ 清澈。 泉香而酒洌。

冽 ㄌㄧㄝˋ 寒冷。 北風凜冽。

ㄌㄧㄝ 1.用於句末,相當於「哪、哩、啦」。 1.那不得罪人麼,快別哭咧!(《老殘遊記》)

ㄌㄧㄝˊ 2.北平方言,指小孩哭聲。 2.咧咧(ㄌㄧㄝˊ ㄌㄧㄝ˙)。

ㄌㄧㄝˇ 3.嘴角向兩旁張開。 3.齜牙咧嘴。

三、成語集錦

成語 釋義

水落石出 1.本為描寫冬景之句。2.後世用為喻「真相終至顯露」。

醉翁之意

不在酒

1.本為解釋「醉翁」之意,所謂醉,非醉於酒,而是醉於山水之美。

2.後世借用為「意別有所在」之詞。

傴僂提攜 1.由其形體、動作,傴僂指年老彎腰駝背,而提攜指小兒需要牽提懷抱,以借指老人、

小孩。2.意同:黃髮垂髫、垂髫戴白、紅顏白髮、黃口皓首。

峰迴路轉

1.形容山勢曲折環繞,山路也隨著改變方向。形容山水勝地路途之曲折。

2.後世用為喻「事情有了轉機」。

3.意近:柳暗花明。

Page 8: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8 頁,共 58 頁

四、補充資料──歐陽脩生平軼事

1. 連中三元

歐陽脩於十七歲時,第一次參加科舉,在州試時落第。三年後,再次應試,通過州試,惜在禮部考試

時名落孫山。後來,歐陽脩在國子監考試、國學解試及禮部考試時,均名列第一。此回的應試,歐陽脩「連

中三元」,為科舉史中所少見。之後,殿試中考取進士,時二十四歲。

2. 作文在三上

宋仁宗寶元二年夏天,歐陽脩與鄧州太守謝希深、襄城宰梅聖俞相約遊於鄧州(今河南鄧縣)南山之

上;酒酣耳熱之際,三人提議講述趣事以助酒興。謝希深首先說道:「我與宋公垂同在史院,宋公垂有一

怪癖,就是每次出恭,必帶書,而且在廁內高聲誦讀,聲傳數里;日子一久,只要聽到宋公垂的讀書聲,

大家就說道:『宋公在廁上用功呢!』」

梅聖俞想了半天,這才說道:「錢惟演曾對僚屬說,他平生只好讀書;坐著時,讀經史;臥著時,讀

小說;如廁時,讀小詞,終日未嘗片刻釋卷。」

歐陽脩聽了兩人的敘述後,立刻接著說道:「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

蓋惟此尤可以屬思爾。」謝、梅二人聽了無不捧腹大笑。

3. 文不厭精

歐陽脩在翰林院時,和一位同事出遊,看到一匹奔馬把一條狗給踩死了。歐陽脩就問同事:「要把這

件事記下來的話,你該怎麼寫?」同事回答道:「有犬臥通衢(ㄑㄩˊ),逸馬蹄而死之。」他聽了搖搖頭

說:「若是請你去編寫史書,恐怕一萬卷也寫不完啊!」同事問:「那您怎麼寫?」歐陽脩說:「逸馬殺犬

於道。」相較之下,歐陽脩的措辭確實精鍊許多。

韓琦當宰相時,建造了一座晝錦堂。請歐陽脩寫了一篇〈晝錦堂記〉。歐陽脩精心構思,反覆修改,

最後才送給韓琦看。韓琦果然非常欣賞這篇文章,特別是文中的:「仕宦至將相,富貴歸故鄉」句,更符

合他的心志,於是,他想把文章鐫刻在晝錦堂上。不料沒過幾天,歐陽脩派了一個僕人,重新送來一個抄

本,原來歐陽脩已改了文章,在上兩句話的「仕宦」和「富貴」後面各添了一個「而」字,變成了「仕宦

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韓琦反覆斟酌咀嚼,發現添上這兩個「而」字以後,語氣就更流暢了,並且

頓挫分明,疏緩有致。

歐陽脩晚年曾自己編定平生所寫文稿,費盡心思。夫人勸阻他說:「何自苦如此,尚畏先生嗔耶?」

歐陽脩笑說:「不畏先生嗔(嗔,生氣),卻怕後生笑矣。」

4.蝶戀花/歐陽脩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

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語譯:

庭院深深究竟有多深呢?楊柳枝條好似煙霧,籠罩大地,如重重又重重的簾幕數也數不盡。富貴人家

華麗的車馬匹擠滿冶遊之處,高樓矗立,卻不見那尋芳的路徑。

狂風驟雨,正是暮春三月,想關上門將黃昏屏除在外,卻無法留住春日的晨光。流著眼淚問那花兒,

花兒不答話,只見那花瓣兒片片零落,飛向秋千那邊去。

Page 9: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9 頁,共 58 頁

第四冊第 3課 劉姥姥進大觀園

一、國學常識(一)中國小說演變史

時代 性質 特色 代表 備註

漢魏

六朝 筆記小說

雖名為小說,實

皆零星記事,全

無完整結構。

志怪小說 干寶《搜神記》、東方朔《神異經》

志人小說 劉義慶《世說新語》

零星掌故 劉歆《西京雜記》

唐代 傳奇(文言

短篇小說)

已有完整故事結

構,較以前零星

記事進步。

愛情類 元稹〈會真記〉(〈鶯鶯傳〉)、陳鴻〈長

恨歌傳〉(鋪排白居易〈長恨歌〉而成) 1.傳奇一詞始於裴

鉶《傳奇》一書

2.多保存於李昉《太

平廣記》中

豪俠類 杜光庭〈虬髯客傳〉

神怪類 陳玄祐〈離魂記〉沈既濟〈枕中記〉

宋代

傳奇(文言) 仿唐人傳奇之作 徐鉉〈稽神錄〉、樂史〈綠珠傳〉

宋代小說以話本最

出色 話本(白話)

小說(短篇小說) 京本通俗小說

講史(長篇小說) 《大宋宣和遺事》(《水滸傳》前身)

《三國志平話》(《三國演義》前身)

元代 章回小說 均為歷史小說 施耐庵《水滸傳》、羅貫中《三國演義》 開章回小說之始

明代

章回小說 吳承恩《西遊記》、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許

仲琳《封神演義》

短篇小說 馮夢龍《三言》、凌濛初《二拍》、抱甕老人《今

古奇觀》

社會性 《三言》、《二拍》、《今古奇觀》、《金瓶梅》

神怪性 《封神演義》、《西遊記》

清代 章回小說

*曹雪芹《紅樓夢》(言情)*吳敬梓《儒林外

史》(諷刺)*劉鶚《老殘遊記》(譴責)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譴責)

清代小說主流

短篇小說 蒲松齡《聊齋誌異》(似唐人傳奇)

註:1.「小說」一詞始見於《莊子.外物》篇,唯其意義與現代小說意不同。

2.《漢書.藝文志》:「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意亦與今不同。

3. 《隋書.經籍志》列有二十五部小說,中以〈燕丹子〉最古,然無著錄作者,內容則與史記所記荊

軻故事相合。4. 《四庫全書》列小說於「子部」;唯未收元明以後的章回小說。

(二)《紅樓夢》簡介

作 者 清.曹雪芹

體 裁 言情章回白話小說

內 容 紅學者多認為曹雪芹為《紅樓夢》的作者,而且認為《紅樓夢》是一部帶有自傳性的小說,

因此書中賈家與曹雪芹真實家族的事跡有很大的關係。

篇 數 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為曹霑作,後四十回為高鶚續作。

價 值

․世界性文學名著,中外學者研究,形成所謂「紅學」。

․它是中國古典現實主義小說的頂峰之作。它通過對賈、史、王、薛四大家族興衰過程的描

寫,廣泛而生動地反映封建末世的政治、經濟、法律、道德、文化、教育、宗教、婚姻、婦

女等各方面的情況;因此,可以說,它是一部反映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

․小說界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

Page 10: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10 頁,共 58 頁

異 稱 《紅樓夢》的異名很多,在此書第一回裡所提過的就有「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鑑」、

「金陵十二釵」等等,又名「金玉緣」。

特 色 內容包羅萬象,思想豐富深刻,又具有上乘的藝術形式,情節細密完善,人物刻劃入微,文

字爐火純青。

二、形音義辨析──彀、殼

形 音 義 例

彀 ㄍㄡˋ

1.足夠,同「夠」。 1.我們奶奶說了:外頭的高几恐不彀使,不如開了樓,把

那收著的拿下來使一天罷。

2.弓矢射程所及的範圍。 2.遊於羿之彀中。(《莊子‧德充符》)

3.引申指在一勢力範圍內,

受到掌握。

3.唐太宗貞觀中私幸端門,見新進士輟行而出,喜曰:「天

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王保定《唐摭言》)

4.比喻就範、中計之意。 4.引人入彀,指引誘人中圈套,無法逃脫。

5.指適意或入神。 5.子平本會彈十幾調琴,所以聽得入彀。(《老殘遊記》)

6.本義指張弓弩,引弓至滿。 6.羿之教人射,必志於彀。學者亦必志於彀。(《孟子》)

殼 ㄎㄜˊ 1.堅硬的外皮。 1.甲殼、瓜子殼。

2.脫殼。 2.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個金蟬脫殼的法子。(《紅樓夢》)

三、詞義辨析──風流

詞 義 例

風流

1.形容人打扮花俏新潮。 1.我雖老了,年輕時也風流,愛個花兒粉兒的,今兒索性做個

老風流!

2.流風餘韻。 2.其風聲氣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謠慷慨,風流猶存耳。(《漢書》)

3.有才學而不拘禮法的名士

風度和習氣。

3.理義所得,優劣乃復未辨;然門庭蕭寂,居然有名士風流,

殷不及韓。(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

4.風雅之事。 4.風流千古,一時人物,好記尊前語。(李流謙〈青玉案‧相知

元早來何暮詞〉)

5.形容風度大方,氣度超脫。 5.生得才貌雙全,風流瀟灑,每不以官俗國體所縛。(《紅樓夢》)

6.被風吹散。 6.朝游夕處,亦常煙波阻絕,風流雨散。(楊烱〈送東海孫尉詩序〉)

7.涉及男女間情愛事情的。 7.風流案件。

四、補充注釋

1. 劉姥姥進大觀園 劉姥姥前後共進大觀園三次,第一次在第六回,由周瑞家的引薦,見到了王熙鳳,得

到了二十兩銀兩的資助。第二次在第三十九回到第四十二回,共計四回,本文所選即此次入園的精采片

斷。第三次見第一百一十三回,此時賈府已敗落,王熙鳳臥病在床,將其女兒巧姐託付給劉姥姥,當晚

便過世了。之後,鳳姐之弟王仁心懷不軌,想將巧姐賣給外藩作妾,幸得劉姥姥巧計救走,善加照顧,

並說定婚事,巧姐才得以有個好下場(見一百一十八、九兩回),所以劉姥姥可說是貫穿《紅樓夢》的

人物。(詳情可參閱相關各回)

2. 大觀園瀟湘館等 《紅樓夢》中各種亭臺樓閣的名字,大都有其典故與由來,以本文之大觀園、沁芳亭、

瀟湘館、秋爽齋等而言,或為賈政與賈寶玉及門下清客所擬定,或為元春省親時所改題。(詳情可參看

《紅樓夢》第十七、十八回)

Page 11: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11 頁,共 58 頁

3. 早晚 時候,可因使用情況而有「過去」、「現在」、「未來」,或「泛指近日的某個時候」等之不同。如

元王實甫《西廂記》三本二折:「我這一封書去,必定成事,〔紅娘〕這早晚敢待來也。」《儒林外史》

第十七回:「這早晚我若死了,我不能看見他在跟前送終。」老舍《四世同堂》一:「這早晚的年輕夫妻

都是那個樣兒!」皆指現在。元曲選缺名《謝金吾》三:「想你當初不得志時,提著個灰罐兒,賣詩寫

狀,那早晚也是東廳樞密使來!」指過去。元曲選高文秀《黑旋風》第三折:「我隨身帶著這蒙汗藥,

我如今攪在這飯裡,他吃了呵,明日這早晚他還不醒哩!」指將來。元無名氏《氣英布》第二折:「賢

弟,你的封王只待早晚間滅了項羽,便是囊中之物。」《水滸傳》第八十二回:「朝廷差宿太尉親賫丹詔……

前來招安,早晚到也。」皆泛指近日的某個時候。

五、補充資料(一)曹雪芹生平

1.顯赫的先世

關於曹雪芹的生平事蹟,雖屢經學者考證,但還是存在著不少爭論,甚至連字、號都還不是十分確定。

按照曹雪芹好友張宜泉的說法,應該是「姓曹名霑,字夢阮,號芹溪居士」;但也有研究者認為字芹圃,

號雪芹。約生於康熙五十四年(一七一五),卒於乾隆二十七年(一七六二)或二十八年除夕,年約五十。

曹雪芹的祖先曹世選是明代駐守遼東的下級軍官,在清兵攻打鐵嶺時被俘,編入滿洲籍正白旗,成為

漢軍正白旗包衣人(包衣為滿洲話,意即奴僕)。曹世選之子曹振彥,貢生出身,於明天啟元年(天命六

年,一六二一)清兵攻占遼陽後,定居遼陽。歷任山西吉州知州、大同府知府、兩浙都轉運鹽使司鹽法道

等職。曹家的發跡,可以說是從曹振彥開始的。振彥有二子,長名曹璽,次名曹爾正。曹璽又有二子,長

名曹寅,次名曹宣。曹寅子曹顒早死,其遺腹子即為曹雪芹。

曹雪芹曾祖父曹璽於順治時擔任三皇子玄燁(康熙)的乳公,夫人孫氏為玄燁乳母,祖父曹寅,幼年

時為玄燁「伴讀」,與皇室關係密切。憑著這層關係,曹璽於康熙二年(一六六三)起,任江寧織造,曹

寅則連續擔任蘇州織造、江寧織造、兩淮巡鹽御史等職,又奉康熙之命纂刻《全唐詩》、《佩文韻府》等書;

曹寅之子曹顒亦擔任江寧織造,康熙又特命曹寅胞弟曹荃之子曹頫過繼給曹寅並繼任織造之職。總計曹家

在康熙、雍正兩朝擔任「織造」約有六、七十年。「織造」負責採辦宮廷各項絲織品與日常用品,官階雖

然不高,卻是個有權勢的肥缺,曹家的官運此時達到最高峰。

2.家道中落,山村著書

雪芹出生於南京,在雍正五年(一七二七)曹家抄沒後舉家遷回北京,時雪芹約十四歲。曹家後來的

情形,文獻很少記載,因此雪芹的青年期究竟如何度過,並沒有確切的答案。雪芹晚年時生活潦倒,嗜酒

狂放,《紅樓夢》便是此時在西郊的山村陸續撰寫的。

《紅樓夢》的前八十回在曹雪芹去世十年前就已傳抄問世,後四十回據專家研究,認為基本上已經完

成,但未能傳抄行世,後來終於散失。之後有不少人依循前八十回的脈絡替《紅樓夢》續書,現今較被大

眾接受的是高鶚所續、程偉元所發行的本子;但這也只能說是一種較為流行的版本。

高鶚的續書,八十回以後情節的發展維持了悲劇的結局,大致符合曹雪芹的原意;乃至於某些個別篇

章,如妙玉遭劫、王熙鳳之死、襲人之嫁等,都是相當精采的篇章;但整體而言,無論在意境的表達、寫

作的技巧上都比不上前八十回,而書中不少人的下場、結局也都與原書所預言的有所差異。所以《紅樓夢》

雖然是一部偉大的小說,事實上卻並不是一本完整的作品,它所散佚的部分,無疑是文學史上一項無法彌

補的損失。 百二十回本的《紅樓夢》(即高鶚所續、程偉元刊行本,一般稱為「程本」),出現在乾隆五十六年

(一七九一)以後。

(二)《紅樓夢》簡介

1.《紅樓夢》的內容與技巧

就整體內容而言,《紅樓夢》以榮國府為中心,描述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興衰演變的歷史。這

Page 12: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12 頁,共 58 頁

四大家族把持政治大權,積聚大量財富,上與皇帝、親王,下與各級官吏,乃至彼此之間、自己家族內部,

既彼此勾結利用,也互相傾軋排擠。小說側重在描繪賈府內部錯綜複雜的矛盾:無論父子、夫妻、兄弟、

姐妹、婆媳、妯娌,乃至嫡庶之間,表面上彬彬有禮,溫情煦煦,實則勾心鬥角,猜忌陷害。小說更以細

膩的筆觸,表現了賈府奢侈豪華、腐敗靡爛的生活。大牆之內,錦衣玉食,醉生夢死;大牆之外,水旱不

斷,盜賊蜂起。透過這些描寫,揭示了傳統社會「盛世」外表下腐敗的本質及其必然走向滅亡的命運。

就小說的情節結構而言,《紅樓夢》以賈寶玉與林黛玉愛情的發展為主線,以賈府的衰敗過程為副線,

將眾多的人物,紛繁的事件,次第展開,彼此相關,幾乎沒有什麼情節可以隨意更動或單獨抽出而不損傷

全書的脈絡。《紅樓夢》既細膩的描寫了大量日常的平凡生活,又生動的描寫了諸如寶、黛、釵的三角戀

情、寶玉挨打、抄檢大觀園的大事件和諸如元春省親、清虛觀打醮的大場面,有起有伏;並且常常利用小

事件、小場面連接或引出大事件、大場面,在情節上可說達到了渾然天成的高妙境界。

再就語言藝術而言,全書文字洗練流暢,自然生動,極富表現力。曹雪芹運用成功的文字,透過對人

物動作、行為的描寫,乃至對話的使用,生動鮮明的刻劃人物。尤其占書中比重最大的人物語言──對話

──更具有無比的多樣性和豐富性。這些對話,或雅或俗,或緩或急,或長或短,而無不畢肖其人物的口

吻,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史湘雲、尤三姐、晴雯、妙玉、

襲人等,無不血肉飽滿,個性鮮明,栩栩如生。就連一些著墨不多的人物,如焦大、劉姥姥、傻大姐、小

紅等,也予人鮮明深刻的印象。本篇王熙鳳作弄劉姥姥一段便是極佳的例證。

2.《紅樓夢》的價值與影響

《石頭記》最初以手鈔本的形式流傳;排印本《紅樓夢》出現後,世人「讀而豔之」,「愛而鼓掌」;

有時因為品評書中人物,「遂相齟齬,幾揮老拳」。許多青年感動得「嗚咽失聲,中夜常為隱泣」。仿作、

續作者達數十部之多,可見其深入人心與影響深遠的程度。

《紅樓夢》在人物的刻劃、景物的描繪上,都有超越中國傳統古典小說的地方,其中不乏新穎而貼切

的手法,為中國小說開創了新紀元。在思想方面,《紅樓夢》也有相當大的突破,當時社會上存在著許多

不正確的觀念,如科舉制度、階級觀念、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書中都一一將之揭示,甚至藉由書中人

物的想法表達改善的企圖,如賈寶玉的奮力追求自由戀愛與全力抗拒科舉考試。《紅樓夢》的內容更是包

羅萬象,曹雪芹不僅創作了許多詩詞,在許多方面也都有相當深入的描寫,如高官貴族的豪華擺設、日常

生活的奢侈多樣,以及當時一些婚喪禮俗等的記載,凡此都可作為研究清朝民情的資料。

由於《紅樓夢》具有文化思想、家庭倫理、文學藝術,乃至民情風俗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研究它的

人自然也就包含了許多層面,形成所謂的「紅學」。「紅學」又分成許多派別,有所謂「新紅學」、「舊紅學」、

「索隱派紅學」等,而且世界風行,不限國內。

目前《紅樓夢》已被譯成日、英、法、德、義、俄等多種文字,在世界上廣泛流傳,成了全世界人民

共同的精神糧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公認的無上珍品。

(三)《紅樓夢》相關資料補充

1.賈寶玉的神話原型

第一回 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原來女媧氏煉石補天之時,於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

塊。媧皇氏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只單單剩了一塊未用,便棄在此山青埂峰下。誰知此石自經煆煉之後,

靈性已通,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歎,日夜悲號慚愧。一日,正當嗟悼之際,

俄見一僧一道遠遠而來,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異,說說笑笑來至峰下,坐於石邊高談快論。先是說些雲

山霧海神仙玄幻之事,後便說到紅塵中榮華富貴。此石聽了,不覺打動凡心,也想要到人間去享一享這榮

華富貴,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說道:「大師,弟子蠢物,不能見禮了。適聞二位

談那人世間榮耀繁華,心切慕之。弟子質雖粗蠢,性卻稍通,況見二師仙形道體,定非凡品,必有補天濟

Page 13: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13 頁,共 58 頁

世之材,利物濟人之德。如蒙發一點慈心,攜帶弟子得入紅塵,在那富貴場中,溫柔鄉裡受享幾年,自當

永佩洪恩,萬劫不忘也。」二仙師聽畢,齊憨笑道:「善哉,善哉!……石頭聽了,感謝不盡。那僧便念

咒書符,大展幻術,將一塊大石登時變成一塊鮮明瑩潔的美玉,且又縮成扇墜大小的可佩可拿。那僧托於

掌上,笑道:「形體倒也是個寶物了!還只沒有實在的好處,須得再鐫上數字,使人一見便知是奇物方妙。

然後攜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去安身樂業。」石頭聽了,喜不能

禁,乃問:「不知賜了弟子那幾件奇處,又不知攜了弟子到何地方?望乞明示,使弟子不惑。」那僧笑道:

「你且莫問,日後自然明白的。」說著,便袖了這石,同那道人飄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捨。後來,

又不知過了幾世幾劫,因有個空空道人訪道求仙,忽從這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經過,忽見一大塊石上字

迹分明,編述歷歷。空空道人乃從頭一看,原來就是無材補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入紅

塵,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的一段故事。後面又有一首偈云:「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係

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作奇傳?」詩後便是此石墜落之鄉,投胎之處,親自經歷的一段陳跡故事。

2.寶黛「木石前盟」的由來

第一回 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只聽道人問道:「你攜了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現有一段風流公案正該了結,

這一干風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機會,就將此蠢物夾帶於中,使他去經歷經歷。」那道人道:「原

來近日風流冤孽又將造劫歷世去不成?但不知落於何方何處?」那僧笑道:「此事說來好笑,竟是千古未

聞的罕事。只因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絳珠草一株,時有赤瑕宮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這絳珠草

始得久延歲月。後來既受天地精華,復得雨露滋養,遂得脫卻草胎木質,得換人形,僅修成個女體,終日

游於離恨天外,飢則食蜜青果為膳,渴則飲灌愁海水為湯。只因尚未酬報灌溉之德,故其五內便鬱結著一

段纏綿不盡之意。恰近日這神瑛侍者凡心偶熾,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歷幻緣,已在警幻仙子案

前挂了號。警幻亦曾問及,灌溉之情未償,趁此倒可了結的。那絳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此

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因此一事,

就勾出多少風流冤家來,陪他們去了結此案。」神瑛侍者就是賈寶玉的前身,絳珠草就是林黛玉的原型。

六、相關學習

(一)《紅樓》詩詞賞析

◎緣起詩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語譯:

滿篇都是荒唐而離經叛道的話,字字句句卻都是一把辛酸的眼淚啊!都說作者癡迷,但誰能真正了解箇中

滋味?

◎好了歌(第一回)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子孫誰見了?

語譯: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當神仙好,只是貪圖那功名富貴忘不了!古往今來文臣武將現在在哪裡:唯有一堆荒墳被野草堙沒了。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當神仙好,只是貪戀那金銀財寶忘不了!一天到晚只恨搜刮得不夠多,待到搜刮足夠的時候卻死了。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當神仙好,只是念著那美麗妻子忘不了!活著時她天天說對你恩情重,你一死她便跟著他人遠走了。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當神仙好,只是捨不得後代子孫忘不了!傻心眼的爹媽自古就不算少,然而孝順的兒孫有誰看見了?

Page 14: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14 頁,共 58 頁

第四冊第 4課 現代詩選(四)

一、國學常識*現代詩的發展-依流派分

流 派 特 色 重 要 詩 人

「白話詩」時

期:創造社、文

學研究會、小詩

派、沉鐘社

◎胡適是中國最早提倡新詩寫作的人,他於民國九年出版《嘗試

集》,成為中國第一部白話新詩集,為中國文學史開創了新的一頁。

詩的形式解放,大量應用方言、俚語、民謠,此時期的詩作又稱「白

話詩」。 ◎創造社:浪漫主義。文學研究會:現實主義。小詩派:

抒情、哲理。沉鐘社:情感濃郁深沉。

胡適、冰心、宗白

華、馮至、周作人。

新月派

民國十二年,胡適、梁實秋、徐志摩等人成立「新月社」,提倡格

律詩,注重詞藻、意象的美化。主張詩節的勻稱和詩句的整齊,講

求聲律之美,在詩壇上獨樹一幟,尤其以〈再別康橋〉為代表作。

徐志摩、聞一多、

朱湘、卞之琳、臧

克家。

現代派

◎民國四十二年紀弦在臺灣創辦現代詩季刊,組成「現代詩社」,

後成立「現代派」。

◎在新詩創作上,則主張宗法法國波特萊爾,認為新詩是「橫的移

植,而非縱的繼承」,強調知性,排斥情緒的告白,追求詩的純粹。

紀弦、楊喚、鄭愁

予、林泠、商禽、

方思。

藍星詩社

為反對紀弦「橫的移植」而設立,詩風大抵偏向抒情。不講組織,

沒有社長,沒有標榜主義,彼此風格與詩觀頗不相同。尤其余光中

詩篇融通古典與現代語言,成果之豐碩,蔚為一家。

覃子豪、余光中、周

夢蝶、羅門、蓉子、

向明、敻虹、鍾鼎文。

創世紀詩社

◎民國四十三年,洛夫、張默創立創世紀詩刊,隨後加入瘂弦,三

人號稱「創世紀鐵三角」。

◎作品中表現超現實主義之色彩。舉辦許多詩的活動,出版詩集,

推廣詩教,績效卓著。

張默、洛夫、瘂弦、

辛鬱、管管、渡也、

馮青。

笠詩社

◎民國五十三年成立,為代表本土意識的詩派。

◎其發起人陳千武、林亨泰等,認為詩的創作應回歸到現實生活鄉

土情懷,改變了臺灣詩壇晦澀的詩風,以樸質、清新風格,為臺灣

現代詩開闢另一真摯、樸實的世界。

陳千武、林亨泰、

陳秀喜、白萩、李

魁賢、詹冰。

資料摘錄自:1.古繼堂《臺灣新詩發展史》,文史哲出版社印行。2.第 59期女性電子報〈臺灣現代女詩人的詩壇

顯影〉。3.徐弘縉(2008)。《搶救國文大作戰》。臺北:龍騰文化。P.172-173

二、形音義辨析──向

形 音 義 例

向 ㄒㄧㄤˋ

1.對著。 1.(1)向誰表露自己的清明。

(2)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李白〈長干行〉)

2.意志之歸趨。 2.志向。

3.方位。 3.方向。

4.崇尚、景仰。 4.人心向背。

5.臨近、接近。 5.東坡春向暮,樹木今何如?(白居易〈東坡種花詩‧二首之二〉)

6.先前。 6.淒淒不似向前聲。(白居易〈琵琶行〉)

7.假使、假設。 7.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弗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

無彊大之名也。(李斯〈諫逐客書〉)

三、補充資料(一)作者生平軼事

1.陳義芝

Page 15: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15 頁,共 58 頁

(1)陳義芝擅長寫詩,從小就對文字具有特殊的敏感度,陳義芝不諱言自己並沒有刻意安排什麼:「生命

中的許多過程不是自己可以計畫的,而是來自神祕的召喚。」「人不該只是為生活而工作,寫作對我而言

是思考更多課題,不只是來生,甚至思考兩輩子、三輩子。」陳義芝將寫作看成是與死者協商,呼喚已消

逝的事物。「寫作能夠將美好的人事物召喚回來,創造永恆、逼近永恆的事。」陳義芝認為寫作不只是記

錄生活,還是召喚記憶的一種方式。

(2)多年前,陳義芝在加拿大讀書的兒子「邦兒」發生了車禍,哥哥康兒半夜從艾德蒙頓打電話回來,

聲音發著抖:「爸爸,你趕快來!」陳義芝越洋趕去,直奔醫院。「看見邦兒躺在加護病房床上,沒有知覺,

一百八十三公分,兩隻長腳頂住了床尾。病房只有呼吸器幫浦的聲音,每隔一至五秒不規則重重喘氣一次,

床頭右邊的儀表顯示心跳、血壓的數字與曲線圖,我捏揉他手腳時,數字一度上升,突然指針劇烈跳動兩

下,像是心情激動,我猜他是做了噩夢,在一個不醒的噩夢中做的噩夢。」這場意外快到讓他們兩夫妻措

手不及。在醫院昏迷九天後,「邦兒」走了。回到病房,陳義芝竟然聽到佛樂仙飄,霎時間,他「心裡無

比的平靜、安慰」。他說:「這是我這輩子唯一的一次神祕經驗。」(資料節錄自:禪天下雜誌 NO.55)

2.劉克襄

(1)劉克襄寫詩、寫散文,也當了多年的副刊編輯,書房裡卻幾乎找不到文學書籍,盡是些生態、地質、

史料類的書。和一般作家截然不同,劉克襄的閱讀經驗中,幾乎沒受過文學大師的影響。「我在自己的世

界裡打轉」,因此劉克襄作品中每個字、每個意象,都是「自己長出來的」。

(2)劉克襄真正的書房應該是大自然。每個星期天,他固定帶兩個兒子到野外踏青。「我書裡所介紹的每

條路線、步道,他們都走過了。」提起兩個孩子,劉克襄一臉驕傲。時下父母流行讓孩子學音樂、學畫畫,

他卻打從孩子嬰兒時期,「一個背著,一個牽著」,把他們送進大自然的教室。他的「野外教學」既不拉著

孩子講解植物,也不規定孩子回家要繳交心得報告,是完全開放、不驗收成果的。他說,和孩子在大自然

書房相處的時刻,將是他一生中最珍貴的時光。(資料節錄自:陳宛茜(2003 年 10 月 20 日),《聯合報》A12 版,文化)

四、相關學習

(一)現代詩猜謎

1. 唯/吃是第一義的/歌/偶而也唱/也曾吻過/少的 /啊──酒瓶(商禽〈五官素描〉)──(猜人體器官)

2. 是的,我們很彆扭/不敢迎向/任何一種撫觸/一聽到誰的聲響迫近/便緊緊摺起自己/以密密、小小的刺/

衛護自己(吳晟)──(猜植物名)

3. 沒有碑碣/雙穴的/墓/梁山伯和祝英台 /就葬在這裡──(猜人體器官)

4. 一對相戀的魚/尾巴要在四十歲以後才出現 /中間隔著一道鼻樑/這一輩子是無法相見的了/偶而也會混在

一起/只是在夢中他們的淚──(猜人體器官)

5. 如果沒有雙手來幫忙/這實在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存在 /然則請說吧/咒罵或者讚揚/或是有人放屁/臭是鼻

子的事──(猜人體器官)

6. 一出塞無奈就天高地邈/一把慷慨的琵琶/憑他纖纖的手指/撥撥刮刮/能彈壓幾千里的飛沙?/羊群細囓的

黃昏/馬前掠過了多少雁陣?/鞍上那宮人一回首/為何蹄印盡處/不見了長安的蜃樓(余光中)─(猜人名)

7. 青史上你留下一片潔白/朝朝暮暮你行吟在楚澤/江魚吞食了兩千多年/吞不下你的一根傲骨(余光中)

8. 不如學仙去/你原本是朵好看的青蓮/腳在泥中頭頂藍天/無須潁川水/一身紅塵已被酒清洗淨(洛夫)

9. 也只有沿著堅硬的環節/向天空/步步高升/才是你不變的志向/也只有綠/才是你一生想說的/那句話/在

忠臣傳裡/才能讀到(渡也)──(猜植物名)

答:1.嘴 2. 含羞草 3.鼻 4.眼 5.耳 6.王昭君 7.屈原 8.李白 9 .竹子

Page 16: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16 頁,共 58 頁

(二)蕃藷地圖/吳晟

阿爸從阿公粗糙的手中

就如阿公從阿祖

默默接下堅硬的鋤頭

鋤呀鋤!千鋤萬鋤

鋤上這一張蕃藷地圖

深厚的泥土中

阿爸從阿公石造的肩膀

就如阿公從阿祖

默默接下強韌的扁擔

挑呀挑!千挑萬挑

挑起這一張蕃藷地圖

所有的悲苦和榮耀

阿爸從阿公木訥的口中

就如阿公從阿祖

默默傳下安分的告誡

說呀說!千說萬說

記錄了這一張蕃藷地圖

多難的歷史

雖然,有些人不願提起

甚至急於切斷

和這張地圖的血緣關係

孩子呀!你們莫忘記

阿爸從阿公笨重的腳印

就如阿公從阿祖

一步一步踏過來的艱苦

(三)恢復我們的姓名/莫那能

從「生番」到「山地同胞」

我們的姓名

漸漸地被遺忘在臺灣史的角落

從山地到平地

我們的命運,唉,我們的命運

只有在人類學的調查報告裡

受到鄭重的對待與關懷

強權的洪流啊

已沖淡了祖先的榮耀

自卑的陰影

在社會的邊緣侵占了族人的心靈

我們的姓名

在身分證的表格裡沉沒了

無私的人生觀

在工地的鷹架上擺盪

在拆船廠、礦坑、漁船徘徊

莊嚴的神話

成了電視劇庸俗的情節

傳統的道德

也在煙花巷內被蹂躪

英勇的氣概和純樸的柔情

隨著教堂的鐘聲沉靜了下來

我們還剩下什麼?

在平地顛沛流離的足跡嗎?

我們還剩下什麼?

在懸崖猶豫不定的壯志嗎?

如果有一天

我們拒絕在歷史裡流浪

請先記下我們的神話與傳統

如果有一天

我們要停止在自己的土地上流浪

請先恢復我們的姓名與尊嚴

說明:

吳晟和莫那能是一九七○年代臺灣關懷現實的重要詩

人,吳晟描寫農村,莫那能描寫原住民,〈蕃藷地圖〉、〈恢復

我們的姓名〉分別為其代表作。

Page 17: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17 頁,共 58 頁

第四冊第 5課 赤壁賦

一、國學常識──楚辭與賦

文體 楚辭 賦

起源 戰國時代流行於楚國的詩歌 導源於《詩》、《楚辭》,盛於兩漢

名稱 使用楚國方言,記楚地、楚物 最早以賦名篇者,始於《荀子.賦篇》

風格

1.鋪張排比,問答形式。2.浪漫抒情富想像。

3.多為六言,加兮字成為七言,參差句式

為主。

4.詩的成份大,需押韻。

1.鋪張排比,問答形式。2.詠物說理的成分多。

3.字數不拘,多以四言、六言為主。

4.散文的成份大,押韻但因篇幅長,須換韻。多夾雜

散文句式(有連結詞語)。

備註

1.南方文學代表。

2.辭賦之祖、總集之祖。

3.金聖嘆選為六大才子書之一。

1.開後世漢賦先河:《楚辭》。

2.駢文初祖,漢賦先聲:李斯。

3.上承屈、宋,下開枚、馬:賈誼。

二、形音義辨析(一)屬、囑、矚

形 音 義 例

ㄓㄨˇ

1.勸請。 1.舉酒屬客。

2.通「囑」,請託。 2.屬予作文以記之。(范仲淹〈岳陽樓記〉)

3.傾注。 3.酌玄酒,三屬於尊。(《儀禮.士昏禮》)

4.通「矚」。 4.甚貴寵,為天下所屬目。(《晉書.列傳第三十四》)

5.連綴、書寫。 5.武仲以能屬文,為蘭臺令史。(曹丕《典論.論文》)

ㄕㄨˇ

1.種類、等輩。 1.桑竹之屬。(陶淵明〈桃花源記〉)

2.家族。 2.親屬。

3.隸屬。 3.名屬教坊第一部。(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囑 ㄓㄨˇ 以言語託事於人為囑。 囑託、囑咐。

矚 ㄓㄨˇ 屬為連屬,故凝神注視為矚。 凝神遠矚、高瞻遠矚。

(二)繆、謬

形 音 義 例

ㄌㄧㄠˊ 麻十束為繆。糾纏,通「繚」。 山川相繆,鬱乎蒼蒼。

ㄇㄡˊ 纏束、緊纏。 未雨綢繆。

ㄇㄧㄠˋ 姓氏。 元代有「繆主一」。

ㄇㄧㄡˋ 錯誤的,虛無飄渺,不切實際的

言辭,通「謬」。 多辭繆說,不耕而食,不織而衣。(《莊子.盜跖》

ㄇㄨˋ 古代宗廟的位次。通「穆」。 1. 序以昭繆別之以禮義,人道竭矣。(《禮記.大傳》)

2. 秦繆公。(《秦穆公》)

謬 ㄇㄧㄡˋ

1.有高大之義。狂者之妄言為謬。 1.謬言、謬論。

2.誤差。 2.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禮記.解經》)

3.錯誤。 3.手自校書,刊定謬誤。(《三國志.蜀志.向朗傳》)

三、詞義辨析──相

Page 18: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18 頁,共 58 頁

詞性 用法 例句

副詞

互相 1.舉匏樽以相屬。2.相與枕藉乎舟中。

遞相(如:由甲到乙,

再由乙到丙,……)

1.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司馬光〈訓儉示康〉)

2.父子相傳,子孫相繼。

共同 1.妻與妾訕其良人,而相泣於中庭。(《孟子.離婁下》)

2.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陶淵明〈移居〉)

代詞性助詞

指代「我」 1.移船相近邀「相」見。(白居易〈琵琶行〉)

2.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孔雀東南飛〉)

指代「你」 1.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孔雀東南飛〉)

2.生不能相養以共居,歿不能撫汝以盡哀。(韓愈〈祭十二郎文〉)

指代「他」 1.移船「相」近邀相見。(白居易〈琵琶行〉)

2.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柳宗元〈黔之驢〉)

四、成語集錦──有關月的成語

月白風清 月色皎潔,清風習習,形容夜景之美。蘇軾〈後赤壁賦〉:「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

月明如水 形容月色柔和明潔。趙嘏〈江樓書懷詩〉:「月光如水水如天。」《西廂記.草橋店夢鶯鶯》:

「彩雲何在?月明如水浸樓臺。」

月盈則食 月過望而缺,喻凡事盛極必衰,與「月滿則虧」同。《易經.豐卦》:「日中則昃,月盈則食。」

月暈而風 月旁光氣為暈,由此知將有風,喻事之至,必有徵兆。

蘇洵〈辨姦論〉:「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人知之。」〈田家五行雜占論月〉:「月暈主風。」

月淡星稀 形容星月稀落,黎明將臨之景色。

《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談論正濃,不覺月淡星稀,東方發白。」

日升月恆 謂興盛長久。《詩.小雅.天保》:「如月之恆,如日之升。」

日月如梭 與「日月如流」同形容時間消逝之速。《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時光似箭,日月如梭。」

日月入懷

祝頌人生子之詞。

《三國志.吳志.吳夫人傳注》:「初,吳夫人孕,而夢月入懷。既而生策,及權在孕,

又夢日入其懷。以告堅。堅曰:『日月者,陰陽之精,極貴之象,吾子孫其興乎?』」

日居月諸 居、諸均助詞,表光陰逝去。《詩經.邶風.日月》:「日居月諸,照臨下土。」

日往月來 言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去來更迭。《易.繫辭下》:「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

日削月朘 執政者時時苛斂於民。《漢書.董仲舒傳》:「民日削月朘,寖以大窮。」

日就月將 每日每月都有進步。《宋元學案.明道學案》:「程明道嘗曰:『才說明日,便是悠悠,窮

經進學,須是日就月將。』」

五、補充資料──蘇軾率性任真,情深意厚

飄逸曠達之外,其實蘇軾也有平實的一面。在〈與蒲傳正〉一文裡,蘇軾對蒲氏「不做活計,多買書

畫奇物,常典錢使」的浪費行為,深不以為然,文中規勸蒲氏「歸老之計,不可不及今辦治;退居之後,

決不能食淡衣粗,杜門絕客;貧親知相干,決不能不應副;此數事豈可無備?不可但言我有好兒子,不消

與營產業也。」俗世的生活本就是最真實的生活,應踏實規劃安排。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蘇軾重視個人

責任的表現一面。而事實上,蘇軾本身生活相當人性化,在剛到黃州之時,生活貧苦,收入卻有限,於是

把俸祿四千五百錢分成三十份,掛在屋樑上,每天用叉子勾取一份,取下後就趕快把叉子藏好。每天用剩

的就存下來,積累後買酒待客。從這裡,我們一方面看到蘇軾初抵黃州時之困窘,一方面看到他誠實、平

時的生活態度;一方面看到由此而生的幽默與曠達;蘇軾的飄逸超曠原非不食人間煙火的虛矯或享樂無度

Page 19: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19 頁,共 58 頁

的放縱。

蘇軾是一位深情之人,與弟轍手足之情篤厚,實為千古美談。許多真摯動人的名篇多是寫與子由。例

如:嘉祐六年赴任鳳翔時,寫〈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一首;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或身陷臺獄,以為將死之際寫與子由詩有云:「是處青山可埋骨,他時夜雨獨傷神,與君世世為兄弟,又

結來生未了因。」即連身後墓誌銘,亦託付與蘇轍。

另,蘇軾對元配的悼亡詞,亦是千古名作。軾十九歲娶妻王氏,三十歲時王氏去世。十年後,軾夜夢

妻子,寫下感人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

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

明月夜,短松崗。」

至於與朝雲的相處,亦仍見其情深意厚。朝雲為蘇軾侍妾,慧黠可人。《梁谿漫志》記載:「東坡一日

退朝,食罷,捫腹徐行,顧謂侍兒曰:『汝輩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為然。

又一人曰:『滿腹都是識見。』坡亦未以為當。至朝雲,乃曰:『學士一肚子不入時宜。』坡捧腹大笑。」

朝雲慧黠聰穎,由此可知。而朝雲亦是敏感多情之人,某次蘇軾教朝雲唱〈蝶戀花〉詞:「花褪殘紅青杏

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唱至末句,朝雲感觸萬端,泣不成聲。

然貶謫惠州時期,朝雲卻因水土不服病逝,蘇軾終生不復聽唱此曲。蘇軾〈悼朝雲詩〉云:「傷心一念償

前債,彈指三生斷後緣。」悲痛之情,溢於言表。

六、相關學習

1. 詩經•陳風•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勞心慅(ㄘㄠˇ)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

語譯:

月兒是如此皎潔,我思念的美人是多麼美麗啊!她的舉止舒緩,儀態嫻雅,見不到面,使我內心憂愁悲苦。

月兒白得像銀,我思念的美人是多麼光彩奪目啊!她的姿態從容悠閒,見不到面,使我內心憂愁無窮盡。

月兒照耀四方,我思念的美人是多麼顯眼明亮啊!她的姿態是如此美好,見不到面,使我內心憂愁發狂。

2. 短歌行/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ㄉㄨㄛˊ)?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語譯:

飲酒作樂要盡情歡歌,人生能有多久?像晨露見陽光就消失,逝去的時日苦於太多。

心情振奮而激昂慷慨,憂思難忘。煩悶的憂思怎樣解脫?唯有狂飲美酒作樂。

「穿著青領服飾的賢才,長久地牽掛著我的心。」只是為思念你的緣故,我低聲吟詠此詩直到如今。

「鹿群於荒野呦呦共鳴,悠然自得聚食艾蒿。尊貴的客人光臨舍下,我奏瑟吹笙熱情歡迎。」

高空懸掛的那輪明月,何時才能摘取啊?我心中壓抑著的憂思,不能斷絕。

Page 20: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20 頁,共 58 頁

翻山越嶺遠道來的賓客,有勞尊駕專程來探望我。久別重逢共飲宴敘談,回憶往日情誼似長河。

明月燦爛星星微爍,眼望烏鵲向南飛去。繞樹盤旋一圈又一圈,沒有枝頭可作為依託。

堆積土石山嶺拔天高,匯集細流海水深難測。像周公那樣禮待賢士,天下人心都會歸附於我。

3. 念奴嬌 赤壁懷古/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語譯:

長江的水向東滾滾流去,它的浪濤洗盡了千古以來的多少風流人物。在舊日殘留的軍壘西邊,有人說這就是三

國時周瑜大敗曹軍的赤壁,山頭散亂的崖石,好像欲將天上的雲彩給衝破一般,驚險的浪濤沖擊著江岸,像是激起

無數堆的白雪般。這裡江山美得像一幅畫,想那時不知有多少英雄豪傑聚會在這裡?

回想當年的周公瑾,小喬剛剛嫁給他,他的風姿雄偉,面貌英俊,精神煥發。手拿著羽扇,頭戴著綸巾,在談

笑間,輕易地便把強敵(曹軍)的戰船燒毀消滅了。流連在這三國赤壁戰場,緬懷三國時代的那些風流人物,心中

有著無限的嚮慕,然而如今我滿頭白髮,已難如周郎當年的年輕有為,又何必那麼嚮慕古人,自作多情呢?人生就

像夢一樣,倒不如斟一杯酒,祭奠這江中的明月,聊抒情懷吧!

4. 定風波/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

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語譯:

不要聽風穿樹林,樹葉帶來風雨之聲,這一切無所謂,我依然一邊吟詩長嘯,一邊緩步徐行。穿著草鞋,拄著

竹杖,比騎馬坐車更加一身輕鬆。誰怕風風雨雨?我漠視這些,一生任憑煙雨迷濛,與我同行。 冷冷的春風又把

我吹醒,微微感到有些寒冷。斜陽的山頭卻來迎接我。回頭望去,我來時淋雨的地方,一片蕭條,歸去時又一片平

靜,也沒有什麼風雨,也非天晴。

5. 水調歌頭/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

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

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語譯:

明月什麽時候出現的?我端著酒杯問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宮闕裡,現在是什麽年代了。我想乘著風回到天

上,只怕那玉石砌成的廣寒宮雖然美麗,但高掛在天空中一定忍受不住寒冷,面對著月而起舞,月照清影隨著人舞

而飄動,彷彿是乘著雲御著風,置身在天上,那裡像在人間呢!

月亮轉動,照遍了華美的樓閣,夜深時,月光又低低地透進雕花的門窗裡,照著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

既圓,便不應有恨了,但爲什麽常常要趁著人們離別的時候團圓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歡樂、有離別、也有團

聚;月亮呢,也會遇到陰、晴、圓、缺;這種情況,自古以來如此,難得十全十美。只願我們都健康和長在,雖然

遠離千里,卻能共同欣賞這美麗的月色。

Page 21: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21 頁,共 58 頁

第四冊第 6課 旅遊記聞

二、形音義辨析(一)谿

形 音 義 例

谿 ㄒㄧ 1.兩山間地勢低窪,形成的溪澗。 1.「谿」谷湍急的流水偶爾會在某一階地前停了下來。

2.山谷。 2.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勸學〉)

(二)屯、沌、囤、盹、迍

形 音 義 例

ㄊㄨㄣˊ 1.聚集、儲存。 1.為了戰事作準備,士兵們開始聚草「屯」糧的工作。

2.駐軍防守。 2.但聞虜騎入,不見漢兵「屯」。(李商隱〈行次西郊作一百韻〉)

ㄓㄨㄣ 1.困難、危難。 1.你的災「屯」,想應天付,卻與我相類。(吳承恩《西遊記》)

2.《易經》六十四卦之一。 2.「屯」,震( )下坎( )上。象剛柔始交而難生之義。

沌 ㄉㄨㄣˋ 模糊不分明。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吳承恩《西遊記‧第

一回》)(混沌,亦作渾沌,指模糊不清,或糊塗無知的樣子)

囤 ㄊㄨㄣˊ 積聚、儲存。 牛老把「囤」下來的幾石糧食變賣了。(吳敬梓《儒林外史》)

盹 ㄉㄨㄣˇ 時間很短的睡眠。 一聲尖叫驚醒了正在樹下打「盹」的男教師。

迍 ㄓㄨㄣ 迍邅:處境艱險,前進

困難。

纔脫了魔障,幸得這一路平安,又遇著黑水「迍」邅!(吳承恩

《西遊記‧第四十三回》)

(三)槁、稿、篙、蒿、縞、皜

形 音 義 例

槁 ㄍㄠˇ 乾癟枯瘦的。 哥哥臨死前神形枯「槁」。

稿 ㄍㄠˇ

1.稻草等植物的莖稈。 1.願令民得入田,毋收「稿」為禽獸食。(《史記‧蕭相國世家》)

2.未完成或已完成的

文字、圖畫等。 2.他已完成了文章的草「稿」,我們靜心等待成果吧!

篙 ㄍㄠ 撐船的竹竿或木棍。 尋夢?撐一支長「篙」。(徐志摩〈再別康橋〉)

蒿 ㄏㄠ 菊科艾屬植物的通稱。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詩經‧小雅‧蓼莪》)

縞 ㄍㄠˇ 白色的絲織品。 乘堅策肥,履絲曳「縞」。(晁錯〈論貴粟疏〉)

皜 ㄏㄠˋ 潔白。同「皓」。 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孟子》)

二、補充注釋

1.軼事 在文學詞典中,這一術語意味著未經發表的趣聞,或某一重要人物生涯中的瑣事,包括個人的隱

私。軼事以其新奇,常被用來作為短篇故事的依據,它與故事的區別,在於情節不複雜,往往只涉及單一

事件。

2.摩納哥 摩納哥(Monaco),地名,摩納哥侯國(The Principality of Monaco)首都,緊鄰法國,位於歐洲地

中海畔,為著名的旅遊勝地。摩納哥侯國是位於歐洲的一個城邦國家,地處法國南部,全境北、西、東三

面皆由法國包圍,國土面積一.九五平方公里,人口約三萬三千人,是世界第二小的國家(僅次於梵蒂岡),

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國家,摩納哥侯國以 F1 賽事、蒙特卡羅賭場馳名,旅遊業為其主要產業。一般人容

易將摩納哥(Monaco)與摩洛哥(Morocco)這個非洲西北部的國家搞混。

3.En Voyage 法文,讀如「昂渥軋及」,即英文 in the trip。信末附記於日期上,意為「寫於旅次中」。

Page 22: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22 頁,共 58 頁

三、成語集錦

成語 釋義

萍水相逢 指浮萍因水而四處流蕩,聚散不定。比喻人本素不相識,因機緣巧合偶然相逢。

近義詞:不期而遇、邂逅相逢、一面之交。

山光水色 青山耀眼,碧水泛波。形容山水的美景佳勝。近義詞:水色山光、山明水秀。

繪聲繪影 形容講述或描摹事物,十分深刻入微、生動逼真。近義詞:歷歷如繪、繪聲繪色。

心有餘悸 形容危險不安的事情雖然過去,但回想起來心裡仍感到緊張、害怕。近義詞:驚弓之鳥、談虎色變。

筋疲力竭 形容非常疲倦。近義詞:筋疲力盡、精疲力竭。

愛不釋手 喜歡得捨不得放手。近義詞:手不釋卷、愛不忍釋。

無以復加 不能再增加。指已到達了極點。近義詞:登峰造極、嘆為觀止、無出其右。

四、補充資料

(一)莫泊桑生平軼事

1.嚴厲的作文歷練

莫泊桑初學寫作時,拜福樓拜為師。福樓拜對莫泊桑的要求十分嚴格,他說:「當你走過一個坐在自

己店門前的雜貨商面前,走過一位吸著煙斗的守門人面前……的時候,請你給我描繪出這雜貨商和這守門

人,他們的姿態,他們的全部的身體外貌,包括像用畫家的手腕,要請你在其中能傳達出他們全部的精神

本性,以便我不至於把他們和任何別的雜貨商人,任何別的守門人混同起來。」福樓拜的用意是希望鍛鍊

莫泊桑能具有發達而敏銳的觀察力。另外,福樓拜還要求莫泊桑能精細、真實的描寫所見所聞,用準確而

非近似的字眼描述,這一點也大大影響了莫泊桑的創作。

2.文壇上的二位老師

莫泊桑的寫作日益精進非全是天分,老師對他的指導大有助益,他在文壇上有二位重要老師:福樓拜、

屠格涅夫。福樓拜建立了莫泊桑的文學觀念,且透過通信、每週的習作批閱,直接而有效的提點了莫泊桑

的創作。而另一位重要的老師是俄國文學家屠格涅夫,屠格涅夫與福樓拜是舊識,屠格涅夫是透過福樓拜

才認識莫泊桑的,在審讀過莫泊桑的手稿後,屠格涅夫也很讚賞這位青年才俊,但屠格涅夫是在福樓拜過

世後才與莫泊桑有較密切的接觸。一八八○年,在莫泊桑以〈脂肪球〉成名時,同年,福樓拜過世,屠格

涅夫知道莫泊桑雖然開始發表許多作品,但經濟上仍極為拮据,便促成莫泊桑在俄國的雜誌上發表他的創

作,屠格涅夫也引導莫泊桑認識普希金、托爾斯泰等人的作品,增益莫泊桑的文學底蘊。莫泊桑十分感激

這二位老師對自己的提攜,他將自己最初的書《詩集》(一八八○)獻給了福樓拜,並把最初的短篇小說

集《戴家樓》獻給了屠格涅夫,他以這些獻禮,表達自己對老師的崇敬。

3.手足情深

莫泊桑十二歲時,因父母離異,他與母親、弟弟艾維開始過著單親的三人生活,兄弟二人感情和睦。

一八八○年,莫泊桑因〈脂肪球〉一舉成名後,邀稿工作不斷,於是他積極撰稿,藉此賺取稿費、版稅收

入改善家中的經濟。莫泊桑也全力資助向來不務正業的弟弟艾維,一八八六年一月,弟弟艾維結婚,莫泊

桑給了弟弟一個很大的驚喜,他送給弟弟一座花室當作賀禮。一八八七年,弟弟艾維出現精神失常的症狀,

一八八九年八月,因弟弟艾維的病情愈來愈嚴重,莫泊桑不得不將弟弟騙到精神病院,當莫泊桑要離開里

昂布隆精神病院時,受騙上當的弟弟在護理人員強力阻擋下悲慘的哭吼,並責怪莫泊桑是壞蛋、瘋子,莫

泊桑聽到弟弟的慘叫,感到萬般不捨。他後來多次到醫院去探望弟弟,但弟弟似乎已不認識他了,一八八

九年十一月三日,弟弟艾維死於精神病,莫泊桑也開始產生幻覺,經常說弟弟在他耳際呼喊,且想追隨亡

弟而去,一八九三年,莫泊桑終因精神病去世。

Page 23: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23 頁,共 58 頁

4.莫泊桑與艾菲爾鐵塔

艾菲爾鐵塔是為了一八八九年世界博覽會而打造的,當時只預備讓它聳立二十年。它雖然不乏欣賞

者,卻也有人不屑地說它破壞了巴黎的美,反對鐵塔興建的人也包括了莫泊桑,莫泊桑曾形容它是「巨大

又醜陋的骨骸」,也揚言如果在巴黎建成鐵塔,他要離開這個城市,不過在鐵塔建成之後,到這裡吃飯和

喝下午茶最多次的人就是莫泊桑,有人質疑的問莫泊桑為什麼經常到艾菲爾鐵塔裡用餐,結果莫泊桑很巧

妙地說:「誰讓這裡是巴黎唯一看不見那座破塔的地方。」從此,莫泊桑以這個理由為後盾,就更常在艾

菲爾鐵塔的餐廳出現了。一九一○年,原本該是艾菲爾鐵塔拆除的時候,因電報事業發展需要高塔而保留

了它,之後也曾有要將艾菲爾鐵塔拆除的聲浪出現,到了一九六四年,法國人才決定永久保留,並指定為

歷史建物,現在艾菲爾鐵塔的主要用途是觀光,是巴黎的著名地標。

(二)莫泊桑的寫作理念、特色及成就

1.寫作理念

(1)才能是一種悠久的耐性

莫泊桑接受過福樓拜的指導,福樓拜的寫作理念也深刻影響了莫泊桑,福樓拜認為所有東西深處都還

存留著未曾被人探觸過的隱微之地,因為我們使用自己的眼睛時,總免不了會憶起前人對於我們所注視的

東西的意見,但極微的事物也存有著少許未知的地方,如此才能成為獨創,因此莫泊桑繼承了老師的這項

看法,敏銳觀察且饒有耐性,才能尋出事物的獨特性,寫出獨具一格的內容。

(2)熱情的信心才構成真正巨匠的靈感

莫泊桑認為真正的藝術家應該給讀者的並不是「生活的平凡無味的照相」,而是真正藝術性的複製,

所以藝術家應該觀察周圍的現實,熱切的歡樂或哀愁,才能呈現比現實本身更完美、更動人、更令人信服

的情感。

2.寫作特色

逼真、自然,是莫泊桑在短篇小說創作中追求的首要目標。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無藝術,也是他現實

主義小說藝術的重要標誌。較之於十九世紀前期巴爾扎克、斯湯達與梅裡美,莫泊桑的短篇已經擺脫了任

何程度的浪漫主義色彩,更拋棄了傳奇小說的一切手法。他的短篇小說構思別具匠心,情節變化多端,描

寫生動細緻,刻劃人情世態維妙維肖,令人讀後回味無窮。總括而言,莫泊桑短篇小說的特色有五:

(1)關注生活的選材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大多以日常生活故事或圖景為內容,摹寫日常生活中的人情世態。平淡準確一如現

實生活,沒有人工的編排與臆造的戲劇性,不以驚心動魄的開端或令人拍案叫絕的收尾取勝,而是以一種

真實、自然的敘述藝術與描寫藝術吸引人。由於作者觀察精細、善於開掘,卻深刻地反映出生活的真實和

社會的本質。篇幅雖短,蘊含極深,平淡小事,意義不凡,予人以小見大的藝術享受。

(2)縝密精妙的結構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創作,情節並不複雜,但構思布局非常精妙,別具一格。在有的作品中,甚至不用

情節作為短篇的支架與線路,他總以十分纖細、十分隱蔽、幾乎看不見的線索將一些可信的小事巧妙地串

聯起來,聰明而不著痕跡地利用最恰當的結構上的組合,把主要者突顯出來並導向結局,如一家人,寫一

個公務員家庭從頭一天晚上到第二天晚上所發生的日常生活,不是一個故事,而是某種現實。情節淡化與

生活圖景自然化,是莫泊桑小說的一個特點。但也有部分小說具有起伏跌宕結構,或於一開始就造成極大

的懸念,然後出人意料的急劇轉折。經莫泊桑精心的安排,使作品讀來生動多姿。

(3)不拘成法的表現形式

Page 24: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24 頁,共 58 頁

莫泊桑是爐火純青的技藝的掌握者,他不拘成法、不恪守某種既定的規則,而自由自在地運用各種方

式與手法。在描述物件上,有時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有時是事件的某個片段,有時是某個圖景,有時是一

段心理活動與精神狀態。既有故事性強的,也有情節淡化的,甚至根本沒有情節的。既有人物眾多的,也

有人物單一的,甚至根本沒有人物的。在描述的時序上,有順敘、有倒敘、有插敘,有目前與過去兩重時

間的交叉。在描述的角度上,有客觀描述的,也有主觀描述的,有時描述者有明確的身分,有時又身分不

明。描述方式的多樣化與富於變化,提高了敘述藝術的水準,大大豐富了短篇小說的描述方式。

(4)自然樸素的人物形象

莫泊桑通過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狀態與在一定境況情勢下必然有的最合理的行動、舉止、反應、

表情,來揭示出其內在的心理與性格真實,使人物形象更為自然,在經營英雄人物的形象時亦是如此,他

不迴避英雄人物身上的可笑之處與缺點錯誤,反而使英雄人物平凡化、自然化,因而人物性格都能通過情

節開展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很少斧鑿痕跡。

(5)簡潔準確的語言文字

莫泊桑的文詞簡潔、準確,且能達到明澈自然的地步,沒有過多的辭藻雕琢,反而更能傳遞生活中一

幅幅生動的圖景。

3.寫作成就

莫泊桑是世界文學史上光輝耀眼的明星,在一八八二至一八八五年間法國大量印行了莫泊桑的短篇小

說集,確定了這位作家作為最優秀的法國短篇小說家的榮譽。他留下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說尤其令讀者嘖嘖

稱奇,不僅因此獲得短篇小說之王的美譽,也為短篇小說奠立了崇高的典範。

(四)莫泊桑作品簡介

莫泊桑的作家生涯,只有短短的十年,從一八八○年發表中篇小說〈脂肪球〉,像彗星一般崛起於文

壇,直到一八九○年發表最後的長篇小說《我們的心》為止,他一生共留下了三百一十幾篇中、短篇小說、

六部長篇小說(另有兩部未完成)、一卷詩集(收錄二十首詩)、七部戲劇,此外,還有六篇文藝批評和評

論文章。在十年間能有如此成就,實屬難能可貴。

而莫泊桑的傑作無數,下面簡介其成名作〈脂肪球〉,短篇小說〈項鍊〉、〈首飾〉、〈二漁夫〉,長篇小說《女

人的一生》、《兩兄弟》、《漂亮朋友》、《堅強如死》等作品,並補充介紹他的遊記作品《水上》,說明如下:

Page 25: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25 頁,共 58 頁

第四冊第 7課 出師表

一、國學常識(一)《昭明文選》

作 者 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編 原 名:《文選》

範 圍 選錄秦、漢,下逮齊、梁之詩文。古今總集以是書為冠。

卷 數 原三十卷,唐•李善析為六十卷。

選 文 以「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為選文基準,分為三十八類,按時代編排。

特 色 所選包括詩、賦、文、書、論等,史書只取史論。六經及子書不選;《楚辭》、漢賦、六朝駢

文比例最重。

注 疏 1.唐顯慶中李善為之注。最有價值。

2.唐開元間,呂延祚復集呂延濟,劉良,張銑,呂向,李周翰五人,共為之注,稱為五臣注。

地 位 為我國現存最早的詩文總集

其 他 宋人諺語說:「《文選》爛,秀才半。」

(二)上書常識

釋名

1.一種上行的公文書信,古代臣下進呈君王的奏章,性質為應用文,內容為論說文。

2.起於戰國時代,當時稱之為「書」。 3.秦改為「疏」或「奏」。

4.漢定禮儀有四品:章(謝恩)、奏(按劾)、表(陳請)、議(執異)。

5.姚鼐《古文辭類纂》定為「奏議類」。

例作

表 〈出師表〉(諸葛亮)、〈陳情表〉(李密)

疏 〈諫太宗十思疏〉(魏徵)

書 〈諫逐客書〉(李斯)

(三)前、後出師表

前出師表(建興四年) 後出師表(建興六年)

寫作

背景

魏文帝曹丕病逝,子曹叡即位,是為魏明帝。曹

魏遭逢大喪,主少國疑,諸葛亮認為機不可失,

遂於建興五年屯兵漢中,積極準備北伐曹魏。時

後主劉禪年二十一,少不更事,資質庸懦,寵信

宦官,諸葛亮擔心北伐期間,後主不知力圖振作,

令小人把持政權,故於出征前上表。

東吳陸遜大破曹軍,諸葛亮以魏兵東下,關

中空虛,欲趁機發動第二次伐魏,但因前次

戰役失敗,朝中群臣對此次出兵多表懷疑,

故再次上表。

內容

諸葛亮以先朝老臣的丹心忠忱,殷殷勸勉後主

尊賢納諫,修明政務,諮諏察雅,勿忘興復漢

室的神聖使命,語重心長。

諸葛亮力排眾議,說明「漢賊不兩立,王業不

偏安」,直陳伐魏討賊勢在必行,不必瞻前顧

後,有所猶豫。文中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的名句。最終惜因糧盡兵退,無功而返。

二、古今詞義

古義:關鍵時刻

1.此誠危急存亡之「秋」

今義:秋天

古義:擴大

2.「開張」聖聽

今義:商店開始營業

Page 26: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26 頁,共 58 頁

古義:輕視

3.妄自「菲薄」

今義:微薄

古義:精通

4.「曉暢」軍事

今義:語文表達通順

古義:卑微鄙陋,謙詞

5.先帝不以臣「卑鄙」

今義:人格惡劣低下

古義:委屈對方,謙詞

6.「猥」自枉屈

今義:卑賤下流

古義:感動

7.由是「感激」

今義:感謝

三、補充注釋──後主 即劉禪,字公賜,小字阿斗,劉備之子。生於東漢獻帝建安十一年(二○六),

卒於晉武帝泰始七年(二七一),年六十五。劉備卒時,後主即位於成都,年方十七。據《蜀書.董允傳》:

「後主漸長大,愛宦人黃皓。皓便辟佞慧,欲自容入,允常上則正色匡主,下則數責於皓。皓畏允,不敢

為非,終允之世,皓位不過黃門丞。……皓從黃門令為中常侍、奉車都尉,操弄成柄,終至覆國。」則劉

禪寵信宦官,使得國勢頹敗,諸葛亮死後,更是國事日非。後主最後終於降魏,封為安樂公。

四、成語集錦

(二)有關三國故事的歇後語

歇後語 意義

曹操吃雞肋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諸葛亮三氣周瑜 略施小技。

曹操殺華佗 諱疾忌醫。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顧全大局。

曹操諸葛亮 脾氣不一樣。

張飛穿針 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 多多益善(坐享其成、滿載而歸)。

關公喝酒 不怕臉紅。

東吳招親 弄假成真。

諸葛亮唱空城計 沒辦法。

三個臭皮匠 勝過一個諸葛亮。

關雲長刮骨療毒 若無其事。

周瑜打黃蓋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關公赴會 單刀直入。

五、補充資料

(一)諸葛亮重要生平

1. 早年躬耕隆中,劉備三顧草廬,方允出仕

Page 27: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27 頁,共 58 頁

諸葛亮,字孔明,瑯琊陽都(今山東沂水)人,生於東漢靈帝光和四年(一八一)。亮父諸葛珪早逝,

時亮年方八歲,依叔父諸葛玄撫養。獻帝興平二年(一九六),袁術任諸葛玄為豫章太守,諸葛亮隨叔父

南下。後因朝廷另派朱皓代玄,亮與弟諸葛均乃隨叔父至荊州投靠劉表。

建安二年(一九七),叔父卒,亮年十七,躬耕隴畝於隆中(今湖北襄陽附近),好為〈梁父吟〉。亮

素負大志,每自比管仲、樂毅,時人或不信,惟與崔州平、徐庶、龐統、司馬徽、石廣元等人往來,友人

知其才,稱其「臥龍」。

建安十二年,劉備駐新野(今河南新野),經徐庶力薦亮,遂親往隆中三顧草廬,諮以天下大計,諸

葛亮為之剖析天下大勢,提倡聯吳以抗曹,奪取荊、益二州,西和諸戎,南撫夷越,以復漢室。劉備大為

讚賞,再三敦請其出山輔佐,亮應允之,乃出任劉備軍師,時年二十七歲。

2. 聯吳抗曹,大敗曹軍於赤壁

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劉表,表病逝,子劉琮降曹。諸葛亮請劉備出兵占荊州,未獲採納,曹軍南下,

劉備棄新野,奔樊城(湖北襄樊),又於當陽長阪為曹軍所敗,情勢危急,諸葛亮乃出使東吳,極力說服

孫權聯合抗曹,曰:「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操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如

此荊、吳之勢彊,鼎足之形成矣。成敗之機,在於今日。」(《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孫權採其計,遣周瑜、魯肅等率水軍三萬,隨亮往助劉備,於是立克曹軍於赤壁。劉備乃率軍南下,

占武陵(今湖南常德)、零陵(今湖南零陵)、長沙、桂陽(今湖南郴縣)四郡,以亮為軍師中郎將,督管

零陵、長沙、桂陽三郡。

3. 先後輔佐劉備、劉禪即位,出任蜀相

蜀漢昭烈帝章武元年(二二一),諸葛亮以曹氏篡漢,天下無主,勸進劉備曰:「大王劉氏苗族,紹世

而起,今即帝位,乃其宜也。」於是輔佐劉備於成都即帝位,備任其為丞相,委以國家大事。

章武三年,劉備病危,召亮於成都,臨危託孤,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

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乃涕泣表示將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

死。劉備又為詔敕後主:「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後主建興元年(二二三),劉禪即位,封亮為武鄉侯,領益州牧,設丞相府衙,開府治事,亮時年四

十三,後主年少孱弱,所有政事,無論巨細,咸取決於亮。

4. 南征叛軍,平定南中諸郡

後主建興元年時,南中諸郡並皆叛亂,經兩年準備調養,諸葛亮乃於建興三年率軍南征雲南境內少數

民族。其將兵分三路,與東路軍馬忠、中路軍李恢,包抄孟獲,三路大軍會師於滇池,平定南荒叛變。據

《漢晉春秋》所載,諸葛亮至南中恩威並施,曾有對南蠻首領孟獲七擒七縱之事,使南蠻誠心歸順。此乃

《三國演義》中「七擒孟獲」故事之由來。

5. 六出祁山伐魏,皆未克其功

諸葛亮在蜀,輔佐後主治國,更時以光復漢室為念,先後六次伐魏。建興五年第一次攻祁山(今甘肅

禮縣)伐魏,因馬謖違背諸葛亮布署,為張郃敗於街亭,亮斬馬謖,並請自貶三等降為右將軍,行丞相事。

建興六年十二月,第二次伐魏,出兵散關(今陝西寶雞縣南),圍陳倉(今寶雞縣東),因糧盡而還。七年,

三次伐魏,派陳戎攻武都(今甘肅成縣西)、陰平(甘肅文縣西北)二郡,魏將郭淮退還,後主復亮丞相

之位。建興八年,魏軍分三路攻蜀,諸葛亮兵屯城固(今陝西南部)、赤阪,並派李嚴赴漢中(今陝西漢

中)應戰,魏軍遇大雨而退,亮派魏延西入羌中,攻打魏軍。建興九年,諸葛亮第五次攻打祁山,以「木

牛」運糧,攻打上邽(今甘肅天水南),大敗魏軍,惜又因糧盡退兵,至木門射殺魏名將張郃。蜀漢後主

建興十二年第六次伐魏,率十萬大軍出斜谷口,在武功五丈原(今陝西岐山),與魏軍對峙百餘日,司馬

懿堅守不戰。同年八月,亮因積勞成疾,病逝五丈原,葬定軍山(今陝西勉縣境),享年五十四。

Page 28: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28 頁,共 58 頁

(二)諸葛亮生平軼事

1. 孔明擇婦

諸葛亮的器識才華,備受時人讚賞,「臥龍」之名響震荊州。至於其外貌,陳壽曾言:「亮少有逸群之

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八尺相當現今一八六公分,這種身材,無論在古代、

在今日都是十分俊偉軒昂的了。而這般出眾的人才,論起擇婦標準竟然是「在才德不在姿容」,他的擇親

觀引起沔南名士黃承彥的注意。

黃承彥的夫人去世較早,留下女兒阿醜和他相依為命。這阿醜自小天性聰慧,但卻長得矮小,膚色又

黑,再配上一頭黃髮,一個姑娘家長成這個模樣,實在是醜。黃承彥卻也因此把她當小子看待,從小就教

她讀詩書。說也奇怪,這阿醜真能讀書,十數年間,其所讀之書,上自天文、歷史,下至地理、軍事,諸

子百家,無不涉獵。更難得的是,古人講到的,她能心領神會;古人沒有講到的,或講得不夠透闢的,她

能發微引申,奇論突至,有時使黃承彥也為之傾服。但黃承彥眼看女兒早已過了及笄之年,一想起她的終

身大事,就喟然歎息。要說拿她這副才具嫁給尋常人家也實在可惜,而且女兒在這件事上也自負不凡,甚

至說,若找不到一個和她在學識上不相上下的人,她寧可終身不嫁。……

其實,諸葛亮對黃家阿醜是早就有所了解的,只不過遠近傳聞其容貌甚醜,……難道真就有大家傳說

的那麼醜嗎?但又轉念一想,即便是醜一點,她的才識實在難得啊!

諸葛亮正在這麼思索著的時候,黃承彥來到了隆中。在他當面弄清了諸葛亮對親事的態度之後,這位

沔南名士胸有成竹地對諸葛亮說道:「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相配,足下以為如何?」(語

譯:聽到你要選妻,我家中有一醜女,頭髮黃、皮膚黑,但才華可與你相配,不知你覺得如何?)諸葛亮

一聽,真是喜出望外,上前躬身一禮,斬釘截鐵地說出兩句話:「拜謝泰山!一言為定!」諸葛亮揪心的

親事就這麼解決了。隨即就用車子去沔南把阿醜姑娘接了回來。

這件事一下子就傳開了,大大超出人們的意料,不少的人為此替諸葛亮感到惋惜,更有好事者編成諺

語來加以嘲笑,所謂:「莫作孔明擇婦,止得阿承醜女。」

諸葛亮的妻子黃氏雖然是「醜女」,但她的才學、智慧是足以和諸葛亮匹配評比的。相傳諸葛夫人能

施異術,有一次,客人來家,諸葛亮囑妻子磨麵作食款待,不一會兒就做好端了出來。諸葛亮甚感驚異:

哪能這麼快呢?於是,他悄悄去後面窺看,「見數木人斫麥,運磨如飛」。諸葛亮情不自禁,當即就向妻子

討教,「求傳是術」。由此,諸葛亮對妻子的智慧和才學更加欽佩。據說二十年後諸葛亮在北伐戰爭期間,

用來轉運軍糧的木牛流馬,就是「變其制」而成的。

《三國演義》曾記載:黃氏「有奇才,上通天文,下察地理。」又言:「武侯之學,夫人多所贊助焉。」

戲曲〈諸葛亮招親〉中,甚至說神尼授黃氏六韜三略、兵書劍冊。這些雖是小說戲曲及民間傳聞所渲染演

化出來的故事,卻都是根據黃氏「賢知多才」的形象鋪設而成的。在夫婿為劉家驅馳奔走,為國事、天下

事操煩勞苦的期間,黃氏夫人默默地在成都將諸葛亮的家處理得很好,不但「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

同時讓「子弟衣食,自有餘饒」,使諸葛亮可以一心憂國,而無家室之憂。她無疑地是一位具才德而又識

大體、顧大局的女子,同時更是一位治家嚴謹、凡事務儉的女子。

(改寫自章映閣(1999)。《諸葛亮》。臺北:雲龍出版社)

2. 死諸葛走生仲達

諸葛亮生前曾經擊敗司馬懿,而在兩軍對壘的情況下,司馬懿又多不願與諸葛亮正面交鋒。甚至諸葛

亮死於軍中之時,楊儀率軍退回,姜維、魏延斷後,百姓奔告司馬懿,司馬懿領軍來追,這時楊儀反而張

旗鳴鼓,迎向司馬懿,司馬懿一驚,以為誤入諸葛亮的圈套,就不敢再追。當時百姓取笑說:「死諸葛走

生仲達(司馬懿字仲達)。」

司馬懿聽了以後也只好說:「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可見司馬懿早已飽受諸葛亮奇謀將略的震懾。

(參見《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注》)

Page 29: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29 頁,共 58 頁

3. 好為梁父吟

《三國志.本傳》言「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所謂〈梁父吟〉,又叫〈梁甫吟〉,是一首古

歌謠。全詩是:

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里。里中有三墳,累累正相似。問是誰家冢,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理。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

這是描寫晏子用兩個桃子除去三個勇士的故事。齊景公時,齊國有三個勇士:公孫接、田開疆、古冶

子。齊相晏子擔心三人將來會對齊國不利,於是向景公獻計除去這三個勇士。他請景公送二個桃子給這三

個勇士,並對他們說:「三子何不計功而食桃。」公孫接說:「不受桃,是無勇也。」於是就拿了一個桃子。

田開疆也同樣地拿了一個桃子。古冶子不服,說:「若冶之功,亦可以食桃而無與人同矣。」於是抽劍而

起,想要索桃。公孫接、田開疆很感慨地說:「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讓,是貪也。然而不死,

無勇也。」就將二桃歸還,「挈領而死」。古冶子知道這是晏子的計謀,也慨歎道:「二子死之,冶獨生之,

不仁;恥人以言而誇其聲,不義;恨乎所行,不死無勇。」也將桃歸還,「挈領而死」。(事見晏子諫下)

晏子是齊國人,齊國在山東。這是一首流傳在山東的歌謠呢?還是諸葛亮自己的作品?今天已很難論

斷。《三國志.諸葛亮傳》只說:「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而宋人郭茂倩《樂府詩集》引謝希逸

的《琴論》說:「諸葛亮作〈梁甫吟〉」,認為這首詩是諸葛亮所作。清代張澍所編的《諸葛忠武侯文集》

也收了這首詩,大概也認為是諸葛亮的作品。清人沈德潛的《古詩源》也認為是諸葛亮的作品,不過他在

注中說:「武侯好為〈梁父〉,非必但指此章,或篇帙散落,唯此流傳耳。」另外,《藝文類聚》卷十九引

〈陳武別傳〉說:「〈梁父吟〉本歌謠,諸葛吟之遣興耳。」顯然認為〈梁父吟〉本來就是流傳的歌謠。

至於詩中的主角晏子,諸葛亮是讚賞他的智謀除害,還是感慨他的進讒害能呢?說者也都莫衷一是。

也許,這首詩只是一個逃離紛亂世局,隱居沉潛的心靈,在晴耕雨讀之暇,思鄉懷舊之際,聊以遣懷的吟

誦罷了。 (節錄自徐富昌,《諸葛亮》,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三)三國典故舉隅

1. 髀裡肉生

釋源:《三國志.蜀志.先主備傳》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劉)備住荊州數年,嘗於表坐起

至廁,見髀裡肉生,慨然流涕。還坐,表怪問備,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裡肉

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說解:髀,指大腿。「髀裡肉生」是劉備感歎自己長期不騎馬征戰,大腿裡側漸胖,白白耗費了寶貴

時光。後以此形容人長久安逸,壯志銷磨,無所作為。又寫作「髀肉復生」。

2. 聞雷失箸

釋源:《三國志.蜀志.先主備傳》:「先主未出時,獻帝舅(按:指外舅)車騎將軍董承辭受帝衣帶

中密詔,當誅曹公。先主未發,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

數也。』先主方食,失匕箸。」裴松之注引《華陽國志》云:「於時正當雷震,備因謂操曰:『聖人云:迅

雷,風烈,必變』,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於此也!」

說解:箸,筷子。聞雷失箸,即聽到雷聲,嚇掉了手中筷子。這是劉備的掩飾之辭。他本想借機韜晦,

以屈求伸。當聽見曹操識破自己是英雄後,巧借聞雷來掩飾。後以「聞雷失箸」形容人用巧言掩飾內心真

情,或以「失箸之人」指懾於雷霆之威的人。

3. 的盧馬

釋源:《三國志.蜀志.先主備傳》:「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陰禦之。」裴松之注引

《世說》:「備屯樊城,劉表禮焉,憚其為人,不甚信用。曾請備宴會,蒯越、蔡瑁欲因會取備,備覺之,

偽如廁,潛遁出。所乘馬名的盧,騎的盧走,墮襄陽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備急曰:『的盧!今日厄

Page 30: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30 頁,共 58 頁

矣,可努力。』的盧乃一踴三丈,遂得過。」

說解:的盧馬是額上有白色斑點的馬,古人認為這種馬妨主。劉備憑的盧馬脫險,被傳誦為義馬救主。

後一般以「的盧馬」形容快馬。辛棄疾〈破陣子〉:「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摘自趙西堯等著《三國文化概覽》)

(四)讀諸葛亮〈出師表〉不墮淚者不忠,讀李密〈陳情表〉不墮淚者不孝,讀韓愈〈祭十二郎文〉不墮

淚者不慈(一說為不友)。

六、相關學習

(一)歷代詠諸葛亮之詩舉隅

1. 唐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語譯: 諸葛丞相的祠堂要去那兒找呢?原來在錦官城外,柏樹茂密的地方。祠堂階前的春草映著綠茵

茵的碧色,隔著樹葉還聽得見黃鸝鳥兒清亮的叫聲。從前劉備三顧茅廬煩請他平定天下,所以在劉

備與後主兩代中,都靠著老丞相的一片忠心開國與輔佐。他在討伐魏國的戰役中還沒得勝就先死去

了,使得英雄豪傑都忍不住悲傷而讓淚水流滿了衣襟。

2. 唐杜甫〈詠懷古跡〉二首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翠華想像空山裡,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武侯祠屋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語譯: 當年劉備謀攻東吳曾到達三峽;他駕崩時也在白帝城的永安宮。想像裡儀仗旌旗仍在空山飄揚;

白玉殿在荒郊野寺中難尋影蹤。古廟的松杉樹上水鶴築巢棲息;每年三伏臘月跑來祭祀的村翁。諸

葛武侯祠廟長年在附近為鄰;生前君臣一體死後的祭祀相同。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語譯: 諸葛亮的英名永垂人世,千古流芳;世人所尊崇的重臣遺像,肅穆清高。天下三分的局勢,是經他策劃

運籌;千百年來,他才能像鸞鳳振羽雲霄。他輔佐劉備,與伊尹、呂尚難分上下;指揮從容鎮定,蕭何、曹

參不能比擬。時運不好,東漢帝業實在難以復興;心志雖堅,終因軍務繁艱死於積勞。

3. 唐杜甫〈八陣圖〉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語譯: 論起諸葛亮的功勞,在三國裡要算蓋世第一,他的名氣是從八陣圖上成就的。這江面上流水湍

急,可是堆成八陣圖的石子,一點兒也沒有轉動;至今仍殘留餘恨的,便是劉先主併吞東吳這一件

失策的事情啊!

4. 晚唐李商隱〈籌筆驛〉 猿鳥猶疑畏簡書,風雲常為護儲胥。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

管樂有才終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他年錦里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

語譯: 自諸葛亮在此籌劃軍事後,直到今天,猿鳥還畏懼諸葛亮當年的軍令,風雲聚集,長久地護衛

著過去的營壘。諸葛亮雖然善於籌劃,但蜀漢終不免滅亡,劉禪被押送乘車到洛陽。

諸葛亮才能比起管仲、樂毅等賢相名將是毫不遜色羞愧的,然而關羽、張飛等將軍一一去世,

人才凋零,又能怎麼辦呢?往年曾來到成都城南錦里,經過諸葛亮祠堂宗廟,想到諸葛亮吟詠的〈梁

父吟〉,不禁讓人深深遺憾。

5. 南宋陸游〈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Page 31: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31 頁,共 58 頁

語譯: 早前年輕不知道世事的複雜,立志揮兵定中原浩氣如山。在雪夜乘戰船視察瓜洲渡口,秋風吹

起時騎著戰馬巡視大散關。自許是塞上長城能保家衛國,壯志未伸卻已經兩鬢斑白。諸葛亮〈出師

表〉是著名的作品,千年以來誰能與他爭鋒呢?

(二)李密〈陳情表〉

臣密言:

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臣

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無叔伯,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彊近

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獨立,形影相弔。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

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

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

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事偽朝,歷職郎署,本圖

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

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母孫二人,更相

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劉之

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

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願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

庶劉僥倖,保卒餘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說明:

李密,字令伯,三國蜀漢犍為郡武陽縣(今四川彭山)人。幼時父早逝,母再嫁,由祖母劉氏撫育成

人,及長,乃侍奉祖母至孝。蜀漢後主時曾任尚書郎,蜀亡後,晉武帝數度徵召其為官,皆以侍奉祖母辭

不赴命。武帝泰始三年(二六七)徵為太子洗馬(太子侍從官),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上此〈陳情表〉

懇辭。文中一片委婉真誠之情,晉朝既「以孝治天下」,武帝深受其孝心感動,乃停召,並賜奴婢二人,

及供養所需,助其終養祖母。

全文可分四段,首段敘述自己年幼喪父無母,與祖母劉氏老弱相依之孤苦情狀,以加強說明祖母對自

己撫養之深恩。第二段則說明其多次蒙朝廷徵召,「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面對急於星火的詔書,卻因祖

母病狀日篤,而有「臣之進退,實為狼狽」的兩難困境。第三段先點出「聖朝以孝治天下」,冀望因自己

的孝心能獲寬免。再更進一步陳言祖母以九十六高齡日薄西山,來日無多,陳述「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

報劉之日短也」的實情,委婉解說自己辭不赴詔的理由。末段具言懇請武帝成全其終養祖母之願。

全文陳情一片赤誠,孝心動人,加上委婉懇摯的說理,使其文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其中「臣無祖母,

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之名句,尤為自然真摯,是以歷來此表與〈出師表〉並列為千古抒

情文之佳構。

Page 32: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32 頁,共 58 頁

第四冊第 8課 荷塘月色

一、國學常識──清散文特色

朱自清的散文中藝術成就較高的是收入《背影》、《你我》諸集裡的〈背影〉、〈荷塘月色〉、《溫州的蹤

跡》之二的〈綠〉等抒情散文。朱自清的散文不僅以描寫見長,並且還在描寫中達到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他運用白話文描寫景致最具魅力,其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比如在描寫月

色下的荷花之美時,作者將它比喻爲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時,又用了

「彷彿遠處高樓上飄過來的渺茫的歌聲似的」一句,以歌聲比喻香氣,以渺茫比喻香氣的輕淡,這一通感

手法的運用準確而奇妙。

與上述絢麗穠豔的比喻相比,朱自清還有另一語言風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語言,在樸素的敍述中寄

寓真摯深沉的情愫。這類作品常常能表現作者正直、熱情、進步的心懷,其中影響最大的是〈背影〉。這

篇散文描繪了一幅父子車站送別的圖畫。文中用平易的文字描寫了父親爬上站臺的動作,於滑稽、笨拙的

動作中,傳達出父子間的真情。

二、修辭精華

(一)譬喻

1. 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明喻)

2. 正如‧‧

一粒粒的明珠,又如‧‧

碧天裡的星星,又如‧‧

剛出浴的美人。(博喻)

【本文第四段寫點綴「層層的葉子」的荷花時連續用「明珠、星星、美人」來比喻荷花,是屬於比喻裡的

博喻類。博喻是連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比喻共同描述同一個事物的修辭方法。其結構方式為 A像 B1,像

B2,像 B3……。】

3. 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明喻)

4. 葉子本是肩並肩‧‧‧

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

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明喻、擬人)

5. 月光如‧流水一般。(明喻)

6. 葉子和花彷彿‧‧

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

籠著輕紗的夢。(明喻)

7. 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明喻)

8. 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明喻)

9. 樹縫裡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暗喻)

10.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

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明喻、通感移覺)

11. 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明喻、通感移覺)

【用形象的詞語,把一種感官的感覺轉移到另一種感官上。是把人們的各種感覺(視覺、聽覺、嗅覺、味

覺、觸覺等)通過比喻或形容詞溝通起來的修辭方式。由於感官發生了轉移,所以這種修辭格又叫移覺。】

12. 蓮子清如‧水。(明喻)

(二)擬人

1. 嬝娜‧‧

地開著的。2. 羞澀‧‧

地打著朵兒的。3. 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

。4. 楊柳的丰姿‧‧

(三)映襯

‧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四)對偶 1. 棹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單句對)2. 夏始春餘。(句中對)葉嫩花初。(句中對)

Page 33: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33 頁,共 58 頁

(五)疊字

「疊字」的運用,不僅加強形象和語意的作用,且使得讀起來節奏鮮明,韻律協調,富有音樂美。文

中「疊字」的形態,有下列的排列方式:

1.「AA」型重疊詞──日日、縷縷、重重。

2.「AA的」型重疊詞──淡淡的、田田的、亭亭的、層層的、脈脈的、薄薄的、彎彎的、陰陰的。

3.「AA地」型重疊詞──漸漸地、密密地、靜靜地。

4.「一 AA 的」型重疊詞──一粒粒的。

5.「ABB」型重疊詞──峭楞楞。

6.「ABB 的」型重疊詞──陰森森的。

7.「AABB」型重疊詞──遠遠近近、高高低低。

8.「AABB 的」型重疊詞──蓊蓊鬱鬱的、曲曲折折的、隱隱約約的。

9.「AABB 地」型重疊詞──迷迷糊糊地。

三、補充資料(一)朱自清

其父名鴻鈞,字小坡,是個讀書人。小孩出生後,父親想到蘇東坡有詩云:「腹有詩書氣自華」(〈和

董傳留別〉),就為兒子取名「自華」,又聽算命先生說小孩的八字中所含的木、火、土、金、水五行中缺

火,又給他起個號「實秋」,因「秋」字半邊有「火」,而且還有「春華秋實」之意,不過是希望兒子命中

五行不缺,長大後能腹有詩書,學有所成。民國六年之後,父親一直賦閒在家,他感到家中經濟困難,為

減輕父親負擔,便改名自清,又取《韓非子.觀行第二十四》「董安于之性緩,故佩弦以自急」(董安于因

警覺到自己的個性比較遲緩,所以常佩帶弓弦來提醒自己必須積極些)之意,取字「佩弦」,以自警策。

1. 朱自清與新文學

朱自清在北京大學就讀時(民國五年至九年),正值新文學運動(六年)與五四愛國運動(八年),朱

自清深受影響,於民國八年即開始創作新詩。十年,在浙江省立一師(杭州)教書時,支持學生的文學活

動,湖畔派的詩人均曾受過他的指導。十一年,與友人劉延陵、俞平伯、葉聖陶共同創辦《詩》月刊,為

新文學史上的第一個新詩刊物。朱自清可以說是早期新詩運動的重要人物。民國十二年,又開始創作白話

散文,他和俞平伯同寫的〈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人稱「白話美術文的典範」。十四年,〈背影〉發表,

一時傳誦,確立了散文家的地位。以後他雖然逐漸轉向古典文學研究,但始終關心新文學的發展。民國二

十四年,《中國新文學大系》的新詩卷就是由他編選的(負責各卷編選的人,都是當時新文學界的重要人

物,如胡適、魯迅、周作人、郁達夫等)。

2. 朱自清與教育

朱自清自民國九年至十四年,一直在中學任教,以後雖然轉至清華大學,但他始終關心中學生的教育。

他先後和葉聖陶合寫了《精讀指導舉隅》、《略讀指導舉隅》、《國文教學》三書,又和葉聖陶、呂淑湘合編

《開明國文讀本》,同時,他自己又以通俗化的文筆寫了《經典常談》。如何以淺易、漸進的方式讓中學生

接受國文與中國文化,始終是朱自清關心的事情,至於朱自清作為一位教師,他的認真、嚴謹的教學態度、

以及他對學生的關懷,可參閱葉聖陶〈朱佩弦先生〉一文。

3. 朱自清與古典文學研究

民國十四年,朱自清至清華大學中文系任教,古典文學的研究又成為他的工作重點。他以一貫認真、

篤實的態度從事研究,所著《詩言志辨》詩可視為他研究中國文論的代表作,《經典常談》雖為通俗著作,

但其中仍然鎔鑄了他長期以來的許多學術成果。後人把這兩本書,連同他的一些論文、講義,合編為《朱

自清古典文學專集》兩冊。

Page 34: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34 頁,共 58 頁

(二)朱自清生平軼事

1. 戴耳環上洋學堂

朱自清生在一個保守的家庭,母親是一位典型的舊式婦女,她迷信「穿耳洞,配戴金質耳環」可以拴

得住性命,因為朱自清兩個哥哥皆是出生不久即夭折,母親怕他也長不大,自小就給朱自清穿耳洞,掛了

一隻金耳環,直到大學還不曾取去。朱自清本人是反對迷信的,因此對這個不自在的玩意兒,也一直忍受

著,直到結婚前,經過一再請求,母親終於答應他在廟中燒香拜佛,許願之下去掉這個耳環。結婚那天,

穿著長袍馬褂、瓜皮小帽、斜披著彩帶,還要像遊街似的去女家迎娶,一點也不馬虎,很多親戚覺得奇怪,

去北京讀了洋學堂的人,居然還會這樣聽話,誰知道他這般順服,完全出於一片孝心。

2. 由私塾到北大

朱自清自幼在私塾受傳統文化的薰陶。五歲時,由父親啟蒙課讀。時當清朝末年,科舉廢除,學校紛

紛成立,由於對兒子寄託了極大的希望,卻不信任新式教育,特地把朱自清送到中過秀才或中過舉的老師

那兒受教。據于維杰先生的〈朱自清的學術研究〉一文裡說:「這多半是在晚飯後,小坡公一面吃著落花

生、豆腐乾下燒酒,一面就低吟著朱先生作的文章。看見文章尾後有好評,字句邊上又有肥圈胖點,就點

頭稱是,欣然飲酒,且給坐在旁邊的兒子幾粒花生米,或一塊豆腐乾。若是文章的字句圈去的太多,尾後

且有責備的評語,那小坡公就要埋怨朱先生了,自然比文章上的評語說得厲害。在這個動氣的時候,雖並

不伸手去打兒子,卻往往把文章拿來出氣,投在火爐裡無情的燒掉。朱先生遭著這樣的情形,多半是忍不

住哭了起來;但這卻替他的文章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正由於他幼年時代有著嚴父的督導和良師的教誨,

所以他在早年就對國學的基本典籍,如經、史、古文等類的書有所涉獵,而奠定了日後創作的能力。

朱自清十四歲前後,才進入新式學校讀書,他考入江蘇省立第八中學(即後來的揚州中學)。在中學

時期,以成績優異而為全校師生所矚目。後考入北京大學預科。就讀不久又考入北京大學本科哲學系。

3. 與父親關係惡化

十九歲這年,他答應了由母親一手安排的婚姻,與揚州名醫武威三之女武鍾謙小姐結婚,婚後隻身北

上讀書。民國九年暑假後朱自清大學畢業開始工作,每月寄一半薪金回家,可是父母親並不滿意,因貧窮

而使家人失和。民國十年暑假,朱自清應聘揚州八中教務主任,父親聽了姨娘的話,向學校交涉代領薪水,

朱自清不得已辭職「出走」,從此父子很少往來。民國十一年,朱自清接出夫人和孩子後,在杭州組織起

小家庭。從此除了每月寄錢回家外,連書信也很少了。

民國十三年應夏丏尊之請,任教於白馬湖春暉中學。因為姨娘的跋扈,母親在家裡住不下去,朱自清

把母親和妹妹接出來住在一起。這時候除了仍舊寄錢外,和揚州老家幾乎斷絕了關係。

4. 擺脫不了的貧困

朱自清在重重的家庭負擔下,在生活的壓迫中,幾乎改變了他的人生觀,正感到前途茫茫時,在民國

十四年清華學校設大學部,經俞平伯推薦,於八月起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從此他一生服務於清華

大學,開始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創作則以散文為主。這實在是他一生中的重大轉機。

六個孩子相繼出世後,家務繁重,夫人武鍾謙因而積勞成疾,而於民國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因肺病

在揚州家中去世,年僅三十二。當時,朱自清不在揚州,家人怕朱自清過於悲傷,直到下葬之後才把這項

噩耗通知他。夫人去世的第三年,朱自清寫了〈給亡婦〉這一篇情真意摯的感人短文,悼念這位患難的妻

子。民國二十一年八月四日,朱自清和陳竹隱在上海舉行了簡單的婚禮。婚後朱自清仍然把全副精力用在

事業上,讓陳竹隱相當不習慣這樣的生活,後來逐漸了解朱自清對工作的熱愛、對學生的關懷、對文學的

貢獻,終於轉為支持,讓朱自清能夠全力投入學問及工作。

朱自清生活一向淡泊清苦,但生活的困頓並未消減他對於文學的熱忱。民國三十七年八月十二日,他

的身體終於支撐不住,在貧病交加中溘然長逝了,享年五十一歲。

Page 35: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35 頁,共 58 頁

第四冊第 9課 上樞密韓太尉書

一、國學常識──「古文」與「駢文」的區分

文體 別名 盛行時代 性質 特色 主張

古文 散文 唐宋

同屬無韻文

1.單行散句。2.不拘格式。

3.樸實無華。4.蘊涵教化。 文以載道

駢文 四六文 六朝 1.對偶工整。2.辭藻華麗。3.聲韻和諧。

4.多用典故。5.講究平仄。 形式美

二、形音義辨析(一)闕、闋

形 音 義 例

ㄑㄩㄝˋ

1.皇宮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 1.宮闕。

2,泛指帝王居住的地方,借

指朝廷。

2.(1)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莊子.讓王》)

(2)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岳飛〈滿江紅〉)

ㄑㄩㄝ 1.空缺。 1.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水經注》)

2.缺點。 2.裨補闕漏。(諸葛亮〈出師表〉)

闋 ㄑㄩㄝˋ 1.曲調。 1.離歌且莫翻新闋。

2.量詞。 2.一闋詞。

(二)稱

形 音 義 例

ㄔㄥˋ

1.相當,符合。 1.稱其氣之小大。

2.衡量輕重的工具,同「秤」。 2.磅稱。

3.配置得當。 3.相稱。

ㄔㄥ 1.計量輕重。 1.稱一稱重量。

2.名號,叫做……。 2.稱呼,稱做。

ㄔㄣˋ 適合於。 稱心如意。

三、詞義辨析

(一)疏蕩

‧ 是形容太史公之文灑脫疏放、跌宕多姿。疏,音ㄕㄨ,是「不密的」意思,若是形容花木或毛髮,則

有稀疏不茂密之意,例「秀眉疏髯,目瑩如電」,「名木夾戶、疏竹傍簷」。但用在形容文章上,則有豪

放不拘泥形式之意。所以不是細瑣條陳的「密」而是灑脫奔放的「疏」。而「蕩」則有放蕩不羈的意思。

「疏蕩」也可寫成「疏宕」,「宕」通「蕩」。若「宕」有延遲之意,則不可通「蕩」。

(二)倉廩府庫

‧ 古代於京師都會設「倉廩府庫」,其功用分別是:「倉」收藏穀物,「廩」收藏米粒,「府」收藏文書、

財物等貴重物品,「庫」收藏兵器。

(三)苑囿

‧ 是古代帝王專屬的大型遊樂園。通常大可至方圓數百里之廣的園林。裡面花木繁茂並畜養各類鳥獸以

供遊獵之用。無牆曰「苑」,有牆曰「囿」。

四、補充資料

Page 36: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36 頁,共 58 頁

(一)表示謙敬的詞語 1.謙詞:謙指自己

(1)先帝不以臣「卑鄙」。(諸葛亮〈出師表〉)

(2)庶竭「駑鈍」,攘除姦凶。(諸葛亮〈出師表〉)

(3)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諸葛亮〈出師表〉)

(4)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李斯〈諫逐客書〉)

(5)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李密〈陳情表〉)

(6)「僕」初到潯陽時……「僕」去年秋始遊廬山。(白居易〈與元微之書〉)

(7)近臘月下,景氣和暢,故山殊可。過足下,方溫經,「猥」不敢相煩。(王維〈山中與裴

秀才迪書〉)(8)二十「忝」科名,聞喜宴獨不戴花。(司馬光〈訓儉示康〉)

2.敬詞:尊稱他人,通常用在長輩或平輩

(1)太尉「執事」: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 (2)欲報之於「陛下」也。(諸葛亮〈出師表〉)

(3)逮奉「聖朝」,沐浴清化。(李密〈陳情表〉)(4)太尉茍以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二)蘇轍軼聞故事──蘇軾、蘇轍命名的深意

宋仁宗慶曆六年(西元一 0 四六年),蘇洵赴京應舉不第,轉而將希望寄託於兩個兒子,寫下〈名二

子說〉;時蘇軾十一歲,蘇轍八歲。文章白話大意如下:

車輻、車輪、車蓋、車軫,在一輛車上都各有作用,而車軾卻看似一點都不實用;雖然如此,如果去

掉車軾,車子也就不完整了。軾呀!我擔心你不會修飾外表啊!天下的車凡走過都留下輪迹,但談論車子

的功用時,卻從來不會提到輪迹;縱使如此,就算車翻了,馬死了,輪跡也不會有任何憂患,這是由於輪

跡擅長處於禍福之間。轍呀!我知道你終究能夠免於災患。

(三)蘇軾、蘇轍的比較

蘇洵曾帶蘇軾、蘇轍去拜謁張方平,張方平與兄弟二人談論之後頗為驚賞。第二天出了六個題目,讓

他們擬作,而自己偷偷在壁間窺視他們的反應。兩人得題後各自運思。蘇轍對某一題意有些疑慮,偷偷指

著題目請示哥哥,蘇軾也不答話,拿筆倒敲矮桌暗示語出《管子注》,蘇轍疑而未決;又指著下一題,蘇

軾用筆把題目勾去,馬上擬作文章。出來交卷給張方平,張方平讀了他的文章更為欣喜,而勾去的一題,

並無出處,乃是他故意要測試這對兄弟才學的陷阱。第二天,張方平見了蘇洵,告訴他說:「兩位公子都

是天才。大的聰明機敏,特別教人喜愛;但弟弟謹慎持重,成就可能會超過哥哥。」

《宋史.蘇轍傳》云:「轍與其兄進退出處無不相同」。這句話的意思是指他們兄弟倆在仁宗時同科進

士及第,在神宗時又同時因反對王安石新政而離開京城;元豐二年,其兄蘇軾以烏臺詩罪被捕入獄,他上

書請求以自己的官職為兄贖罪,不准,牽連被貶為監筠州鹽酒稅。元祐年間舊黨復起兩人又同被重用,哲

宗親政後又同時遠謫嶺南。但就性格、經歷及才情風格上而言,兩人卻有明顯的區別。

性格上,蘇軾豪放不羈,鋒芒畢露,蘇轍卻沖和淡泊,老成持重,據《宋史》本傳載,王安石以蘇轍

寡言鮮欲,對他素有敬心,而蔡京也以為蘇轍長厚,故恤典獨厚,因此蘇轍去世時贈太中大夫、並與三子

恩澤。而仕途經歷也不盡相同。仁、英、神宗三朝,蘇轍一直擔任幕僚,官銜職位都比蘇軾低得多。但在

元祐年間,蘇轍從小小的縣令一躍而為副相,而蘇軾卻輾轉遷徙,遠至海南儋州,後遇赦北返,死於途中,

年六十六歲。而蘇轍於兄長過世後,閒居許州,過了十二年的閒適生活,死時七十四歲。所以《宋史.蘇

轍傳》說蘇轍的爵位、年齡「皆優於其兄」。【參考改寫自曾棗莊《蘇轍評傳》,五南圖書公司】

五、相關學習

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漢、沔,其勢益張。至於赤壁之下,波流浸

灌,與海相若。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

Page 37: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37 頁,共 58 頁

哉」。

蓋亭之所見,南北百里,東西一舍。濤瀾洶湧,風雲開闔。晝則舟楫出沒於其前,夜則魚龍悲嘯於其

下。變化倏忽,動心駭目,不可久視。今乃得翫之几席之上,舉目而足。西望武昌諸山,岡陵起伏,草木

行列,煙消日出,漁父樵夫之舍,皆可指數。此其所以為「快哉」者也。至於長洲之濱,故城之墟;曹孟

德、孫仲謀之所睥睨,周瑜、陸遜之所騁騖;其流風遺跡,亦足以稱快世俗。

昔楚襄王從宋玉、景差於蘭臺之宮,有風颯然至者,王披襟當之,曰:「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

者耶?」宋玉曰:「此獨大王之雄風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蓋有諷焉!夫風無雄雌之異,而人有

遇不遇之變。楚王之所以為樂,與庶人之所以為憂,此則人之變也,而風何與焉?

士生於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今張君不以謫

為患,竊會計之餘功,而自放山水之間,此其中宜有以過人者。將蓬戶甕牖,無所不快,而況乎濯長江之

清流,挹西山之白雲,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不然,連山絕壑,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

此皆騷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烏睹其為快也哉? 元豐六年十一月朔日趙郡蘇轍記。

語譯 長江流出西陵峽,才進入平原,水勢便變得一瀉千里,奔騰壯闊。南邊會合了沅江、湘江,北邊

則與漢水匯聚,合流之後,水勢更加浩瀚。到了赤壁之下,水流沖激浩蕩,滾滾滔滔,遼闊有如海洋。清

河人張夢得先生貶官至齊安,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以觀賞長江勝景。而我哥哥子瞻把亭子

命名為「快哉」。

在快哉亭上所能見到的景觀,南北可達百里,東西三十里,江面波濤洶湧,風雲變幻不定。白天,船

隻在亭前往來如梭;夜裡可聽見亭子下有如魚龍悲鳴呼嘯。景色瞬息萬變,令人觸目驚心,無法長久觀看。

現在,可在亭子裡的茶几旁座位上欣賞這些景色,盡情地看個夠,令人心滿意足。向西眺望武昌方向群山,

山陵上下起伏,草木縱橫排列。煙消霧散時,晨曦普照,漁夫、樵夫的房舍都歷歷可數。這就是亭子取名

為「快哉」的緣故啊。至於長長沙洲的岸邊,古城的廢墟遺址,是曹孟德、孫仲謀所傲視爭雄之處,亦是

周瑜、陸遜率兵縱橫馳騁的地方,那些遺留下来的傳說與痕跡,也足以使一般世人稱快。

從前,宋玉、景差陪伴楚襄王遊賞蘭臺宮,一陣涼風吹來,颯颯作響,楚襄王敞開衣襟,迎著風,說:

「真令人爽快啊!這陣清風,是我和百姓共享的吧!」宋玉說:「這只是大王的雄風罷了,百姓怎麼能和

您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話,大概有諷刺的意味吧!風並無雄雌區別,但人卻有得意不得意之變。楚王

之所以感到快樂,而百姓之所以感到憂愁,正是因為人們的境遇不同,與風又有什麼關係呢?

士人活在世上,假如他心中無法痛快,那麼到哪兒去不會憂愁?倘若他心中坦蕩,不因外物影響而傷

害本身的性情,那麼到哪兒去不會快意?如今張君不因貶官而煩惱,利用辦公以外的空閒時間,縱情於山

水之間,他心中修養應遠遠超出一般人,即使是處於用蓬草編門,以破瓦片做窗的困窮之境,都没有什麼

不快樂的事情,更何况在清澈的長江中洗浴,與西山白雲作伴,竭盡耳目所能取得的快樂而使自己暢快呢!

若非如此,群山綿延,山谷深幽,遼闊的森林,參天的古木,清風吹拂,明月照耀,都是讓多愁失意的詩

人文士觸景傷情,感到悲傷憔悴而無法承受的景物,又哪裡看得出它令人暢快之處呢?

詩作欣賞──和子由澠池懷舊 蘇軾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1 已死成新塔○2 ,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3 驢嘶。

【注釋】○1 老僧:寺僧奉閑。○2 新塔:納骨所。○3 蹇:音ㄐㄧㄢˇ,跛足。

【按】 早在嘉祐元年,兄弟二人跟著父親蘇洵赴京趕考時,就曾投宿於澠池寺中,還題詩於壁上。而

今再過此地,卻人事已非,老僧奉閑已逝,牆壁傾頹,題詩已不復存矣。蘇軾又想起當年他們過崤山,路

程十分顛簸,未料所乘之馬又疲累至死,只好改騎蹇(跛足)驢趕路至澠池,路長人乏,耳中只聽到驢子

鳴嘶的種種艱辛情景。但無論怎麼艱辛,兄弟在一起總比分別的好,難怪子由會說「獨遊佳味少」,可見

兄弟兩人情誼之深厚。

Page 38: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38 頁,共 58 頁

第四冊第 10課 宋詞選

一、國學常識──詞的簡介

別稱

1.曲子詞:詞是根據「曲子(樂譜)」所填的歌「詞」。

2.詩餘:是由詩演變而來,是詩之餘緒。

3.樂府:詞與樂府有淵源,且二者同屬音樂與文學的結合。

4.長短句:詞的句子長短不一。

源起 1.傳承漢魏樂府遺風。2.改變唐詩形貌而來。

3.胡樂番曲的影響。4.君王貴族的大力提倡。

格律

1.字句:句數、字數皆有限制,不得任意增減。

2.平仄:限制每字之平仄,或進一步限制平上去入,在格律上,比近體詩嚴格。

3.用韻:平仄韻皆可押,可以換韻。各個詞調的協韻位置不同,須依曲度,而押韻處即是音樂

停頓處,故曲子不同,韻味不同。 4.對仗:可靈活運用,並無限制。

體制

1.詞牌:詞調通稱詞牌,乃記宮調音節,猶今之歌譜,並非題目,如〈念奴嬌〉、〈如夢令〉等。每

個詞調都有固定格律,作詞者須按曲譜填詞。早期的詞沒有題目,蘇軾開始在詞牌下另立題目。

2.字數:清毛先舒分──小令(五十八字以內)、中調(五十九~九十字)、長調(九十一字以上)。

3.單位:詞單位稱「闋」,除小令外,大部分的詞分成二片(上下片或上下闋);不分片的稱「單調」,

分片的稱「雙調」。分片是詞牌規定,表示音樂已奏完一段,上下片之間是暫時休止,故上片最後

一句稱「過拍」、「歇拍」;下片的起句稱「換頭」。依片數可分: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等四類。

發展

晚唐

五代

1.可信的詞大約在中唐前後,唐末五代,詞家漸多。

2.後蜀趙崇祚編《花間集》,收溫庭筠、韋莊等晚唐及五代詞家十八人作品,為我國第一

部詞集,內容以豔情閨思為主。(花間鼻祖:溫庭筠)

3.南唐中主李璟、後主李煜,都是詞的大家。(後主降宋後之作品,感慨至深,允稱傑作)

4.南唐馮延巳,為詞清新秀美,含蓄情深,開北宋一代風氣。

兩宋

時期

1.婉約小詞:承繼五代詞婉豔清麗的風格,體制以小令為主,稱為「婉約派」,以晏殊、

晏幾道、歐陽脩為代表,詞作清新婉約。

2.慢詞時期:突破小詞格局,發展長調慢詞。張先、柳永、秦觀為主要詞家。

3.豪放派:突破「詞為豔科」之約束,以詩為詞,表現自我的性情襟抱,開拓詞體新生

命。為詩人的詞。代表作家為北宋蘇軾、南宋辛棄疾、陸游等人。

4.婉約格律:注重音律,精鍊字句。抒情以婉約為宗。詞人的詞。代表作家──北宋周

邦彥、南北宋之交李清照。

清 代 清代納蘭性德,其詞亦可觀。

二、詞義辨析──經年

詞 義 例

經年 1.年復一年。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2.形容時間長久。 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白居易〈慈烏夜啼〉)

三、補充注釋── 生子當如孫仲謀 《三國志.吳書.孫權傳.注》引《吳歷》:「曹公出濡須,……權

數挑戰,堅守不出。權乃自來,乘輕船從濡須口入公軍,諸將皆以為是挑戰者,欲擊之。公曰:『此孫權,

欲身見吾軍部伍也。』敕軍中皆精嚴,弓弩不得妄發。權行五六里,回環作鼓吹。公見器仗軍伍整肅,喟

然歎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按,曹操曾同孫權父孫堅共討黃卓,孫權是其兒輩,

故有生子當如孫仲謀之慨。劉景升,即劉表。劉表的兒子劉琮當曹操攻荊州時,率部投降,曹操鄙視他,

所以稱為豬狗。

Page 39: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39 頁,共 58 頁

四、成語集錦

成語 釋義

情何以堪 事已違異常情,那種境況如何能忍受?含有感慨或體諒的語氣。

美景良辰 美好的時光,迷人的景色。

良辰媚景 美好的時光,宜人的景色。亦作「良辰美景」。

萬種風情 形容嬌媚動人。

風情月思 男女相互戀愛的情思。亦作「風情月意」。

曉風殘月 形容黎明時,晨風吹來,月猶未落的景象。

五、補充資料*白衣卿相──柳永

柳永(九九八?─一○六三?),字耆卿,初名三變,福建崇安人。與哥哥三復、三接,皆有文名,

時稱「柳氏三絕」。

三變成舉子時,常游蕩狹邪,善於寫歌填詞,教坊樂工,每每獲得新曲調,必請求他填詞,然後傳唱

流行,於是一時盡唱他的歌辭。按《藝苑雌黃》云:當時有人推薦其才,仁宗曰:「非填詞柳三變乎?」

曰:「然。」仁宗曰:「且去填詞。」原來仁宗留意儒雅,務本向道,素來深斥浮豔虛華之文,所以對他印

象很不好。三變,初考進士落榜,寫了一首〈鶴沖天〉表明他的感受。詞云:「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

明代暫遺賢,如何向。 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

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換了淺斟

低唱。」

他想考不上進士,就做專業詞人「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吧?於是他恣意狂蕩,縱游青樓酒館,

不再自我檢約,自稱「奉旨填詞」。不過他還是忘不了功名,後來又去投考,改名為永。景祐元年,才進

士及第,任睦州(浙江淳安)推官。按照舊例,初任之官可不限考績,得因人薦舉調升。柳永初到任,郡

守久聞其名,善意地與監司連名薦舉他,沒想到遭受物議,反而到該調升時不得調升。從此之後,詔命凡

初任之官,必須考滿(考績滿分)才能薦舉。

柳永的詞,多長調,在詞體的發展上,建功甚巨。詞從唐五代的小令發展到長調之後,使作者有較大

的發揮空間,到蘇軾時,又在詞的內涵方面充實開展,兩人將詞推展到一高峰,使宋詞蓬勃發展。

柳永這個才子詞人,由於他「連日疏狂」(風歸雲詞),不曾套上「名韁利鎖」(夏雲峰詞),至死之日,

家無餘財,由一群歌妓合資將他安葬。每逢清明節日,他們載酒餚在柳永墓旁飲食,稱之「弔柳七會」。

如此情形,正像他〈少年遊〉詞所寫「一生贏得是淒涼」。他生活雖然淒涼,但是詞作評價頗高。《四庫提

要》引項平齊的說法:「詩當學杜詩,詞當學柳詞」,因為柳永與杜甫都是寫實派的高手,精鍊於各種體製

與各種情調的作法。

柳永詞的盛行,使為翰林學士的蘇東坡忍不住問他的一位善歌的幕僚曰:「我詞何如耆卿?」對曰:「郎

中詞,只合十七八女子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

『大江東去』,東坡為之絕倒。」這說明兩人風格不同,各有千秋。

(資料來源:王保珍(1993)。《中國文學家傳》。臺北:里仁書局。P.181-184)

八、相關學習

(一)蝶戀花/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語譯:

Page 40: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40 頁,共 58 頁

倚著危欄站立了好久,春風飽含愁意輕柔地吹拂著。向遠望去,空曠的原野無邊無際。不禁地生起春

怨更千絲萬縷,夕陽斜照碧綠色草地,朦朦朧朧,那景致更是傷感迷離。我久久地無言站立,誰能理解我

此時的心意?本打算狂飲大醉一場,消我心中愁悶。可是對著美酒歌舞,雖然強裝歡笑來尋歡求樂,卻感

到索然無味。相思!千思萬想,爲了妳,日日消瘦衣寬帶鬆,日夜思念一再憔悴,我忍受著一切,都是為

了妳,無怨無悔。

說明:

這是一闋懷人詞。上片寫登高望遠,離愁油然而生。「佇倚危樓風細細」,「危樓」,暗示抒情主人公立

足既高,遊目必遠。「佇倚」,則見出主人公憑欄之久與懷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佇倚」的結果卻是「望

極春愁,黯黯生天際」。「春愁」,即懷遠盼歸之離愁。不說「春愁」潛滋暗長於心田,反說它從遙遠的天

際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試圖化無形為有形,變抽象為具象,增加畫面的視覺性與流動感;另一方面

也是因為其「春愁」是由天際景物所觸發。接著,「草色煙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斷天涯時所見之景。而

「無言誰會」句既是徒自憑欄、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見伊人、心曲難訴的慨歎。「無言」二字,若有

萬千思緒。下片寫主人公為消解離愁,決意痛飲狂歌:「擬把疏狂圖一醉」。但強顏為歡,終覺「無味」。

從「擬把」到「無味」,筆勢開闔動蕩,頗具波瀾。結穴「衣帶漸寬」二句以健筆寫柔情,自誓甘願為思

念伊人而日漸消瘦與憔悴。「終不悔」,即「之死無靡它」之意,表現了主人公的堅毅性格與執著的態度,

詞境也因此得以昇華。(資料摘錄自:〈古雅臺語人:柳永〉)

(二)青玉案 元夕/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次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語譯:

東風來了,黑夜中燦然地放出千樹銀花,更吹落如雨點般的星星。華貴的馬車走過,滿路飄香,鳳簫

悠揚地吹奏,玉壺的光輝閃耀,一夜間盡是魚燈龍燈的飄舞。頭上蛾釵垂下黃色的金線,盈盈笑語中,幽

香逐漸消散。在人群裡千百回尋訪,突然回頭一看,原來那人正在燈火幽暗的地方。

(三)醜奴兒 書博山道中壁/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語譯:

少年的時候不懂得什麼叫做憂愁,常常喜歡登上高樓。常常喜歡登上高樓,為了寫闋新詞而勉強說自己很憂愁。

如今嘗盡憂愁的滋味,想說卻又說不出口。想說卻又說不出口,而只是說:「好一個涼爽的秋天啊!」

說明:

這闋詞以「少年」與「而今」對比,表達了一種深刻的人生感受。上片說少年時登高望遠,氣壯如山,

不識愁為何物。無愁說愁,是詩詞中常見的文人習氣。下片轉入「而今」,轉折有力,不僅顯示時間跨度,

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經歷。在涉世既深又飽經憂患之餘, 進入「識盡愁滋味」的階段。所謂「識盡」,

一是愁多,二是愁深。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說,有的不便說,而且「識盡」而說不盡,說之亦復

何益? 只能「卻道天涼好個秋」了。比之少時的幼稚,這或許是老練成熟多了。其實「卻道」也是一種

「強說」。故意說得輕鬆灑脫,實際上也是難以擺脫心頭的沉重抑塞。周濟說辛詞「變溫婉,成悲涼」。讀

此詞者,當能辨之。

Page 41: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41 頁,共 58 頁

第四冊第 11課 燭之武退秦師

一、國學常識──春秋三傳比較

左 傳 公羊傳 穀梁傳

作者 魯太史左丘明(古文經) 公羊高(今文經) 戰國魯人穀梁赤(今文經)

起迄 魯隱公元年至哀公 27 年,計

255 年

魯隱公元年至哀公 14

年,計 242 年(同《春秋》)

魯隱公元年至哀公 14 年,計 242 年(同

《春秋》)

內容

比較

記春秋史事,以魯史為中

心,並旁及其他諸國

解釋《春秋》經的義例

及微言大義 同《公羊傳》,但較不豐富

體例 編年紀事 以問答體為主

解經

方式

以史事解經,多敘史事而少

義例 以義例解經,多義例而少敘史事

特色 先秦歷史散文佳構,兼具經

學、史學及文學價值

對春秋大義的正名分、

別善惡之解最為詳盡

詳於禮制,說理嚴明;闡發春秋大義最

為精當

注疏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 漢何休《注》唐徐彥《疏》 晉范寧《注》唐楊士勛《疏》

鄭玄評 善於禮 善於讖 善於經

范寧評 豔而富,其失也巫 辯而裁,其失也俗 清而婉,其失也短

二、《左傳》成語集錦

成語 釋義 出處

脣亡齒寒 比喻關係密切,休戚相關。 《僖公五年》:「輔車相依,脣亡齒寒。」

先聲奪人 比喻搶先以聲勢壓倒別人。 《昭公二十一年》:「先人有奪人之心,後

人有待其衰,盍及其勞,且未定也,伐諸?」

玩火自焚 比喻做壞事的人最後將自食惡果。 《隱公四年》:「夫兵猶火也。弗戢,將自焚也。」

眾叛親離 眾人反叛,親信背離;形容不得人心,處境孤

立。

《隱公四年》:「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

叛親離,難以濟矣。」

退避三舍 比喻遇到實力很強的對手,為避免正面衝突折

損太多,乃主動讓步,不與人爭。

《僖公二十三年》:「晉楚治兵,遇於中原,

其辟君三舍。」

篳路藍縷 篳路,以荊竹編製的柴車;藍縷,破衣。後比

喻創業的艱苦。亦作「蓽路藍縷」、「篳路襤褸」。

《宣公十二年》:「訓之以若敖﹑蚡冒篳路

藍縷,以啟山林。」

厲兵秣馬 磨利兵器,餵飽馬匹;意指完成作戰準備。亦

作「秣馬厲兵」、「勵兵秣馬」、「礪兵秣馬」。

《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

束載厲兵秣馬矣。」

甚囂塵上 喧譁嘈雜,塵沙飛揚。今多用為傳聞四起,議

論紛紛的意思;亦可指極為猖狂、囂張之意。

《成公十六年》:「楚子登巢車以望晉軍,…

曰:將發命也,甚囂且塵上矣。」

班荊道故 班,布置;荊,楚地出產的木材。形容朋友在

途中相遇,互敘舊情。。

《襄公二十六年》。相傳伍舉和聲子在鄭國

野外相遇,把荊條鋪在地上,一起坐下吃

東西,並談回楚國的事。

城下之盟 敵國軍隊兵臨城下,抵擋不住,被迫與敵人簽

訂和約。喻戰敗屈服之意。

《桓公十二年》:「大敗之,為城下之盟而

還。」

痛心疾首 痛恨、怨恨到極點。亦作「疾首痛心」。 《成公十三年》:「諸侯備聞此言,斯是用

痛心疾首,暱就寡人。」

Page 42: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42 頁,共 58 頁

成語 釋義 出處

食言而肥 喻言而無信,說話不守信用。

《哀公二十五年》,戰國魯大夫孟武伯常失

信於魯哀公。在一次宴會中,孟武伯問哀

公的寵臣郭重為何如此肥胖,哀公藉機諷

刺說:「是食言多矣,能無肥乎?」

歎為觀止 形容事物極好,令人讚嘆不已。

《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

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

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

吾不敢請已。」

數典忘祖 典,指過去的禮制、歷史。數典忘祖謂敘述過去

禮制歷史時,卻忘掉祖先原有的職掌;比喻忘本。

《昭公十五年》:「籍父其無後乎?數典而

忘其祖。」

視民如傷 看待人民如同對傷患,唯恐有所驚擾;形容在

上位者對人民愛護之深。

《哀公元年》:「臣聞國之興也,視民如傷,

是其福也。」

爾虞我詐 指彼此互相詐騙,形容人際間的鉤心鬥角。 《宣公十五年》:「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言不由衷 言詞與心意相違背。 《隱公三年》:「信不由中,質無益也。」

「中」與「衷」同義,均指內心。

有恃無恐 有依靠而無所顧忌。 《僖公二十六年》:「室如懸罄,野無青草,

何恃而不恐?」

鞭長莫及 馬鞭雖長,卻打不到馬腹;喻力量有所不及。 《宣公十五年》:「雖鞭之長,不及馬腹。」

大義滅親 指為了維護公理正義,對犯罪的親屬不徇私

情,使其接受應得的法律制裁。

《隱公四年》:「石碏,純臣也。惡州吁而

厚與焉,『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

病入膏肓

膏,中醫上指心下脂肪。肓,膈上薄膜。膏肓相

傳是身體內藥力所不及的地方-指人病重,無藥

可救。後喻事情已到無可挽回的程度。

《成公十年》:「醫至,曰:『疾不可為也,

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

藥不至焉。』」

一鼓作氣 作戰時擊第一聲鼓,戰士們最能鼓足勇氣。喻

做事時要趁著初起時的勇氣去做才容易成功。

《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

再而衰,三而竭。」

東道主人 泛稱接待或宴請賓客的主人。 本課

食指大動 指將有美味的東西可以吃,或面對美食而食欲

大開。

《宣公四年》,楚人獻大鱉給鄭靈公,此時

鄭國大夫子家與子公將入朝覲見,子公忽

然食指動,遂告訴子家說:「他日我如此,

必嘗異味。」

欲蓋彌彰 想要遮蓋掩飾反而更加顯明。 《昭公三十一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

蓋而名章,懲不義也。」

一問三不

三不知,即始、中、終三者皆不知;指從頭至

尾全部都不知道。

《哀公二十七年》:「文子曰:『吾乃今知所以

亡,君子之謀也,始、中、終皆舉之而後入焉。

今我是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三、補充注釋──春秋訂盟之法 要點有四:一為「殺牲」、二為「載書」、三為「歃血」、四為「埋約」。

其大略情況為:先鑿地為坎,用牛、羊或馬為牲,殺之於坎上,割牲左耳,盛於盤中;取牲血,盛於敦

中,由主事者讀載書以告神;然後參與盟會者一一微飲牲血,古人稱此儀式為「歃血」,故云「歃血為

盟」。歃血之後,將盟約正本置於牲上,埋書於土中──若請河神為鑑,則沉於水中──盟約副本則由

與盟者各持一分而歸。訂盟之後,若不遵守盟約,稱為「渝盟」。為了約束參盟者不隨便「渝盟」,故訂

盟時之盟辭,多詛咒之詞。茲舉《左傳》所載盟辭為例:

Page 43: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43 頁,共 58 頁

桓元年《左傳》:「夏四月,丁未,公及鄭伯盟于越,結祊成也。盟曰:『渝盟,無享國!』」

四、《左傳》篇章補充── 〈曹劌論戰〉 《左傳‧莊公十年》

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乃入見。

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

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

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

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白話翻譯

齊國軍隊侵略我國,莊公準備迎戰。曹劌請求進見莊公。他的鄉人說:「在位的人自然會謀畫,又何必去參與

呢?」曹劌說:「在位者淺薄,不能深謀遠慮。」於是去進見莊公。

曹劌問莊公憑藉什麼作戰?莊公說:「舒適美好的衣服,不敢專有,一定分給他人。」曹劌回答說:「小的恩惠

無法普遍,人民是不會跟從的。」莊公說:「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不敢增加,一定對神誠實。」曹劌回答說:「小誠

實無法取得神的信任,神是不會降福的。」莊公說:「大小的訟案,雖然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依照實情處理。」

曹劌回答說:「這是忠於人民的表現,可以一戰。出戰時,請讓我跟從。」

莊公和曹劌共乘一部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交戰。莊公準備擊鼓進軍,曹劌說:「還不行。」齊軍擊了三次鼓後,

曹劌說:「可以了。」齊軍戰敗。莊公準備追擊,曹劌說:「還不行。」曹劌下車察視齊軍的車輪痕跡,再登上車前

橫木瞭望齊軍,說:「可以了。」於是追擊齊軍。

戰勝後,莊公問曹劌為何如此做。曹劌回答說:「作戰,靠的是勇氣。第一次擊鼓士氣振作,再擊鼓就衰退,

第三次擊鼓就竭盡了。他們士氣竭盡我們正飽滿,所以能打敗齊軍。大國,虛實難以料測,怕有埋伏。我看齊軍的

車輪混亂,旌旗歪倒,所以才敢追擊他們。

〈介之推不言祿〉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 推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懷無親,外內弃

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竊人之財,

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下義其罪,上賞其姦,上下相蒙,難與處矣。」其母曰:「盍亦求之?

以死,誰懟?」對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對

曰:「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其母曰:「能如是乎?與女偕隱。」遂隱而死。晉

侯求之不獲。以緜上為之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白話翻譯

晉侯賞賜跟隨他流亡的人,介之推從不談賞賜,賞賜也從沒給過他。

介之推說:「獻公的九個兒子,只剩君王在世了。惠公、懷公沒有親近的人,國內外都離棄他們。如果上天不

滅絕晉國,必定會有君主。主持晉國祭祀的人,除了君王還有誰?這是天意立君主為王,而那幾個人卻自以為是自

己的功勞,這不是欺騙嗎?偷別人的財物,尚且叫做盜,何況是冒取上天的功勞當做是自己的呢?下位者把罪過當

成義理,上位者賞賜他們的罪惡,上下相互欺矇,這就難和他們相處了。」

介之推的母親說:「何不去討賞呢?就算到死,能怨誰?」介之推回答說:「既已責備他們的罪過還去效法,那

我的罪過就更深重的了!況且已口出怨言,就不該再受他的俸祿。」介之推的母親說:「也讓他知道一下,如何?」

介之推回答說:「言語,是身體的文飾。身體就要隱遁了,哪用得著文飾?文飾就是求顯達了。」介之推的母親說:

「你真能這樣嗎?那我和你一起隱遁。」於是隱居到死。晉侯找不到介之推,就把緜上作為他的祭田。說:「這是

用來表示我的過失,並且表揚好人。」

Page 44: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44 頁,共 58 頁

第四冊第 12課 韓非子-定法

一、國學常識──法家學派

學說重點 代表人物 相關著作

臣民共守的法令。就是說國君要修明一切的法制,要

著明一切的憲令;慎法的就要賞,違令的就要罰,罰

就要用重刑,賞就要覈實。

戰國初期的

李悝、戰國中

期的商鞅

1.李悝曾相魏文侯,著有《李

子》32 篇,今已不傳。

2.商君相秦,著《商君》一書。

君王駕馭臣下的手段。國君要打破封建制度,要因任

而授官,循名而責實,要操持生殺之權柄,以課群臣

的功能。

申不害

申不害相秦,著有《申子》

2 篇。

勢 強調勢位於君主的重要,認為君主只要掌握政府的權

威,即可號令人民莫敢不從。 慎到 著作今已不傳。

1.韓非繼承了荀子性惡的思想,兼採法家學說,認為

法、術、勢三者不可偏廢,形成一套完整而嚴密的思

想體系,成為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

2.闡性惡:荀子主性惡,韓非繼承師說,又加推闡,認

為人性重私利,全無化而之善的可能,認為無「法」

不足以為治。

3.明變以求治:韓非則認為時代不同,所面對的問題也

隨之而改變;問題既已不同,則解決問題的方法自然

也隨之而有異。

4.反德治,重法治:韓非反儒家的德治,以為「法」是治

國的唯一標準,側重在如何控制被治系統上的法治。

5.反賢智,重勢位:以術治國、御臣;法家有法、術、勢

三派、申不害重術,商鞅重法,慎到重勢,韓非兼有各

派之長以為法、術彼此相輔相成,國家才能富強平治。

韓非 《韓非子》55 篇。

二、詞義辨析

(一)操「殺生」之柄

此指「殺」或「生」,即「死」或「活」。而不是佛教講殺害生命之「殺生」。

(二)「十使昭侯用術」和「十飾其法」

兩句中的「十」都是虛數,意指「多數」,「很多」之意。如「十室之邑」、「十年樹木」。

(三)連「什、伍而同其罪」

「什」和「伍」都是實數,指五家十家相連保。但「什錦」的「什」就不是實數的「十」,而是品物

雜陳的意思。

三、補充資料──韓非列傳(節選)

韓非者,韓之諸公子也。喜刑名法術之學,而其歸本於黃老。非為人口吃,不能道說,而善著書。與

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為不如非。

非見韓之削弱,數以書諫韓王,韓王不能用。於是韓非疾治國不務脩明其法制,執勢以御其臣下,富

國彊兵而以求人任賢,反舉浮淫之蠹而加之於功實之上。以為儒者用文亂法,而俠者以武犯禁。寬則寵名

譽之人,急則用介冑之士。今者所養非所用,所用非所養。悲廉直不容於邪枉之臣,觀往者得失之變,故

Page 45: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45 頁,共 58 頁

作〈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十餘萬言。

然韓非知說之難,為〈說難〉書甚具,終死於秦,不能自脫。

〈說難〉曰:「宋有富人,天雨牆壞。其子曰:『不築且有盜。』其鄰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財,

其家甚知其子而疑鄰人之父。昔者鄭武公欲伐胡,迺以其子妻之。因問羣臣曰:『吾欲用兵,誰可伐者?』

關其思曰:『胡可伐。』迺戮關其思,曰:『胡,兄弟之國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聞之,以鄭為親己

而不備鄭。鄭人襲胡,取之。此二說者,其知皆當矣,然而甚者為戮,薄者見疑。非知之難也,處之則難

矣。

昔者彌子瑕見愛於衛君。衛國之法,竊駕君車者罪至刖。既而彌子之母病,人聞,往夜告之,彌子矯

駕君車而出。君聞之而賢之曰:『孝哉,為母之故而犯刖罪!』與君游果園,彌子食桃而甘,不盡而奉君。

君曰:『愛我哉,忘其口而念我!』及彌子色衰而愛弛,得罪於君。君曰:『是嘗矯駕吾車,又嘗食我以其

餘桃。』故彌子之行未變於初也,前見賢而後獲罪者,愛憎之至變也。故有愛於主,則知當而加親;見憎

於主,則罪當而加疏。故諫說之士不可不察愛憎之主而後說之矣。

夫龍之為蟲也,可擾狎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人有嬰之,則必殺人,人主亦有逆鱗,說之者

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

人或傳其書至秦。秦王見〈孤憤〉、〈五蠹〉之書,曰:「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恨矣!」

李斯曰:「此韓非之所著書也。」秦因急攻韓。韓王始不用非,及急,迺遣非使秦。秦王悅之,未信用。

李斯、姚賈害之,毀之曰:「韓非,韓之諸公子也。今王欲并諸侯,非終為韓不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

不用,久留而歸之,此自遺患也,不如以過法誅之。」秦王以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遺非藥,使自殺。

韓非欲自陳,不得見。秦王後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申子、韓子皆著書,傳於後世,學者多有。余獨悲韓子為說難而不能自脫耳。

太史公曰:韓子引繩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極慘礉少恩。皆原於道德之意,而老子深遠矣。

語譯:

韓非,是韓國的貴族子弟。他愛好刑名法術學問。他學說的理論基礎來源於黃帝和老子。韓非有口吃

的缺陷,不善於講話,卻擅長於著書立說。他和李斯都是荀卿的學生,李斯自認為學識比不上韓非。

韓非看到韓國漸漸衰弱下去,便屢次上書規勸韓王,但韓王沒有採納他的意見。當時韓非痛恨治理國

家不致力於修明法制,不能憑藉君王掌握的權勢用來駕馭臣子,不能富國強兵尋求任用賢能之士,反而任

用誇誇其談、對國家有害的文學遊說之士,並且讓他們的地位高於講求功利實效的人。他認為儒者用經典

文獻擾亂國家法度,而遊俠憑藉著武力違犯國家禁令。國家太平時,君主就寵信那些徒有虛名假譽的人,

形勢危急時,就使用那些披甲戴盔的武士。現在國家供養的人並不是所要用的,而所要用的人又不是所供

養的。他悲歎廉潔正直的人不被邪曲奸枉之臣所容,他考察了古往今來的得失變化,所以寫了〈孤憤〉、〈五

蠹〉、〈內外儲〉、〈說林〉、〈說難〉等十餘萬字的著作。

然而韓非深深地明了遊說的困難。他撰寫的〈說難〉一書,講得非常詳細,但是他最終還是死在秦國,

不能逃脫遊說的禍難。

〈說難〉說道:「宋國有個富人,因為天下雨毀壞了牆。他兒子說:『不修好將會被盜』,他的鄰居有

位老人也這麼說。晚上果然丟了很多財物,他全家的人都認為他兒子特別聰明卻懷疑鄰居那位老人。從前

鄭武公想要攻打胡國,反而把自己的女兒嫁給胡國的君主。就問大臣們說:『我要用兵,可以攻打誰?』

關其思回答說:『可以攻打胡國。』鄭武公就把關其思殺了,並且說:『胡國,是我們兄弟之國,你說攻打

它,什麼居心?』胡國君主聽到這件事,就認為鄭國君主是自己的親人而不防備他,鄭國就趁機偷襲胡國,

占領了它。這兩個說客,他們的見解都是正確的,然而言重的被殺死,言輕的被懷疑,所以知道某些事情

並不難,如何去處理已知的事就難了。

從前彌子瑕被衛國君主寵愛。按照衛國的法律,偷駕君車的人要判斷足的罪。不久,彌子瑕的母親病

了,有人知道這件事,就連夜通知他,彌子瑕就詐稱君主的命令駕著君主的車子出去了。君主聽到這件事

Page 46: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46 頁,共 58 頁

反而讚美他說:『多孝順啊,為了母親的病竟願犯下斷足的懲罰!』彌子瑕和衛君到果園去玩,彌子瑕吃

到一個甜桃子,沒吃完就獻給衛君。衛君說:『真愛我啊,自己捨不得吃而且想著我!』等到彌子瑕容色

衰退,衛君對他的寵愛也疏淡了,後來得罪了衛君。衛君說:『這個人曾經詐稱我的命令駕我的車,還曾

經把咬剩下的桃子給我吃。』彌子瑕的德行和當初一樣沒有改變,以前所以被認為孝順而後來被治罪的原

因,是由於衛君對他的愛憎有了極大的改變。所以說,被君主寵愛時就認為是聰明能幹而愈加親近。被君

主憎惡了,就被認為是罪有應得而愈加疏遠。因此,勸諫遊說的人,不能不調查君主的愛憎態度之後再遊

說他。

龍屬於蟲類,可以馴養、遊戲、騎牠。然而牠喉嚨下端有一尺長的倒鱗,人要是觸動牠的倒鱗,一定

會被牠傷害。君主也有倒鱗,遊說的人能不觸犯君主的倒鱗,就差不多算得上善於遊說的了。」

有人把韓非的著作傳到了秦國。秦王見到〈孤憤〉、〈五蠹〉這些書,說:「唉呀,我要是見到這個人

並且能和他交往,就是死也不算遺憾了。」李斯說:「這是韓非撰寫的書。」秦王因此立即攻打韓國。起

初韓王不重用韓非,等到情勢吃緊,才派遣韓非出使秦國。秦王很喜歡他,但未相信任用。李斯、姚賈嫉

妒他,在秦王面前詆譭他說:「韓非,是韓國貴族子弟。現在大王要吞併各國,韓非到頭來還是要幫助韓

國而不幫助秦國,這是人之常情啊。如今大王不任用他,在秦國留的時間長了,再放他回去,這是給自己

留下的禍根啊。不如給他加個罪名,依法處死他。」秦王認為他二人說的對,就下令司法官吏給韓非定罪。

李斯派人給韓非送去了毒藥,教他自殺。韓非想要當面向秦王陳述是非,又不能見到。後來秦王後悔了,

派人去赦免他,可惜韓非已經死了。

申子、韓子都著書立說,留傳到後世,學者大多有他們的書,我唯獨悲歎韓非撰寫了〈說難〉而本人

卻逃脫不了遊說君主的災禍。

太史公說:韓子依據法度作為規範行為的繩墨,決斷事情,明辨是非,用法嚴酷苛刻,絕少施恩。都

原始於道德的理論,而老子的思想理論就深邃曠遠了。

(節選自:楊鍾賢、郝志達譯註(1995)。《史記》第三冊。臺北:建宏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P.609-619)

四、相關學習

◎《韓非子》寓言選讀

(一)目不見睫

楚莊王欲伐越,莊子諫曰:「王之伐越,何也?」

曰:「政亂兵弱。」

莊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王之兵,自敗於秦、晉,喪地數百里,

此兵之弱也。莊蹻為盜於境內,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亂也。王之亂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

目也。」 王乃止。(《韓非子‧喻老》)

語譯:

楚莊王打算攻打越國,莊子勸說道:「君王為什麼要攻打越國?」

說:「越國的政局動蕩,軍隊衰弱。」

莊子說:「我很擔心這件事。有時,人的智謀如同人的眼睛一樣,能看到百步以外的地方,但看不見

自己的睫毛。君王的軍隊戰敗於秦、晉兩國後,已喪失數百里的土地,這是軍隊衰弱;莊蹻在國內稱寇,

官府還沒能夠拘捕他,這是政局動盪。君王的兵弱政亂,不在越國以下,而您打算攻打越國,這個智謀就

如同人的眼睛。」 楚莊王於是放棄了攻打越國的打算。

說明:「目不見睫」其意並不在於說人的眼睛看不到睫毛,而是說人往往看不到自己的弱點和毛病,眼睛

總是看到別人的缺點,從而導致做出錯誤的判斷。

(二)楊子過宋

Page 47: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47 頁,共 58 頁

楊子過於宋東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惡者貴,美者賤。楊子問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

不知其美也;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

楊子謂弟子曰:「行賢而去自賢之心,焉往而不美!」(《韓非子‧說林上》)

語譯:

楊子路過宋國東部,住在一家旅店裡。店主人有兩個妾,容貌醜陋的,地位尊貴;容貌漂亮的,身分

卑賤。楊子詢問其原因,旅店主人說:「漂亮的人以自己美而驕傲,但我不以為美;相貌醜陋者以自己醜

而自卑,但我不以為其醜。」

楊子對弟子說:「做賢德之事而沒有自以為賢德之心的人,怎麼能不美呢?」

說明:這篇寓言通過旅店主人對美醜兩妾的看法,闡述了一個做人的道理:謙虛的人往往得到別人的尊重,

驕傲的人往往受到別人的鄙棄。

(三)衛人教女

衛人嫁其子而教之曰:「必私積聚!──為人婦而出,常也;其成居,幸也。」

其子因私積聚。其姑以為多私而出之。其子所以反者,倍其所以嫁。其父不自罪於教子非也,而自知

其益富。 今人臣之處官者,皆是類也。(《韓非子‧說林上》)

語譯:

衛國有個人,當他的女兒出嫁時,教導她說:「到了婆家,一定要積攢私蓄!──做人家的媳婦,被

休逐回家,是常有的事;能和丈夫白頭偕老,是僥倖。」

他的女兒到了婆家,便拚命積攢私蓄。她的婆婆嫌她私房太多而把她休掉了。這個女兒帶回娘家的財

物比出嫁時帶走的要多一倍。她的父親不責備自己教女不當,反而自以為聰明,以為可以增加財富了。

如今人臣為官處世的方法,都是這一類呀。

說明:

在封建社會,做官從來就是同金錢聯繫在一起的。故事中,衛人唯一的生活信條是「必私積聚」。而

且,他以此教女,樂此不疲。女兒被休逐出,他非但不因自己教育錯誤,破壞了女兒的家庭生活幸福,內

疚自責,反而因看到女兒帶回了私房錢,自認聰明過人,計高一籌。如此荒唐、可悲的人物形象刻畫寄寓

了韓非子辛辣的諷刺。從而,抨擊了為官者只知刮民膏脂、聚斂私財,不關心百姓疾苦,不為群眾辦事的

齷齪行徑。

(四)三人成虎

龐恭與太子質於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曰:「不信。」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曰:「不信。」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寡人信之。」

龐恭曰:「夫市之無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之去魏也遠於市,議臣者過於三人,願王

察之。」

龐恭從邯鄲反,竟不得見。(《韓非子‧內儲說上》)

語譯:

龐恭與太子將要做為人質押在趙國。臨行時,龐恭對魏王說:「假如有一個人說市集上有老虎,君王

Page 48: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48 頁,共 58 頁

您相信嗎?」

魏王說:「不相信。」

「有兩個人說市集上有老虎,君王您相信嗎?」

魏王說:「不相信。」

「有三個人說市集上有老虎,君王您相信嗎?」

魏王答道:「這我相信。」

龐恭說:「市集上本來就沒有老虎,這是明明白白的,但是因為有三個人都這樣說,結果也就成了有

老虎。如今邯鄲和魏國的距離遠遠超過市集,說我閒話的人也肯定不止三個人,希望君王能夠細心考察。」

當人質期滿龐恭從邯鄲返回魏國的時候,他終究不能被魏王召見。

說明:

「謊言重複一千遍,也便成了真理。」對於虛構的事物傳聞多了,也往往被人們誤以為真。一個人對

於傳聞應當採取分析的態度,要對傳聞加以剖析鑒別,千方百計弄清事實真相,切不可輕言盲從,人云亦

云,殆誤大事。

「三人成虎」也說明「人言可畏」,有意的造謠和無意的傳說,常常使一些無辜的人身陷困境。別有

用意地製造流言,不負責任地散布蜚語,都是做人所不可取的。

(五)齊桓公好服紫

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當是時也,五素不得一紫。

桓公患之,謂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貴甚,一國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

止之,何不試勿衣紫也?謂左右曰︰『吾甚惡紫之臭。』」公曰:「諾。」

於是左右適有衣紫而進者,公必曰︰「少卻,吾惡紫臭!」於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國中莫衣

紫;三日,境內莫衣紫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語譯:

齊桓公喜歡穿著紫色的服飾,全國趨「紫」若鶩地仿傚他穿紫衣。在這時期,五匹白布抵不上一匹紫

布的價值。

齊桓公耽憂這種不良風氣,對管仲說:「寡人喜歡穿紫衣,造成紫布價格昂貴,全國人喜好穿紫衣的

風潮不止,該怎麼辦呢?」管仲建議說:「君侯要制止這種不良風氣,何不試著不穿紫衣呢?您對左右近

臣說:『寡人十分厭惡紫衣的味道。』」齊桓公說:「好。」

在這時候,左右近臣正好有位穿紫衣的人進來,桓公就說:「退後一點,我討厭紫衣的味道!」在當

天,侍衛近臣沒人穿紫衣;次日,首都沒人穿紫衣;第三天,全國沒人穿紫衣。

說明:這則寓言以具體的事例,完整的情節,鮮明的人物與對話,說明上行下效的道理,極具《韓非子》

寓言的特色。

韓非選擇以春秋五霸的齊桓公作為寓言的主角,以桓公的偏好紫衣,引起全國趨之若狂的盲目仿傚,

引發紫布價格狂飆的故事,鮮活地刻劃出上行下效的負面效應。齊桓公不愧是明君,憂心自己行為所引發

的不良現象,遂向賢相管仲請教解救之道;管仲並不說大道理,只建議桓公改穿他種顏色的衣服,並說自

己討厭紫色的味道。文末,韓非子以誇張的筆法形容風行草偃的速度之快:「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

國中莫衣紫;三日,境內莫衣紫。」現實世界,當然不可能有此神效,這便是寓言略帶誇張的技巧與特色。

韓非藉由本則寓言提醒世人︰領導人物的言行舉止,乃至於興趣、偏好,都會在無形中對世人產生不

可忽視、不可預測的影響力;領導者必須隨時隨地注意自己作為表率的身分與可能產生的副作用,才能使

社會安定,風俗淳美。由此一意義而言,本則寓言雖已時移世異,但放眼當前社會風氣,仍具深刻的現實

意義。

Page 49: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49 頁,共 58 頁

第四冊第 13課 先生媽

一、形音義辨析──瀉、洩、泄

形 音 義 例

瀉 ㄒㄧㄝˋ 1.水向下急流。 1.一瀉千里、傾瀉。

2.拉肚子。 2.腹瀉、上吐下瀉。

洩 ㄒㄧㄝˋ

1.液體排放、氣體散逸,通「泄」。 1.洩洪、瓦斯外洩。

2.透露、露出,通「泄」。 2.洩密、洩底、洩露。

3.發散、發抒,通「泄」。 3.洩恨、發洩。

泄 ㄒㄧㄝˋ

1.液體或氣體排出,通「洩」。 1.排泄。

2.透露、露出,通「洩」。 2.泄露、泄密。

3.發散,通「洩」。 3.泄恨、泄憤。

ㄧˋ 姓。 春秋時魯國有泄柳。

二、補充注釋

1. 公醫 日本統治臺灣第二年,即公布臺灣公醫規則,以治療有鴉片煙癮的臺灣人。日本當局由日本招聘

醫生到臺灣各村莊擔任公醫,他們和警察一起擔任村莊的衛生和醫療,執行第一線公共衛生任務。公醫

主要負責該地傳染病的預防、種牛痘、環境消毒、驗屍等工作。

2. 矯風會 日本統治臺灣初期為推動同化政策,改變臺人語言和風俗習慣,乃於廳縣以下成立「天然足

會」、「國語普及會」、「矯風會」或「敦風會」等各種教化團體。一九一四年受到日本伯爵板垣退助在臺

發起「臺灣同化會」之影響,臺北廳三角湧區長黃純青發起組成「同風會」倡導革新風教、矯正陋習和

打破迷信。

3. 國語家庭 在日據時期皇民化政策中,推行國語運動是當時極重要的措施。日本政府首先全面取消學校

裡的漢文科,禁止漢文報紙的漢文欄,阻絕隔斷臺灣人學習漢文、創作漢文的管道。並且由臺北開始推

行國語家庭的制度,規定一個家庭只要全家人都說日語,即可向當局申請認證,核准通過後,發與「國

語家庭認定證書」、獎章和貼在門口的「國語家庭門標」。政府可提供實質優惠與國語家庭,例如優先錄

取公職、優先取得營業執照、學童子女優先進入學校就讀。到後期戰時物資缺乏時,還可優先獲得糧食

物資的配給。

4. 改姓名 皇民化運動裡,在國語運動的下一步,即推行改日本姓名運動。一九四○年臺灣日本政府開放

臺灣人民申請,准許將漢姓改為日本姓名。並規定若要申請,必須全戶所有人一起改姓名。當時當局積

極勸說名人仕紳、國語家庭成員申請改姓名。然而改姓名會牽涉到整個祖宗家族的根本,對看重宗族家

族觀念的漢人而言,事關重大,因此雖然日本政府極力鼓吹,真正申請的臺灣人並不多,據統計實施三

年後的普及率也僅有百分之二。

三、補充資料──吳濁流小說介紹

1.《水月》 《水月》,民國二十五年,發表於《臺灣新文學雜誌》,是吳濁流最早發表的小說。原文為

日文,日題叫くらげ,意為海蜇、水母,一種低等動物。民國五十年,始見中文譯本,題目改為「水月」。

寫的是客家人的故事,反映一個客家人,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突破環境宿命的現象。男主角仁吉看到熟

睡的妻子蘭英,因操勞家務:養豬、餵奶、砍柴、挑水、燒飯,白天還要到農場做工,竟然蒼老得那麼快,

三十歲看起來有五十多歲,而深感內疚,自責無能,因為他只是農場的雇員。他不甘心自己中學畢業拿這

Page 50: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50 頁,共 58 頁

等待遇,一直想往上爬,但在日本人的壓制下,經過十年的奮鬥,還是原地踏步。本篇的結局:「他(仁

吉)的夢想,像水裡的月亮一樣,圓了又缺,缺了又圓。」文題取名「水月」,合乎小說主題。

2.《功狗》 《功狗》寫於昭和十二年(民國二十六年),在苗栗五湖公學校任職的年代,因為臺日教員

的待遇不平等,吳濁流嘲諷自己這一輩子,也無非是一隻「有功之狗」而已。《功狗》描寫一個農家子弟

洪宏東,由於勤奮認真,成績優異,自公學校畢業後,被母校請為代課教員。他非常賣力,使學校屢次得

獎,但最後升遷的卻是日本校長。他幾十年來還是代課教員,心力交瘁,導致吐血,請假三個月之後,卻

收到「退職令」。因為失業,家裡斷炊。他向開米店的當年學生貸米,卻換來無情的侮蔑。當他五歲小孩

指著掛滿牆上的獎狀問他:「那些獎狀很像大鈔票,可以拿去買糖果嗎?」「那些都是無用的東西。」最後

他痛哭了。

3.《陳大人》 《陳大人》,一九四五年三月發表於《新新雜誌》。小說描寫陳英慶因懂得一點漢字和日

語,做了巡查捕(大人),但他甘為統治者鷹犬,仗勢欺負自己的同胞。他六親不認,毆打只是在簷下劈

竹篾的親舅;協助支廳長侵占劉舉人的傳家花瓶;逮捕抗日義士;巧取豪奪別人的妻子和財產。因同胞的

反撲,檢舉他貪汙而入獄,最終淪為乞丐。

4.《亞細亞的孤兒》 《亞細亞的孤兒》是吳濁流的成名小說,道盡日據時代,臺灣人的處境,以及身

分的模糊與迷失。小說主角胡太明,出生鄉間望族,後來在公學校當教員。在學校裡,日臺教員待遇不同。

胡太明愛上日本女教員久子,校長為防止他們戀愛,把久子調職他校。久子走後,胡太明到日本留學,以

為可以提高身分,卻受到歧視,回到臺灣,立刻又嚐到失業的痛苦,因留了學,反而受到鄉人的冷嘲熱諷,

最後憤而出走到中國。然而胡太明在中國,感到更大的矛盾,覺得自己只是一個不合時宜的人,甚至要隱

藏臺灣人身分。雖然在南京謀了教職,並與他的學生結婚。但因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差異大,使他深感苦

惱。中日關係惡化時,胡太明不能跟友人參加抗日,在猶豫中暴露了臺灣人身分,受到間諜嫌疑而入獄。

不久,得到學生的救助,逃回臺灣。在基隆一上岸,就有特務跟蹤,當時凡到過中國的,都有間諜嫌疑。

接著發生中日戰爭,胡太明被徵召到廣東。胡太明目睹戰爭的殘酷,精神發生錯亂,又被送回臺灣。他的

哥哥是御用紳士,努力於皇民化運動,虐待鄉民;他雖心裡痛苦,但無能為力。戰爭愈激烈,日本對臺灣

人,更極盡剝削與榨取,弟弟因被強制奉公而夭折。胡太明工作不如意,辦雜誌失敗,企圖與日本不合作

運動,也無法實現,一切理想化為泡影。他因過度悲憤,終於發瘋。在日本、中國、臺灣都無法認同之下,

胡太明成了亞細亞的孤兒。(胡太明的異母弟弟志南,因奉公運動,過於勞累而病倒,藥石罔效。)

*皇民化運動 1.措施

(1)推行日本語言的政策,限制對原本語言的使用,推動所謂「國語家庭」(國語の家)。

(2)更改姓氏運動:要求改用日本姓氏。

(3)要求一般人民對日之丸(日の丸)國旗的敬愛,並要求齊唱君之代(君が代)國歌。

建立神道教的象徵物神社。 (4)基於教育敕語(道德教育)的國家教育。

2.過程

皇民化運分成二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 1936 年底到 1940 年的「國民精神總動員」,重點在於「確立對

時局的認識,強化國民意識」。通過各種思想宣傳與精神動員,致力於消彌臺灣人的「祖國」觀念,灌輸

大日本臣民思想。第二階段是 1941 年到 1945 年的「皇民奉公運動時期」,主旨在徹底落實日本皇民思想,

強調挺身實踐,驅使臺灣人為日本帝國盡忠。日本人為強化組織功能,成立各種奉公會團體,臺灣人民被

迫參加,將運動推向社會的最基層。

臺灣總督府為推動皇民化運動,開始強烈要求臺灣人說國語(日語)、穿和服、住日式房子、放棄臺

灣民間信仰和祖先牌位、改信日本神社、同時也要每日向日本天皇居所膜拜。此外,殖民政府也在 1940

年公佈改姓名辦法,推動廢漢姓改日本姓名的運動。

Page 51: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51 頁,共 58 頁

附錄:補充教材一 勞山道士

一、形音義辨析──杳、渺、緲、藐

形 音 義 例

杳 ㄧㄠˇ

1.不見蹤影。 1.而客杳矣。

2.深遠。 2.民氣杲乎如登於天,杳乎如入於淵。(《管子‧內業》)

3.昏暗。 3.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屈原‧山鬼》)

渺 ㄇㄧㄠˇ

1.水遠貌。 1.晚雲接水共渺瀰,遠沙疊草空萋萋。(李咸用〈江南曲〉)

2.泛指「遼遠」。 2.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蘇軾〈赤壁賦〉)

3.微小。 3.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蘇軾〈赤壁賦〉)

緲 ㄇㄧㄠˇ 1.細微。 1.緲,微也。(《古今韻會舉要》)

2.茫然高遠。 2.十洲隔八海,浩緲不可期。(陳陶〈懷仙吟〉)

藐 ㄇㄧㄠˇ

1.幼小。 1.以是藐諸孤,辱在大夫。(《左傳‧僖公九年》)

2.輕視。 2.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孟子‧盡心下》)

3.遙遠。 3.藐蔓蔓之不可量兮。(《屈原‧悲回風》)

二、詞義辨析

(一)觀宇

「觀、廟、寺、宮、祠、庵」今日皆可指稱「廟宇」,如〈勞山道士〉中便稱道教廟宇為「觀」,然這

些詞語並非等同,而是有所差異的。

「廟」最初指的是宗廟,也就是一個家族供奉祖先牌位的處所,古代除了奴隸外,上至天子,下至士

者,都設有祖廟,後來,除了祭祖的家廟外,和尚、尼姑、道士所居住的地方也可以稱作「廟」,祭祀土

地公的稱「土地公廟」,祭拜關羽的稱「關帝廟」,因此,「廟」逐漸成為祭祀場所的統稱,不管是祭祀祖

先,或是供奉佛祖,或是奉祀前賢的地方,都可以用「廟」來稱呼。

「寺」在古代是官署名稱,即所謂的衙門,本來和宗教建築無關,例如古代有大理寺、太常寺等衙門

機關;而「寺」成為宗教場所,是因為東漢時西域僧人傳經到中國,住在鴻臚「寺」,久而久之,人們就

把僧人所居住的地方稱作「寺」,如:相國寺、靈隱寺等都是有名的寺廟。至於「宮」也不是一開始就是

寺廟的稱呼,它原本是先秦時的房屋通稱,但是佛教盛行時期,許多帝王貴族都將宮改建為寺廟,因此寺

廟便因襲了「宮」這個名稱,「宮」逐漸成為寺廟的稱呼;而唐代尊崇道教,「宮」逐漸特指規模宏大的道

教寺廟,至今我們稱道教的寺廟為「宮」,如:武當山的紫霄宮、太和宮;又因道教廟宇總修得富麗堂皇,

彷彿宮中華美的「觀」,所以道教的廟也稱作「觀」,如:北京白雲觀是道教聖地,建於唐朝開元二十七年

(西元七三九年),距今已有一二○○餘年歷史之久。

「庵」及「祠」其實也可代表寺廟。「庵」原指圓形的草舍,是一種簡易的住所,多是窮人、隱者、

和尚、道士在居住,而現在一般指尼姑、道姑所住的小廟。「祠」最初表示春祭,是春天時對鬼神的祭祀,

然漢代之後,「祠」的意思由祭神變為祭神的處所,且從祭拜神明擴展到祭拜賢人,供奉先賢的廟也可稱

作祠,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便將祭祀諸葛亮的廟宇稱作「丞相祠」,

而柳宗元也有「柳侯祠」為人所瞻仰祭拜;至今,供奉祖先的廟也叫「祠」了,所以我們隨處可見宗祠、

祠堂等祭祖的屋宇。

大體來說,「廟」為統稱,常指佛教廟而言,「寺」為奉佛的地方,「宮」一般就指道教的寺廟,而「觀」

則是道教廟的別稱;至於,「祠」主要指祭祀祖先、先賢之處,「庵」一般指信奉佛教的尼姑、道姑所住的

小廟了。

(二)稽首

Page 52: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52 頁,共 58 頁

「拱、揖、跪、拜、叩首、頓首、稽首」都是古代向人行禮的禮節,「拱」就是拱手,兩手在胸前合

抱向人行禮,以表示敬意,所以《論語》中曾記載子路有一次與孔子走失,向荷蓧丈人問是否曾見過孔子,

被丈人反譏一頓後,還是很有禮貌地「拱而立」,便是兩手相合於胸前向丈人行禮致意。「揖」也是拱手行

禮,但兩手不只是在胸前相合而已,還要在兩手相合後往前伸出,所以古時君子比箭,總會「揖讓而升」,

來個先禮後兵,雙方的態度都是值得敬佩的。

「跪」作為禮節時,表示跪拜之意;若兩膝著地,伸直大腿腰部挺直,稱為「長跪」。「拜」也是種跪

拜禮,跪下以後,兩手在胸前拱合,然後低頭到手,頭並沒有碰地,所以杜甫三別作品中的〈新婚別〉有

言:「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姑嫜指公公婆婆,也就是說女子未嫁過門,還不能向公婆行跪拜禮。

「叩首」則是指俯首到地來表示敬意,即現在所謂的「磕頭」,而「頓首」也是磕頭的意思。「稽首」

與「頓首」義相近,然表達的敬意有輕重的差別,「稽首」重而「頓首」輕,稽首時,頭伏在地上的時間

較長,顯得更敬重,往往用於臣子敬拜君王的時候;而頓首時,頭碰到地上就抬起,時間較短,所以「稽

首」在古代所謂「九拜」中是最恭敬的行禮。

三、補充資料──(一)時間副詞

文 言 語 體

過去時

【已經過去】既、已、業 已經

【追述過去】向、初、本、適、始、故 以前、當初、剛才

【曾經有過】嘗、曾 曾經

現在時 方、正、適、會 正、正在

未來時 將、行、行將、方、且、垂、其、欲 將、將要

不定時

【長久】常、永、素、雅、恆、久 常、經常、長久

【短暫】尋、已而、未幾、須臾、俄、俄而、頃、俄頃、頃刻 不久、不一會兒

【終結】終、卒、遂、訖 終於、最後

【急速】遽、奄、立、急、旋、忽、速、亟、卒然 立即、突然、忽然

【漸進】稍、徐、漸 逐漸、漸漸、緩緩

【頻率】又、復、數、累、屢、亟、往往 常常、再次、多次

(二)蒲松齡與《聊齋誌異》

蒲家雖曾富裕,但到了松齡時,已是沒落的耕讀家庭,所以松齡的成長環境可說相當接近平民式的;

而一輩子的仕宦不得意,加上分家時沒有得到多少財產,使得松齡的生活一直處於困頓的情況。這些境況,

無形中使松齡的心態更加貼近市井小民,加以擔任江淮幕府的經歷更令他深知民間疾苦,這種種因素加上

他對現實的不滿及理想的追求,遂造就了《聊齋誌異》這部不朽傑作。

《聊齋誌異》是蒲松齡畢生心血之作,康熙十八年(一六七九,松齡四十歲)時初具規模(本書序文

──〈聊齋自誌〉──亦在此時寫成),此後仍不斷有新作增補,由〈夏雪〉等篇可知,在康熙四十六年(一

七○七)時仍有新作。松齡在〈聊齋自誌〉中說:

才非干寶,雅愛搜神;情類黃州,喜人談鬼。聞則命筆,遂以成編。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郵筒相

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積益夥。

這段文字說明了《聊齋》題材的來源。這許多神怪與人事的故事,經由松齡豐富的想像力及高超的文學技

巧,幻化成近五百篇的作品。

(三)《聊齋誌異》的內容

《聊齋誌異》共包括四百九十餘篇作品,題材的共同特點就是「異」,所寫的內容不是現實生活中的

常人、常事,而是具有奇異特點的人和事。具體來說,大體可分為三類,一是花妖、狐魅、仙人、精怪以

及與它們有關的故事,二是奇人異行,三是罕見的自然現象或事件。從文體上說,大約有二百多篇作品,

Page 53: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53 頁,共 58 頁

篇幅較長,敘事婉轉,屬於「用傳奇法,而以志怪」的傳奇體小說,另有大約一半的作品,沿襲六朝以來

志怪小說的傳統,篇幅短小,情節單純,屬於雜記怪異之事的筆記小說。(張稔穰《聊齋誌異藝術研究》)

《聊齋誌異》是蒲松齡的「孤憤之書」,當然對於社會現實有所揭露、抨擊,全書中對於官府的貪暴

殘虐、土霸的蠻橫惡行、科舉的弊端多有著墨。例如:皇帝以鬥蟋蟀為樂,竟逼得農家孩子投井自殺(〈促

織〉);宰相倚仗權勢,「荼毒人民,奴隸官府」(〈續黃粱〉);縣令上任百日,即誅殺五十八名百姓(〈潞令〉);

典史接受小偷賄賂,逼民女懸樑自盡(〈梅女〉)等。在〈夢狼〉中,蒲松齡大膽表示「天下之官虎而吏狼

者,比比也」,在〈成仙〉也說道:「強梁世界,原無皂白,況今日官宰半強寇不操矛弧者耶!」(註:矛

弧:矛和弓,指殺人工具。)上自皇帝宰輔,下至縣令衙役,任何執政官吏的惡言劣行,無不是蒲松齡批

判攻擊的對象。此外,土豪劣紳橫行鄉里、荼毒人民的行徑,也是蒲松齡所痛恨的,如〈小謝〉寫陶生作

詩譏諷鄉紳,鄉紳買通官吏,迫使陶生下獄;〈崔猛〉寫巨紳之子看上李申妻子後,引誘李申賭博,再強

拉李妻抵債;〈商三官〉寫商父酒醉嘲笑豪紳,豪紳將其打死,商氏兄弟告訴不許;〈竇氏〉寫地主誘姦農

家姑娘竇氏。至於,「履考不中」的蒲松齡對於科舉考試有著切膚之痛,科舉制度的弊端,科場的黑暗,

以及對知識分子的戕害,蒲松齡在《聊齋》中有著深入的批判,如〈司文郎〉、〈考弊司〉、〈王子安〉、〈何

仙〉、〈三生〉等作品,或嘲諷試官有眼無珠,或揭露學官敲詐勒索,或描寫知識分子在功名引誘下,癡迷

呆傻的可悲可笑情態;蒲松齡對科舉的批判,可謂入木三分,字字血淚。

蒲松齡有所憎必有所愛,聊齋誌異引人注目的作品,除了針對現實不滿而作的諷刺小說外,全書中,

還有許多歌頌愛情、友情、善良人性的作品,例如:〈阿寶〉寫窮書生孫子楚為了追求阿寶,魂魄相隨,

後又化為鸚鵡,飛入阿寶家。癡情感動阿寶及其父母,兩人得以結合;後孫子楚病死,阿寶自縊以殉,又

感動了閻王,放二人回陽間。另外,〈封三娘〉寫范十一娘和狐女封三娘交朋友,在封三娘的幫助下,死

而復生,得以與孟秀才聯姻。〈嬌娜〉則寫一對青年男女間的純潔友情;〈雷曹〉寫人和神交朋友;〈陸判〉

寫人和鬼作朋友;這些作品可以說是蒲松齡有鑑於現實社會的爾虞我詐,缺乏真正友誼,有意寫出的情義

之作。至於〈嬰寧〉、〈小翠〉、〈喬女〉、〈狐諧〉等,或描寫天真爛漫的少女,或寫狐精,都充滿人性光輝,

歌頌善良的人性。

(四)蒲松齡生平軼事 1. 蒲松齡道旁搜奇

相傳蒲松齡創作《聊齋誌異》時,每天坐在大路旁,以煙、茶款待行人,向他們蒐集故事,回家後便

記錄下來,並加以潤色。蔣瑞藻《小說考證》卷七引《三借廬筆談》:「作此書時,每臨晨,攜一大磁甖,

中貯苦茗,具淡巴菰一包(淡巴菰,即菸草),置行人大道旁。下陳蘆襯,坐于上,煙、茗置身畔。見行

道者過,必強執與語,搜奇說異,隨人所知。渴則飲以茗,或奉以煙,必令暢談乃已。偶聞一事,歸而粉

飾之。如是二十餘寒暑,此書方告蕆(蕆,音ㄔㄢˇ,完成),故筆法超絕。」

2. 蒲松齡避而不見王士禎

蒲松齡文名著於當時,但屢試不利,長期在家鄉做塾師。他為人耿介,不喜與達官貴人往來。相傳王

士禎曾三次登門拜訪,蒲松齡都避而不見。蔣瑞藻《小說考證》卷七引《三借廬筆談》:「相傳先生居鄉里,

落拓無偶,性尤怪僻。為村中童子師,食貧自給,不求於人。」「王阮亭(士禎)聞其名,特訪之,辟不

見,三訪皆然。先生嘗曰:『此人雖風雅,終有貴家氣,田夫不慣作緣也。』其高致如此。」

3. 蒲松齡拒售稿給王士禎

相傳蒲松齡著《聊齋誌異》初成,王士禎想向蒲松齡購此書稿,被蒲松齡拒絕。後鑑於王士禎的誠意,

蒲松齡讓人把書稿送去請他看,王士禎一夜便讀完,略加評語,仍由原人帶回。蔣瑞藻《小說考證》卷七

引《三借廬筆談》:「漁洋(士禎)欲以三千金售(售:買)其稿,代刊之,執不可。又託人數請,先生鑑

其誠,令急足(急足:急行送信的人)持稿往。阮亭一夜讀竟(竟:完),略加數評,使者仍持歸。」王

士禎後回以〈奉題誌異詩〉:「姑妄言之姑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

可視為蒲松齡創作《聊齋》的註腳。

Page 54: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54 頁,共 58 頁

附錄:補充教材二 指喩

一、成語集錦

成語 釋義

養癰遺患 長了毒瘡不去醫治,終將形成大患。比喻姑息養奸,必遺後患。

或作「養癰致患」、「養癰自禍」、「養癰自患」、「養癰貽害」、「養癰貽患」、「養癰成患」。

防微杜漸 防備禍患的萌芽,杜絕亂源的開端。謂防患於未然。亦作「杜漸防萌」。

防患未然 在禍患沒有發生之前就加以防備。

未雨綢繆 鴟鴞在未下雨前,便已著手修補窩巢。比喻事先預備,防患未然。

曲突徙薪 比喻事先採取措施,以防患未然。

臨渴掘井 比喻事到臨頭才著手準備,為時已晚。亦作「臨渴穿井」。

江心補漏 船到江中才補漏洞。比喻事有缺失不先預防,臨時才補救,但為時已晚。

旦夕之危 比喻非常急迫危險。

旦夕禍福 形容禍福無常。常運用在禍害方面,多為警惕之語。

顧此失彼 指不能全面兼顧,注意這個卻忽略了那個。亦作「顧三不顧四」、「顧一不顧二」。

絞盡腦汁 形容用心思考,費盡腦力。

久病成醫 人久病則熟知藥性及醫理。比喻對某種事情有豐富的閱歷,造詣精深,成為內行。

三折肱而成良醫 人常生病則能揣摩得知治療的方法。比喻多遭挫折必經驗豐富。

二、補充資料

1.敏而好學的青少年期

方孝孺幼年時聰敏好學,五六歲時即好學不倦,方孝孺之父方克勤為浙江寧海名儒,因此,他自小就

受到了很好的儒家思想教育。他每日所讀之書積厚高達一寸,勤學可以想見,同鄉之人因此將他比作唐代

的韓愈,稱呼他為「小韓子」。……方克勤又被誣陷,受到牽連,在京師含冤被誅。方孝孺追從父願,前

往宋濂門下拜師求學。宋濂弟子中,以方孝孺最有才華、最為出名,宋濂也稱讚他:「百鳥中見此孤鳳」。

但其不重視詞章文藝,一心以闡明王道、致天下太平為己任。孝孺家境清寒,曾有一回臥病之時,家中糧

食絕盡,他笑著告訴家人:「古人也有三旬(一個月)才吃九天的,天下貧窮的又豈僅我一人呢?」

2.明惠帝倚重之左右手

洪武十五年(一三八二)十二月,由於大臣吳沉、揭樞的推薦,明太祖朱元璋下令讓方孝孺進京進見。

次年正月,朱元璋在奉天門召見了他,方孝孺的才學和言談舉止都令太祖讚賞,但卻並未重用他,僅對太

子說道:「此莊士,當老其才。」意謂自己不用,卻當為太子儲備方孝孺如此的人才。十年後,方孝孺年

三十五,第二次被推薦給太祖,太祖仍然說:「今非用孝孺時。」只命他為漢中教授,他至漢中每日與學

生講學不倦。後來蜀王聘任方孝孺為世子之師,並以殊禮尊崇他,將其讀書之廬題名為「正學」,因而後

來學者皆稱呼他為正學先生。

明惠帝朱允炆即位後,根據太祖當年遺命,召方孝孺為翰林院仕講,後又升為侍講學士、文學博士。

惠帝極信任方孝孺,許多國家大事都向其諮詢,讀書疑難也都請教他,當時修《太祖實錄》及《類要》諸

書,孝孺皆為總裁。

明洪武十八年(一三八五)和二十二年(一三八九),在童伯禮的盛情邀請下,方孝孺曾兩度蒞臨寧

海前童精舍講學,見石鏡山峰巒峭壁間高懸著一塊巨大無比的石壁,當雨雪瀝瀝而下,石壁濡潤,晶瑩如

Page 55: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55 頁,共 58 頁

鏡,太陽一照,光芒四射。方孝孺乃以石鏡來取名,稱為「石鏡精舍」,方孝孺在石鏡精舍這段時間裡,

時年二十八至三十二歲,正是他精力充沛,智慧敏睿之時。他既講學布道,又挑燈夜讀,著書立說,聞名

於世的《遜志齋集》很多篇章是在石鏡精舍撰寫的。

3.被俘不降,慘遭滅十族

建文三年,靖難事起,惠帝亦派兵北伐,當時討伐燕王的詔書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因為燕軍驍勇

善戰,王師逐漸失利。建文四年(一四○二),燕軍攻破京師,惠帝在大火中失去蹤跡。燕王進京後,文

武百官多見風轉舵,投降燕王。惟方孝孺拒不投降,被捕下獄。

當時方孝孺已經是名聞天下的第一大儒,其學識品德為四海所稱頌。朱棣領兵南下時,其謀士姚廣孝

曾對他說,城破之日方孝孺是絕不會投降的,但萬萬不能殺他,否則天下讀書種子將會滅絕。朱棣點頭答

應。當燕軍攻破南京後,朱棣屢次派人到獄中向方孝孺招降,希望借用方孝孺的威信來收攬人心,所以請

他撰寫新皇帝即位的詔書。方孝孺堅決不從,朱棣又派孝孺的學生廖鏞、廖銘二人前去勸說,反被方孝孺

痛斥一頓。最後朱棣強行派人押解方孝孺上殿,方孝孺披麻戴孝而入,悲慟至極,哭聲響徹大殿。

朱棣上前安慰方孝孺,告訴他惠帝已死,並勸他輔助自己即位,就像周公輔助成王一樣。方孝孺厲聲

質問朱棣:「為何不立惠帝的兒子或弟弟為君呢?」朱棣只好命人把筆墨拿到方孝孺面前,強迫他寫詔書。

方孝孺接筆寫上「燕賊篡位」幾個字後,即擲筆於地,邊哭邊罵道:「死即死耳,詔不可草!」朱棣見方

孝孺寧死不屈,即威脅他說:「你不怕被誅九族嗎?」方孝孺義無反顧地斥責說:「即使誅我十族又怎樣?」

朱棣怒不可遏,令武士用刀抉其口,剔其舌,方孝孺滿臉鮮血,仍忍痛怒罵不絕。

事後朱棣派人大肆搜捕方孝孺的親屬,行刑當日把他們押往刑場一一殺害,「孝孺十族之誅,有以激

之也。愈激愈殺,愈殺愈激,至於斷舌碎骨,湛宗燔墓而不顧。」(錢士升《皇明表忠記》)。方孝孺看著

弟弟方孝友將被殺的時候,流下了眼淚,方孝友說:「阿兄何必淚潸潸,取義成仁在此間。華表柱頭千載

後,旅魂依舊到家山。」方孝孺始終沒有屈服。孝孺最後被判腰斬,處死於南京聚寶門外。傳說腰斬後,

方孝孺還能以肘撐地爬行,以手沾血連書十二個半的「篡」字才斷氣。方孝孺被殺後,無人敢收屍,戴德

彝撫屍慟哭不已,德彝絕食三日。朱棣將方孝孺九族誅盡還無法息怒,便把方孝孺的門生和朋友也算作一

族一併予以處死,被殺者共達八百七十三人,投獄和流放充軍者更逾數千。(參考資料:《明史.方孝孺傳》)

三、相關學習──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節錄)

扁鵲過齊,齊桓侯客之。入朝見,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

桓侯謂左右曰:「醫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為功。」後五日,扁鵲復見,曰:「君有疾在血脈,不治恐深。」

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不悅。後五日,扁鵲復見,曰:「君有疾在腸胃間,不治將深。」桓

侯不應。扁鵲出,桓侯不悅。後五日,扁鵲復見,望見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問其故。扁鵲曰:「疾之居

腠理也,湯熨之所及也;在血脈,鍼石之所及也;其在腸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雖司命無奈之何。

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後五日,桓侯體病,使人召扁鵲,扁鵲已逃去。桓侯遂死。

語譯:

扁鵲路過齊國,齊桓侯以客禮接待扁鵲,扁鵲進入朝廷,一見面就說:「君有疾在皮膚表面,如果不

醫治就會更加嚴重。」桓侯說:「我沒有病。」扁鵲出去後,桓侯對左右說:「醫生都是好利,想把沒病的

人當成有病治好。」五天之後,扁鵲又去見他,說:「你的病已經走到了血脈,不治療恐怕會更加嚴重。」

桓侯說:「我沒病。」扁鵲出去後,桓侯很不高興。又過了五天,扁鵲又去見他,說:「你的病已經走到了

腸胃間,不治療會更嚴重。」桓侯不回答。扁鵲出去,桓侯又不高興。又過了五天,扁鵲又去見他,一望

見桓侯就倒退離去。桓侯差人去問原因。扁鵲說:「當病因發生的位置在皮膚時,熱敷一下就可以治好;

進到血脈,用鍼石也可以治好;進到腸胃,還在藥酒效力所能到達的地方也還治得好;等進入骨髓,就算

掌管人性命的神也無可奈何。現在桓侯的病因已進到骨髓,我是沒有辦法了。」過了五天,桓侯真的發病

了,派人召請扁鵲來,扁鵲已經逃離齊國。桓侯於是病死了。

Page 56: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56 頁,共 58 頁

附錄:補充教材三 原君

一、國學常識──(一)文體簡介:原

釋義 「原」,推究其本源也。《易.繫辭上》:「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有溯源本始的

意思,乃就某單一主題探論其本原的作品。

特色 (1)論題範圍大。(2)以先賢言行為立論根據。

(3)立論深刻,論證充分。(4)篇章結構嚴謹。

相關著作 自《淮南子.原道訓》、劉勰《文心雕龍.原道》以來,至唐有韓愈「五原」(〈原道〉、

〈原性〉、〈原毀〉、〈原人〉、〈原鬼〉),遂成一獨立的議論文體。

(二)古今君王的作為、百姓評價、君臣關係

作為 百姓評價 君臣民之關係

今君

逐天下:荼毒百姓,離散天下人子女。

得天下:敲剝百姓骨髓,離散百姓子

女奉我淫樂。

視如寇讎、名

為獨夫。

1. 臣下以為:君臣之義無所逃於天地之

間,獨厚一家一姓。

2. 天下為客,君為主。

古君 畢世為天下人經營,謀公利,除私

害。

如父如天般愛

戴君王。

1. 湯武可以革桀紂之命。

2. 民貴君輕,天下為主,君為客。

二、形音義辨析──既、即、及

形 音 義 例

既 ㄐㄧˋ 已經,副詞。 1. 其既得之也,……,曰:「此我產業之花息也。」

2. 春服既成。(《論語‧先進》)

即 ㄐㄧˊ

1.近、靠近、投向,動詞。 1.若即若離。

2.立刻,副詞。 2.立即出發。

3.若、假使,連接詞。 3.即使。

及 ㄐㄧˊ 1.趕得上,動詞。 1.迅雷不及掩耳。

2.古君位傳襲制度中兄弟相傳,動詞。 2.大人世及以為禮。(《禮記‧禮運》)

三、補充注釋

1. 腐鼠 腐爛的老鼠。語見《莊子.秋水》: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

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發於南

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嚇!』

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2. 孟子之言 《孟子.梁惠王下》:「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孟子對曰:『於傳有之。』

曰:『臣弒其君,可乎?』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

未聞弒君也。』」又,《孟子.盡心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離婁〉下:「君之視臣如手足,

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3. 若何為生我家 此事見《明史.公主列傳》:「長平公主,年十六,帝選周顯尚主。將婚,以寇警暫停。

城陷,帝入壽寧宮,主牽帝衣哭。帝曰:『何故生我家!』以劍揮斫之,斷左臂。」

四、成語集錦

Page 57: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57 頁,共 58 頁

成語 釋義

九五之尊 指帝王之尊位。《易‧乾卦》:「九五,飛龍在天。」

內聖外王 內修聖人之德,外行仁君之政。王,音ㄨㄤˋ。

三戶亡秦 喻人力薄弱,但能團結努力,必可戰勝強權暴政。

《史記‧項羽本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

弔民伐罪 討伐暴君,拯救生民。弔,安慰。

民脂民膏 指人民以血汗積蓄之財物。

宋太祖〈戒石銘〉:「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生靈塗炭 喻百姓生活痛苦,猶如陷入泥沼、炭火之中。

肝腦塗地 形容戰亂中死亡慘烈,亦可比喻竭忠盡力,不惜犧牲性命。

日削月朘 指執政者苛斂於民,不斷剝削百姓。朘,音ㄐㄩㄢ,削也。

秦失其鹿 喻失去帝位。《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宵衣旰食 天未亮即穿衣起床,至傍晚才進食。喻勤於政事。旰,音ㄍㄢˋ,日落時分。

枵腹從公 餓著肚子處理公務。喻辦事勤奮,公而忘私。枵,音ㄒㄧㄠ,空虛。

恫瘝在抱 喻對人民的苦痛感同身受,極言愛民殷切。恫瘝,音ㄊㄨㄥ ㄍㄨㄢ。

解民倒懸 喻解除人民的苦難。

河清海晏 黃河河水清澈,大海風浪平靜。喻天下太平。

五、補充資料

(一)辨析先秦各家治道的思想

學派 論點

儒家 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源也。故有君子,則法雖省,足以徧矣;無君子,則法

雖具,失先後之施,不能應世之變,足以亂矣。

法家 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操殺生之柄,課群臣之能也。

儒家 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

農家 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倉廩府庫,則是厲民而以自養也,惡得賢?

墨家 順天意者,義政也;反天意者,力政也。

語出《荀子.君道》。語譯:禮法是治國的端始,君子是禮法的本原。因此有了君子,禮法雖簡略,也

足以周徧萬事;沒有知禮法的君子,法雖完備,反會因泥守法條,失去施行時先後的合宜度,無法適

應多變的事物,反足以招致禍亂。

語出《韓非子.定法》。語譯:所謂的術,依據臣下的才能而授與官位,按照官職督責他做到應盡的本

分,掌握生殺大權,考察群臣的能力。

語出《論語.憲問》。語譯:國家太平時食俸祿而無建樹,國家紛亂的時候也食俸祿而不能盡職責,都

是可恥的事。

語出《孟子.滕文公上》。語譯:現在滕國國君設有存放糧食的倉廩,以及積聚財貨的府庫,自己卻不

親自耕種,這就是殘害百姓,拿百姓的血汗來奉養自己,哪裡能算是賢明的君王呢?

語出《墨子.天志上》。語譯:依照天意行事的是合宜的政治;違背天意行事的是以力相制的政治。

(二)人物補充

1.許由

許由,字武仲。堯聞致天下而讓焉,由於是遁耕於中岳,潁水之陽、箕山之下。堯又召為九州長,由

Page 58: 一、詞義辨析(一)調劑 - 203.71.152.82203.71.152.82/chinese/learn_sorce_word/100-2L_lungteng 4.pdf · 2.憂思的樣子。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ê詩經

第 58 頁,共 58 頁

不欲聞之,洗耳於潁水濱。時其友巢父,牽犢欲飲之,見由洗耳,問其故。對曰:「堯欲召我為九州長,

惡聞其聲,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處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誰能見子?子故浮游,欲聞求其名譽,

汙吾犢口。」牽犢上流飲之。(晉皇甫謐《高士傳》)

堯讓天下於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於

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尸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

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

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莊子.逍遙遊》)

2.務光

務光者,夏時人也。耳長七寸,好琴,服蒲、韭根。殷湯將伐桀,因光而謀。光曰:「非吾事也。」

湯曰:「孰可?」曰:「吾不知也。」湯曰:「伊尹何如?」曰:「強力忍詬。吾不知其他。」湯既克桀,以

天下讓於光,曰:「智者謀之,武者遂之,仁者居之,古之道也。吾子胡不遂之?請相吾子。」光辭曰:「廢

上,非義也;殺人,非仁也;人犯其難,我享其利,非廉也。吾聞非義不受其祿,無道之世不踐其位,況

於尊我?我不忍久見也。」遂負石自沉於蓼水。已而自匿,後四百餘歲,至武丁時,復見。武丁欲以為相,

不從。武丁以輿迎而從,逼不以禮,遂投浮梁山。後遊尚父山。(《列仙傳》)

(三)相關格言──1.《論語》論政資料

(1)正名原則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

民無所措手足。(〈子路〉)

(2)德治主義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為政〉)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為政〉)

(3)正身立信

.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顏淵〉)

.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子張〉)

(4)矜恤教化

.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子路〉)

.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

何加焉?」曰:「教之。」(〈子路〉)

2.相關格言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尚書‧五子之歌》)

.夫君,神之主也,而民之望也。若困民之主,匱神乏祀,百姓絕望,社稷無主,將安用之,弗去何為?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為之貳,使師保之,勿使過度;……善則賞之,過則匡

之,患則救之,失則革之。(《左傳‧襄公十四年》)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孟子‧萬章‧引尚書泰誓文》)

.民有、民治、民享之政府,必能永存於世。(林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