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pp.20-21

70
pp.2 0-21 “第第” 第第第第 一、 1. 第第第第 第第第 、; 2. 第第第3.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4. 第第5. 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 、,; 6. 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 7.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 8.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 1 第 10 第第 M 第 P 第第第 S 第 M 第第第 第第 ,, S第P 2第4 第第 p 第第 q 3 第 11 第第 p q

Upload: kirtana-devaj

Post on 02-Jan-2016

5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 普通逻辑 》 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pp.20-21. 一、 “逻辑”一词的含义 1. 逻辑规则、规律; 2. 逻辑学; 3. 逻辑知识或逻辑学; 4. 规律; 5. 逻辑规律、规则,说服; 6. 看问题的视角、立场; 7. 逻辑学;研究方法,辩证逻辑; 8. 逻辑学 二、共同的逻辑形式 1 和 10 :所有 M 是 P ,所有 S 是 M ,所以,所有 S 是 P 2 和 4 :如果 p ,那么 q 3 和 11 :只有 p ,才 q. 5 和 12 : p 且 q 且 r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第一章 pp.20-21

第一章 pp.20-21

一、 “逻辑”一词的含义1. 逻辑规则、规律; 2. 逻辑学; 3. 逻辑知识或逻辑学;4. 规律; 5. 逻辑规律、规则,说服; 6. 看问题的视角、立场;7. 逻辑学;研究方法,辩证逻辑; 8. 逻辑学二、共同的逻辑形式 1 和 10 :所有 M 是 P ,所有 S 是 M ,所以,所有 S

是 P

2 和 4 :如果 p ,那么 q

3 和 11 :只有 p ,才 q

Page 2: 第一章 pp.20-21

5 和 12 : p 且 q 且 r

6 和 8 : p 或 q

7 和 9 :如果 p ,那么 q , p ,所以 q

一、语句是否表达命题 1 、 3 、 7 、 8 、 9 不表达命题; 2 、 4 、 5 、 6 、 10 表达命题二、下列命题各属何种选言命题1 、 2 、 5 是相容选言命题; 3 、 4 是不相容选言命题; 6 属于哪种,需看赛制(淘汰制还是积分制)。三、 A 是 B 的什么条件1. 充分条件; 2. 充要条件; 3. 充要条件; 4. 必要条件;5. 必要条件; 6. 必要条件; 7. 充分条件; 8. 充要条件; 9.

充要条件; 10. 充分条件

第二章 pp.67-76

Page 3: 第一章 pp.20-21

四、用公式表示命题形式1. p q 2. p q 3.∧ ∨ ( p∨﹁ p )→ q 4. p q r∨ ∨5. ﹁( p q r∧ ∧ ) 6. ﹁ p→ ﹁ q 7. ( p q∧ )← r

8. ( p q∨ )←﹁ r 9. ( p q∨ )→ ﹁ r 10. p q r s∧ ∧ ∧五、下列联言推理是什么式1. 组合式 2. 分解式 3. 组合式 4. 分解式 5. 组合式六、运用选言推理知识回答问题1. 在“ p 或 q 或 r” 为不相容选言命题时,推理有效;在“ p 或 q

或 r” 为相容选言命题时,推理无效。 2. 是相容选言命题 ;加上小前提不能得出必然结论 ,因为加上小前提,构成相容选言推理肯定式,而肯定式是无效的。 3. 加上前提( A )不能得出“某部作品不是艺术上有缺点”的结论,因为,此时构成的是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 , 它是无效的。加上前提( B )可以得出“ 某部作品是艺术上有缺点 ”的结论,因为,此时构成的是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它是有效的。

·

Page 4: 第一章 pp.20-21

4. 甲厂导演姓白,乙厂的导演姓黄,丙厂的导演姓孙。推论如下:甲厂的导演或姓黄,或姓孙,或姓白;他不姓黄(与自己所拍的片名第一字不能相同);也不姓孙(他说话时另一姓孙的导演笑起来,而且导演不同姓);所以,他姓白。同理可推出另外两个结论。5. 推断是这样得出的:或者自然老死,或者暴力致死,或者病死不是自然老死(因为无高度衰老现象)不是暴力致死(因为无暴力创伤)所以,是病死或是慢性病病死,或是急性病病死,或是慢性病急性发作而死,不是慢性病病死(无褥疮,无消耗性疾病证据),所以,是急性病病死或慢性病急性发作而死

Page 5: 第一章 pp.20-21

七、根据假言推理知识回答问题 1. 不对。推理形式是 (( ﹁ p→ ﹁ q )∧ p )→ q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是无效式。 2. 不对。推理形式是(( p← ﹁ q )∧ q )→﹁ p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是无效式。 3. 对。推理形式是(( p q r∧ ∧ )← s )∧(﹁ p∨﹁ q ∨ ﹁ r )) →﹁ s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 4. 甲:( p→q )∧ q )→ p 不合逻辑,充分条件推理肯定后件式。 乙:( p ←q )∧ p )→ q 不合逻辑,必要条件推理肯定前件式。 5. A : ( p→q )∧﹁ q )→﹁ p 有效,但假言前提不真 B : ( p→q )∧ q )→ p 无效 C : ( p←q )∧ p )→ q 无效 D : ( p→q )∧ ﹁ q )→﹁ p 有效,前提真,正确

Page 6: 第一章 pp.20-21

6. 第一:( p ←q )∧ p )→ q 无效,只是可能,嫌疑。 第二: ( p→q )∧ q )→ p 无效 第三: ( ﹁ p→ ﹁ q )∧ p )→ q 无效 7. 只有念好书,才能住高楼,你没有住上高楼,所以,你没有好好学习。 ( p←q )∧﹁ q )→﹁ p 无效8. ( 1 )由甲的自述错误,其余三人自述正确,可得出:甲不是 A 型,则乙是 O 型,丙是 AB 型,丁是 A 型,甲是 B 型。 ( 2 )由由乙的自述错误,其余三人自述正确,可得出:乙不是 O 型,则甲是 A 型,丙是 AB 型 ,丁是不是 AB 型 ,则乙是 AB 型,丁是 O 型。 ( 3 )由丙的自述错误,其余三人自述正确,可得出:丙不是 AB 型,则甲是 A 型,乙是 O 型,丁不是 AB 型 , 则不能确定丙和丁的血型(与已知条件( A )不相符)。 ( 4 )由由乙的自述错误,其余三人自述正确,可得出:丁是 AB 型,甲是 A 型,乙是 O 型,丙是 AB 型,出现矛盾。

Page 7: 第一章 pp.20-21

9. ① ﹁ P→ ﹁ S ② ﹁ D ←G ③( A C∧ )∨(﹁ A∧﹁ C )即 A≡C D ≡ ④ ﹁ R ⑤ ﹁ R← ﹁ C A P ⑥ ∨ ⑦ ﹁ S → (﹁ T∧﹁ Q ) ⑧ R F G∨ ⑨由以下推导,可确定上场的队员:1 、﹁ D ( ② 、 ⑨,必要条件推理肯定后件式)2 、 R ( 1 、④,等值条件推理否定前件式)3 、 C ( 2 、⑤,必要条件推理否定前件式)4 、 A ( 3 、③,不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或等值条件推理)5 、﹁ P ( 4 、⑥,不相容选言推理肯定否定式)6 、﹁ S ( 5 、①,充分条件肯定前件式)7 、﹁ T ,﹁ Q ( 6 、⑦,充分条件肯定前件式)8 、﹁ F ( 2 、⑧,不相容选言推理肯定否定式)知道了不上场的队员是 DFPQST ,所以,上场的是 ABCEGR

·

·

·

Page 8: 第一章 pp.20-21

10. 4→6 ① ② ﹁ 1← ﹁ 3 3 6 ③ ∨ ④ ( 9 12∧ )→ 4

⑤ 1 12 ∧ 问 9 号该不该上场?由以下推导,可确定 9 号不该上场:1 、 3 上场 (即 3 ; ⑤ 、 ② ,必要条件推理否定前件式)2 、 6 不上场(即﹁ 6 ; 1 、 ③ ,不相容选言推理肯定否定式)3 、 4 不上场(即﹁ 4 ; 2 、 ① ,充分条件推理否定后件式)4 、 9 和 12 不能同时上场(即﹁( 9 12∧ ); 3 、 ④ ,充分条件 推理否定后件式)5 、 9 不上场(即﹁ 9 ;因为﹁( 9 12∧ )≡ ﹁ 9∨﹁ 12 ,再加上已知⑤,即 12 ,构成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

·

Page 9: 第一章 pp.20-21

八 . 以下列命题为前提进行推理,能否得出结论,如能,结论是什么,并写出推理形式 1. (( p q r∨ ∨ ))∧ q )→ 不能得出结论 2. ((﹁ p∧﹁ q )→ r )∧﹁( p q∨ ))→ r 可得出结论:“某甲的业余生活肯定是比较单调的” 3. ( p→q )∧( r→s )∧(﹁ q∨﹁ s )→(﹁ p∨﹁ r ) 可得出结论:“他或者头脑不清楚,或者态度不诚恳”。 4. (( p q∨ )∧( p→r )∧﹁ r )→ q 可得出结论:“老赵没来上班是因为有急事”。 5. ((( p q∨ )∧( p→r )∧ ( q→s )∧﹁ r )→ s 可得出结论:“祝芳去苏州旅游(唐颖也去)” .玖 给出下列命题的负命题及其等值推理

1. p←q 负命题 ﹁( p←q )≡ ﹁ p q ∧ 某人不贪污也犯罪 2. p→q 负命题 ﹁( p→q )≡ p∧﹁ q 某人发高烧但未患肺炎

Page 10: 第一章 pp.20-21

3. p≡q 负命题 ﹁( p≡q )≡ ( p∧﹁ q )∨(﹁ p q∧ ) 某年或者风调雨顺但未获丰收,或者并非风调雨顺却获得丰收

4. p q ∧ 负命题 ﹁( p q∧ )≡ ﹁ p∨﹁ q

丽莎或者不爱好唱歌,或者不爱好跳舞 5. p q ∨ 负命题 ﹁( p q∨ )≡ ﹁ p∧﹁ q

张小燕既不是女飞行员,也不是女宇航员 6. p q ∨ 负命题 ﹁( p q∨ )≡ ( p q∧ )∨(﹁ p∧﹁ q )那封信或者既寄往上海又寄往北京,或者那封信既不寄往上海又不寄往北京 7. ( A B∧ )∨( C D∧ ) 负命题 ﹁ (( A B∧ )∨( C D∧ ))≡ ﹁( A B∧ )∧﹁( C D∧ ) ≡ (﹁ A∨﹁ B )∧(﹁ C∨

﹁ D )或者 A 不去看电影,或者 B 不去看电影,而且或者 C 不去看电影,或者 D 不

去 8. (﹁ p∨﹁ q )→ r 负命题 ﹁ ((﹁ p∨﹁ q )→ r )≡ (﹁ p∨﹁ q )∧﹁ r

一个人没有一定的生活基础或缺乏文字表达能力,且这个人没有写出好小说

··

Page 11: 第一章 pp.20-21

十 . 下列推理各属何种形式的二难推理 1. 简单破坏式( p→q )∧( p→r )∧(﹁ q∨﹁ r )→﹁ p

2.复杂构成式( p→q )∧( r→s )∧( p r∨ ) →( q s∨ ) 3. 复杂构成式( p→q ) ∧(﹁ p→r )∧ ( p∨﹁ p )→( q r∨ ) 4. 简单构成式 ( p→ ﹁ q ) ∧(﹁ p→ ﹁ q )∧( p∨﹁ p )→﹁ q

5. 复杂构成式( p→q ) ∧(﹁ p→r )∧ ( p∨﹁ p )→( q r∨ )十一 . 运用二难推理知识回答问题 1. 如果汤姆是罪犯,则山姆有罪;(①、②、③) 如果汤姆不是罪犯,则山姆也有罪;(④、 ②) 或者汤姆是罪犯,或者汤姆不是罪犯; 总之,山姆有罪。 2. 如果 A 是盗窃犯,则 A会说“我不是盗窃犯” 如果 A 不是盗窃犯,则 A会说“我不是盗窃犯” 或者 A 是盗窃犯,或者 A 不是盗窃犯 总之, A会说“我不是盗窃犯” 但 C 说:“ A 说‘我是盗窃犯’”, C 说的是假话,所以, C 是罪犯。

Page 12: 第一章 pp.20-21

十二 . 下列推理属何种推理?列出其推理形式,并说明是否有效,为什么? 1. ( p→q )→ ( ﹁ q → ﹁ p) 充分条件假言易位推理 有效 2. ( p←q ) → ( ﹁ q → ﹁ p) 必要条件假言易位推理 无效 3. ( p←q ) ∧ ( q←r ) → (r →p ) 必要条件假言连锁推理 有效 4. ( p→q ) ∧ ( q → r )→ (r→p) 充分条件假言连锁推理 无效 5. ( p→q ) ∧( r→s )∧ ( p r∧ )→( q s∧ )  充分条件假言联言推理  有效 6. ( ﹁ p → ﹁ q) ∧( ﹁ q →r ) → (p → ﹁ r)

  充分条件假言连锁推理  无效

Page 13: 第一章 pp.20-21

第三章 pp.103-104

一、 用符号表示下列各复合命题的真值形式1. p∨﹁ p 2. p q ∧ 3. ﹁ p→ ﹁ q 4. p→q 5.p←→q

二、设p为真,q为假,求真值形式的真值1. ﹁ p  f  2. p q ∧  f  3. p q t 4. p→q∨ f 5. p←→q f

三、已知对任何p而言, p q∨ 为真,q应取何值  q应取真。四、设p为真,q为真,r为假,下列公式中哪些公式取值为真1.q r ∧ F 2. ﹁ p∧﹁ r F 3. p←→( ﹁ q r)∨ F 4. (q∨﹁ r)→p T

5. (q→p )→((p→ ﹁ r) →( ﹁ r→q )) T t t t T t t t f t tf t t

Page 14: 第一章 pp.20-21

五、用真值表判定下列各组公式哪些表示相同的真值函项p q ﹁ p ﹁

qp→q q→p ﹁ p q∨ ﹁ (p→q

)p∨ ﹁ q ﹁ p∨

﹁ q﹁ (p q∨)

p←→q (p q) ∧ ∨( ﹁ p∧ ﹁ q)

t t f f t t t f t f f t t

t f f t f t f t t t f f f

f t t f t f t f f t f f f

f f t t t t t t t t t t t

第2组等值;第5组等值

Page 15: 第一章 pp.20-21

六、列出下列公式的真值表,并指出它们分别为重言式、矛盾式或协调式1.重言式    2.重言式   3. 可满足式    4. 可满足式     5. 矛盾

式p q ﹁ p ﹁q

p→q ﹁ p q∧ (p→q) → ( ﹁ p q)∧

t t f f t f f

t f f t f f t

f t t f t t t

f f t t t f f七、用归谬赋值判明下列公式是否为重言式1.( (p→q) ( r→q) (p r)) →q ∧ ∧ ∨

2. ((p→q) ( p→r)) ∧ ←→ ((p→(q r))∨((p→q) ( p→r)) ∧ → ((p→(q r)) ∨

F T F T F T F T F TT F F

T F F T T T T F T F F FF(p→(q r)) ∨ →((p→q) ( p→r)) ∧

T T T TF F T T T F TF F

(p→(q r)) ∨ →((p→q) ( p→r)) ∧ T T F TT F T F F F TT T

Page 16: 第一章 pp.20-21

3. ((p→q) (q→r)) →(p→r)∧ T T T T F T F F TFF

八、证明下列公式是否为有效式1.( p p)→p)∧1.p p AP∧2.P 1, ∧ _

3. ( p p)→p 1,2 →∧ +

3. (p→q) →( ﹁ q→ ﹁ p)1. p→q AP2. ﹁ q AP3.p AP4.q 1,3 → _

5.q ∧﹁ q 2,4 ∧+

6. ﹁ p 3,5 ﹁ +

7. ﹁ q→ ﹁ p 2,6 →+

8. (p→q) →( ﹁ q→ ﹁ p) 1,7 →+

2. ((p→q) ∧﹁ q)→ ﹁ p

1. (p→q) ∧﹁ q AP2. (p→q) 1, ∧ _

3. ﹁ q 1, ∧ _ 4.p AP5.q 2,4 → _ 6. q ∧﹁ q 3,5 ∧+

7. ﹁ p 4,6 ﹁ +

8. (p→q) ∧﹁ q)→ ﹁ p 1,7 →+

Page 17: 第一章 pp.20-21

4.(q→r)→ (p q→p r)∨ ∨1. (q→r) AP

2. p q AP∨3. p AP

4. p r 3, ∨ ∨+

5. q AP

6.r 1,5 → _

7. p r 6, ∨ ∨+

8. p r 2-7 -∨ ∨9. p q → p r 2,8 →∨ ∨ +

10.(q→r)→ (p q → p r) 1,9 →∨ ∨ +

Page 18: 第一章 pp.20-21

1. p→ q r AP∧2. p AP

3. q r 1,2 →∧_

4. q 3, ∧ _

5. r 3, ∧ _

6. p→ q 2,4 →+

7. p→r 2,5 →+

8. p→q p→r 6,7 ∧ ∧+

9.(p→ q r) → (p→q p→r) 1,8 →∧ ∧ +

再证  (p→q p→r) → (p→ q r)∧ ∧

1. (p→q p→r) ∧         AP

2. p→q            1,∧ _

3. p→r 1,∧ _

4. p AP

5. q 2, 4 →

_

6. r 3,4 → _ 7. q r 5,6 ∧ ∧+

8. p→ q r 4,7 →∧ +

9. (p→q p→r) → (p→ q r) 1,8 →∧ ∧ +

5.(p→ q r) ∧ ←→ (p→q p→r)∧

先证  (p→ q r) → (p→q p→r) ∧ ∧

Page 19: 第一章 pp.20-21

第四章 pp.141-150

一、从内涵还是外延说明概念? 1.内涵;外延  2.内涵;外延  3.内涵;外延  4.内涵;外延  5.内涵;内涵;外延  6.内涵;内涵;外延二、哪些语句或语词是内涵或外延?1.“ 是……意识形态”—内涵;“表演艺术……电影” —外延2.“ 是……崇拜” —内涵;“在人类……犹太教等” —外延3.“ 是……思想性格” —内涵;“雕塑包括……群像等” —外延4.“ 是……一门学科” —内涵;“它主要研究……规范”……外延;“例如……等等” —外延5.“原始……抒情言志” —内涵;“诗歌的种类……等” —外延三、单独概念、正概念还是负概念1. 单独概念;正概念  2.单独概念;正概念  3单独概念;正概念  4.普遍概念;正概念  5.普遍概念;正概念  6.普遍概念 ;负概念  7.普遍概念;负概念 8.单独概念;正概念  9.普遍概念;负概念  10.普遍概念;负概念

Page 20: 第一章 pp.20-21

四、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 1.非集合概念; 2.均是集合概念  3.集合概念  4.非集合概念  5.集合概念6.集合概念  7.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  8.集合概念  9.非集合概念  10.

非集合概念  11.非集合概念  12.集合概念五、下列各组概念各是什么关系?1. 真包含关系(属种关系)  2.全异关系(矛盾关系)  3.全异关系(反对关系)  4. 真包含关系(属种关系)  5. 真包含关系(属种关系)  6.

全异关系(反对关系)  7.全同关系  8.交叉关系  9.交叉关系 10.全同关系六标横线概念之间的关系1. 真包含关系  2.全同关系  3. 各国之间为全异关系;英、法、日、俄、美、意、奥和“帝国主义国家”为真包含于(种属关系),中国与“帝国主义国家”为反对关系  4.全异关系(矛盾关系)  5.全异关系(矛盾关系);全异关系(反对关系);全异关系(矛盾关系)  6.均为交叉关系 7. 能力和其他所有能力均为真包含关系(属种关系);一般能力和“观察……想像力”分别为真包含关系(属种关系),特殊能力和“计算……绘图能力”均为真包含关系(属种关系);各具体能力之间为全异关系(反对关系)

Page 21: 第一章 pp.20-21

七、 1. D 2.A 3.H 4.B 5.F 6.C 7.G 8.E

八、选概念填图各人所选不同     需考虑各个概念间的不同关系九、定义违反哪条规则,略加分析1. 违反“定义必须相应相称”的规则,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漏掉了季刊、双月刊、旬刊、半年刊等。2.违反“定义应清楚确切”的规则,“塑造”、“模式化”混合不清3.违反“定义必须相应相称”的规则,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社会关系中的很多关系并不是生产关系。4.违反“定义必须相应相称”的规则,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理性的人均看机会行动。另有“同语反复”的嫌疑。5.违反“定义必须相应相称”的规则,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资本家也可开银行、搞房地产赚取剩余价值。6.违反“定义必须相应相称”的规则,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天文学也包括研究太阳系以外的天体和空间。7.违反“定义概念不得直接或间接包括被定义概念”的规则,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

Page 22: 第一章 pp.20-21

8. 同 7

9.违反“定义必须相应相称”的规则,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并不是任何心理活动都构成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活动的规律才是他的对象。10.违反“定义应清楚确切”的规则,定义中用了比喻。

十、定义分析

1. ( A )违反“定义必须相应相称”的规则,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 ( B )违反“定义必须相应相称”的规则,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 ( C )违反“定义必须相应相称”的规则,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 ( D )违反“定义必须清楚确切”的规则,“过去”一词含混。2. 第一段:违反“定义必须相应相称”的规则,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 第二段:违反“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的规则,犯了“循环定义”的

错误。 第三段:违反“定义必须清楚确切”的规则,“社会上的完全安宁”一词含混。

十一、下列各题哪些属于划分,哪些不属于划分?试作简要分析。1. 不是划分,是分解。因为“年”与“四季”不是属种关系。2. 不是划分,是分解。理由类似 1 。3. 是划分,因为有属种关系。

Page 23: 第一章 pp.20-21

4. 是划分。理由同前。5. 不是划分,是分解。不存在属种关系,而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6. 不是划分,是分解。理由同上。十二、下列划分各违反了哪条规则?1.违反“划分必须是相称的”规则。划分后得到的子项外延和小于母项,漏了“微生物”。2.违反“同一次划分的根据必须同一”和“划分的子项应是互相排斥的”规则。既用资本用于的行业来划分,又用资本的大小来划分。3.违反“划分必须是相称的”规则。划分后得到的子项外延和大于母项,多出了“太阳能利用工业”和“原子能工业”两个子项。4. 对小说、诗歌和戏剧的划分都违反了“同一次划分的根据必须同一”和“划分的子项应是互相排斥的”规则。5.违反“同一次划分的根据必须同一”和“划分的子项应是互相排斥的”规则。6.违反“划分必须是相称的”规则。划分后得到的子项外延和小于母项,漏了刑警、经济警察、法警、狱警等。7.违反“划分必须是相称的”规则。划分后得到的子项外延和小于母项,漏了“五十页”。8.违反“同一次划分的根据必须同一”和“划分的子项应是互相排斥的”规则。9.违反“划分必须是相称的”规则。划分后得到的子项外延和大于母项,多出了祖父母、兄弟姐妹和孙辈。10.违反“同一次划分的根据必须同一”和“划分的子项应是互相排斥的”规则。

Page 24: 第一章 pp.20-21

十三、对下列概念各作一次概括和限制1.散文     文学体裁  抒情散文2.鲸      哺乳动物  蓝鲸3.历史科学   人文科学  近代历史科学4.资本主义国家 国家    欧洲资本主义国家5.初等数学   数学    初等代数6.经典著作   著作    马列经典著作7.悲剧     戏剧    希腊悲剧8.坦克车    军事装备  水陆两用坦克车9. 外交部    国家机构  中国外交部10.机电产品   产品     国产机电产品十四、下列概念的概括和限制是否正确,为什么?1.概括不正确,无种属关系;限制正确,存在属种关系。2.概括正确,有种属关系;限制不正确,是分解,无属种关系。3.概括正确,有种属关系;限制不正确,无属种关系,而是全异关系。4.概括正确,有种属关系;限制不正确,无属种关系,而是全异关系。5.概括?限制不正确,无属种关系,而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6.概括正确,有种属关系;限制不正确,无属种关系。7.概括不正确,无种属关系;限制正确,有属种关系。8.概括不正确,无种属关系;限制不正确,无属种关系,而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Page 25: 第一章 pp.20-21

第五章 pp.186-192

一、下列命题各属何种性质命题?其主谓项的周延性情况如何? 1. 全称否定命题,主项“困难”周延;谓项“不可克服的”周延。 (全称肯定命题,主项“困难”周延;谓项“可克服的”不周延)2.全称肯定命题,主项“劳动财富”周延;谓项“劳动者创造的”不周延。3.特称肯定命题,主项“工人”不周延;谓项“矿工”不周延。4.单称肯定命题,主项“人民群众”周延;谓项“历史的创造者”不周延。5.单称否定命题,主项“自然科学”周延;谓项“上层建筑”周延。6.特称否定命题,主项“唯物主义者”不周延;谓项“马克思主义者”周延。7.特称肯定命题,主项“我班同学”不周延;谓项“不理想(的)”不周延。 (特称否定命题,主项“我班同学”不周延;谓项“理想(的)”周延)8.特称否定命题,主项“动物”不周延;谓项“用腮呼吸的”周延。

Page 26: 第一章 pp.20-21

二、用欧拉图表示性质命题的主项( S )和谓项( P )的关系1.“ 所有 S都是 P” 为假,则 S 和 P 的关系可能是真包含、交叉和全异关系。

所有青年是团员   所有学生是党员     所有男性是女性三、已知下列命题为真,根据命题间的对当关系,指出其他三个命题的真假1. 已知“ W 学院所有学生都不是印第安人 ” E 真,则根据对当关系, W 学院所有学生都是印第安人 A 假 W 学院有些学生是印第安人 I 假 W 学院有些学生不是印第安人 O 真2. 已知“这架飞机上的乘客都是英国人” A 真,则根据对当关系, 这架飞机上的乘客都不是英国人 E 假 这架飞机上的有些乘客是英国人 I 真 这架飞机上有些乘客不是英国人 O 假

SP S P S P

Page 27: 第一章 pp.20-21

四、已知下列命题为假,根据命题间的对当关系,指出其他三个命题的真假1. 已知“这个商店所有的商品都是价廉物美的 ” A 假,则根据对当关系, 这个商店所有的商品都不是价廉物美的 E 不定 这个商店有的商品是价廉物美的 I 不定 这个商店有的商品不是价廉物美的 O 真2. 已知“我系有些老师是精通世界语的” I 假,则根据对当关系, 我系所有老师是精通世界语的 A 假 我系所有老师不是精通世界语的 E 真 我系有些老师不是精通世界语的 O 真五、按命题间的对当关系,选择相应的命题来驳斥下列假命题1. 已知要驳斥的命题“某国国会所有的议员都是工人出身的”为 A ,根据对当关 系中的反对关系,可用同素材的真的 E 命题来驳斥 A ,即“某国国会所有的议 员都不是工人出身的 ”;也可以根据矛盾关系,用真的 O 命题来驳斥 A ,即 “ 某国国会有的议员不是工人出身的”。但选 O 命题比较保险。3. 已知要驳斥的命题“有些昆虫不是六只脚”为 O ,根据对当关系中的矛盾关系,可用同素材的真的 A 命题来驳斥 O ,即“所有昆虫都是六只脚”。

Page 28: 第一章 pp.20-21

六、下列根据对当关系所进行的推理是否有效?为什么?1. SIP→SOP 无效 , SIP 和 SOP 为 下反对关系,由一真不能推出另一真或假

2. SAP → ﹁( SOP ) 有效, SAP 和 SOP 为矛盾关系,由一真可推出另一假

3. ﹁( SAP )→ SIP 无效, SAP 和 SIP 为差等关系,由全称假不能推出特称真假

4.SOP → ﹁( SAP ) 有效, SOP 和 SAP 为矛盾关系,由一真可推出另一假

5. ﹁( SAP ) → SOP 有效, SAP 和 SOP 为矛盾关系,由一假可推出另一真6. SOP →SIP 无效, SOP 和 SIP 为 下反对关系,由一真不能推出另一真或假7. SOP →SIP 无效, SOP 和 SIP 为 下反对关系,由一真不能推出另一真或假七、对下列命题进行换质,并用公式表示之1. 已知 SOP ,换质 SOP →SIP 得出“有些花是不红的”2. 已知 SEP ,换质 SEP →SAP 得出“逻辑学是能学好的”3. 已知 SIP , 换质 SIP →SOP 得出“有些战争不是正义战争”4. 已知 SAP, 换质 SAP →SEP 得出“所有的事物不是不运动的”5. 已知 SAP, 换质 SAP →SEP 得出“甲厂所有的产品不是非优质产品”

–––

Page 29: 第一章 pp.20-21

八、下列命题能否换位?如能,请进行换位,并用公式表示之1. 已知 SEP ,换位 SEP →PES 得出“马克思主义者不是有神论者”2. 已知 SOP ,换位 SOP → 不能换3. 已知 SIP , 换位 SIP →PIS 得出“有些卵生动物是鱼类”4. 已知 SOP, 换位 SOP → 不能换5. 已知 SAP, 换位 SAP →PIS 得出“有的周延的项是否定判断的谓项”6. 已知 SOP, 换位 SOP → 不能换7. 已知 SEP ,换位 SEP →PES 得出“科学的世界观不是唯心主义”8. 已知 SOP, 换位 SOP → 不能换9. 已知 SIP , 换位 SIP →PIS 得出“有些中国制造的产品是电子产品”九、对下列命题进行换质位,并用公式表示之1. 已知 SAP ,先换质,再换位: SAP →SEP →PES

A 厂所有技术人员不是不勤奋学习的;不勤奋学习的不是 A 厂技术人员2. 已知 SOP,先换质,再换位: SOP →SIP →PIS

有些大学生是非南方人;有些非南方人是大学生

––

Page 30: 第一章 pp.20-21

十、下列直接推理能否成立?如能,请用公式写出它的推导过程1. 能 , SOP →SIP →PIS →POS

2. 能 , SEP →SAP →PIS →POS

3. 不能, SAP →SEP →PES →PAS

4. 不能, SIP →SOP → 不能换位5. 不能, SEP →SAP →PIS

6. 能 , SEP →SAP →P IS

7. 不能, SAP →SEP →PES →PAS→SI P

十一、根据换质位法和换位质法的规则,回答下列问题1. 能, SAP →SEP →PES

2. 能推出“学日语的不是我班同学” SAP →SEP →PES ;不能推出“不学日语的都是我班同学” SAP →PAS A 命题不能简单换位3. 可得出“得食者是劳动者” SAP → SEP →PES →PAS

4. 能推出“有些形式正确的推理是正确的推理” SAP → PIS

“ 有些不正确的推理是形式不正确的推理” SAP → SEP →PES →PAS →

SIP

5. 能推出( 2 ) SAP → SEP →PES →PAS

不能推出( 1 ), SAP 与 SOP 矛盾;不能推出( 3 ), SAP → PAS

– – – –– – – –

– –– –

–––––

–– –

– – –

––

––––

– –

Page 31: 第一章 pp.20-21

十二、指出下列三段论中的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以及大项、中项、小项1.大项-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中项-客观规律;小项-经济规律 大前提-客观规律总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小前提-经济规律是客观规律; 结论-经济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2.大项-必修逻辑课;中项-哲学系学生;小项-文科学生 大前提-所有哲学系学生必修逻辑课; 小前提-哲学系学生是文科学生; 结论-有些文科学生必修逻辑课3.大项-承认物质第一性;中项-唯物主义哲学家;小项-哲学家 大前提-凡唯物主义哲学家都是承认物质第一性的; 小前提-有些哲学家不承认物质第一性; 结论-有些哲学家不是唯物主义哲学家4.大项-受过高等教育;中项-瓦特;小项-大发明家 大前提-瓦特没有受过高等教育; 小前提-瓦特是大发明家; 结论-有些大发明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

Page 32: 第一章 pp.20-21

5.大项-鱼;中项-用腮呼吸的;小项-鲸 大前提-鱼是用腮呼吸的; 小前提-鲸不是用腮呼吸的; 结论-鲸不是鱼十三、找出三段论,指出其中的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1. 命令主义是错误的,因为它超过了群众的觉悟程度,而凡是超过群众觉悟程度企图“拔苗助长”的总是错误的。依次是结论、小前提和大前提。 尾巴主义是错误的,因为它落后于群众的觉悟程度,而凡是落后于群众的觉悟程度总是错误的。依次是结论、小前提和大前提。2.凡是有水生生物化石的地层,都是地质史上的古海洋区,喜马拉雅山脉的地层遍布了水生生物化石,可见,它在过去的地质年代里曾经被海洋淹没过。依次是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3.凡是陨石坠地,一般是在地面造成深坑,主体埋入地下,碎块散落在深坑周围(留下陨石的残迹),这里没有陨石的残迹,所以,这次灾变不是陨石坠地引起的。依次是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Page 33: 第一章 pp.20-21

4.当今在前沿科学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学家没有一个不是在数学方面训练有素的,有些年老的科学家不懂得数学语言,所以,他们无法在前沿科学中取得重大的成就。依次是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十四、下列三段论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它违反了哪条规则?1. 不正确,违反了“中项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中项“在中学学习的”两次出现均为肯定命题的谓项,不周延。 (PAM) (SAM)→(SAP)∧2. 正确。 (MAS) ( MAP) → (SIP)∧3. 不正确。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大项“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在前提中是肯定命题的谓项,不周延,在结论中是否定命题的谓项,周延。 (MAP) ( SEM) →( SEP)∧4. 不正确。违反“中项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中项“人”两次出现均为特称命题的主项,不周延。 (MIP) ( MIS) →(SIP)∧5. 不正确。违反“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得结论”的规则。 (MEP) (SEM) →( SE∧P)

6. 不正确。违反“中项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中项“共青团员”一次为肯定命题的谓项,不周延,一次为特称命题的主项,不周延。 (PAM) (MIS) → ∧(SIP)

Page 34: 第一章 pp.20-21

7. 不正确。违反“中项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该三段论相当于 有的唯物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者,所有共产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者,因此,所有共产主义者都是唯物主义者。中项“马克思主义者”两次出现均为肯定命题的谓项,不周延。 (PIM) (SAM) → (SAP)∧8. 不正确。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周延”的规则。小项“学经济的”在前提中是肯定命题的谓项,不周延,但在结论中是全称命题的主项,变得周延了。 (MAP) (MAS) →(SAP)∧9. 不正确。违反“中项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中项“甲车间工人”两次出现均为特称命题的主项,不周延。 (MIP) (MIS) → (SIP)∧10. 正确。该三段论相当于 所有的学术论文不是需要创造艺术形象的,电影剧本是需要创造艺术形象的,所以,电影剧本不是学术论文。 (PEM) (SAM) → (SEP)∧11. 正确。该三段论相当于 所有优秀文艺作品都是受群众欢迎的,有些长篇小说不是受群众欢迎的,所以,有些长篇小说不是优秀文艺作品。 (PAM) ( SOM)→ (SOP)∧

Page 35: 第一章 pp.20-21

十五、填入适当符号,构成一个正确的三段论

前提有一否定,有一特称,所以,结论为 O 命题;小前提否定,则大前提必肯定;小前提特称,则大前提必全称,所以大前提为 A 命题;由于结论中的大项 P周延,故前提中的大项 P 也得周延,而 A 命题只有主项是周延的,所以,大前提为 PAS 。

前提有一 O 命题,则结论必为 O 命题;大前提否定,则小前提必肯定,大前提特称,小前提必全称,所以小前提为 A 命题。大前提中M 不周延,所以小前提中的 M

必须周延,而 A中只有主项是周延的,因此, M 必是小前提的主项,因此,小前提是 MAS 。

前提有一否定,又有一特称,所以结论是特称否定命题O ;大前提由 M 和 P 组成,故大前提为 MEP 或 PEM 。

(P) (A) (M)S O MS (O) P

M O P(M) (A) (S)

S (O) P

(M) E ( P) M I S

S (O) P

Page 36: 第一章 pp.20-21

十六、分析下列省略三段论,指出省略的部分;恢复为完整三段论;分析是否正确1.省略了大前提;完整三段论:前进中的困难都是能够克服的困难,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所碰到的困难是前进中的困难,因此,它是能够克服的困难;正确,前提真,推理形式符合三段论规则。2.省略了大前提;完整三段论:马克思主义者不应当割断历史,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所以,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正确,前提真,推理符合三段论规则。3.省略了结论;完整三段论:我们必须坚持真理,而坚持真理必须旗帜鲜明,所以,我们必须旗帜鲜明;正确,前提真,推理符合三段论规则。4.省略了结论;完整三段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所以,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正确,前提真,推理符合三段论规则。5. ⑴省略了结论;完整三段论:一切革命者都应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工作者也应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所以,有些文艺工作者是革命者。不正确,中项不周延。⑵省略了小前提;完整三段论:一切革命者都应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工作者是革命者,所以,文艺工作者也应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正确,前提真,推理符合三段论规则。

Page 37: 第一章 pp.20-21

6.省略了大前提;完整三段论:得奖影片都是优秀影片,《大决战》是得奖影片,所以,它是优秀影片;正确,前提真(?),推理形式符合三段论规则。十七、请运用三段论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它的结论是有些 C 是 A 。因为前提有一特称,则结论特称,前提都为肯定,则结论肯定,结论为特称肯定,即有些 C 是 A 。2. 要看构成哪一格的三段论。若构成第一格或第三格的三段论,不能必然得出结论,因为小前提否定,违反三段论第一格和第三格的特殊规则(或犯大项扩大错误);若构成第二格或第四格,可以必然得出结论。MAP MAP PAM PAM

S EM MES SEM MES

S EP S EP SEP SEP

3. 能必然得出结论“所有的 C 不是 A” ,符合三段论规则。两个前提无论哪个为大前提,都构成第二格的三段论,且符合所有三段论规则。4. 不能必然得出结论,因为违反“中项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中项“ B” 在两个前提中都是肯定命题的谓项,不周延。5. 结论应是 O 命题。因为前提有一否定,则结论否定;前提有一特称,则结论特称,结论是特称否定,即 O 命题。

Page 38: 第一章 pp.20-21

6. 大项在结论中周延,则结论是否定命题,因此前提必有一否定;由于大前提肯定,所以小前提否定。小项在结论中不周延,结论又是否定,所以结论是 SOP 。大前提肯定,可能是 A 或 I ,但大项在其中周延,大前提不可能是 I

命题,所以大项必定是 A 的主项,因此,大前提是 PAM 。小前提否定,可能是 E 或 O ,但大前提中的 M 不周延,所以小前提中的 M 必须周延,加之小项不周延,所以,小前提只能是 O ,即 S O M 。这个三段论是: PAM , S

O M ∴ S O P 即第二格的 A O O 式。7. 因为结论否定,则大项周延,而大前提为 I 命题时,大项不可能周延,因此该三段论必犯大项扩大的错误。8. 这些奇谈怪论包括以下无效三段论:洋奴会说洋话,你主张读洋书(你会说洋话),所以,你是洋奴。中项不周延(我)读洋文是政府的功令,(你)反对读洋文,所以,你反对政府。大项扩大(你说)甲生疮,甲是中国人,所以(你就是说)中国人生疮了。小项扩大(有些)中国人生疮,你是中国人,所以你也生疮了。中项不周延;或前提假你说诳,卖国贼是说诳的,所以,你是卖国贼。中项不周延

Page 39: 第一章 pp.20-21

第六章 pp.201-202

一、从对称性的角度分析下列命题中划有横线的关系各属何种关系?1.非对称性关系;  2. 对称性关系;  3.反对称性关系   4.非对称性关系5. 对称性关系;   6. 对称性关系   7.非对称性关系   8.非对称性关系二、从传递性的角度分析下列命题中划有横线的关系各属何种关系?1.非传递性关系;  2.传递性关系   3.非传递性关系   4.非传递性关系5.非传递性关系三、下列关系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1. 不正确。因为“……离……很近”不是传递关系,此推理却误为传递关系进行推理。

2. 不正确。因为“……败给……”不是传递性关系,此推理却误为传递关系进行推理。

紫 竹 院 公 园(5里长)李静家 陈蓉家

Page 40: 第一章 pp.20-21

3. 正确。“……晚于……”是传递性关系。4. 不正确。因为“……佩服……”不是对称性关系,此推理误为对称性关系进行推理。5. 不正确。因为“……支援……”不是对称性关系,此推理误为对称性关系进行推理。6. 正确。 “……在……以南”是传递性关系。7. 不正确。这是一个混合三段论,但其中的性质命题是否定的,违反混合三段论规则“前提中的性质命题应是肯定的”。8. 不正确。不符合混合三段论的规则。9. 不正确。因为“……认识……”不是传递性关系,此推理误为传递性关系进行推理。

Page 41: 第一章 pp.20-21

第七章 pp.228-229

一、试将下列命题译成符号式

1. (Px→Lx) 2. ﹁ (Fx→ ﹁ Tx) 3. (Bx→Gx)

4. ﹁ (Sx→Hx) 5. (Sx ( W∧ x H∧ x))

6. (Ax P∨ x ) → (Wx A∧ x)

二、试对下列推理进行有效性的形式证明

 

xA xA xA

xAxA xE

1. (Lx→Wx) P L= 逻辑学家2. Lr P / W∴ r W=聪明3. Lr→Wr 1, r= 罗素4. Wr 2,3, →_

-A

x

A

Page 42: 第一章 pp.20-21

xE

 

1. (Lx→ ﹁ Tx) P L= 一贯说谎的人2. (Lx∧Fx) P / (F∴ x ∧﹁ Tx ) T= 可靠的3. La ∧ Fa 2, F= 戴顶顶桂冠的人4. La → ﹁ Ta 1,

5. La 3,

6. Fa 3,

7. ﹁ Ta 4,5,

8. Fa ∧﹁ Ta 6,7,

9. (Fx ∧﹁ Tx ) 8,

x

A

xE

x

E

-E

-

A

+

E

→_

∧-

∧-

∧+

Page 43: 第一章 pp.20-21

1. (Nx→ ﹁ Ox) P O= 守旧的人

2. (Nx∧﹁ Yx) P / (∴ ﹁ Ox ∧﹁ Yx )   N=善于创新的人

3. Na ∧﹁ Ya 2, Y= 年轻人

4. Na → ﹁ Oa 1,

5. Na 3,

6. ﹁ Ya 3,

7. ﹁ Oa         4,5,

8. ﹁ Oa ∧﹁ Ya 6,7,

9. ( ﹁ Ox ∧﹁ Yx ) 8,

xA

xExE

∧-

-

A

∧-

-E

→_

∧+

+ExE

只有不守旧的人是善于创新的人     等值于善于创新的人都是不守旧的人

Page 44: 第一章 pp.20-21

1. (Lx→Hx) P L= 逻辑方法2. (Hx → Sx) P / (L∴ x→Px)    H=认识……方法3.   (Sx→Px) P S= 科学方法4. La →Ha 1,            P=实践中检验过……

5. Ha →Sa 2 ,

6. Sa →Pa 3,

7.   La        AP

8.   Ha 4,7,

9. Sa 5, 8,

10. Pa 6,9,

11. La →Pa 7,10,

12. (Lx→Px) 11,

xA

xAxA

x

A

xA

-A-A-A

→_

→_

→_ →+

+A

Page 45: 第一章 pp.20-21

1. (Px→Mx) P P= 钢琴家2. (Px ∧ Hx) P   M=音乐家3.   (Px H∧ x→Sx) P / (P∴ x ∧ Sx ∧ Ma ) H=精通民族音乐史的

人4. Pa ∧ Ha         2,           S=学识渊博的人5. Pa →Ma 1 ,

6. Pa ∧ Ha →Sa 3,

7. Pa        4,

8. Sa 4,6,

9. Ma 5,7 ,

10. Pa ∧ Sa ∧ Ma 7,8,9 ∧+

11. (Px ∧ Sx ∧ Mx) 10,

xA

xA

xE

xExE

-E

-

A-A

∧ -

→_ ∧+

+E

Page 46: 第一章 pp.20-21

1. (Ax W∧ x→Sx) P A=勤奋的人2. La P W=聪明的人3. Aa ∧ Wa P / (L∴ x ∧ Sx) S= 能获得了不起的成就4. Aa ∧ Wa →Sa      1,      L=自学青年5. Sa 3,4, a= 小李6. La ∧ Sa      2,5,

7. (Lx ∧ Sx) 6,

xA

x

E

x

E

-

A

→_

∧+

+E

Page 47: 第一章 pp.20-21

三、试对下列关系推理进行有效性的形式证明1. Rab P 老子=a 2. Rbc P       孔子=b3. y z (Rxy R∧ yz →Rxz) P / R∴ ac    墨子=c4. Rab R∧ bc →Rac 3, R=……早于…… 5. Rab R∧ bc 1,2,      传递性关系6. Rac 4,5,

-A

∧+

→_

1. Rab P 某甲=a 2. Rbc P       某乙=b

3. y z (Rxy R∧ yz → ﹁ Rxz) P / ∴ ﹁ Rac   某丙=c

4. Rab R∧ bc → ﹁ Rac 3, R=……早于……

5. Rab R∧ bc 1,2, 反传递性关系

6. ﹁ Rac 4,5,

xAA A

xA A A

-A

∧+

→_

Page 48: 第一章 pp.20-21

1. Rab P 冯公=a 2. (Rxb →Rxc) P       中国文化= b

3. y (Ray →Fy) P / F∴ c    儒家思想=c4. Rab →Rac 2, R= 研究 5. Rac →Fc 3, F=有价值的思想6. Rac 1,4,       x域=人7. Fc  5,6, y域=思想

xAA

-

A

-A

→_

→_

Page 49: 第一章 pp.20-21

第八章 pp.244-246

一、指出下列命题各属何种模态命题1. 否定必然命题  □﹁ p 2. 否定可能命题  ◇﹁ p

3. 肯定可能命题  ◇ p     4. 否定可能命题  ◇﹁ p

5. 肯定必然命题  □ p      6. 否定必然命题  □﹁ p

二、已知每一组第一个命题为真,指出其他三个命题的真假1. 已知 ①□﹁ p 真,根据对当关系,② □ p 假;③◇ p 假;④◇﹁ p 真2. 已知 ① ◇ p 真, 根据对当关系,② □ p 不定;③ □﹁ p 假;④◇﹁ p

不定3. 已知 ①◇﹁ p 真,根据对当关系,② □ p 假;③ □﹁ p 不定;④◇ p 不

定 4. 已知  ① ◇ p 真, 根据对当关系,② □ p 不定;③ □﹁ p 假;④◇﹁ p

不定三、列出模态推理的形式,说明它是否正确,为什么1. ◇p→ ﹁□ p   不正确,因为根据差等关系,◇ p 真,不能推出□ p

假。2. ﹁□ p→ □ ﹁ p   不正确,因为根据反对关系,□ p 假,不能推出□﹁ p

真。

Page 50: 第一章 pp.20-21

3. ﹁ ◇ p→ □ ﹁ p   正确,因为根据矛盾关系,◇ p 假,推出□﹁ p 真。4. ﹁ □ p→ p ◇    不正确,因为根据差等关系,□ p 假,不能推出◇ p 真。5. ◇﹁ p → ﹁◇ p  不正确,因为根据下反对关系,◇﹁ p 真,不能推出◇

p 假。6. □ ﹁ p → ﹁ □ p  正确,因为根据反对关系, □﹁ p 真,推出□ p 假。7. ◇﹁ p → ﹁□﹁ p 不正确,因为根据差等关系,◇﹁ p 真,不能推出□

﹁ p 假。四、下列命题各属何种规范命题?

1.禁止肯定命题  Fp 2.禁止肯定命题  Fp    3.允许肯定命题  Pp

4. 必须肯定命题 Op 5.允许肯定命题  Pp   6.允许肯定命题 Pp

五、已知每组第一个命题为真,根据对当关系,指出其他三个命题正确与否

1. 已知 ① Pp 为真,则② Op 不定;③ O ﹁ p 为假;④ P ﹁ p 不定。

2. 已知 ① Op 为真,则② O ﹁ p 假;③ Pp 为真;④ P ﹁ p 假。

3. 已知 ① P ﹁ p 为真,则② Op 假;③ O ﹁ p 不定;④ Pp 不定。

Page 51: 第一章 pp.20-21

第九章 pp.267-273

一、简略分析下列议论是否违反逻辑规律的要求,如有,它违反了哪条逻辑规律的要求?1.违反矛盾律,“从来没人上去过”和“上去的人……”(即假定有人上去过)矛盾。2.违反同一律,“经验主义”和“经验”被混淆了。3. 不违反逻辑规律。看似违反排中律,但“禁止下棋”和“提倡下棋”并不是

矛盾关 系,而是反对关系,对互为反对关系的命题都加以否定,即不禁止下棋也不提 倡下棋,并不违反排中律。4. 不违反逻辑规律。看似违反排中律,但下棋中的赢和输不是矛盾关系,而是反 对关系,因此对二者都加以否定,并不违反排中律。5.违反矛盾律。“终于彻底解决”与“一小段还在加紧施工”矛盾。6.违反矛盾律。意见分歧,意味着这些意见之间有反对关系的命题,认为这些意 见都很正确,就是肯定具有反对关系的命题,这是违反矛盾律的。7. 不违反逻辑规律。尽管对“讽刺蜗牛”和“讽刺蚂蚁”都作了否定,但它们

二者只 是反对关系命题,不违反排中律。

Page 52: 第一章 pp.20-21

8.违反同一律。混淆了“这类事情的真实性”和“艺术的真实性”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请从同一律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金副厂长的回答违反同一律,有混淆(偷换)概念的错误。作为鼓励计划生育的政策,“一样分配”指的是“总量一样”;但金兑现时偷换成“人均一样”。2. 这个学生的说法混淆了概念。他把男婴和男人,女婴和女人混为一谈。事实上,由于自然的和社会的因素,使得某一时期的某个地区的存活的女人和女人的比例发生变化。由此不能否定男婴和女婴的出生比率。3.鲁苏混淆了“阶级性”和“思想性”;“文艺作品”和“自然景观(西湖)”;“外宾” 和“资产阶级”。转移论题:文艺有阶级性—文艺有思想性—文艺(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是隐晦曲折的—作品是有思想性的。4.智者用偷换概念的手法把这个青年弄得昏头昏脑。“你已经知道的东西”既指“你现在知道的东西”,又指“你当初就知道的东西”。若将时态加上,智者就不会得逞:“我学的是我现在已经知道的东西”。5.违反同一律。讲究“语言形式”和“形式主义”不是一回事。

Page 53: 第一章 pp.20-21

三、请指出下列命题中,哪些是互相矛盾的命题?1.  1 和 5 : p→q 和 p∧﹁ q             p∧﹁ q ≡ ﹁( p→

q ) 2.  2 和 6 : p q∨ 和﹁ p∧﹁ q         ﹁ p∧﹁ q ≡ ﹁( p∨

q )3.  3 和 8 : ﹁ p∨﹁ q 和 p q ∧         p q ≡ ∧ ﹁(﹁ p∨

﹁ q )4. 4 和 7 : p←q 和﹁ p q ∧        ﹁ p q ≡ ∧ ﹁( p←q )

5.  9 和 10 : p ←→ q 和( p∧﹁ q )∨(﹁ p q ∧ )              ( p∧﹁ q )∨(﹁ p q ∧ )≡ ﹁( p←→q )四、指出下列命题中,哪些是互相反对的命题?1 和 2  汤姆是英国人     和   汤姆是美国人1 和 6  汤姆是英国人     和   所有旅客都不是英国人2 和 5  汤姆是美国人     和   所有旅客都是英国人4 和 5  汤姆不是英国人    和   所有旅客都是英国人5 和 6  所有旅客都是英国人  和   所有旅客都不是英国人五、请运用矛盾律或排中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 A )甲违反矛盾律。“应该种小麦”与“不应该种小麦”互相矛盾。即 Op

和﹁ Op 是矛盾命题,同时断定,违反矛盾律的要求。

Page 54: 第一章 pp.20-21

五、请运用矛盾律或排中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B )乙违反排中律。既然甲说的“应该种小麦”与“不应该种小麦”互相矛

盾,  对它们同时加以否定,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C )乙的说法没有逻辑错误。因为丙和丁的说法是互相反对的命题,对二者  都否定,不违反排中律。2. 因为这个年轻人的设想的“万能溶液”与现实矛盾,不可能实现。“溶解一切物 品的溶液”与“(存在)放置这种溶液的器皿”(即至少有一个器皿不被这种溶 液溶解)互相矛盾。3. 甲是乙非。“铁水-铁块”和“铁块-铁水”涉及的不是同一块铁。乙混淆概念, 违反同一律。4. 对“用票房价值作为主要衡量标准”和“不用用票房价值作为主要衡量标准”这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都加以否定,违反排中律。5.若他给自己刮胡子,则他是一个自己刮胡子的人,依据规定,则他不给自己刮 胡子;若他不给自己刮胡子,则他是一个自己不刮胡子的人,依据规定,则该 理发师给他刮胡子,但该理发师就是他本人,因此,他给自己刮胡子。   (p→ ﹁ p) (∧ ﹁ p →p) 等值于  p ←→ ﹁ p 或 p →(p ∧﹁ p )

Page 55: 第一章 pp.20-21

6.存在自相矛盾的错误。既说大明通行宝钞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纸币”,又 说在此之前有了“真正的纸币”,矛盾。六、请从逻辑规律的角度,分析下面这篇短文中所存在的逻辑错误违反同一律:“主要矛盾”含混不清,把非主要矛盾也列在主要矛盾中;违反矛盾律:既认为夏洛克是资产阶级的代表,又认为他是封建贵族的代表;      前面说夏洛克和安东尼奥之间的矛盾是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后      又认为,他们的矛盾是资产阶级内部两种不同势力之间的矛盾;违反排中律:对“用现代的眼光去分析古典作品中的人物”和“不用现代的眼光去      分析古典作品中的人物”这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都加以否定

Page 56: 第一章 pp.20-21

第十章 pp.306-311

一、下列结论是否能借助完全归纳推理得出?1. 不能。    2. 能。    3. 不能。    4. 不能。    5. 能。二、下列各题中的结论是应用了哪一种归纳推理得出的?1 、 2全称归纳推理  3.典型归纳推理 4 、 6统计归纳推理   5.完全归纳推理  三、下列研究活动,应用了哪一种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得出了什么结论?1.应用差异法得出了“播送优美的音乐可使庄稼早熟和增产”的结论。2.应用差异法得出了“苍蝇(卵)是肉生蛆的原因”(蛆不是烂肉变成的)结论。3.应用共变法得出了“吸烟损害健康,减少寿命”的结论。4.应用契合法得出了“作物根有伸向养料的能力”的结论。5.应用差异法和共变法得出了“母亲的心跳声对婴儿有镇静作用”的结论。6.应用契合差异并用法得出了“绿色是光合作用的结果”的结论。7.应用契合法得出了“镭元素损伤皮肤”的结论。8.应用剩余法得出了“新矿石中7%的含量是新元素成分”的结论。9.应用差异法得出了“体虱是传染斑疹伤寒的媒介”的结论。10.应用共变法得出了“人工授粉可使向日葵增产”的结论。

Page 57: 第一章 pp.20-21

第十一章 pp.326-327

一、分析下列议论中包含的类比推理。指出其前提、结论和推理模式1. 在密封容器里,在风、雨、雷电等原始大气环境下,氢、氧、碳、氮等元素和甲烷、水,产生了氨基酸; 在生命的原始状态下,也有风、雨、雷电,氢、氧、碳、氮等元素和甲烷、水,所以,在生命的原始状态下,存在产生生命的条件。         A 有性质 a,b,c,d,e,f 等,又有x,         B 也有性质 a,b,c,d,e,f 等,        所以, B 也可能有x2.蝾螈的四肢与人的四肢有完全相同的机构、骨骼、肌肉等,它可再生四肢,不得癌症 所以,人也可能断肢再生,不得癌症。同上,用的是肯定类比。

Page 58: 第一章 pp.20-21

3. 人和青蛙都是动物,有四肢,蛙腿和人腿结构相似,都能产生很大的蹬力;青蛙游泳时的蹬夹动作费力小而做功大,所以,人的蛙泳也是动作费力小而做功大。同上,用的是肯定类比。

4.从木板的一端可以听到另一端传递的声音, 纸卷可以传递人胸部内的声音; 所以,用木棒可以听到从人的体内(心脏和肺部)传出的声音。同上,用的是肯定类比。

Page 59: 第一章 pp.20-21

第十二章 pp.343-345

一、下列这段议论陈述了哪几个假说?1.环境是有机体变异,而变异有遗传给它们的后代; 2.细胞原生质遗传假说;3.“ 自然选择”假说。二、指出下列中提出了什么假说?并分析其主要运用的逻辑推理是什么。提出了“人与海豚比类人猿更相近”的假说。运用了中性类比推理。  三、请根据以下材料,分析假说提出的一般步骤1. 根据令人惊异的现象,根据一般知识,提出初步假说:“蝙蝠有特别强的

视力; 2. 对该假说进行验证:如果蒙上它的眼睛,蝙蝠就会撞到障碍物,但它没有撞上障碍物。 3. 假说被否证或证伪。 4. 需要提出新的假说。四、分析在下例中是如何验证“鸽子利用地球磁场导航”这一假说的?用三次对照试验:差异法,表明地磁场的畸变影响鸽子的飞行方向;

Page 60: 第一章 pp.20-21

第十三章 pp.374-379

一、分析下列论证的结构,指出其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1.“ 所以”之前都是论据,“所以”之后是论题,论证方式是演绎论证,直接

论证。2. 所举的具体事例都是论据,“业余研究也能出第一流的科学成果和人才”

是论题,论证方式是归纳论证、直接论证。3. 论题是“从宏观……一定的结构”,论据是个具体的事例(但不包括问

句),论证方式是归纳论证、直接论证。4. 论题是“这些玻璃球……不少于 34 只”;论据是“如果……有矛盾”;论

证方式是间接论证中的反证法。5. 论题是“拉基雅不是凶手”;论据是“如果……开了枪”;论证方式是间接论证的反证法。二、指出下列论证有什么论据错误1. 理由虚假。“自然科学就是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是上层建筑”都是假

命题。2. 推不出。从四边形的特例矩形的内角和是 360 。,不能证明四边形内角和也

是。

Page 61: 第一章 pp.20-21

3. 推不出。考生的论证是三段论,违反了中项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斜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之和”两次出现均为肯定命题的谓项,不周延。

4. 推不出。甲的论证(所引用的规则)只能得出这个三段论是 AAA 式,但不一定是第一格。乙的论证前提虚假:“结论中不周延的项前提中也不周延”。

5. 要看这话是一句关于什么题材的话,若是关于数学的话,论证是合理的。6. 推不出。类比不当。学校是一个单位,奥运会不是一个单位的大会。7. 甲乙的论证都是推不出,以偏概全。样本太小。三、分析下列反驳的结构,指出其中被反驳的论题、用来反驳的论据和反驳的方法被反驳的论题:“还是杂文时代,还要鲁迅笔法”;用来反驳的论据:“鲁迅……乱用”(不包括问句);反驳的方法是:直接反驳,反驳论题

四、找出论题和论证方法论题:枇杷不是琵琶;论据:“若使……尽开花”;论证方式:反证法五、指出反驳中被反驳的论题和运用的反驳方法1.被反驳的论题:琴声在琴上;反驳方法:归谬法2.被反驳的论题:琴声在指头上;反驳方法:归谬法

Page 62: 第一章 pp.20-21

综合练习题  pp.380-381

一、推出 A 与 B 、 B 与 D 、 A 与 D 的外延关系并用欧拉图表示,写出推导过程。1.由( 3 )“ C 与 D 不相容”得出, C 与 D 为全异关系2.由( 1 )和1,得出 A 真包含于 B (否定后件式推理)3.由( 3 )“ B 与 D 相容”,得出“ B 与 D 不全异”4.由( 2 )和3,得出 B 真包含于 D (必要条件否定前件式推理)5.由2,4得出 A 真包含于 D

6.由2、4、5得出 A 与 B 、 B 与 D 、 A 与 D 的外延关系均为真包含于关系

已知(1) 如果 A 不真包含于 B ,那么 C 与 D 不全异(2) 只有 B 与 D全异, B 才不真包含于 D

(3)B 与 D 相容但 C 与 D 不相容

A

BD

C

Page 63: 第一章 pp.20-21

A

C

A

二、 A 与 C 有何关系?写出推导过程。用欧拉图表示 ABC 可能的关系1. ( 1 )和( 2 )得出,“有的 C 不是 A” (三段论第二格推理)2. 由1可得,“ C 不真包含于 A”

3. 由( 3 )和2得出,“ C 真包含 A” (充分条件否定后件式)4 . 由3可知, A 与 C 为真包含于关系。5. 由( 1 )得出, A 真包含于 B

A

CB

A A

CB

A

B

B A C

Page 64: 第一章 pp.20-21

三、谁是会计?谁是大学生?谁是战士?写出推导过程1. 由( 1 )得出,“ A 不是战士”2. 由( 2 )得出,“ B 不是大学生”3. 由( 3 )得出,“ C 不是大学生” 4. 由以上可知, A 是大学生(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5. 由( 1 ),( 2 )和 4 得出, B 不是战士(三段论第二格推理)所以, C 是战士

7. 由此得出: A 是大学生; B 是会计; C 是战士(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

A 是大学生,或 B 是大学生,或 C 是大学生B 不是大学生, C 不是大学生所以, A 是大学生

( 1 ) 战士的年龄不是大于 A 的年龄( 2 ) B 的年龄是大于 A 的年龄   所以, B 不是战士(的年龄)

A 是战士,或 B 是战士,或 C 是战士A 不是战士, B 不是战士所以, C 是战士

A 是会计,或 B 是会计,或 C 是会计A 不是会计, C 不是会计所以, B 是会计

Page 65: 第一章 pp.20-21

四、应挑选哪两个深入敌区?写出推导过程已知: (1) ﹁ B→ ﹁ A (2)C←B (3)D →E (4)A D ∨

1.A →B    (1), 假言易位推理2.B →C (2), 等值推理3. 假设 A   ( 4 )4.B 1,3,

5.C 2,4,

6. 假设 D (4)

7.E (3),6,

由此可知,当挑选 A去时,导致 ABC都要去,不符合派两个人去的条件;故只能派 D 和 E去。

→_

→_

→_

Page 66: 第一章 pp.20-21

五、 B 和 D 是否参加了自学考试?写出推导过程已知: (1)A B→∧ ﹁ C (2)B←D (3) A C ∧

1.C        (3),

2. ﹁( A B∧ ) (1),1 ,充分条件否定后件式3. ﹁ A∨﹁ B      2 ,等值推理4. A     (3)

5. ﹁ B    3,4, 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7. ﹁ D       (2),5, 必要条件否定前件式由此可知, BD都未参加自学考试

∧ -

∧ -

Page 67: 第一章 pp.20-21

六、 ABC谁是罪犯?写出推导过程破获 03 号案= P   A= A 是罪犯   B= B 是罪犯   C= C 是罪犯A 的供词是真的= A 说 B 不是罪犯为真= B 不是罪犯= ﹁ B   B 的供词是真的= B 与 C 是好朋友 =S   

已知: (1) P←A B C (2) ∧ ∧ ﹁ P (3) ﹁ A→ ﹁ B (4) ﹁ B→S (5) ﹁ S

1.B          (4), (5), 充分条件否定后件式2. A          (3),1 ,充分条件否定后件式3. ﹁( A B C ∧ ∧ )    (1),(2) ,必要条件否定前件式4. ﹁ A∨﹁ B∨﹁ C    3 ,等值式推理5. ﹁ C      1,2,4, 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由此可知, AB 是罪犯, C 不是罪犯。

Page 68: 第一章 pp.20-21

七、谁夺得冠军?写出推导过程已知 : (1) A B (2) ∨ ﹁ C → ﹁ D (3) ﹁ A 只有一种说法正确1.设 (1) 为真,则有 A B ∨ ; ﹁ ( ﹁ C → ﹁ D )= ﹁ C D ∧ ; A

得出 A 和 D都是冠军,不符合题意(冠军只有一个)2.设 (2) 为真,则有﹁ ( A B∨ ) = ﹁ A ∧﹁ B ; ﹁ C → ﹁ D ; A

出现矛盾, A , ﹁ A

3.设 (3) 为真,则有﹁( A B∨ ) = ﹁ A∧﹁ B ;﹁ ( ﹁ C → ﹁ D )=﹁ C

D ∧ ;﹁ A

可以看出, ﹁ A ,﹁ B , ﹁ C , D ,即 D 是冠军。 八、全班 46 名学生中有多少人会使用计算机?写出推导过程( 1 )和( 2 )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根据恰有一句真话,( 3 )为假。1.设( 1 )真,则( 2 )假=“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假= 64 人都会使用计算机,( 3 )假=“班长不会使用计算机”假=“班长会使用计算机”,一致。2. ( 2 )真,则( 1 )假=“有人会使用计算机”假= 64 人都不会使用计算机,( 3 )假=“班长不会使用计算机”假=“班长会使用计算机”,矛盾。所以,全班 64 名学生都会使用计算机。

Page 69: 第一章 pp.20-21

九、下列两句话是否正确?写出推导过程问: A : W 是乙队球迷=WAS2    B : W 不是甲队球迷 =WES1

甲队球迷= S1  乙队球迷= S2  穿黄色衣服= P1 穿白色衣服= P2

已知( 1) 所有甲队球迷都穿黄色运动服= S1AP1    (2) 所有乙队球迷都穿白色运动服= S2AP2

   (3)绝没有既穿白色运动服又穿黄色运动服的 =P1EP2

(4)W 是穿白色运动服的一个人= WAP2

1.   P1EP2   S1EP2

    S1AP1 WAP2

   S1EP2 WES1    即 B 是正确的。2.   S2AP2

   WAP2

WAS2     推理无效,即不能确定 A 是否正确。

Page 70: 第一章 pp.20-21

十、写出三段论的格与式已知 (1). 三段论有效; (2).大项在前提中周延; (3). 结论中不周延;1. 根据 (3) ,结论是肯定命题2. 根据 1 ,大前提和小前提前提均为肯定命题3. 根据( 2 )和 2 ,大前提是 PAM

4. 根据 2 和“中项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小前提是 MAS

5. 所以,根据三段论规则,结论是 SIP

   这个三段论是第四格的 AAI 式           PAM

          MAS

           S I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