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年度大學學習生態系統創新計畫 國立臺灣大學提案計畫申請書 ·...

85
NTU @ Taipei 無邊界大學 教育部 105 年度大學學習生態系統創新計畫 國立臺灣大學提案計畫申請書

Upload: others

Post on 26-May-2020

3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NTU @ Taipei 無邊界大學

    教育部

    105 年度大學學習生態系統創新計畫

    國立臺灣大學提案計畫申請書

  • 2

    1.計畫摘要表......................................3

    2.計畫整體推動架構圖 ............................. 6

    3.計畫內容 ..................................... 5-1

    4.附錄

    附錄一、計畫團隊名單 ............................. 6-27

    附錄二、學生訪談紀錄 ............................. 6-29

    附錄三、「無邊界大學 NTU@Taipei」主軸與課程 .......... 6-32

  • 3

    105年度教育部補助辦理大學學習生態系統創新計畫計畫摘

    要表

    學校名稱 國立臺灣大學

    申請類別 □A類:未來大學推動計畫

    ■B類:無邊界大學推動計畫

    計畫名稱 未來都會與大學創新學習系統

    主責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 新增單位

    計畫摘要

    (每項 250字)

    計畫目標與標竿學習對象1

    壹、目標

    一、突破知識與大學社會邊界:本計畫的核心目標在於突破現在知識

    領域界限與大學社會之間的藩籬,讓學生能適性及彈性多元的學習、

    理論結合實作、跨越學科及學校邊界與實作機構合作。以臺大所在的

    都會區為生活實驗室,思考臺北都會區未來三十年所遭遇的問題,設

    定長期願景,並依此為基礎,促發創新學習生態系統的行動以培養學

    生需要的能力。

    二、主張永續發展與社會正義的基本價值:本計畫擬定以韌性城市與

    分享城市做為規劃目標,重視城市發展的資源分配、軟體機制、以及

    城鄉資源的鏈結。由此構思發展出八個課程主軸:分享經濟、運輸交

    通、能源轉型與自主、科技傳播與民主、健康照顧與醫療、韌性與生

    態、文化與生活、城鄉鏈結與服務。

    三、形成全校性教師與學生學習社群:以八個面對都會生活挑戰的軸

    線來驅動台大全校性跨院系的教師社群形成,以及學生學習生態的改

    變。老師由下而上因為對議題的志趣相同而自發性形成社群,學生在

    課程交流中形成跨學科學習社群,打破系院本位主義及翻轉僵化大學

    體系。

    1 自國內外同性質大學中具指標地位之大學,選擇至少一所作為標竿學習對象,簡述申請學校與

    標竿學校之落差,並說明該標竿學習對象值得學習之處。

  • 4

    四、議題導向創發學生跨領域學習動機:課程與工作坊同時進行,課

    程從單一學科轉變為跨學科,學生透過提出方案了解進一步所需的知

    識,老師與學生主動共同規劃課程,可提高學生學習動機及了解學習

    背後的意義與目標。

    五、引進外部資源:本計畫旨在培養學生能了解並解決未來城市可能

    遇到的問題,現有城市的各項資源成為本計畫最重要的資本之一。此

    計畫將積極引進現有城市資源,讓參與學生感受自身與城市間的密切

    關係,思考如何應用現有的資源來處理未來可能的問題。

    貳、標竿學習

    國外高等教育創新作為標竿學習的重點:

    (一)Stanford University

    由人文社會科學與理工科教授整合性高的教師社群,跨領域共同規

    劃授課,學生共同設計課程。

    (二)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跨領域課程即時回應真實世界,師生有許多非正式交流、互動機制。

    (三)Harvard University

    強調實作要求學生畢業前需完成未來可「社會實踐」的計畫,課程

    由跨領域老師共同設計授課。

    (四)Laurea University (Finland)

    動態網絡生活實驗室,地方議題引導課程設計,專題實作發展創新的

    提案及主動有機解決問題的社群。

    (五)Udacity

    微型學程、客製化課程模組設計、教學即時回饋修正。

    計畫推動策略與創新作法

    (一) 全校性跨院教師社群

    形成由下而上志願參與的跨學院科系之全校性教師社群。

    (二) 學生彈性組合課程

    四階段課程從入門到專題實作可提供循著主軸的深度學習,也可以

    跨主軸自由組合進行水平學習。

  • 5

    (三) 打破傳統系所疆界

    由議題導向的創新課程設計跨越系所、主副修、通識、學程的思維

    (四) 建立學生跨領域學習與實作的多元機制

    舉辦發表會、工作坊、共同工作空間規劃,非正式交流、進度報告

    分享、教師與業師駐點指導等,讓不同科系學生跨領域合作。

    (五) 連結臺大其他正在形成的師生社群產生跨領域的綜效

    結合臺大食養城市計畫及 D-School 現有的跨領域社群,擴大跨領域

    學習在台大校園的影響與能見度。

    (六) 多樣豐富的技藝課程工作坊

    由學生或授課教師提出需求,由業師提供學生修課實作支援。包括

    使用者經驗調查、政策分析、大數據分析、應用軟體設計、行動劇

    表演、社會設計、設計思考、藝術策展、影像製作、社會溝通能力、

    說故事能力、自我探索表達能力等。

    預期效益與關鍵績效指標

    (一)學生:預期四年影響學生達總人數至少一成。跨越原有學科接

    觸各領域的學習文化,適性探索學習軌跡。

    (二)老師:影響更多老師參與其中,提升課程研發、跨領域共同授

    課、教學創新、培養學生將理論與實作結合之意願,目標至

    少 80位教師參與教師社群。

    (三)學校結構:打破系所本位,彈性計算授課時數及學分,引入更

    多城市資源增加實習機構。

    (四)社會:專題實作學生將提出專案,計畫第二期將有 15個提案,

    提案設計均以未來都市問題發想,可提供城市政策、NPO及企

    業參考,可將城市匯集的經驗、資源傳播出去。

  • 6

    105年度教育部補助辦理大學學習生態系統創新計畫計畫整

    體推動架構圖

  • 5-1

    105 年度教育部補助辦理大學學習生態系統創新計畫計畫書

    申請類別 □A類:未來大學推動計畫

    ■B類:無邊界大學推動計畫

    壹、 申請學校概況與未來十年發展潛力分析

    台灣大學學生數目前為 32,155 名,其中博士班為 4,591 名(14.28%),碩士班為 10,989

    名(34.17%),學士班為 16,575 名(51.55%)。在教師人數方面,102 學年度專任教師

    (含研究人員)共 2,023 人,兼任教師 1,948 人;此外助教人數為 135 人,職員則為 629

    人,約聘用工作人員 778 人。整體而言,臺大具有綜合型大學的優點,學科領域完整,

    2014 年 QS 世界大學領域排名,本校有 10 個領域名列全球前 50 大。

    臺大雖有優勢,但也一直在追求更好的研究與學習環境企求更傑出的貢獻,根據臺

    大《中程校務發展計畫書 103-107 學年度》(以下簡稱:《校務發展計畫書》),目前臺大

    研究與教學現況存在以下問題:1、產學需求存在顯著落差;2、跨界、跨領域互動場域

    不足; 3、創業相關資源不足且分散。《校務發展計畫書》針對這些問題,將臺大校務

    未來五年發展策略重點與目標設定為:使台大成為「華人頂尖之創意創業引擎」,以帶

    動全校創意創新風氣與創業動能為要務,整合內外部資源、匯聚校內與產業資源,藉以

    優化產學合作相關機制,並強化市場洞察,將研究能力轉化為新創能量。

    在提升教學品質上,臺大也訂定策略。主要為因應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各種多元需

    求,並培育卓越人才,推動課程改革,延伸課程之廣度與深度,提升教學之硬體設施,

    並根據各項評鑑之回饋機制,強化教學及服務品質,以期使學生除學習知識外,亦能適

    時發揮創意。臺大除深耕學術研究,充份了解使用社會資源招募素質優異學生;更應該

    把握優勢,透過課程與知識創新,培育國家優秀人才以面對台灣社會及人類社會未來可

    能遭遇的重大問題視為重要目標,以善盡大學社會責任,領導社會轉型、促進人類與環

    境永續發展。

    貳、 計畫目標與標竿學校

    本計畫企圖以開創性的做法突破目前大學學習生態的困境,透過真實世界的議題來

    驅動設計課程,引導學生透過實作、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問題,縮短學用落差,提升學生

    理論與實作能力,培養良好人才,以面對未來社會環境迅速變遷產生的各種問題。為了

    讓學習生態即時回應真實世界的挑戰,我們提出無邊界大學的計畫,希望透過這個計畫

  • 5-2

    促進知識的學習更能結合解決周遭城市的挑戰,帶動老師跨領域授課並增進學生跨領域

    學習的動機。本計畫將設計機制讓學生成為學習主體,共同參與課程設計討論,也將引

    進城市既有資源與實作機構。大學生態體系的總體改革並非一蹴可及的目標,需要更多

    教師、資源的投入,因此團隊希望藉由此課程計畫做為大學生態體系改革的開端。

    以下各節將分述各項主題: 大學學習生態的困境與突破、無邊界大學學習主軸、

    自訂之計畫目標與未來十年的校務發展關聯、標竿學校的啟發。

    一、大學學習生態的困境與突破

    一個大學學習生態的新創目標必須能解決已知的現存問題,才能以新的目標促進學

    校的自我演化與突破。目前的大學學生學習體系主要面臨三大問題,分述如下:

    (一)系所分流僵化學習:

    目前的就業環境所需要的是具有數位能力與科技素養的人文社會學人才,以及具有

    人文社會素養的科技人才。在目前的學習架構下,科系的分野造成人文社會與自然科學

    的界限分明,無法提供這樣的人才。

    (二)跨領域修課困難:

    各大學紛紛提出跨領域修課的方案,主要是輔系、雙修,但跨領域雙修或輔系,皆

    面臨以下問題:一、雙主修或輔系的方式只能讓學生自行將兩種以上的領域知識同時吸

    收,缺乏統整的機會。二、跨科系修課遇到課程彼此衝堂,造成跨越科系修不到課。 三、

    目前許多科系主修畢業學分數要求無法降低的情況下,雙主修修業負擔過重。

    (三)理論與實作分離:

    目前大學課程設計是以老師為主體,大多數大學老師均經由學術訓練歷程培育而成,

    課程設計模式以傳遞理論知識為主,尤其人文社會科學及基礎科學的授課過程較缺乏引

    導學生思考其所學理論與社會現實間的關聯,也較少教授如何運用理論訓練來解決實際

    問題。畢業生到社會工作後,回過頭評價以往學習經驗,往往發現大學所學欠缺實際解

    決問題的相關技術。而雇主如政府、非營利組織及企業等也經常反映,大學培養的人才

    欠缺將學科知識應用到各面向的實作技術。為了讓學生可以具有面對未來社會挑戰的能

    力,如何培養他們兼具理論思考及實際操作技術能力是迫切需要思考的。

    各大學包括臺大為解決上述問題,紛紛創設各種學程以滿足跨領域修課、彈性學習

    以及實用知識的需求,《國立臺灣大學跨院系所學程設置準則》第一條即揭示這樣的目

    標:「鼓勵學生有系統的修習跨領域課程,增加多元學習之機會。」目前臺大的四十三

    個學程,不論是學位學程或學分學程的跨領域學習,面臨最大挑戰與困境都是缺乏老師

    授課的意願。學程不論由系、院或中心來主辦,都是由上而下邀請或分配老師開課,協

  • 5-3

    調困難、課開不出來的問題相當常見。另外,目前大多數的學程,常僅是經授課老師同

    意後將既有課程納入學程修課名單中,極少為學程新創課程。有鑑於現狀跨領域開課的

    困難在於老師缺乏意願和動機,本計畫以形成有效的教師社群為起點,由認同於特定挑

    戰的老師跨科系集結,大家因志趣相投自動自發一起討論、規劃、開授課程,我們相信

    跨科系老師間有機互動比由上而下的授課壓力,更能鼓勵老師跨出科系進行連結。

    為回應現實挑戰及培養對未來解決方案的想像力與執行力,計畫籌備過程,就已將

    計畫視為觸媒,引導教師形成任務導向的社群。短短幾個月內,已經獲得明顯跨領域交

    流的效益。目前已有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系、公共事務研究所、國家發展研究所、新聞

    研究所、政治學系;文學院-中國文學系、外國語文學系、人類學系;公共衛生學院-健

    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工學院-機械工程學系、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工程科學及海

    洋工程學系;理學院-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共 5 學院 13 系,20 位老師參與(請看附錄一)。

    無邊界大學提案過程由老師自主組成教師團隊,舉行每次三小時全體出席的五次籌備會

    議;各主軸課程另舉行每次三小時共五次小型會議;教師社群內部非正式的討論。各領

    域老師分享學生學習困境的觀察:教師大多同意經過激烈的大學入學競爭,許多學生對

    於紙筆測驗與文字世界感到疲累,也厭倦傳統的聽演講學習方式,很多人希望能培養各

    種能力而非限於科系知識,並盼望能將課堂學習與真實世界的挑戰銜接。教師社群還邀

    請畢業校友與業界人士加入腦力激盪,校友分享在學校最有收穫的課程經驗與期待新的

    改變方向,業界人士也提供日後參與的方式與工作坊的資源(參看附錄二)。

    另外一個重要的學習生態問題是學生的學習狀況與動機,為了讓在學學生的學習經

    驗可以回饋到計畫的籌備,我們邀請社會學系、化工系、人類學系、外文系、法律系等

    且目前在相關機構實習學生對此項創新學習系統的計畫提出看法與期待,見附錄三。學

    生多認為目前大學學習系統確實需要改變,非常贊同此計畫立意,也提出許多建議與困

    境,如化工系同學表示,工學院學生風氣較保守,課業負擔較大,對其他領域知識有興

    趣的學生,不一定能修課,將此計畫課程學分納入計算的情況下,才較有機會吸引同學

    選修。人類學系及化工系同學認為台大老師長期受限系所規定、研究壓力,形成跨領教

    師社群且擴大社群教師範圍,才能持續改變學校學習生態。社會學系建議未來如可開放

    其他學校學生修課,可以增加同儕的異質性。社會學系同學也提出課名與課綱往往產生

    不必要的修課門檻,課名充滿科系色彩時,會限制學生選擇,課程大綱最好平易近人,

    讓學生清楚知道課程可學到什麼。

    二、無邊界大學學習主軸

    教師社群腦力激盪與發想的主軸是以大學所在的都會區為生活實驗室,思考臺北都

    會區未來三十年所遭遇的問題,設定長期願景,並依此為基礎,想像我們在大學要做甚

    麼、培養什麼人才、學生需要甚麼能力。此課程規劃方向符合無邊界大學推動計畫徵求

  • 5-4

    的期待與目標。課程設計包含知識性及技藝性:包含使用者經驗調查、政策分析、大數

    據分析、應用軟體設計、行動劇表演、社會設計、設計思考、藝術策展、影像製作、社

    會溝通能力、說故事能力、自我探索表達能力等。

    今日全球有超過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預估到 2025 年,全球前 600 大城市生產

    的 GDP 會占全球 60%。密集居住於都市有利於透過集中使用而降低資源的消耗,緩和

    人口成長對生態環境的衝擊,但是目前的實況是,城市居民過度消費的生活方式對環境

    造成極大的威脅。如何兼顧促進都市生活品質、降低生活成本、可持續性生態發展等彼

    此有潛在衝突的目標,是每個都會區面臨的問題。這些挑戰提供給作為綜合型大學的臺

    大整合內外部人才與思考教育方向的良機。主軸大綱說明及課程列表,詳見附錄四。

    (一)韌性城市與分享城市的願景

    我們先檢視韓國首爾、荷蘭阿姆斯特丹、臺北三個市政府提出的願景,再提出臺大

    無邊界大學的未來城市願景。臺大無邊界大學團隊建立在長久研究相關議題以及學術自

    主性的優勢,提出兩項倡議:

    第一、軟硬體並重的思維:在大學中以無邊界城市做為知識的基地,提出各種設計與治

    理機制等軟體,可以平衡公部門目前過度偏重交通運輸、建築等硬體建設的缺失。

    第二、以擴大臺北都會區作為更大的方案解決範圍:無邊界大學希望提出方案解決的挑

    戰不僅限於臺北、而是擴及鄰近的都會鄉鎮。雖然臺北市政府提出首都圈的概念,也就

    是臺北都會區已經透過捷運路網、高速公路、五楊高架、雪山隧道、高速鐵路和機場捷

    運連結北北基桃宜近 1000 萬人口,但目前的願景思維仍難超越行政藩籬,因此無邊界

    大學設定以臺北整合周邊縣市鄉鎮進行整體的思考,啟動跨學科跨邊界的總體計畫。

    從教師社群密集討論的過程,主張永續發展與社會正義的基本價值下,擬定以韌性

    城市與分享城市做為規劃目標,各國大城市面對越來越不穩定的經濟與自然環境造成的

    衝擊與災難,多以韌性城市 resilient city 作為未來的發展目標,韌性城市是建立彈性機

    制回應自然、社會、經濟等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風險。以氣候變遷帶來的問題為例,韌性

    城市以各種軟硬體架構來確保基礎設施、食物、交通、政府、商業等基本生活的運作。

    在建立韌性城市各項方案的過程中,社群合作與信任成為最重要的軟體與機制,建立起

    這種分享物質與人力資源為原則的社會經濟生態,以共同合作的方式創造、生產、分配、

    消費物品或服務。因此,建立分享城市(sharing city)成為一股新興的城市運動。

    近年來全球許多大城市,由市政府推動將分享用在解決都會生活的問題,分享可以

    同時兼顧促進都市生活品質、降低生活成本、可持續性生態發展等彼此有潛在衝突的目

    標。首爾、舊金山、紐約、柏林均以此為重要的市政發展策略。以使用價值取代交換價

    值,一方面降低生活成本,另一方面減少資源浪費與荒廢,有利於促進可持續性的生態

    環境。韌性城市與分享城市的優點蘊含著城市發展和社區營造的概念,有益於城市民主

  • 5-5

    與文化的進展。循著上述的結論,教師社群規劃出分享經濟、運輸交通、能源轉型與自

    主、科技傳播與民主、健康照顧與醫療、韌性與生態、文化與生活、城鄉鏈結與服務八

    個課程軸線來面對都會生活的挑戰,詳見圖一。

    圖一、無邊界城市的願景

    臺大團隊提出的規劃相較於另外三個城市的願景規劃,更強調硬體與軟體並重,以

    及都會區變遷需要長時期投入,不受到短期施政績效或是特定利益團體的影響。目標重

    視社會正義的分享經濟、公眾開放參與的公民治理、環境永續的韌性都市,詳見下圖。

    圖二、各未來城市願景目標

    八個課程主軸確認後,進一步擬定較明確的目標、提出行動方案,再由教師與專業

    者團隊共同初步規畫課程,由各社群討論主軸課程的構思。參與老師須隨著發想的大綱

    逐步提出進度報告。以能源主軸為例,設定臺北市在 2050 年將能源轉型成部分能源自

    主的都市,以符合社會正義與環境永續的目標。具體的行動方案是參考首爾的經驗,包

    括公民電廠、節能減碳等,藉由這些行動方案勾出在產業、政府、公民社會需要的跨學

    科人才,據此規劃能源主軸的各類型課程。規劃的過程先思考如何將原有課程翻新、邀

  • 5-6

    請不同觀點老師共同授課;第二階段需研發新課程,研發課程的具體操作方式如下:以

    臺北都會區所遇之問題設定一具體目標,依此為基礎思考我們在學校要做甚麼、培養什

    麼人才、學生需要甚麼能力,課程設計包含知識性及工具性(調查、政策分析、Big data、

    APP、社會設計、策展、影像能力、社會溝通能力、自我探索表達能力等),詳見圖三。

    圖三、課程發想操作圖

    (二)八大課程主軸說明

    1. 分享經濟

    近年全球許多大城市,由市政府推動分享城市(sharing city),以合作生產與消費滿

    足都會人口的生活所需,形成新的都市生活供需機制,分享食物、交通、住房和技能學

    習等,如何將閒置資源活絡,讓個人生活不要大量依靠薪資、消費等傳統經濟模式是這

    個主軸關切的議題。課程目標將以課程帶動學生構思在分享經濟的新典範中創新,以促

    進都市生活品質,降低都市生活成本,課程結合社會人文學科與理工知識(網路、資訊

    科技)。課程設計預期以研究成熟的各國個案為起點,找尋本地的問題為材料,並在期

    末提出可能的創新方案。

    2. 都會區能源轉型與自主

    臺北都會區追求的能源轉型,不僅是為了強化適應極端氣候的能力,藉此重新打造

    具韌性的基礎設施,還包括批判反思傳統 GDP 主導的經濟思維,在慎重考量環境承載

    力的前提下,提出兼顧經濟、能源、環境的轉型路徑圖。而真正永續的轉型方向,也必

    須納入環境正義、風險社會、常態意外等面相的思考,此類思考與觀察無法由特定學科

    的專家所壟斷,因此也必須納入大量常民知識與公民科學,既有學術機構中的學科分野

    亦必須重新整合應對。在極端氣候常態化的情形下,集中式能源結構應變能力較差,也

    不利於減碳策略中重要一環的再生能源發展,因此能源轉型有其必要。透過智慧電網、

    分散式能源、微電網等方式。面對不確定性更高的未來,上述概念已經成為德國、丹麥、

    美國、日本等國家的轉型方向。唯有認識到能源議題不僅限於物質層次,而是鑲嵌在社

  • 5-7

    會整體中,才能在追求韌性城市、強化能源安全等同樣重要的目標外,同時思考讓大都

    會區的能源轉型,帶動整體社會、環境、經濟的綠色成長。

    3. 大眾運輸與科技

    交通運輸是城市的命脈,它牽涉不僅是物品運送,更直接影響到了生活的各個面向:

    小至上下班的交通,大到交通網絡對景觀與文化的影響。在大眾運輸與科技此主軸上,

    我們將利用整合型的課程,結合不同專業領域的教師與業師,一起探討交通運輸規劃與

    實行上可能面臨的問題,進而培養有能力針對這些議題加以發想並提案的人才。依個人、

    路網共享、城市三個層面,思考運輸、交通可能會遇到問題。

    就個人層面來說,重視新價值的同時可能迫使個人需面對新的實質、價值層面的議

    題。例如綠能問題-空氣汙染、新能源車-原有車變為負擔、如何推動新能源、藉由科技

    確保安全而帶來的道德議題,包含自動化下的道德議題、安全科技又要發展到甚麼程度。

    路網共享的層次,則需討論如何規劃路網?為何要在已經運行的路網上推動別人成功的

    案例?如何將區域特性納入路網設計、共享的考量,大眾運輸系統應該如何配套跟結合。

    如何在設計上真正尊重使用者的需求。不同交通工具者在共享路網時,亦常面臨路權仇

    視的情境(不同交通工具族群互相仇視)突顯路網共享、分享時環境營造的重要。而在

    大眾運輸系統上,人們將如何互動、互動與否,以及如何善用智慧科技,有效使用路網,

    分享、使用環境,也將是這個層級重要的大眾運輸科技的議題。到了城市層面,如何面

    對環境使用的議題,這牽涉到蒐集、管控、有效使用數據(Big Data),以及規劃(使用

    中、不使用中,是否符合長期社會期待),景觀、標誌、友善環境及救援系統。

    4. 科技、傳播與民主

    傳播、科技與民主此一主題,將面對科技變革、媒體產業轉型、公民媒體素養、民

    主政治發展、城市治理與社區發展等議題,建立目標並規畫相關課程。傳統研究民意調

    查及趨勢方法已不適用,當代另類媒體興盛的狀況下,媒體學科也日趨複雜及多樣化,

    除原有新聞專業外,需結合其他創新之應用技能,可藉由此計畫與其他學科連結。年輕

    一代不再以主流媒體為唯一訊息取得的方式,透過網路同儕間傳遞訊息。網路傳播媒介

    的興起,讓資訊傳播去中心化,透過資訊傳播平台、社群媒體,每個人皆擁有發言權及

    社會影響力,新聞將發展出新型態。20 年後,65 歲以下均會使用網路,這個主軸課程

    將以臺北都會區為範疇,設計傳播模式與型態符合未來 20 年趨勢之課程,公民新聞如

    何實踐?如何讓公民將個人意見做有系統之論述、分析,進而跟其他人分享,而非單純

    情緒性話語,面對主流媒體時如何生存?研究意見領袖使用何種傳播途徑,社區媒體重

    要性,不同鄰里地方媒體間如何連?以臺北為一城市平台,建立新興媒體之模式及發展

    各種可能性,創造不同群體平等學習的環境及教育人才的同時,也顧及臺北與其他地方

    之關聯,日後可以臺北為經驗,提供其他地區參考。

  • 5-8

    5. 照顧與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在 2010 年以都市健康為主題,提出一系列針對全球大型城市(mega

    cities)在快速都市化的過程中,面臨的社會議題與健康挑戰。涵蓋面向從住居品質、交

    通運輸系統、食品安全、工作保障、社區凝聚與社會支持、到緊急醫療照護系統,點出

    未來二十年,大型城市在城市規劃與治理所需考量的重要議題。奠基於全球大型城市的

    治理經驗,世衛組織指出,城市裡需要特別關注的脆弱群體(vulnerable populations)包

    括高齡人口、女性、兒童、身心障礙者、以及移民或外來人口。如同其他已從工業化轉

    型為後工業化的社會,臺灣在學習尊重多元文化,邁入高齡社會之際,如何打造具社會

    公平性的都市健康,與脆弱群體的健康照顧,是未來二十年的關鍵議題。全球健康與多

    元文化、特殊族群社區介入亦是重要面向。全球快速都市化對於新移民、長者家庭孩子

    的就業有很大的影響,如何把資源連結起來?思考是「誰」在設計中得利,需不需要特

    別設計?可以把亞洲城市爆炸性人口成長的衝擊帶進來討論,最後再回過頭來看臺北的

    問題。這個課程主軸將面對以上迫切需要面對的都市健康議題。

    6. 環境永續與韌性

    大臺北地區在未來 10-20 年內,因應環境風險重新分配而誕生的都市空間規劃,環

    境正義以及風險公平分配的議題,是大臺北地區水治理重要的挑戰。都市對於極端降水

    /突發災害的準備以及災後的復原,往往根基於社區。因此,社區靭性經常被視為都市靭

    性重要的一環。極端降水和乾旱成為臺北地區的氣候常態,而地震的威脅亦如影隨形影

    響大臺北地區的發展,水治理的模式必需有重大的轉型,從圍堵的治理模式轉型到與水

    共存;而地震的防治,亦需有一套因應的模式。這些災害治理模式,必然依賴新的建築

    設計、空間規劃、防洪設施、法規、綜合國土空間規劃、災害推估模式。但新的技術和

    空間規劃,同時涉及環境風險重分配以及環境正義的問題,一個由下而上的參與式災害

    治理/模式(或公民科學),是有助於社區靭性的建立。

    7. 文化與生活

    文化是了解過去及當代城市生活的重要基礎,因此對於過去文化的保存、紀錄及重

    新傳承與詮釋的工作是一個都會區未來二三十年重要的工作。若能結合現在科技和高度

    分散的資訊傳播管道,將可更完備紀錄與展示城市文化,並且普遍地傳遞這些文化內涵

    到不同社群,形塑城市樣貌。臺北都會區要有整體都市意象,需有深厚的文化內涵,依

    此主軸將可聚焦於如何讓臺北成為一個偉大的城市,偉大的城市需要具有包容多元文化

    的機制、本身則有深厚文化的內涵及價值觀並且進一步擴及全國。當代的都會區因為快

    速文化傳播、便利的交通運輸所造成的人員流動、高度社會分工形成主要文化和多元次

    文化並存的樣態,但更重要的建立創新的機制來善用都會區文化匯集的特色與便利流通

    的資源。其中之一,就是在大學建立友善的學習環境,讓較偏遠地區,如原住民、繁星

  • 5-9

    計畫、新住民等經濟、文化、族群、社會弱勢的學生可以在台北都會區讓自己的文化資

    產和生活方式可以被充分的理解和傳播,透過這種相互理解與尊重,進一步肯認同自己

    文化的重要性,並得以互相尊重、包容、去除偏見。

    這個部份與其他主軸課程的關連是培養學生從人文價值角度看待各具體議題如經

    濟、交通、能源,例如透過各式文學小說觸動學生想像及同理心,才能進一步認知各項

    議題的重要性,或是透過回溯歷史上不同時期,這些不同的問題對社會所造成的影響及

    不同人群如何面對這些議題。課程不但希望培養基本的人文素養,並需要長時間培養書

    寫、說故事能力、溝通能力。因此除了知識之外,還會培養學生以下的能力:1)、善用

    溝通與表達的媒介,包含文字與文本、影像、音樂、戲劇表演、策展、物品考古、空間

    與地景。2)、結合應用性技能:可利用工作坊、平台或業師共同授課,如網頁設計、APP、

    電子書等。課程將訓練學生具體應用到城市生活中的文化資產保存、文化與社區經濟、

    文化與民主、文化與數位城市建構等不同面向的能力。

    8. 城鄉鏈結與服務

    城鄉之間如何形成服務彼此的系統是二十一世紀前半最重要的城市議題。2008 年是

    數千年人類文明第一次面對超過半數的人們進入了城市變成了城市人口。根據聯合國的

    預測,2050 年將有 70%以上的人口成為都市人。換言之,本世紀的前五十年,是人類

    文明中城鄉關係的分水嶺。城鄉之間如何開創性地透過市民、鄉民、社區、社群、政府、

    企業、非盈利組織、學校等等共同發展出以網絡為基礎的資源動員與分配方式?如何讓

    城鄉之間的關係不重複二十世紀只顧資本積累,不顧生態社會的發展模式?本課程主軸

    將從「無邊界」的角度,分析構思市民生活與都市規劃的動態關係。目前都市規劃最大

    困境是資源分配的方式是以政府部門的局課室架構切割,但市民的生活並非如此區隔。

    所以 Taipei 2050 目前的願景,侷限於看得見的空間規劃,因為這是都發局主導的提案。

    從市民生活出發,跨越政府治理系統的侷限,重新定位 21 世紀大台北的城鄉關係,是

    本課程的核心目標。

    本課程主軸以城鄉鏈結的服務系統為出發,以雙核心課程為起點:1)「生活城市」,

    針對「看得見的城市,看不見的規劃」,主要探討市民城市生活中的教育、文化、運動

    的社區-城市-區域三尺度的無邊界規劃。2)「城鄉共食」,以都會為核心探討食物系

    統的現況、挑戰與未來,進而檢討產銷網絡之發展。本課程未來會以城市居民生活為基

    礎,建構各種相關服務系統的實驗與探索,其形式包括自發性個案、與社區或地方政府

    合作的專案、社會企業創新創業。

  • 5-10

    (三)引進城市資源

    本計畫旨在培養學生能了解並解決未來城市可能遇到的問題,計畫過程將正視當代

    城市律動。現有城市的各項資源便成為本計畫最重要的資本之一。此計畫將積極引進現

    有城市資源,讓參與學生感受自身與城市間的密切關係,思考如何應用現有的資源來處

    理未來可能的問題。城市資源可分為有形、無形資源,前者如空間分享,城市既有空間

    可成為學生各項實作計畫空間;或者城市歷史建築亦可由學生進行文化詮釋及創新的場

    域,而城市行政人員經驗的分享更可以是學生在進行各項政策思考實重要的參考資源。

    八大主軸規劃過程中,計劃團隊已指認日後可協力合作的 NPO、企業及政府單位。

    日後將扮演共同授課業師、提供實習機會、共同指導學生、單獨開授技術性工作坊,每

    主軸預計平均有 5-8 個單位,每年會有 40-50 個社會企業、NPO、政府團體協力此計畫。

    因不同議題需有專題實作場域,將拜訪連結鄰近行政區、都市、社區的公民組織,邀請

    共同參與討論、推動專題實作專案。另將與公部門相關單位接洽討論,了解政府部門在

    相關議題研發經驗,及可提供此計畫之資源,如空間、業師、完成委託報告、資料庫等。

    三、 自訂之計畫目標與其未來十年的校務發展關聯

    本計畫與臺大《中程校務發展計畫書(103-107 學年度)》中論及提升教學品質策略

    相呼應。該策略以「創新課程深化、展現教學成效」為導向,在校務發展計畫推動相關

    措施中與本計畫最為相關者如下:

    (一)進行課程深化精進與重整

    臺大將開設更多深碗/總整/共授課程整合校內的師資以改善傳統課程結構,強化

    學生學習深度。也將引進新型態翻轉教室教學模式,研議減少畢業與必修學分。本計畫

    的新學習生態系統以未來城市的八大主軸四種課程來促進跨學科、翻轉教室的效益。

    (二)提供多元自主學習平台

    臺大希望鼓勵學生組成自主學習小組,建置到處都可以學習的環境。本計畫以提出

    方案的課程參與來鼓勵學生形成同儕社群,主動學習知識解決問題。

    (三)進行以學習成效為導向之評鑑變革

    臺大預定進行課程評鑑題目的修正及相關施測研究,使其更能真實反應教師在教學

    上的努力與付出以及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效,新增鼓勵老師開發與創新課程的資源以及獎

    項,以擴大激勵老師以學生學習成效為開課核心的做法。

    (四)強化學生學用合一及國際競爭力

    臺大希望強化與產學多元發展需求之連結能力,本計畫規劃之課程皆以解決未來挑

    戰為主軸來教導知識,並從了解最新各國方案為起點,以擴展其國際視野及競爭力。

  • 5-11

    (五)培養社會所需之整合人才

    結合既有創意創業學程、NTU Garage 共同工作空間等,培養未來社會各領域創業

    所需之整合人才。

    四、標竿學校的啟發

    選擇標竿學校的目的是在擬訂計畫參考學習與創新提案,若只設定為單一機構為標

    竿,很可能限制創新思考的範圍,因此本計畫團隊是先依循傳統模式,尋找知名大學如

    Harvard、 Stanford 大學的操作模式,深入了解他們課程創新的作法。第二階段則突破

    綜合型大學的框架,比較以可持續性發展為主軸的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和以生活實

    驗室模式來規劃大學體系的芬蘭 Laurea 應用科技大學,反思綜合大學課程規劃的優點和

    限制。最後,我們也研究了前 Google 無人車系統研發主管 Sebastian Thrun 創辦的網路

    學校 Udacity,對於我們思考未來學習模式提出了顛覆性的啟發,了解他們的運作模式

    可以啟發挑戰傳統的做法。

    (一)Stanford 大學部科技與社會課程

    Stanford 大學投入相當多資源在培養跨越科技與社會的人才,教師社群包括頂尖科

    技與社會學者、理工科教授,也設有專屬的學務人員(包括教學生寫作)、Peer Advisors

    與高年級生一起討論。課程設計為必選修 30 學分加上專攻領域 50 學分(Information

    Technology, Media & Society、Innovation, Technology & Organizations、Environment &

    Sustainability、Life Sciences & Biotechnology、Policy, Security & Technology),以及榮譽

    課程。課程也可由學生自己設計,另有課堂之外 LABS 可實習。

    課程分為三大階段:基礎→進階→核心領域,第一階段為基礎導論課程,大學入學

    必修課程,要求多位老師共同授課,社會科學、人文及工程領域選兩個老師來這門課談

    論如何/規劃設計課程,要求學生上完導論性課程將成果、科技與社會之間的碰撞及關係

    做成成果影片放至 YOUTUBE;進階課程分成三大領域選兩門課,皆為「team-teaching」。

    (二)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的 School of Sustainability 是美國大學中培養永續性發展人

    才的規模最大者,課程設計也是跨領域課程代表。課程設計有明確的主旨:即如何面對

    未來挑戰,體現在課程設計及教學方式,就是為了能即時回應真實世界的挑戰。由於主

    其事者認為老師們非正式溝通交流是促進跨領域課程設計創新的重要元素,大學內亦有

    很多社交場合,以進行非正式交流、互動。

  • 5-12

    (三)哈佛大學設計學院

    設計學院由地理系轉型成為作建築與都市設計的重鎮,學院要求學生畢業前一定要

    有未來具體可「社會實踐」的 project,課程設計由跨領域老師共同授課、設計,分為主

    領域及次領域,相當鼓勵學生了解並結合社區、業界、國家資源,在實作的過程中,繼

    續學習補足其他學科知識、技藝。

    (四)芬蘭 Laurea 大學-生活實驗室

    Laurea 大學的教育設計就是以羅莉亞大學以羅立雅當成生活實驗室為根據,以這個

    地方所發生的問題來引導老師課程設計、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大學和地方社會是完全結

    合在一起,是一個無邊界大學。學生透過課程學習和專題實作,發展出創新的提案。Laurea

    的生活實驗室是一個動態的網絡,讓不同的利害關係(政府、公民團體、企業、大學學

    生和老師)連結在一起,成為需求的提出者,直接回饋到各種不同規畫者、推動者,需

    求者的使用者經驗是無時間差的提供給供應者,兩者緊密結合再一起。另一方面,需求

    者經常也可以積極投入,變成共同解決問題的夥伴,共同投入研究發展的計劃或是社會

    創新的計畫,發展成一個主動有機解決問題的社群。

    (五)Udacity

    創設 Udacity 的 Google 無人車等事業創發者 Sebastian Thrun,有鑒於未來學習的模

    式會因為網路普及化、資訊公開與快速累積、外在世界變動快速而產生劇烈改變,他主

    張積極使用數位媒介進行教育工作。Udacity 的課程是彈性與依使用者需求來設計的,

    他們讓學生可以隨時上網學習,並運用人工智慧分析學生學習累積的海量資料了解每位

    學習者的困難和學習方式,進行課程調整,解決學生學習問題,提高學習成功的比例。

    他們革命性地改變對於學位的定位,提出只要四到十二個月可以完成的各種微型學程

    (nanodegree),而不是四年制的學位,因為公眾隨著快速的社會與勞動市場變化,必須

    要調整學習的策略和規律。課程的教師也不是以取得博士學位的大學教授為主,而是以

    完成微型學程的畢業生為主。

    不同的標竿學校可以給本計畫不同面向的啟發,見圖四。其中與臺大類型趨近的研

    究型大學中,美國史丹佛大學部 STS 課程、強調社會實踐的哈佛大學設計學院,都建立

    了學習生態創新的典範,課程的跨領域整合顯示教師社群相當成熟值得學習。但是兩者

    作為標竿學校有些侷限,原因如下:一、美國大學與台灣教育體系相當不同,美國大學

    大一大二不分系,加上主修的學分要求遠低於台灣,因此學生可以進行多重主修的學習;

    二、兩校進行的改變在領域上有相當的局限性,並不是全校性的學生都覺得與自己有關,

    Stanford 的跨領域僅限於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的領域,而哈佛則只有在設計

    學院推廣。本計劃希望突破設計不是只有課程設計,並且必須要教學方法上進行創新,

    並且課程向全校性的學生開放。

  • 5-13

    另外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和芬蘭的 Laurea University 兩者給本計畫創新學習生態

    系統的啟發是課程設計明確定位為如何面對未來挑戰,並體現在教學方式,就是為了能

    即時回應真實世界的挑戰。其中 Laurea 的生活實驗室最值得參考,因為它的課程是一個

    動態的網絡,讓不同的利害關係(政府、公民團體、企業、大學學生和老師)連結在一

    起,成為需求的提出者,直接回饋到各種不同規畫者、推動者,需求者的使用者經驗是

    無時間差的提供給供應者,兩者是緊密結合再一起。另一方面,需求者經常也可以積極

    投入,變成共同解決問題的夥伴,共同投入研究發展的計劃或是社會創新的計畫,發展

    為一個主動有機解決問題的社群。

    Udacity 雖然不是正式的學校機構,但是它的基本精神值得參考,目前它的課程偏

    向與資訊和資料科學,重視實作和職業訓練,但是值得參考的是它的微型學程、客製化

    課程模組設計、教學即時回饋與修正、開放評閱模式等,這些也將融入本計畫的課程設

    計。Udacity 啟發我們設計微型學程讓學生可以以少於一般學程的學分數,更彈性地進

    出不同主軸、領域,增加多元主修的可能性,彈性規劃學系歷程,以及在更短的期間取

    得學習的認證以提高學生持續留在學習系統的動力。

    圖四、各標竿學校的啟發

  • 5-14

    参、計畫推動重點與方法

    一、新的學習生態系統

    本計畫的核心精神在於突破現在傳統教學方式、知識的邊界。以都會區 20、30 年

    後可能會遇到之重要問題為定位,思考現在需要怎麼樣的準備,規劃課程讓學生具備這

    樣的能力。先做好核心課程,再慢慢滾動式的逐漸擴大參與,討論、發想、規劃設計課

    程成為公共財。目前學科限制跟學生分類太過單一,要突破傳統限制,必須要讓學生能

    適性及彈性多元的學習、理論結合實作、跨越學科及學校邊界與實作機構合作。透過此

    計畫,課程與工作坊同時進行,傳統沉重學分轉變為微型學分,課程從單一學科轉變為

    跨學科並且由老師與學生主動共同規劃課程,老師由下而上自發性形成教師社群,學生

    們也在課程交流中形成跨學科社群,除打破系院本位主義及翻轉僵化大學體系,可提高

    學生學習動機及了解學習背後的意義與目標,見圖五。

    圖五 無邊界大學學習生態系統

    參考標竿學校的創新學習系統,加入臺大未來的方向,以及上述的規劃構思,不同

    於現有通識課程淺觸各領域、進入學程後缺乏其他領域的連結,我們規劃四類型課程:

    入門課程以各國案例設計指定可達成任務為學習功課,在完成過程中了解欠缺之技藝、

    學科,進一步開出跨領域進階課程,完成跨領域進階課程後再至校外機構實習,最後深

    入專題實作,專題有老師指導及專業知識的應用。以下為對四類課程的說明,見圖六:

    (一)入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方法將以各國案例設計指定可達成任務讓學生完成,

    在完成過程中了解所欠缺之技藝、學科知識。

  • 5-15

    (二)跨領域進階課程:教師社群依學生完成任務過程,發覺了解的知識需求設計跨領

    域課程。

    (三)實習課程:安排一段時間讓學生至實務單位實習,實際體驗真實環境,讓學生更

    能掌握面對真實世界時,所需要之技能。

    (四)專題實作:共同在一個工作空間,藉由之前課程培養技藝及不同領域交流,更深

    入深刻完成一個專題,不同於入門課程淺碟式觸碰各領域,專題實作將有老師指導及專

    業知識的應用不同。

    圖六、四大類課程

    本計畫規劃的學習生態系統將具有以下特色:

    (一)以學生為學習主體:請學生參與完成一個「方案」,這個方案可以是政策、設計、

    規劃、藝術展演、策展等;完成方案過程中,讓學生確認形成具體方案仍欠缺的知識。

    (二)多元學習:本計畫歸劃入門課程、跨領域進階課程、實習課程、專題實作,各有

    學習的目標與方法(請參考圖六)。讓同學在深度學習與通才的光譜中自由選擇,不事

    先設定學生選課方向,讓學生可依不同廣度或深度的偏好自由選擇搭配。

    (三)啟發學習動機:透過創新的學習系統,學生可以指認、描繪改進不論是能源、運

    輸、健康照顧因應未來城市挑戰的行動所牽涉到的行動者、學科、概念和視角。並且能

    連結全觀、跨學科的視野,了解哪些是不可或缺、核心的基礎知識,啟動學習的動機。

    (四)建立微型學程:修滿八主軸課程中的任 4 門得到無邊界大學的生態學習系統證明。

    二、預期達到的創新

    本計畫預期達到具體的創新如下:

    (一)形成無邊界大學跨領域教師社群

    計畫構想的提出和草擬當成是動員教師與組織教師社群的媒介,利用撰寫計畫促使不同

    學科教師溝通討論、培養合作的經驗,並且使得教師透過課程規劃的協力合作實質進行

  • 5-16

    跨領域的互動。教師社群以八大課程主軸為媒介進行合作,教師在規劃課程時對於彼此

    的內容和進度有完整的了解,再加上四階段課程前後課程的回饋和課程討論,使教師授

    課與課程規劃的垂直整合可以達成。另外,八個主軸課程透過共同授課、固定的教師工

    作坊、新課程的研發與創新等可以做到水平的教師合作。此外,跨領域教師在共同工作

    空間對於學生的指導是一個重要的機會,促進教師間的互動和合作,見圖七。

    圖七、跨領域教師社群形成與互動

    (二)自由組合課程的彈性

    本計畫四階段課程從入門到專題實作彼此前後銜接,因此希望取得深度知識的同學

    可以循序漸進。但是有別於其他學程,學生可以在無邊界大學跨主軸與類型自由組合課

    程,以通才為目標的學習。課程進行到期末階段,跨領域進階課程、實習課程與專題實

    作課程的教師團隊會和入門課程修課學生討論後續學期各類課程的主題、內容、實作規

    畫和教學模式等,共同討論與規劃後續課程,所以學習課程會隨學生需求而有不同因應

    課程,由學生提出需求,教師社群評估需求後規劃開課,課程設計雙向互動,見圖八。

    圖八、學生自由組合

    (三)打破傳統系所認定學分疆界

  • 5-17

    打破系所本位主義,讓系所、主副修、通識、學程可有所連結,如圖九。當前台灣

    的大學體系剛性系院架構無法有效推動大一大二不分系,讓學生有機會在大學前期探索

    自己的興趣和能力,本計畫跨領域四階段課程設計(各主軸)可以部份模擬大一大二不

    分系提供學生廣泛探索不同議題的機會。再者,剛性系所架構使得彈性多元主修在台灣

    是困難重重,本計畫八主軸四階段課程設計,學生可以彈性選修每一個主軸四門不同類

    型課程就可以有相當的專業能力,學生如果有興趣可以任意選擇兩個以上的主軸,模擬

    國外大學多元主修的模式,詳見圖九。

    圖九、傳統疆界與無邊界大學對照圖

    (四) 建立學生跨領域學習與實作的多元機制

    入門課程在期末進行共同成果發表會,促使不同科系與課程的學生可以進行初步的

    交流對話。專業課程則是在期初辦理三天兩夜的學生工作坊,以設計思考的模式,要求

    學生完成一個有意義的任務,讓不同學科學生在學習中進行實質交流。實習課程則是透

    過選擇共同實作場域,同時讓不同科系學生一起實習相互學習。專題實作課程則是提供

    一個共同工作空間讓所有專題實作團隊進駐,每週規劃非正式午餐交流會、正式的進度

    報告分享會、教師與業師駐點指導等,可以讓不同科系學生在大學畢業前有深度跨領域

    的合作。

    (五)與臺大其他教師社群的連結

    除了建立新的跨領域教師社群,「無邊界大學」計畫也將為一觸媒,結合臺大現有

    的食養城市計畫及 D-School。由 D-School 提供共同工作空間,食養城市及無邊界大學

    計畫實作課程在此共同空間交流,讓不同領域老師、學生、知識有所交流,不同領域解

    決同一議題上切入的角度處理方式皆不同,讓學生有不同視野更全面,如圖十。

  • 5-18

    圖十、本計畫與其他計畫互相交流

    (六)多樣豐富的技藝課程工作坊

    由校方,專技工作者,教師共同討論規劃的各種工作坊可以符合不同科系學生的需

    求(見表一)。工作坊或是技藝性課程可以由學生或是授課教師提出需求,達到一定人

    數,在學期中彈性開授兩天、三天或是一週的密集課程,可以立即符合學生修課實作立

    即需求。工作坊包括資訊領域的大數據分析入門,應用軟體設計,到藝術領域的行動劇,

    藝術策展等。授課教師由創業校友協助引介和規劃。透過共同使用臺大新設的 D-School

    空間,跨領域的實作課程可以帶動更多師生跨領域的網絡建立與交流,詳見圖十一。

    圖十一、D-SCHOOL 空間規劃圖(預計 2016 年 10 月完工)

    表一、工作坊

  • 5-19

    (七)學期末成果發表

    課程的成果會在期末共同發表,成果包括(但不限)以下:一、政策:提出政策、

    建議、規範等,政策領域包括交通運輸、健康、能源、創業、空間、文化等。二、設計

    與規劃:設計或創造出有效的產品、圖像、空間和地景,例如參與式設計、永續性設計。

    展現設計的過程,以及不同的行動者如何參與者在這個過程中。三、藝術創作:以藝術、

    創作、展演、策展來促進無邊界大學各主軸領域的方案與構思。

    肆、學習生態衝擊評估與因應策略

    這項無邊界大學計畫從大學所在都市出發,設想臺北都會區面對未來重大議題應,

    以此驅動學習生態系統創新,課程設計本身不再只是以老師專業知識的傳授,而是從設

    想問題為規劃,對照其他城市對於未來的問題界定與方案提出的異同。以城市八大主軸,

    讓不同學科專業合作,打破學系學院本位的校園文化。在此計畫的課程中,老師與學生

    會有更多互動的機制,學生參與課程規劃,可提高學生學習動機及了解學習背後的意義

    與目標。將校友、業師與實務工作者帶進校園裡,透過專題實作將學生聚集起來,創造

    校內跨領域共同工作空間。本計畫預定達到以下的衝擊: 創造非線性的學習歷程與學

    習環境、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及自主學習能力、創新學習模式替代既有學習系統、建立跨

    領域合作及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師社群。以下將分為幾方面來陳述:

    應用性技能 業師/服務單位 備註

    調查 Ben Lin / Vi-Max Co. Ltd.

    政策分析 JingBo / Maggie Lin

    大數據分析 Ray Kung/ Capso

    App設計 Ray Kung/ Capso

    設計思考 D-school已有相關課程

    影像(拍攝.分鏡) Derrick/ Magic Hour Studio

    3D列印 Shwan/ Flux

    電子書 Janet Lee/ Kono

    文字與文本 Bao Feng/ udn

    說故事能力 Kevin Chen/ ELIV

    網頁設計 Polin Liao/ SolutionMakers

    策展

    音樂 Gladys Tsai/ Independent Singer

    戲劇表演 Jenni/ On Stage Perfomance Studio

    木工 Wen-Ting Chiu/ uBook

    金工 Max Huang/ Moonana Design Co. Ltd.

    開發板(軟硬整合技能) Joe Huang, Polin Liao/ SolutionMakers

  • 5-20

    一、課程有機連結:

    校內許多老師常重複開相同議題之課程,新學院計畫可望在僵化行政教務體制,讓

    有相同理念之老師形成教師社群,讓知識課程設計間有所交流,形成「知識地圖」,如

    圖十二。藉由共同課程、教師社群專業課程與其他校內已有課程有機連結,課程題材相

    互參照、回應及推廣。

    圖十二、計畫課程知識地圖

    二、師生關係有機互動

    臺灣學生較被結構化、以往課程設計為老師單方編寫教材及課綱,此計畫除將讓學

    生共同參與課程設計外,也讓學生能接觸各領域,真正適性探索後找尋屬於自己想要的

    學習軌跡。另利用 D-SCHOOL 共同工作空間,老師學生可在共同空間交流、互動。透

    過此計畫,老師與學生雙向交流,學生也參與課程設計規劃,藉此可提高學生學習動機

    及清楚學習意義與目標。

    三、行政運作與學校結構

    本計畫對於改變學校制度可預期的影響如下:

    (一)共同授課的學分計算:

    目前台大已經有共同授課、共時授課措施,讓共同開課且均全程參與的教師們,可

    以獲取完整的授課學分,但目前只有非常少數的老師了解以及運用這項制度。這個計畫

    推展的過程將提供機制激勵不同專長的老師共同授課,受惠於此項獎勵跨越領域共同授

    課制度的老師將更為廣泛。

    (二) 彈性開課:

    台大已經開放經過審查過程之後可以密集上課的授課形式,本計畫推動時將運用這

    項彈性開課於共同必備基本技能的工作坊以及學生跨領域的實作課程,利用寒暑假、周

    末上課、多周一次、一天長時數上課的非常規方式進行授課。預期可以將這樣的彈性開

    課在校園內推廣。

  • 5-21

    (二)彈性計算授課時數:

    目前學校對於老師的授課時數均以一學期為單位來計算是否達到基本授課時數要

    求,對於以一整年的規模來開授的課程,有很多限制。本計畫將爭取學校增設一些新的

    機制,規定一些課程可以經過審查之後以一學年來計算老師的授課時數與學分數,暑假

    開課也可以計入整學年的授課時數。

    (三)開展教師教學創新和分享的新模式:

    為了增加老師跨出自己的專業與其他老師共同授課的誘因,這項計畫的推動會向校

    方爭取建立制度鼓勵共同授課的課程開發,可能的做法包括給予開發課程的老師資源或

    者抵算學分。

    四、學習環境與空間促進跨領域學生社群建立:

    專題實作將學生聚集,創造校內跨領域共同工作空間,於實作過程中學習跨領域。

    共同空間實作場域建立學生跨學科實作學習平台,專題實作團隊進駐共同工作空間,透

    過定期活動,跨學科老師及業師提供 諮詢,提供學生從實作累積以團隊方式跨領域解

    決問題能力。透過共同成果發表,成員相互學習彼此在實踐層面的發展和運作的情況,

    如圖十三。

    圖十三、跨領域課程學生交流與互動

  • 5-22

    伍、預期成果及效益評估

    一、績效指標

    此計畫具體目標希望影響三類行動者,分別為學生、教師、大學及城市,表二為評

    估影響效益所建立的指標:

    表二、三種行動者的績效指標

    計畫目標 無邊界大學創新學習生態系統

    行動者 學生 教師及系所 大學及城市

    行動者需求 跨領域主動學習 跨科系教師社群 引進城市資源

    產出

    Output

    修課學生人數

    修課學生異質性

    修課學生跨領域修課

    課程數

    實作工作坊數

    教師社群參與人數

    業師人數

    企業參與數

    民間組織參與數

    政府部門參與數

    成果

    Outcome

    學習滿意度、

    學用合一程度、

    提案或實作質量

    教學滿意度、

    實作取向教學、

    跨領域教學質量

    城市智庫模擬

    成果公開展演質量

    社會影響

    Social impact

    創新提案數

    創新教學

    結合教學與研究

    社區及實務界參與

    Data/info 課程成果集

    學習歷程檔案

    學習回饋調查

    業師評估與回饋

    影像及文字記錄

    成果交流平台記錄

    課程成果集

    教學歷程檔案

    教學回饋調查

    教學評鑑

    教師社群記錄

    大眾媒體報導

    交流平台瀏覽量

    延續性合作行動

    二、量化與質性目標值

    (一)學生

    目前校內學生人數約有 35000 人,本計畫第二期 12 個月 105-2 學期到 106-1 學期預

    計開設 15 門課程與 30 次工作坊,估計約有 10502人次的學生修習本計畫之課程,,但

    若此計畫持續進行,我們希望三年後預期影響學生人數可達總人數至少一成。學生能跨

    越原有學科接觸各領域的學習文化,可適性探索後尋屬於自己想要的學習軌跡、跨領域

    知識的了解及同儕社群的形成。

    2 105-2 學期到 106-1 學期每軸線預計有 1-2 門入門課程及 1-2 門跨領域專業課程,平均每門課課搭配 1 場工作坊,及原有共同技藝工作坊,15(門)*40(人)+30(工作坊)*15(人)=1050

  • 5-23

    (二)老師

    臺大全校 2000 多名老師,當前積極參與討論的不同領域教師大約 20 人,因每年均

    會增加新課程,每年如增加 10-15 位老師,四年預計可增加 40-60 位,加上原參與 20 位

    老師,佔全校老師三十分之一。在尋找老師合作的過程中,團隊盡力尋找各學院的種子

    教師,希望藉由此計畫的推動,未來影響更多老師參與其中,提升課程研發、跨領域共

    同授課、教學創新、培養學生將理論與實作結合之意願,目標在計畫結束後有至少 100

    位教師參與本計畫教師社群。傳統上,教師跨系所合作主要是由系、院或教發中心主導

    課程合授,共同教學計畫由下而上自發性形成社群較少,此計畫促成教師社群形成的去

    中心化,教師社群彼此間互動,同軸線老師在開課前對於四大課程(入門專業實習專題),

    的運作及內容有基本了解、討論。

    (三)學校結構

    學校結構,打破系所本位主義,讓系所、主副修、通識、學程可有所連結,彈性計

    算授課時數及學分外,本計畫每學期預計開設 30 門工作坊,即有 30 位業師將會參與此

    計畫,也預計與 10-12 個企業、NPO 等實習機構合作,目標在計畫結束後新增 3 成實習

    機構,引入更多城市資源。

    (四)社會

    對社會最具體的影響是專題實作的成果,學生將提出計畫與專案,若估計4個學生

    一組,計畫第二期將有15個提案,提案設計均以未來都市問題發想,可提供城市政策、

    NPO及企業參考。藉此無邊界大學計畫推動,臺大可以更加善盡大學的社會責任,影響

    整個社會對於未來所需人才之培育,並以城鄉創新為核心概念,促使鄰近城市合作。臺

    北都會區是台灣重要的節點城市,有匯流傳播功能,將城市匯集的經驗、資源傳播出去,

    也是本計畫的社會成效,如圖十四。

    圖十四、無邊界城市匯流

  • 5-24

    陸、 當期計畫推動進度規劃

    一、計畫期程:105 年 2 月 1 日至 109 年 1 月 31 日。

    二、執行流程甘特圖

  • 5-25

    柒、 執行團隊成員分工情形

    成員類型 姓名 單位職稱 計畫分工內容 學經歷、專長、相

    關經驗 (詳見附錄

    一)

    計畫主持人 陳良基

    博士

    臺灣大學術副

    校長

    統籌計劃及校內配合

    款;調整課程教學制

    度;確立校級獎勵制

    度;協調校內各級單位

    中心之教學行政合作。

    成功大學電機工程

    學系博士。

    科技部 103 年度

    「 傑 出 特 約 研 究

    員」獎。

    共同主持人 林國明

    博士

    臺灣大學社會

    學系副教授

    配合計劃行政;主持計

    劃行政辦公室;統籌協

    調全體課群教師。

    耶魯大學社會學博

    士。

    2012 臺大教學優良

    獎。

    共同主持人 詹魁元

    博士

    臺灣大學機械

    工程學系副教

    協助安排專題實作空

    間和工作坊;培養理工

    與 人 社 領 域 合 作 機

    制;連結 D-SCHOOL

    資源。

    密西根大學機械工

    程系博士。

    2012 國際創新設計

    與製造研討會最佳

    論文獎 。

    共同主持人 曾嬿芬

    博士

    灣大學社會學

    系教授/系主任

    與教育部協調配合;學

    校外部資源連繫及整

    合。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

    校社會學博士。

    共同主持人 江芝華

    博士

    臺灣大學人類

    學系助理教授

    協助教師社群經營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

    校人類學系博士。

    共同主持人 黃喬邦 社會企業

    SolutionMaker

    創辦人

    創發工作坊構想、帶進

    外部資源、培養實作業

    師。

    台灣大學機械系學

    士、光電研究所碩

    、倫敦大學學院專

    案策略管理碩士、

    美商國家儀器公司

    應用工程師。

    專案

    助理教授

    王驥懋

    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

    共同教育中心

    兼任助理教授

    課程規劃及課程相關

    協助;統籌計劃教學成

    果策展;統籌工作坊;

    追 踪 檢 測 計 劃 KPI成

    果。

    英國亞伯里斯威斯

    大學地理與地球科

    學學系博士。

  • 5-26

    捌、 計畫參與成員之增能與激勵措施

    一、提高計畫參與成員對教育創新之認同、投入:

    著力於開發跨領域創新課程的激勵措施,作法如下:

    (一)參與開發跨領域創新課程算學分:將參考資料放網路供參並提供試教回饋。

    (二)校內設立跨領域創新課程獎,每年選出創新教學的老師頒予獎項與獎金鼓勵,有

    利於爭取升等時服務項目評分的優勢。

    (三)為了開發新課程需要出國採集資料與訪問,予以補助。

    二、擴大校內各院系、各級教師及各處室行政人員之關注:

    定期舉行成果發表邀請校長暨學術單位主管、各處室行政主管參加,了解校內參與

    開發新課程老師的投入過程與心得,並給予及時所需的資源與行政支持。

    三、經驗傳承與分享:

    建立制度讓計畫在教育部補助結束後延續。四年後計劃結束,建立經費制度申請計

    畫助理、交通費、設備、場地讓計畫的成果可以延續,跨領域開課經驗可以傳承與分享。

    專任助理 楊智傑 成果交流平臺編輯,配

    合計劃辦公室統籌協

    助計劃專案執行,處理

    會計賬務。協助聯繫校

    外資源與業師,協助專

    案教學人員辦理工作

    坊,發表會,課程安排。

  • 6-27

    附錄一、計畫團隊名單

    計劃主持人 職稱 教師姓名

    電機資訊學院電機工程學系 教授 陳良基

    共同主持人 職稱 教師姓名

    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系 副教授 林國明

    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系 教授 曾嬿芬

    文學院人類學系 助理教授 江芝華

    電機資訊學院機械工程學系 副教授 詹魁元

    智造世務所股份有限公司 共同創辦人 黃喬邦

    學院 職稱 教師姓名 共 21 人

    文學院 共 4 人

    1 文學院中國文學系 教授 歐麗娟

    2 文學院外國文學系 助理教授 陳重仁

    3 文學院人類學系 教授 林瑋嬪

    4 文學院人類學系 助理教授 羅素玫

    社會科學院 共 7 人

    1 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系 教授 吳嘉苓

    2 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系 助理教授 黃克先

  • 6-28

    3 社會科學院公共事務研究所 助理教授 黃心怡

    4 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 助理教授 張國輝

    5 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 副教授 洪貞玲

    6 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 教授 林麗雲

    7 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 博士後研究員 房思宏

    人文地理學門 共 3 人

    1 理學院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教授 周素卿

    2 理學院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助理教授 洪廣冀

    3 工學院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教授 張聖琳

    其他學院 共 7 人

    1 公共衛生學院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 助理教授 張心潔

    2 工學院土木工程學系 教授 康仕仲(邀請中)

    3 工學院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系 教授 張瑞益

    4 理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 教授 李世光(邀請中)

    5 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學系 教授 黃俊堯(待邀請)

    6 國際事務處 助理教授 蔡君彝(邀請中)

    7 共同教育中心 兼任助理教授 王驥懋

    駐校社會型企業家 職稱 姓名 共 1 人

    進駐學校之企業 共 1 人

    1 Asus 設計師 蔡敦仁

    畢業校友創業 共 0 人

    1

  • 6-29

    附錄二、學生訪談紀錄

    學生 學院 學系 實習機構 回饋意見

    傅彥龍 工學院 化工系 老寮

    1. 無邊界大學的理念很好,但要如何吸引更多教授加入?

    籌備團隊:台大與其他學校比較起來,系所規定教學學分相對較少,較有改變能力。但制度、實作面

    也都要調整

    2. 課程安排負擔較重,因此承認此計畫學分同步減少本科系的必修學分,才有機會吸引同學選修。

    (此意見與劉桑祁第二點意見類似,於下回應)

    3. 工學院學生風氣保守,課業負擔較大,恐怕較難參與計畫課程。

    籌備團隊:台大應該自我突破,解決跨領域學習風氣不盛的情況。這分成幾個面向來談:首先將入門

    課程開成通識課程、廣邀不同學科的老師加入,並結合學生社團的力量,突破跨領域學習制度上的障

    礙。

    黃士玨社會科學

    院社會系 老寮

    1. 和食養城市計畫的主要差別是在什麼地方呢?

    籌備團隊:空間尺度和目標設定不同。食養成是對於未來議題、人才培養的想像較少。這些聚焦於不

    同層級的計畫,能在不同尺度上相互搭配,提供同學更多的選擇。

    2.無邊界大學計畫的課程設計類似學程的模式嗎?

    籌備團隊:課程的設計並沒有制式的選課路徑,同學可以自由組合,模擬多元主修,希望藉此改變學

    分的架構,這是跟學程式,一個領域固定四、五門課的學習結構不同。

  • 6-30

    學生 學院 學系 實習機構 回饋意見

    劉桑祁社會科學

    院社會系 好伴

    1.學校對此計畫支持的誘因在哪裡呢?

    籌備團隊:長期以來,學校老師授課的模式一成不變,學用落差亦是老問題。藉此計畫讓學校結構產

    生改變,可以讓更多人知道學校是有改變的可能。教學可以更接近未來需求,這對學校未來的發展會

    是很大的助力。

    2.對學生來說,課程的負擔有點較重。(此意見與傅彥龍同學的第二點意見類似)

    籌備團隊:預期將把入門課程規劃為通識課程,同學同步修習入門課程與通識課程,不會造成學分的

    負擔。另外有些入門或專業課程可以在暑假的時候開成六周的mini course,以增加同學彈性選擇的管

    道。

    3. 計畫是否能依預期觸及不同領域的學生?

    籌備團隊:能只在課程內容精緻化,要讓更多人能參與,因此將入門課程規劃為通識課程,希望能吸

    引不同學系人進來,讓更多學系老師能參與。

    4. 對課程總體建議:課名如果仍充滿科系色彩會限制學生選課。課程大綱需寫地平易近人,讓學生知

    道課程學到什麼。未來如果開放其他學校學生選課,將可增加同學的異質性。

    余婉瑄社會科學

    院社會系

    彭婉如文教

    基金會

    1. 對學生來說,參與這個計劃的誘因何在?

    籌備團隊:在學分壓力上,入門課程就是通識學分、跨領域的學分納入畢業學分計算。課程品質優良

    ,再加上有業師、教師駐點諮詢,得以加深學習品質。而無學位的課程安排讓同學選課更具彈性,計

    畫提供的證書也是一種附加價值。

  • 6-31

    學生 學院 學系 實習機構 回饋意見

    官芝羽 法律學院 法律系 老寮

    1. 專題實作的程度會影響選課意願。

    籌備團隊:專題實作約略可等同於學士論文。而且專題實作的成過或真正落實於真實世界,可能會是

    一個模型或政策上的建議,專題實作的課程安排會有業師進駐。

    張斐昕 文學院 人類系 老寮

    1. 如何維持教師社群?

    籌備團隊:每個月各主軸的教師會定期碰面討論,每兩個月則會有教師社群的聚會。網絡式、開放式

    的團隊模式讓每個參與老師均可提出想法、分享計畫資源,在計畫執行的期間,老師可以依照自身的

    情況調整參與程度及時間。而計畫通過後,也預期和學生會、系學會合作,讓更多人知道計畫。

    黃鈺婷 文學院 外文系 籃城好生活

    1. 學生如何與老師共同討論參與課程設計?

    籌備團隊:不同層級的課程同學參與課程設計的機制有差異。入門課程預期在期中時,老師與學生共

    同討論課程設計。工作坊則是依同學需求提出:同學提出需求,達到一定人數即開課;固定技能的工

    作坊,選課人數達到一定數量即可開課。到了專題研究則由同學提出學習計畫。

  • 6-32

    附錄三、「無邊界大學 NTU@Taipei」主軸與課程

    主題 課名 類型

    分享經濟 分享經濟 入門

    分享經濟 助人社會學 入門

    分享經濟 適當科技與分享經濟的創新模式 跨領域專業

    分享經濟 社會網絡 跨領域專業

    分享經濟 社會經濟創新 跨領域專業

    分享經濟 協同住宅的設計(co-housing) 專題實作

    分享經濟 病患導向健康共有資源 專題實作

    分享經濟 社群支持農業 專題實作

    分享經濟 汽車共用俱樂部 專題實作

    分享經濟 綠能合作社 專題實作

    都會區能源轉型與自主 當代能源爭議 入門

    都會區能源轉型與自主 能源政治 跨領域專業

    都會區能源轉型與自主 綠能科技的在地使用 實習

    都會區能源轉型與自主 非政府組織與科技治理 實習

    大眾運輸與科技 智慧運輸科技概論 入門

    大眾運輸與科技 工程與文化 入門

    大眾運輸與科技 創新車輛設計 專題實作

    大眾運輸與科技 城市交通運輸政策規劃與實作 專題實作

    科技、傳播與民主 科技傳播與審議民主(公民參與) 入門

    科技、傳播與民主 公民新聞 跨領域專業

    科技、傳播與民主 傳播與社會創新 實習

    科技、傳播與民主 社群媒體與大數據分析 專題實作

    照顧與健康 社區健康營造 入門/實作

    照顧與健康 都市健康與多元文化 入門

    照顧與健康 特殊群體社會照護:社區規劃與介入 跨領域專業

    照顧與健康 整合式健康服務與科技創新 專題實作

    照顧與健康 健康城市與疾病 入門

    文化與生活 環境史 入門

    文化與生活 城市考古與展示 入門

    文化與生活 文化與自然資源的保育 跨領域專業

    文化與生活 環境、文化與數位展示 專題實作

    環境永續與韌性城市 都市靭性與災難風險治理:社區靭性、治理與社會資本 入門

    環境永續與韌性城市 未來的都市設計、環境以及民主 專題實作

    城鄉鏈結與服務 生活城市:看得見的城市,看不見的規劃 入門

    城鄉鏈結與服務 地景認同與地域振興 跨領域專業

    城鄉鏈結與服務 生態地景規劃理論 跨領域專業

    城鄉鏈結與服務 文化、環境與社會:阿美族野菜園的實習提案 實習

    城鄉鏈結與服務 初等環境與建築設計(一)及(二) 專題實作

    城鄉鏈結與服務 城鄉規劃實作系列 專題實作

    主題 課名 類型

    分享經濟 經濟社會學 跨領域專業

    都會區能源轉型與自主 能源與環境導論 入門

    都會區能源轉型與自主 現代科技與人類文明 入門

    都會區能源轉型與自主 科技政治與科技決策專題 跨領域專業

    都會區能源轉型與自主 環境政治與政策專題 跨領域專業

    都會區能源轉型與自主 永續能源特論 跨領域專業

    都會區能源轉型與自主 智慧生活科技專題 專題實作

    都會區能源轉型與自主 科技創新設計專題 專題實作

    城鄉鏈結與服務 建築導論 入門

    城鄉鏈結與服務 人與環境關係導論 入門

    新開授課程(總計39門)

    既有翻新課程(總計10門)

  • 6-33

    一、分享經濟

    壹、 主軸基本構思

    通訊網路大幅提升共用領域的發展潛力,在資訊交流的邊際成本趨近於

    零的網路共有資源上達成協議非常普及,促進了租賃、二手物品流通、文化

    交流以及專業與技術技能交流等分享行為。人們因此更能共享已經購買的物

    品,因此減少在市場中的消費。換言之,人們開始享受取用權,屏棄更多不

    必要的所有權。這個共有資源上發展的社會經濟具有分散性、協同性合作和

    點對點的特質,被稱為分享經濟(sharing economy)。

    本課程採取最廣義的分享經濟,定義如下: 以分享物質與人力資源為原

    則的社會經濟生態,以共同合作的方式創造、生產、分配、消費物品或服務。

    分享經濟可以由個人、企業、非營利組織做為行動者,行動包括分配、分享、

    利用、再生既有資源。分享經濟的進展關鍵在於一方面資訊科技、溝通科技、

    社交媒體提供資源的資訊,使得資源被利用的機會提高;另一方面網路使用

    的階段性進展(開放性程式碼、twitter facebook、youtube Flickr)塑造了

    一群將分享、共有視為價值的世代,分享經濟將同樣的技術應用到實體世界

    裡的各種資產。

    近年來全球許多大城市,由市政府推動分享城市(sharing city),將分

    享經濟用在解決都會生活的問題,分享經濟可以同時兼顧促進都市生活品質、

    降低生活成本、可持續性生態發展等彼此有潛在衝突的目標,首爾、舊金山、

    紐約、柏林均以此為重要的市政發展策略。今日全球有超過一半的人口居住

    在城市,預估到 2025年,全球前 600大城市生產的 GDP會占全球 60%。密

    集居住於都市有利於降低資源的集中使用,有降低生態衝擊的潛力,但是目

    前的實況是城市居民過度消費的生活方式對環境造成極大的威脅。在每一個

    城市那些沒有被利用的物質和基礎設施相當驚人,例如大部份的私家車每天

    被使用的時間平均相當短。以合作生產與消費來滿足都會人口的生活所需,

    比如食物、交通、住房和技能學習,成為公部門、商業、與民間組織新的方

    案。分享城市的優點蘊含在城市發展和社區營造的概念,分享城市的建立有

    益於城市在經濟、環境、社會和民主的進展。

  • 6-34

    貳、 課程

    一、目標

    (一)倡議分享價值:網路時代成長的世代比任何世代更傾向認為在分

    散、協同合作、點對點網路中創造價值,是裡所當然的活動,分

    享經濟納入教育體系會進一步激勵新世代以下的價值:永續、合作

    主義、平等、社會正義和自我管理。

    (二)跨領域學習:分享城市的課程須逐漸發展為跨領域的知識提供,比

    如要規劃以及運作協同住宅需要的知識包含許多領域:法規、金融

    和建築設計。

    (三)熟悉並分析現存的各國分享經濟案例

    (四)建立與其他主題之關聯並納入實作整合: 將分享經濟運用到本計

    畫其他主題,形成本地方案與實作,包括能源、醫療、災害、運

    輸交通、傳播與民主治理、都市住宅等。

    二、系列課程

    (一)入門課程:分享經濟、助人社會學

    (二)專業課程: 適當科技與分享經濟的創新模式、社會網絡、經濟社

    會學、社會經濟創新

    (三)實作課程:協同住宅的設計(co-housing) 綠能合作社、病患導向

    健康共有資源、社群支持農業、汽車共用俱樂部。

  • 6-35

    參、 課程大綱

    一、 分享經濟

    (一)課程基本資料

    課程類別

    (四大類)

    涵蓋主題

    (八大主軸)

    課程/工作坊名

    開課系所 預估人數 開課教師(系所)

    入門課程 分享經濟 分享經濟 社會學系 50 社會學系曾嬿芬

    (二)課程簡介

    這個課程將引導學生理解分享經濟的形成動力、現狀與未來的潛力。當代的經濟

    生活面臨兩大問題,第一是資本主義的不穩定造成各國人民頻繁地面臨生存的挑戰,

    人們開始設想自食其力的其他可能性;第二是經濟發展造成的生態問題,創造新產品來

    帶動經濟成長的傳統經濟思維受到挑戰。分享經濟成為同時解決上述兩種問題的另類

    經濟行動,分享經濟以出租或分享既有的資源、消費者協同生產行銷等合作方式降低

    擁有物品的需求,以使用價值取代交換價值,一方面降低生活成本,另一方面減少資

    源浪費與荒廢,有利於促進可持續性的生態環境。

    (三)課程目標或預期成效

    學習完本課程後,學生將具備下列知識與價值:

    1. 描述市場經濟對滿足生活所需與環境的可持續性造成的基本問題

    2. 指認、描繪如何將分享經濟擴大的行動者、學科、概念和觀點。

    3. 構思如何在分享經濟的新典範中創新

    4. 建立以下的價值:促進都市生活品質、降低都市生活成本、減少資源浪費、減少汙染

    (四)成效指標

    1. 分解各國分享經濟案例的知識基礎與方法步驟

    2. 找尋本地問題為材料,在期末提出可能的創新方案。

    (五)教學主題

    1. 分享經濟與資本主義的困境

    2. 分享經濟的過去、現在、未來

    3. 分享經濟與可持續性城市生活(能源、運輸、健康照顧、災難應變)

    4. 分享經濟與民主社會

    5. 分享經濟與資本主義的未來

  • 6-36

    二、 助人社會學:文化、專業與勞動

    (一)課程基本資料

    課程類別

    (四大類)

    涵蓋主題

    (八大主軸)

    課程/工作坊名

    開課系所 預估人數 開課教師(系所)

    入門課程 分享經濟 助人社會學:文

    化、專業與勞動

    社會學系

    社工系、

    人類系

    50 社會學系黃克先

    (二)課程簡介

    「幫助他人」,不但見於大多數的文化當中,亦有不少生物學者論證它具有益於物

    種演化的價值。早在亞當斯密(Adam Smith)提出《國富論》以先,他早已在《道德

    情操論》裡深論同情(sympathy)做為基本社會動力的重要。早期美國芝加哥學派的

    社會學傳統,針對助人行為及社會改革的關係,也有深刻的反省,只是這段歷史與連

    結,逐漸在學科分工日益制度化及細緻化的趨勢下被遺忘。

    本課程除了追探這樣的歷史與連結外,也試圖擴大我們對助人與受助的想像,透

    過閱讀人類學的著作,理解行動者身處之社群的道德氛圍及文化價值體系如何決定助

    人行為。例如,在社會上,一般會認為老弱婦孺較需要被幫助(如博愛座的設置),而

    所謂「好手好腳但游手好閒」的人則被認為應自食其力,而不應徒仰賴他人幫助。因

    此,本課程在第一階段將從文化的角度,探究「誰值得被幫助」及「應該怎麼幫助」

    的兩大問題。

    社會在邁向現代化的過程中,原本緊密的傳統社群在都市化與工業化的衝擊下崩

    解,輔以過往被認為理所當然的宇宙觀受到科學及理性的挑戰,因此現代人或因感受

    到「無根」的心靈狀態而迷惘,或因無力獨自面對劇烈的社會變遷,導致基本的生存

    處境受到威脅或干擾。因此,社會上逐漸出現以助人為業的工作。本文將以其中最顯

    為人知的社工專業為例,在課程的第二及第三部分探討它的專業化及勞動過程。本課

    程同時聚焦在該專業在台灣發展的情況(我們也將在期中將安排參訪「台灣社會工作

    專業協會」),檢視它與國家的關係,如何影響到上述專業化的過程及社工員的勞動條

    件。希望透過本課程,讓大家能對台灣社會的助人專業、助人行為以及受助者的社會

    處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另外,本課程也試圖並置不同組織的助人邏輯,以比較其關注焦點、社會效果、

    進行過程的差異,其中包括傳統人際互助、宗教團體的慈善舉動、結合資本主義運作

    邏輯的社會企業服務,以及專業的社工實作。

  • 6-37

    (三)課程目標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