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rdnet.taipei.gov.tw › xdcm › dofiles › pdf...

315

Upload: others

Post on 28-Jun-2020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1

    目錄

    摘要 i

    第一章 序論 1

    第一節 緣起 1

    第二節 計劃目標與工作內容 1

    第三節 擬定計劃操作方法 2

    第二章 關於文化地景的定義與論述 4

    第一節 自然與文化地景的分野 4

    第二節 由「世界人類文化遺產」的觀點看待文化地景 5

    第三節 從人文地理學及文化研究的角度詮釋文化地景 6

    第四節 都市社區與認同文化的辯證 8

    第五節 一個動態的文化地景定義 ─ 從地景意義的形塑過程思

    考 15

    第三章 文化地景分類及台北文化地景類型 17

    第一節 文化地景的概念性分類 17

    第二節 文化地景與地方風格/都市個性的成形 18

    第三節 由台北的文化地景類型探索台北的都市性格 18

    1. 盆地山水流痕 18 2. 三市街與殖民都市計畫的疊置 22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2

    3. 繁體華文之都 26

    4. 多元異質的世界城市 29

    5. 城市移民的社區想像 33

    6. 城市文化的產業脊樑 37

    7. 文化機構的展演與變奏 41

    8. 凸顯與隱匿 45

    9. 混沌之詩(poetics of chaos)與地方芭蕾(place ballet) 49

    第四章 文化地景保育與再生 53

    第一節 文化地景保育的概念 53

    第二節 相關的國內外案例 53

    個案 1 公共藝術與奧圖柏若市街振興 54

    個案 2 石庫門裏的新天地 61

    第三節 文化地景保育於都市計畫/都市設計中的角色 70

    第四節 當今台北文化地景面臨的真實課題 71

    第五節 文化地景保育與相關空間領域間的融滲 72

    第五章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方針 78

    第一節 台北文化地景規劃原則 78

    第二節 界定台北市文化地景的空間關係與規劃軸承 79

    第三節 亟需保育之文化地景 81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3

    第四節 法令修訂與行政界面(跨局處)整合 82

    第六章 文化地景行動方案建議 91

    第一節 民間參與行動方案1: 台北市文化地景之操作性分類 - 文化地景的“拍登手冊”(Pattern Language 模式語彙) 91

    第二節 民間參與行動方案2:以文化地景為主題的公共藝術計

    劃 98

    (一)關渡 98

    (二)同志社群文化地景的塑造 101

    (三)台師大主題書店地景 103

    第三節 其他建議 104

    第七章 結語 106

    附錄 1 台北文化地景類型個案研究內容 115

    附錄 1-1 火山城市 115

    附錄 1-2 陽明山六之六保變住 vs. 木柵老泉山優劇場 117

    附錄 1-3 四獸山的綠手指 119

    附錄 1-4 一條野溪的生態觀點–生態系統優先或生態工法主

    導? 123

    附錄 1-5 從關渡隘門到關渡水鳥保護區 125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4

    附錄 1-6 台北第一街 ─ 貴陽街 133

    附錄 1-7 赤峰街 矮厝庄 141

    附錄 1-8 台北的圓環 142

    附錄 1-9 牯嶺街 144

    附錄 1-10 重慶南路書街 146

    附錄 1-11 台師大書店地景 149

    附錄 1-12 南機場公寓 156

    附錄 1-13 松山與萬華,五分埔與大理街 165

    附錄 1-14 寶藏巖聚落 167

    附錄 1-15 剝皮寮到底在剝什麼皮? 170

    附錄 1-16 溫州街日式宿舍群 173

    附錄 1-17 青草巷 176

    附錄 1-18 坪頂古圳 178

    附錄 1-19 南港區工業地景 181

    附錄 1-20 青山王暗訪 184

    附錄 1-21 萬大果菜、漁產批發市場 186

    附錄 1-22 樹德公園與黃園長 193

    附錄 2 期中座談 195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5

    附錄 3 各階段審議會議討論內容 211

    附錄 4 參考文獻 221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1

    摘要

    台北市,位居台灣政治、經濟發展的核心,坐擁傲人的自然山水

    資源,也是文化涵構最為多元豐富的首善之都,本計劃針對台北

    市文化地景進行之整體規劃先期研究,主要研究內容為:試圖從

    理論與行動機制的架構,探索台北市文化地景的意義及其形塑過

    程,並透過分類的操作,彰顯干預地景生產、變遷、及維續的文

    化主體性;同時,更企圖由現今法令政策、行政體系、及民間部

    門參與的角度,分析文化地景保育及再生的課題與策略,提擬地

    景永續的行動方案。

    本計畫嘗試給予文化地景一動態性定義,強調文化主體與地景間

    的認同關係,並體認地景意義詮釋過程中的社會與權力作用。因

    著這些關係的演繹與改變,地景始終處於一個動態的變遷過程;

    而文化地景保育正是面對變遷,藉由地景形式的保存或活化,維

    續某特定文化主體與地景間的認同關係、或開創新的文化主體對

    原有地景的認同意義。 針對台北市文化地景的界定與研究,我們由台北市都市性格的諸多面向切入,彰顯其特定的地景形式,並透過追溯地景形塑的動態過程及伴隨的文化主體性,將台北市文化地景區分為九大類:一、盆地山水與流痕;二、三市街與殖民都市計劃的疊置;三、繁體華文之都;四、多元異質的世界城市;五、城市移民的社區想像;六、城市文化的產業脊樑;七、文化機構的展演與變奏;八、凸顯與隱匿;九、混沌之詩(poetics of chaos)與地方芭蕾(place ballet)。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2

    依上述分類涉及之案例,本計畫提出台北市文化地景保育必要之

    法令修訂與行政介面整合。我們認為保育不是一種死守歷史泥

    淖、拒絕接受改變的凍結空間政策;而是清楚認知「改變是歷史

    過程的常態」,但以「尊重歷史與記憶主體、正視空間經驗與歷史

    涵構」的態度,維續地景變遷過程中之空間與社會的延續性。現

    階段具體之建議包括:1.文資保存法關於「自然文化景觀」部分的

    修訂調整,2.掌握地景保育的工具(與都市計畫/設計部門介面的

    整合),3.工業地景保育的跨領域整合,4.公園與校園的文化延伸,

    5.古蹟修復與古蹟再利用的介面界定及經營策略,6 培養.工程營

    造養護的文化根基,7.以活潑紮實的課程充實市府內各局處對文化

    地景的認知與關注,及 8.其他保育相關法令(如博物館法、歷史

    建築自制條例等)的檢討。

    本計劃建議公部門宜儘速針對以下十一項亟需保育之文化地景類

    型,提擬保育規劃的可行方針:一、甚少被認知的歷史街巷與聚

    落;二、未被劃定為古蹟之歷史建築;三、日式宿舍(群);四、

    自立營造之建築聚落(與城市移民歷史有關);五、傳統特色街道;

    六、百年老店;七、產業/工業地景及其基礎設施;八、渡口與碼頭;九、具特殊認同意義之族群與社區「文化飛地」;十、於城市

    發展過程中具開創性或獨特性意義之建築、工程、地標、與空間;

    十一、城市生態與「原地景」等。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3

    再者,本計劃提出兩項民間參與文化地景保育之行動方案建議:

    一、由民間往上提報、登錄、建構之台北市文化地景“拍登手冊”

    (Pattern Language 模式語彙);二、以文化地景為主題的「公共

    藝術計劃」,結合文化地景與藝術創作的參與主體,強調地景認同

    的形塑與地景故事的力量,以真實行動強化或再現該文化地景的

    文化意涵。 本計劃期待台北市文化地景的調查研究與保育再生策略之先期研究,能有助於落實未來「山水台北」與「多元城市文化」的主張,更可「引發本市市民重視本市空間發展之歷史脈絡與文化意涵,進而共同維護發展本市具獨特人文特質之空間形式」。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4

    Abstract This project is a preliminary study of cultural landscapes that are a part of the strategic cultural planning for Taipei City, the capital city of Taiwan that is renowned for its richness in na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The main tasks of the project are (a) exploring the meanings of Taipei’s cultural landscapes and the associated processes of their creation, (b) identifying the main categories of Taipei’s cultural landscapes, (c) analyzing the key issues and possible strategies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Taipei’s cultural landscapes, and (d) proposing feasible action plans for landscape conservation. This project tries to develop a dynamic definition of cultural landscape, emphasizing the identification of landscapes by the cultural subjects and in the meantime addressing the mediation of social and power relations in the processes of landscape interpretation. In so doing, we divide Taipei’s cultural landscapes into nine categories: (1) traces of a volcanic basin city; (2) overlaps of the organic port-towns and colonial city planning; (3) the capital city of complex-font Chinese; (4) a world city of pluralism and heterogeneity; (5) the community imaginations of city immigrants; (6) productive landscapes in a city of consumption; (7) performances and variations of a vibrant city; (8) dominant skylines and the hidden city; (9) poetics of chaos and place ballet. We argue that there is a pressing need to revise current regulations and integrate administrative interfaces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Taipei’s cultural landscapes. We suggest the government should (1) revise the section of “natural-cultural landscapes” in the extant

    Codes for Cultural Heritages Conservation; (2) integrate the tools of landscape conservation with those of urban

    planning and urban design; (3) coordinate with other sectors in the administrative governments

    for industrial landscapes conservation;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5

    (4) stress the value of cultural landscape conservation for the public land expropriated by the city’s Parks and Recreation Office and School District;

    (5) restore and reuse historical heritages, and differentiate their managerial strategies while making public investments;

    (6) establish the cultural foundation for construction works executed by the Civi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7) assure the procession of proper knowledge of cultural landscapes in different sectors of the city government; and

    (8) review other regulations in relation to landscape conservation. Accordingly, we suggest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as soon as possible establish the planning guidelines to conserve the following cultural landscapes: (1) historical streets and settlements which may not be renowned but

    are important; (2) historical buildings which are not designated heritage; (3) Japanese-style bungalows; (4) self-constructed settlements related to immigrant communities; (5) streets with traditional values; (6) stores or shops with long-standing histories; (7) industrial landscapes and their related infrastructure; (8) ferries and harbors; (9) cultural enclaves with special identity meanings for some ethnic

    groups or communities; (10) buildings, engineering works, landmarks and spaces which are of

    particular meanings in the processes of urban development; (11) urban ecologies and the original landscapes. In addition, this project proposes two action plan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Taipei’s cultural landscapes: (a) the Pattern Language of Taipei’s Cultural Landscapes ─ a handbook for the citizens and (b) a Public Art Project of cultural landscapes. The former is an attempt to arising the passion and enthusiasm of citizen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ervation of Taipei’s cultural landscapes; the latter is a participant art project which attempts to create local landscapes by the collaboration of artists, landscape professionals, and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6

    the local communities. Last but not the least, we do hope that this project, as a preliminary study, can help to realize the visions of “Shan-Shui Taipei” and “multi-cultural city” while creating a city form of unique humanistic quality.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1

    第一章 序論

    第一節 緣起

    關於「文化地景」的討論近來甚囂塵上,但無論就其定義或落實於實

    質空間的政策與操作架構,卻始終未在台灣空間發展的脈絡下被真正

    釐清。以台北市而言,雖位居台灣政治、經濟發展的核心,坐擁傲人

    的自然山水資源,也是文化涵構最為多元豐富的首善之都,總數即將

    破百的古蹟資產及登錄冊上數以千計的歷史建築空間更見證了城市深

    厚的歷史血脈;但在缺乏基礎研究的狀態下,目前以台北市為主體的

    文化地景概念仍然難以延伸觸角,在政策面上與地景保育、都市發展、

    工務工程、及教育機制對話,或在意義生產的層次上與一般市民的每

    日生活契合。因而,文化地景的調查研究將有助於落實未來「山水台

    北」與「多元城市文化」的主張,更可「引發本市市民重視本市空間

    發展之歷史脈絡與文化意涵,進而共同維護發展本市具獨特人文特質

    之空間形式」。

    第二節 計劃目標與工作內容

    本計劃的目標在於從理論與行動機制的架構,探索台北市文化地景的

    意義及其形塑過程,並透過分類的操作,彰顯干預地景生產、變遷、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2

    及維續的文化主體性;此外,更企圖由現今法令政策、行政體系、及

    民間部門參與的角度,分析文化地景保育及再生的課題與策略,提擬

    地景永續的行動方案。我們認為,面對全球化的時勢所趨,唯有巧妙

    地轉化屬於台北市民的日常經驗與草根鄉愁,結合台北市身為首都的

    政經優勢,並配合台北盆地之山水特色,方能形塑“立足本土台灣,躍

    身華文世界”的台北風華。在此目標下,本計劃希望透過台北市民的集

    體經驗,以及不同社群的多元認同為起點,研擬下列幾項工作:

    1. 界定文化地景之定義與文化意涵,強調人與地景之互動關係。

    2. 提擬台北市文化地景之類型與特色,並建立分類架構。

    3. 研究文化地景維護與再生之國內外案例,並兼顧地區保育、經營與

    行銷配套的國內外案例比較分析。

    4. 面對真實法令政策與地方資源,研提台北市文化地景之整體維護發

    展策略與作法,協助建立公部門與民間在文化地景保育的合夥關係

    (Partnership)。

    5. 完成「台北市文化景觀簡介」手冊編纂。

    第三節 擬定計劃操作方法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3

    1. 透過理論與文獻彙整、文本解讀、專家學者深度訪談與座談會,

    建立台北市文化地景調查研究之基本論述;

    2. 藉由文獻整理與田野調查,並根據不同地景形式之形塑過程及其

    文化主體性,提擬台北市文化地景類型與特色,深入閱讀文化地景

    的意義;

    3. 檢討現行與文化地景有關之政策與法令,分析國內外文化地景保

    育/振興之相關案例,訪談專家學者與行政部門決策者,研究推動文

    化地景保育及「文化地景條例」施作之可行性與必要的行政支援;

    4. 文化地景「拍登」(pattern,後詳述)嘗試性操作,建立

    拍登網絡及類型,並協助推動由下而上、民間參與台北市文化地景

    拍登之機制;

    5. 藉由真實的行動方案,以地區性公共藝術計劃的展演媒合市民與

    文化地景的關係,深化文化地景於日常生活中的意義。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4

    台北市文化地景整體規劃研究

    1. 台北市文化地景保育/活化機制研擬、行動方案操作策略

    2. 「文化地景條例」施作或與都市設計結合之可行性

    3. 公部門對特定文化地景類型的具體保育政策(尤以具急迫性者)

    理論與文獻彙整、田野調查、地景文

    本解讀、專家學者深度訪談與座談會

    台北市文化地景定義與基

    本論述

    台北市文化地景分類架構

    與文化地景意義詮釋

    現行政策法令檢討、國內

    外相關文化地景保育/活

    化案例分析

    地區性公共藝術計劃展演,深化地景認

    知,探索文化地景意義

    台北市文化地景﹁拍登﹂試作,建立拍

    登網絡及類型

    透過文化地景「拍登」模式,由下而上、主動

    積極的文化地景提報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5

    第二章 關於文化地景的定義與論述

    第一節 自然與文化地景的分野

    追溯文化地景概念的由來,大多學術研究都會回歸到 1925 年加州柏克

    萊大學景觀建築系 Carl Sauer 教授給文化地景的定義(Sauer, 1925):

    “文化地景是經由一「文化團體」對自然景觀之作用而形成的。

    文化是原動力,自然地區是媒介,文化地景是結果。在一隨著時

    間改變的文化影響之下,地景經歷了發展,穿越了許多階段,或

    許最終會抵達其自身發展循環的終點。當另一種不同文化,亦

    即,「異」文化介入後,文化地景將再度獲得新活力,或者,一

    個新的地景將疊置到舊有地景的殘骸上。”

    Sauer 的定義一方面為要區分自然地景與文化地景的概念,另方面則

    將地景置於一動態的變遷過程,看待不同時期的文化力量對地景干預

    所產生的結果。

    Sauer 也間接點出了「自然」(nature)與「地景」(landscape)之間

    的差異,就如 Meinig(1979)爭論,所有「地景」都是「文化地景」,

    而當一般科學及藝術慣常將「自然」視為與「人」或「文化」的對立

    概念,「地景」反倒是近乎天真地成為視野所見之生態、物理、及文化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6

    環境的展現看成不可分割的整體。當「自然」被以近乎中性客觀之立

    場理解為未遭人類碰觸的原始狀態,「地景」則與其理解之「立場」對

    話。論述地景並非單向將地景視為被看的客體,而是以人作為「看」

    的主體 ─ 經由人的媒介,無論被看的對象是如何「自然」,看的主體

    (人)與被看的客體(自然,或更準確說,地景)間已然建立了某種

    「文化詮釋」的關係,此時,自然不純粹是自絕於人的干預行為

    (intervention)之外的自然,而是被以特定角度觀看、詮釋、甚至改

    變(即便如人最低調的基地閱讀或基地行走行為)的「第二自然」,因

    此原先的自然成了由確定視野範圍所界定的地景,而透過其他媒介,

    如地圖與基地脈絡分析所呈現的地景內容,即使視野範圍外的自然狀

    態,都可視為整體地景的一環。人類開發行為未嘗染指的「自然」如

    此,遑論在地景暴露了人類活動痕跡的狀態,是故稱「所有地景都是

    文化地景」,連「自然國家公園」都是因人為的劃定而保留了最低度干

    預的自然狀態,論理應被歸類為文化地景而非自然地景 ─ 由此觀點,

    所謂「自然地景」的稱謂本身甚至都是自相矛盾的。

    另外一種看法則是將人視為「自然」的一環,以整體系統性(holistic)

    的觀點處理人在生態系中的角色,文化地景則為自然演繹過程中因特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7

    定氣候、環境、歷史條件所生產的集體性空間型態。此類文化地景研

    究的重點大多強調前現代/前工業化、並在時間的作用下、與原周邊自

    然環境發展出一種和諧共生關係的傳統集居方式;因透過生態、史料、

    與文化人類學式的調查理解文化地景,此「文化」的意涵常隱含著客

    觀理性的分析取向及界定文化資格的價值判斷。但對於現代地景(尤

    其是現代都市地景) ─ 那些肇因於人類行為與科技過度強勢改變原地

    景漸進式變遷過程的地景類型,由於涉及較為複雜的政治經濟批判及

    多重文化視野,反倒少被認知為整體生態系統的一環,而被孤立為另

    一地景分類向度。彷彿與「自然」關係較為緊密的傳統聚落地景或歷

    史城鎮比較接近文化地景,但現代都市地景則不然。

    若重新檢視 Sauer 對文化地景的定義及研究,他對「文化」的認知其

    實採取了較一般性的看法,難以觸及文化或地景的社會建構與文化表

    徵的深層意義,尤其忽略了不直接顯現於地表的文化地景,如文學或

    繪畫所再現的文化地景、或物質與意識型態生產的政治經濟過程。文

    化地理學者 Daniels and Cosgrove(1988)因而提出另一種解讀文化地

    景的觀點,以「意象詮釋學」(iconography)的概念揭露景觀表象後隱

    匿的象徵意義,強調文化地景暴露了約翰柏格(John Berger)所謂的「看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8

    的方法」(ways of seeing),將文化地景生產與意識形態生產嵌合,深

    化了平面的「景觀」描述。

    第二節 由「世界人類文化遺產」的觀點看待文化地景

    文化地景的定義本身,其實並不指涉地景品質的優劣好壞或珍貴與

    否,但有時受到討論脈絡的影響,如文化地景保育的論述或相關法令

    的制訂,「文化地景」常被等同於「珍貴文化地景」,尤有甚者,直接

    將文化地景與珍貴生態資源劃上等號(如中華民國文資法內容),乃至

    產生許多不必要的混淆。其中,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為

    主體所推動的「世界人類文化遺產」(World Heritage)之認定與保存

    計劃,明顯強化了大眾對稀有、珍貴文化地景的重視,但也相對讓許

    多人忽視了生活周邊極尋常卻充滿意義的文化地景。

    截至 2001 年 12 月為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由 124 個國家中推選出

    721 處具有全人類共同傑出價值的文化遺產,這些珍貴的人類資產包

    含的面向極廣,但一旦被推選,必然象徵了極富歷史縱深的文化意義

    或特殊的自然地貌。UNESCO 每年都會針對已列入名單的地景做後續

    評估,並公布瀕臨危機之文化遺產,對所屬管轄國家施以壓力,直至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9

    該文化遺產由危險名單除名為止。世界人類文化遺產包含了「有形」

    (tangible)與「無形」(intangible)不同向度的文化內容,前者不言

    可喻,後者則包括了語言、習俗、歌謠、舞蹈等,相當廣泛地照顧了

    文化的多元面貌。另外針對文化資產保育的法律、獎助、教育、訓練

    等,UNESCO 都對列名世界人類文化遺產的國家提出實質協助。尤其

    當入選名單公告後,等於為該地景之觀光旅遊免費打開知名度,進而

    成為地方政府重要的文化財。爭取列入聯合國世界人類文化遺產,因

    此是許多國家十分積極的文化政策導向。但因觀光帶來的負面衝擊也

    不可小覷,麗江古城就嚐到了地景外貌雖保存了、但原本生活內容卻

    因強勢外來者入侵而變質的苦果。

    以此看來,文化地景保存要兼顧地景中的文化主體,恐怕才是最困難

    的挑戰。UNESCO 想必是了然於心的,該組織對文化地景的敏感由以

    下對文化遺產開宗明義的陳述可知一二:

    記憶是創造力發揮的絕對關鍵。對那些經由其文化或自然遺產 ─ 不論有形或無形 ─ 發掘到自身認同及靈感來源的個人或民族而

    言,這概念是舉世皆然的。

    這與台灣審核古蹟的「客觀」標準相去甚遠,如漢寶德先生所言,古

    蹟應是理性界定的「文化資產」,而非感性認同的「集體記憶」,(中國

    時報三少四壯專欄)但若對主觀的文化主體視若無睹,後續經營或無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10

    法撐持,或喪失原資產主體的真確性(authenticity),則當時界定古蹟

    或重要文化遺產的意義也將流於形式。文化地景對文化主體性及認同

    價值的強調無非是要呼應 UNESCO 的提醒吧。

    由世界人類文化遺產登錄的結果看來,珍貴的文化地景除了觀光化之

    外,還經常有博物館化的趨勢,但這或許都是後現代消費社會難以抗

    拒的潮流。博物館作為一種常設機構,基本上是反生活化的。而遠離

    生活的文化地景,極可能是地景意義流失的肇始。但自從生態博物館

    (ecomuseum)的概念提出後,博物館的論述不再侷限於機構化的想

    像,反倒傾向以跨領域的視野開疆闢土,一邊與地方社區結盟,將生

    活的開展引伸為博物館展演的內容;一邊則利用公部門與專家的資

    源,達到活化地方文化的目的。這種將戶內戶外的藩籬打破,將產業、

    生活、與展現結合的實踐,應當是當今思考世界人類文化遺產或古蹟

    的永續經營的可行方向。

    第三節 從人文地理學及文化研究的角度詮釋文化地景

    相對於自然環境,文化地景的定義與範疇似乎更顯模糊而包容。如從

    地景的英文字源探討,landscape 乃 land(地,土地)與-scape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11

    (與’sheaf’ ─ 意指相類似物之集合體,或’shape’ ─ 形狀,意義接

    近,見 J.B. Jackson, 1986)的複合字,採「地景」之翻譯原本應比譯

    為「景觀」來得準確;但因台灣景觀專業早期重視地景的視覺脈絡遠

    高於地景本身與土地的關係(如土地型態、價值、人地關係等),「景

    觀」的譯辭乃一直被沿用至今,包括教育部正式登錄的各「景觀」系

    所或一般專業認知,如中華民國景觀學會,都以「景觀」的用語代表

    「地景」的意涵。有人以為「地景」無法含括海洋或大氣的領域而不

    如「景觀」譯詞的包容性,但若探究英文’land’及中文「地」的原意,

    皆屬具通稱詞及特定區域的兩層意涵,兼備包容與準確,尤其在理論

    化 landscape 的深度與廣度較能貼近社會科學的知識範疇,而非流於

    視覺評估的價值觀判斷。尚且,關於-scape 的複合字還不少,如

    townscape,soundscape,roadscape, mindscape 等,都與其前置詞

    結合為一特定意義,忽略 landscape 中的「土地」本質,不免造成意

    義上的曲扭。

    但地景理論近期對地理及地景建築專業過於偏重視覺詮釋的地景概念

    也提出了深刻的反省,如 Daniels(1989)認為

    "地理學者對可見之物質地景的強烈關注,反倒忽視了較不明顯、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12

    但卻真實形塑出地景的不可見力量。景觀的概念並不容易含括關

    於權力與衝突的政治意涵,反而還傾向消融或隱藏他們。因此,

    景觀的真正理念已經被質疑了。"

    Hood(1996)更明白指出

    "文化地景是社會生產過程、財富積累、及抗拒不平等積累的實質

    與象徵場域。文化地景同時是社會變遷的工具及脈絡。"

    若只強調視覺景觀,不只漠視了地景的主體性,還經常會流於美學形

    式上的辯證,甚至產生以特定族群之特殊品味取代另一族群生活場景

    的結果。在當今城市多重族群交融、產業疊置的空間情境,地景作為

    一文化的空間顯影,意義上絕非止於自然環境資源的賞析。

    文化地景研究又與現今盛行的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有密不可分

    的關連,尤以後現代、後殖民文化研究的影響最為明顯,空間權力關

    係所宰制的文化顯影成了文化地景研究關注的課題,而文化也被詮釋

    為「意義地圖」(maps of meaning) ─ 一組「意義」被建構、傳達、

    及理解的符碼(P. Jackson, 1989),或一種社會關係被結構及形塑的方

    式,及空間形式被經驗、理解、並詮釋的方式(Clark et al., 1976)。於

    此範疇下,文化地景又與「文化地理學」(cultural geography)十分接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13

    近,但地理學作為一種奠基於理論與特殊分析觀點的空間科學,本質

    上仍與景觀強調真實基地的視覺脈絡與空間經驗有明顯出入。

    文化地景研究一方面開創景觀領域一向較為貧乏的理論架構及論述內

    容,以此深化對常被視為所以然之尋常地景的瞭解,進而為地景的文

    化形式解密;但就空間專業實務考量,文化地景研究更是文化地景保

    育/活化與空間發展政策最根本的基礎,特別對近代都市設計、景觀條

    例擬定、空間實務的跨領域整合、與文化的空間圖繪(spatial mapping)

    等有著關鍵性的影響。

    針對台北市文化地景的界定與研究,我們將由台北都市性格(歷史城

    市+殖民城市+政治經濟首都+移民城市+盆地城市+世界城市+非

    正式城市+華文之都?)彰顯的地景形式,追溯地景形塑的動態過程

    及伴隨的文化主體性,藉由「文化研究」理論檢視地景的空間意義,

    透過「地景研究」詮釋文化的空間顯影。誠如 Hayden(1996)所言,

    "文化地景的歷史正是’地方’如何被規劃、設計、營造、居住、調

    適、頌揚、剝奪、丟棄的故事。……都市地景的研究需要同時植

    根於經由五官體驗地方的美學,以及將地方經驗作為一權力競逐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14

    場域的政治學。"

    台北的文化地景不僅包含了台北盆地獨有的自然生態群落與風貌,也

    見證了不同族群、社群的集體記憶與故事,象徵了產業結構、政經權

    力、草根力量、與意識形態的空間作用,文化地景的精密閱讀(close

    reading)正是後續地景保育、再生、與經營的基礎。

    第四節 都市社區與認同文化的辯證

    思考都市文化地景與一般性文化地景最大的差異,關鍵自然是其中引

    涉的都市性(urbanity)。都市性的本質與認同文化或社區營造間存在

    著不少衝突矛盾,在理解台北市文化地景之先,或可就其中的糾結展

    開辯證:

    1-4-1 都市社區是一種「捏造」(fabrication)?!

    不同於傳統小型聚落的「有機模式」,都市社區經常是都市計劃的結

    果。藉由有意識的人為干預,在特定的土地使用目的下,硬是讓一群

    原本可能不相干的人聚居在相同的地域範圍內,形成新的社會關係。

    說它是一種捏造並不隱含貶抑,也絕非刻意對比傳統聚落所謂「自然

    和諧」的刻板印象,而是誠實面對它被「刻意塑造」的本質,進而閱

    讀它表象下的空間意義。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15

    不同階段移民過程積累的高密度生活型式,先天注定了都市社區樊籬

    處處、人情淡薄的基本性格。但它也因此是較為多元、異質、豐富、

    甚可能是包容的;而作為人口凝聚的核心,公共設施與資源匯集的優

    勢當然更不在話下。地理學者 Elizabeth Wilson 站在女性空間探索的

    立場,觀察都市人在複雜的社會網絡間享有一種匿名性的自由,不至

    於動輒得咎,深恐個人行為舉止逾越小地方緊密人際關係塑造的道德

    與價值觀。她因而認為都市比小鄉鎮聚落更適合女性體驗生活、延伸

    觸角、並掌握自主。哲學家 Hannah Arendt 也以身為德裔猶太人流亡

    到紐約的經驗,勾勒與其他族群一起在新移民城市從「出生」(natal)

    狀態開始建立新傳統的自由與遠景。

    弔詭的是,城市裡的不同族群又不一定非要共同實踐什麼不可。這是

    城市最大的無奈,卻也是它賦諸於市民最珍貴的自由。都市因此可以

    是種人際關係與意識型態的解放。由都市的存在理由(raison detre)

    審視都市社區,都市人不見得也不必然要回到傳統聚落的懷舊思維。

    狀似冷漠的都市其實疊合了太多重不同文化主體演繹的空間內容,每

    一種詮釋觀點都再現了各自獨特的「慾望與恐懼」(Italo Calvino 一言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16

    以蔽之,城市是慾望與恐懼築成的),彼此間的差異與張力則形塑了都

    市最有趣也最可貴的特質。即令論述對於現代都市有再多的批判,若

    忽略了這層認知而遽下一個過度擁抱鄉愁的結論,反倒容易掉入反城

    市的陷阱,最終還成了都市社區郊區化的正當性辯護。

    但現代都市社會人際間的疏離畢竟是不爭的事實,許多都市人不願長

    期屈就它的冷酷異境,開始在生活的各種介面創造聯繫,無論是地域

    性的鄰里關係或共同興趣上的銜接。另一方面,絕多數大城市都是由

    老聚落擴張而成,即使都市計劃的實施改變了部分空間紋理,歷史城

    區依然可能維續舊有的緊密網絡,以傳統社會結構的根基抵抗現代城

    市的收編。當這些「人的能量」聚合成集體性的民間力量,自發自主

    的城市主體即展現出與體制化權力截然不同的草根活力。衝突也好,

    競合也罷,一旦都市社區開始發聲,提出主張,並透過每日生活的實

    踐過程趨近目標,就無可避免形成城市的利益團體,介入政治場域的

    競逐。

    對現代城市而言,來自「有意識捏造」之都市社區對「有意識捏造」

    之現代城市的反制毋寧是健康的,因為真正對抗的並非城市本身,而

    是伴隨現代化而來、實則夷滅城市本質的其他力量。從跨國資本的運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17

    作、政治機器與法令公器的獨占、機構化的壟斷、現代技術的革命、

    到文化霸權的侵蝕,無反省力的現代城市成了宰制性力量的伺從,面

    對同質化、全球化、去人性化的現象蔓延毫無招架能力。所謂多元、

    尊重差異的城市特質,也經常在隔離性的都市計劃與都市政策的操作

    下,呈現排斥異己、去地方紋理的階級化向度。

    1-4-2 地緣上的捏造 vs.概念上的捏造

    民間都市社區的成熟,正是城市主體在真實的空間實踐中,透過認同

    文化的表徵性力量,解構現代城市單質、封閉個性的利器,也是市民

    社會演化的必要條件。但都市社區含括了都市社會光譜的諸多色系,

    各自存在自身的潛力與課題;他們共同拼貼了都市地景與城市文化的

    斑斕風貌及內涵,卻又分別展露獨特的空間脈絡。探討都市社區的形

    式與內涵,不妨先依其屬性粗分為「領地性社區」(territorial

    communities)及「黨社性社區」(partisan communities):前者指涉

    與領地認同有關、可具體劃設範圍與邊界的社區形式;後者則強調黨

    社認同,因共同的興趣、信仰、文化根源、族群屬性等前提而聚合,

    但不必然限囿於固定地域的社區形式。兩者之間當然有重疊的可能,

    如台北的五分埔或舊金山的卡斯楚街,都兼含兩種社區的性格;而在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18

    網路社會崛起的當代,領地與黨社性社區的界線在虛擬城市間消融,

    網路社區極有可能成為未來最強力的社區形式之一。

    因部分黨社性社區與一般定義的社團、政黨、公會等並無不同,本文

    暫不作進一步討論。但值得觀察的是,許多基於相同理念形成的黨社

    性社區,藉由意識型態的掌控與操弄,將概念轉化為介入都市政治與

    政策的工具,最終對都市空間變遷產生的影響與衝擊,尤甚於領地性

    社區的地域範圍內主張。這兩類社區的合縱連橫,若共同利益多於衝

    突(如非政府非營利組織與在地社區的結合),對都市空間體質的改變

    將發揮加成的效果。

    對許多都市社區居民而言,領地認同感有時只等同於「我住在哪裡」

    之類的基本認知,當領地本身暗示了階級差異,認同的強弱即可能因

    所屬地方意象的優劣而搖擺。階級之外,如地方歷史、學區、公共設

    施與環境品質等因子也都可能左右認同的強度。但若居民與社區的關

    係僅止於資訊性的認知或布爾喬亞式的驕傲,卻缺乏情感上的認同及

    對公共事務的積極參與,關於都市社區的想像充其量只是一種浮泛都

    市鄰里的概念。相對地,當公共性的召喚或「創造聯繫」的動機誘引

    了具體的行動,即使不是奠基於「家園社區」(狹義上的)的基礎,領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19

    地性認同衍生的社區意義反倒比公車站牌式的地名認知來得深刻(比

    方說,天下雜誌認養辦公室對面的松江詩園,並經常在公園內安排藝

    文活動以饗週邊社區居民,讓原本的「工作環境」轉化為與市民分享

    的社區介面)。

    但近年來,或許因來自社區總體營造理念的刺激,許多領地性都市社

    區似乎是「動起來」了。以台北市為例,無論是老舊的大理街、舊北

    投社區,或新興的永康街、福林社區等,為了維續或開創社區環境品

    質,紛紛以靈活的規劃及政治技巧,形成有效的社區動員及政策遊說,

    開展目標清晰的行動方案。公部門同時釋放具體的善意與資源,利用

    地區環境改造計劃推動社區規劃師制度,引進「蹲點式」的空間專業

    者,協助社區組織自立自主,逐步改善生活環境。

    表面上看來,市民社會由下而上的論述,至少在解嚴後的台灣社會取

    得了某種程度的正當性,滲透進了公部門社區規劃的體制(但骨子裏,

    政府願意在實質公共投資及政策法令上調整多少比例的社區資源挹

    注,或整體上,社區組織與社區規劃師具備如何的社區規劃專業能力,

    恐怕是另一個故事了);而另方面,社區發聲的管道大開,爭取公部門

    資源及民代、媒體的關注儼然成為社區營造的手段兼目的。政治情勢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20

    的改變與地方自治的聲浪,讓領地性都市社區得以爭取自身的權益與

    定位,甚至在選舉時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舉一個社區畫面為例:一群住在同一都市鄰里的里民,在熱心社區理

    事長的號召下,聚集到社區活動中心,配合社區規劃師的引導,參與

    討論「如何凝聚社區共識」。其實它表徵的並不是一個普遍性的、自然

    而然的社會過程。其中每一個角色間的關係、意見的表達與討論、乃

    至準公共空間本身,都是特定時勢演繹下的結果。這不是一群沒事聚

    在大樹下聊天下棋的村民分享彼此的故事和八卦(可能太缺乏課題

    了,生活化的畫面幾乎從來不是社區規劃師企圖經營的重點),而是為

    特別的社區議題要凝聚共識的社區主體正刻意形塑某種認同力量。所

    謂共識可能經由民主過程達成,也可能犧牲不同主體間的差異性所得

    來,或根本只是一種假象。社區共識建立的基礎在於一次又一次溝通

    協調後取得的微妙平衡,而非美麗浮誇的口號所撐起的太平盛世。前

    述的畫面呈現了社區居民對公共意涵的關注,但光是公共性的強化可

    否代表都市社區精神的提昇,或我們期待社區的究竟是眾人的「達成

    共識」或是彼此間差異的尊重與了解,顯然都是可爭議的。

    如果再繼續追問那畫面可能隱含的意識型態,或許連「凝聚共識」本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21

    身都是可質疑的。例如,這群人企圖達到的共識是否只為鞏固自身的

    階級利益與價值觀?是否為自身生活的便利,要將原來的溪圳加蓋為

    停車坪?是否正在擬定共同主張,藉以排擠都市的鄰避(NIMBY,Not

    In My BackYard)設施?是否為了開發考量及驅逐被標籤化的異己,不

    惜建議拆毀城市的古街?是否仍在複製父權警察社會的監控權力,決

    定在社區各個角落安裝電眼?但當這類的社區共識達成,甚而落實為

    空間政策,對都市社區本身究竟是進步或更形封閉退縮呢?

    不可諱言地,許多領地性都市社區的成形與社區突來的空間危機有直

    接關係。為自救而結盟的策略,讓原本較少介入公共事務的個人開始

    與其他人互動,並學習在公領域發聲,其實是相當無奈但有效的草根

    動員過程 - 如輻射鋼筋屋社區或趕走社區內部色情行業的台北慶

    城社區等;但若結盟後的集體主張是極具特權或排他性的,這種民粹

    的力量反而是反都市、且對市民社會有極大殺傷力的。

    相對地,弱勢的領地性都市社區,一來因為社會、政治、與經濟等各

    項資源的匱乏,二來因社區內部的整合不易,對未來整體發展的遠景

    很難提出具體的想像與對策,往往需要借助外力才能推展有效的社區

    行動。雖然都市不乏「行動弱勢」或「精神弱勢」的中產階級社區,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22

    但下列都市社區類型,在領地認同的形塑過程明顯地背負了更大的包

    袱:

    衰頹的老舊社區

    城市的衰頹老舊社區經常混雜了多種矛盾的情緒:一方面沈澱了時

    間,衍生出濃郁的鄰里感和豐富的空間紋理;另方面卻積累了世故複

    雜的社群關係,在既定父權社會的架構下,整體組織運作顯得派系糾

    葛、包袱沈重。老舊社區除長期面臨都市更新及歷史保存的兩難壓力

    外,還得努力摸索現代化的民主程序與社區經營方針以適應新的社區

    體制,容或在領地認同的層次佔了些鄉愁感召的優勢,但因整體基礎

    經濟與社會的競爭力萎縮,在社區營造或經營的執行面確是任重而辛

    苦的。

    即便在社區總體營造的口號與行動中,大多數城市老舊社區仍困限於

    傳統社區發展的模式,制式地在以地方頭人為主軸的框架中打轉。社

    區論述所強調的「公共性」,充其量只被消極理解作以特殊議題為導向

    的「眾人之事」;至於積極的開創性、對環境品質的主張(除非有重大

    的環境災難)與公共空間的規畫、族群/階級/性別關係差異性的認知與

    尊重、公領域中角色的培力、多元的溝通管道、及民主的會議程序等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23

    面向,通常都是隱晦不顯的。

    當衰頹老舊社區身陷時間的泥淖,無法自拔,新聲音與外來者的刺激

    卻可能帶來活水,為社區永續性的保育或發展提出可趨近的遠景 ─ 但

    前提在於對社區文化的深刻了解,並能透過與社區內部充分的討論協

    商,轉化或提昇歷史人文的根基在現代城市的角色,賦予領地認同新

    世代的動態意義。若忽視現有的地方社會生態與社區關注的課題,一

    味打造浪漫化的懷舊想像,老舊社區終究只淪為規畫的圖騰,或長久

    不得翻身,或被下一輪的都市更新機碾為平地,永遠存入城市記憶的

    骨灰罈。

    社會階級弱勢社區

    在資本主義的都市過程中,若國家機器忽略以住宅政策為首要考量的

    集體消費結構,城市本身將承擔都市化與發展擴張後續的嚴重社會問

    題。放任資本市場機制的作用及城市新舊移民的消長,迫使許多城市

    主體選擇以自立造屋的違建方式佔據空間,並逐漸形成有緊密社會關

    係網落的領地性社區,如台北寶藏巖古蹟週邊的聚落。另一方面,無

    法負擔民間房地產炒作結果的經濟弱勢戶,選擇了居住密度極高、租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24

    賃期約短、實際輪換率又低的出租國宅作為安身之所,也發展出某種

    領地性社區的特質。再加上早期環境品質低落、卻因產權繁複而難以

    更新的國宅社區,及城市邊陲、公共設施嚴重匱乏的窳陋社區等,這

    些位於城市社會及經濟底層的領地性社區常被標籤化為城市之瘤,直

    接影響社區居民的認同感,連帶使得整合及營造的工作更形困難。

    都市的階級弱勢社區還隱藏著高度的不確定感,對由上而下的都市計

    劃及都市政策存在一種不安的焦慮,彷彿公部門的一個決定或動作,

    都有可能摧毀社區的空間與社會網絡。偏偏這些社區結構的先天限

    制,難以自發性產生有行動力的組織,以爭取外界奧援,解決社區課

    題。因而,外來空間專業者、社會工作者、非營利組織等的主動協助,

    對弱勢都市社區基本安身立命權利的維護,絕對扮演著關鍵性的角

    色。但外來者通常由社會關懷的角度介入,關切社會公義的程度有時

    遠高於社區主體本身,當議題退燒,原先的熱情也會跟著降溫。若外

    來者與社區間並未建立個人的情誼,而社區的內部培力也僅止於意見

    的徵詢,後續的動力當然無法持續。弔詭的是,或許因為先天與後天

    雙重條件都不良,某些生活在社會階級弱勢社區內的居民反而更能隨

    遇而安,在每日生活的脈絡營造出類似傳統前現代聚落的有機空間與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25

    人味兒,領地的特質甚至比許多高級社區還清晰呢。

    邊緣性的「文化飛地」 (cultural enclave)

    飛地原意為本國領地內隸屬另一國的一塊領土,在都市研究中則指涉

    特殊文化族群在城市中所形塑、文化自明性高且邊界清楚的區域,如

    西方城市中的中國城、小義大利區、波多黎各區等空間。台灣城市以

    往最明顯的文化飛地可以舉眷村為代表,近年來因為城鄉移民及外籍

    勞工登陸的影響,城市整體空間的異質性飛地益發明顯,如菲勞習慣

    聚集的台北聖多福教堂附近區域,開始出現為數可觀、深具異國風味

    的商店與餐廳,已略具小菲律賓區的雛形了;新竹市的那魯灣聚落則

    展現出阿美族村的獨特空間感。另外,純由外觀難以辨識,但實質上

    移民性格強烈的松山五分埔與萬華大理街成衣市場,都具有都市文化

    飛地的潛質。

    有些發展成熟的文化飛地是城市最珍貴的文化資產,也是突顯城市空

    間文化多元共榮的見證。但如果形成文化飛地的族群主體在社會中是

    邊緣的,甚或是被排擠的,他們所依附的領地空間同樣會被邊緣化及

    排斥。聖多福教堂附近的社區對小菲律賓區的態度排斥多於友善;而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26

    以晶晶書店為起點,才初初可能成形的羅斯福路巷弄同性戀飛地也曾

    遭到惡意的破窗警告。這與舊金山市民將唐人街和卡斯楚街(驕傲的

    同志族群飛地)視為重要城市文化地景的態度相去甚遠,但城市價值

    觀的改變似乎又非一蹴可幾。文化飛地的領地認同,與社區本身的自

    信及其他主體接受差異的程度有絕對的關聯,必要時甚至須藉由飛地

    的主體性建構及革命性的社會運動,翻轉城市市民的認知與意識型

    態。惟有當飛地及其所屬的族群不再被邊緣化或成為城市發展的祭

    品,多元城市的文化魅力才有可能彰顯。

    1-4-3 建構開放的領地性社區

    領地性都市社區的邊界同時代表了領地範圍的界定及異質社區間的介

    面。界線越清楚,領地認同感和社區的內聚力可能越強,社區主體可

    能就越相信社區被「捏造」的結果其實是理所當然的;但當界線延伸

    成藩籬,社區逐漸習慣安於領地內部的同質性,便忘記將城市整體視

    為一範圍更大的社區,甚而忽視了與其他社區及城市主體融滲交流的

    契機。有些早期眷村的竹籬笆內自成一片天空,但與外在世界卻築起

    一道壁壘分明的牆圍,社區的封閉性壓抑了城市的開放性,限制了將

    城市作為一更開闊領地認同對象的想像。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27

    如果將校園比擬為一領地性社區,傳統高牆圍繞的校園概念已經在開

    放教育的改革下逐漸打開與社區交接的介面,但土地使用界線內完整

    的校園特質並未改變。這種開放式校園的經營或許是領地性都市社區

    可參考的模式,在維續原先領地屬性與私密性的前提下,強化了溝通、

    分享、與公共的意涵。而領地內的社區權力結構,也不斷在新觀念的

    刺激下顛覆或重組;如開放校園不再複製傳統的家長主義,反倒讓師

    生自治的民主培育取代以校長為首的權力核心,並強調每一師生獨特

    異質性的尊重,而非以教條將學校所有成員馴化成單一價值觀的樣板。

    一個開放的領地性都市社區,無論位於城市新興或老舊區域,基本上

    是個包容力很大且認同感很強的地方,因此也會是有趣的、活力十足

    的、個性化的生活場域。社區中的社會關係不是呈金字塔狀的以上壓

    下結構,而是彼此凝聚到接近圓形的緊密網絡。所謂社區工作強調的

    是大家共同做一件事但又不會喪失自我的感覺,有時甚至只是「友誼

    連接」這樣單純而生活化的過程;而社區各種成員都可能在社區工作

    中自我培力,拓展自己在公共領域的角色。因為心胸開闊,所以這類

    社區可隨時接受相異的個人、族群、或文化的啟蒙,進而開創新創意

    和新傳統,即便扛著歷史包袱的老社區亦然。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28

    若將整個城市視為一開放的領地性社區,它將是一處嵌合了許多亞文

    化帶(或文化飛地)的豐富場所。市民認同城市,因為自己和其他人

    一樣獨特且得到尊重,並有同等機會在不犧牲他人的權益下,結合不

    同主體共同經營或改善生活環境品質。但我們真的不必給予社區或城

    市的命題太大的壓力,並因此讓以往較不刻意的人與人間的生活相

    處,變成一種洶洶激昂的現代社會新使命。即使亟欲結盟城市社區的

    草根力量瓦解霸權,還是可以回到「創造聯繫」的原點,在社區與城

    市的有意識捏造中,期待最誠懇的人性。

    第五節 一個動態的文化地景定義 ─ 從地景意義的形塑過程思

    其實不必刻意為理論化或研究獨特性的必要,為文化地景強下一新的

    定義。我們嘗試以生態博物館運動之父 George Henri Riviere 對生態

    博物館演進的定義思考文化地景本身的意義,在「生態博物館的形象」

    (Images of the Ecomuseum)文中 Riviere 提出:(Museum No. 148,

    1985. Paris: ICOM):

    生態博物館是由公部門當局與地方人士共同構思、建構且運作的

    機構。公部門當局的頭入世透過專家、設備與地方自身所提供的資

    源;而地方人士的參與則是依靠本身的願景、知識與個人的取向。

    生態博物館是一面鏡子,地方居民從這面鏡子中發現自己的形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29

    象,且對這個自己所居住且以居民為主的地域尋求一個解釋,而這

    個地域受制於二個條件之下:時間和世代的連續性。生態博物館是

    一面投射出地方居民生活的鏡子,讓參觀者更瞭解且尊重地方的工

    業、風格及認同。

    生態博物館是人與自然的表現。它把人放到自然環境的脈絡中,

    於其所處的野生環境來描繪自然,卻同時又將傳統和工業社會融入

    自身形象。

    生態博物館是時間的表現,因為它提供的解釋回溯人類出現之

    前,提升人類在史前和歷史時間的發展過程,一直到人類出現為

    止。生態博物館同時也有展望未來功能,但它只是去告知和精準分

    析,並沒有做決定的意圖。

    生態博物館是一個詮釋的空間,一個特別的地方能讓人駐足與漫

    遊。

    生態博物館是個實驗室,主要致力於進行過去和現在相關的人口

    和環境研究,推動此領域專業人才的培訓,與外界研究單位合作。

    生態博物館是一個保存中心,主要致力於協助保存與發展地方居

    民的自然和文化資產。

    生態博物館是一所學校,居民參與博物館的研究及保護工作,對

    未來有一個更明晰遠景的把握。

    這個實驗室、保存中心、與學校是基於一項共同的原則。要瞭解

    文化存在的意義,須以廣義的角度來看,期盼文化能培養自己的尊

    嚴和推動藝術的啟示,而不論文化是源自那個層次的人民。文化的

    多樣化永無止盡,也因此它的元素在每一例子中都有所不同。這三

    個元素,不是自我封閉的型態,它接受且付出。

    如果將上述 Riviere 的「生態博物館」換成「文化地景」,幾乎就是我

    們對文化地景的想像與期待了。綜歸說來,文化地景是由一個或多重

    文化主體,藉由身體參與、生活實踐、或記憶情感的積累,詮釋地景

    意義,並形塑地景認同關係過程的展現。文化地景同時也是地景意義

    競爭的場域,不同文化主體間對地景的詮釋,無論經由論述或行動,

    結構了文化地景內部的社會與權力關係,因著這些關係的演繹與改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30

    變,地景始終處於一個動態的變遷過程,而文化地景保育正是面對變

    遷,藉由地景形式的保存或活化,維續某特定文化主體與地景間的認

    同關係、或開創新的文化主體對原有地景的認同意義。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31

    第三章 文化地景分類及台北文化地景類型

    第一節 文化地景的概念性分類

    下表乃根據不同特性之地景形式、地景形塑過程、及其文化主體性,初

    步提擬之概念性分類架構:

    地景分類 空間類型 經指認、登錄之歷史與紀念性文化地景

    古蹟、歷史建築、聚落、歷史街區、遺址、老樹、百年老店、紀念碑、牌坊、陵墓等

    人為劃定之珍貴自然地景 國家公園、自然生態保護區

    象徵性文化地景 地景意義詮釋,及藝術、文學、詩歌、視覺媒體、物質文化等所再現或介入之地景,如「台北人」書中的台北,如侯孝賢電影中的九份

    藝術介入之地景 公共藝術、環境藝術、裝置藝術

    產業文化地景 及其基礎設施

    農、漁、牧、林、礦、糖、鹽、樟腦、工、特殊產業如打鐵街、佛具街等 如灌溉水圳、田壟、穀倉、碾米間、石滬、定置漁場、礦坑等

    生活文化地景 及因都市計畫法令或技術改革創造之文化地景

    鄰里公園、市集、夜市、巷道空間、亭仔腳、活動中心、學校、醫院、郵電局、媽媽土風舞等 林蔭大道、圓環、大型公園、四/七/十二層大廈、屋突物、銀色水塔等

    防禦性或征服性文化地景 水壩/庫、堤防、防風林、籬笆、碉堡、壕溝、城牆、護城河等

    運輸性文化地景 火車鐵路、車站、鹽道、橋樑、運河、機場、碼頭等

    宗教性文化地景 廟宇、教堂、清真寺、伯公石、祖靈地等

    儀式性文化地景 豐年祭、出巡、夜訪、節慶祭典、示威等

    文化設施景觀 故宮、美術館、博物館、紀念館、文化會館等

    休閒設施景觀與文化工業地景

    電影街、高爾夫球場、兒童樂園、動物園、小人國、九族文化村、台灣民俗村等

    族群/社群文化地景 二二八紀念公園、同志公園/街道、客家文化園區、原住民廣場等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32

    權力與意識型態之地景印記 殖民、強權、社會運動、時代風潮等所註記的地景

    次文化地景 哈日、銳舞、飆車等空間顯影

    非正式文化地景 檳榔攤與檳榔西施、家庭代工、地攤與流動攤販、違建聚落、鐵窗景觀等

    死亡地景 墓園、廢墟、閒置空間

    展現地方風格或都市個性之文化地景

    巴黎之所謂浪漫之都、台南之所謂古城、或威尼斯之所謂水都等

    概念性分類的作用,無非是透過類型間質性微細差異的比較,掌握一較

    為宏觀的瞭解,尋覓長期文化積累表現於地景的某種內在秩序與邏輯。

    各文化地景類型間並非截然的分野,彼此的關係更在相關的空間脈絡中

    交疊穿透,一細膩的文化地景分類或可避免單向度的地景詮釋與政策,

    而其匯集的整體效果則窺探了城市文化的縱深與廣度。

    第二節 文化地景與地方風格/都市個性的成形

    “地方認同乃社會行動及人們建構其自身對特定地方再現/象徵方式的產

    物” ─ Pat Jess and Doreen Massey

    「地方」一詞包含了一般性對區域或一具體空間範圍的描述,以及較私

    人對於一空間的感情與記憶,亦即所謂地方感(sense of place)的形成。

    若地方感與空間形式形成緊密的關連,加上生活形態、環境特質、歷史

    情境、與物質文化的條件,一種所謂在地的風土地景(vernacular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33

    landscape)即隱然成形。馬祖的芹壁聚落即是一典範案例。

    當文化地景作為一不具價值觀判斷的空間描述,加入了清晰文化主體的

    認同意識與行動,「文化地景」與「地方」二者之間的差異就幾乎只是修

    辭上的差別。地方風格,乃至都市個性的形塑,都與文化主體與地景間

    認同關係的建構有絕對的關連。當然,都市的複雜度遠較小聚落高出許

    多,很難形成單一或共識度高的認同,因此對都市性格的描繪很難以簡

    化的口號宣言勾勒出地方的真實情境。之所以對都市/文化地景進行分

    類,正是為要更細膩地理解其中獨立與交織的地景認同網絡。

    從前節概念性的分類架構,我們將台北文化地景再聚焦為九個不同但彼

    此相關的類型,企圖藉此找出後續地景保育策略及機制的可能。

    第三節 由台北的文化地景類型探索台北的都市性格

    (本節以一概述及引言詩的方式呈現,主要內容與圖面已編纂為一獨立

    書冊,另部分細節調查則編於附錄,完整內容請參考附加書冊及附錄)

    1.盆地山水流痕 三百年前當西安、羅馬都已垂垂老矣, 當北京、巴黎開始預見了今日榮景, 當京都、威尼斯就如現代的京都與威尼斯, 台北,只是一片大湖。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34

    原來,是座年輕氣盛的城市哪! 地氣仍然旺盛,大屯山洶洶為證。 卻經常忘記這座城內坐著一群火山, 每天吞吐浮躁的熵指數 (還有哪個世界城市潛伏著表面蠢蠢欲動的火山能?) 也得要從空照圖才想起站在台北任一個角落繞一圈, 仰望的角度看去除了天空都是山 (當然,是在建築拔起之先,在塔成為地標以前)。 綠壁圍城,水脈穿壁, 蔓延的水路交織豐袤濕地與原野。 翻嶺越山才進入盆地的季風總是多施捨一些地形雨, 逆溫層偶而作態頂住悶燠的天空搭臨時溫室。 溫潤的空氣長年浸淫蒼鬱的地表, 沈積岩層下還埋著當年大水長驅直入遺忘的貝。

    火山盆地的山水流痕,拒絕安定的城市靈魂。

    盆地山水流痕

    閱讀文化地景總難以忽視自然環境的肌理,一座城的演變,即便是數千

    年迭朝更代,經常只是城的原生地貌上如冰山之頂、金字塔之尖的最最

    尾階段成果。看見自然,詮釋自然,想像人在自然的位置,表現人對自

    然的態度,其實是文化地景最初的源頭;而城市做為一種文化地景類型,

    一方面再現了人對自然宰制的慾望,卻又充分顯現人造世界對自然世界

    的依賴。

    台北的身世肇始於混沌之初,海陸板塊推擠碰撞,山起水落,菲律賓海

    板塊隱沒於歐亞大陸板塊之下,海底沈積的土地被順勢推擠隆起,逼使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35

    北台灣形成一片斷層丘陵。更戲劇性的變化出現在約兩百萬年前,當沈

    入海底的板塊被地底高溫熔成岩漿,不斷由地殼裂縫湧出,丘陵開始引

    爆一連串激昂且持續亢奮的火山,一直到約 20 萬年前,這首火力十足

    的大地交響樂才逐漸緩和下來。

    火山爆發後緊接斷層作用,高強度的張裂力量推使林口台地自平地升

    起,東側相對的凹陷成就了臺北盆地。這略呈三角形的盆地開口分別告

    示了基隆河、新店─景美溪、大漢溪、與他們在約三萬年前匯流而成的

    淡水河系、向山與海洋穿透的企圖。而盆地北部的火山熔岩,中央的沉

    積環境,東邊南邊隆起的古老地層,加上短促山林溪流切割的山系,以

    多變的地質地貌蘊含周遭蓬勃的自然資源。

    盆地邊緣迎風面的風衝矮林直接說明了東北季風的來意,盆地山勢的茂

    密林相反映了被地形攔腰截下的豐沛雨水,盆地內則如匯聚濕氣與溫度

    的容器,因微氣候的差異變化帶出各種類型的植物與動物相。在生態相

    跨越熱帶、亞熱帶、暖溫帶、涼溫帶等氣候條件的基礎之上,多樣化與

    豐富一直是台北盆地旺盛生命力的來源。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36

    英文「文化」的字源是與對自然資源的拓墾行為(cultivation)有關的,台

    北盆地從史前的長濱、大坌坑、圓山、芝山岩、十三行文化,乃至十七

    世紀左右的原住民凱達格蘭族,及較後期的泰雅平埔族都善用自然條件

    維續生計,漁獵耕織,與「原」地景相融平衡,註記了文化力量在自然

    的施為。史前文化分佈痕跡更可推測地形史對「台北湖」存在的想像,

    山麓緩坡發現的貝塚尤其具代表性。

    隨著世代的唐山移民與漢人開發,台北的文化拓墾從淡水河岸逐次向盆

    地內部擴張。這些開發行為利用了盆地周邊的自然資源,如水運、採礦、

    種作等建立以人為主體的發展領域,進而隨著技術發達與強烈的利益取

    向,對自然資源採取剝削的方式對待。當人的干預勢力擴張,自然資源

    經常就因此萎縮,漸漸地,台北的山水與自然生態相讓渡給越來越高強

    度的土地開發。

    種種土地利用時而會產生開發不當、過渡開發、或開發終止的循環,大

    自然也在開發台北的夾縫間韌性十足地由演替的土壤中再萌芽。即便處

    於廢耕、廢土堆積、污染、垃圾等環境狀態,自然環境中的元素還是盡

    可能找到機會安養生息,甚至以二次自然的方式回復都市化後的元氣。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37

    如做為台北最重要的野鳥保護區和北半球最高緯度、以水筆仔為主要植

    被分佈的熱帶河口濕地生態系,關渡經常被認為是自然的。但關渡野鳥

    棲息的土地其實是被墾殖過、被填倒過大量廢土與垃圾、也被荒廢過的

    文化地景。當土地在長期開發壓力下得到適當的舒緩,自然界的生物或

    許將慢慢回流,就如候鳥過境選擇棲息的中興橋下河灘濕地,都市二次

    自然演替的生態系統同樣可能是文化地景的珍貴資源。

    但人的篡用自然環境資源有時與原生態系會產生明顯的衝突,如芝山岩

    精彩的生態內容與台北地形史地位,從台北湖時代的都市島、先住民文

    化遺址、特殊的陸地中之海岸原生植被等,宛如一座戶外的生態大教室;

    但每天早晨到芝山岩與惠濟宮活動運動走動的各路人馬、以及周邊貪圖

    都市綠島環境的中高密度開發,在在使得芝山岩脆弱的生態環境感受威

    脅。許多關心芝山岩自然資源的市民團體與專家學者都期待這塊見證了

    台北身世變遷的島嶼能漸漸回到初始狀態,不僅能繼續被市民看見(也

    就是,旁邊的大樓開發應受到管制),甚至還能眺望遠方的關渡平原與淡

    水河系。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38

    在越來越講究休閒、消費、居住品質的台北市,盆地周邊的自然遺產已

    然是最垂首可得的資源。丘陵不高不低的山勢和可親的山澗溪泉,正好

    提供都市人一個可登高望遠的腳程安排。和芝山岩一般,南港山系的四

    獸山、內湖的五指山系、陽明山與大屯山、圓山、北投、以致市地近郊

    的鷺絲山、仙跡岩、蟾蜍山等,都各自有清晨、黃昏、與假日的擁護者。

    市民以文化的想像為山命名,在登山的路徑中留下私人的印記與刻痕,

    甚至以自立營造的方式搭棚劃地佔據地盤。山上各式各樣的廟宇與藉朝

    聖登山健行的信眾使假日的山林路徑竟人滿為患。種種透過行動詮釋山

    水與市民的作為,一方面是極放任地以素民營造方式行山林私有化之

    實,另方面卻又表現了人對自然環境成為生活路徑的認同。

    從關渡宮山頂遠眺,層巒衾擁著漡漡淡水大河匍伏流過的盆地平原,整

    個城市的遠景全無保留地攤在眼前,城市與自然環境的依附關係清晰可

    見。那些生態最敏感的部分被前人以永續的觀念與智慧劃為保護區與國

    家公園,對自然進行最低調也是最強勢的文化干預;但人以開發者的絕

    對優勢仍竟日覬覦未開發的自然處女地。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始終都是

    文化地景最核心意義之所在。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39

    案例研究及其代表性地景顯影:

    1) 火山城市

    大屯山的大小油坑硫氣孔;中山樓的防硫氣設計;竹子湖由火山凹地到

    蓬萊米故鄉的過程;北投地熱溫泉與風水觀;紗帽山(鐘狀火山的文化

    想像);一個還不斷釋放火氣、持續變動、醞釀爆發能量的城市

    2) 陽明山「六之六保護區變住宅區」之抗爭事件 vs. 老泉山保護

    區內的優劇場

    「保護區」到底在保護什麼? 保護區內的自然與人文分野;不同文化主

    體於保護區內之開發行為與認同的關係;保護區變更的原則

    3) 內湖大溝溪

    生態工法擬(近)自然環境與生態系統間的關係及辯證(當河沿岸的生

    態系被破壞了,生態工法究竟是象徵性的景觀補強或「修復」生態的文

    化手段?);大湖生態的變遷(包含大湖拱橋意象的文化象徵);大湖山

    莊淹水背後的邏輯(行水區的開發,基隆河氾濫成災的縮影);都市休閒

    (登山客與垂釣客的對話)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40

    4) 四獸山之生態綠手指

    都市邊陲的綠牆垣;綠色蔓延行動 ─ 由深入城市內部的綠手指追溯生

    態城市的綠帶系統;四獸山上的文化痕跡(山的動物命名,宗教機構,

    題字,非正式營造行為,登山步道,虎山溪整治等 ─ 類似的還有蟾蜍

    山、鷺絲山、北投、圓山、仙跡岩、拇指山等)

    5) 芝山岩

    都市之島 ─ 「被看見」與「從島上鳥瞰」之必要;考古地層(各時代

    人文活動);生態與宗教/儀式(含土風舞)的關係與張力;貓頭鷹之家 ─

    島嶼周邊的社區海洋

    6) 從關渡隘門到關渡水鳥保護區

    關渡自然變遷與人為土地干預間的拉扯;從自然生態到都市生態;從農

    田到關渡濕地;從土地拓墾到珍貴動植物保護;重新看待都市內的「二

    次自然」(如華江橋下垃圾淤泥堆積成的水鳥區)

    2. 三市街與殖民都市計畫的疊置 站在剝皮寮老街穿入廣州街口的小水池頂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41

    身後流走一段蜿蜒的前清往事,眼前 橫劈直入的街景截斷艋舺探向 鼓亭的古道, 12.73 公尺的奇特身寬,以七「間」街輻 丈量日制殖民計劃的經脈, 國民政府的神州遙念則以廣州之名抹拭八甲町的印記。 這座命運交織的城堡下睡著肌理分明的文化地層, 剖開台北的貴陽街面 汩汩冒出淡水河岸的入船町 再更深的地底埋著歡慈市街 其實是蕃薯市街討個雅號, 街肆還能聽聞彷如當年初到盆地的漢人與平埔族人 交易蕃薯的吆喝勁道, 卻怕從沒有人真正訪過貴陽。 圓環與格狀路網卸了城牆, 三線道開始學習透視美學, 街廓的幾何秩序框陷或隱匿了曲疊的有機弄堂 每道華麗或謙卑的門面都在競說城市的故事 或神話,或時代,或歷史 而歷史是我們,是台北。殖民與否,休戚與共。 三市街與殖民都市計畫的疊置

    台北的地景變遷,非僅是都市版圖的外延擴張;真正不安定的地層也許

    還在城的核心,地景中因日治殖民都市計畫疊置於傳統河港聚落與內城

    市街形成的空間張力,在後續開發與都市計畫實踐的過程中,發酵為「外

    加秩序」與「內在演化」相抗衡的地景形式。抗拒流變的有機巷弄和街

    屋,對比著筆直街面不斷改變風格樣貌的現代建築,那局面毋寧是在窘

    困中搏尊嚴。即便是日治後期風光滿面的仿巴洛克店屋建築,或坐前庭

    擁後院的優質日式宿舍住宅區,也終得在多年後向東進的偉岸華廈俯首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42

    稱臣。踩著殖民期都市計畫的基礎,新開發的都會核心才要唆使一輪新

    的演替,軸線翻轉都市更新的口號又忙著將隱匿於舊街廓內的都市肌理

    急急扒出…

    走一趟內湖的瑞光街,你會以為置身舊金山灣區或新加坡城區,沿街面

    的鋼骨帷幕建築爭相以時尚的立面分割形式、線角、高科技材料與結構

    創造全新但封閉的街道表情,屬於台北的印象至此完全瓦解;這卻是鬆

    弛的新都市計畫下,民間企業以草根力量打造自身形象的具體空間表

    現。雖處於完全不同的時空情境,這片基隆河畔截彎取直後新生的地景

    風貌,背後文化主體的施為與干預,竟還遙遙呼應著早年淡水河岸艋舺

    商賈開發新聚落的雄心。

    十八世紀初,艋舺的蕃薯市街開啟了台北盆地拓展的新紀元,這段街路

    埋在現今貴陽街接近淡水河的盡頭,碼頭邊那棟硬撐到二十世紀末的最

    後郊行、格局落落大方的林德興宅,不到十年前才無聲息被拆毀,留下

    閩南大厝邊的摸乳巷,貼著前清的基石殘骸向城市的餘光告別。

    艋舺的街道,就如台灣絕多數的歷史河港市街,與廟宇的座落方位與據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43

    點有著緊密依存的關係。為了串連龍山寺與蕃薯市街,孕生了舊街與新

    店頭街,也才有了日後的西園路。已經消失的水仙宮決定了頂新街與廈

    (下)新街的分界,因而造就了西昌街的格局。西昌街北端收尾的土地

    宮,藉由清時期的興直街與媽祖宮銜接,兩旁的道路直接就喚做土治宮

    前街與宮後街,清清楚楚的地標認同。這些繞著貴陽/西昌街打轉的廟都

    搬家或被夷平了,街道名也幾無可辨認。而到十九世紀初,當祖師廟與

    地藏庵,一北一南為向東鋪展的街道網收了頭,由街道與廟宇共構的聚

    落地景,便預告了未來盆地西側發展的雛形。廟宇或為街景端點的守護,

    以開闊廟埕向街道敞開,或為街道中心的地標,四周環繞街區的每日生

    活路徑。頂下郊拼後,城市拓展的態勢隨著茶商洋行的腳步北移大稻埕,

    而廟宇、廟埕、街道、與街屋的空間關係到了城北的市街依舊形如唇齒。

    有機聚落的蜿蜒路徑穿過大稻埕與大龍峒。陳悅記老師府南端行往四十

    四坎街屋的巷弄,或台北橋以北的迪化街二段,一走路就感覺有清代遺

    風。一些火庫起疊磚形式的廊簷和偶現的華麗洋樓參差在計畫街廓內的

    公寓之間,總想提醒十字狀道路出現前曾經可能的曲徑通幽式的浪漫。

    城築起來後,方正格局正式宰制台北地景。1880 年代那四方圍合的內城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44

    規模為中國城市史留下最後一次依整體宇宙觀營建城池的紀錄,即便因

    風水的理由硬是讓城微微地朝七星山傾斜了一些角度。但台北內城畢竟

    是平地起高樓,對港埠聚落的紋理完全未加侵犯,反倒與艋舺、大稻埕

    形成三市街鼎足而立的姿勢。但也才撐了十來年,1895 年日本殖民政府

    接收了台北,旋即以拓建三線路為由拆毀所有城牆,再以巴洛克式規劃

    的圓環,圈住卡在道路折衝點上、被象徵性留下的城門。

    日本政府以明治維新的全面西化精神治理殖民地首都,由家屋建築規

    則、都市計畫、乃至下水道規則,新的空間設計理念與營建技術徹底改

    造了台北城的基盤。技術官僚同時藉由土地的重新丈量與分區使用劃

    定,配合度量衡統一的制度,在理性量化的原則下經營一個功能、形式

    兼備的現代城市。此後,疊置在原有三市街基礎之上的都市計畫,即以

    不容質疑的公權力劃開格狀街廓,訂定町名,重新界定都市版圖。圓環、

    林蔭道、公園、公立學校與市場、巍峨的公共建築、純住宅區、具文藝

    復興色彩的明亮店屋等前所未見的地景面貌,將台北脫胎換骨,並預見

    了日後異質空間文化混種(hybridity)的本質。

    這套計畫也成為國民政府接收台北後的首都規劃藍圖,雖然當年大陸退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45

    守後湧入台北的移民量加上 50 年代的城鄉移民就迅速超過殖民都市計

    畫的六十萬計畫人口。城市發展的速度趕不及移民潮住屋與生活的需

    求,許多人被迫選擇以自立造屋的方式進駐未開發的公共設施預定地及

    都市邊緣,舊市街的店屋住宅也以租賃關係容納了極高密度的居住行

    為。若單從殖民及後續延伸的都市計畫圖來看,通衢大道交織的都市網

    絡期待著一個以小汽車為主要交通方式的現代都市,但真實的世界卻是

    多數街廓中還殘存著前現代的空間與生活紋理,歷史一轉身就從夾縫中

    竄出。

    但在政治經濟及都市計畫的引導下,台北的計畫性發展仍明顯地影響了

    地景變遷的軸承。1960 年代初期,美援運用委員會及聯合國區域計畫專

    家孟森(Donald Monson)相繼提供了西方現代城市的經驗及務實的建

    議,促使台北的都市計畫進行必要的修正。松山機場的闢建及向東銜接

    基隆國際港的空間延伸更使台北東區由良田逐漸轉為新都心,忠孝東路

    由台北過頂好商圈、直穿松山、南港的趨勢尤其象徵性地代言了現代台

    北積極向全球招手的渴望。

    原先計畫作為副都心的龐大土地,在強人駕崩後意外成為台北最首要的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46

    開放及藝術表演空間,乃至整座城對外展示自我的國際地標。中正紀念

    堂壓鎮的開發潛力則在日後入侵四獸山下面積更寬廣的軍事用地,信義

    計畫區在財團的巧手運作及公部門的計畫引導下,躍升為首都最具指標

    的政治、經濟、時尚、文化核心,與城市西邊的博愛特區遙遙相望。而

    仁愛路正是銜接台北市府與總統府、信義計畫區與博愛特區的計畫性林

    蔭幹道,它所貫穿的都市地景無疑是戰後台北亟欲向世界爭取青睞的櫥

    窗。與仁愛路相交的敦化南北路,以壯闊筆直的樟樹林道直接迎接松山

    機場的貴客,倘若當年殖民都市計畫的操刀者有緣目睹這十字計畫路網

    鋪陳的現今景緻,不知將如何稱道自己的遠見。

    台北另一組關鍵性的十字路網則是在日治時期已見規模的忠孝東西路與

    中山南北路 ─ 城市中長度最令人腳軟的縱貫道。無論是中山北路走七

    回或是忠孝東路走九遍,失戀的情人約莫都可因此摸索出台北的深度與

    豐富,頗有療傷之效,至少不無聊。中山北路從一段到七段幾乎是座開

    放的城市文化博物館,尤其對異文化有特殊的包容。從日皇的敕使大道、

    美軍顧問團、各國大使館、五條通情調、圓山飯店、天母,加上密集分

    佈的文化機構與設施,中山北路在文化地景上的不可替代性正如她兩側

    的樟樹與槭樹,隨著時間演化枝葉越龐雜,但姿勢卻越見風格與韻味。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47

    這些計畫空間的文化形式背後,隱藏著放任經濟、強權政治、技術革命、

    與官僚體制的作用力,在台北的歷史關鍵時勢(historical conjunctures)

    中形塑了支配性的都市地景。但民間因應都市計畫自發進行的轉適過

    程,對地景變遷產生的影響更不能小覷。在計畫疊置的層次中,清代的

    店屋、合院、與巷弄依舊隨興地以計畫之前的風貌存活,脫離法規演出

    的違建或加蓋大片地在計畫之外孳長;即使在計畫內,抗拒時間與更新

    壓力的日式建築與街屋也未全然向未來妥協。台北升格為院轄市後,加

    入了更多盆地原有聚落的紋理,北投、關渡、士林、景美、木柵、南港、

    內湖,每一處的歷史意涵都必須與新的都市計畫對話或對抗。南港經貿

    園區、內湖高科技園區在鐵路地下化與捷運路網的架構下,將衍生全新

    的都市經驗與文化地景形式,但真正的台北似乎始終不存在於一種全盤

    取代性的計畫空間之中,反而是在歷史與空間疊置的矛盾裏誘生的,新

    舊雜陳並列、竄改創新共容的文化地景之上。

    案例研究:

    1) 貴陽街

    2) 迪化街北段

    3) 赤峰街「矮厝莊」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48

    4) 士林街廓

    5) 台北的圓環

    3. 繁體華文之都 退守的繁體文字棲在南方的島嶼偏安 回不去海對岸簡化了的母體 索性撐住一種形式的堅持(形式,而入意義) 橫豎納撇,冶煉出固執但紮實的文化載體 多即是多,繁複之必要 流亡的故宮墨寶選擇了台北養天年 繁體書寫的經史子集隱於重慶南路的角落釋奧義 公車裝著詩滿街跑 兩側被文字擠得不能喘息的天空線比崢嶸 大陸鐘錶 寶島眼鏡 中華電信 台灣大哥大 符號 符號 整座城的文明沿著生活的路徑喧嘩 九月記得上音樂台高聲朗頌詩 三月用力殺入世貿書海搶高行健 五月至善園引水流觴悼屈原的魂 一月,錢穆書屋溫杯好茶讀山色 早上十一點進光華商場彎腰找金庸 下午三點順道牯嶺街弔文星 傍晚五點下唐山挖左翼書礦 半夜兩點約在誠品陪李喬守寒夜 以節氣與時序閱讀一座城 因文字而繁華 因繁複而豐富 當語言沈澱,飢渴的閱讀者從此背負了台北城的 重量。 繁體華文之都 台北的文化位置,從華文的角度看,確實是特殊的。當中華人民共和國

  • 台北文化地景整體規劃與調查先期研究

    49

    揚棄了繁體華文的書寫系統,這個語言與文化的載體反倒在國民黨政權

    的堅持下,成為台灣漢文化展演、教育、書寫、乃至生活符號世界的根

    基。而作為台灣政治經濟首府的台北,進一步匯聚了主要的教育及出版

    資源,掌握了國家首都的文化優勢,在當今華文世界的版圖,象徵性地

    刻印出「繁體華文之都」的文化樣態,同時反映了特定歷史階段的國家

    意識型態。

    當國民政府自大陸撤守,故宮最珍貴的書畫從北京遷南京遷四川再遷南

    京,最後遷入了台北的雙溪;要親炙顏真卿渾厚的顏體字與宋徽宗嶙峋

    的瘦金體對話,只有在台北。童年臨描嚴宋繁體字帖的印象未減,輾轉

    已是揮之不去的記憶,台北故宮的真跡,彷若一個緩慢定靜的書法年代

    的認同根源。

    這些繁體字當然不甘只藏在故宮,流竄到街道的文字偷搶建築線的天

    空,沿著滿城的街壁爬上大大小小的壓克力燈箱,日以繼夜,競相將個

    體表現的店招築成集體的、訊息超載的符碼城。一方面,從學者葛汀納

    (M. Gottdiener) 城市符號學的研究,認知系統的建構與背後意識型態的作用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對城市符號的理解必須從空間中歷史與文

    化的過程深入剖析,如一條名為哈密的街道,究竟是如何被命名與轉化

    的,又對地方意義的認知及市民生活、記憶、情感有如何的影響?另方

    面,當外來者無法辨識符號內容,這些意義的載體又會如何被解讀?如

    英國建築師威爾遜(Peter Wilson)不懂繁體文字符號,但對台北最深刻的印象之一卻是滿天繁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