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更须坚守经典意识 -...

1
副刊 副刊 2020 4 10 日 星期五 20 20 本社社址:北京市朝阳门外金台西路 2 号 电子信箱: rmrbpeople.cn 邮政编码: 100733 电话查号台:(010 65368114 印刷质量监督电话:(010 65368832 广告部电话:(010 65368792 定价每月 24.00 零售每份 1.80 元广告许可证:京工商广字第 003 当今时代,微博、微信、微阅读、微视频 等以“微”命名的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 各类媒体自媒体空前发达,但我们也看到, 那些对世界进行深刻洞察、思想内容丰富深 邃、艺术表达富于独创性的经典经久不衰。 深度体验显示经典作品独特优势 无论文化生活和阅读生态如何“碎片 化”,人们对经典名著一直葆有热情。据 2019 年“北京开卷”全国图书销售大众阅读 榜,榜单前 10 位有 9 部是中外文学经典,而 在前 30 部中,一半以上为文学经典,其中既 有《围城》《红岩》《平凡的世界》《活着》《三 体》等我国读者耳熟能详的佳作,也有《窗边 的小豆豆》《追风筝的人》等备受青睐的外国 经典。同时,《水浒传》《西游记》《傲慢与偏 见》《小妇人》《了不起的盖茨比》等中外经典 作品不断被改编。在国际疫情持续蔓延的 情况下,经典与读者显现出前所未有的紧 密关系。英国最大连锁书店水石书店自 3 月下旬闭店后,线上销量首周同比增长 400% ,经典名著如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马尔克斯《百年 孤独》等名列前茅。而线上发起的读书分享 会中,《战争与和平》及莎士比亚剧作等经典 更是首选。 经典是“被反复阅读欣赏的作品”,每次 重读都给人带来新的发现和体验。经典意 蕴厚重,背后有深厚的语言、文化传统支撑, 经典浩瀚广博,营造独成一体的意义世界。 如今,人们获取信息和作品的方式、渠道之 便捷前所未有,从短文字到短视频应接不 暇,但深度体验的匮乏也是明显的痛点所 在。经典文学名著的长销启示我们,越是在 经典意识面临挑战的时候,经典给予的深度 文学体验越显得珍贵,文学创作越是不能跟 在碎片化、快餐化后面亦步亦趋。创作者要 准确把握人们的精神需求,提供深度思想艺 术体验,这是经典生命力所在,也是文学强 大优势所在。 面对新的媒介环境有所 调适有所坚守 文学提供对世界、对生活的个性化图景 和感受,它诞生于自我表达的需要,却始终 追求走向社会、打动人心、引发共鸣。文学 的生命力在于为读者链接起精彩的想象世 界,带来新的发现、新的体验,这些都离不开 时代的媒介环境。 充分重视媒介环境,坚持有所为有所不 为。文学发展到今天,历经口耳相传、说书 讲史、印刷成书、报章连载、网络传播等多个 阶段,不同时期的作家总是根据介质和传播 渠道变化而调整自己的写作。当前,互联网 技术在素材、传播、反馈等方面对创作产生 诸多影响,重塑人们的阅读习惯,也为文学 创作带来新的便利。比如以文学网站、手机 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作为搭载平台,创作 者更容易找到自己的读者。是追求读者数 量的最大化而迎合、从众,还是坚持独特定 位而找到属于自己的“这一群”读者,主动权 掌握在作者手中。有经典意识的创作者,若 能热情踏入生活溪流,用心感悟生活,传达 独特体验和思考,比此前任何时代都更容易 找到知音。 面对媒介环境变化,文学创作在遵循自 身规律的同时,也需自我调适,讲求“用户体 验”,增强“读者意识”。比如,重视表达方式 和文字的亲和力,文字更感性、更细致、更具 画面感,表达更精短、更直接、更凝练等等; 比如,重视互联网时代所强调的“问题意 识”,善于从社会热点议题中捕捉和回应读 者内心关切。创作者不仅从表达上,也从题 材和主题定位上,面对新对象重新聚焦,重 新组织,让创作焕发新的气质和神采。不论 是回溯历史,还是关注现实,都能给予读者 文学式的回应,并将读者引致深沉境界而令 其流连忘返。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调整创作 方法和策略,才能实现经典追求。 有作家说,时间和读者对创作的最终考 验可能不是跳得有多高,而是走得有多远, 当下获得大量点击不意味得到持久认可。 一方面要重视读者、适应变化;一方面要放 长眼光、保持定力,坚信体验深入、精神深 刻、隽永表达对人类具有长久价值,坚信认 知能力、审美光芒、价值追求是人类社会发 展所必需。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文学创作 的初心。 以有深度的书写开掘深 层次精神生活 深度体验和深入思考,才能呈现一个 可供“重新生活一遍”的独特艺术世界。每 个时代有其与众不同的题材与主题,有其 独特时代关切与时代精神,经典之作凝结着 作家对时代生活的深度思考。生活经验在 作家手里不仅是写作材料,更是文学想象的 依据。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曾深入乡 村、亲下矿井体验生活,以感受百姓生活酸甜 苦辣。有了这样丰富切实的体验和对时代大 势的宏观把握,一部当代经典才孕育问世。 《平凡的世界》提供的时代镜像及其中人物的 命运、选择、情感,使人沉浸其中“重新生活了 一遍”,这种深度体验是“微” “短”信息所无法 提供的。文学创作者只有义无反顾地投入时 代生活,才可能提供独一无二的深度体验, 赋予创作长久价值。 以“心的搏动”刻画人的心路和灵魂,才 能对读者心灵有所触动。经典之所以能够 长久流传,在于一代代读者都能从中感受人 的精神轨迹。文学呈现“物象”,更呈现“心 象”,反映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优秀 作家总是关心人的精神律动,呈现生活在人 物内心的投影,刻画人的心路和灵魂。这种 刻画,需要赤子之心,需要“将心比心”。诗 人艾青说,作家的创作“是通过他的心的搏 动而完成的。他不能欺瞒他的感情去写一 篇东西,他只知道根据自己的世界观去看事 物,去描写事物,去判断事物。在他创作的 时候,就只求忠实于他的情感,因为不这样, 他的作品就成了虚伪的、没有生命的”。不 能以“心的搏动”对题材进行开掘,或忽略人 的心理现实,沉溺于新奇物象的展示,终会 沦为平庸事象说明书,更无法持久感动和震 撼读者的心灵。 以独特视角书写普遍的、开阔的人类共 同境遇,才能从“小我”走向“大我”。经典魅 力在其具有充分的“内在生长性”,作家对生 活有所发现,以新的视角赋予生活启示以形 象,创造新的境界。创作者通常由一个个具 体而微的“小我”出发,以自己的见识、胆识 和趣味为起点,向人类最先进的方向瞩目, 最终带领读者走出原先的“小我”,领略人生 的多彩、世界的宽阔,体会人类命运的一体 性。实现这种从“小我”到“大我”的跃升,需 要创作者有创建庞大结构的能力,有雄心为 人类烛照现实,激发生命,为仰望星空架起 望远镜,贡献独特声响和色彩。 同时,创作者还应当以有强度、有信念 的叙事为读者带来希望和力量。作家面对 生活之树,既要像小鸟一样在每个枝丫上跳 跃鸣叫,也要像雄鹰一样从高空翱翔俯视, 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提炼生活,避免“所见即 所得”的狭窄浅薄。创作的经典性和生命力 在于升华,优秀创作者能够以有强度的叙事 实现精神的超越,让人们尽可能避免短视、 封闭和萎靡。古人强调诗言志和兴观群怨, 鲁迅呼吁疗救人的灵魂,都是强调文学要升 华现实、激励人生、给人以勇气。巴金执着 地叙说青春力量和信仰的光芒,讴歌理想、 赞美未来,同样是希望创作能给人带来信心 与力量。 (作者为《文艺报》总编辑) 压题图片为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 制图: 蔡华伟 古琴艺术是民族艺术瑰宝。 如何对古琴音乐进行现代阐释, 唤醒丰富的琴曲宝库,使其更好 地融入现代音乐生活?我一直在 思考这个问题。 与现代音乐记谱方式不同, 古琴“减字谱”不直接记录音高, 只记明弦位、徽位和指法,其节奏 有较大伸缩余地。演奏者需要在 熟悉琴曲一般规律和演奏技法基 础上,通过揣摩曲情进行再创造, 力求再现原曲的本来面貌,从而 完成自己对乐曲的阐释,这就是 所说的打谱。也就是说,面对同 一份古琴乐谱,不同琴家演奏出 来的音乐差异很大—中国琴乐 这种“打谱”的音乐思维,具有更 大的开放性和阐释空间,使历史 河流中的每个音乐家都可以参与 到对同一乐曲的创造性阐释中 来,从而形成古琴音乐千百年来 一脉相承又与时俱新的特质。 今天,如何做好这种既传统 又体现出个人创造力的打谱阐释 呢?我认为主要在解题、移情两 方面下功夫。 解题指的是每首乐曲前都有 一段文学性描述,描述乐曲所营 造的境界。解题对音乐家阐释作 品有定向作用,不仅对琴家打谱 尤其立意至关重要,甚至对打谱 风格乃至旋律结构都会产生相当 的影响。比如不少琴家演奏古琴 曲《潇湘水云》时,根据的是《五知 斋琴谱》中山水抒情诗式的解 题。抗日战争时期,内心的爱国 之情激发了我父亲吴景略。他认 为,重建古曲《潇湘水云》不应只 是单纯表现山水之趣,而应结合 曲作者所处的南宋时代,强调忧 国之思。我父亲对此曲进行首次 打谱,并在上海组织“今虞琴社” 公演,以此抒怀,引起轰动。可见不同的解题辅以不同的时代、不 同的情境,会让同一支琴曲呈现不同的面貌。 移情,意为在古琴演奏中擅于理解音乐中标题的隐喻,进而 用古琴塑造情感符号和审美意象。以《神奇秘谱》版《潇湘水云》 为例,各段小标题都隐喻了创造音乐氛围与情感形象的可能:洞 庭烟雨、寒江月冷,使人联想云雾迷蒙、烟雨苍茫景象,可据此创 造出一种清冷的音乐氛围;江汉舒晴、天光云影,给人以明朗、希 望的联想;浪卷云飞、风起水涌,则又使人情感奔涌,心潮澎湃。 这些意象都可以被有机融会在演奏中。秉持这一理念,我和父 亲两代人共打谱完成了 100 余首传统琴曲,丰富了失声已久的 古琴曲库。 由于受到古琴乐器自身性能的局限,如在音量、音阶及和声 等方面的缺失,传统琴乐在现代音乐生活中的比重较低。如何 让历史悠久的传统琴乐更好地为现代所“用”?在我看来,要在 传统的创造性打谱阐释的基础上,加大对古琴曲库的开发。根 据上世纪 50 年代有关专家的统计,现有 160 多种琴谱谱集、 600 多首不同名的琴曲流传至今,如果算上同一琴曲的不同版本,共 3000 多首。这 3000 多首古琴曲是中国民族音乐的瑰宝,尝试 用各种乐器、各种形式演奏,可以更好地和世界各民族的不同音 乐接轨。 具体来说,可以在保留古琴的同时加入其他乐器,采取伴奏 或协奏形式;或者不使用古琴,仅用现代乐器和表演形式演奏古 琴琴曲。从功能上讲,可以达到琴乐表演由个体向群体转化;从 形态上讲,可以实现琴乐由单声向多声转化;从方法上讲,可以 使琴乐的丰富曲库得以充分开发和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现代编曲可从各个方面来丰富,比如加入多 声、和声等,但琴曲原有结构要保持。如果只取琴曲最广为人知 的一段为动机,其他都直接采用西方现代曲式,这样创作出来的 乐曲就不能整体展现原古琴音调和古人的乐思结构。 中国古琴记谱法独特的减字谱使琴乐阐释具有开放性,今 人恰恰可以此为基础,对传统曲库中的大量琴曲进行重新编 曲。打谱阐释和重新编曲二者并举,将实现古代琴曲在表演形 式上的现代整合,使古老琴曲宝库融入现代音乐生活,给古琴音 乐带来新的生机。这是我对琴乐未来的期望,也是我 60 年古琴 生涯的感悟和总结。 吴文光,生于 1946 年,中国音乐学院教授,第一批国家级古 琴非遗传承人。获中国琴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唱片《潇湘水 云》获首届中国唱片社金唱片奖,出版《虞山吴氏琴谱》《神奇秘 谱乐诠》等琴谱。吴景略、吴文光父子两代琴家完成中国现存最 早古琴谱集《神奇秘谱》整部作品的打谱工作。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 巩固,包括文化艺术领域在内的各行各业正 在逐步恢复生产秩序。受境外输入病例影 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不能放松,文艺生产 消费配合疫情防控的态势仍将持续。 疫情期间,文艺行业遇到不小困难。面 对挑战,文艺行业积极调整节奏,努力尝试 多种途径复工复产。作为特殊时期的课题, 审视产业链条延伸空间,研究新业态、新场 景带来的可能性,值得文艺界重视。 从实际经营情况来看,以实体运行、公 共聚集为主要经营模式的领域,在疫情期间 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如演艺行业、旅游服 务行业、展览售卖行业等。这类行业实体复 工复产,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强基固 本、加强续航能力。 为保障文艺行业顺利复工复产,各地各 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需要精准、 有序、扎实推进。要根据各行业特点有所区 别,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分步骤进行,更 要结合本行业复工条件、行业基础、业态环 境等综合考量,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把 “应急”挑战化作“规划”机遇。 具体而言,文艺行业如何协调推进? 应当从创作生产链条着手,把比较个人化、 不需要公共聚集的环节前置。比如小说、 诗歌、剧本、歌曲以及美术、书法等艺术创 作,在创作者此前丰富生活积累和艺术训 练基础上,完全可以把外化环节前置,利用 特殊时期的“宅时光”将其打造得更加成 熟。再比如,宣传推广等便于通过“互联 + ”方式投放的环节,也可以前置,为完全 复工做铺垫、腾空间。当前,不少文艺院团 已经把对接市场、面对观众这一环节大幅度 前置,一方面通过网络实现“云排练”“云创 作”,一方面通过官网、公众号、客户端等网 络媒体加强宣传推广,强化作品与市场、观 众的互动,既保障创作可持续、市场不断裂, 又激活因“宅”而生的潜在观众新增量,为完 全复工做好准备。 在复工复产手段方面,主动适应疫情防 控形势,在非人群聚集场景下,激活诸多文 化新业态。此前就已有较多探索的线上拍 卖、较为成熟的网络影视及网络文学、疫情 期间兴起的线上舞台艺术等,都拓展了人们 的艺术体验,开启了丰富想象空间。伴随高 清直播、虚拟现实等高科技逐渐走进日常生 活,“云文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复工步 伐。尤其重要的是,由此打开的新业态、新 场景,对未来产业布局带来不少启示。 为强基固本、强化续航能力,复工复产 还需深入理顺行业内部问题,将多元化经营 贯穿到未来创作生产当中。事实上,目前部 分文艺领域遭遇瓶颈,很大程度上和单一经 营模式有关,比如剧场只做演出、旅游景点 只做纪念品售卖等。这类行业实体,能否进 一步加强品牌和 IP 打造,使更多衍生产品进 入文化消费场景,或者通过互联网使消费终 端更加多元丰富?这都是当前文艺复工复 产带给我们的课题。 对于拥有大量从业人员的文化艺术行 业来说,做好复工复产和用文艺为抗疫鼓 劲同样重要。我们不会忘记,今年 3 27 日世界戏剧日这一天,尽管可能是戏剧日有 史以来演出最少的一次,但各国各地戏剧爱 好者依然用各种方式表达着对戏剧的热爱, 显示出文艺的凝聚力。 顺势开启新业态 郑荣健 打谱阐释和重新编曲二者并举,将实现 古代琴曲在表演形式上的现代整合,给古琴 音乐带来新的生机 作为特殊时期的课题,审 视产业链条延伸空间,研究新 业态、新场景带来的可能性, 值得文艺界重视 核心阅读 经典是“被反复阅读欣 赏的作品”,每次重读都给人 带来新的发现和体验。经典 意蕴厚重,背后有深厚的语 言、文化传统支撑,经典浩瀚 广博,营造独成一体的意义 世界 有经典意识的创作者, 若能热情踏入生活溪流,用 心感悟生活,传达独特体验 和思考,比此前任何时代都 更容易找到知音 实现这种从“小我”到 “大我”的跃升,需要创作者 有创建庞大结构的能力,有 雄心为人类烛照现实,激发 生命,为仰望星空架起望远 镜,贡献独特声响和色彩 面对信息碎片化 面对信息碎片化 文学创作更须坚守经典意识 文学创作更须坚守经典意识 梁鸿鹰 梁鸿鹰

Upload: others

Post on 21-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副刊副刊 2020年 4月 10日 星期五2020

    本社社址:北京市朝阳门外金台西路 2号 电子信箱:rmrb@people.cn 邮政编码:100733 电话查号台:(010)65368114 印刷质量监督电话:(010)65368832 广告部电话:(010)65368792 定价每月 24.00元 零售每份 1.80元 广告许可证:京工商广字第 003号

    当今时代,微博、微信、微阅读、微视频

    等以“微”命名的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

    各类媒体自媒体空前发达,但我们也看到,

    那些对世界进行深刻洞察、思想内容丰富深

    邃、艺术表达富于独创性的经典经久不衰。

    深度体验显示经典作品独特优势

    无 论 文 化 生 活 和 阅 读 生 态 如 何“碎 片

    化 ”,人 们 对 经 典 名 著 一 直 葆 有 热 情 。 据

    2019 年“北京开卷”全国图书销售大众阅读榜,榜单前 10 位有 9 部是中外文学经典,而在前 30 部中,一半以上为文学经典,其中既有《围城》《红岩》《平凡的世界》《活着》《三

    体》等我国读者耳熟能详的佳作,也有《窗边

    的小豆豆》《追风筝的人》等备受青睐的外国

    经典。同时,《水浒传》《西游记》《傲慢与偏

    见》《小妇人》《了不起的盖茨比》等中外经典

    作品不断被改编。在国际疫情持续蔓延的

    情况下,经典与读者显现出前所未有的紧

    密关系。英国最大连锁书店水石书店自 3月 下 旬 闭 店 后 ,线 上 销 量 首 周 同 比 增 长

    400%,经典名著如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马尔克斯《百年

    孤独》等名列前茅。而线上发起的读书分享

    会中,《战争与和平》及莎士比亚剧作等经典

    更是首选。

    经典是“被反复阅读欣赏的作品”,每次

    重读都给人带来新的发现和体验。经典意

    蕴厚重,背后有深厚的语言、文化传统支撑,

    经典浩瀚广博,营造独成一体的意义世界。

    如今,人们获取信息和作品的方式、渠道之

    便捷前所未有,从短文字到短视频应接不

    暇,但深度体验的匮乏也是明显的痛点所

    在。经典文学名著的长销启示我们,越是在

    经典意识面临挑战的时候,经典给予的深度

    文学体验越显得珍贵,文学创作越是不能跟

    在碎片化、快餐化后面亦步亦趋。创作者要

    准确把握人们的精神需求,提供深度思想艺

    术体验,这是经典生命力所在,也是文学强

    大优势所在。

    面对新的媒介环境有所调适有所坚守

    文学提供对世界、对生活的个性化图景

    和感受,它诞生于自我表达的需要,却始终

    追求走向社会、打动人心、引发共鸣。文学

    的生命力在于为读者链接起精彩的想象世

    界,带来新的发现、新的体验,这些都离不开

    时代的媒介环境。

    充分重视媒介环境,坚持有所为有所不

    为。文学发展到今天,历经口耳相传、说书

    讲史、印刷成书、报章连载、网络传播等多个

    阶段,不同时期的作家总是根据介质和传播

    渠道变化而调整自己的写作。当前,互联网

    技术在素材、传播、反馈等方面对创作产生

    诸多影响,重塑人们的阅读习惯,也为文学

    创作带来新的便利。比如以文学网站、手机

    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作为搭载平台,创作

    者更容易找到自己的读者。是追求读者数

    量的最大化而迎合、从众,还是坚持独特定

    位而找到属于自己的“这一群”读者,主动权

    掌握在作者手中。有经典意识的创作者,若

    能热情踏入生活溪流,用心感悟生活,传达

    独特体验和思考,比此前任何时代都更容易

    找到知音。

    面对媒介环境变化,文学创作在遵循自

    身规律的同时,也需自我调适,讲求“用户体

    验”,增强“读者意识”。比如,重视表达方式

    和文字的亲和力,文字更感性、更细致、更具

    画面感,表达更精短、更直接、更凝练等等;

    比 如 ,重 视 互 联 网 时 代 所 强 调 的“ 问 题 意

    识”,善于从社会热点议题中捕捉和回应读

    者内心关切。创作者不仅从表达上,也从题

    材和主题定位上,面对新对象重新聚焦,重

    新组织,让创作焕发新的气质和神采。不论

    是回溯历史,还是关注现实,都能给予读者

    文学式的回应,并将读者引致深沉境界而令

    其流连忘返。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调整创作

    方法和策略,才能实现经典追求。

    有作家说,时间和读者对创作的最终考

    验可能不是跳得有多高,而是走得有多远,

    当下获得大量点击不意味得到持久认可。

    一方面要重视读者、适应变化;一方面要放

    长眼光、保持定力,坚信体验深入、精神深

    刻、隽永表达对人类具有长久价值,坚信认

    知能力、审美光芒、价值追求是人类社会发

    展所必需。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文学创作

    的初心。

    以有深度的书写开掘深层次精神生活

    深 度 体 验 和 深 入 思 考 ,才 能 呈 现 一 个

    可供“重新生活一遍”的独特艺术世界。每

    个时代有其与众不同的题材与主题,有其

    独特时代关切与时代精神,经典之作凝结着

    作家对时代生活的深度思考。生活经验在

    作家手里不仅是写作材料,更是文学想象的

    依据。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曾深入乡

    村、亲下矿井体验生活,以感受百姓生活酸甜

    苦辣。有了这样丰富切实的体验和对时代大

    势的宏观把握,一部当代经典才孕育问世。

    《平凡的世界》提供的时代镜像及其中人物的

    命运、选择、情感,使人沉浸其中“重新生活了

    一遍”,这种深度体验是“微”“短”信息所无法

    提供的。文学创作者只有义无反顾地投入时

    代生活,才可能提供独一无二的深度体验,

    赋予创作长久价值。

    以“心的搏动”刻画人的心路和灵魂,才

    能对读者心灵有所触动。经典之所以能够

    长久流传,在于一代代读者都能从中感受人

    的精神轨迹。文学呈现“物象”,更呈现“心

    象”,反映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优秀

    作家总是关心人的精神律动,呈现生活在人

    物内心的投影,刻画人的心路和灵魂。这种

    刻画,需要赤子之心,需要“将心比心”。诗

    人艾青说,作家的创作“是通过他的心的搏

    动而完成的。他不能欺瞒他的感情去写一

    篇东西,他只知道根据自己的世界观去看事

    物,去描写事物,去判断事物。在他创作的

    时候,就只求忠实于他的情感,因为不这样,

    他的作品就成了虚伪的、没有生命的”。不

    能以“心的搏动”对题材进行开掘,或忽略人

    的心理现实,沉溺于新奇物象的展示,终会

    沦为平庸事象说明书,更无法持久感动和震

    撼读者的心灵。

    以独特视角书写普遍的、开阔的人类共

    同境遇,才能从“小我”走向“大我”。经典魅

    力在其具有充分的“内在生长性”,作家对生

    活有所发现,以新的视角赋予生活启示以形

    象,创造新的境界。创作者通常由一个个具

    体而微的“小我”出发,以自己的见识、胆识

    和趣味为起点,向人类最先进的方向瞩目,

    最终带领读者走出原先的“小我”,领略人生

    的多彩、世界的宽阔,体会人类命运的一体

    性。实现这种从“小我”到“大我”的跃升,需

    要创作者有创建庞大结构的能力,有雄心为

    人类烛照现实,激发生命,为仰望星空架起

    望远镜,贡献独特声响和色彩。

    同时,创作者还应当以有强度、有信念

    的叙事为读者带来希望和力量。作家面对

    生活之树,既要像小鸟一样在每个枝丫上跳

    跃鸣叫,也要像雄鹰一样从高空翱翔俯视,

    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提炼生活,避免“所见即

    所得”的狭窄浅薄。创作的经典性和生命力

    在于升华,优秀创作者能够以有强度的叙事

    实现精神的超越,让人们尽可能避免短视、

    封闭和萎靡。古人强调诗言志和兴观群怨,

    鲁迅呼吁疗救人的灵魂,都是强调文学要升

    华现实、激励人生、给人以勇气。巴金执着

    地叙说青春力量和信仰的光芒,讴歌理想、

    赞美未来,同样是希望创作能给人带来信心

    与力量。

    (作者为《文艺报》总编辑)

    压题图片为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

    制图:蔡华伟

    古琴艺术是民族艺术瑰宝。

    如何对古琴音乐进行现代阐释,

    唤醒丰富的琴曲宝库,使其更好

    地融入现代音乐生活?我一直在

    思考这个问题。

    与现代音乐记谱方式不同,

    古琴“减字谱”不直接记录音高,

    只记明弦位、徽位和指法,其节奏

    有较大伸缩余地。演奏者需要在

    熟悉琴曲一般规律和演奏技法基

    础上,通过揣摩曲情进行再创造,

    力求再现原曲的本来面貌,从而

    完成自己对乐曲的阐释,这就是

    所说的打谱。也就是说,面对同

    一份古琴乐谱,不同琴家演奏出

    来的音乐差异很大——中国琴乐

    这种“打谱”的音乐思维,具有更

    大的开放性和阐释空间,使历史

    河流中的每个音乐家都可以参与

    到 对 同 一 乐 曲 的 创 造 性 阐 释 中

    来,从而形成古琴音乐千百年来

    一脉相承又与时俱新的特质。

    今天,如何做好这种既传统

    又体现出个人创造力的打谱阐释

    呢?我认为主要在解题、移情两

    方面下功夫。

    解题指的是每首乐曲前都有

    一段文学性描述,描述乐曲所营

    造的境界。解题对音乐家阐释作

    品有定向作用,不仅对琴家打谱

    尤其立意至关重要,甚至对打谱

    风格乃至旋律结构都会产生相当

    的影响。比如不少琴家演奏古琴

    曲《潇湘水云》时,根据的是《五知

    斋 琴 谱》中 山 水 抒 情 诗 式 的 解

    题。抗日战争时期,内心的爱国

    之情激发了我父亲吴景略。他认

    为,重建古曲《潇湘水云》不应只

    是单纯表现山水之趣,而应结合

    曲作者所处的南宋时代,强调忧

    国之思。我父亲对此曲进行首次

    打谱,并在上海组织“今虞琴社”

    公演,以此抒怀,引起轰动。可见不同的解题辅以不同的时代、不

    同的情境,会让同一支琴曲呈现不同的面貌。

    移情,意为在古琴演奏中擅于理解音乐中标题的隐喻,进而

    用古琴塑造情感符号和审美意象。以《神奇秘谱》版《潇湘水云》

    为例,各段小标题都隐喻了创造音乐氛围与情感形象的可能:洞

    庭烟雨、寒江月冷,使人联想云雾迷蒙、烟雨苍茫景象,可据此创

    造出一种清冷的音乐氛围;江汉舒晴、天光云影,给人以明朗、希

    望的联想;浪卷云飞、风起水涌,则又使人情感奔涌,心潮澎湃。

    这些意象都可以被有机融会在演奏中。秉持这一理念,我和父

    亲两代人共打谱完成了 100 余首传统琴曲,丰富了失声已久的古琴曲库。

    由于受到古琴乐器自身性能的局限,如在音量、音阶及和声

    等方面的缺失,传统琴乐在现代音乐生活中的比重较低。如何

    让历史悠久的传统琴乐更好地为现代所“用”?在我看来,要在

    传统的创造性打谱阐释的基础上,加大对古琴曲库的开发。根

    据上世纪 50 年代有关专家的统计,现有 160 多种琴谱谱集、600多首不同名的琴曲流传至今,如果算上同一琴曲的不同版本,共

    有 3000 多首。这 3000 多首古琴曲是中国民族音乐的瑰宝,尝试用各种乐器、各种形式演奏,可以更好地和世界各民族的不同音

    乐接轨。

    具体来说,可以在保留古琴的同时加入其他乐器,采取伴奏

    或协奏形式;或者不使用古琴,仅用现代乐器和表演形式演奏古

    琴琴曲。从功能上讲,可以达到琴乐表演由个体向群体转化;从

    形态上讲,可以实现琴乐由单声向多声转化;从方法上讲,可以

    使琴乐的丰富曲库得以充分开发和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现代编曲可从各个方面来丰富,比如加入多

    声、和声等,但琴曲原有结构要保持。如果只取琴曲最广为人知

    的一段为动机,其他都直接采用西方现代曲式,这样创作出来的

    乐曲就不能整体展现原古琴音调和古人的乐思结构。

    中国古琴记谱法独特的减字谱使琴乐阐释具有开放性,今

    人恰恰可以此为基础,对传统曲库中的大量琴曲进行重新编

    曲。打谱阐释和重新编曲二者并举,将实现古代琴曲在表演形

    式上的现代整合,使古老琴曲宝库融入现代音乐生活,给古琴音

    乐带来新的生机。这是我对琴乐未来的期望,也是我 60 年古琴生涯的感悟和总结。

    吴文光,生于 1946 年,中国音乐学院教授,第一批国家级古琴非遗传承人。获中国琴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唱片《潇湘水

    云》获首届中国唱片社金唱片奖,出版《虞山吴氏琴谱》《神奇秘

    谱乐诠》等琴谱。吴景略、吴文光父子两代琴家完成中国现存最

    早古琴谱集《神奇秘谱》整部作品的打谱工作。

    让古琴音乐向当代﹃敞开﹄

    吴文光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

    巩固,包括文化艺术领域在内的各行各业正

    在逐步恢复生产秩序。受境外输入病例影

    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不能放松,文艺生产

    消费配合疫情防控的态势仍将持续。

    疫情期间,文艺行业遇到不小困难。面

    对挑战,文艺行业积极调整节奏,努力尝试

    多种途径复工复产。作为特殊时期的课题,

    审视产业链条延伸空间,研究新业态、新场

    景带来的可能性,值得文艺界重视。

    从实际经营情况来看,以实体运行、公

    共聚集为主要经营模式的领域,在疫情期间

    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如演艺行业、旅游服

    务行业、展览售卖行业等。这类行业实体复

    工复产,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强基固

    本、加强续航能力。

    为保障文艺行业顺利复工复产,各地各

    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需要精准、

    有序、扎实推进。要根据各行业特点有所区

    别,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分步骤进行,更

    要结合本行业复工条件、行业基础、业态环

    境等综合考量,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把

    “应急”挑战化作“规划”机遇。

    具 体 而 言 ,文 艺 行 业 如 何 协 调 推 进 ?

    应当从创作生产链条着手,把比较个人化、

    不需要公共聚集的环节前置。比如小说、

    诗歌、剧本、歌曲以及美术、书法等艺术创

    作,在创作者此前丰富生活积累和艺术训

    练基础上,完全可以把外化环节前置,利用

    特 殊 时 期 的“ 宅 时 光 ”将 其 打 造 得 更 加 成

    熟 。 再 比 如 ,宣 传 推 广 等 便 于 通 过“ 互 联

    网+”方式投放的环节,也可以前置,为完全复工做铺垫、腾空间。当前,不少文艺院团

    已经把对接市场、面对观众这一环节大幅度

    前置,一方面通过网络实现“云排练”“云创

    作”,一方面通过官网、公众号、客户端等网

    络媒体加强宣传推广,强化作品与市场、观

    众的互动,既保障创作可持续、市场不断裂,

    又激活因“宅”而生的潜在观众新增量,为完

    全复工做好准备。

    在复工复产手段方面,主动适应疫情防

    控形势,在非人群聚集场景下,激活诸多文

    化新业态。此前就已有较多探索的线上拍

    卖、较为成熟的网络影视及网络文学、疫情

    期间兴起的线上舞台艺术等,都拓展了人们

    的艺术体验,开启了丰富想象空间。伴随高

    清直播、虚拟现实等高科技逐渐走进日常生

    活,“云文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复工步

    伐。尤其重要的是,由此打开的新业态、新

    场景,对未来产业布局带来不少启示。

    为强基固本、强化续航能力,复工复产

    还需深入理顺行业内部问题,将多元化经营

    贯穿到未来创作生产当中。事实上,目前部

    分文艺领域遭遇瓶颈,很大程度上和单一经

    营模式有关,比如剧场只做演出、旅游景点

    只做纪念品售卖等。这类行业实体,能否进

    一步加强品牌和 IP 打造,使更多衍生产品进入文化消费场景,或者通过互联网使消费终

    端更加多元丰富?这都是当前文艺复工复

    产带给我们的课题。

    对于拥有大量从业人员的文化艺术行

    业来说,做好复工复产和用文艺为抗疫鼓

    劲 同 样 重 要 。 我 们 不 会 忘 记 ,今 年 3 月 27日世界戏剧日这一天,尽管可能是戏剧日有

    史以来演出最少的一次,但各国各地戏剧爱

    好者依然用各种方式表达着对戏剧的热爱,

    显示出文艺的凝聚力。

    顺势开启新业态郑荣健

    打谱阐释和重新编曲二者并举,将实现古代琴曲在表演形式上的现代整合,给古琴音乐带来新的生机

    作为特殊时期的课题,审视产业链条延伸空间,研究新业态、新场景带来的可能性,值得文艺界重视

    核心阅读

    经典是“被反复阅读欣赏的作品”,每次重读都给人带来新的发现和体验。经典意蕴厚重,背后有深厚的语言、文化传统支撑,经典浩瀚广博,营造独成一体的意义世界

    有经典意识的创作者,若能热情踏入生活溪流,用心感悟生活,传达独特体验和思考,比此前任何时代都更容易找到知音

    实现这种从“小我”到“大我”的跃升,需要创作者有创建庞大结构的能力,有雄心为人类烛照现实,激发生命,为仰望星空架起望远镜,贡献独特声响和色彩

    面对信息碎片化面对信息碎片化——

    文学创作更须坚守经典意识文学创作更须坚守经典意识梁鸿鹰梁鸿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