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臺灣之族群文化與語 言探討 wei/course/local studies and... ·...

56
第四章、臺灣之族群文化與語 言探討 第一節、閩、客族群的形成 第二節、臺灣閩、客的堂號及庶民文化的比較 第三節、臺灣語言地理以臺閩語為主的討論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Jan-2020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第四章、臺灣之族群文化與語言探討

第一節、閩、客族群的形成

第二節、臺灣閩、客的堂號及庶民文化的比較

第三節、臺灣語言地理—以臺閩語為主的討論

圖3-1、西晉州級行政區圖

第一節、閩、客族群的形成一、閩南人的形成與閩南語的分化第一次移民融合(五胡亂華∼東晉):吳語祖語形成第二次移民融合(南北朝∼唐初):唐初閩南語形成第三次移民融合(唐初∼五代閩國):五代閩國已分化漳州話第四次移民融合(五代閩國∼南宋末年):分化出潮州話。閩南語文白讀音對立的情形確立。文讀音主要轉化自唐、宋官話,也就是中古時期中原方言第五次移民融合(南宋末年∼明朝末年):明朝末年分化出廈門話第六次移民融合(明朝末年∼19世紀末期):閩南人向臺灣及南洋移民第七次移民融合(19世末初以後):臺閩語獨立發展

圖3-2、清代臺灣漢人主要移民原鄉行政區圖

臺灣閩南人的「祖籍地」:現在的福建南部,廣東東部的沿海地帶

福建省南部永春州、泉州府:泉州話

福建南部漳州府:漳州話

福建中南部龍巖州:龍巖話(閩客混和語)

同安、廈門及海澄:廈門話或稱同安話

廣東省潮州府沿海地帶:潮州話

廣東省惠州府沿海地帶:潮州話

海南島海口、文昌、澄邁等地:澄邁話

臺閩語次方言(腔調)的分類:

(1)泉州腔→海口腔 「糜」唸成ber5

(2)廈門腔→偏海(口)腔 「糜」唸成be5

(3)漳州腔→內埔腔 「糜」唸成muai5

(4)偏漳州腔→偏內(埔)腔 「糜」唸成mue5

(5)北部通行腔(略偏廈門腔) 「糜」唸成be5

(6)南部通行腔(略偏漳州腔) 「糜」唸成mue5

(7)南部少數地區(潮州腔?) 「糜」唸成mi5

潮州話 「糜」唸成moe1

客家話 「糜」唸成moi1

回頭歸納:偏泉州腔(b群)及偏漳州腔(m群)兩群。

臺閩語次方言︵以﹁糜﹂字的發

音為辨識指標︶的區域分佈

四、臺灣客家話的種類和分布:臺灣客家人所使用的客家話以四縣話及海陸話為主;使用其他客家話。

四縣話:桃園縣龍潭鄉、新竹關西鎮、苗栗、高雄、屏東

海陸話:桃園、新竹

詔安話:宜蘭、彰化、雲林及嘉義

饒平話:新竹縣竹北市

大埔話:臺中縣豐原市、東勢鎮、新社鄉

汀州話:原為臺北縣三芝鄉客家人,已經完全閩南化,不復使用。

二、客家族群及客家語的形成

1.第一次移民融合(秦及西漢∼西晉):原生形態的客家先民

2.第二次移民融合(五胡亂華∼唐朝末年與五代〸國):次生形態的客家先民

3.第三次移民融合(唐朝末年與五代〸國∼南宋末年):再生形態的客家先民

4.第四次移民融合(南宋末年∼明朝末年):新生形態的客家先民(大量融入畲(ㄕㄜ)族,改變體質)5.第五次移民融合(明朝末年∼清朝中葉):現代客家人

6.臺灣客家人獨立發展

客家人的「原鄉」:現在的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廣東東部的三角山區地帶:大本營

贛州府、寧都州(江西省南部)

嘉應州(廣東省東北部):四縣客語(主流)

潮州府(廣東省東部):大埔客語、饒平客語

惠州府(廣東省東部):海陸客語(主流)

汀(ㄊㄧㄥ)州府(福建省西南部):汀州客語

漳州府(福建省南部):詔安客語

龍巖州(福建省西南部):龍巖話

三、客家人祖籍地的分佈及分類

客家人後期向外擴張生活領域明末清初:江西、廣東、福建三省的客家人在政府鼓勵下,集體向湖南省、四川省移民

鄭成功∼清初康熙年間(330-280年前):嘉應州客家人自發性地向臺灣南部移民

清朝雍正∼乾隆年間(280-200年前):惠州府及潮州府客家人向桃園、新竹移民;嘉應州客家人向苗栗移民;詔安客家人向臺灣中部移民

清朝嘉慶∼光緒年間(200-100年前):發生嚴重的「土(廣東人及閩南人)客(客家人)械鬥」,在清政府的協調及自發移民下,客家人向廣西、臺灣及南洋移民

第二節、臺灣閩、客堂號及庶民文化比較

一、臺灣漢人常見的堂號(一)以郡望為主之堂號來源及地理分布(1)(西晉)郡級(含郡及國)地名(郡望):如李姓-隴西堂、劉姓-彭城堂

(2)少數以縣級地名,如蔡姓-濟陽堂、吳姓-延陵堂、翁姓-鹽官堂…等。(3)以地理區(含別名)為名,如楊姓之關西堂、賴姓之西川堂等。

郡級行政區(唐、宋之州級;明、清之府級)是中國中古時期人們作為區隔彼此的地理單元,此後,堂號也就成為漢人為標示其追遠原鄉的空間符號。

100.035.326.365.4堂號佔的%

總計無法確認地理區名縣級行政區郡級行政區

表3-5、以唐、宋以前地望為名的堂號命名之來源

客家人大姓氏之堂號劉、錢姓的堂號;彭城堂

彭姓、李姓的堂號:隴西堂

陳、賴、鍾姓的堂號:潁川堂

傅姓的堂號:北地堂、清河堂

江姓的堂號:濟陽堂、洛陽堂

廖姓的堂號:武威堂 (雙廖)、鉅鹿堂林姓的堂號;西河堂 吳姓的堂號:渤海堂

范姓的堂號:高平堂 姜姓的堂號:天水堂

羅姓的堂號:豫章堂 池姓的堂號:西平堂

徐姓的堂號:東海堂 古姓的堂號:新安堂

楊姓的堂號:關西堂 田姓的堂號:雁門堂

詹姓的堂號:河間堂 鄒姓的堂號:范陽堂

閩南人大姓氏之堂號

陳姓的堂號:潁川堂 林姓的堂號;西河堂

李姓的堂號:隴西堂 蔡姓的堂號:濟陽堂

黃姓的堂號:江夏堂 王姓的堂號:太原堂

郭姓的堂號:汾陽堂(郭子儀族裔)、太原堂洪姓的堂號:敦煌堂、燉煌堂

吳姓的堂號:延陵堂 張姓的堂號:清河堂

鄭姓的堂號:滎陽堂 許姓的堂號:高陽堂

曾姓的堂號:東魯堂 葉姓的堂號:南陽堂

何姓的堂號:廬江堂 蘇姓的堂號:武功堂

周姓的堂號:汝南堂

(二)自立堂號的案例分析

1.以祖籍地名為堂號可再區分為以府名、縣名(或別稱)、鄉名、小地區名等四小類。如泉勝堂、晉江堂、東石傳芳、漳湖衍派、石龜衍派、登嶼流芳等。

2.複合堂號通常是將兩個姓氏之堂號分別取其第一字為堂號。此類堂號比較容易辨識,往往一猜便知,如陶渭流芳、清武堂、河江世第、三五堂等。

3.以非地望所自立的分堂號包括以開基祖字號為堂號、以典故、以店號、以吉祥語、忠義傳家的惕勵語為等。如光裕堂、紫荊堂、六桂堂、安泰堂、永安居、忠孝堂等。

竹北市新港里戴姓之堂號

新竹市南油車港韋姓之堂號

竹北市尚義里山腳郭姓之堂號

竹北市六家林姓堂號

鹿港瑤林街王姓堂號

閩南式祭祀祖先之所—大廳

閩南式之祖先牌位(公媽)

客家式之祖先牌位(一)

客家式之祖先牌位(二)

新竹縣芎林鄉鹿寮坑田窩田姓大廳,祖先牌位偏左(體積比閩式公媽牌大),正中央不擺神偶;下方為龍神伯公(客家大廳通常有之)

客式大廳下方的龍神伯公神位(鹿寮坑田窩)

新竹市南寮彭氏祖祠

新竹新豐鄉鳳坑村田厝客家田姓之祠堂

新竹縣新豐鄉鳳坑村田厝田姓客家人祖塔式之墳墓

新竹縣新豐鄉鳳坑村田厝田姓祖塔之墓碑

閩南人的墳墓(泉州南安縣)

南邑為南安縣的簡稱,如桃園縣可稱為「桃邑」

客家人的墳墓(惠州府陸豐縣)

閩南人的墳墓(永春州永春縣)

閩南人的墳墓(泉州府南安縣)

閩南人的墳墓(泉州府惠安縣),螺陽為惠安之別稱

閩南式之墓碑(前清泉州府南安縣蓬島鄉)

新竹地區許姓閩南式祖塔,閩南人祖塔式的墳墓應是受當地客家人之影響,也是受時代變遷的需求所致。高陽為許姓之堂號;墓碑中之金埔(應為金浦之誤)為前清漳州府漳浦縣之別稱

臺北市北投區湖山里高家祖墳(大愛台之「草山春暉」高家)

以堂號為地望的墓碑

外省籍臺灣人的墓碑

二、臺閩人、臺客人庶民文化的比較

(一)臺閩人的海洋及外向性格對應臺客人的內陸及內向性格:閩南人是海洋民族性格、客家人農業民族

(二)臺客家人的集體主義對照臺閩人的個人主義臺閩人:「一人一家事(tai7),各(koo5)人兮公媽,各人祀(chai7; sai7)」臺客人:「祖在家、神在廟、畜在欄、人在屋」

(三)臺閩人的鬼神信仰對應臺客人的自然崇拜(四)臺閩人與臺客人在歌唱及戲曲表現的差異(五)臺客人中原思想對應臺閩人本土認同

第三節、臺灣語言地理—臺閩語為主的討論一、臺閩語的特色

閩南語的文、白讀在日常生活中交替使用,但卻彼此獨立,不相混淆,而客家語及國語文白異讀的比例很少,所以文白異讀且大量融入日常用語中的現象是閩南語的特色。

二、臺閩語、臺客語、臺國語三方言聲母、韻母之比較

表3-10、臺灣各漢語方言濁音系統的有無之比較

無無無無海陸腔臺客語(漢語拼音)

無無無無四縣腔臺客語(漢語拼音)

無(漳);d(泉、廈)

j(漳);無(泉、廈)gb臺閩語文讀音

(TLPA)

無jgb偏漳州腔臺閩語(TLPA)

d(逐漸清化成“l”)無gb偏海腔臺閩語

(TLPA)

d(逐漸清化成“l”)無gb海口腔臺閩語

(TLPA)

無無無無北京腔普通話(漢語拼音)

無無無無臺國語(注音符號)

臺灣各漢語方言舌後音—舌尖音對立之比較

sczrshchzh海陸客家語(漢語拼音)

scz無無無無四縣客家語(漢語拼音)

scz無無無無閩南語(教會羅馬拼音)

sczrshchzh北京之普通話(漢語拼音)

ㄙㄘㄗㄖㄕㄔㄓ臺灣國語(注音符號)

臺灣各漢語方言空韻的有無之比較

sicizirishichizhi海陸客家語(漢語拼音)

sicizi無無無無四縣客家語(漢語拼音)

無無無無無無無閩南語(教會羅馬拼音)

sicizirishichizhi北京腔普通話(漢語拼音)

ㄙㄘㄗㄖㄕㄔㄓ臺灣國語(注音符號)

臺灣各漢語方言之其他聲母系統

vfxqj海陸客家語(漢語拼音)

vf無無無四縣客家語(漢語拼音)

無無無無無閩南語(教會羅馬拼音)

無fxqj北京腔普通話(漢語拼音)

無ㄈㄒㄑㄐ臺灣國語(注音符號)

臺灣各漢語方言之介韻母之比較

無ui海陸客家語(漢語拼音)

無ui四縣客家語(漢語拼音)

無ui閩南語(教會羅馬拼音)

ü、yuui北京腔普通話(漢語拼音)

ㄩㄨㄧ臺灣國語(注音符號)

臺灣各漢語方言之元音系統之比較

無er無無無oueiea海陸腔臺客語(漢語拼音)

無無無無無oueiea四縣腔臺客語(漢語拼音)

無無ooee無ouoiea臺閩語文讀音(TLPA)

無無ooee無ouoiea偏漳州腔臺閩語(TLPA)

無無ooee無ouoiea偏海腔臺閩語(TLPA)

irerooee無ouoiea海口腔臺閩語(TLPA)

無無無無yu/üoueiea北京腔普通話(漢

語拼音)

無無無無aㄩㄛㄨㄜㄧㄝㄚ臺國語(注音符號)

聲化韻、鼻化韻、入聲韻、喉音(零聲母)系統之比較

不標tkp無無mnng海陸腔臺客語(漢語拼音)

不標tkp無無mnng四縣腔臺客語(漢語拼音)

不標tkph無mnng臺閩語文讀音(TLPA)

不標tkph母音n

mnng偏漳州腔臺閩語(TLPA)

不標tkph母音nmnng偏海腔臺閩語(TLPA)

不標tkph母音nmnng海口腔臺閩語(TLPA)

不標無無無無無無nng北京腔普通話(漢語拼音)

不標無無無無無無ㄣㄥ臺國語(注音符號)

零聲母

入聲鼻化韻

聲化韻其它韻母類別

臺閩語各個聲調及聲調音高、音長變化

臺閩語的變調基本規律

三、臺閩語的變調系統

四、臺客語的變調系統

臺客語變調的思考與臺閩語不同,臺閩語的變調是以「須變調字」本身為中心思考;臺客語,則只有特定調值(低昇調及高入調)才須變調,而且必須視後接單字的調值,才能決定是否必須變調。1.四縣腔變調的情形只有低昇調(陰平調)三種情況,就是低昇調字後接高平調(去聲調)、低昇調及高入調(陽入調)時,它都要由低昇調變為低平調(陽平調)。2.海陸腔變調的情形有兩種:(1)低昇調(陰上調)三種情況,就是低昇調後面不論接什麼調,低昇調都必須變為中平調(陽去調)。(2)高入調(陰入調)時,它都要由高入調變為低入調(陽平調)。

臺灣各漢語方言及次方言之綜合比較

╳╳╳╳╳ABBC偏漳州腔臺閩語

╳╳╳╳╳BABB偏海腔臺閩語

╳╳╳╳╳BAA,BA海口腔臺閩語

╳╳╳╳╳A,BBB╳臺閩語文讀音

╳╳AC╳╳CCD四縣腔臺客語

╳CABC╳CBE海陸腔臺客語c

◎ABAA╳DDG北京腔普通話

◎BBAB╳EDF臺國語

ㄩㄐㄑㄒ

唇齒音

空韻舌上音

濁音變調聲調數

文白異讀

方言及次方言a

BDB◎AB╳╳B偏漳州腔臺閩語

CEC◎AB╳╳B偏海腔臺閩語

AEA◎AB╳◎B海口腔臺閩語

BD,EB╳AB╳╳B臺閩語文讀音

DCD╳BA╳╳◎四縣腔臺客語

DBD╳BA╳╳◎海陸腔臺客語c

EAE╳╳CA╳A北京腔普通話

EAE╳╳CB╳A臺國語

韻母數c

聲母數b

零聲母

鼻化韻

入聲數

聲化韻

ㄦ化韻

r韻尾鼻化聲母

方言及次方言

臺灣各漢語方言及次方言之綜合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