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102年度「教學卓越獎」初審方案全文 fun科學在自強 · 學活動。fisher...

20
播下科學的種子~ Fun 科學在自強 「後山日先照」教學團隊 1 播下科學的種子~Fun 科學在自強 「後山日先照」教學團隊 壹、~~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一群老師的成長源於分享與對話,其中有苦澀、有甘甜; 後山孩子的成長則透過探索體驗,拓展他們的生命視野; 所有的故事就從後山的自強國中說起, 那是屬於我們的故事, 那些年、那些夢…… 過去的年代,老師上課總是選擇按照教科書的內容以傳統板書教學,就是希望能 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裡掌握到課本重點以節省上課時間,如此著重「知識」的記憶學 習,忽略自然科是強調「生活經驗」觀察的學科,常常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學生難 以深刻理解科學的基本原理及其與生活之間的關聯,使學生對於學習越來越不感興趣。 面對變動越來越快速的社會,傳統的課程發展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社會變遷的需 求。在九年一貫課程推動初期,教師團隊歷經教學現場的實際體會與領域會議上成員 的分享與對話,不斷呈現出孩子們失去學習動機、不知為何而學的問題,經過沉思、 反省與反覆的對話,我們感受到應該要改變的時候了!教育的變革,正是尋找新方向, 科學教育之目標係在學生心中播下科學種子,給每個學生機會,探索另一條快樂學習的路,發 揮科學教育的最大可能

Upload: others

Post on 09-Oct-2020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播下科學的種子~ Fun科學在自強 「後山日先照」教學團隊

    1

    播下科學的種子~Fun科學在自強

    「後山日先照」教學團隊

    壹、源~~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一群老師的成長源於分享與對話,其中有苦澀、有甘甜; 後山孩子的成長則透過探索體驗,拓展他們的生命視野; 所有的故事就從後山的自強國中說起, 那是屬於我們的故事, 那些年、那些夢……

    過去的年代,老師上課總是選擇按照教科書的內容以傳統板書教學,就是希望能

    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裡掌握到課本重點以節省上課時間,如此著重「知識」的記憶學

    習,忽略自然科是強調「生活經驗」觀察的學科,常常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學生難

    以深刻理解科學的基本原理及其與生活之間的關聯,使學生對於學習越來越不感興趣。

    面對變動越來越快速的社會,傳統的課程發展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社會變遷的需

    求。在九年一貫課程推動初期,教師團隊歷經教學現場的實際體會與領域會議上成員

    的分享與對話,不斷呈現出孩子們失去學習動機、不知為何而學的問題,經過沉思、

    反省與反覆的對話,我們感受到應該要改變的時候了!教育的變革,正是尋找新方向,科學教育之目標係在學生心中播下科學種子,給每個學生機會,探索另一條快樂學習的路,發

    揮科學教育的最大可能。

  • 播下科學的種子~ Fun科學在自強 「後山日先照」教學團隊

    2

    貳、緣~~從無到有的教學團隊歷程

    教學團隊發展的歷程猶如一粒種子落入土中, 因水土不服而蟄伏,待風吹雨淋改善土質後, 生根發芽、成長茁壯, 長成一株枝繁葉茂、綠葉成蔭的大樹; 學生得以在大樹下,手舞足蹈、歡呼歌唱, 也才能讓這緣分的種子散播地更廣、更遠 . . . . . .

    一、教學團隊發展歷程 本校於民國 84 年奉准創立,教師成員有經由介聘、來自他校具經驗豐富的資深教

    師,也有剛取得教師資格、年輕且具教學熱誠的初任教師。在這樣的背景下,學校文

    化雖充滿活力與多元,但卻在一波波教育改革下,風起雲湧正逢時......

    (一) 蟄伏期的「眾聲喧嘩」

    在創校初期,自然學習領域的教師雖然努力開啟孩子對科學的喜愛,將孩子教會、

    教好是大家一致的目標,但卻沒有一致的想法與做法。教學領域會議上彼此針鋒相對

    時有發生,但且能理性對話,口語紛爭僅止於討論桌上,由於教學上彼此自主,倒也

    相安無事。校園充斥這樣的氛圍,加上缺乏一個有效的領導者與共同的目標下,整個

    團隊猶如多頭馬車行進而無所適從,彼此的「眾聲喧嘩」,反而增進團隊成員瞭解其他

    人的性情與想法,為往後教學團隊的發展奠立基礎,播下科學教育的種子。

    (二) 萌芽期的「專業對話」

    本校藉由爭取成為「九年一貫課程」的試辦學校,當時教務主任扮演領頭羊的角

    色,率先帶領全校教師動起來,讓老師們有機緣重新檢視自己的教材內容,並進而發

    展屬於自強的校本課程【閱讀悅讀】與【科學探索】。

    本教學團隊有感於時勢所趨,教學不再是單打獨鬥的時代,有賴團隊成員間願意彼此

    捐棄成見,進行「專業對話」。當時我們身負研發【科學探索】課程的重任,雖然此時多數成員抱持著「消極的合作態度」,被動地開始著手設計屬於學校的校本課程,但科學教育

    卻自此萌芽。在理性的專業對話氣氛下,成員們開始認同這個團隊,也開始傾聽同儕的

    聲音,此時領域會議已悄悄地逐漸形塑為教學研究的學習型組織。我們相信:「方向

    對了,一切的努力就不會白費。」

    (三) 成長期的「探索體驗」

    自然學科畢竟不是一門易懂易學的課程,教學現場的實際體會與領域會議上成員

    的分享與對話,不斷呈現出孩子們失去學習動機、不知為何而學,「從學習逃走」的問

    題衍生,讓教學團隊憂心不已,決心要把孩子找回來。當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該如何扮

    演自己的角色,教學團隊試圖掙脫基測的枷鎖,以特色課程、活潑教學、以及多元評

    量等方式讓學校重新定位。沉思、反省與對話,提醒我們是應該要改變的時候了!就

    在這樣的自省自許下,團隊真的動起來了!在歷任的領域召集人承先啟後下,教學團隊開始規劃教師增能研習、成立教學夥伴社群、研發科學專題、發展多元實作評量,並建立段考

    審題制度。這個時期,團隊成員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透過「探索體驗」做更深層的教學

    研究,不僅充實了自我的專業知能,更有效地提昇教學的品質與效能。

  • 播下科學的種子~ Fun科學在自強 「後山日先照」教學團隊

    3

    (四) 茁壯期的「角色重塑」

    目前逐步展開的「十二年國教」政策,國中畢業生將至少有 75%以上的學生可透

    過免試入學。教學團隊再度面臨歷史的洪流,有了先前的教育變革,這回成員並不以

    此為懼,反而躬逢其盛,更清楚明白自己的定位而樂觀其成,我們從「消極的合作」演

    變成「積極的參與」。我們相信我們已有準備,我們的步伐要再加快,一種好的氛圍在

    團隊內激盪著……。

    現階段的教師角色需要重塑,教師要成為終身學習者,也要成為可以有助學生學

    習的促進者。就在教學團隊內在共同的價值、承諾與願景下,我們成立了「地球科學

    研究」、「海洋教育」、「能源教育」與「動手玩科學」等四個【花蓮縣教師學習社

    群】,以及屢獲教育部蔣偉寧部長賞識的「航空飛行社」與「機關王」等學生社團,

    藉由師生親自動手做與設計的過程中,增進其對科學與創造的態度及內涵。團隊成員

    們不斷突破自我超越,重視教師的自我實現與教學團隊的學習成長,促進科學理念的

    實踐,回饋應用於教學現場。科學教育的發展,有賴團隊的支援和資源,這樣才能使科學教育的根,紮得穩、長得更茁壯。

    二、打造陣容堅強的鐵三角教學團隊

    本校自然領域教師在經歷了「蟄伏→萌芽→成長→茁壯」等四個階段,成員間也從

    各自單打獨鬥到自發性組成教學團隊,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學習共同體」,這 17年來的辛

    酸與感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但萬事俱備,卻只欠東風,直到原來是我們的團隊

    教師~林杰鴻校長,在這一學年經校長遴

    選後,再度加入本校教學團隊,這回改扮

    演領頭羊的角色,補那臨門一腳,催生了

    這個以「行政-研發-教學」為主體的鐵三角,打造出陣容堅強、凝聚力十足的「後山

    日先照」教學團隊。緣分來了,也要有勇

    氣去接下那份「緣」,我們期待在後山播

    下科學的種子後,有一天也能站在山的另

    一頭開啟科學緣分的神秘面紗,讓它散播

    地更廣、更遠!誠如吳靜吉博士所言:「不要小看自己,人有無限可能;設立清楚目標,

    然後完成它。」

  • 播下科學的種子~ Fun科學在自強 「後山日先照」教學團隊

    4

    參、圓~~由下而上(bottom-up) 的方案發展歷程

    讓小圓的力量,凝聚成大圓;

    在地球的軌道上滾動,達到種子深耕、發芽,然後茁壯 . . . . .

    一、【前瞻】~方案發展的課程設計

    (一) 課程模式:

    本方案之課程發展,主要採用「由下而上」的課程發展任務,由參與教師負責主要的課

    程規劃,擺脫過去以行政人員為主導的模式。教師得以藉由相互對話討論的機制與平

    台,一起提升教師的課程意識、加強課程設計的專業知能、建立課程自主發展所需的

    專業自信。學校的願景和課程特色必須是成員共同的教育價值觀,形成的過程需要經

    過成員的共同思考、辯證討論形塑而成,教師在共識凝聚的過程中將會把教育的價值

    觀納入課程與教學的思考脈絡中,在進行課程的發展與設計時,就比較有方向可循、

    比較能掌握課程發展的重點,建構出可行性較高的課程方案。

    (二) 課程主軸:

    本課程方案之架構主軸主要可分為「資訊融入教學模組」、「創意發展教學模組」、

    「多元探索教學模組」與「適性輔導教學模組」等四大類,再依此教學模組實施不同

    的課程方案。

    (三) 課程發展歷程:

    本校由於承接當時「九年一貫課程」的試辦學校,教學團隊自民國 91年起身負【科

    學探索】課程的重任,於是本方案從「課程發展初探期」開始,緊接而來「課程融入形

    成期」,最後進入「課程分享推廣期」,期能逐步發展成為具特色的學校本位課程。

    教學團隊成員於領域會議進行專題

    分享。

    透過平等對話,幫助個人與團體的

    學習成長。

    東華大學劉瑩三教授為地球科學研究

    社群講解花蓮七星潭的岩石種類。

  • 播下科學的種子~ Fun科學在自強 「後山日先照」教學團隊

    5

  • 播下科學的種子~ Fun科學在自強 「後山日先照」教學團隊

    6

    二、【權變】~校本課程的核心概念

    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勢,已不再是發展一套標準的課程方案,作為老師教學的指南,而是以學生為本位,培養教師發展課程的專業能力,發展出適用於學生特殊需求的教學活動。Fisher (2005) 更指出,教學時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是很重要的。因此,學校本位的課程發展是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優先、以「學校」為主體,其最重要的精神是在落實:學生學習權、家長教育權與教師專業權的保障。其成功與否在於下列幾項關鍵因素: (一) 教師是未來課程發展的核心

    未來的教師不但有參與課程決定的權利,也有參與課程發展的義務。教師不但要統合家長的意見,擬訂教學的目標,更要將理想的課程轉化成可以實際運作的課程。在每間教室中,教師必須發揮聯結、調整、統合、評鑑與協助的功能。 (二) 提供學生參與課程規劃的機會

    教師雖然是課程發展的核心,但是學生才是學習的主角。學校教師應該將一些空

    白的時間留給學生,引導學生來一起建構班級的課程規劃。從學生的生活經驗與興趣引導學習,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角色應由主導者轉變為輔導者,學習權回歸到學生身上,理解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引導其進行探究和合作,在體驗中多元學習。 (三) 建構教學立即性的回饋機制

    教學是有計畫、有組織的系統性活動,從教學目標的設定、學生起點行為的分析、教學活動的安排及教學評量的實施等,都需要教師精心規劃設計,其中教學評量亦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其功能在於回饋給教師做為修訂教學的重要依據,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因此,學校應該善用回饋機制,促使教師將新的教學理論或教學模式實際應用於教學中。 (四) 應用正向的漣漪效應培養團隊願景

    以學校為本位課程發展的主角是「人」,而不是「教材」,唯有好的教學團隊,

    才能發揮最大的團體動力。我們以這樣正面的力量影響周遭互動的人,而發揮外在漣漪的作用,這樣一個漣漪接一個漣漪,不斷地讓這些具有正面能量的觀念在這個團隊中緩緩擴散,勇往直前、共創願景。

    三、【特色】~發展學校本位課程的 RDDA模式

    (一) 方案設計理念:

    方案教學設計強調「教」與「學」的互動過程,不僅強調學生自主性的學習,也

    不能忽略教師引導的角色。本校的「Fun科學在自強」方案課程即重視以學生為主體,

    以探究和實作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活動,強調手腦並用、活動導向、以及知能與態度為

    重等課題,兼顧相關的認知、技能與情意等方面的學習,才能符合時代所需。因此,

    本方案課程依循下列教育理念而設計:

    1. 強調五育並重的學習

    教師在設計任何課程教學活動時,應整合五育的精神,善用各種學習資源與情境,

    提供學生各種親身體驗的機會,進而達到全人教育的理想。

    2. 持續和學生不斷的對話

    愛因斯坦始終相信,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只是教學或

    實驗的技能,而提出問題或從新角度去看問題,都需要有創造性的想像力。身為科學

    教師,應要有不斷和學生對話的勇氣,也要有接受學生間互動對話的胸懷,因為唯有

    對話,才能激發思考,唯有對話,才能產生新問題,也唯有對話,真理才能浮現。

  • 播下科學的種子~ Fun科學在自強 「後山日先照」教學團隊

    7

    3. 師生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在本校的科學方案專業增能研習中,教學團隊和學生便都以學習者的身份出現,

    當師生共同面對知識時,雙方可以相互對話、交換意見,如此不但可增進學生學習,教師亦可由「教中學」。教師以這種「探究性學習」的方式,與學生一起共同學習、共同探究,引導學生和自己一起成為科學學習的主人,這樣就會激發學生更大的創造性和積極性,而教師也可藉此促進自身對專業知識的深入瞭解。

    4. 過程模式的課程設計

    由於過程模式允許學生自由與創作,著重教師教學過程與學生學習過程的經驗,

    強調探究、操作的過程與方法,而非預期的知識內容和學習結果。因此,本方案課程

    希望能提供學校及教師更多自主與彈性的空間,充分給予學生與教師發展的機會、體

    現賦權增能、以及適性揚才的發展。

    5. 自覺理念與價值澄清

    本校教學團隊以自覺的理念與價值的澄清為參照,經由持續不斷的實踐與反思來

    創新教學作為,並將研發的課程方案用來釐清理念、凝聚共識,以改善團隊成員教學

    創新與學生學習活化,進而提昇教學效能與學習成效。

    (二) 方案產出模式:

    本方案之課程發展係透過「RDDA 模式」,即「研究(Research)--發展(Development)--

    推廣(Diffusion)--採用(Adoption)」的四個步驟來進行方案設計,首先對教學目標及課程目

    標深度了解,再依目標選擇適合學生的教材,並且要盡量融合家長的期望、學生的需

    求與學校整體發展的目標,適切處理學生的個別差異來建構學習鷹架,設計有效的教

    學方法;同時,教師教學就須有學生學習,而學生學習就須有多元評量機制,並建立回饋

    機制據以調整課程的內容與難易度,方能進一步瞭解學生之學習成效。

    本校之學校本位課程【Fun科學在自強】方案內容設計如下:

  • 播下科學的種子~ Fun科學在自強 「後山日先照」教學團隊

    8

    (三) 方案課程架構圖:

    方案

    名稱

    課程

    主軸

    實施

    年級

    課程

    內容

    實施

    時間

    多元

    評量

    方式

    課程

    目標

    參與

    學生

    課程

    模式

    基本

    能力

  • 播下科學的種子~ Fun科學在自強 「後山日先照」教學團隊

    9

    (四) 方案課程實施內容:

    本方案課程設計主要因應學校本身的特色和學生的需要作為發展基礎,如此方能

    兼顧學校課程品質的提昇與方案的進行。以下就本校【科學探索】課程的七項方案逐

    一說明其課程內容:

    1. 課程設計理念:

    (1) 製作多媒體教材,運用圖照、影片或動畫來加深學習印象,改善傳統一成不變

    的教學方法。

    (2) 運用合作學習與創意教學策略,提升學生之學習興趣與增進學習表現。

    2. 創意教學課程設計:(以「生殖」及「遺傳」兩單元為例)

    生物課程中有部分學習內容,例如:「生殖」單元的細胞分裂、減數分裂的過程,

    以及「遺傳」單元的遺傳法則與基因、染色體等名詞,對七年級學生而言,過於抽象

    且不易觀察、內容複雜又難以理解。有鑑於此,為吸引學生喜愛這門科目,團隊教師

    們設法讓課程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因而改變教學與教材的呈現方式。

    3. 成果展現:

    經過教學團隊的努力,積極實施生物

    教學活化的科學教育方案後,從右圖的資

    料顯示:我們看到這三年來本校七年級的

    自然科段考全校平均值已逐年提高,可以

    得知透過多媒體創意教學策略之運用,融

    入於生物科教學,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成

    效。

    進行小組間的拼圖競賽,運用合作學習策略,讓學生於遊戲中學習,提昇學習意願與興趣,以達到教學目的。

    學生在「生殖」與「遺傳」的兩次心智圖作品。原本這位學生學習態度草率,創意聯想的學習筆記亦抓不到重點,透過創意教學方案後,其心智圖不但用色變活潑,內容也充實不少,對於重點的整理也能完整的呈現,充分展現學習成效。

    <方案一> 多媒體創意生物教學~七年級

  • 播下科學的種子~ Fun科學在自強 「後山日先照」教學團隊

    10

    1. 課程設計理念:

    (1) 藉由系統化的知識,體驗在地海洋文化、海洋生態和特色產業等。

    (2) 透過走動式的學習型態,養成學生負責任的態度,並鍛鍊健全體魄。

    (3) 培養學生主動求知、歸納知識、以及相互切磋學習等良好的學習態度。

    2. 創意教學課程設計:

    本校臨近名聞全台的七星潭海域,但大多數的學生對海洋的認識僅停留在遙遠、

    陌生、危險的觀念,無法了解自己與海洋之間是親近的、有關連性的。有鑑於此,教

    學團隊盼塑造一個「親海、知海、愛海」的教育情境,讓學生能親近海洋、認識海洋與熱

    愛海洋,便設計融入德、智、體、群、美五育的「東台灣海洋資源探究」課程,並舉辦海

    洋教育攝影比賽與展覽會活動,展現學習成效。

    3. 成果展現:

    本方案課程最後結合「海洋教育展覽會」活動,由七年級學生親自佈置會場、製

    作看板、展出學習單及攝影等優秀作品,並自行擔任解說員工作,充分發揮學以致用

    的能力。展覽會的舉辦成功地吸引全校師生與社區內家長、學童前來觀看,擴大學習

    層面。也引起平面媒體的採訪,肯定本校教學成效,深獲外界好評。

    在教材內容區提供豐富的海洋生物介紹,吸引相當多的家長、老師與學生前來參觀。

    在實際體驗區展示定置漁網模型,讓與會者流連忘返,直呼大開眼界、獲益良多。

    海洋教育博覽會中的所有看板解說義工皆由學生擔任,真可謂「最佳優質解說團隊」。

    <方案二> 東台灣海洋資源探究~七年級

  • 播下科學的種子~ Fun科學在自強 「後山日先照」教學團隊

    11

    1. 課程設計理念: (1) 提升學生數位科技的應用能力。 (2) 激發學生在攝影學習過程中,仔細觀察周遭環境,發現校園之美。 (3) 期望學生能藉此關心他人、關心我們的地球環境,以尊重、友愛的思維,傳達

    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4) 藉由作品的分享與欣賞,提昇視覺經驗及美感鑑賞力,發揮多元智慧的效能。

    2. 創意教學課程設計: 數位相機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3C產品,教學團隊於七年級的生活科技課程研

    發「數位之眼—透過鏡頭看世界」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可以認識數位相機的操作方式,瞭解照相機成像原理,並認識光圈和快門間的關係與運用,進而連結到八年級理化課程的光學成像原理。

    單元 單元名稱 課 程 內 容 大 綱 教學時間

    一 認識

    數位相機

    1.數位相機基本知識(成像原理、專有名詞) 2.介紹數位相機規格 3.學生分組:每 3~4 人一組,並選出組長,負責借用與保管數位相機、皮套、記憶卡

    4.準備 4 顆同廠牌規格 1600mAh 以上的鎳氫充電電池(不推薦鹼性電池,因其價格貴且不環保)

    一節課 (45分鐘)

    二 相機操作與 拍攝技巧

    1.數位相機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2.基本取景及構圖原理 3.練習並熟悉相機使用方法 4.說明風景、建築拍攝技巧

    一節課 (45分鐘)

    三 校園景觀或 建築實拍

    1.拍攝地點:①主建築 ②勵志館 ③操場 2.分組拍攝,並登記編號於紀錄紙上,每人拍攝 1-3張

    一節課 (45分鐘)

    四 攝影作品 評析

    1.評析班上同學拍攝之風景、建築作品 2.說明生態拍攝技巧

    一節課 (45分鐘)

    五 校園生態 實拍

    1.拍攝地點:①校門口園藝造景區 ②中琉公園 2.分組拍攝,並登記編號於紀錄紙上,每人拍攝 1-3張

    一節課 (45分鐘)

    六 攝影作品 分享與欣賞

    1.賞析班上同學拍攝之生態近拍作品。 2.欣賞各班學生之優秀作品。

    一節課 (45分鐘)

    多元評量方式 課堂學習表現、學生攝影作品

    3. 成果展現: (1) 學生攝影作品:

    校園景觀 http://redsea.zcjh.hlc.edu.tw/cpg/index.php?cat=14 生態近拍 http://redsea.zcjh.hlc.edu.tw/cpg/index.php?cat=15

    (2) 學生得獎作品:http://www.hlc.edu.tw/photo101

    蝸(刮)目相看

    101 年國中組校園采風類金獎作品 自強國中 805 陳君岳

    綻放異彩 校園采風類銀獎作品 自強國中 903 唐婉瑜

    樹之悲歌 校園采風類銅獎作品 自強國中 809 林兆鎧

    展現生命力 校園采風類優選作品 自強國中 804 黃聆萱

    凝視著同一個目標前進

    101 年國中組校外掠影類銅獎作品

    自強國中 908 林宛筠

    大自然懷裡的安全感 校外掠影類銅獎作品

    自強國中 905 沈昀姿

    生命 校外掠影類優選作品

    自強國中 809 林雨軒

    向 校外掠影類優選作品

    自強國中 808 王家緯

    <方案三> 數位之眼—透過鏡頭看世界~七年級

  • 播下科學的種子~ Fun科學在自強 「後山日先照」教學團隊

    12

    1. 課程設計理念:

    (1) 藉此課程讓自然科的學習內容更為前瞻而具體。

    (2) 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科技新知的興趣與能力。

    (3) 奠定未來科技發展的人才培育基礎。

    2. 創意教學課程設計:

    自 1990年代以後,人們逐漸重視奈米科技此新領域,有人預測它將是 21 世紀經

    濟的新希望,會讓我們的產業結構及生活型態發生重大的轉變,現今全球視奈米科技

    為下一次產業革命的關鍵技術,亦是下一階段製造工業的核心領域。因此,為增進學

    生瞭解與學習奈米科技新知的動機與興趣,並能有系統的學習奈米科技相關知識,教

    學團隊將奈米科技教育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教學內容從奈米科技的基礎知識到有趣

    的操作實驗,讓學生深切體認奈米科技的驚奇,並瞭解其為生活帶來種種便利。

    3. 成果展現:

    經議題融入自然課程實施後,團隊成員間透過不斷地對話、省思與回饋,方能專

    業成長。本方案亦參加「教育部德智體群美五育理念與實踐教材教法設計比賽」,榮

    獲全國優選佳績,並受教育部邀請拍攝成範例教學影片,深獲學生喜愛與家長好評。

    開學一陣子後這個班學生較愛講話,生活常規也較差,所以上起實驗課時教室秩序總難以控制;同學們雖然

    較活潑好動,但將奈米科技融入教學活動中,課堂反應卻較受歡迎,最後的作品成果倒也不差。換個角度講,多

    聽聽學生問的問題,讓他們彼此多討論互動又何嘗不是件好事呢?(100-10-06 教學省思札記)

    我很認同目前所實施的課程中,每人都能有一套教具可親自動手操作的理念,也很感謝東華大學能大力地提

    供材料支援,這樣的實際操作讓孩子更能心領神會。這樣的想法,也讓我自己深刻反思自己的自然課實驗,也應

    該排除萬難地讓孩子動手作,不能因為進度的壓力或實驗較難掌控等理由而剝奪了孩子作實驗的樂趣。(100-10-31

    教學省思札記)

    最快拼湊完巴克球的同學,竟然是平常最淘皮搗蛋的一組男生,看到他們平常不愛聽課懶洋洋的樣子,與今

    天認真努力研究巴克球的拼湊,真是天壤之別呀!(100-11-07 教學省思札記)

    回家後省思一下,或許在十二年國教後,空白課程彈性課程時間更多時,教學者要走得出課本與課程進度,

    應該多融入一點課外的教學題材,像我們的奈米課,不只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其實也可以讓學生多方涉獵知識、

    增加學習廣度。(100-12-07 教學省思札記)

    採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兩位學生互相討論,並正確做出巴克球模型。

    讓學生親手製作奈米雨傘,實際體會奈米科技為生活所帶來的便利。

    以奈米課程內容為主題的海報與漫畫比賽,除可以檢視教學成效外,亦能讓學生們發揮多元智慧。

    <方案四> 進入奈米的世界~八年級

  • 播下科學的種子~ Fun科學在自強 「後山日先照」教學團隊

    13

    1. 課程設計理念:

    (1) 藉此活化原本枯燥艱深的理化課程,引起學生學習的動力,增進教學成效。

    (2) 經由動手做的過程,讓學生擁有統整知識與運用的能力,進而提升科學知識的

    學習與探究能力。

    (3) 提昇教師專業知能與成長,有利於營造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育之校園氛圍。

    2. 創意教學課程設計:

    本方案課程主要於八、九年級每週一節的彈性課程中實施,係配合理化課程進度,

    設計適合且具創意的科學玩具融入於教學之中,希望透過多元化的教材內容,發掘學

    生潛能,進而讓學生愛上科學。

    3. 成果展現:

    本課程是航空飛行社、機關王、科展指導社等適性教育發展的基礎,經由彈性課

    程搭配自然學科領域的實施,可以讓有特殊性向的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展露頭

    角、發揮創意,成為本校極具特色的校本課程。 (1) 有效改善學生學習態度:

    學生在方案實施後,從學生的自然科學習態度調查表統計,我們得以瞭解孩子在

    「動手玩科學玩具」課程實施前後,其學習態度上已呈現大幅的改變:

    <方案五> 動手玩科學玩具~八、九年級

  • 播下科學的種子~ Fun科學在自強 「後山日先照」教學團隊

    14

    (2) 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從學生的自然科學習態度調查表統計,我們發現方案實施後學生對自然科的學習

    興趣大幅提升,且較傳統講授教學方式的學習成效為佳。

    其次,我們更從學生留下的隻字片語明白,未來這門「科學探索」將成為本校的

    特色課程之一。

    (3) 教師活化教學,自編校本課程教材:

    一位優質的教師除了要教學生紮實的知識外,也要能教導學生把知識轉化成日常

    生活的能力。因此,為引起學生學習的動力,同時活化原本枯燥艱深的理化課程,團

    隊成員於是共同參與,彼此激盪『動手玩科學玩具』之課程研發與設計,目前我們已

    自編「水的表面張力」、「聲音的形成」、「多變的聲音」、「吸管吹笛」、「自製

    好玩又好用的發聲樂器」、「光的反射-簡易萬花筒的製作」、「光的折射」、「針

    孔成像」、「燈泡式走馬燈」、「蠟燭式走馬燈」、「化學反應-會吹氣球的小蘇打

    粉」、「水中浮沉任我行」、「不可思議的平衡」、「氫氣飛彈」等14項科學探索教

    案設計,由於教學團隊的積極與努力,使得本校連續兩年來榮獲教育部的肯定,並提

    供「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育計畫」經費上的挹助。

    進行「水中打撞球」課程,讓孩子體會水能折射的奧妙。

    發揮團隊精神,由同組學生一起測試製作好的「轉不停陀螺」。

    同心協力研究「紙燈籠」的製作,並測試其放在燈泡上是否會旋轉。

    利用回收的廢棄光碟製作「線軸車」,落實環境教育。

    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讓進入水中的學生創意作品-兔寶寶衣服開始變色......

    最後,兔寶寶不只衣服顏色改變,牠也睡著了!此作品充份展現出學生的創意無限。

    (803-100080)

    (808-100234)

  • 播下科學的種子~ Fun科學在自強 「後山日先照」教學團隊

    15

    1. 課程設計理念:

    (1) 培養學生創造思考能力與問題解決的能力。

    (2) 培養學生服務社會,奉獻所學的公益精神。

    2. 社團活動內容:

    成立於民國92年的航空飛行社,利用每日午休、每週聯課活動、以及假日等時間,

    讓各年級對航空飛行有興趣的學生,藉由理論與實務操作、參觀訪問等課程進而提升

    航空知識,從基礎簡單的手擲飛機到操作高科技的無人飛行載具(UAV)等,教學團隊

    更鼓勵學生發展所學,將無人飛行載具系統應用於東部防災、環境保護、環境監測等各層面,並參與災區空照任務,培養學生「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服務精神。

    3. 成果展現:

    在蘇拉風災重創花蓮縣和中部落及 2012 年的蘇花公路大坍方後,利用無人飛機空

    拍蘇花路坍災情,引起聯合報、公視新聞網、台視、中視、華視、民視等數十家媒體

    的報導,並獲得教育部蔣偉寧部長及立法院蕭美琴委員等人親自蒞校給予師生極大的

    鼓勵與肯定。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報導 2013.01.09】花蓮縣自強國中航空社成員向教育部長蔣偉寧及立法委員蕭美琴等人介

    紹無人飛機的操控方式,蔣部長當場測試學生們可否在兩分鐘之內簡介這項研究活動,學生對答如流,一點也

    不怯場喔。立法委員蕭美琴看到這群航空社成員高興的說:我都是用學生們的照片作為立法院質詢資料,學生

    表現真的很好。指導老師於簡報時強調,他們著重孩子的學習表現與引發學生的興趣,航空社成員當中也有孩

    子擺脫不願上學的行為,因為社團而重拾學校生活,對老師來說教育意義重大。

    (資料來源:http://www.ner.gov.tw/index.php?act=culnews&code=view&ids=144836)

    蘇拉風災後,航空社師生前往崇德村

    災區現場,焦元昌主任正在指導學生

    架設無人飛行載具的地面導控站。

    七年級新生對航空社的無人飛行載

    具(UAV)很感興趣,由八年級學長教

    導學弟認識UAV的細部構造。

    利用聯課活動時間到操場以電腦設

    定無人飛行載具 (UAV)的飛行參

    數。

    <方案六> 遨遊天際的航空飛行社~七、八、九年級

  • 播下科學的種子~ Fun科學在自強 「後山日先照」教學團隊

    16

    1. 課程設計理念:

    (1) 提高學生對科學的思考力、創造力、與技術創新能力。

    (2) 培養學生樂於發現日常生活中問題,勇於動腦、動手來解決問題,進而激發學生

    對科學學習的興趣。

    2. 社團活動內容:

    成立於民國90年的科展指導社,利用每日的午休、放學後及假日等課餘時間,讓喜愛

    科學的學生,能有更多機會動手做實驗,編擬研究計畫,進而激發獨立研究之潛能。

    單元 單元名稱 單 元 內 容 教學時間

    一 有趣的科學實驗 藉由影片的觀賞,了解科學家如何設計實驗解決問題。 二節課

    (90分鐘)

    二 常用的資訊軟體 介紹

    介紹研究過程常用的 WORD、EXCEL 及 POWER POINT等軟體。

    六節課 (270分鐘)

    三 優良科展作品口頭 報告

    請學生自科學教育館網站下載過去全國科展參賽作品,經閱讀後製作成簡報檔,上台向同學分享作品內容與看法,並請同儕給予回饋與建議。

    十節課 (450分鐘)

    四 書面報告的格式 介紹科展作品書面報告的格式,並教導學生如何完成各章節的寫作。

    五節課 (225分鐘)

    五 研究主題報告

    請學生擬定自己的研究主題,並完成書面報告中動機、目的、器材與方法的寫作,並製作成簡報檔,上台向同學報告未來自己想要研究的內容與方向,並請同儕給予回饋與建議。

    四節課 (180分鐘)

    六 擬定研究經費概算 請學生擬定自己的研究經費概算,並製作成簡報檔,上台向同學報告研究的經費概算,並請同儕給予回饋與建議。

    四節課 (180分鐘)

    七 進行實驗與進度 報告

    請學生利用課餘時間進行實驗,於每週五辦理進度報告,將實驗的進度與困境製作成簡報檔,上台向同學分享,並請同儕給予回饋與建議。

    不限時程

    八 科展作品說明書的 寫作與口頭報告

    請已完成實驗的學生利用課餘時間撰寫作品說明書,於每週五辦理口頭報告,請學生將作品說明書的內容,製作成簡報檔,上台向同學報告,並請同儕給予回饋與建議。

    不限時程

    中 程 目 標 參加花蓮縣科展比賽

    終 極 目 標 取得花蓮縣代表權參加全國科展競賽

    多元評量方式 簡報檔製作情形、口頭報告、實驗態度與科學精神、呈現作品說明書、參與校外科展比賽

    3. 成果展現:

    深耕科學教育使得本校科展成績斐然,獲花蓮縣第50屆科展榮獲化學科第一名、

    生活與應用科學科第二名、生物科第三名、全縣團體組第三名;花蓮縣第51屆科展地

    球科學科第二名、物理科佳作、生物科佳作、花蓮縣第52屆科展,生物科第二名、地

    球科學科第二名、物理科第三名、化學科佳作,全縣團體組第二名。

    做科展的這三年,天天都很開心,雖然很辛苦,但是這之中我們學到了如何溝通化解爭執,如何將實驗結果解釋得能讓人接受,最重要的是,我們學會了合作,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瓶頸,但是成功後得到的成就感卻是無限的﹗ (第 15 屆畢業生 904-098134)

    三年得到的不只是研究的成果,更是和夥伴間的友情。歡樂,是這裡的主要產品,主要學到的是實驗的精神,其他實驗用具使用方法都只是次之。實驗,一個探索真理、一個探索原則的過程,它的精神就在於要如何的發現問題。發現問題,在尋找答案的過程,雖然不一定是甘甜的,卻可以甘之如飴。(第 15 屆畢業生 907-098207)

    在實驗過程中有血有淚,甚至想過放棄,但因秉持一份對科學的熱情與執著才能堅持到現在,雖然過程中發生一些令人難過的事情,但也讓我因此茁壯。感謝三年來老師團隊辛苦認真的指導付出,我從中學到的科學知識與做學問的態度,是國中三年最大的收穫。 (第 15 屆畢業生 912-098400)

    介紹科展作品書面報告的格式,並教導學生如何完成各章節的寫作。

    學校實驗室器材簡陋,學生只好到東華大學借精密儀器操作。

    儘管需要在夜間上山調查,孩子們仍然要堅毅地完成每一次的任務。

    <方案七> 有趣的科學實驗 → 科展指導社~七、八、九年級

  • 播下科學的種子~ Fun科學在自強 「後山日先照」教學團隊

    17

    四、【績效】~~方案實施的成果展現 知識要有系統才會有力量,若知識沒有經過整理,就容易流於片斷的訊息。本校

    科學教育之方案課程經由教學團隊長期的深耕、播種,終見發芽、成長而茁壯,辛苦

    終究是有代價的,含淚播種者,必含笑獲享收成。

    (一) 增進教師專業知能

    教學團隊創新研發、共同研擬本方案課程,多年來的努力獲得教育部「未來想像

    與創意人才培育計畫」經費補助,每月邀請學有專精的科教老師演示,藉由觀察與教

    師分享,提升教師創新教學能力,並靈活運用科學實驗融入於課程中,加深教學的廣

    度,讓孩子更具有學習動機,以提升方案課程在未來的永續推廣。

    外聘蔡振明老師到本校指導團隊成員完成氫氣槍的製作。

    教育部蔣偉寧部長、立法院蕭美琴委員及東華大學吳茂昆校長等人專程蒞校給予航空飛行社師生肯定。

    榮獲教育部五育理念與實踐徵選比賽優選,由次長陳益興親自頒獎。

    (二) 培養學生多元能力

    學校進行課程與教學的創新,引進各種開放式課程,讓學習的方式也可以更有彈

    性,得以培養學生的多元能力,讓學生適性發展、激發潛能,成就每一個孩子,並開

    啟孩子的無限可能。以下是學生在上完方案課程後所分享的學習心得: 我們從上學期開始上科探課,其中最有印象的是蘇打火山和竹筒炮。蘇打火山之前只有在電視上看過,但都

    不知道它為什麼會冒泡泡,上了這堂課之後才學到是酸鹼中和的原理;竹筒炮是用電土加水點火,再利用竹子做共鳴箱而發出巨響。有些果農會用電土來做催熟的動作,我們學到如果電土著火了,不可以用水滅火。這些生活常識課本常常沒教,而且經過自己動手做,可以更加深自己印象,也讓我們對自然領域更有興趣。 (807-100192)

    在國中三年裡,讓我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奈米教育」了吧!從一開始我們連奈米是什麼都不知道,到後來對奈米有了深入的了解;課程裡我們自己動手做「巴克球」,也親自體驗了奈米傘的製作,比起死板板的課本,學習起來多了一份樂趣。上了高中,還是有相關奈米的課程,別人只能看著課本、死背那些難懂的數字和文字,我卻能以我親身經驗來回答考題。在自強國中這些特別的課程,總讓我難以忘懷,希望學弟妹們都能用心去體會老師們的用心良苦,好好把握這些別人沒能擁有的資源。 (第 15 屆畢業生 901-098011)

    本校航空社師生組成「無人飛機勘災小組」前進災區,拍攝到整個災區的高解析度數位影像。

    進行課程與教學的創新後,孩子們對外比賽成績明顯進步。

    學生參加海洋教育攝影比賽第一名作品。(910 黃立諭)

  • 播下科學的種子~ Fun科學在自強 「後山日先照」教學團隊

    18

    這些年來,我們積極研發各項科學方案課程,希望能培養學生多元能力,以符應

    十二國教適性揚才。從學生在「科學展覽」、「議題競賽」、「創意競賽」、「攝影比賽」、

    「航空飛行器競賽」等方面的傑出表現,皆能見識到孩子們多元、優質的軟實力:

    (三) 達到班級經營效能

    1. 推動科普閱讀:以「晨間閱讀」取代早自習考試,鼓勵學生閱讀課外讀物。

    (1) 培養閱讀的習慣:經由教師的指導,讓孩子能發現閱讀的樂趣,並分享閱讀的

    快樂,經由同儕的共同討論及分享來深化科普閱讀,並提昇閱讀的能力,使閱

    讀成為一種習慣,方能回歸「學習的本質」,深化學習的內涵。

    (2) 養成獨立思考的態度:經由科普書籍的閱讀激發孩子主動發現問題,學會蒐

    集、整合、運用資訊,培養獨立思考與研究的能力,更能形塑優質的班級氣氛。

    2. 培訓科學志工:鼓勵學生學會安排課餘時間,從事科學志工服務學習等活動。

    (1) 培養做事的能力:經由教師的指導,讓孩子在擔任志工時,學習如何親自動手

    整理實驗室器材,由工作中體會經驗,獲得與生活密切有關之能力,這是正美

    國教育哲學家杜威所稱的「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

    (2) 發展全人教育:推廣學校志工服務,協助校務正常發展,培養志工自我肯定,

    激發愛校的情懷,產生對學校人、事、物、地的尊重與關懷。

    教師影印科普書籍的部分章節實施班級晨間共讀,再做分享與討論。

    實驗室志工將午餐所丟棄的多多空瓶回收,並清洗乾淨,可讓學長姊們再利用做科學玩具。

    科探課程培養孩子們溝通協調、以及與人相處的能力,有助於塑優質的班級氛圍。

  • 播下科學的種子~ Fun科學在自強 「後山日先照」教學團隊

    19

    (四) 提升家長的認同感

    近幾年來本校實施議題性課程與創意教學有成,在四年前,一位非本校學區的學

    術性向資賦優異學生,於國小求學階段接受數學單科加速學習輔導方案,在小五升小

    六時,需要尋找適合的國中端來配合教育處特教科提出的特殊輔導計畫需求,這位家

    長考量本校在近幾年的辦學績效卓越,無論是基測排名或縣內科展成績都是名列前

    茅,再加上自然學科領域的教學也頗受推崇,且經常承辦全縣資優區域方案的科學活

    動。於是透過教育處特教科的幫忙,請求本校協助學生的數理資優教育重擔! 孩子於小六期間,每天自國小到自強國中上一堂數學課程,老師們除了給予常規的數理學習以外,還多增

    加了許多課外研讀資料,也提醒孩子要多參與國中階段的科學活動,例如:「航空資優教育課程」。學生接受自強國中老師的輔導後,通過全科跳級檢定,直升八年級,並開始接受自強國中安排的「科展指導社」,特聘東華大學以及花蓮高中自然領域資優教育的資深老師來輔導學生。另外,孩子也參加學校的「海洋教育」課程,對於東海岸特殊地形和海洋資源有了更深層的認識,對於地球科學的知識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學校無論是在課程上的安排、以及學生學習成效都是非常盡心盡力!現在孩子上了高中,在高手如雲的花中數資班,自強國中的孩子們各個表現優異,國中階段的自然科學教育實在功不可沒、值得肯定!(第 15 屆畢業生 907-098452 家長)

    每每孩子回家和家長分享在校的所見所聞,家長無不感到驚奇,紛紛肯定學校教

    學的用心。當少子化的衝擊,影響各校面臨減班的壓力時,本校不減反增,目前教育

    處已核定 102 新學年度的新生班級數將再增設一班,這足以顯示學校在發展這一系

    「Fun 科學在自強」的方案課程,已深深擄獲家長對學校的支持與認同,願意將孩子

    送至本校就讀。 我的小孩個性比較活潑、好動,他剛上國中的時候,我還滿擔心他的,很怕他沒有辦法適應國中整天坐著

    上課或考試的日子,經過這一年半下年,我的擔心現在變成是放心,我覺得他的學校生活是滿多元的,很高興校長對這一塊也很重視,像科學實驗課程方面,都會讓孩子實際去操作,孩子回家來反應上課很有趣,收穫很大。(805-100330 家長)

    我的孩子從小就喜歡汽車、飛機方面的東西,也常會蒐集一些資料,剛好他來讀自強國中,正好又有這個「航空社團」,而這個正是他的興趣,來這裡可以跟著主任、老師們學到許多專門的知識、技術,像前幾天得到航空技術學院捐贈的模型飛機,這是老師給他們去空拍後的獎勵,他回家後好高興;而姊姊的學校地理課老師與他們分享,講到弟弟他們去空拍的事情,說到這不光是專業的大學,他們有專業的器材去做這些事情,像我們這種窮僻壤的小地方,只有國中生也可以做這種愛鄉服務。我覺得這種付出,對小孩來說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809-100262 家長)

    (五) 增加學校能見度

    方案實施後,不但結合實務與理論的經驗,讓孩子習得解決問題的能力,本學年

    更進一步融入公共議題,引導孩子能適時關懷生活周遭的環境保護與水土保持工作,

    以孕育孩子的環保意識、涵養孩子的鄉土情懷。這些課程經由媒體大量的報導,不但增加

    了學校的能見度,也讓家長及社區更充分了解學校的辦學理念及教師團隊的用心。

    大紀元:自強營造創意校園 啟發學習動機 中央社:公路局洽自強國中 空拍災情 教育廣播電台:自強國中航空社蘇花坍方最新航照曝光,社團活化學生興趣,老師辛苦有代價;教育部長親自下鄉鼓勵自強國中航空社學生樂

    聯合報、更生日報、東方報…等平面媒體:自強國中航空社 學以致用收穫多無人飛機空拍蘇花坍驚現崩塌全貌 公視新聞網、台視、中視、華視、民視、中天、大愛電視台…等電視媒體:國中師生用遙控機 空拍蘇花坍方點

    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育課程,皆由師生共同參與、共同成長。

    每年針對八年級學生辦理「科學智慧王知識競賽」,活動新穎有趣。

    2012年首度參加東區機關王觀摩賽,榮獲國中組第一名。

  • 播下科學的種子~ Fun科學在自強 「後山日先照」教學團隊

    20

    肆、源緣圓~~展望未來 人生有許多種選擇,在心田埋下一顆種子 給它一個名字 叫做 ~希望~~ 而這希望的種子已在後山的角落 枝繁葉茂、綠葉成蔭 未來的歲月,人們期待著 這「科學」的種子將散播地更廣、更遠 . . . . . .

    在教育改革的風潮中,賦予典範生命力的結構正逐漸浮現,但是如果沒有技藝精

    湛的「建築師」,將這些結構整合成一個統整的系統,以支持新典範的到來,那麼這

    些結構仍將停留在各自為政的現狀中(Wilson & Daviss,蕭昭君譯,1997)。因此,

    本方案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教師為了使學生能夠得到最大的學習效果,依據科學

    教育理論規劃多樣性的學習活動,並以適當方法指導學生參與各項課程,營造有利於

    學生的學習環境,方能有效輔導學生適性發展,以拓展學習新視野。

    展望未來,我們這一群來自後山的教學團隊,猶如「後山日先照」,期盼讓這「科

    學」的種子從學校推廣到社區,在地深耕後,進而散播到台灣各個角落,甚至邁向國

    際。

    (一) 連結社區,發展學校策略聯盟:

    基於資源共享,發揮「母雞帶小雞」的互助合作的精神,連結本校鄰近數個社區

    的學校,共同組成「Fun 科學在花蓮策略聯盟」,分享過去本校實施科學方案課程的成

    果。誠如嚴長壽所言:「教育應該不一樣」。因應十二年國教的到來,特別是在規劃寒、

    暑期輔導課,它將取代傳統的學科重點複習方式,而改採「科學營」為主題的活動來

    設計課程,邀請鄰近學校的師生共同參與,採取「師對師、生對生」,希望透過這些多

    元化的課程設計,讓師生皆能從體驗中學習,重新找回「教與學」的樂趣,共同建構一個

    樂於創新、勇於想像、不斷思考的校園環境。

    (二) 透過「教室連結(CC)」,建立永續的國際夥伴關係:

    配合本縣教育處與英國文化協會,結合英國 Cumbria 郡的姐妹學校,建置網路社

    群分享平台,將成果與台灣及英國等所有參與方案的學校教師做經驗交流與分享,激

    發更多創意教學的火花。愛因斯坦說:「知識始於驚奇!」科學探索課程本身就是一門趣

    味性很強的課程,再加上動手做的體驗活動,可以克服國際語言溝通的障礙。期許未來除了

    拓展交流的深度與廣度外,經由大家共同研究,深化知識學習內容,培養教師探究的

    能力,改善課程與教學。同時,藉由環境中人、事、地、物的互動,開拓、延伸學習

    場域,更能擴大教學夥伴學習社群,進而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以創造課程的新價值。

    『Fun 科學在自強』的方案課程主要「源」自孩子的需求,經過這十多年師生的對

    話與構思,將科學的理論過渡到實務的操作,讓科學與孩子結「緣」,也「圓」了科學種

    子在自強的校園中滋長的夢想,我們將繼續努力,讓小圓的力量,凝聚成大圓,最後能

    成為台灣後山的領頭羊,讓更多的孩子受惠,更讓科學的夢想種子散播地更廣、更

    遠......

    一顆不起眼的種子,埋藏在後山

    的泥土中,萌芽生長迄今已 17 年,

    今日終於看見它茁壯、成蔭。我們相

    信未來這棵大樹將會持續壯大,繼續

    庇蔭著孩童外,也將開出燦爛的花

    朵,耀眼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