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閱讀 開啟知識窗口 - ckids ·...

10
深耕閱讀 開啟知識窗口 知識的窗口由閱讀開啟、智慧的提昇由閱讀建構、教育的生命力 則由全民營造。「學會閱讀」與「閱讀學習」,是每個人一生的必備技 能。 自前教育部長曾志朗推動閱讀開始,各縣市也跟隨政策主軸著手 深耕。台北市自民國 92 年開始推動 4 年「閱讀深耕計畫」,93 年投 注 920萬,聘請閱讀專家評選出 189本書,採購 5 萬冊班級共讀圖書; 94 年則提撥 420 萬,選出 133 本好書,採購 2 萬 2 千冊圖書。而針 對新住民家庭,台北市教育局於 93 年出版《打造孩子閱讀的桃花源 ─親子閱讀指導手冊》,今年更出版《打造孩子閱讀的桃花源2─新 移民親子共讀指導手冊》,泱注資源可謂不少。 今年度台北市小學生的閱讀指標調查,比去年度增加 43 所學校、 增加 1,017 班,學生閱讀人數則增加 24,670 人,平均閱讀總數增加 853,066 本,成長驚人。 尋求外援補不足 推動閱讀除了需具備豐沛的書籍數,社區圖書館與家長的投入更 為重要。台北市中正區雖只有兩所社區圖書館,但基於政策支持與家 長參與活躍,使得中正區的閱讀資源不虞匱乏。 就實質經費而言,由於圖書館法的通過,每所學校於年度預算的 年度設備中,都會編列部分經費購買圖書。以忠義國小為例,每年度

Upload: others

Post on 02-Jan-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深耕閱讀 開啟知識窗口

    知識的窗口由閱讀開啟、智慧的提昇由閱讀建構、教育的生命力

    則由全民營造。「學會閱讀」與「閱讀學習」,是每個人一生的必備技

    能。

    自前教育部長曾志朗推動閱讀開始,各縣市也跟隨政策主軸著手

    深耕。台北市自民國 92 年開始推動 4 年「閱讀深耕計畫」,93 年投

    注 920 萬,聘請閱讀專家評選出 189 本書,採購 5 萬冊班級共讀圖書;

    94 年則提撥 420 萬,選出 133 本好書,採購 2 萬 2 千冊圖書。而針

    對新住民家庭,台北市教育局於 93 年出版《打造孩子閱讀的桃花源

    ─親子閱讀指導手冊》,今年更出版《打造孩子閱讀的桃花源 2─新

    移民親子共讀指導手冊》,泱注資源可謂不少。

    今年度台北市小學生的閱讀指標調查,比去年度增加 43 所學校、

    增加 1,017 班,學生閱讀人數則增加 24,670 人,平均閱讀總數增加

    853,066 本,成長驚人。

    尋求外援補不足

    推動閱讀除了需具備豐沛的書籍數,社區圖書館與家長的投入更

    為重要。台北市中正區雖只有兩所社區圖書館,但基於政策支持與家

    長參與活躍,使得中正區的閱讀資源不虞匱乏。

    就實質經費而言,由於圖書館法的通過,每所學校於年度預算的

    年度設備中,都會編列部分經費購買圖書。以忠義國小為例,每年度

  • 閱讀經費編列預算約 3 萬塊,另外又會從活動費支出 5千,合計 3 萬

    5 千元左右;國語實小、東門國小經費則更加充裕,學生平均每年可

    有 10 萬塊錢添購新書。

    中正區各校校長都認為,每年雖有 3 萬至 10 萬元不等的圖書經

    費,然而還是不夠。師院實小校長萬家春指出,由於學校內的學生大

    多越區就讀,家長知識水平又高,孩子的閱讀基礎已相當深厚,一般

    繪本、童書等,難以滿足孩子的閱讀胃口;師院實小除了閱讀中文書,

    也讓孩子閱讀英文讀物,許多學生更反應讀本太過簡單。

    萬家春說,在不足的情況下,社會資源就顯得重要。由於台北教

    育大學已有 90 多年歷史,在美國已成立校友會,近年來畢業 30 年以

    上的校友,都會為學校做些貢獻。「校友和校內老師討論,英語科老

    師反應國內買英文繪本很貴,學校書籍數又不多,校友得知後,便會

    從美國買回來。」

    台北市南門國小校長張清楚進一步說明,經費不可能有「真正足

    夠」的一天,因此如何分配校內資源,對學校而言是相當大的考驗,

    「不過因為閱讀很有幫助,家長會其實都蠻支持的。」除了家長會的

    捐助,張清楚也尋求一些民間團體的幫忙,雖然原有經費不多,卻能

    為孩子增添更有力的後盾。

    家長參與不可少

    許多偏遠地區學校無法順利推動閱讀,根於背後結構性的因素,

  • 然而台北市的家長多半經濟穩定,對孩子的教育態度也較積極,她們

    的加入,成為學校推動閱讀的另一項有利資源。

    以師院實小為例,每天早上 8 點至 8點 40 分是導師的自由時間,

    除了讓導師配合學生生活進行指導,學生的閱讀活動及愛心媽媽的戲

    劇演出、說故事等活動,都會在這時候進行。萬家春表示,學校的圖

    書教具組組長對戲劇很有興趣,本身進修完後,開始進入校園教導愛

    心媽媽媽,愛心媽媽則變成種子成員,一路拓展。

    目前師院實小圖書館的愛心媽媽就有 30 個人,另外還有一團更

    大的愛心媽媽主持「快樂學習營」,這群團體固定週一與週四早晨,

    到校指導單親與家庭弱勢的學童。萬家春說:「表面上叫快樂學習,

    其實是以功課之名,進行關心。」這項計畫由輔導室主持,許多退休

    老師也加入。「這些孩子需要愛,愛心媽媽就是一個好的傾訴對象。」

    萬家春表示,就讀師院實小的學生家長大都是高社經地位,閱讀

    水準大多很深厚,「所以我們的孩子很習慣閱讀,要的是更拓展跟方

    法。」她進一步說明,孩子的家長都 9 點才上班,但孩子 8 點就到校,

    所以很多家長就有 1 小時的時間在校園中。

    她笑笑地說,「很多家長都很關心小孩,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作

    業有家長的痕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校方以無形的方式引導家長。

    校內許多作業,都會分兩類表楊,「一種叫親子共作,另一個則叫童

    心童趣。」由於家長參與,作品通常都較優秀,「但我們不能讓家長

  • 的用心,剝奪弱勢小孩的信心。」

    因此,師院實小於樓梯間闢一區「童心同區」,主要希望家長看

    到後,可以明白「家長可以引導,不要替代。」萬家春進一步表示,

    家長都很關注自己的孩子,所以學校創造參與的機會時,家長不容易

    從自己的孩子班級中走出來。因此學校老師會教家長寫書法、做紙黏

    土,讓家長先懂得參與,再漸漸引導家長知道自己可以幫更多孩子。

    溫明正進一步說明,一開始東門國小家長參與度也不高,但至今

    每天固定有 10 多位愛心媽媽,最主要是因為圖書室舉辦圖書進修的

    專業成長課程。「愛心媽媽覺得有收獲。她們可在課程中共同研討、

    做道具、分享經驗。」引導愛心媽媽進入校園後,溫明正更進一步告

    訴愛心媽媽可以為學生付出些什麼,「比方書箱的準備,那很簡單,

    更可以慢慢建立她們的自信心。」漸進式的付出,愛心媽媽開始覺得

    到校服務是很不錯的事,因此造就東門國小可觀的家長資源。

    至於圖書進修的專業成長課程,一開始聘請專業老師教導,由於

    東門國小進行此項活動已 5、6 年有餘,已培養種子媽媽,目前光負

    責書箱的愛心媽媽就有 38 位。這些愛心媽媽有的會自己在外面進

    修、有的則是圖書館系畢業,各自貢獻專長。除了讓東門國小的閱讀

    成效斐然,也吸引許多學校參觀東門國小的運作方式與愛心媽媽的管

    理,促成交流與分享。

    除了強而有力的資源後盾,學校推動閱讀也需擬定有效方針。張

  • 清楚說,以南門國小而言,基本上較注重「目的」,「我們希望學生把

    閱讀當成習慣。」因此大致上由老師推動,鼓勵表現優良的班級。他

    認為班級共讀是相當好的方式,由老師提供書籍,並配合課程讓老師

    教導學生做摘要或陳述心得,無形中可培養學生統整與分析的能力。

    推動閱讀要策略

    河堤國小校長邢小萍則表示,閱讀本來就是河堤國小的校本課

    程,長期下來,河堤國小不僅有 2個學生讀書會,另外還有 2個家長

    的讀書會。今年河堤國小更爭取到教育優先補助區,可針對校內單親

    及隔代教養學生進行補救教學。

    邢小萍說,每個星期 3 下午,都有專門教導閱讀的老師到學校教

    學生閱讀策略,由於邢小萍本身曾參與國語課輔導團,因此她與教師

    共同蒐集各縣市語文能力的閱讀策略,或是買書參考相關內容;校內

    教師也積極參加全語文學會,增進自己的專業能力。

    河堤國小的讀書會組織結構相當完整,許多家長皆參加台北市教

    育中心的閱讀訓練,目前受訓回來的家長約 2至 3 位,由這些家長帶

    領讀書會的進行。「我們學校讀書會不只讀中文書籍,也開始讀英文

    童書。」由於學生英文程度多屬中上,家長又受過訓練,透過讀短篇

    文章的方式,收效良好。

    中央大學學習與教育研究所教授柯華崴指出,許多老師並未具備

    編寫閱讀策略的能力。推動閱讀除了相關活動的舉辦,更重要的是,

  • 得將閱讀與語文能力做高程度的連結。國語實小與師院實小由於學校

    背景,推動閱讀的步驟與方法顯得更為完善,台北市教育局長吳清基

    認為,這兩所學校的做法相當值得其他學校做為參考。

    以師院實小為例,除了語文課程,校內教師連數學、社會、自然

    與英文課,皆會搭配課外讀物。萬家春舉例,高年級老師在教「草船

    借箭」,會先播放 DVD 讓孩以看,再教課文內容,然後再導引孩子讀

    白話的三國演義,最後則看文言文作品。

    萬家春說,學校老師會共同討論要選哪些課外閱讀、如何結合教

    材,非常鼓勵教師提出書單,「有教案的更是優先添購。」去年有段

    時間也有老師的閱讀指導工作坊,由一位資深老師帶領年輕老師分

    享,甚至連教育大學語教系的老師也支持、參與。

    而國語實小教務主任蔡婷婷更自信地說:「我們的閱讀跟教學應

    是結合最好的。」她表示,在基礎的教學中,如生字、課文情意的深

    究、價值觀的建立、文章的架構等,校內教師都會因應課程搭配課外

    閱讀讀物。

    「我們每單元內選 3 至 5 本書,做為共同教學之用。」蔡婷婷舉

    例,國語課程中教到擬人法,校內教師便會自己挑選書籍,讓孩子閱

    讀書後,再進一步分析書中的擬人化。「我們學校走團隊合作,有些

    老師對書較敏感、有的會做教案、有的會選書,組織起來就很有力量。」

    此外,蔡婷婷認為,「閱讀」不單只書籍,「也可以是影片或報紙。」

  • 所以國語實小的老師閱讀範圍很廣,也許是挑選單文、單書,也許是

    群文、群書,無論如何,都會融入語文教學範圍,「教學跟閱讀不能

    是『平行』的,而是應該『交織』的。」

    她進一步說明,一開始推廣閱讀時,國語實小即朝「閱讀延伸寫

    作」的方向進行。蔡婷婷認為,語文教學最終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學

    會表達,因此閱讀是開拓視野的過程,教師最重要的就是延伸學生的

    閱讀範圍,讓孩子接觸的層面更廣。「為什麼有的孩子寫不出來,那

    是因為沒體驗,所以老師應教他們體驗。」蔡婷婷說,國語實小現在

    正將校內推廣閱讀的方式編輯成書,與全台北市的老師分享。

    深耕閱讀一齊來

    忠孝國小校長黃美惠表示,這 4 年下來,已可看見孩子顯著的改

    變,「前幾天我們拍畢照,小朋友帶喜歡的東西來拍,有一個小 6 的

    學生就帶金庸小說一起合照。」她認為,現在孩子的閱讀其實可以很

    深入,社會各界最重要的就是營造良好閱讀環境,引導孩子接近書

    籍,「喜歡閱讀,就是深耕。」

    然而要讓孩子熟悉閱讀,必須有大量的時間提供他們摸索。忠義

    國小教務主任廖進德認為,語文課程減少,多少會影響學生的閱讀能

    力,大多數學校都會利用彈性課程,時間調配較辛苦。他曾在教務主

    任會議上討論九年一貫教育。「九年一貫是新思維,主要是養成能力,

    既然時間減少,產出就不可能一樣。」

  • 廖進德指出,政策施行後,以舊思維、舊工具去衡量新思維的結

    果,「我都說這是腳踏兩條船在看這件事。」台北市中、低年級目前

    已提高國語文課程時數,廖進德表示樂觀其成,「但反觀就切割有限

    時間,切了之後有沒有問題,是我存疑的地方。」

    此外,針對中正區社區圖書館過少,黃美惠指出,孩子利用社區

    圖書館的時間大多是假日,「那就要家長有空。」學校無法硬性規定

    學生固定至社區圖書館,「不然家長會說增加困擾。」黃美惠說,台

    北市很多孩子下課後,幾乎都往安親班、才藝班跑,「所以真的會去

    圖書館的人可能也不多。」

    黃美惠表示,補習雖不至於造成對立,「但時間真的不足。」黃

    美惠無奈地說,家長都知道閱讀的重要,但學生課業壓力也很重,家

    長不放心,就會要求孩子參加補習,「事實上,選擇閱讀充實孩子的

    生命,才是更重要的事。」

    她進一步指出,她所居住的劍潭沒有圖書館,她曾建議台北市立

    圖書館應增設,但設立分館需要以人口數計算,「因為房舍貴、也牽

    涉到人員編制。」雖然士林有分館,但距離士林的圖書館,公車至少

    要搭 3 至 5 站。

    「若在社區有圖書館,就方便多了。」黃美惠認為,即使設立分

    館有困難,政府也可推行定期的巡迴圖書,畢竟學校於假日期間,就

    無人留守供人借還書,政府對讀書風氣養成,仍有加強的空間。 邢

  • 小萍則建議,學校可積極與各圖書館進行交流,以河堤國小為例,斜

    對面即有王貫英圖書館,每年圖書館都有「好書大家讀」的活動,共

    有 3 本書,河堤國小與圖書館商量,向圖書館免費借展 60 天,擴大

    資源利用;學校也會協助圖書館舉辦活動,「像若需要說故事媽媽,

    我們學校的義工也會幫忙。」

    透過資源服務,互通有無,孩子非常喜歡上圖書館,至圖書館班

    級訪問時,館方也會派遣較好的導覽員。「現在的圖書館比以往還要

    主動。」邢小萍希望河堤國小的例子可供其他學校做參考,好好利用

    公共社區資源,將閱讀的環境延伸至教室外。

    相對於有些學校擔憂補習可能造成孩子閱讀時間減少,蔡婷婷則

    認為「閱讀習慣的養成應是無時無刻的」。她表示,學校應讓學生養

    成隨手帶本書的習慣,「讓他們把活動做完後,就可以看書。」而有

    別於一般家長及老師反對學生看漫畫,蔡婷婷說:「我不反對。」她

    反而藉此機會和學生討論可能還可以讀什麼書,在分享的過程中讓孩

    子自行做選擇。

    蔡婷婷說,老師可藉由幾個方式讓孩子習慣閱讀。一開始,應先

    讓學生由故事性較高的書籍開始接觸,再慢慢讓學生選書,選完書

    後,必須登記書名與每天閱讀的進度,一來老師可掌握學生究竟讀了

    多少,二來也可養成孩子的持續力。「持續力建立後,孩子的習慣就

    養成了。」

  • 此外,家長董大偉認為,台北市推動閱讀看起來成績斐然,「可

    是很少看見針對弱勢學童閱讀能力的調查或報告。」這種「報喜不報

    憂」的結果,容易造成弱勢更加弱勢;他進一步建議,主管機關應著

    手調查各校學生不喜歡閱讀、無法閱讀等因素,才能更深入地解決學

    童無論學習上或培養閱讀能力的困難。國小教師黃致元說,經過分層

    分析後,校方才可制定不同的閱讀策略,大主軸與小細部的結合,才

    能真正達到「深耕」目的。「首善之區也有弱勢。」每個孩子都能提

    升,才是力量。

    註:螢橋國小由於畢旅及校務評鑑,於截稿前仍不克接受採訪。

    資料來源:台灣立報

    ■立報編輯部策畫 ■記者胡慕情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