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系計畫書 - 國立臺灣大學liberal.ntu.edu.tw/file/06_01_02.pdf1...

36
1 中國文學系計畫書 戰國學術研究整合型計畫:2006-2010 中國文學系中程發展核心計畫 總計畫部分 1. 計畫策略及發展目標 1.1 計畫策略、目標及分期 本計畫為「五年期」之中程計畫,其策略在配合本校進一步朝「研究型大學」 發展方針,而以「研究」帶動本系整體提升。本計畫研究主題為「戰國學術」; 長程計畫則全面發展本系既有文學、歷史、思想之研究與教學的優勢。基本上, 本計畫將朝向整合本系研究人力,厚植根基,重點突破,務求在研究和教學兩方 面都能有所提升,維持本系在國際漢學界既有的優勢。 本系的傳統,一向以宏觀的視野承接中國學術(包括文史哲)的研究與傳承 之責。我們在規劃本系未來發展時,勢必要整合本系對經學、子學、古籍、出土 文獻、古文字學等方面的專業研究者,針對出土古籍對戰國學術所引發的各方面 的啟示與修正,深入的研究,並透過開設新的課程,將「研究」和「教學」作多 面向的整合和發展。 本計畫區分為「前二年」(2006-2007)和「後三年」(2008-2010)兩階段。 「前二年」計劃集中研究「戰國典籍之形成」,包括了二戴《禮記》、《易經》 及《老子》三個主題進行研究。這三個主題分別包括了「經」和「子」兩方面。 本計畫書後附三個子計畫均屬於「前二年」的階段。 「後三年」將在「前二年」的基礎上,拓展為經、史、子、集四方面,從經 學到文學、從子學到文學、從經子到史學,以及戰國文學本身的性質與發展等課 題,均將進行研究。 1.2 第一年度計畫內容 1.2.1 規劃「戰國學術專題研究室」。 1.2.2 按照計畫進程,集中研究二戴《記》、《易經》、《老子》三種文獻。個別 計畫內容請參閱「附件一」、「附件二」、「附件三」。

Upload: others

Post on 05-Jan-2020

1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1

中國文學系計畫書

戰國學術研究整合型計畫:2006-2010

中國文學系中程發展核心計畫

總計畫部分

1. 計畫策略及發展目標

1.1 計畫策略、目標及分期

本計畫為「五年期」之中程計畫,其策略在配合本校進一步朝「研究型大學」

發展方針,而以「研究」帶動本系整體提升。本計畫研究主題為「戰國學術」;

長程計畫則全面發展本系既有文學、歷史、思想之研究與教學的優勢。基本上,

本計畫將朝向整合本系研究人力,厚植根基,重點突破,務求在研究和教學兩方

面都能有所提升,維持本系在國際漢學界既有的優勢。

本系的傳統,一向以宏觀的視野承接中國學術(包括文史哲)的研究與傳承

之責。我們在規劃本系未來發展時,勢必要整合本系對經學、子學、古籍、出土

文獻、古文字學等方面的專業研究者,針對出土古籍對戰國學術所引發的各方面

的啟示與修正,深入的研究,並透過開設新的課程,將「研究」和「教學」作多

面向的整合和發展。

本計畫區分為「前二年」(2006-2007)和「後三年」(2008-2010)兩階段。

「前二年」計劃集中研究「戰國典籍之形成」,包括了二戴《禮記》、《易經》

及《老子》三個主題進行研究。這三個主題分別包括了「經」和「子」兩方面。

本計畫書後附三個子計畫均屬於「前二年」的階段。

「後三年」將在「前二年」的基礎上,拓展為經、史、子、集四方面,從經

學到文學、從子學到文學、從經子到史學,以及戰國文學本身的性質與發展等課

題,均將進行研究。

1.2 第一年度計畫內容

1.2.1 規劃「戰國學術專題研究室」。

1.2.2 按照計畫進程,集中研究二戴《記》、《易經》、《老子》三種文獻。個別

計畫內容請參閱「附件一」、「附件二」、「附件三」。

2

1.2.3 計畫執行步驟:請參本計畫書 2.7 之「六大進程」。

1.2.4 工作項目:請參本計畫書 2.1。

1.2.5 執行時程:請參本計畫書 3.1。

1.3 從學術史角度看計畫目標的價值

從學術史的發展全程考察,「戰國」是第一個具重大關鍵性的時代。在「王

官學」發展為「百家言」的過程裡,學術在分化之中有了重大的發展。儒家經典

漸次形成,諸子典籍逐漸寫定,史學濫觴於《春秋》,文學源出自《詩》、《騷》、

諸子。漢代以後,《七略》流而為《藝文志》,學者以文史哲一體的觀念,辨章學

術,考鏡源流,稱述師傳,無不上溯戰國;考訂文獻,亦無不縷述戰國時期的傳

承。綜觀近世研究中國經典與學術的大師,對於中國學術文化思想的新論述,無

不奠基於戰國學術的研究,可見深入研究戰國學術,是擔負中國文學與中國文化

研究的學者所無法迴避的責任。

尤以近年出土戰國文獻甚多,更促使戰國學術已經成為全球漢學界研究的熱

點,戰國時期的出土簡帛,對於學術史、思想史、文學史都產生了重大的衝擊與

影響。近幾十年來簡帛古書的發現,引發學術史的衝擊,進行學術範式的轉化研

究,某種程度上甚至改寫了學術史。過去我們所讀的古書,主要是傳世古書及宋

以來的古書,近代多了一點,是敦煌及其他地區出現的古籍文獻。而簡帛古籍的

發現,不僅是數量和品種的補充,在文本年代的提前和古籍內容的修正上更有重

大價值。更重要的是,讓當世研究者對年代甚早的古書,有了更為直接的感受,

可以從中歸納很多一般性的原理,以及對於人類精神文明傳統更為親切。當代研

究者對於古書的構成、閱讀、解釋、選取、淘汰、傳播和保存,也有了更深入的

理解。李學勤有《重寫學術史》一書,我們毋須完全同意「重寫」這個講法,但

就學術範式的轉變而言,面對眾多的簡帛古書,如何朝向重新認識戰國學術史的

發展,朝向「改寫」的方向努力,應該是一個可行的方向。

本計畫既奠基於本系固有的研究方向與基礎,復能發揮本系教員之專長,又

與全球漢學研究的趨勢一致。我們希望第一、二年集中研究二戴《記》、《易經》、

《老子》三種文獻,接著在後三年延伸至經、史、子、集四方面,奠下五年中程

計畫的穩固基礎。

2.執行方式

本計畫前二年將會由本系相關領域教師,分工合作,以「出土文獻與二戴《記》

3

研究計畫」、「《周易》經傳在戰國時期的形成、發展與轉化研究計畫」、「《老子》

成書與思想研究計畫」等三個子計畫,組成總計畫「戰國典籍之形成研究計畫」。

計畫工作項目如下:

2.1 工作項目(第 1 年, 2006/3-2006/12)

計畫項目 主持人 服務機構/系所 職稱 計 畫 名 稱

總計畫 何寄澎 臺灣大學中文系 教授

兼主任

戰國學術研究─戰國

典籍之形成研究計畫

子計畫一 周鳳五 臺灣大學中文系 教授二戴禮記研究(另立若

干分項計劃)

分項計畫李偉泰、葉國良、李隆獻、李存智、張素卿、彭美玲、

陳志信、黃啟書

子計畫二 鄭吉雄 臺灣大學中文系 教授易經研究(另立若干分

項計劃)

分項計畫 何澤恆、徐聖心、劉文清、張麗麗

子計畫三 徐富昌 臺灣大學中文系 副教授老子研究(另立若干分

項計劃)

分項計畫張蓓蓓、楊秀芳、魏岫明、蔡璧名、羅 因、丁 亮、

盧桂珍

※歡迎本系其他先生選擇參與各分項計畫。

2.2 工作項目(第 2 年, 2007/1-2007/12)

基本依循第一年的研究進程,繼續深化二戴《記》、《易經》、《老子》等三種

典籍的研究。

2.3 工作項目(第 3-5 年,2008/1-2010/12)

預訂以第一、二年的研究成果為基礎,以 8-10 個主題研究,探討經學到文

學、子學到文學、經子到史學,以及戰國文學本身的性質與發展。

4

2.4 分工合作的原則之一:發揮本系當前的優勢

如前所述,戰國學術既是國際學術界研究的熱點,而古代經典的形成,也是

海峽兩岸學術界所共同重視的。就當前而論,歐美、中國大陸、中央研究院、臺

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均有研究中國古代經典。分別而論,北美與歐洲均有專門

的學術組織研究簡帛學,但彼邦學人因為漢籍文獻解讀能力一般較不足,研究突

破尚有限。中國大陸 20 世紀受政治干擾,學術停頓數十年,近年雖急起直追,

但在完整的文獻與學術訓練的水準上,目前仍比不上臺灣學術界。中央研究院歷

史語言研究所目前正推行「古代文明的形成研究計畫」,中國文哲研究所則推行

「儒家經典的形成研究計畫」,但兩所多仰仗個別大學學者教師支持參與,自身

團隊人力並不完備。黃俊傑教授主持的「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雖有基礎,

但成員所涵括的領域亦不如本系成員完整而周延。(當然,未來本系執行計畫,

必須加強與黃教授的計畫合作,達到分進合擊之效,協助本校人文研究的提升。

這是必須努力的。)因此,客觀而言,本系執行「戰國典籍之形成研究計畫」,

從「學術基礎」與「人員優勢」兩方面而言,置於當前全球學術界中,應佔前三

名之內,是毫無疑問的。

2.5 分工合作的原則之二:奠立學術整合的基礎

本系人員研究領域分佈之廣,研究團隊具有高度完整性,是不容置疑的事

實。本系在數十年前,在國內外即以研究領域均衡發展和完整,著稱於世。如臺

靜農先生、屈萬里先生、鄭騫先生、戴君仁先生等,在文史哲各方面的貢獻是舉

世皆知的。就目前本系教師而言,如楊秀芳為音韻學專家、林麗真為魏晉玄學和

中國思想史專家,許進雄為國際知名研究甲骨學家,葉國良為經學(尤其三禮)

專家,周鳳五(子計畫一之主持人)為國際簡帛學及戰國學術專家,何澤恆為《易》

學和儒、道學術思想的專家。此外與上述學者領域相同的青、壯輩學者還有許多。

如張寶三、陳昭瑛、鄭吉雄(子計畫二之主持人)三人是教育部追求卓越計畫

(2000-2004)中唯一的人文計畫的分項計畫執行人,並曾為「臺大東亞文明研

究中心」的核心人員。以本系學者教師的陣容而論,要成功執行本計畫,不但不

會是一件困難的事,而且透過促進本系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合作與提升,更可以將

本校人文研究和教學,推至一個新境界。

就合作的經驗而言,本系參與計畫的成員,均有長久而深厚的合作基礎。過

去葉國良、夏長樸、李隆獻、彭美玲等幾位教師曾合作執行經學方面的計畫,並

出版了《經學通論》等幾種著作;周鳳五曾主持楚文化的研究,邀請梅廣、張寶

三、林素清等學者主持研習營和學術研討會,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鄭吉雄亦曾

5

在「臺大東亞文明研究中心」推動與本系教師合作舉行研討會,並出版了《出土

文獻研究方法論文集初集》等幾種著作。個別教師在執行研究計畫時進行大大小

小的各種合作,不勝枚舉,充分證明本系學者教師具有深厚的合作經驗。

由於本系具有優越人力條件,必須強調,本系教師是否全面參與,對計畫的

成功率是會有影響的。簡而言之,愈多老師參與,本系的成功率將愈高。本系也

將盡量爭取所有教師都參加本計畫,共同為中文系的大事業奮鬥。在種種主客觀

條件的支持下,總主持人何寄澎教授將以系主任的身份,調和鼎鼐,在本計畫「前

二年」的階段中,協調三個研究計畫及參與的老師彼此合作,共同發展。本系也

將聯繫研究文學方面的同仁,一方面給予「前二年」主要參與的同仁各種砥礪意

見,同時開始先期規畫「後三年」的研究工作。

目前本計畫(戰國典籍之形成研究計畫)項下共包括「二戴《禮》」(分項主

持人周鳳五)、「《易經》」(分項主持人鄭吉雄)、「老子」(分項主持人徐富昌)等

三個子計畫,以下再區分十餘個分項計畫。餘如葉國良、張蓓蓓、李偉泰、鄭吉

雄、陳昭瑛、李隆獻、徐富昌、蔡振豐、彭美玲、徐聖心等分屬經學、文獻學、

思想史、古文字學、語法學、出土文獻、上古音等方面的學者將攜手合作,周延

而深入地觀察先秦古籍形成之原貌及其變遷。

2.6 分工合作的原則之三:發揮本系的國際合作經驗

當前學術研究進入全球化時代。過去本系曾舉辦過「唐代學術國際會議」

(1986),2005 年初本系也主導規劃本校文學院與荷蘭萊頓大學合辦的學術研討

會。此外,本系教師如葉國良、周鳳五、林麗真、夏長樸、張寶三、陳昭瑛、鄭

吉雄等都與國內外出土文獻及戰國學術的研究者合作;潘美月、葉國良曾受邀訪

問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周鳳五與大陸簡帛學者以及美國學者夏含夷、顧史考等合

作多年,曾與上海大學合辦「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並

曾多次擔任美國芝加哥大學訪問學人與客座教授、張寶三曾任美國芝加哥大學訪

問學人;鄭毓瑜曾任美國華盛頓大學訪問學人;陳昭瑛曾任美國哈佛燕京學社訪

問學人;梅家玲與北京大學陳平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王德威(中研院院士)等

都有合作交流;鄭吉雄曾任美國華盛頓大學訪問學人,並於主持「東亞文明研究

中心東亞文獻研究室」時,邀請華盛頓大學康達維、日本東北大學淺野裕一、北

京大學蔣紹愚、安平秋、清華大學葛兆光等蒞臨本校發表論文或演講;總計畫主

持人何寄澎則曾任漢堡大學訪問學人,並曾於京都大學進行專題研究。未來我們

仍將依循各種模式,主動與國外學術機構合作,以周鳳五與武漢大學陳偉、美國

芝加哥大學夏含夷共同規劃,將於 2006 年 11 月由本校及中國武漢大學、美國芝

加哥大學合辦在武漢舉行的「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06)」為例,我們可以進一

步與國外學校合作。我們也會依循過去本系延邀國際學者的模式,邀請東西方重

6

要學人前來參與研究,更落實本計畫國際化的層次。

現代學術界生態趨向強調「合作」。國內外相關學術機構既然有不少著力於

研究簡帛學或戰國學術,那麼未來本系應加強與本校已經成立的「人文社會高等

研究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文哲研究所,北京大學、芝加哥大

學等國內外學術機構合作、交流。總之,只要是可能對本計畫有幫助的,我們都

應該盡量爭取交流和支持,避免本位主義與自我限縮。當然,本計畫亦將儘量尋

求本校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的支援與整合。

2.7 研究工作的六大進程

2.7.1 進程一:戰國典籍形成中關於出土文獻評估與焦點問題

本計畫團隊同仁在計畫的第一階段,將全面列出近一世紀以來新出土的文

獻,以現有的學術研究為基礎(近三十年來這一類的工作不斷有學者在進行),

進一步全面重估(reevaluate)這些文獻的特性,尤其是它們對於戰國學術的發展、

以及三種典籍(二戴《禮》、《易經》、《老子》)的形成過程這兩個主要課題的價

值。同時,我們也要更深入地了解近三十年來學術界研究出土文獻,其焦點集中

在哪些方面,提出哪些問題,以及我們要如何回應這些問題。

2.7.2 進程二:戰國典籍重構的可能性與方向性

我們將以第一階段為基礎,歸納出三種典籍(二戴《禮》、《易經》、《老子》)

重構的可能性與方向性。初步思考的問題如下:馬王堆帛書《周易》究竟應視為

荊楚地區流傳的別本,抑或視為西周初另一版本的流傳;郭店楚簡三種《老子》

究竟是三本別傳,抑或同出一本而各有刪節取捨;郭店楚簡《緇衣》、上博楚簡

《緇衣》與今本《禮記‧緇衣》究竟有無淵源,其關係如何;其他還有許多相關

的問題,諸如三種典籍可否復原到戰國時期的原貌,其版本異文在學術史上有何

意義,文本反映的學術流派內部發展與對外回應。總之,在現有的條件下,我們

應選擇哪些方向以盡量迫近這三種典籍的原貌?這將是我們需要進行的工作。

2.7.3 進程三:戰國典籍形成與重構的具體研究

在前兩個階段的支持下,第三階段將直接就戰國典籍的形成與重構的問題,

進行研究。我們將採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各子計畫成員經過商討後,各就自己負

責的部分,進行實質研究。

2.7.4 進程四:戰國學術的發展、重整與轉化

在上述三個階段進行到有相當成果後,第四階段(2008 年年初開始)將從

7

三種戰國典籍,進一步擴大到研究戰國時期經史子集四個領域學術的發展、重整

與轉化,尤其這時期如何逐漸發展出重要的文學觀念、《詩》、《騷》、駢、散的核

心理念如何貫徹至經學和史學中,又如何從中分化出重要的理念和創作規範等。

這些複雜的問題,都有待於全面的探究。

2.7.5 進程五:從研究計畫拓展出的新課程

有了前四個階段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研究,經過彙整研究成果及綜合討論

後,本計畫即可以進入第五個階段,拓展新的課程。(前二年「三種戰國典籍」

計畫進展至「進程三」並具有相當成果後,可以先跳至本階段,進行課程開發。)

尤其本系是大學單位,肩負學術傳承的責任,我們學生的學術訓練和知識水準,

將逐年傳播至海內外。因此我們的研究,最終是否能透過課程的設計,作學術的

傳承,攸關臺大的聲譽。從研究到教學,一貫作業,將能具體提升臺灣大學的國

際地位,是無可置疑的。

2.7.6 進程六:全球校際合作的可能性評估

有了研究和課程之後,我們可以就本校與全球各大學的合作關係,進行校際

合作的開拓,包括互相承認學分,互相指導研究生等,都是可以努力的。

3. 執行時程

3.1 第一期之第 1 年(2006/3-2006/12)

利用資本門之經費,規劃「戰國學術專題研究室」,集中研究資源,貯存貴

重研究資料,建立固定討論制度,為本系中、長期發展奠定穩固基礎。

研究「戰國典籍之形成」,尤其針對本計畫書「2.7」五大進程中的第一、二、

三進程,即「二戴《記》《易經》《老子》形成中關於出土文獻評估與焦點問題」、

「二戴《記》《易經》《老子》重構的可能性與方向性」和「二戴《記》《易經》

《老子》形成與重構的具體研究」全力進行。

3.2 第一期之第 2 年(2007/1-2007/12)

針對本計畫書「2.7」五大進程第四、五進程,即完成「二戴《記》《易經》

《老子》形成與重構的具體研究」及「從研究計畫拓展出的新課程」。

在前兩個階段的支持下,第三階段將直接就戰國典籍的形成與重構的問題,

進行研究。我們將採取分工合作的方式,經過商討後,各成員就自己負責的部分,

進行實質研究。

8

3.3 第二期(第 3-5 年 2008/3-2011/3)

依序進行第三、四、五、六四個進程,在「前二年」的基礎上,拓展為經、

史、子、集四方面,從經學到文學、從子學到文學、從經子到史學,以及戰國文

學本身的性質與發展等課題,均將進行研究。

4. 經費需求

4.1 第一年經費需求

類別 項目 金額 備註

資本門規劃戰國學術專題研究室所需之

各項設備及圖書儀器300,000

資本門需求:包含辦

公設備、電腦及各項

必須之圖書儀器。

助理費(專任或兼任) 1,200,000專、兼任研究助理薪

資。

總計畫業務費 300,000

文具費、電腦耗材、影

印費、郵電費、臨時工

資及各項雜支。

分項計畫業務費(500,000 元×三

個分項子計畫)1,500,000

文具費、電腦耗材、

影印費、郵電費、翻

譯費、演講費、出席

費、差旅費、餐費、

臨時工資及各項雜

支。

經常門

研討費 500,000

差旅費、住宿費、出

席費、審查費、發表

費、論文撰稿費、餐

費以及學術研討會相

關雜支。

合計 3,800,000

4.2 第二至五年經費俟校方及文學院指示後再行編列。

5. 執行管控機制

5.1 經費之運用,須向本系系務委員會報備,並得受系務委員會之稽核,同時須

9

列報表提系務會議報告。

5.2 每半年進行計畫業務會議,檢討計畫執行進度。系主任為當然召集人,子計

畫主持人及各分項之參與教師均須出席說明進度。

5.3 本計畫將於每年年底前舉行自評,邀請本校、外校或國外具聲望之相關領域

學者予以評估。

6. 績效評鑑機制

6.1 總計畫之整體進度,包括工作項目及國際合作均應清楚列出。

6.2 各子計畫須提出預訂之具體工作內容及進度如論文篇數等,年底自評時須提

供三位考評人參考,並注明發表情況。(可不必立即發表,但須附完整初稿

俾供評估。)

6.3 各子計畫提出邀訪之學者人數與提供研究成果之篇數必須相對應。

6.4 各子計畫預訂開設之課程,必須於兩年內提出完整課程大綱。

6.5 各子計畫如有規畫國際合作,必須提供完備計畫書以及合作備忘錄。

10

附件一

子計畫一:出土文獻與二戴《禮記》研究

主持人:周鳳五

1.計畫動機與目標

1.1 研究動機

近幾十年來,湖北、湖南、河南陸續出土大量的戰國秦漢竹簡,不僅為先秦

古文字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也為先秦兩漢學術史的深入研究,注入一股新

的力量,使相關研究呈現嶄新的面貌。大量先秦兩漢學術史的出土文獻中,以一

九九三年十月底,於湖北省荊門市沙洋區四方鄉郭店村一號墓出土的八百多枚郭

店楚簡,以及一九九四年,上海博物館由香港文物市場前後所得共一千二百多枚

的上博楚簡為大宗。其中涉及孔門儒學的材料相當豐富,尤其與漢人戴德與戴勝

整理的大小戴《禮記》的內容或重出,或多有相關。並且鑑於今日所見二戴《禮

記》編寫的過程曲折,其中不免出現許多問題,有待考證與釐清。因此本計畫擬

以郭店與上博楚簡等出土文獻與二戴《記》的關係為研究主題,分析出土與流傳

文獻各篇的學術史背景,以釐清先秦到兩漢之間孔門儒學的傳承與發展。

1.2 研究目標

本計畫為「戰國學術研究」整合型計畫第一期「戰國典籍之形成」研究計畫

之子計畫一。擬結合出土文獻與流傳文獻,對於戰國孔門儒學典籍之形成與學術

之發展演變,詳加釐清與重建。研究主題涵蓋的範圍舉例如下:

1.2.1 出土文獻所見同於《禮記》之篇章,包括郭店楚簡、上博楚簡〈緇衣〉

與《禮記‧緇衣》、上博楚簡〈民之父母〉與《禮記‧孔子閒居》。

1.2.2 出土文獻所見同於《禮記》之片斷,包括郭店楚簡〈成之聞之〉與《禮

記‧坊記》等、郭店楚簡〈性自命出〉與《禮記‧檀弓下》等、郭店楚簡〈六德〉

與《禮記‧喪服四制》等、上博楚簡〈內禮〉與《禮記‧曲禮上》等。

1.2.3 出土文獻所見同於《大戴禮記》之篇章,包括上博楚簡〈內禮〉與《大

戴禮記‧曾子立孝》、上博楚簡〈內禮〉與《大戴禮記‧曾子事父母》。

1.2.4 出土文獻與《禮記》相關之篇章,包括郭店楚簡〈五行〉、郭店楚簡〈尊

德義〉、郭店楚簡〈性自命出〉與《禮記.樂記》、上博楚簡〈性情論〉與《禮記.

樂記》。

11

本子計畫主要採取出土文獻與流傳文獻重出或相關的部份進行研究,分析各

篇的學術史背景,釐清與重建先秦兩漢之間孔門儒學典籍形成的情況,與學術文

化傳承與發展的面貌。

2.計畫人力與項目

2.1 研究人力

本子計畫主持人周鳳五先生,以及各分項計畫成員葉國良、李偉泰、李隆獻、

張素卿、彭美玲等先生承繼本系前輩學者董作賓、毛子水、臺靜農、戴君仁、屈

萬里、鄭騫、金祥恆等諸位先生的治學態度與學術傳統,學風嚴謹、方法踏實,

其研究領域包括甲骨、金文、簡帛、石刻、寫本,涵蓋漢語古文字學、聲韻學、

訓詁學、先秦諸子、思想史、經學史、禮俗文化史等,在出土文獻方面已具備足

夠的研究人力。周鳳五先生曾主辦四個梯次共四十八場「新出戰國楚竹書研讀

會」、「經典的再生──出土文獻研究方法研討會」、兩屆「古文字與出土文獻研習

營」,歷年在本系開設楚國簡帛文字研究、郭店竹書研究、出土文物與楚辭、上

博孔子詩論研究、上博性情論研究、戰國文字研究、出土文獻研究、簡帛五行研

究等一系列出土文獻研究的課程,對於本子計畫出土文獻方面的研究所需,具備

充分的能力。分項計畫主持人葉國良先生對於出土文獻亦曾撰寫論文成績斐然。

流傳文獻部份,分項計畫主持人葉國良先生是經學、金石學、詩學專家。李偉泰

先生是兩漢學術史、史記、漢書、四書專家。李隆獻先生是春秋左傳學、經學專

家。張素卿先生是春秋左傳學、中國敘事學、史記專家。彭美玲先生是經學、古

代禮俗專家,諸位先生對於先秦兩漢儒家學術的發展,皆具備充分的研究能力。

2.2 研究項目

計 畫 項 目 主持人 服務機構/系所 職稱 子 計 畫 名 稱

子計劃(一) 周鳳五 臺灣大學中文系 教授出土文獻與

二戴《禮記》研究

分項計畫

參與成員

李偉泰、葉國良、李隆獻、李存智

張素卿、彭美玲、陳志信、黃啟書

分項計劃主題

一、郭店與上博楚簡諸篇音韻研究

12

二、郭店、上博楚簡與二戴《禮記》相關篇章文字考釋

三、郭店、上博楚簡與二戴《禮記》相關篇章中引書用字之研究

四、郭店、上博楚簡與二戴《禮記》相關篇章中引詩用詩之研究

五、二戴《禮記》曾子諸篇與上博楚簡相關內容之研究

六、《禮記‧緇衣》相關問題研究

七、《禮記‧樂記》與郭店、上博楚簡相關內容之研究

3. 執行方式與時程

3.1 執行方式

邀請各分項計畫執行同仁選定主題範圍後自行草擬,以切實際。各分項計畫

可依實際情況分配研究的篇章或主題,最後再進行統合。

研究方式,可依各篇章的情況,進行文字的考釋或校勘、篇章的排比與對讀、

思想內容的闡發與比較、學術史背景的分析與重建等等。

3.2 執行時程

本子計畫為「五年期」研究計畫之前二年(2006-2008)計劃,其執行時程

如下:

3.2.1 第一年(2006/3-2007/2)

全面整理上博與郭店楚簡各篇章,寫定相對完整與合理的釋文,作為深入研

究的基礎。並以此與相關流傳文獻對讀,從文字、訓詁、音韻、思想等各方面整

理出二者的異同。

3.2.2 第二年(2007/3-2008/2)

以第一年以及現有學術史研究的成果為基礎,構擬先秦兩漢學術史的發展與

演變面貌。並且構擬開設相關課程大綱。

4. 經費需求

如總計畫(附於總計畫中)。

5. 預期成果

13

5.1 計畫統合報告一份(包括演講、座談會、研討會等活動紀錄與論文、自我評

估與「後三年」先期規畫)。

5.2 學術論文約 6 篇。

5.3 構擬新設課程大綱。

14

附件二

子計畫二:《周易》經傳的形成、發展與轉化

主持人:鄭吉雄

1. 計畫項目

計 畫 項 目 主持人 服務機構/系所 職稱 子 計 畫 名 稱

子計劃(二) 鄭吉雄 臺灣大學中文系 教授《周易》經傳的形成及

其思想的演變

分項計畫

參與成員何澤恆、徐聖心、劉文清、張麗麗

分項計劃主題

一、《周易》經傳的形成及其與儒家思想的關係

二、幾種出土簡帛《易》文獻的年代與系統擬測

三、《周易》經傳的形成及其與道家思想的關係

四、《周易》經傳的詮釋模式及相關的思想問題

五、《周易》經傳的語文脈絡研究

2. 研究的動機與主旨

本計畫屬於「戰國學術研究」整合型計畫第一期「戰國典籍之形成」研究計

畫的三個子計畫之一。「戰國典籍之形成研究計畫」的動機與主旨,已見總計畫

書。《周易》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經典之一,既列儒家《六經》之中,又與先秦

道家、陰陽家思想有深切關係;而其占卜的內容,又可以反映戰國時期政治發展、

社會演進的狀況。可以說,《周易》在整個戰國學術中,佔有極重要的位置。本

系前輩屈翼鵬(萬里,1907-1979)先生是國際著名的《易》學大師,在《易》

學研究上著述宏富,影響深遠。本系資深教授黃沛榮先生、何澤恆先生、林麗真

先生,均能繼承其學而能發揚光大,為臺灣《易》學名家。再年輕一輩,則如鄭

吉雄(本計畫分項主持人)曾主持教育部「卓越計畫」「中國近世儒者對《易經》

的詮釋研究計畫」。可以說,《易》學是本系最具代表性的傑出領域之一。

15

《周易》一書包含《易經》(卦爻辭)及《易傳》兩部分。《易經》著成於西

周初年,《易傳》編定於戰國。本計畫屬「戰國學術研究」,雖較側重以《易傳》

為主要研究對象,但亦擬綜綰經傳,考察二者之關係。

關於《周易》經傳之重要問題有五:其一、出土簡帛《易》文獻的年代與問

題;其二、《易》與儒家思想的關係;其三、《易》與道家思想的關係;其四、《周

易》經傳的詮釋模式及其相關思想問題;其五、《周易》經傳的語文脈絡如訓詁

與語法問題等。

3. 研究計畫內容

《周易》經傳之研究既存在上述五個重要問題。本節將分別就此五方面,說

明其個別問題之形成與研究應有之側重點。

3.1 出土簡帛與《易傳》之年代、編訂與地域背景問題

首先說明相關文獻與背景資料。《易傳》包括今本《十翼》,以及長沙馬王堆

帛書《周易》抄本《二三子問》、《易之義》、《要》、《繆和》、《昭力》等五篇佚傳。

版本方面,各種文獻分歧者亦頗不少,如帛《易》五種佚傳為今本所無;《繫辭

傳》部分,今本、帛《易》本(帛《易》亦有《繫辭傳》)、漢石經本等三種彼此

之間亦頗不相同。重要之原始文獻方面,如漢石經《周易》殘字、帛書《周易》、

阜陽漢簡之《周易》殘簡、上海博物館《戰國楚竹書》第三冊之《周易》殘簡,

均可提供與本課題相關研究重要參考。

《易傳》的年代、編訂與地域背景相關問題,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其一、諸種《易傳》的編成年代為何?諸《傳》與《易經》的關係如何?過

去學術界有的研究者認為經傳之間全無關係,也有的認為《傳》即為釋《經》而

作。以戰國學術的整個大背景觀察,《易傳》思想內容絕不可能與《易經》完全

一致,但說經傳之間全無關係亦失諸武斷。但究竟哪一種《易傳》與《易經》年

代最為接近?經傳之間哪些部分有關,哪些部分是(易傳)新創?這都是可以探

討的問題。

其二、如何透過用語、音韻、文字、體例等各方面的比較,釐清諸種《易傳》

之年代(時間)與地域(空間)背景?譬如帛《易》可否視為《周易》經傳在荊

楚地區流傳時呈現出來的特殊面貌?王家台秦簡中的《易》殘簡是否代表殷《歸

藏》的系統?在這些方面,語文學的工具知識對於課題研究將會很重要。

其三、如何透過內容的分析,釐清同一種文獻不同的內容,何者較接近原貌?

16

譬如今本、漢石經本和帛《易》本《繫辭傳》頗不相同,如何能判定何者較接近

原貌?其餘版本又何以淆亂?

其四、利用各種出土文獻推測戰國《周易》經傳的形成,文獻上和方法上有

何種限制?如何能全面而嚴謹地逼近《周易》經傳形成的真實情況和原貌?

3.2《周易》經傳與儒家思想的關係

《周易》經傳思想屬性問題至為複雜。關於《易》與儒家思想的關係,可從

兩方面思考。

其一、《易傳》部分內容顯然是來自儒家思想的啟發,也而部分內容顯然是

在闡發儒家的思想。《易傳》含有相當多的儒家思想內容是事實。然而,過去有

的學者完全運用儒家思想解釋《易傳》,又反過來將其它屬於《易傳》本身的思

想觀念,理所當然地視為儒家思想的內容,這就將儒家思想和《易傳》思想互相

混淆了。

其二、孔子傳《易》與否,歷來說者甚多,涉及《易》究竟是儒家文獻抑或

道家文獻的問題。究竟孔子有沒有傳《易》,孔子的學生及後人有沒有繼續傳授,

以《易經》和《易傳》為教?這也是需要釐清的。

3.3《周易》經傳與道家思想的關係

過去主張《易傳》完全屬於道家思想產物最力的學者為陳鼓應教授,代表著

作為《易傳與道家思想》(1994)以及《道家易學建構》(2002)兩種,認為先秦

《易》學主體思想為道家。陳教授舉證周詳,論辯甚力,但學術界有疑議者仍多,

如勞思光、饒宗頤等前輩均不甚同意。關鍵在於,任何論述一旦過度強調道家主

體或儒家主體,均不免有目的論(teleology)的嫌疑。《老子》一書稱「萬物負

陰而抱陽」、「吾以觀復」、「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固然多《易》理的觀念;

唯就文獻本身平情觀察,《易傳》之成份除了傳述和發揮卦爻辭之意義外,包含

的思想成分,儒家、道家、陰陽家均有。這方面二十世紀初以降學術界論者甚詳,

不必贅言。今天因出土文獻繁富,尤以戰國儒道文獻為特多,故我們可以有更多

新的思考點,重新考察《易傳》與道家思想的關係。

3.4《周易》經傳的詮釋模式及其相關的思想問題

受到東西方詮釋學研究蓬勃的影響,近年人文學界關於「經典詮釋」研究的

熱潮仍盛。就《周易》而言,《易經》與《易傳》之間的關係,是一個重要的課

題。自二十世紀初,《易》學界主流論述即為「經傳分離」,然而近年來學者從詮

17

釋策略切入考察,頗可以重新思考《易經》與《易傳》之間的關係,從而了解《易

傳》編纂的思想基礎。如果說《易傳》絲毫沒有從《易經》的觀念和結構中得到

任何啟發,那是絕不可能的事。既如此,則我們實可以透過「詮釋策略」作為工

具,探討《易傳》發揮和演繹卦爻辭的觀念,同時也可以透過相同的工具,探討

《易傳》與儒家和道家思想的關係。

3.5《周易》經傳的語文脈絡研究

近年全球學術界均趨向領域整合,將不同的知識領域匯聚起來分析一個問題

或一個研究對象。由於中國傳統「訓詁學」隨著經學的發展而成熟,我們可以透

過當代訓詁方法的運用,重新檢討《周易》經傳中的語文脈絡。另方面,當代語

法學也是一門既獨立又成熟的學科,我們也可以透過當代語法分析的技術,透析

《周易》經傳中的詞性、詞彙、詞義等問題。

4. 國內外有關本計畫之研究情況

國內外關於本計畫的研究,可以從「傳統《易》學研究」和「出土《易》學

研究(即簡帛《易》)」兩方面觀察。

臺灣方面,名家輩出,盛況至今不衰。自兩位大師屈翼鵬先生、高明先生身

故後,《易》學家如高懷民、胡自逢、黃慶萱、陳鼓應、戴璉璋等幾位可謂最為

老師。如胡自逢《先秦諸子易說通考》是十分重要的著作,但該書觸類雖廣,討

論尚未深入,刊行年代較早,亦未及參考新出土文獻。陳鼓應先生深於道家文獻,

尤其重視《易》與道家思想的關係,亦頗有貢獻。戴璉璋先生和黃慶萱先生治《易》

文獻與義理並重,培養年輕學者甚多。五十至六十歲一輩《易》學家中,黃沛榮、

何澤恆、曾春海、林麗真等幾位先生多有創獲。黃沛榮先生兼治古文字及古代語

文學,對傳統《易》學和出土《易》資料均有深入研究。何澤恆先生綜綰儒家傳

承譜系以及儒道思想文獻探究先秦《易》學傳承。二先生研究深細,成就卓著。

林麗真、曾春海先生以湛深的哲學素養切入義理《易》的世界,亦多有創獲。更

年輕一輩學者中,賴貴三、鄭吉雄、孫劍秋、黃忠天是比較活躍的《易》學研究

者。

大陸方面,當今研究《易》學的學術陣營主要有四個。較主要的兩個,一以

北京大學朱伯崑為中心,一以山東大學劉大鈞為中心,前者重視義理,後者側重

象數。朱伯崑主編的《國際易學研究》和劉大鈞主編的《周易研究》,對《易》

學訊息和最新研究動態的綜理,都極有貢獻,對於《易》哲學和《易》象數的研

究,也有豐富的著述。其次亦有兩個,一以吉林大學呂紹綱為主,師承金景芳,

18

治《易》重視唯物理論;另一以福建師範大學張善文為主,宗法尚秉和,治《易》

重視尚氏學的象數體系。另方面,隨著帛書《周易》和上海博物館《戰國楚竹書》

第三冊刊佈,研究出土文獻與古代《易》學的學者也愈來愈多。早年如張政烺提

出「數字卦」研究,影響深遠。稍後如張立文、鄧球柏於帛《易》研究亦甚有貢

獻。近年如李學勤、廖名春、金春峰、連劭名、李申、梁韋弦、邢文等有相當多

的著述。如廖名春治《易》,新見解很多,時有可喜之論。金春峰從整個先秦、

秦漢思想史背景切入,對《易》經傳思想體系的理解頗有見地。李申從儒家宗教

的角度切入,對《易》圖有精深的研究。年輕一輩中,趙建偉《出土簡帛周易疏

證》,亦頗有可觀。但總體而言,《周易》經傳如何形成、哲理如何逐步建立,始

終是一個整體的問題。而從王國維「二重證據法」──一個至今仍然有效的方法──

的角度看,當前大陸尚缺乏對於原典、傳世《易》注以及出土簡帛均有深入研究

的學者,因此距離突破性見解尚遠。但大陸學者人才濟濟,研究喜歡尖新,對於

材料的梳理,極有貢獻。他們的研究,絕對是值得參考的。

香港方面,香港中文大學日語學系的吳偉明教授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師承

馬厄利爾‧詹遜(Marius B. Jansen,1922-2000),研究日本德川《易》學,掌握

的文獻材料十分豐富,涉獵頗廣。

北美方面,老一輩的《易》學學者多看重翻譯。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

James Legge(1815-1897)和 Richard Wilhelm(1873-1930)是較重要的《周易》

翻譯者。其後 Richard 的兒子 Hellmut 指導 Cary F. Baynes,二人在 1950 年共同

刊行了一部《周易》譯本,卷首有著名心理學家榮格(Carl G. Jung,1875-1961)

的前言。Hellmut 的高第弟子康達維(David R. Knechtges)在華盛頓大學承繼乃

師之學,為北美漢學大師,偶亦講授《易》學,曾受本系鄭吉雄之邀請,蒞臨

本校擔任學術研討會主題演講人。此外,Thomas Cleary 曾翻譯程頤《易傳》,

Richard Lynn 曾翻譯王弼《周易注》,對北美《易》學有很大的影響。經自 1973

年馬王堆帛書出土,全球《易》學產生了大變化。北美《易》學界因受限於漢

語能力,未能及時反應;只有芝加哥大學夏含夷(Edward Shaughnessy)教授挾

其深厚的漢語能力,翻譯了帛《易》。90 年代,曾著《帛書周易研究》的北京

大學學者邢文赴美,得風氣之先,成立了「簡帛研究中心」,並繼續研究《易》

學,不但舉辦多次簡帛研討會,並定期出版雙語版《國際簡帛研究通訊》。對於

簡帛《易》的研究,以整個簡帛研究為基礎,貢獻很大。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

教授司馬富(Professor Richard Smith)從跨文化的角度研究東亞的《易》學,

其見解有助於擴大海峽兩岸《易》學家的視野,頗有貢獻。紐約州立大學的韓

子奇(Tze-ki Hon)治《易》學重視傳注的發展與思想體系,於王弼《易注》、

19

程《傳》均有深入貢獻。近年夏含夷以深厚的中國古史知識,對先秦《易》學

有獨到的見解,研究取向雖偏於實證,但理論具有文化脈絡,參考價值頗高。

日本方面,池田知久教授的先秦思想研究和出土文獻研究是很有貢獻的。老

一輩的《易》學家如廣島大學戶田豐三郎對於《易》學史的重建亦有獨到的見

解。北海道大學老一輩的《易》學家伊東倫厚以「疑古派」自居,承繼津田左

右吉的治學取向。淺野裕一、湯淺邦弘等學者對於出土簡帛、先秦思想史的研

究,對於先秦《易》經傳形成歷程的理解,亦有很大幫助。

韓國方面,老一輩學者如尹絲淳等多從儒學的角度切入研究《易》學。成均

館大學李基東教授治《易》,著《周易講說》,亦頗有心得。近年韓國「茶山學

術財團」的成員,研究茶山《易》學者甚多。然而,關於《周易》經傳形成的

研究,該國學者限於語言史料,著力則較少。

5. 研究方法、進行步驟及執行進度

5.1 出土文獻對《周易》經傳研究之影響的評估

本計畫第一階段,將全面列出近一世紀以來新出土的文獻,包括數字卦的資

料、王家台秦簡、帛書《周易》、阜陽漢簡《周易》殘簡、上博館《戰國楚竹書》

第三冊《周易》殘簡等文獻,以現有學術界的研究為基礎,進一步全面重估

(reevaluate)這些文獻的特性,尤其是它們對於戰國學術的發展的關係,以及

在哪些向度上能讓我們釐清今本《周易》的形成,和重構今本《易傳》原貌。

我們也要更深入地了解近三十年來學術界研究出土文獻,其焦點集中在哪些問

題,以及我們要如何回應這些問題。

5.2《周易》經傳重構的可能性與方向性

我們將以前一階段為基礎,歸納出《周易》經傳重構的可能性與方向性。(《易

經》方面,因現存出土文獻材料不足,即阜陽漢簡《易》簡彌足珍貴,可供與

今本卦爻辭內容參照,整理者亦僅能參照今本卦序排列)。馬王堆帛書《周易》

可否視為荊楚地區流傳的別本或漢代京房八宮世應同出一源的版本?又如王家

台秦簡的《易》卦部分與奕世流傳、清儒進一步編輯的《歸藏易》部分相同,

我們應如何解釋?《阜陽漢簡》中的《周易》殘簡是否能對於此一問題提供協

助?漢石經《周易》殘字部分內容如《繫辭傳》與今本《繫辭》差異極大,我

們又可否藉此復原到戰國時期的原貌?在現有的各種條件支持下,我們可以朝

向哪些方向努力,才能盡量迫近《周易》經傳的原貌?這將是我們需要進行的

20

工作。

5.3《周易》經傳的詮釋模式、思想屬性、語文脈絡的具體研究

在前兩個階段的支持下,第三階段將直接進入本計畫的三個重要子題,即《周

易》經傳的詮釋模式問題、思想屬性問題(即與儒家和道家的關係),以及經傳

中的語文脈絡的特性與通性。我們將採取分工合作的方式,經過商討後,各成

員就自己負責的部分,進行實質研究。

5.4 從研究計畫拓展出的新課程

預期經過前三個階段的研究,以及彙整研究成果和綜合討論,本計畫即可以

進入第四個階段,拓展新的課程。預期可以提出「《周易》經傳與戰國學術」、「出

土文獻與先秦《易》學」等新課程。本系肩負學術傳承的責任,我們也希望培

養更多優秀而具有新知識、了解新問題的研究生,挾其嚴格的學術訓練和知識

水準,讓本系、本校的聲傳播至海內外。

5.5 與其他領域知識及課程作整合的可能性

有了研究和課程之後,我們可以更進一步在戰國學術的基礎上,集合本系的

師資,邀請外校的前輩專家,探討《易》學和先秦儒家經典、諸子學說、戰國

文學的內在關係,這樣,也許們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新知識、新研究課題,甚

至於新的研究願景。知識整合本來就是本校與全球各大學的合作關係,進行校

際合作的開拓,包括互相承認學分,互相指導研究生等,都是可以努力的。

6. 預期完成之工作項目及成果

6.1 學術論文 4-6 篇。

6.2 專案報告一冊。(含學術活動紀錄、研究文獻及材料等。)

6.3 擬開設課程完整大綱。

21

附件三

子計畫三:《老子》文本與思想之形成

主持人:徐富昌

1.計畫目標

1.1 計畫目標及分期

本計畫以五年為期的「第一年」初期計畫,研究主題為「《老子》文本與思

想的形成」。本計畫將配合總計畫,朝整合本系研究人力,厚植根基,重點突破,

務求在研究和教學兩方面都能有所提升。

本系同仁對子學、思想史、古籍、出土文獻、古文字學等方面的專業研究者,

擬針對出土古籍與傳世本《老子》中的文本異同,重新檢視存在於「老學」方面

的各種學術爭議和焦點,希望對該學術議題過去所引發的各種爭議和結論,深入

檢視和研究,以修正並補證過去爭議的各種焦點。更期望透過同仁間跨領的整

合,開發出新的課程面向,將新的學術觀點灌注於學生學習領域上,並啟發和擴

大學生的思維。

本計畫在為「五年期」的研究計畫中,屬於「前二年」(2006/3-2008/2)計

畫,而本計畫期仍先提出第一年計畫。「第一年」計畫集中研究《老子》文本的

所引發的各項爭議及新主題,其中涵涉中國思想史、學術史、文獻學、文字學、

音韻學、語法學等主題。「第二年」將在「第一年」的基礎上,拓展為《老》學

與其他相關文獻及思想的相互影響上,進行多層次的研究與觀察。

1.2 從學術史角度看計畫目標的價值

老子學說不但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馨,在當代西方社會也引起了很

多共鳴。就英語文本而言,今本《老子》翻譯本已超過百種,現代西方哲學大師

海德格爾、伽達默爾所提出的哲學主張,也深受老莊思想的影響,這說明「老學

研究」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的課題。

正如在本計畫大綱所顯示的,在老學研究中,關於老子其人其書一直是學界

爭議的焦點問題。自 1973 年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甲乙本以來,一直

為我們深入研究老子其人其書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但由於帛書《老子》與今本《老

子》相比並沒有明顯的差別,因而老學研究中一些長期爭論的問題並沒有得到根

本的解決。但自 1993 年湖北荊門郭店村出土楚簡《老子》後,據考古學家的推

22

斷,此墓大約葬於西元前 300 年左右。可知楚簡本《老子》比帛書本《老子》還

要早一百多年,這是我們目前見到的最早的《老子》文本。簡本《老子》與帛書

本及今本《老子》相比,無論形式還是內容都存有較大差異,為我們重新觀察和

評價老學提供了寶貴的文獻材料。

簡本《老子》問世後,隨即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極大關注。1998 年 5 月之

後,美國達慕思大學便首先舉辦了「郭店楚簡《老子》國際學術研討會」。此後,

中央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武漢大學、楚簡研究會等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也

相繼舉辦了相關的學術討論會。專家學者們各抒己見,對楚簡《老子》進行了深

入的研討會,發表並出版了許多研究論文和專著。

學術界對楚簡《老子》的研究雖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目前對許多問題的

看法並未達成一致,如楚簡《老子》的文本構成問題,以郭店《老子》為例,該

文本究係全本?摘抄本?抑或是在三個不同的時間單位產生的抄本?這問題與

後續文本的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又如早期儒道關係問題,也是值得注目的

焦點,老子究竟有無反儒傾向,是否像傳世本所顯示的「絕聖去智」?這涉及思

想判準和哲學聚焦問題,都是值得再觀察的。又如郭店一號楚墓下葬的年代及墓

主人的身份問題,老子哲學中有、無的關係問題等等。都值得再研究和進一步論

證。因此,本計畫希望能在總結和吸收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為「老學」研究

的提出具體而關鍵的論述。

《老子》研究可說是一項系統工程,涵涉諸多研究領域。如中國思想、哲學、

文獻學、文字學、音韻學、歷史學、考古學等。目前對《老子》的研究雖多,但

其深度仍值得再開發。本計畫希望透過對《老子》文本及其他相關問題進行全面

而系統的整理,以期為學界提供多的視角和解讀。

本計畫既奠基於本系固有的研究方向與基礎,復能發揮本系教員之專長,又

與全球漢學研究的趨勢一致,則倘若本系能得到本校、本院給予寬裕的經費,俾

順利執行完畢,則必能讓保持本系國際學術地位的既有優勢。

本計畫第一年將會由本系相關領域教師,分工合作,以下列七個分項計畫組

成「戰國典籍之形成─老子」研究計畫的。子計畫工作項目如下:

2.執行方式

2.1 工作項目

計 畫 項 目 主持人 服務機構/系所 職稱 子 計 畫 名 稱

23

子計畫(三) 徐富昌 臺灣大學中文系 副教授「戰國典籍之形成─

老子」研究計畫

分項計畫

參與成員

張蓓蓓、楊秀芳、魏岫明

蔡璧名、羅 因、丁 亮、盧桂珍

預計處理的分項計畫題型

一、從簡本、帛書本及傳世本《老子》等文獻重新檢視老子其人其書

二、從簡本、帛書本及傳世本《老子》等文本重新觀察《老子》文本的形成

三、從簡本、帛書本及傳世本《老子》之異文觀察異文在文獻校勘的意義

四、從簡本、帛書本及傳世本《老子》之哲學詞匯變化觀察老子思想的形成

五、從簡本、帛書本及傳世本《老子》之概念演繹進行現象學方法的考察

五、從簡本、帛書本及傳世本《老子》之音韻觀察古今音韻的變化

六、從簡本、帛書本及傳世本《老子》之語法觀察古今語法的變化

七、從簡本、帛書本及傳世本《老子》之文字異同觀察古書的用字問題

2.2 分工原則與默契

「老學」研究既是國際學術界研究的焦點,也是海峽兩岸學術界所共同重視

的。因此,結合本系相關研究領域的同仁進行學術整合,針對「老子」學術,以

文獻學、思想史、古文字學、語法學、出土文獻、上古音等角度,攜手合作,以

期更周延而深入地觀察先秦古籍形成之原貌及其變遷。以相互討論,而獨立作業

為原則,最後,整合成完整的系統成果。

3.執行時程

3.1 第一年(2006/3-2007/2)

利用總計畫之子計畫經費,協調分項計畫執行參與者,積極進行研究。初期

盡量利用總計畫所設立之「戰國學術專題研究室」,集中研究資源,貯存貴重研

究資料,建立固定之分項討論制度,為本課題「老子研究」的中、長期發展奠定

穩固基礎。

24

3.2 第二年(2007/3-2008/2)

整合本計畫成員的研究,進行深度的討論,深化並拓展研究議題,並進行成

果的彙整。此外,我們亦將積極規劃新的課程,以嘉惠本系學生。

4.經費需求

如總計畫(附於總計畫中)。

5.預期完成之工作項目及成果

5.1 學術論文 4-6 篇。

5.2 專案報告一冊。(含學術活動紀錄、研究文獻及材料等。)

5.3 擬開設課程完整大綱。

25

附件四

主要參考書目(古籍及單篇論文從略)

1. 專書

《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年。

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 年 10 月。

丁原植:《郭店楚簡老子釋析》,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8 年。

丁原植:《郭店楚簡儒家佚籍四種釋析》,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2000 年 12

月。

丁原植:《楚簡儒家性情說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 年 5 月。

丁超五:《科學的易》,臺北:皇極出版社,1980 年。

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

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年 6 月。

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

書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年 3 月。

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上海:上海大學

出版社,2004 年 4 月。

于省吾:《雙劍誃易經新證》,臺北:藝文印書館,1958 年。

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室楚簡整理小組:《戰國楚簡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古文字

研究室楚簡整理小組,1976-1977 年。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湖南省博物館:《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上)》,北京:文

物出版社,1973 年。

王 力:《王力文集‧字的寫法、讀音和意義》第三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1985 年。

王 力:《同源字典》,文史哲出版社,1991 年。

王 博:《簡帛思想文獻論集》,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2001 年 5 月。

王 寧:《訓詁與訓詁學》,山西教育,1994 年。

王 輝:《古文字通假釋例》,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 年。

王國維:《古史新證──王國維最後的講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 年初

版,1996 年 2 刷。

王瓊珊:《易學通論》,臺北:廣文書局,1961 年。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1-4,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 年。

朱謙之:《周易哲學》,無求備齋《易經集成》本。

26

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北京:中華書局,1989 年 4 月。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北京:中華書局,1998 年。

何澤恆:《先秦儒道舊義新知錄》,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 年。

何澤恆:《焦循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 年 5 月。

余明光:《黃帝四經與黃老思想》,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9 年。

吳辛丑:《簡帛典籍異文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 年 10 月。

宋祚胤:《周易新論》,長沙:教育出版社,1982 年。

李 玉:《秦漢簡牘帛書音韻研究》,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4 年。

李 申:《周易之河說解》,北京:知識出版社,1992 年。

李 零:《上博楚簡三篇校讀記》,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2 年 3 月。

李 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年。

李天虹:《郭店竹簡〈性自命出〉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年 1 月。

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年。

李全華:《老子哲學考察》,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1 年。

李均明:《古代簡牘》,文物出版社發行,2003 年。

李約瑟:《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年。

李鼎祚:《周易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 年。

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 年。

李鏡池:《周易通義》,北京:中華書局,1981 年。

沈善登:《改正揲蓍法》,無求備齋《易經集成》本。

邢 文:《帛書周易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年 12 月第 2 刷。

周善培:《周易雜卦證解》,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9 年。

周鼎珩:《易經講話》,臺北:自刊本,1964 年。

尚秉和:《周易尚氏學》,北京:中華書局,1998 年。

屈萬里:《先秦漢魏易例述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9 年。

屈萬里:《書傭論學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 年。

屈萬里:《漢石經周易殘字集證》,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 年。

屈萬里:《讀易三種》,收入《屈萬里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年。

杭辛齋:《易楔》,無求備齋《易經集成》本。

杭辛齋:《易數偶得》,無求備齋《易經集成》本。

杭辛齋:《愚一錄說訂》,無求備齋《易經集成》本。

杭辛齋:《學易筆談》,無求備齋《易經集成》本。

杭辛齋:《學易筆談初集》,無求備齋《易經集成》本。

杭辛齋:《讀易雜識》,無求備齋《易經集成》本。

27

東京大學郭店楚簡研究會:《郭店楚簡‧思想史的研究(第一卷)》,東京:東京

大學郭店楚簡研究會,1999 年 11 月。

林忠軍:《象數易學發展史》,濟南:齊魯書社,1994 年。

林政華:《易學新探》,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 年。

林麗真:《王弼〈老〉〈易〉〈論語〉三注分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 年 5

月。

林麗真:《王弼》,《中國歷代思想家叢書》15,臺北:商務印書館,1978 年 6 月。

林麗真:《王弼及其易學》,臺北:臺大《文史叢刊》,第 47 種,1977 年 2 月。

林麗真:《王弼――崇本息末》(王弼的哲學――崇本息末義釋)(金白熙譯),漢

城:清溪出版社,1999 年 12 月。

林麗真:《義理易學鉤玄》,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 年 11 月。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陽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年 3 月。

金春峰:《周易經傳梳理與郭店楚簡思想新釋》,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2003 年。

金景芳:《周易講座》(呂紹綱整理),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1987 年。

金景芳:《周易繫辭傳新編詳解》,瀋陽:遼海出版社,1998 年。

南懷瑾、徐芹庭:《周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4 年。

胡平生、韓自強:《阜陽漢簡詩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年 5 月。

胡自逢:《先秦諸子易說通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 年。

胡孚琛:《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年。

胡炳文:《周易本義通釋》,《通志堂經解》本。

胡樸安:《周易古史觀》,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0 年。

徐中舒:《漢語古文字字形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 年。

徐志銳:《周易大傳新注》,濟南:齊魯書社,1986 年。

徐芹庭:《周易口訣義疏證》,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 年。

徐芹庭:《周易異文考》,臺北:五洲出版有限公司,1975 年。

徐芹庭:《周易陸氏學》,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 年。

徐芹庭:《周易舉正評述》,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 年。

徐芹庭:《易來氏學》,臺北:嘉新文化基金會研究論文第 180 種,1969 年。

徐芹庭:《易經深入》,中壢:普賢出版社,1991 年。

徐芹庭:《易學源流》,臺北:國立編譯館,1987 年。

徐芹庭:《虞氏易述解》,臺北:五洲出版有限公司,1974 年。

徐芹庭:《魏晉七家易學之研究》,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 年。

徐富昌:《睡虎地秦簡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年。

28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年 5 月。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帛書(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年 3 月。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帛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年。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 11 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 12 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年 12 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 1 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 1 月。

馬敘倫:《老子校詁》,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四部要籍注疏叢刊‧老子》下

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 年。

高 亨:《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1989 年。

高 亨:《周易大傳今注》,濟南:齊魯書社,1983 年。

高 亨:《周易古經今注》,北京:中華書局,1984 年重訂本。

高 亨:《周易古經通說》,臺北:樂天書局,1972 年。

高 明:〈讀郭店《老子》〉,【美】SarahAllan【英】CrispinWilliams 原編、邢文

編譯:《郭店〈老子〉: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 年。

高 明:《帛書老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新編《諸子集成》本,1996 年。

高 明:《高明經學論叢》,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8 年。

高 明:《郭店楚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8 年。

高本漢:《先秦文獻假借字例》,臺灣書店,1974 年。

高啟沃:《簡明通假字字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年。

高懷民:《宋元明易學史》,臺北:自印本,1994 年。

涂宗流、劉祖信:《郭店楚簡先秦儒家佚書校釋》,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2001

年 2 月。

商承祚編著:《戰國楚竹簡匯編》,濟南:齊魯書社,1995 年 11 月。

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馬王堆漢墓帛書》【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年。

崔仁義《荊門郭店楚簡〈老子〉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年。

29

張 英:《易經衷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 年。

張立文:《周易帛書今注今譯》,臺北:學生書局,1991 年。

張立文:《周易思想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 年。

張立文:《帛書周易注釋》,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年。

張光裕、袁國華:《郭店楚簡研究》第一卷(文字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

年。

張守中:《郭店楚簡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 年。

張其淦:《邵村學易》,無求備齋《易經集成》本。

郭 沂:《郭店竹簡與先秦學術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年 2 月。

郭店楚簡研究中心編:《古墓新知──紀念郭店楚簡出土十周年論文專輯》,香港:

香港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2003 年 11 月。

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 年。

陳 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 年 8 月。

陳 偉:《郭店竹書別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年 1 月。

陳鼓應、趙建偉:《周易注譯與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 年。

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 年。

陳鼓應:《黃帝四經今註今譯》,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年。

陳鼓應:《道家易學建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 年。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 17 輯「郭店楚簡專號」,1999 年 8 月。

陳應潤:《周易爻變義蘊》,《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陳麗桂:《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臺灣:文津出版社,1997 年。

陳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臺灣:聯經出版社,1991 年。

陸 績:《京氏易傳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傅舉有、陳松長:《馬王堆漢墓文物》,長沙:湖南出版社,1992 年。

喬 萊:《易俟》,《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喬樹森:《喬氏易傳》,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1 年。

彭美玲:《古代禮俗左右之辨研究――以三禮為中心》,臺灣大學《文史叢刊》之

103,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7 年 4 月。

曾憲通:《長沙楚帛書文字編》,北京︰中華書局,1996 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編:《望山楚簡》,北京:中華書局,1995

年 6 月。

30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編:《包山楚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年 10 月。

湖南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上集),北京︰

文物出版社,1973 年。

湖南省博物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長沙市博物館、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長沙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 年。

湯餘惠主編:《戰國文字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年 12 月。

程石泉:《易學新探》,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9 年。

黃 震:《黃氏日鈔》,收入《讀書記四種》,北京:北京圖書館,1998 年。

黃人二:《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研究》,臺中:高文出版社,2002 年 8

月。

黃元炳:《易學探原河圖象說》,臺北:集文書局,1977 年。

黃本英:《易經科學》,臺北:集文書局,1980 年。

黃沛榮:《周易彖象傳義理探微》,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 年。

黃沛榮:《易學乾坤》,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 年。

黃沛榮:《易學論著選集》,臺北:長安出版社,1985 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 年 10 月。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1997 年。

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

楚文化研究會編:《楚文化考古大事記》,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年。

楊 寬:《戰國史》(增訂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 年。

楊慶中:《二十世紀中國易學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

葉國良、李隆獻、彭美玲合著:《漢族成年禮及其相關問題研究》,臺北:大安出

版社,310 頁。

葉國良、李隆獻、彭美玲合著:《漢族成年禮及其相關問題研究》,臺北:大安出

版社,頁 15-164,2004 年 8 月。

葉國良、夏長樸、李隆獻:《經學通論》,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6 年 1 月。

葉國良:《古代禮制與風俗》,臺北:臺灣書店,236 頁。

葉國良:《石學續探》,272 頁,臺北:大安出版社。

葉國良:《石學蠡探》,260 頁,臺北:大安出版社。

葉國良:《經學側論》,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78 頁。

董光璧:《易學科學史綱》,武漢:武漢出版社,1993 年。

董光璧:《易學與科技》,瀋陽:瀋陽出版社,1997 年。

董同龢:《上古音韻表稿》,《歷史語言學研究所單刊》之 21,臺北:中央研究院,

31

1967 年。

董同龢:《漢語音韻學》,北京:中華書局,2001 年。

董洪利:《古籍的闡釋》,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 年。

裘錫圭:《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 年。

裘錫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 年初版,2000 年

2 刷。

廖名春、康學偉、梁韋弦:《周易研究史》,長沙:湖南出版社,1991 年。

廖名春:《郭店楚簡老子校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年。

廖名春:《新出楚簡試論》,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2001 年 5 月。

廖名春編:《清華簡帛研究》第 1 輯,北京:清華大學,2000 年 8 月。

廖名春編:《清華簡帛研究》第 2 輯,北京:清華大學,2002 年 3 月。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年 9

月。

趙建偉:《出土簡帛周易疏證》,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 年。

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組:《銀雀山漢墓竹簡(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年

9 月。

劉 釗:《郭店楚簡校釋》,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年。

劉 翔:《中國傳統價值觀詮釋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局,1996 年。

劉又辛:《通假概說》,成都:巴蜀書社,1988 年。

劉大鈞:《大易集述》,成都:巴蜀書社,1998 年。

劉大鈞:《周易概論》,濟南:齊魯書社,1986 年。

劉信芳:《荊門郭店竹簡老子解詁》,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 年。

劉信芳:《簡帛五行解詁》,臺北:藝文印書館,2000 年 12 月。

歐陽修:《易童子問》,無求備齋《易經集成》本。

歐陽禎人:《郭店儒簡論略》,臺北:古籍出版社,2003 年。

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年 7 月。

蔣紹愚:《古漢語詞彙綱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 年。

諸偉奇等:《簡明古籍整理辭典》,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0 年。

鄭吉雄:《易圖象與易詮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398 頁,2004 年 6 月。

鄭萬耕:《太玄校釋》,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年。

鄭權中:《通借字萃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年。

鄧球柏:《帛書周易校釋(增訂本)》,湖南:湖南出版社,1996 年。

鄧球柏:《帛書周易校釋》,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年。

黎子耀:《周易祕義》,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 年。

32

黎靖德:《朱子語類》,臺北:華世出版社,1987 年。

賴貴三:《焦循雕菰樓易學研究》,臺北:里仁書局,1994 年。

錢 玄:《校勘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 年。

錢基博:《周易解題及其讀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年。

駢宇騫、段書安:《本世紀以來出土簡帛概述》,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

年。

戴君仁:《梅園論學集》,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70 年。

戴君仁:《梅園論學續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 年。

繆文遠:《戰國史繫年輯證》,成都:巴蜀書社,1997 年。

韓自強:《阜陽漢簡周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

魏啟鵬:《簡帛〈五行〉箋釋》,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 年 7 月。

龐 樸:《竹帛〈五行〉篇校注與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 年 6 月。

龐樸等著:《郭店楚簡與早期儒學》,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2002 年 6 月。

嚴靈峰:《馬王堆帛書易經斠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 年。

蘇淵雷:《易學會通》,無求備齋《易經集成》本。

饒宗頤、曾憲通:《長沙子彈庫楚帛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3 年。

饒宗頤、曾憲通:《楚帛書》,香港︰中華書局,1985 年。

騈宇騫、段書安:《本世紀以來出土簡帛概述(資料篇、論著目錄篇)》,萬卷樓

出版社,1999 年。

2. 論文集

丁四新編:《楚地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一)》,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 12 月。

丁四新編:《楚地出土簡帛思想研究(二)》,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年 4

月。

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

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年 6 月。

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

書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年 3 月。

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上海:上海大學

出版社,2004 年 4 月。

中國哲學編委會主編:《中國哲學》第 21 輯「郭店簡與儒學研究」,2000 年 1 月。

中國哲學編委會主編:《中國哲學》第 21 輯「郭店簡與儒學研究」,2000 年 1 月。

33

王 博:《簡帛思想文獻論集》,臺北:古籍出版社,2001 年。

王 博:《簡帛思想文獻論集》,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2001 年 5 月。

池田知久等:《郭店楚簡‧思想史的研究(第三卷)》,東京:東京大學郭店楚簡

研究會,2000 年 1 月。

池田知久等:《郭店楚簡‧思想史的研究(第四卷)》,東京:東京大學郭店楚簡

研究會,2000 年 6 月。

艾 蘭、邢 文編:《新出簡帛研究──新出簡帛國際學術研討會文集》,北京:

文物出版社,2004 年 12 月。

東京大學郭店楚簡研究會:《郭店楚簡‧思想史的研究(第一卷)》,東京:東京

大學郭店楚簡研究會,1999 年 11 月。

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編:《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

民出版社,2000 年 5 月。

近藤浩之等:《郭店楚簡‧思想史的研究(第二卷)》,東京:東京大學郭店楚簡

研究會,1999 年 12 月。

近藤浩之等:《郭店楚簡‧思想史的研究(第二卷)》,東京:東京大學郭店楚簡

研究會,1999 年 12 月。

姜廣輝主編:《中國哲學》第 20 輯「郭店楚簡研究」,1999 年 1 月。

張光裕主編:《郭店楚簡研究‧第一卷‧文字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 年 1

月。

郭店楚簡研究(國際)中心編:《古墓新知──紀念郭店楚簡出土十周年論文專

輯》,香港:香港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2003 年 11 月。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 17 輯「郭店楚簡專號」,1999 年 8 月。

陳福濱主編:《本世紀出土思想文獻與中國古典哲學研究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臺北:輔仁大學,1999 年 4 月。

葉國良、鄭吉雄、徐富昌合編:《出土文獻研究方法論文集初集》,臺北:臺灣大

學出版中心,445 頁。

廖名春編:《清華簡帛研究》第 1 輯,北京:清華大學,2000 年 8 月。

廖名春編:《清華簡帛研究》第 2 輯,北京:清華大學,2002 年 3 月。

廖名春編:《新出楚簡與儒學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清華大學,2002

年 4 月。

臺灣大學哲學系等編:《日本漢學的中國哲學研究與郭店、上海竹簡資料國際學

術交流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2003 年 12 月。

輔仁大學文學院編:《新出楚簡與儒學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輔仁

大學,2002 年 4 月。

34

3. 學位論文

丁 亮:《無名與正名論中國上中古名實問題的文化作用與發展》,東海大學中文

所博士論文,2003 年 1 月。

朱心怡:《天之道與人之道──郭店楚簡儒道思想研究》,臺北:國立清華大學中

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林聰舜、徐漢昌先生指導,2002 年。

艾文君:《黃老帛書政治思想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郭立民先生指導,1996 年。

吳勇冀:《郭店楚簡《太一生水》研究》,臺北: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

論文,劉文起先生指導,2001 年。

吳福相:《帛書本老子校釋》,臺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于大成

先生指導,1979 年。

李存智:《秦漢簡牘帛書之音韻學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龔煌城先生指導,1995 年。

李富琪:《郭店楚簡文字構形研究》,臺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蔡崇名先生指導,1999 年。

汪義麗:《帛書《五行篇》思想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威熊先生指導,1994 年。

貝克定:《馬王堆帛書<易之義>「數往╱知來」段及其相關問題研究》,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沛榮先生指導,1998 年。

林素清:《戰國文字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龍宇

純先生指導,1984 年。

林清源:《楚國文字構形演變研究》,臺中:東海大學博士論文,1997 年。

林靜茉:《帛書《黃帝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傅武光先生指導,2000 年。

姜元媛:《《老子道德經》版本的比較──以郭店楚墓竹簡為研探中心》,臺北:淡

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學系碩士論文,黃世雄先生指導,1998 年。

范麗梅:《郭店儒家佚籍研究──以心性問題為開展之主軸》,臺北:臺灣大學中

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年。

徐富昌:《漢簡文字研究》,臺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4 年。

徐貴美:《考釋楚簡帛文字的問題及方法──以考訂〈楚系簡帛文字編〉為背景》,

臺北: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王仁祿先生指導,1999 年。

張寶三:《五經正義研究》,臺大中文所博士論文,1992 年 6 月。

許學仁:《先秦楚文字研究》,臺北: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李殿魁

先生指導,1979 年 6 月。

35

陳 立:《楚系簡帛文字研究》,臺北:臺灣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1999 年。

陳月秋:《楚系文字研究》,臺中: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李孝

定先生指導,1992 年 4 月。

陳奕瑄:《郭店楚簡五行研究》,臺北: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黃忠慎

先生指導,2001 年。

陳茂仁:《楚帛書研究》,臺北: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莊雅州

先生指導,1995 年。

陳嘉凌:《楚系簡帛字根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季旭昇先生指導,2001 年。

陳霖慶:《郭店〈性自命出〉暨上博〈性情論〉綜合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年。

彭美玲:《鄭玄毛詩箋以禮說詩研究》,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自印本),

1992 年 6 月。

曾昱夫:《戰國楚地簡帛音韻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楊秀芳先生指導,2000 年。

曾馨誼:《簡帛〈五行〉篇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長樸先生指導,2001 年。

黃武智:《「黃老帛書」考證》,臺北: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徐漢

昌先生指導,1998 年。

黃慶惠:《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四篇古佚書思想體系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

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王靜芝先生指導,1993 年。

黃麗娟:《郭店楚簡緇衣文字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

文,邱德修先生指導,2000 年。

葉國良:《宋人疑經改經考》,臺大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臺灣大學《文史

叢刊》55,208 頁,臺北。

葉國良:《宋代金石學研究》,臺大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

蔡振豐:《王弼的言意理論與玄學方法》,臺大中文所碩士論文,1993 年 6 月。

蕭世瓊:《馬王堆帛書文字研究》,臺北:國立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許錟

輝先生指導,1997 年。

謝夙霓:《郭店楚簡《老子》訓詁辨疑》,臺北: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

論文,林慶勳、林清源先生指導,2001 年。

謝君直:《《道德經》與《黃老帛書》「道論」之比較研究》,臺北:南華大學哲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德和先生指導,1999 年。

36

謝君直:《郭店楚簡的天道思想》,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袁

保新先生指導,2003 年。

鍾克昌:《帛書教王弼本--老子章句字義新探(上)》,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

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黃錦鋐先生指導,1990 年。

羅凡晸:《郭店楚簡異體字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