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估價理論與實務 - web.cjcu.edu.twweb.cjcu.edu.tw/~alexlee/file/land/land11.pdf · 2...

44
1 1 土地估價理論與實務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不動產價格構成因素分析 第三節 分離土地與建築物估價之課題分析 第四節 土地貢獻原則分析 第五節 建築物貢獻原則分析 第六節 殘餘法 第七節 聯合貢獻原則分析 第八節 結論 第十一章 不動產總值中分離土地與建築物 價格之合理性分析

Upload: others

Post on 08-Oct-2019

2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11

    土地估價理論與實務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不動產價格構成因素分析

    第三節 分離土地與建築物估價之課題分析

    第四節 土地貢獻原則分析

    第五節 建築物貢獻原則分析

    第六節 殘餘法

    第七節 聯合貢獻原則分析

    第八節 結論

    第十一章不動產總值中分離土地與建築物

    價格之合理性分析

  • 2

    第一節 前言

    ►在估價理論文獻上,大部份內容均說明不動產價值如何評估,或對土地、建築物作個別估價,只有小部分論及從不動產總值中,分離土地價格與建築物價格方法,如殘餘法即是

    ►日本對不動產價格的分離方法,發展出區分地上權地價

    ►經濟及政策上所追求之公平與效率,運用於不動產估價上,是否應採所謂土地與建築物聯合貢獻?為本章探討之要點

  • 3

    第一節 前言壹、分離土地與建築物估價適用前提

    ►不動產總值分離土地與建築物價格之適用前提為

    區分建物所有權及持有土地持分之公寓或大樓型態的不

    動產估價

    不動產總值中,所分離評估之土地及建築物價格,不代

    表土地之素地(空地)價格,或建築物之重建成本價格

    不動產總值中,所分離評估之土地及建築物價格,係為

    反應於市場上之土地貢獻效用及建築物貢獻效用之價格

  • 4

    第一節 前言貳、相關名詞定義

    ►土地貢獻原則 不動產總值中,扣除建築物成本價格(假設各地區同樣條件建築物之營造施工費差異不大),所剩餘的價值,全數分攤於土地上,以反應區位價值,此即為土地貢獻原則

    ►建築物貢獻原則 不動產總值中,扣除正常地價後之剩餘為建築物價格,此即建築物貢獻原則

    ►聯合貢獻原則 不動產價值係土地與建築物聯合貢獻,但其貢獻比重則視土地與建築物個別利用狀況而定

  • 5

    第二節 不動產價格構成因素分析► 估技98條規範,區分所有建物之估價,應就專有部分、共用部分之比例

    及基地權利合併估價,並考量其與比較標的之樓層別效用比及位置差異

    作適當之調整

    ► 從成本面考量不動產價格時,其價格可以下式表示:

    不動產市價=土地價格+建築成本+管銷費用+合理利潤+(超額利潤)

    土地價格,包含土地購入成本,加計持有土地期間之土地融資支付利息與自有資本利息

    建築成本,工程費、一般管理費、設計費、監工費及營造商利潤等

    管銷費用,管理費用、代銷費用、利息、雜項等費用

    合理利潤,一般建築投資業者之平均合理利潤

    超額利潤,即土地原始取得成本低於不動產銷售當時之合理地價時,所獲得的超額收益,或是因不動產市場景氣上揚時,房地增值

    超出合理利潤之超額收益

  • 6

    第三節 分離土地與建築物估價之課題分析

    ► 由於現階段我國稅法規定對土地須課地價稅、土地增值稅,對房屋課房屋稅、契稅等稅捐,因此造成不同交易目的或避稅規定時,即有不同的土地與房屋價格分配方式,則產生下列五項課題 營業稅多土地貢獻(土地貢獻原則)

    ►由於土地交易所得免稅(僅依公告現值申報課徵土地增值稅),房屋交易所得需要課徵營業稅,因此,通常建設公司會把不動產大部份銷售價款,列為土地售價,壓低房屋部分的售價,以減少營業稅賦

    公寓大樓將分土地均等值►公告現值無法反應立體地價,造成高層樓房區分建物所有權人,均納相同的地價稅及土地增值稅

    公告現值可能高於市價(土地貢獻原則)►在不動產景氣變動中,當房價偏低,公告現值較高時,常出現土地持分面積乘公告現值後的總值,超過不動產市場總值的不合理性

    債務人多以建物貢獻融資(建築物貢獻原則)►部分不動產所有權人為向金融機關取得較高額度之貸款,於不動產估價時,常將土地價格估低,建築物價格估高

    房屋稅基傾向建物貢獻(建築物貢獻原則)►依房屋稅條例之規定,房屋標準價格之訂定,係以房屋買賣價格減除地價部分

  • 7

    第四節 土地貢獻原則分析參、不動產估價技術規則之規定

    ►依估技100條之規定,區分所有建物以其房地價格推估該區分所有建物基地單價時,得以下列方式估計

    之:

    該區分所有建物基地權利價格=該區分所有建物房地價格-該區分所有建物之建物成本價格

    該區分所有建物之基地權利單價=該區分所有建物基地權利價格/該區分所有建物之基地持分面積

    基地單價=該區分所有建物之基地權利單價×平均地價分配率/該區分所有建物之地價分配率

  • 8

    第四節 土地貢獻原則分析參、不動產估價技術規則之規定

    ►該區分所有建物之地價分配率公式如下 該區分所有建物之地價分配率=該區分所有建物之樓層別效用比-平均樓層別效用比×全棟建物成本價格占全棟房地總價格比率

    ►依估技98條之規定 區分所有建物之估價,應就專有部分、共用部分之比例及基地權利合併估價,並考量其與比較標的之樓層別效用比及位置差異作適當之調整

    前項樓層別效用比,由全聯會按不同地區所蒐集之案例公告,供前項調整之參考,並依市場行情及地方習慣推估之

  • 9

    第四節 土地貢獻原則分析肆、土地貢獻原則之實例分析

    ► 某一筆住宅區土地120坪,土地正常市價每坪150,000元,興建地下一層,地上五層之建築物,各層建物面積72坪,土地持分20坪,經計算其成本費用共37,584,000元,每一建坪成本單價87,000元,則該批不動產市價為52,200,000元,其單價如下表(11-2)

    128708.76261102163003152072平均

    --5,220--3,7586601,2961,800----120432合計

    128648.762611021630031520725F

    107208.762611021630031520724F

    117928.762611021630031520723F

    128648.762611021630031520722F

    22.51,6208.762611021630031520721F

    53608.76261102163003152072B1F

    不動產單價(萬元/坪)

    不動產市價(萬元)

    建坪單價(萬元/坪)

    不動產總價值(萬元)

    開發費用(萬元)

    建物總值(萬元)

    土地持分價值(萬元)

    建物價值(萬元/坪)

    宗地價格(萬元/坪)

    土地持分(坪)

    建物面積(坪)

    樓層

    12=11÷21110=9÷29=6+7+887=2×56=3×454321

    *粉色字為課本錯誤之處

  • 10

    第四節 土地貢獻原則分析肆、土地貢獻原則之實例分析

    ► 採地價分配率方式計算土地、建物時值,如下表(11-3)

    864540273244.582.537.51201272平均

    5,1843,24016219442749522572072432合計

    864540273244.582.537.512012725F

    72039619.83244.562.537.510010724F

    79246823.43244.572.537.511011723F

    864540273244.582.537.512012722F

    1,5841,260633244.5182.537.522022721F

    360361.83244.512.537.550572B1F

    不動產市價(萬元)

    土地價值(萬元)

    土地價值(萬元/坪)

    建物成本(萬元)

    建物成本(萬元/坪)

    地價分配率(%)

    建物效用(%)

    效用比率(%)

    出售單價(萬元/坪)

    建坪樓層

    11=8+1010=9×2098=2×776=4-554321

    1. = =4.5 /12.0 37.5%建物成本單價建物效用出售平均時值

    2.建築物價值(8)與建築物效用均係固定3.土地價值(9.10)依地價分配率評估而有高低之差

  • 11

    第四節 土地貢獻原則分析肆、土地貢獻原則之實例分析

    ► 採不動產估價技術規則之規定計算實例,如下表(11-4)所示

    864540273244.575.045.01201272平均

    5,1843,240162194427450.027072072432合計

    864540273244.575.045.012012725F

    72039619.83244.555.045.010010724F

    79246823.43244.565.045.011011723F

    864540273244.575.045.012012722F

    1,5841,260633244.5175.045.022022721F

    360361.83244.55.045.050572B1F

    不動產市價(萬元)

    土地價值(萬元)

    土地價值(萬元/坪)

    建物成本(萬元)

    建物成本(萬元/坪)

    地價分配率(%)

    建物效用(%)

    效用比率(%)

    出售單價(萬元/坪)

    建坪樓層

    11=8+1010=9×20

    98=2×776=4-554321

    1.建物效用=某層樓層別效用比-某層樓地價分配率

  • 12

    第四節 土地貢獻原則分析肆、土地貢獻原則之實例分析

    ►地價分配率之推算(以地面層、第二層為例) 地面層之地價分配率=地面層之樓層別效用比-平均樓層別效用比 × 全棟建物成本價格占全棟房地總價格比率=220%-120% ×(1944萬元/5184萬元)=175%

    第二層之地價分配率=第二層之樓層別效用比-平均樓層別效用比 × 全棟建物成本價格占全棟房地總價格比率=120%-120% ×(1944萬元/5184萬元)=75%

  • 13

    第四節 土地貢獻原則分析肆、土地貢獻原則之實例分析

    ►推算基地權利價格(以第四層為例) 第四層樓之基地權利價格=第四層樓之房地產買賣價格-第四層樓之建物成本價格=720萬元-324萬元=396萬元

    第四層樓之基地權利單價=第四層樓之基地權利價格/第四層樓之土地持分面積=396萬元/20坪=19.8萬元/坪

    基地單價=第四層樓之基地權利單價 × 平均地價分配率/第四層樓之地價分配率

    =19.8萬元/坪 × 75.0%/55.0%=27.0萬元/坪

  • 14

    第四節 土地貢獻原則分析肆、土地貢獻原則之實例分析

    ► 推算基地權利價格(以地面層為例) 地面層之基地權利價格=地面層之房地產買賣價格-地面層之建物

    成本價格=1584萬元-324萬元=1260萬元

    地面層之基地權利單價=地面層之基地權利價格/地面層之土地持分面積=1260萬元/20坪=63萬元/坪

    基地單價=地面層之基地權利單價 × 平均地價分配率/地面層之地價分配率

    =63萬元/坪 × 75.0%/175.0%=27.0萬元/坪

    ► 土地總價值為3240萬元,土地面積計120坪,計算土地單價為27萬元/坪

  • 15

    第五節 建築物貢獻原則分析

    ►在經濟理論上,生產要素為土地、勞力、資本及企業家,在投施生產要素後,所獲取的報酬,於土地是地租,於勞力是工資,於資本是利息,於企業家是利潤

    ►不動產價值之所以產生,亦係結合土地、勞力、資本及企業家的貢獻,欲創造不動產最高最有效利用之價值,則土地、勞力、資本及企業家的投入須為最適當的規模

  • 16

    第五節 建築物貢獻原則分析壹、採用建築物貢獻原則之理由

    ► 根據剩餘生產力原則,咸認為利用土地產生的收益,應先扣除勞力工資、資本利息及企業家經營利潤後,所剩下的收益,方是土地的報酬,稱之為地租;如該部分地租收益是最大的,即為土地的最佳利用狀態

    ► 在實務運作上,當一宗土地作最高最有效利用時,因其已興建公寓或大樓型態之建築物,則建築物的區分所有權人所使用的實體,是建築物本身,而非土地持分,所以土地持分的多寡不影響其使用不動產的收益,反而是土地持分越少越佳,因為地價稅、土地增值稅等土地稅賦均減少

    ► 在計算個別收益數額時,已分不清土地或建築物收益的多寡,在建築物耐用期間內,或為三十年,或為五十年,該期間不動產之交易,市場上均側重於使用建築物之面積及收益,所願支付的價格,而不是側重在三、五十年後,建築物拆除改建的土地利益所願支付的價格

  • 17

    第五節 建築物貢獻原則分析貳、建築物貢獻原則之計算步驟及實例分析

    ►建物貢獻原則之基本作法是,土地視為空地的價格,不動產所創造出來高附加價值,均因建築物而產生,無建築物則土地仍為空地,所以不動產總值扣除土地價格,所餘的價格即為建築物價格

  • 18

    第五節 建築物貢獻原則分析貳、建築物貢獻原則之計算步驟及實例分析

    房屋稅法之規定

    ►依房屋稅條例第11條規定,房屋標準價格,應依據下列事項分別評定

    按各種建造材料所建房屋,區分種類及等級

    各類房屋之耐用年數及折舊標準

    按房屋所處街道村里之商業交通情形及房屋之供求概況,並比較各該不同地段之房屋買賣價格減除地價部分,訂定標準

    ►前項房屋標準價格,如物價總指數有百分之三十以上增加時,應重行評定,並應依其耐用年數予以折舊,按年遞減其價格

  • 19

    第五節 建築物貢獻原則分析貳、建築物貢獻原則之計算步驟及實例分析民間估價業者之作法► 在民間估價業者之作法,係將土地市價固定,不動產交易價格減除

    地價,即為建築物價值。舉例說明:某一土地120坪,土地市價為每坪150,000元,基地上興建地下一層,地上五層之建物,其土地及建築物分配情形如下表(11-5)

    7.8356430015864122072平均

    46.983,3841,800905,18472120432合計

    7.83564300158641220725F

    5.83420300157201020724F

    6.83492300157921120723F

    7.83564300158641220722F

    17.831,284300151,5842220721F

    0.83603001536052072B1F

    建物價值(萬元/坪)

    建物價值(萬元)

    土地持分價值(萬元)

    土地價值(萬元/坪)

    不動產市價(萬元)

    各層單價(萬元/坪)

    土地持分(坪)

    建坪

    樓層

    9 = 8 ÷ 28 = 5 - 77 = 3 × 665 = 4 × 24321

  • 20

    第五節 建築物貢獻原則分析參、建築物貢獻原則之檢討

    ► 將土地視為空地,不考慮建築物完成後之效用有部分亦係土地的貢獻,因此,當建築物拆除時,各樓層持分同樣土地面積,在價值相同的情況下,將造成分配的不公平

    ► 建築物不附著於土地上興闢,其立體價值無由產生,因此,將土地僅以素地價值考慮,所餘之價值全數由建築物貢獻,不是公平的現象

    ► 企業家利潤不宜單獨視為建築物的貢獻價值,應該將利潤視為土地與建築物之協調設計所獲致的成果

    ► 興建建築物所費成本,以地下層工程成本最高,該原則做法是固定各層樓土地成本價格,將會造成地下層價格偏低或甚價格為負數的可能

    ► 不動產價值隨經濟、社會的進步而增加,若仍以建物貢獻價值估算之,則自然增值之利益無法以現行土地增值稅方式漲價歸公,將造成社會財富不均現象日益嚴重

  • 21

    第六節 殘餘法

    ►殘餘法 係針對收益性不動產的估價,其方法係以市場比較法或成本法求得土地或建築物的價格,據此價格求得歸屬於土地或建築物的收益,再以不動產總收益扣除土地或建築物的收益部分,剩餘即屬於建築物或土地的收益,再將該部分收益予以資本還原,即得建築物或土地的收益價格

    ►殘餘法包括 土地殘餘法 建築物殘餘法

    ►殘餘法適用的原因 係不動產價值由土地、資本、勞力及企業家四種生產要素結合而成,這四種因素組合的優劣,直接影響不動產的總所得及總收益

  • 22

    第六節 殘餘法壹、土地殘餘法

    ► 土地殘餘法步驟1.首先推估建築物的價值,一般為重建價值的考慮2.計算整體不動產的總淨收益3.由總淨收益減去建築物價值所產生的收益,包括利息和報酬

    4.剩餘為土地收益,予以資本化還原即得土地價值► 例子如下

    1.估算建築物價值 4,500,000元2.不動產總淨收益 855,000元3.建築物價值之收益 4,500,000元 × 0.15=675,0004.剩餘之土地收益 855,000元-675,000元=180,000元5.土地價值 180,000元÷0.09=2,000,000元6.不動產總值 6,500,000元

  • 23

    第六節 殘餘法貳、建築物殘餘法

    ► 建築物殘餘法之步驟1.以市場比較法估算出土地價值2.計算整體不動產的總淨收益3.由總淨收益減去土地價值所產生的收益4.剩餘為建築物收益,予以資本化還原即為建築物價值

    ► 例子如下1.土地市價 2,000,000元2.不動產總淨收益 855,000元3.土地價值之收益 2,000,000元 × 0.09=180,000元4.剩餘之建築物收益 855,000元-180,000元=675,000元5.建築物價值 675,000元÷0.15=4,500,000元6.不動產總值 6,500,000元

  • 24

    第七節 聯合貢獻原則分析

    ►長期而言,房地產價格的上漲,主要係源自土地的增值,建築物將因實質耐用年數的限制而不斷更新重建

    ►短期而言,房地產價格的上升,則是對土地之區位及建築物可使用空間的效用所影響,即房地產價格係因土地及建築物的效用聯合貢獻所致

    ►所謂的「短期」,泛指該建築物的經濟耐用年限,且該建築物的所有權型態,是區分建物所有權

  • 25

    第七節 聯合貢獻原則分析壹、採用聯合貢獻原則之理由

    ► 無土地之承載,建築物將無以依附► 土地與建築物合併作高度利用,興建公寓或大樓出租時,在我

    國不動產市場上,尚無法明確計算出何者係土地產生之收益

    ► 都市地區區分所有權型態的公寓或大樓,係加強磚造或鋼筋混凝土造,實質耐用年數達50年以上,而其經濟或功能上的耐用年數亦達30年左右

    ► 土地產生之收益是長遠的,由建築物產生之收益,則在耐用年數屆滿後即終止,故為有限的

    ► 不動產價值的產生,係結合土地、資本、勞動及企業家等四種生產要素,缺一即無以實現最大利潤

    ► 在公平原則的考量下,土地和建築物合併構成不動產價值時,應以土地及建築物的貢獻,按效用比率予以公平分離價格

    ► 適當地將土地與建築物的效用價值共同分配,在未來不動產之價值估算,則不會有不同目的而有不同的貢獻原則之出現

  • 26

    第七節 聯合貢獻原則分析貳、聯合貢獻原則之計算步驟及實例分析

    方法一,依估技101條規定►勘估標的之土地價值比率及建物價值比率已知者,以房地價格推估該區分所有建物基地單價,亦得以下列方式估計之

    該區分所有建物基地權利價格=該區分所有建物房地價格×土地價值比率

    該區分所有建物之基地權利單價=該區分所有建物基地權利價格/該區分所有建物之基地持分面積

    該區分所有建物之基地單價=該區分所有建物之基地權利單價×平均樓層效用比/區分所有建物之樓層別效用比

  • 27

    第七節 聯合貢獻原則分析貳、聯合貢獻原則之計算步驟及實例分析

    方法一,依估技101條規定(續)► 前項所稱土地價值比率及建物價值比率,應參酌當地市場調查資料,運

    用估價方法估算之► 實例如下 土地單價15萬元/坪,總價為1800萬元;建物單價為4.5萬元/坪,總價

    為1944萬元 土地價值比率=1800 ÷(1800+1944)=48.1% 建物價值比率=1944 ÷(1800+1944)=51.9%

    以地面層為例,計算基地權利單價 地面層基地權利價格=1584×48.1%=761.9萬元 地面層基地權利單價=761.9 ÷ 20=38.09萬元/坪

    計算區分所有建物之基地單價 基地單價=38.09×120 ÷ 220=20.78萬元/坪

    ► 此一基地單價,即為土地貢獻價格總額2493.2萬元,除以基地面積120坪,得到20.78萬元/坪之基地單價。20.78萬元/坪與原土地單價15萬元/坪之差異,即為貢獻價值(如下表11-6所示)

  • 28

    20.786.23154.5128642072平均

    2,493.2

    2,690.5

    1,8001,944725,184120432合計

    20.77415.56.2448.448.151.9300153244.51286420725F

    17.31346.35.2373.748.151.9300153244.51072020724F

    19.04380.95.7411.048.151.9300153244.51179220723F

    20.77415.56.2448.448.151.9300153244.51286420722F

    38.09761.911.4822.148.151.9300153244.5221,58420721F

    8.65173.12.6186.948.151.9300153244.553602072B1F

    土地貢獻價格(萬元/坪)

    土地貢獻價格(萬元)

    建物貢獻價格(萬元/坪)

    建物貢獻價格(萬元)

    土地價值比率(%)

    建物價值比率(%)

    土地價格(萬元)

    土地價格(萬元/坪)

    建物成本(萬元)

    建物成本(萬元/坪)

    不動產單價(萬元/坪)

    不動產市價(萬元)

    土地持分(坪)

    建物面積

    樓層

    15=14÷3

    14=4×11

    13=12÷2

    12=4×10

    11=9/(7+9)

    10=7/(7+9)

    9=8×3 (LP)

    87=6×2

    (BC)

    65=4÷24(NV)

    321

    聯合貢獻原則實例分析(方法一)

    *粉色字為課本錯誤之處

  • 29

    第七節 聯合貢獻原則分析貳、聯合貢獻原則之計算步驟及實例分析

    1.以近鄰地區或同一供需圈內類似地區中,求取估價不動產的正常市價及其建坪單價

    2.分析估價不動產的建築物面積,及其土地持分面積的正常合理比例

    3.求取估價不動產各層樓的樓層別效用比率4.計算建築物成本價格,含營建成本、設計費等5.計算當期正常土地(素地)價格6.求取不動產個別因素校正率,其方法為計算建築成本乘效用比率,再加上土地價格乘效用比率之總和,以不動產市價總額除以該總合之比率即得。即

    方法二,已知不動產價格之各項構成因素,適用於1年以內之新建築物,且地價、建築物價格易於取得實例之地區

    =+

    不動產市價個別因素校正率

    (建築成本 效用比率)(土地價格 效用比率)

  • 30

    第七節 聯合貢獻原則分析貳、聯合貢獻原則之計算步驟及實例分析

    7.以土地價格(或建築成本)乘效用比率乘個別因素校正率所得之價格,即為土地貢獻價格(或建物貢獻價格),以公式表示,即 不動產總值=土地貢獻價值+建築物貢獻價值

    即 NV=L + B其中NV:不動產總值

    L:土地貢獻價值B:建築物貢獻價值

    土地持分價值=正常土地價格 ×效用比率即 LS=LP × U其中 LS:土地持分價格

    LP:正常土地價格U:效用比率

    方法二,已知不動產價格之各項構成因素,適用於1年以內之新建築物,且地價、建築物價格易於取得實例之地區(續)

  • 31

    第七節 聯合貢獻原則分析貳、聯合貢獻原則之計算步驟及實例分析

    區分所有權建築物價值=建築物重建成本 × 效用比率即 BS=BC × U其中 BS:區分所有權建築物價值

    BC:建築物重建成本 計算個別因素校正率

    其中 ID:個別因素校正率 計算土地貢獻價值

    L=LP × U × ID=LS × ID 計算建築物貢獻價值

    B=BC × U × ID=BS × ID 實例表(11-7)如下

    方法二,已知不動產價格之各項構成因素,適用於1年以內之新建築物,且地價、建築物價格易於取得實例之地區(續)

    P C P C S S

    NV NV NVID= = =L U + B U L L +B ( )( )( +B )

  • 32

    20.77415.46.2448.7115.4300153244.5120128642072平均

    124.622,492.537.32,692.1692.41,800901,94427720725,184120432合計

    20.77415.46.2448.7115.4300153244.51201286420725F

    17.31346.25.2373.9115.4300153244.51001072020724F

    19.04380.85.7411.3115.4300153244.51101179220723F

    20.77415.46.2448.7115.4300153244.51201286420722F

    38.08761.611.4822.6115.4300153244.5220221,58420721F

    8.65173.12.6186.9115.4300153244.55053602072B1F

    土地貢獻價格(萬元/坪)

    土地貢獻價格(萬元)

    建物貢獻價格(萬元/坪)

    建物貢獻價格(萬元)

    個別因素校正率(%)

    土地價格(萬元)

    土地價格(萬元/坪)

    建築成本(萬元)

    建築成本(萬元/坪)

    效用比率(%)

    不動產單價(萬元/坪)

    不動產市價(萬元)

    土地持分(坪)

    建物面積(坪)

    樓層

    15=14÷3

    14=6×10×11

    13=12÷2

    12=6×8×11

    11(ID)

    10=3×9 (LP)

    98=2×7 (BC)

    76(U)

    5=4÷24(NV)

    321

    聯合貢獻原則實例分析(方法二)

    360B1 115.4%324 50% + 300 50%

    註:以 層為例個別因素校正率= =( )( )

    *粉色字為課本錯誤之處

  • 33

    第七節 聯合貢獻原則分析貳、聯合貢獻原則之計算步驟及實例分析

    1.以近鄰地區或同一供需圈內類似地區中,求取估價不動產的正常市價及其建坪單價

    2.分析估價不動產的建築物面積,及其土地持分面積的正常合理比例

    3.計算建築物成本價格,含營建成本、設計費等4.計算當期正常土地(素地)價格5.求取建築物貢獻價格,即依建築物成本價格占正常土地價格及建築物成本價格總額之比例,即

    方法三,已知不動產價格之各項構成因素,適用於1年以內之新建築物,且地價、建築物價格易於取得實例之地區

    +

    正常土地/價格建築物貢獻價格=不動產總額

    正常土地價格 建築物成本價格

  • 34

    第七節 聯合貢獻原則分析貳、聯合貢獻原則之計算步驟及實例分析

    6. 求取土地貢獻價格,即依正常土地價格占建築物成本價格及正常土地價格總額之比例,即

    不動產=土地貢獻價值 + 建築物貢獻價值即 NV=L + B 土地持分價值=正常土地價格 ×效用比率即 LS=LP × U 區分所有權建築物價值=建築物重建成本 ×效用比率即 BS=BC × U 計算土地貢獻價值即

    計算建築物貢獻價值即

    方法三,已知不動產價格之各項構成因素,適用於1年以內之新建築物,且地價、建築物價格易於取得實例之地區(續)

    +

    建築物成本價格土地貢獻價格=不動產總額

    正常土地價格 建築物成本價格

    S P

    S S P C

    P P

    P C P C

    L L UL=N V =N VL +B L U + B +U

    L U LL=N V =N VL +B U L +B

    ( )

    ( ) ( )

    ( )

    S C

    S S P C

    C C

    P C P C

    B B UB=NV =NVL +B L U + B U

    B U B =NV =NVL +B U L +B

    ( )

    ( )( )

    ( )

    ( )

  • 35

    910= 4 L7+9

    ( )711= 4 B

    7+9 ( )

    448.7415.4300153244.5128642072平均

    2,692.12,492.51,800901,94427725,184120432合計

    448.7415.4300153244.51286420725F

    373.9346.2300153244.51072020724F

    411.3380.8300153244.51179220723F

    448.7415.4300153244.51286420722F

    822.6761.6300153244.5221,58420721F

    186.9173.1300153244.553602072B1F

    建物貢獻價格(萬元)

    土地貢獻價格(萬元)

    土地價值(萬元)

    土地價值(萬元/坪)

    建物成本(萬元)

    建物成本(萬元/坪)

    不動產單價(萬元/坪)

    不動產市價(萬元)

    土地持分(坪)

    建物面積(坪)

    樓層

    9=8 × 3 (LP)

    87=6 × 2

    (BC)

    654(NV)321

    *粉色字為課本錯誤之處

    聯合貢獻原則實例分析(方法三)

  • 36

    第七節 聯合貢獻原則分析貳、聯合貢獻原則之計算步驟及實例分析

    1.以近鄰地區或同一供需圈內類似地區中,求取估價不動產的正常市價及其建坪單價

    2.就上一地區中,求取與估價不動產條件相當之新建不動產的正常市價及其建坪單價

    3.以方法一之步驟,求取新建不動產之樓層別效用比率、建築物成本價格、正常土地價格、個別因素校正率、土地貢獻價格及建築物貢獻價格等項

    4.計算中古屋不動產發生的市場折舊額,即中古屋市場折舊額=新建不動產市價-中古屋不動產市價

    5.計算中古屋不動產總值,即以新建不動產所分離出之建築物貢獻價格,減去中古屋市場折舊額

    6.核計中古屋不動產總值,即以中古屋建築物殘值,加上新建不動產之土地貢獻價格

    方法四,已與新建不動產市場價格產生差異之中古屋不動產市場價格,運用分離土地與建築物估價聯合貢獻原則之作法

  • 37

    第七節 聯合貢獻原則分析貳、聯合貢獻原則之計算步驟及實例分析► 方法四之理論基礎為

    仍然以土地與建築物聯合產生貢獻原則為之 在不動產存續期間,土地價值是永續且不會衰減價格,而建築物將因物理

    性、功能性或經濟性原因發生折舊,因此,市場折舊額攤提於建築物價格中,以公式表示即為:

    不動產總值(新建)=土地貢獻價值+建築物貢獻價值即 NV=L + B

    土地持分價值=正常土地價格 ×效用比率即 LS=LP × U

    區分所有權建築物價值=建築物重建成本 ×效用比率即 BS=BC × U

    計算中古屋市場折舊額即 DV=NV-OV其中DV=中古屋市場折舊額

    OV=中古屋不動產市價 計算土地貢獻價值

    計算中古屋建築貢獻價值OB=OV-L=NV-DV-L

    其中OB=中古屋建築物貢獻價值

    S

    S S

    LL=NVL +B

  • 38

    609193.7255415.4448.73003241206098642072平均

    3,6541,162.11,5302,492.5

    2,692.11,8001,9447203,6545,184120432合計

    605189.7259415.4448.730032412060586420725F

    504157.9216346.2373.930032410050472020724F

    554173.3238380.8411.330032411055479220723F

    605189.7259415.4448.730032412060586420722F

    1,134372.6450761.6822.63003242201,1341,58420721F

    25278.9108173.1186.9300324502523602072B1F

    中古屋不動產市價(萬元)

    中古屋建物貢獻價格(萬元)

    中古屋市場折舊額(萬元)

    土地貢獻價格(萬元)

    建物貢獻價格(萬元)

    土地價格(萬元)

    建築成本(萬元)

    效用比率(%)

    不動產市價

    (萬元)

    不動產市價

    (萬元)

    土地持分(坪)

    建物面積(坪)

    樓層

    10+12=5

    (OV)

    12=9-11(OB)

    11=4-5

    (DV)

    10(L)

    9(B)8(LP)

    7(BC)

    6(U)

    5(註2)(OV)

    4(註1)(NV)

    321

    聯合貢獻原則實例分析(方法四)

    註1:同區位新建不動產市價註2:中古屋不動產市價*粉色字為課本錯誤之處

  • 39

    第七節 聯合貢獻原則分析參、聯合貢獻原則之檢討

    ►運用聯合貢獻原則時,須同時充分掌握土地合理市價及建築物重建價格,而在都市發展飽和地區,以市場比較法取得土地價格較為困難;因此,在作業便利之比較,均不及土地或建築物貢獻原則,惟其公平性較土地或建物貢獻原則為佳

    ►運用聯合貢獻原則時,所計算出之個別因素校正率,基本上須針對土地及建物之個別特性予以修正,在實務上作業亦須由估價師專業經驗判斷調整

    ►中古屋不動產價值中,土地不會發生折舊,僅對建築物折舊予以扣除其貢獻價值,是較合適的處理方式

  • 40

    第八節 結論

    ► 不動產總值中分離土地與建築物價格,從物理、經濟、市場、稅法及政策等觀點出發,均有其必要性 物理上,不動產=土地+建築物 經濟上,不動產=土地+勞力+資本+企業家 市場上,不動產=土地市場+房屋市場 稅法上,土地:增值稅、地價稅等

    建築物:契稅、房屋稅、營業稅等 政策上,土地:自然增值須漲價歸公

    建築物:鼓勵投施勞力、資本之最有效改良利用

    ► 不動產估價所追求的目標,係公正、客觀、公平、合理,因此,估價過程中,需對評估價格的合理性,作明確提示,無論是土地貢獻原則、建築物貢獻原則或土地與建築物聯合貢獻原則,都有其適用之前提,若於法令規章上規定採用某種貢獻原則,則在估價時務上,勢必有所偏頗

  • 41

    補充-素地估價

    ►素地估價之意義 指不包括地上改良物或不存在他項權利之土地,若估價標的實際存在地上改良物或他項權利,應將視為不存在,純粹估計素地狀態下之價格

    ►素地估價之方法 市場比價法

    土地殘餘法

    分配法

    土地開發分析法

  • 42

    補充-建築物估價

    ►建築物估價之意義 建築物必存在於土地上,然只估計建築物,不考慮基地之價格

    ►建築物估價之方法 成本法

    建物殘餘法

    分配法

    評點法

  • 43

    補充-房地估價

    ► 房地估價之意義 建築物及其基地結和成一體下,估計整體價格,習稱「房地估價」

    ► 房地估價之方法 市場比較法 收益資本化法 成本法

    ► 土地建物價值分離法之意義 由於估價實務上,採土地與建物分別估價,因此估得建築物及其基

    地整體價格後,須分離土地與建築物價格

    ► 土地建物價值分離法之理論 土地貢獻原則

    ►超額利潤歸屬於土地的貢獻

    建物貢獻原則►超額利潤歸屬於建築物的貢獻

    聯合貢獻原則►超額利潤屬於土地與建築物二者共同的貢獻

  • 44

    補充-高樓土地估價► 高樓土地估價之意義

    高樓大廈每一層樓售價不同,而每一層樓之造價應大致相同,因此售價之不同係導源於土地立體地價不同

    ► 樓層價差之理論 土地貢獻

    ►每一層樓之造價大致相同,而每一層樓之售價所以不同,主要導源於土地立體效用(立體區位)不同

    建物貢獻►整幢大樓之使用效益來自建築物,而非土地;而立體效用之產生也唯有建築物之興建

    聯合貢獻►只有土地而無建物或只有建物而無土地,均不能創造整體效益

    ► 樓層別效用比率 指一幢建物各樓層效用之百分比;樓層別效用比率係土地與建物合

    為一體之效用貢獻百分比

    ► 地價分配率 將樓層別效用比率扣除建物效用部分,即得地價分配率;地價分配

    率係指土地立體空間效用分配之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