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98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Upload: phyllis-warren

Post on 02-Jan-2016

14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6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土地需求量预测 :是指对一定地区、一定规划区内各业 用地规模和动态变化 所进行的 测算 。为协调产业间用地矛盾、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依据。. 第一节 人口预测. 人口预测 :是指对规划末期年度总人口及其结构的估算。 一、部门预测法 就是利用计划生育主管部门人口发展规划预测的成果。 预测数据可靠且易于获得 。 用计划生育主管部门预测的总人口数量作为 总控制指标 ,在一定时期的总城市化水平下,对城镇非农业人口进行预测,总人口控制指标减去城镇非农业人口,即为农业人口。. 例: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PP56-9256-92

土地需求量预测土地需求量预测:是指对一定地区、一定:是指对一定地区、一定规划区内各业规划区内各业用地规模和动态变化用地规模和动态变化所进所进行的行的测算测算。为协调产业间用地矛盾、编制。为协调产业间用地矛盾、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依据。

Page 2: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第一节 人口预测第一节 人口预测•人口预测人口预测:是指对规划末期年度总人口及其结:是指对规划末期年度总人口及其结

构的估算。 构的估算。 一、部门预测法一、部门预测法

• 就是利用计划生育主管部门人口发展规划预测就是利用计划生育主管部门人口发展规划预测的成果。的成果。预测数据可靠且易于获得预测数据可靠且易于获得。。

•用计划生育主管部门预测的总人口数量作为用计划生育主管部门预测的总人口数量作为总总控制指标控制指标,在一定时期的总城市化水平下,对,在一定时期的总城市化水平下,对城镇非农业人口进行预测,总人口控制指标减城镇非农业人口进行预测,总人口控制指标减去城镇非农业人口,即为农业人口。去城镇非农业人口,即为农业人口。

Page 3: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例:例:• 绵阳市绵阳市 19951995 年,全市总人口年,全市总人口 506.65506.65 万人,按照国家有关万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绵阳市计划生育主管部门预测未来人口的总数为:规定,绵阳市计划生育主管部门预测未来人口的总数为: 20002000 年 :年 : 535.14 535.14 万人 万人 20102010 年 :年 : 597.00597.00 万人万人

若城市化水平若城市化水平 20002000 年按年按 20%20% 计,计, 20102010 年按年按 35%35% 计计 ::• ① ① 20002000 年城镇总人口为年城镇总人口为 535.14×20%=107.03535.14×20%=107.03 万人,农万人,农

业人口:业人口: 428.11428.11 万人;万人; 20102010 年城镇总人口为年城镇总人口为 597.00 597.00 ×× 35%=208.95 35%=208.95 万人, 农业万人, 农业

人口:人口: 388.05388.05 万人。万人。• ② ② 又据多年统计资料分析,绵阳城市人口为:又据多年统计资料分析,绵阳城市人口为:

20002000 年:年: 107.03 107.03 ×× 45%45%=48.2=48.2 万人,加上同期规划万人,加上同期规划 区农村人口区农村人口 1515 万人,则万人,则 20002000 年绵阳城规划区总人口约为年绵阳城规划区总人口约为 6565 万人;万人; 20102010 年:年: 208.95 208.95 ×× 45%=94.0 45%=94.0 万人,加上同期规划区万人,加上同期规划区 农村人口农村人口 1515 万人,则绵阳城规划区总人口为万人,则绵阳城规划区总人口为 110110 万人。万人。

Page 4: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二、自然增长法二、自然增长法 • 以现有总人口为基数,通过预测期内人口的自然增长以现有总人口为基数,通过预测期内人口的自然增长

和机械增长,确定预测末期的总人口数和机械增长,确定预测末期的总人口数,常用的公式,常用的公式有: 有:

P=N(1+R)P=N(1+R)nn P=N(1+R)P=N(1+R)nn+G+G 式中 : 式中 : P —P — 预测人口数; 预测人口数; N—N— 人口现状数字;人口现状数字; R —R — 人口增长率; 人口增长率; n—n— 预测年限;预测年限; G—G— 人口机械增长数(迁入与迁出之间的差数)。人口机械增长数(迁入与迁出之间的差数)。这里:人口增长率(这里:人口增长率( RR )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增长数与人口总)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增长数与人口总数之比。可以通过历年的人口统计资料按下式计算。数之比。可以通过历年的人口统计资料按下式计算。 R= -1R= -1

式中: 式中: PP00—— 某一阶段末人口总数;某一阶段末人口总数; NN00—— 某一阶段初人口总数; 某一阶段初人口总数; m—m— 该阶段的年数该阶段的年数

mN

P

0

0

Page 5: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例:例: 某县某县 19861986 年人口总数为年人口总数为 17.417.4 万人,万人, 19961996 年为年为 2020 万人,则:万人,则:

R= -1=1.014-1=0.014R= -1=1.014-1=0.014 若计算城市人口变化,若计算城市人口变化, RR 可按下式计算:可按下式计算: 例:例:绵阳城市,绵阳城市, 19951995 年为年为 34.0634.06 万人;万人; 20102010 年人口自然增年人口自然增

长率为长率为 11 ‰ 11 ‰ ;机械迁入为;机械迁入为 40‰40‰ ;市郊农转非转城市为;市郊农转非转城市为 35‰35‰ 。。 则则 R=0.011+0.04+0.035R=0.011+0.04+0.035 ,, 那么:那么: 20002000 年城市人口为年城市人口为 34.06×(1+0.011+0.04+0.035)34.06×(1+0.011+0.04+0.035)55 =5 =5

1.51.5 万人万人 20102010 年城市人口为年城市人口为 34.06×(1+0.011+0.04+0.035)34.06×(1+0.011+0.04+0.035)1155 =117. =117.

44 万人万人

10

4.17

20

Page 6: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三、回归方程法三、回归方程法 此方法目前不仅广泛适用于未来人口规模,也广泛适用此方法目前不仅广泛适用于未来人口规模,也广泛适用

于土地需求量预测。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是一元回归,于土地需求量预测。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是一元回归,也可以是多元回归。也可以是多元回归。

• 一元回归(趋势预测法)一元回归(趋势预测法) 已知某县已知某县 1949—19961949—1996 年的人口统计数,若人年的人口统计数,若人

口与时间呈线性关系,即建立线型,再代入口与时间呈线性关系,即建立线型,再代入 xx(( 时间时间 t)t) ,即可推算出未来人口的数量。,即可推算出未来人口的数量。

11 )直线性:)直线性:22 )指数曲线:)指数曲线:33 )二次抛物线:)二次抛物线:44 )三次以上多项式型: …)三次以上多项式型: …此外,还可有:双曲线型;此外,还可有:双曲线型; 幂指数型:幂指数型:

bxay ˆbaxy ˆ

221ˆ xbxbay

33

221ˆ xbxbxbay m

m xb

)/(ˆ xbay baxy ˆ

Page 7: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四、人口性别构成预测四、人口性别构成预测

• 性别预测在国际上习惯用男婴占性别预测在国际上习惯用男婴占 52%52% ,女婴,女婴占占 48%48% 的比例。的比例。

• 我国有关资料也基本相似,因而,在计算出总我国有关资料也基本相似,因而,在计算出总人口后,采用这一比例对预测区男女比例进行人口后,采用这一比例对预测区男女比例进行计算。计算。

Page 8: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第二节 土地需求量预测第二节 土地需求量预测一、内容一、内容

• 包括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两个方面:包括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两个方面: 其中:①其中:①农业用地农业用地:: 耕地、园地、牧草地、林地及水产养殖用地。耕地、园地、牧草地、林地及水产养殖用地。

② ② 建设用地建设用地:: 11 ))按类型按类型:可分城乡居民用地、工业用地、:可分城乡居民用地、工业用地、

矿业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用地、风景旅游矿业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用地、风景旅游区用地、军事用地等。区用地、军事用地等。

22 ))按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体制按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体制:可分为农业:可分为农业建设用地和非农建设用地。非农建设用地又可细建设用地和非农建设用地。非农建设用地又可细分为:国家建设用地、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个人分为:国家建设用地、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个人建设用地。建设用地。

Page 9: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二、方法二、方法 当今世界关于预测的方法多达当今世界关于预测的方法多达 200200 余种,最常用的余种,最常用的

也有十几种。 也有十几种。 (一)耕地需求量预测(一)耕地需求量预测

回归预测法回归预测法 (( 参见人口预测部分参见人口预测部分 ) )

(( 11 )耕地变化与时间)耕地变化与时间 (t)(t) 单因素的回归关系单因素的回归关系 (( 趋趋势外推法势外推法 )) 可以是直线型、指数型、二次抛物型、可以是直线型、指数型、二次抛物型、三次以上多项式型等多种类型。三次以上多项式型等多种类型。

(( 22 )耕地变化与多种因素)耕地变化与多种因素 (x(x11 、、 xx22……x……xmm)) 的的回归关系回归关系 (( 多元回归多元回归 )) 。。

Page 10: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根据农作物产品需求量和农作耕地单产预测根据农作物产品需求量和农作耕地单产预测 即:即: C=∑DC=∑Dii/A/Aii (i=1 (i=1 ,, 22 ,, 3……n)3……n)

• 式中: 式中: C—C— 规划目标年耕地需求量;规划目标年耕地需求量; Di—Di— 第第 i i 种农作物产品需求量;种农作物产品需求量; Ai—Ai— 第第 i i 种农作物耕地单产种农作物耕地单产

• 其中:其中: DDii ,即各类农作物,即各类农作物 (( 水稻、小麦……水稻、小麦…… )) 产品需求量可通产品需求量可通过两个途径求得过两个途径求得 :①:① 当地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或农业发展规划当地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或农业发展规划中规定的总产指标;②根据规划总人口数、人均需求量和当地中规定的总产指标;②根据规划总人口数、人均需求量和当地其它主要需求量其它主要需求量 (( 工业用粮等工业用粮等 )) 及国家订购任务来确定。及国家订购任务来确定。

AAii ,各类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可按回归方法预测。,各类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可按回归方法预测。 耕地预测应注意:耕地预测应注意:• ①① 防止因统计资料不实防止因统计资料不实 (( 耕地统计数比实际面积小耕地统计数比实际面积小 )) 而形成单而形成单

产偏高的现象。产偏高的现象。• ②② 与人口预测一样,要留有余地,宁可把预测值定得低一点,与人口预测一样,要留有余地,宁可把预测值定得低一点,

使推算的耕地需求量切实可靠。使推算的耕地需求量切实可靠。

Page 11: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量预测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量预测 人口用地定额指标法人口用地定额指标法: : Z=CXJZ=CXJ11+NXJ+NXJ22

• 式中:式中: Z——Z—— 规划目标年居民点占地面积 规划目标年居民点占地面积 CC 、、 N——N—— 分别为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数量 分别为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数量 JJ11 、、 JJ22———— 分别为城镇和农村人均用地定额指标分别为城镇和农村人均用地定额指标

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预测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预测 : : Z=HZ=H (( 1+K1+K ))• 式中:式中: Z——Z—— 规划区新增农村居民用地面积;规划区新增农村居民用地面积; H——H—— 规划期农村个人建房用地面积;规划期农村个人建房用地面积; K——K—— 公路、道路和乡镇生产建房占地系数,一般为公路、道路和乡镇生产建房占地系数,一般为 0.3~0.60.3~0.6

规划期间个人建房用地面积规划期间个人建房用地面积:: H=(N/P+FH=(N/P+F00) x n/2 x d x e) x n/2 x d x e• 式中:(实际取:基期和期末户数的平均值)式中:(实际取:基期和期末户数的平均值) H——H—— 规划期间农村个人建房用地面积; 规划期间农村个人建房用地面积; n——n——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 N——N—— 规划目标年农村人口数; 规划目标年农村人口数; d——d—— 规划期间建房户数占总户数的比例规划期间建房户数占总户数的比例 P——P—— 户均人口数; 户均人口数; e——e—— 每户宅基地占地定额标准每户宅基地占地定额标准 FF00———— 规划基期农村总户数;规划基期农村总户数;

除此而外,居民点用地需求量预测也可采取除此而外,居民点用地需求量预测也可采取人口与用地人口与用地面积回归法或灰色系统模型法面积回归法或灰色系统模型法进行预测。进行预测。

Page 12: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国家建设用地预测国家建设用地预测 通常是利用回归方法:建立国家建设占地通常是利用回归方法:建立国家建设占地 (Y)(Y)与投与投

资资 (X)(X) 间的数学模型对国家建设用地进行预测。间的数学模型对国家建设用地进行预测。

例:例:浙江省根据浙江省根据 1985~19951985~1995 年投资与新占地面积数年投资与新占地面积数据,建立据,建立 y=a+b/xy=a+b/x关系式,从而可以预测未来规划关系式,从而可以预测未来规划期每年的国家建设占地面积。期每年的国家建设占地面积。

(二)土地需求量预测实例:(二)土地需求量预测实例: PP84—9184—91 自学自学 (( 实验内容实验内容 ) ) 按有关统计知识进按有关统计知识进

行。行。

Page 13: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综合预测应用综合预测应用 某地某地 20012001 年末总人口为年末总人口为 116116 万,预测规划期内人口年自万,预测规划期内人口年自

然增长率然增长率 4.5‰4.5‰ 、年机械增长率为、年机械增长率为 16‰16‰ ,人均粮食占有量,人均粮食占有量 4420 kg20 kg,蔬菜占有量,蔬菜占有量 160 kg160 kg,预测到,预测到 20102010 年本地粮食作物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 15000kg/hm15000kg/hm22 ,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到 30000kg/hm30000kg/hm22 ,规划期内由外地调入粮食,规划期内由外地调入粮食 1515 万万 tt,调出,调出蔬菜蔬菜 1010 万万 tt,该地区的粮食复种指数为,该地区的粮食复种指数为 200%200% ,蔬菜复种指,蔬菜复种指数为数为 350%350% ,城市化水平将达到,城市化水平将达到 62%62% ,如果规划年将粮食作,如果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蔬菜除外)播种面积调整到物和经济作物(蔬菜除外)播种面积调整到 7:37:3 ,村镇和城,村镇和城市人均占地指标分别为市人均占地指标分别为 125m125m22 和和 96m96m22 ,试测算该地规划年:,试测算该地规划年:• (( 11 )该地规划期末总人口、城镇人口和村镇人口 )该地规划期末总人口、城镇人口和村镇人口 • (( 22 )耕地需求量 )耕地需求量 • (( 33 )居民点用地需求量 )居民点用地需求量 • (( 44 )规划年人均土地和人均耕地指标)规划年人均土地和人均耕地指标

Page 14: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下表为某市下表为某市 2000—20102000—2010 年土地利用规划综合平衡表,年土地利用规划综合平衡表,应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应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 11 )按照规划期内的有关条件完成综合平衡表: )按照规划期内的有关条件完成综合平衡表: 退耕还林率 0.025% 、退耕还湖率 0.012% 、退耕还牧率 0.

005% 、耕地退化率 0.008% 、耕地保护率 86.27% ;建设占用耕地 146hm2 ,其中居民点占用 57hm2 、独立工矿占用46hm2 、交通占用 33hm2 、特殊用地占 10hm2 ;农地整理增加耕地 85hm2 、园地 25hm2 、林地 18hm2 ;土地开发增加耕地 56hm2 、园地 45hm2 ;村庄整理增加耕地系数 12% ;独立工矿用地复垦增加耕地 85hm2 ;交通用地、特殊用地复垦净增耕地系数分别为 8.6% 和 86.6% ;

(( 22 )计算规划年有关指标: )计算规划年有关指标: • 土地垦殖率;土地利用率;林地覆盖率;水面利用率;土

地建设利用率;土地农业利用率;基本农田面积;土地复种指数。

Page 15: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土地利用类型

期内减少

基期面积 耕

其他

农用

城镇

村用

独立

工矿

用地

交通

用地

特殊

用地

未利

用地

期内减少

耕 地 5256.36

园 地 486.16

林 地 642.52

牧 草 地 312.94

其他农用地 1563.54

城镇村用地 1124.71

独立工矿用地 674.27

交通用地 524.62

特殊用地 157.16

水 域 1826.42

未利用地 281.58

总 面 积

期内增加

净增减(+、-)

表表 1 1 各类用地综合平衡表 各类用地综合平衡表 单位:公顷 单位:公顷

备注:农作物播种面积为 10000 hm2 。养殖水面为 600 hm2 。

Page 16: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第三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第三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土地利用现状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基础。。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不可缺少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重要依据。。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从总体上总体上对整个规划区的对整个规划区的土地利用历史变化土地利用历史变化和和土地利用的结构土地利用的结构、、布局程度及数量布局程度及数量等方面所做的分析。等方面所做的分析。

Page 17: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内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内容与要求容与要求

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内容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内容 •土地利用历史变化分析土地利用历史变化分析

进行进行历史性的纵向分析历史性的纵向分析,并探讨这,并探讨这些变化的内外原因、变化规律及变化些变化的内外原因、变化规律及变化的合理性。的合理性。

通过分析通过分析从时间的纵向角度反映土从时间的纵向角度反映土地结构变化的趋势地结构变化的趋势。。

Page 18: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着重阐述和分析着重阐述和分析土地利用的地类数土地利用的地类数量、结构及特点量、结构及特点。(全国有。(全国有 88 个一级个一级类类 (( 新新 33 个个 )) ,, 7979 个二级类(新个二级类(新 1515个);个);

通过通过与同类地区和发达地区的横向与同类地区和发达地区的横向比较比较,,分析各类用地面积及结构形成分析各类用地面积及结构形成的条件、基本特点和地区布局。 的条件、基本特点和地区布局。

Page 19: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与效益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与效益

包括包括土地利用率土地利用率、、土地垦殖率土地垦殖率、、复复种指数种指数、城市居民点人均用地、城镇、城市居民点人均用地、城镇化水平、交通网密度、化水平、交通网密度、各类用地单位各类用地单位产值产值等的计算和分析。等的计算和分析。

Page 20: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土地利用地域差异土地利用地域差异

从地形特点、土地类型、土壤条件、从地形特点、土地类型、土壤条件、人均土地、交通状况、地理位置、主人均土地、交通状况、地理位置、主要经济部门与经济发展水平等要经济部门与经济发展水平等土地利土地利用效益方面用效益方面,分析规划区土地利用的,分析规划区土地利用的差异。差异。

Page 21: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开发利用潜力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开发利用潜力 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①①社会性社会性 •②②利用开发上利用开发上 •③③管理方面管理方面

开发潜力方面:开发潜力方面:•现有耕地开发利用和提高单产的潜力;现有耕地开发利用和提高单产的潜力;•待开发荒地资源类型、面积、分布及开发利待开发荒地资源类型、面积、分布及开发利

用潜力。用潜力。

Page 22: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要求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要求 •收集有关资料收集有关资料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报告、图件)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报告、图件)历年土地面积统计表;历年土地面积统计表; 人口、经济发展战略;人口、经济发展战略; 农业区划发展计划;农业区划发展计划;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与统计资料;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与统计资料; 城镇建设、工业发展、交通运输、能源城镇建设、工业发展、交通运输、能源

等。等。

Page 23: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核实各类土地面积核实各类土地面积

•突出地方特色突出地方特色 农区要侧重于耕地 农区要侧重于耕地 林区牧区要侧重于林地和草地 林区牧区要侧重于林地和草地 经济发达的地区要把城镇、工矿、交通用地经济发达的地区要把城镇、工矿、交通用地作为重点 作为重点

Page 24: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 指指各种用地各种用地,包括耕地、园林、林地、牧草地、,包括耕地、园林、林地、牧草地、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土地占辖区总面积的百分比占辖区总面积的百分比,及其在辖区内的,及其在辖区内的分布分布情况。情况。

方法方法•静态分析法、动态变化分析法、对比分析法、静态分析法、动态变化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指标分析法、图上分析法指标分析法、图上分析法

Page 25: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一、静态分析法一、静态分析法

是分析对象在某一时期或时刻的是分析对象在某一时期或时刻的状况与特点状况与特点。主要用于对基期年。主要用于对基期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进行分析。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进行分析。

Page 26: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 耕地耕地 辖区耕地面积及其在全县土地总面积辖区耕地面积及其在全县土地总面积

中所占的百分比;中所占的百分比; 二级地类面积及在耕地中的比重;二级地类面积及在耕地中的比重; 高、中、低产田的百分比;高、中、低产田的百分比; 辖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耕地地域分布利辖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耕地地域分布利

用上的差异;用上的差异; 本地种植业制约因素及解决途径。 本地种植业制约因素及解决途径。

Page 27: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 园地园地 辖区园地面积及其占总土地面积的百辖区园地面积及其占总土地面积的百

分比;分比; 二级地类的面积及比重和分布情况;二级地类的面积及比重和分布情况; 园地生产情况;园地生产情况; 人均占有量;人均占有量; 销售情况等。 销售情况等。

Page 28: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 林地林地 林地面积及其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百林地面积及其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百

分比;分比; 二级地类面积、比重分布;二级地类面积、比重分布; 森林覆盖率等。森林覆盖率等。

• 牧草地牧草地 辖区牧草地面积及其占总土地面积的辖区牧草地面积及其占总土地面积的百分比;百分比;

三级地类面积比重和分布;三级地类面积比重和分布; 产草量、载畜量等。产草量、载畜量等。

Page 29: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占辖区总土地面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占辖区总土地面

积百分比;积百分比; 二级地类的面积、比重和分布;二级地类的面积、比重和分布; 居民点分布形式,按城市和乡镇分别计居民点分布形式,按城市和乡镇分别计

算人均用地面积等。算人均用地面积等。• 交通用地交通用地

交通用地面积及占辖区总土地面积百分交通用地面积及占辖区总土地面积百分比;比;

二级地类面积、比重及分布;二级地类面积、比重及分布; 现有交通网对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等。现有交通网对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等。

Page 30: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水域水域 水域面积及占辖区总土地面积百分比;水域面积及占辖区总土地面积百分比;二级地类(河流、湖泊等)的面积、比二级地类(河流、湖泊等)的面积、比重及分布重及分布

利用现状等。利用现状等。

•未利用地未利用地 未利用地面积以及占辖区总土地面积百未利用地面积以及占辖区总土地面积百

分比;分比;二级地类(荒草地、沙地等)的面积、二级地类(荒草地、沙地等)的面积、

比重;比重;开发潜力、制约因素、开发的难以程度开发潜力、制约因素、开发的难以程度

等。等。

Page 31: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二、对比分析法二、对比分析法 •将不同地类的面积、构成与同类型将不同地类的面积、构成与同类型

地区或与有关更大一级区域平均值地区或与有关更大一级区域平均值平均值进行比较。平均值进行比较。

Page 32: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三、动态分析三、动态分析 •运用多年土地统计资料,分析土运用多年土地统计资料,分析土

地类型变化情况、特点规律和成地类型变化情况、特点规律和成因。因。

Page 33: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四、指标分析四、指标分析 •用特定的指标,反映土类利用的特用特定的指标,反映土类利用的特

点和状况,主要用于土地利用程度、点和状况,主要用于土地利用程度、经济效果的分析经济效果的分析。。

Page 34: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常用的指标有:常用的指标有:土地垦殖率土地垦殖率土地利用率土地利用率 耕地复种指数耕地复种指数 水面利用率水面利用率 建筑密度建筑密度 城镇用地容积率城镇用地容积率土地经济效果指标土地经济效果指标

Page 35: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第三节 土地利用现状述评第三节 土地利用现状述评

以以文字报告文字报告的形式,总结全辖区土地利用的形式,总结全辖区土地利用特点和变化规律特点和变化规律,找出土地利用上,找出土地利用上存在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今后合理,提出今后合理利用土地的利用土地的建议建议。。

Page 36: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一、基本情况概述一、基本情况概述 主要包括:行政辖区,人口,自然条件,经济条主要包括:行政辖区,人口,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生态条件等。件,生态条件等。•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包括:包括地貌地貌(地貌类型、地势走向、海拔(地貌类型、地势走向、海拔

等)、等)、水系水系 ((河流、湖泊及有水文、水资源数据河流、湖泊及有水文、水资源数据 )) 、、气气候候(( 10℃10℃以上积温、无霜期、降水量等)、以上积温、无霜期、降水量等)、土壤土壤(土(土壤类型、土层厚度、有机质含量等)、壤类型、土层厚度、有机质含量等)、植被植被(森林、(森林、草原等天然植被与人工植被状况)、水文地质等。草原等天然植被与人工植被状况)、水文地质等。

• 经济条件经济条件:包括当地经济发展战略和计划,经济发展:包括当地经济发展战略和计划,经济发展水平(如国民经济历年总产值,总产量、总收入等)、水平(如国民经济历年总产值,总产量、总收入等)、经营管理水平、交通运输、城镇情况分布等。经营管理水平、交通运输、城镇情况分布等。

• 生态条件生态条件:包括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情况(水土流:包括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情况(水土流失面积、程度和分布)、土壤污染情况、草原退化现失面积、程度和分布)、土壤污染情况、草原退化现象等。 象等。

Page 37: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二、土地利用现状二、土地利用现状 • 主要包括土地总面积,各类土地面积及结构、主要包括土地总面积,各类土地面积及结构、

主要用地开发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的经济、生主要用地开发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等内容。态和社会效益等内容。

三、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三、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 • 总结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土地利用现总结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土地利用现

状分析的目的和核心。状分析的目的和核心。如:土地供需矛盾问题,如:土地供需矛盾问题,耕地不足,土地资源保护问题,耕地质量,土耕地不足,土地资源保护问题,耕地质量,土地污染,水资源问题,森林覆盖等生态因素,地污染,水资源问题,森林覆盖等生态因素,土地资源浪费现象(指占地多,产出少,土地土地资源浪费现象(指占地多,产出少,土地生产率低,粗放经营现象,如低产耕地,低产生产率低,粗放经营现象,如低产耕地,低产果园,低产林,城乡居民点工矿占地面积过大果园,低产林,城乡居民点工矿占地面积过大等问题)。等问题)。

Page 38: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四、提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综合四、提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综合效益的建议效益的建议• 如怎样控制占用耕地,怎样补充耕地,改良如怎样控制占用耕地,怎样补充耕地,改良

耕地,如何协调果业和粮食生产,怎样充分耕地,如何协调果业和粮食生产,怎样充分利用荒山荒坡,怎样加强城乡居民点用地管利用荒山荒坡,怎样加强城乡居民点用地管理等,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效率。理等,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效率。如居民点,高楼与平房等问题。如居民点,高楼与平房等问题。

Page 39: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第四章 土地适宜性评价第四章 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制定土地利用决策、编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制定土地利用决策、编

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依据基本依据。。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一项工作量较大、实用土地适宜性评价是一项工作量较大、实用性很强的工作,通过土地适宜性评价就可性很强的工作,通过土地适宜性评价就可以解决以解决宜农则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牧则牧、、宜建筑者用于建筑的问题宜建筑者用于建筑的问题。它。它评定土地对评定土地对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 。

Page 40: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第一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概念、第一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概念、目的、任务和评价原则目的、任务和评价原则

一、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概念一、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概念•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指评定评定土地用于某种用途土地用于某种用途

时的适宜程度。时的适宜程度。•土地适宜性土地适宜性:指土地在一定条件下对不同用:指土地在一定条件下对不同用

途的适宜程度。途的适宜程度。

Page 41: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二、评价目的和任务二、评价目的和任务 •目的目的 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布局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分区等提供依据。布局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分区等提供依据。

盲目毁林开荒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现象,盲目毁林开荒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现象, 盲目进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产生土地利用决盲目进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产生土地利用决策失误。 策失误。

Page 42: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 任务任务 对全部土地进行评价对全部土地进行评价 通常在用地矛盾突出,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需做通常在用地矛盾突出,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需做较大调整,土地开发较重的地方,应该对全部土较大调整,土地开发较重的地方,应该对全部土地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地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

对需做调整的各部分土地或各类用地后备资源开对需做调整的各部分土地或各类用地后备资源开展适宜性评价展适宜性评价

其中以后备土地资源评价为主。 其中以后备土地资源评价为主。

Page 43: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三、评价原则三、评价原则 •针对性针对性 •持续利用持续利用 •因地制宜因地制宜 •综合性综合性

Page 44: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第二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第二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 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由土地适宜类——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由土地适宜类——

土地适宜等——土地限制型三级组成。土地适宜等——土地限制型三级组成。

联合国粮农组织有关土地适宜性评价体系联合国粮农组织有关土地适宜性评价体系为:为:

S(suitable) S(suitable) 土地适宜纲(类) 土地适宜纲(类) N(not)N(not)

Page 45: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一、土地适宜类一、土地适宜类 反映适宜性的类型。 反映适宜性的类型。

土地适宜类常以土地适宜类常以大写英文字母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表示:•宜耕地类(宜耕地类( A1A1 ),宜农荒地类(),宜农荒地类( A2A2 ),宜林),宜林

地类(地类( F1F1 ),宜林荒地类(),宜林荒地类( F2F2 );宜牧地类);宜牧地类(( PP );宜城镇建设土地类();宜城镇建设土地类( CC );宜水产养);宜水产养殖土地类;……。殖土地类;……。

Page 46: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二、土地适宜等二、土地适宜等 反映土地评价用途的适宜性等级,通常分反映土地评价用途的适宜性等级,通常分三等,用三等,用罗马数字罗马数字表示。表示。•一等地(Ⅰ)一等地(Ⅰ):土地对评价用途可持续使用而:土地对评价用途可持续使用而无明显限制,或只有微小限制,土地具有较高的无明显限制,或只有微小限制,土地具有较高的生产率或较好效益。生产率或较好效益。

•二等地(Ⅱ)二等地(Ⅱ):土地具有一定限制性,持续使:土地具有一定限制性,持续使用又不采取相应措施会引起土地退化,这种限制用又不采取相应措施会引起土地退化,这种限制性会降低土地的生产力,并增加所需投入。性会降低土地的生产力,并增加所需投入。

•三等地(Ⅲ)三等地(Ⅲ):土地具有较强的限制性,土地:土地具有较强的限制性,土地的生产力或效益很低,勉强适宜该种用途。 的生产力或效益很低,勉强适宜该种用途。

Page 47: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三、土地限制型三、土地限制型 反映土地限制型种类反映土地限制型种类 ((造成土地适宜性降低的主造成土地适宜性降低的主要限制性因素要限制性因素 )) 。 评价时应突出抓住最主要的一种。。 评价时应突出抓住最主要的一种。土地限制型以土地限制型以小写英文字母小写英文字母表示,注在土地适表示,注在土地适宜等的右下角。宜等的右下角。

土地限制型一般土地限制型一般 1010 个类型:个类型:• 无限制(无限制( 00 ),水文及排水条件限制(),水文及排水条件限制( ww),土地盐化),土地盐化

限制(限制( ss),有效土层厚度限制(),有效土层厚度限制( ll),土壤质地限制),土壤质地限制(( mm ),土层裸露限制(),土层裸露限制( dd ),地形坡度限制(),地形坡度限制( pp),),土壤侵蚀限制(土壤侵蚀限制( ee ),水分限制(),水分限制( rr),温度限制(),温度限制( tt)。)。

• 如 如 AⅡAⅡtt:: 表示有温度限制的宜农二等地;表示有温度限制的宜农二等地;• CⅡCⅡpp:表示有坡度限制的宜城镇建设二等地。:表示有坡度限制的宜城镇建设二等地。

Page 48: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第三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程序第三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程序

一、指定所评价土地的用途或土地利用方式一、指定所评价土地的用途或土地利用方式 •评价工作的前提评价工作的前提,,指定评价的土地用途或土地指定评价的土地用途或土地

利用方式,就是根据规划要求预先设定土地适利用方式,就是根据规划要求预先设定土地适宜类宜类。。

•如:需了解辖区有多少耕地不宜继续耕作,需如:需了解辖区有多少耕地不宜继续耕作,需退耕,应设宜农耕地类。退耕,应设宜农耕地类。

需了解宜耕后备资源状况,应设宜农荒地类,需了解宜耕后备资源状况,应设宜农荒地类,有针对性的对荒地进行评价,评出适宜开垦的有针对性的对荒地进行评价,评出适宜开垦的非耕地数量、质量等级。 非耕地数量、质量等级。

Page 49: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二、明确各土地用途或利用方式对土地性质二、明确各土地用途或利用方式对土地性质的要求的要求

在制定土地适宜性的评价中,各地类适宜评价的标准在制定土地适宜性的评价中,各地类适宜评价的标准。。

(一)选择确定参评因子(一)选择确定参评因子 选定参评因子时,通常包括选定参评因子时,通常包括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和和经济经济条件条件两个方面。 两个方面。

Page 50: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我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可供选择的参评因子:我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可供选择的参评因子:• (( 11 ))我国部分县、市我国部分县、市农用地参评因子农用地参评因子

土壤条件土壤条件:地形部位、土壤类型、土壤养分、成土:地形部位、土壤类型、土壤养分、成土母质、地下水位、排洪条件等。母质、地下水位、排洪条件等。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海拔、光照、热量、降水量、坡向。:海拔、光照、热量、降水量、坡向。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洪涝灾害、旱灾、低温冻害、风灾。:洪涝灾害、旱灾、低温冻害、风灾。 侵蚀侵蚀:土壤侵蚀、坡度、坡长。:土壤侵蚀、坡度、坡长。 区位条件区位条件:交通条件、距中心城市或销售点距离:交通条件、距中心城市或销售点距离

• (( 22 ))我国部分县、市我国部分县、市城镇建设用地参评因数城镇建设用地参评因数 土地条件土地条件:地基承载力、地下水位、坡度、洪水危:地基承载力、地下水位、坡度、洪水危害、地震危害、地表切割度、水源条件(量和质)等。害、地震危害、地表切割度、水源条件(量和质)等。

区位因素区位因素:人口密度、地价、交通状况、距其它城:人口密度、地价、交通状况、距其它城镇距离。镇距离。

基础设施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动力供应、给排水、邮电通讯、交:动力供应、给排水、邮电通讯、交通密度、服务设施。通密度、服务设施。

Page 51: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选择的原则选择的原则

•选择起主导作用的限制因子选择起主导作用的限制因子 如干旱地干旱强度、柑橘生产对热量的要求、如干旱地干旱强度、柑橘生产对热量的要求、山区的坡度、土层厚度等;山区的坡度、土层厚度等;

•参评因子具有稳定性参评因子具有稳定性 如热量、降水、区位等;如热量、降水、区位等;•获取资料的可能性获取资料的可能性 尽量选择单独因子:联系紧密的几个因子,尽量选择单独因子:联系紧密的几个因子,

可选其中一个代表,如海拔与热量。 可选其中一个代表,如海拔与热量。

Page 52: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二)编制参评因子适宜程度分级表(二)编制参评因子适宜程度分级表 也就是确定每个参评因子最宜、适宜和不宜的也就是确定每个参评因子最宜、适宜和不宜的临界值。 临界值。

参评因子 高度适宜(S1) 中度适宜(S2) 勉强适宜(S3) 不适宜(N)

坡面坡度(度) <6 5-15 15-25 >25

表土层厚度(cm) >60 60-40 40-20 <20

土壤质地 轻壤 沙壤、重壤 沙土、粘土 流沙

土壤有机质(%) >1.0 1.0-0.8 0.8-0.6 <0.6

交通条件 很方便 方便 不方便 很不方便

陕西萱陵县宜耕荒地参评因子分级

Page 53: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等 级 交通

条件

距离城

中心

(km)

水利

条件

土壤

(0.M)% 土壤类型

Ⅰ最适宜( ) 镇级及镇

级以上公

<3 自灌 >2 宽谷雨积土田、河沙

泥田、潮沙泥田

Ⅱ中度适宜( )

村级路或

机耕道

3-8

提灌

1-2

麻红黄泥田、洪积黄

泥田、麻红泥田、砂

质岩红泥田、洪积红

泥田、白鳝泥田

Ⅲ勉强适宜( ) 人行小路

或无路

>8 远旁

水源

<1 冷底田、烂湿田、渍

水田、乌泥底田、泥

炭土田

广东花县菜地适宜性指标分级表

Page 54: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参评因子 高度适宜(S1) 中度适宜(S2) 勉强适宜(S3) 不适宜(N)

有机质(%) >1 1-0.8 0.8-0.6 <0.6

全氮(%) >0.1 0.1-0.075 0.075-0.05 <0.05

速效磷(g/Kg) >10 10-5 5-3 <3

阳离子交换量

(Cmol(+)/Kg)

>9.9 9.9-7.7 7.7-5.5 <5.5

土体构型 蒙金型 均质型 漏砂型 松散型

耕层质地 轻壤 中壤 砂壤 砂土

地下水埋深(m) <14 14-16 16-18 >18

雹灾 无 较少 较多 多

河北无极县耕地参评因子分级

Page 55: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三)划分土地评价单元,确定评价对象(三)划分土地评价单元,确定评价对象 就某一类地而言,必须首先确定评价单元,便于就某一类地而言,必须首先确定评价单元,便于收集或调查评价资料:收集或调查评价资料:

一般有三种情况:一般有三种情况:• 以以土壤类型图土壤类型图单元作评价单元;单元作评价单元;• 以以土地类型图土地类型图单元作评价单元;单元作评价单元;• 以以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单元作评价单元。单元作评价单元。

选用哪种为评价单元,要依工作需要而定。 选用哪种为评价单元,要依工作需要而定。

Page 56: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四)比较分析,评定各土地评价单元对指(四)比较分析,评定各土地评价单元对指定土地用途的适宜性等级定土地用途的适宜性等级 • 有了度量的因子、指标,又有相应评价地类土地性质有了度量的因子、指标,又有相应评价地类土地性质

的表现值,就可以对号入座、逐项比较。分别得出高的表现值,就可以对号入座、逐项比较。分别得出高度、中度、勉强、不适宜等土地类型。 度、中度、勉强、不适宜等土地类型。

• 判断(定)评价单元对某种土地用途的适宜等级,一判断(定)评价单元对某种土地用途的适宜等级,一般有两种方法,般有两种方法,

即:即:两步法两步法、、评分法评分法(参数法)。(参数法)。

Page 57: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11 、两步法、两步法 第一步:第一步:将评价单元的有关土地性质的数据与参评因子将评价单元的有关土地性质的数据与参评因子

分级表相比较,采用对号入座的办法,得出分级表相比较,采用对号入座的办法,得出各参评因子单各参评因子单项适宜性等级项适宜性等级。。

适应等级及指数

高度适宜(S1) 中度适宜(S2) 勉强适宜(S3) 不适宜(N)

参评

因子

权重

40 30 20 10

海拔(米) 0.333 <1600 1600-1800 1800-2000 >2000

坡度(度) 0.267 <6 6-15 15-25 >25

耕 层 厚

度(厘米)

0.067 >22 22-18 18-15 <15

土 地 类

0.200

高肥力土种

中肥力土种

有较重限制

的中、低肥力

土种

有严重限制的低肥

力土种

土 壤 有

机 质

(g/kg)

0.1333 >40.0 40.0-27.5 27.5-15.0 <15.0

Page 58: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第二步:第二步:把各单位土地适宜性等级综合得到所评价的土地把各单位土地适宜性等级综合得到所评价的土地利用方式的总适宜性等级。利用方式的总适宜性等级。

• 主观综合法主观综合法 总适应性等级的确定,是在评价的基础上,靠评价者的主观判断。总适应性等级的确定,是在评价的基础上,靠评价者的主观判断。

特点是:主观性强,要求评价者对评价地区及土地利特点是:主观性强,要求评价者对评价地区及土地利用方式有足够的了解。 用方式有足够的了解。 • 极限条件法极限条件法 把最低的单项评价等级作为总适应等级。把最低的单项评价等级作为总适应等级。 这一方法的理由是:如果作物的生长被厚度仅这一方法的理由是:如果作物的生长被厚度仅 10cm10cm 的土层所的土层所

限制,那么,良好的温度、水分供应条件也难以发挥作用;如限制,那么,良好的温度、水分供应条件也难以发挥作用;如果达不大相应的温度条件,即海拔过高,其他如耕层厚度为果达不大相应的温度条件,即海拔过高,其他如耕层厚度为 22 22 cmcm ,有机质为,有机质为 40.0g/Kg40.0g/Kg,但海拔为,但海拔为 2500m2500m ,仍评为,仍评为 S3S3 。。

• 算术法算术法 即用加法或乘法。一般认为用乘法来综合更令人满意。即用加法或乘法。一般认为用乘法来综合更令人满意。 首先综合每个单项适宜性等级规定一个分值,得分相乘,根据大首先综合每个单项适宜性等级规定一个分值,得分相乘,根据大

小确定总的适宜程度。 小确定总的适宜程度。

Page 59: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22 、评分法、评分法 评分法是将土地评价进一步量化的方法。方法评分法是将土地评价进一步量化的方法。方法较多,有经验指数和法、经验指数乘法开方法较多,有经验指数和法、经验指数乘法开方法和模糊聚类法等。这里介绍经验指数和法,操和模糊聚类法等。这里介绍经验指数和法,操作步骤如下:作步骤如下:• 参评因子权重的确定参评因子权重的确定

经验法、回归分析法、主因子分析法。经验法经验法、回归分析法、主因子分析法。经验法更常用,但后两种方法更准确。更常用,但后两种方法更准确。

经验法经验法:该方法是请熟悉评价工作人员:该方法是请熟悉评价工作人员 1010 人人以上,各自独立的判定各参评因子权重的大小。以上,各自独立的判定各参评因子权重的大小。各参评因子的权重总和应为各参评因子的权重总和应为 11 (见上表),取(见上表),取每位专家或技术人员对每项参评因子的平均数每位专家或技术人员对每项参评因子的平均数为经验权重。为经验权重。

Page 60: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 参评因子等级指数的确定参评因子等级指数的确定 通常适宜程度越高,指数就越大。参评因子的通常适宜程度越高,指数就越大。参评因子的

最高赋值分应相同。如最高赋值分应相同。如 100100 分、分、 1010 分等。(见分等。(见上表)上表)

方法:方法:经验法和模糊线性回归系数法。经验法和模糊线性回归系数法。 经验法经验法:即在广泛征求有经验的专家和实际工:即在广泛征求有经验的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的意见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有关资料,初作者的意见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有关资料,初步拟定赋值方案,并在评价过程中不断调整,步拟定赋值方案,并在评价过程中不断调整,使其能客观的反映实际情况。使其能客观的反映实际情况。• 各参评因子指数求和各参评因子指数求和

将参评因子权重与相应的等级指数相乘求积,将参评因子权重与相应的等级指数相乘求积,再将各积相加求和,即得参评因子的指数和。 再将各积相加求和,即得参评因子的指数和。

Page 61: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 总适宜等级确定总适宜等级确定 将所有参评单元对某种土地用途的各参评因子指数将所有参评单元对某种土地用途的各参评因子指数

和按数值和按数值大小排序大小排序,再参照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一,再参照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一等地、二等地和三等地的指数和范围等地、二等地和三等地的指数和范围(见下表),最(见下表),最后根据这个标准判定每个评价单元对该种用途的适宜后根据这个标准判定每个评价单元对该种用途的适宜性等级。性等级。

云南省宜良县旱地适宜性等级指数和范围云南省宜良县旱地适宜性等级指数和范围

适宜等级 指数和范围

高度适宜(S1) >30

中度适宜(S2) 30-25

勉强适宜(S3) 25-20

不适宜(N) <20

注:未利用土地适宜性评价可参照上述方法进行。

Page 62: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第五章 土地利用分区研究第五章 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土地利用规划分区土地利用规划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之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之

一,是进行合理的土地利用布局的必要前提。一,是进行合理的土地利用布局的必要前提。

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按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按土地利用规划利用方向的不同划分不同用地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利用方向的不同划分不同用地区域,为控制土地利用布局、协调各项用地矛盾提供依为控制土地利用布局、协调各项用地矛盾提供依据。据。

包括土地利用包括土地利用地域分区地域分区和和用地分区用地分区

Page 63: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地地 (( 市市 )) 以上单位土地利用规划分区:以上单位土地利用规划分区: 因涉及范围宽,需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不能搞成单纯的地域分因涉及范围宽,需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不能搞成单纯的地域分

区,也不能搞成单纯的用地分区即综合用地区。区,也不能搞成单纯的用地分区即综合用地区。 但但 19971997 年年 11月的全国土地规划工作会议,又在一定程度上强月的全国土地规划工作会议,又在一定程度上强

调地调地 (( 市市 ))级要搞用地分区,以强化土地利用管制。级要搞用地分区,以强化土地利用管制。如:如:

涪陵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分区为:涪陵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分区为: Ⅰ Ⅰ区:西北部丘陵带坝低由种植、养殖、城镇、工矿综合地区;区:西北部丘陵带坝低由种植、养殖、城镇、工矿综合地区; Ⅰ Ⅰ11 丘陵带坝种植、养殖业用地亚区丘陵带坝种植、养殖业用地亚区 Ⅰ Ⅰ22 长江河谷城镇工矿、种植、养殖用地亚区长江河谷城镇工矿、种植、养殖用地亚区 Ⅱ Ⅱ区:东南部中低山河谷丘陵林、牧、种植业综合用地区;区:东南部中低山河谷丘陵林、牧、种植业综合用地区; Ⅱ Ⅱ11 乌红河谷丘陵种植、养殖业用地亚区乌红河谷丘陵种植、养殖业用地亚区 Ⅱ Ⅱ22 中山林牧业用地亚区中山林牧业用地亚区 Ⅱ Ⅱ33 低中山种植林牧业综合用地区低中山种植林牧业综合用地区

Page 64: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第一节 土地利用分区的原则和依据第一节 土地利用分区的原则和依据一、原则一、原则 (一)(一)自然基础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相似性自然基础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相似性;; (二)(二)动态原则动态原则::分区应从区域现状入手,从远分区应从区域现状入手,从远

景着眼,远近结合;景着眼,远近结合; (三)(三)保持行政区划单位的完整性保持行政区划单位的完整性。。 各地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又将上述原则具体化。各地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又将上述原则具体化。 如:如:南充地区土地利用分区原则南充地区土地利用分区原则:: ① ① 自然基础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相似性;自然基础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相似性; ② ② 土地利用现状结构特点相对一致性;土地利用现状结构特点相对一致性; ③ ③土地利用方向相对一致性;土地利用方向相对一致性; ④ ④保持区级行政区的完整性。保持区级行政区的完整性。

Page 65: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二、依据二、依据 • (一)作为编制规划依据的(一)作为编制规划依据的有关法律、法规、行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计划、技术资料政规章和计划、技术资料等。等。

• (二)(二)土地适宜性评价资料,或土地利用现状加土地适宜性评价资料,或土地利用现状加上部分土地适宜性评价资料上部分土地适宜性评价资料。。

• (三)(三)土地需求量预测资料土地需求量预测资料。。• (四)根据本县(四)根据本县 (( 区区 )) 土地条件土地条件拟定的划分各种拟定的划分各种用地区的技术指标用地区的技术指标。。

• (五)(五)城镇规划、村镇规划、各种保护区规划及城镇规划、村镇规划、各种保护区规划及其它专项用地规划资料其它专项用地规划资料。。

对先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并经批准实施的规划,对先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并经批准实施的规划,若与总体规划有矛盾,需组织有关部依照法律、法规和行若与总体规划有矛盾,需组织有关部依照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规定进行调整、修改。政规章规定进行调整、修改。

Page 66: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第二节 土地利用分区的指标体系第二节 土地利用分区的指标体系

一般来说,土地利用分区的指标体系有一般来说,土地利用分区的指标体系有 1100大类。大类。

•⑴⑴ 农业地貌结构; 农业地貌结构; ⑵⑵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 ⑶ ⑶土地利土地利用结构; 用结构; ⑷⑷主要灾害; 主要灾害; ⑸⑸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 ⑹⑹土土地利用开发强度; 地利用开发强度; ⑺ ⑺交通信息状况; 交通信息状况; ⑻⑻生产生产及经济结构; 及经济结构; ⑼ ⑼生产经营及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经营及经济发展水平;(10)(10) 城镇化特征。城镇化特征。

Page 67: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南充市的土地利用分区依据以上南充市的土地利用分区依据以上 1010大指标体系选大指标体系选择择 2727 个指标:个指标:

⑴⑴ 平坝类农业地貌比重;平坝类农业地貌比重; ⑵ ⑵ 丘陵类农业地貌比重; (丘陵类农业地貌比重; ( 1515 )到重庆市公路距离; )到重庆市公路距离; ⑶ ⑶ 年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 ( 1616 )铁路密度()铁路密度( km/kmkm/km22 ); ); ⑷ ⑷ 年平均降水; (年平均降水; ( 1717 )电话拥有量(部)电话拥有量(部 // 万人);万人); ⑸ ⑸ 水田比重; (水田比重; ( 1818 )粮食作物播面比重;)粮食作物播面比重; ⑹ ⑹ 林地比重; (林地比重; ( 1919 )经济作物播面比重; )经济作物播面比重; ⑺ ⑺ 伏旱伏旱 (( 天天 )) ; (; ( 2020 )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 ⑻ ⑻ 夏旱夏旱 (( 天天 )) ; (; ( 2121 )乡镇企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值;)乡镇企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值;

⑼ ⑼ 森林覆盖率; (森林覆盖率; ( 2222 )粮食作物亩产; )粮食作物亩产; ⑽ ⑽ 土壤侵蚀模数; (土壤侵蚀模数; ( 2323 )耕地亩均产量; )耕地亩均产量; ⑾ ⑾ 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 ( 2424 )农民人均纯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 ⑿ ⑿ 复种指数; (复种指数; ( 2525 )农村经济密度(万元)农村经济密度(万元 / km/ km22 );); ⒀ ⒀ 公路密度公路密度 (km/km(km/km22)) ; (; ( 2626 )非农人口比重; )非农人口比重; (14)(14) 到南充市公路距离; (到南充市公路距离; ( 2727 )城镇化水平。)城镇化水平。

Page 68: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泸州市土地利用分区共选用泸州市土地利用分区共选用 4343 个指标个指标• 气候特点气候特点:平均温、最冷月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平均温、最冷月气温、极端最低气温、≥ 101000

CC 积温、无霜期、年日照、年降水量、夏旱、伏旱。积温、无霜期、年日照、年降水量、夏旱、伏旱。• 人口及土地利用状况人口及土地利用状况:总人口、人口密度(人:总人口、人口密度(人 / km/ km22 )、)、

农业人口、城镇人口比重、土地利用率、土地农业利用率、农业人口、城镇人口比重、土地利用率、土地农业利用率、非农建设用地率、农用地非农建设用地率、农用地 //非农用地。非农用地。

• 人均地类占有情况人均地类占有情况:人均土地、人均耕地、人均园地、人:人均土地、人均耕地、人均园地、人均林地、人均牧草地、人均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人均交通均林地、人均牧草地、人均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人均交通用地。用地。

• 土地农业利用情况土地农业利用情况:垦殖系数、田:垦殖系数、田 //土复种指数、粮食作土复种指数、粮食作物比重、经济作物比重、单位耕地粮食产量、单位耕地产物比重、经济作物比重、单位耕地粮食产量、单位耕地产值。值。

• 土地非农业利用情况土地非农业利用情况:城镇指数、交通指数、户均年末使:城镇指数、交通指数、户均年末使用面积、农村人均居民点面积、单位非农建设用地产值、用面积、农村人均居民点面积、单位非农建设用地产值、1996~20001996~2000 年规划骨干项目(个)。年规划骨干项目(个)。

• 乡镇工业及生态环境状况乡镇工业及生态环境状况:乡镇工业(个)、单位面积乡:乡镇工业(个)、单位面积乡属工业(个属工业(个 /km/km22 )、乡属工业产值(万元)、单位面积)、乡属工业产值(万元)、单位面积乡属工业产值(元乡属工业产值(元 / km/ km22 )、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 %% )、侵蚀)、侵蚀模数。模数。

Page 69: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德阳市土地利用分区共选用德阳市土地利用分区共选用 2727个指标个指标• 自然地理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年均降水量、年均气温、耕地中障碍性:年均降水量、年均气温、耕地中障碍性

土壤比例(指耕地中缺水型、下湿型、瘠薄型田土面积土壤比例(指耕地中缺水型、下湿型、瘠薄型田土面积占总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 2200 耕地占总耕地面积比例、有效灌耕地占总耕地面积比例、有效灌溉率、区位条件指标(按位于中心城市远近分别赋值)、溉率、区位条件指标(按位于中心城市远近分别赋值)、矿产资源指标、(按矿产储藏量、品种、品位、开发程矿产资源指标、(按矿产储藏量、品种、品位、开发程度赋值)、旅游资源(按旅游景点和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度赋值)、旅游资源(按旅游景点和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赋值)。别赋值)。

• 土地利用状况土地利用状况:耕地结构比例(垦殖率)、园地结构比:耕地结构比例(垦殖率)、园地结构比例、林地结构比例、居民及工矿用地结构比例、交通用例、林地结构比例、居民及工矿用地结构比例、交通用地结构比例、水域用地结构比例、未利用地结构比例、地结构比例、水域用地结构比例、未利用地结构比例、工矿用地结构比例、复种指数、经济作物比例。工矿用地结构比例、复种指数、经济作物比例。

• 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密度、人均居民点占地面积、城镇:人口密度、人均居民点占地面积、城镇化指数、农民人均收入、单位面积农业总产值、单位面化指数、农民人均收入、单位面积农业总产值、单位面积乡镇企业总产值、劳动力受教育年限。积乡镇企业总产值、劳动力受教育年限。

Page 70: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第三节 土地利用分区的程序第三节 土地利用分区的程序

土地利用分区土地利用分区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协同作战与科学攻关。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协同作战与科学攻关。一般要求主持者具有较广泛的知识和较丰一般要求主持者具有较广泛的知识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富的实践经验。

Page 71: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分区一般要按下列步骤开展工作:分区一般要按下列步骤开展工作:

• 一一、收集研究区基础材料,进行必要的调查与、收集研究区基础材料,进行必要的调查与考察。考察。

•二二、综合分析评价各种资料,深入揭示区内分、综合分析评价各种资料,深入揭示区内分区的现状及其形成的原因和现状。区的现状及其形成的原因和现状。

•三三、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背景、研究区域经济发、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背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进行产业结构评价;展,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进行产业结构评价;依据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确立主要产依据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确立主要产业部门和专业化生产规模,并依其需要划出土业部门和专业化生产规模,并依其需要划出土地利用区的轮廓。地利用区的轮廓。

Page 72: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四四、进行产业合理布局与经济合理结构的构想,、进行产业合理布局与经济合理结构的构想,预测其发展远景,分析辖区土地利用的主要矛预测其发展远景,分析辖区土地利用的主要矛盾和解决问题的矛盾,进一步划分出区域界线。盾和解决问题的矛盾,进一步划分出区域界线。

•五五、向有关部门和专家征求对土地利用分区的、向有关部门和专家征求对土地利用分区的意见,进行综合平衡,修正初拟分区界线。意见,进行综合平衡,修正初拟分区界线。

•六六、经数次修改后,起草分区报告,主要包括、经数次修改后,起草分区报告,主要包括分区方案图件与附表等部分。分区方案图件与附表等部分。

Page 73: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一、有关表格一、有关表格 •表表 1 1 分区范围(地、市级) 分区范围(地、市级)

分区范围 区名

县(区)名 乡(镇)个数 乡(镇、街道办)名

I1 I

I2

I1 II

II2

I1 III

II2

Page 74: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表表 2 2 土地利用分区用地结构现状表土地利用分区用地结构现状表

地 类

项目 耕

牧草

居民点

及工矿

用地

交通

用地

未利

用地

面积

占本

辖区

I

占本

市地

Page 75: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表表 3 1996—20003 1996—2000 土地利用分区用地结构表 土地利用分区用地结构表

地 类

名 项目

居民点

及工矿

用地

交通

用地

未利

用地 合计

面 积

占 本

辖区

面 积

占 本

辖区

I

I1

I2

面 积

占 本

辖区

Page 76: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表表 4 2001—20104 2001—2010 年土地利用分区用地结构表年土地利用分区用地结构表(参见表(参见表 33 ))

•表表 55 、表、表 66 、表、表 77 、表、表 88 、表、表 99 、表、表 1010 分别分别按前面指标体系(泸州)部分的:气候特点;按前面指标体系(泸州)部分的:气候特点;人口土地利用状况;人均地类占有情况。按分人口土地利用状况;人均地类占有情况。按分区范围分别收集或计算各指标数值。区范围分别收集或计算各指标数值。

Page 77: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例:例: 泸州市土地利用分区人口及土地利用情况(亚区泸州市土地利用分区人口及土地利用情况(亚区

数据省略) (数据省略) ( 9696 年)年)

总人口

(人)

人口

密度

(人

/km2)

农业人

口(人)

城镇

人口

比重

(%)

土地

利用

率(%)

土地农

业利用

率(%)

非农建

设用地

率(%)

农用地/

非农用

I

II

2737957

539846

633.7

265.0

2282830

466738

16.62

13.54

84.99

86.64

67.99

69.31

10.03

9.61

6.51

14.59

III 1209799 205.2 1128177 6.75 87.43 82.60 3.30 25.03

全市 4487620 346.3 3877745 13.59 86.44 78.84 6.17 12.45

I I 北部丘陵种植、养殖、城镇、工矿综合用地区(北部丘陵种植、养殖、城镇、工矿综合用地区( 22 个亚区)个亚区)II II 中部低山深丘种植、林业、小城镇综合用地区 中部低山深丘种植、林业、小城镇综合用地区 III III 南部中低山林业、种植、牧业、小集集综合用地区南部中低山林业、种植、牧业、小集集综合用地区 (2(2 个亚区个亚区 ))

例:例: 泸州市土地利用分区人口及土地利用情况(亚区泸州市土地利用分区人口及土地利用情况(亚区

数据省略) (数据省略) ( 9696 年)年)

总人口

(人)

人口

密度

(人

/km2)

农业人

口(人)

城镇

人口

比重

(%)

土地

利用

率(%)

土地农

业利用

率(%)

非农建

设用地

率(%)

农用地/

非农用

I

II

2737957

539846

633.7

265.0

2282830

466738

16.62

13.54

84.99

86.64

67.99

69.31

10.03

9.61

6.51

14.59

III 1209799 205.2 1128177 6.75 87.43 82.60 3.30 25.03

全市 4487620 346.3 3877745 13.59 86.44 78.84 6.17 12.45

I I 北部丘陵种植、养殖、城镇、工矿综合用地区(北部丘陵种植、养殖、城镇、工矿综合用地区( 22 个亚区)个亚区)II II 中部低山深丘种植、林业、小城镇综合用地区 中部低山深丘种植、林业、小城镇综合用地区 III III 南部中低山林业、种植、牧业、小集集综合用地区南部中低山林业、种植、牧业、小集集综合用地区 (2(2 个亚区个亚区 ))

Page 78: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二、分区论述二、分区论述

•⑴⑴分区范围,辖多少低一级行政单位,土地面分区范围,辖多少低一级行政单位,土地面积及占辖区面积比例,人口状况。积及占辖区面积比例,人口状况。

•⑵⑵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土壤情况。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土壤情况。

•⑶⑶所分区域在辖区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金所分区域在辖区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科研方面所处的地位,从城镇建设、工矿、融、科研方面所处的地位,从城镇建设、工矿、商贸、交通等方面概述。商贸、交通等方面概述。

Page 79: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⑷⑷所分区域突出的土地利用特点所分区域突出的土地利用特点。。 例:泸州北部丘陵种植 、养殖、城镇、工矿综合例:泸州北部丘陵种植 、养殖、城镇、工矿综合

用地区用地区 (Ⅰ)(Ⅰ) ① ① 耕地比重大,垦殖率高、以田为主,种植发达。耕地比重大,垦殖率高、以田为主,种植发达。

(( 用所列诸表的数加以说明:田用所列诸表的数加以说明:田 //土土 =2.22=2.22 。……。…… )) ② ② 城镇、工矿、公路占地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工城镇、工矿、公路占地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工

业基础好,发展快业基础好,发展快 ((阐述阐述 )) 。。 ③ ③水域占地面积大,水利设施基础较好。水域占地面积大,水利设施基础较好。 ((阐述阐述 ))

•⑸⑸所分区域突出的土地利用问题所分区域突出的土地利用问题 例:泸州Ⅰ区例:泸州Ⅰ区 ①① 人均土地和耕地数量少,粮经作物比例不太协调人均土地和耕地数量少,粮经作物比例不太协调 ((阐阐述述 )) 。。

② ② 林地面积小,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林地面积小,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阐阐述述 ))

③ ③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大,不利于土地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大,不利于土地生产率的提高。((阐述阐述 ))

Page 80: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⑹⑹开发利用方向和措施开发利用方向和措施 例:泸州Ⅰ区:例:泸州Ⅰ区: ① ① 开发利用方向:开发利用方向: 充分利用本区的区位和土地优势,以中心城市为依据,有计划地充分利用本区的区位和土地优势,以中心城市为依据,有计划地稳步发展工贸型、商贸型卫星城市建设,加速城市化、工业化建设和稳步发展工贸型、商贸型卫星城市建设,加速城市化、工业化建设和发展商贸业;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城市服务的多种经营和副食品发展商贸业;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城市服务的多种经营和副食品生产,建成城郊型农业。生产,建成城郊型农业。

② ② 主要措施:主要措施:• 有计划地稳步发展城镇,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有计划地稳步发展城镇,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 ((阐述内涵阐述内涵 )) 。。• 大力发展交通事业大力发展交通事业 ((怎样发展,建什么路,什么等级的路怎样发展,建什么路,什么等级的路 )) 。。• 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发展“三高”农业: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发展“三高”农业: ((针对本区针对本区既是城镇、工矿集中区,又是全市的主要农业生产区和高产区。既是城镇、工矿集中区,又是全市的主要农业生产区和高产区。国家土地管理新近提出的土地利用规划修编计划就所指出的土地国家土地管理新近提出的土地利用规划修编计划就所指出的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分区中的每区耕地保护都必须有明确的强利用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分区中的每区耕地保护都必须有明确的强制性的管制或保护措施制性的管制或保护措施 ))

• 因地制宜发展林、果业,增加森林覆盖率。因地制宜发展林、果业,增加森林覆盖率。

Page 81: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第四节 土地利用分区的方法第四节 土地利用分区的方法

一、传统方法一、传统方法 传统方法传统方法::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取量化的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取量化的指标信息,并将其作为物边界特征值,以该特征指标信息,并将其作为物边界特征值,以该特征值的等值方式或连接方式来作为土地利用区的界值的等值方式或连接方式来作为土地利用区的界线线,从而实现土地利用区的划分。,从而实现土地利用区的划分。

以上讲的“二节、三节”以上讲的“二节、三节”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和和分区程序分区程序均是按均是按传统方法传统方法进行的分区。进行的分区。

Page 82: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利用传统方法进行分区,又包括统计分类、过程分析和叠加三个方面。利用传统方法进行分区,又包括统计分类、过程分析和叠加三个方面。 统计分类统计分类 根据土地利用的统计资料,提出一定的指标系统,按区内同一性和差异根据土地利用的统计资料,提出一定的指标系统,按区内同一性和差异

性进行分类,把指标近似的相邻地区联合成为一个区域。性进行分类,把指标近似的相邻地区联合成为一个区域。 过程分析过程分析 过程分析就是系统地分析其历史过程和深刻认识其现状,及科学地正确过程分析就是系统地分析其历史过程和深刻认识其现状,及科学地正确

地预见其未来,再根据主导用地部门发展的需要,将有关的相邻地区划地预见其未来,再根据主导用地部门发展的需要,将有关的相邻地区划在一起,组成一个土地利用区。在一起,组成一个土地利用区。

例:泸州工区里面划有例:泸州工区里面划有 22 个亚区:其中Ⅰ个亚区:其中Ⅰ 11 为:沿江两岸中西段城镇、为:沿江两岸中西段城镇、工矿、种植养植用地亚区。工矿、种植养植用地亚区。 (( 其主导方向就是城镇、工矿利用,其次就是其主导方向就是城镇、工矿利用,其次就是把城镇 、工矿利用较突出,种植、养殖业也发达的相邻近划入进去把城镇 、工矿利用较突出,种植、养殖业也发达的相邻近划入进去 )) 。。

叠加 叠加 简单说就是图纸叠简单说就是图纸叠 (( 套合套合 )) ,即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划分各土地利用,即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划分各土地利用

区的界线,再将土地利用现状图区的界线,再将土地利用现状图 (( 含分区轮廓线含分区轮廓线 )) 与有关适宜性评价图等与有关适宜性评价图等进行叠加进行叠加 (( 套合套合 )) ,来确定土地利用区的界线。,来确定土地利用区的界线。

分区所用图纸比例尺:县级分幅底图以分区所用图纸比例尺:县级分幅底图以 11 :: 11 或或 11 :: 2.52.5 万为宜,全县万为宜,全县汇总图以汇总图以 11 :: 55 或或 11 :: 1010 万为宜,县级以上区域视区域范围大小而定。万为宜,县级以上区域视区域范围大小而定。

Page 83: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二、数学方法二、数学方法 随着电子计算技术的发展和新方法的不断出随着电子计算技术的发展和新方法的不断出

现,现,数学方法已成为区域结构分析,特别是土数学方法已成为区域结构分析,特别是土地利用分区的重要科学方法和手段地利用分区的重要科学方法和手段。使土地利。使土地利用分区工作进一步走向科学化和定量化。用分区工作进一步走向科学化和定量化。

目前在土地利用分区中最常有的分法有:目前在土地利用分区中最常有的分法有:聚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系统评价层次分析 、主成类分析、判别分析、系统评价层次分析 、主成份法份法等。等。

Page 84: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数学方法的共同特征:数学方法的共同特征: ⑴⑴将辖区按一定原则将辖区按一定原则 (( 用方格法或某级行政单位用方格法或某级行政单位 )) 进行进行

分割,构成区划分类计算的空间样本分割,构成区划分类计算的空间样本 ((辖区,即总体内有辖区,即总体内有NN 个样本个样本 )) ;;

⑵ ⑵根据土地利用区的性质和特点,拟定一定的指标根据土地利用区的性质和特点,拟定一定的指标 (( 对对定性指标要进行数量化定性指标要进行数量化 ) ) ;;

⑶ ⑶建立原始数据库和数据矩阵;建立原始数据库和数据矩阵; ⑷ ⑷选择适当方法进行土地利用区相关性或相似性计算,选择适当方法进行土地利用区相关性或相似性计算,

构成区域划分谱系图或区域归并的判别值,从而得出土地构成区域划分谱系图或区域归并的判别值,从而得出土地利用分区的结果。利用分区的结果。

注意注意:: ⑴⑴计算所得分区结果要通过信息反馈,进行科学论证后计算所得分区结果要通过信息反馈,进行科学论证后才可确认;才可确认;

⑵ ⑵数学方法的选用要简洁而有说服力,反对形式主义,数学方法的选用要简洁而有说服力,反对形式主义,过度地列举繁琐的数学方式。过度地列举繁琐的数学方式。

Page 85: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一、用地分区的结构与类型一、用地分区的结构与类型 •结构结构

用地区结构 一级结构用地区结构 一级结构 二级结构二级结构 一级结构一级结构 ++专项用地区专项用地区

第五节 县第五节 县 (( 市市 )) 土地利用规划用地分土地利用规划用地分区区

Page 86: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二、类型二、类型 • ⑴⑴城镇建设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现有的城镇建成区和规划期内—现有的城镇建成区和规划期内

计划进行城镇建设用地区。计划进行城镇建设用地区。

• ⑵⑵ 农业用地保护区农业用地保护区— 又称基本农田保护区,即是— 又称基本农田保护区,即是为保护基本农田、城市郊区菜田和经过投资建设进行为保护基本农田、城市郊区菜田和经过投资建设进行重大改良措施的农田而划分的用地区。重大改良措施的农田而划分的用地区。

• ⑶⑶ 一般农业用地区一般农业用地区— — 在上述农业用地区以外的农在上述农业用地区以外的农业用地或农业开发区。业用地或农业开发区。

• ⑷⑷ 林业用地区林业用地区—现有林业用地和计划发展林业的用—现有林业用地和计划发展林业的用地区。地区。

Page 87: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 ⑸⑸牧业用地区牧业用地区— 即为保护牧草地和发展畜牧业所划分的用地区。— 即为保护牧草地和发展畜牧业所划分的用地区。

• ⑹⑹工业用地区工业用地区— 即独立于城镇和林镇之外的现有工矿和发展工— 即独立于城镇和林镇之外的现有工矿和发展工矿业划分的用地区。矿业划分的用地区。

• ⑺⑺乡村建设用地区乡村建设用地区—农村集镇—农村集镇 (( 不属于建制镇的乡政府所在地不属于建制镇的乡政府所在地 ))

和村庄现有建设和计划建设所需的用地区。和村庄现有建设和计划建设所需的用地区。

• ⑻⑻特定水土保护区特定水土保护区—为实行特定的重大水土保持措施—为实行特定的重大水土保持措施 (( 如大中如大中型水库上游的禁垦、禁伐区等型水库上游的禁垦、禁伐区等 )) 所划分的用地区。所划分的用地区。

• ⑼⑼风景区风景区—为保护风景、名胜、历史文物古迹所划分的用地区。—为保护风景、名胜、历史文物古迹所划分的用地区。

• ⑽⑽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为保护自然景观、保护稀有、珍稀野生动物、植—为保护自然景观、保护稀有、珍稀野生动物、植物而划的用地区域物而划的用地区域 (( 包括国家公园包括国家公园 )) ,有国家级、省级和县,有国家级、省级和县 (( 市市 )) 级之级之分。分。

Page 88: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按二级结构划分用地区的一般类型有:按二级结构划分用地区的一般类型有:

一级区 二级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

菜田保护区

一般农业区 农业用地区

菜园(或茶园)区

水源林保护区 林业用地区

一般林业区

草原保护区 牧业用地区

一般牧业区

城市建设区

城镇建设区 城乡建设用地区

乡村建设区

自然保护区

Page 89: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一级区一级区 ++ 专项用地区相结合的方式划分用地专项用地区相结合的方式划分用地区 区

一级区 专项用地区

农业用地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菜田保护

林业用地区 水源林保护区

牧业用地区 草原保护区

城镇建设用地区

乡村建设用地区

工业用地区

自然保护区

以上三种结构可供选择:采用第二种和第一种相对较多。

Page 90: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三、用地分区的程序和方法三、用地分区的程序和方法 (一)准备工作(一)准备工作

11、、明确规定分区的结构、类型和方法明确规定分区的结构、类型和方法 22 、、收集有关资料:收集有关资料: (( 见本章第一节“二,依据”和二见本章第一节“二,依据”和二节、三节“指标体系”和“指标数据收集与整理”等内节、三节“指标体系”和“指标数据收集与整理”等内容容 )) 。。

(二)分区划分方式(二)分区划分方式 具体操作具体操作:土地利用现状图与有关适宜性评价图、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图与有关适宜性评价图、城镇

规划图、村镇规划图、基本农田保护区图、自然保护区规划图、村镇规划图、基本农田保护区图、自然保护区图或其它专项规划图进行叠加图或其它专项规划图进行叠加 (( 套合套合 )) ,来确定地区界,来确定地区界线的专向。 线的专向。

图纸比例尺和用地区最小图斑面积图纸比例尺和用地区最小图斑面积:分区所用图纸比例:分区所用图纸比例尺,视其大小而定,一般分幅底图以尺,视其大小而定,一般分幅底图以 11 :: 11 万或万或 11 :: 2.2.55 万为宜,全县汇总图以万为宜,全县汇总图以 11 :: 55或或 11 :: 1010 万为宜 。万为宜 。

Page 91: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分区划划线应注意掌握的几点:分区划划线应注意掌握的几点: ⑴⑴ 首先把用途不变的用地划出首先把用途不变的用地划出,如大部分耕地、林地、草地等,,如大部分耕地、林地、草地等,作为农业用地区、牧业用地区、林业用地区;若面积不够,则作为农业用地区、牧业用地区、林业用地区;若面积不够,则根据规划需要和评价图,从适宜的土地中补充。 根据规划需要和评价图,从适宜的土地中补充。

⑵⑵土地资源具有多宜性,土地资源具有多宜性,分区划线要把质量最好的土地优先划分区划线要把质量最好的土地优先划入农业保护区和一般农业区入农业保护区和一般农业区,然后划入林业、牧业区。,然后划入林业、牧业区。

⑶ ⑶城镇建设、乡村建设和工业用地区,应该可能利用农用质量城镇建设、乡村建设和工业用地区,应该可能利用农用质量较差而又能满足建筑需要的地段较差而又能满足建筑需要的地段作为发展用地,以保护农田。作为发展用地,以保护农田。

⑷⑷城镇规划区、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已经批准又有明确界线,城镇规划区、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已经批准又有明确界线,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无矛盾的,按批准的界线划线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无矛盾的,按批准的界线划线 (( 图纸叠加图纸叠加或转绘上图或转绘上图 )) ;;风景区、自然保护区虽经批准但无明确界线的,风景区、自然保护区虽经批准但无明确界线的,可暂划示意性界线可暂划示意性界线。。

Page 92: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⑸ ⑸ 处理好与土地利用现状的关系处理好与土地利用现状的关系:用地分区与利用现状:用地分区与利用现状矛盾突出的,为慎重起见,逐步实现土地利用调整,可作矛盾突出的,为慎重起见,逐步实现土地利用调整,可作为两个区域之间的重叠处理。 为两个区域之间的重叠处理。

⑹ ⑹ 用地区是按土地主导用途划分的,用地区是按土地主导用途划分的,区内允许有非主导区内允许有非主导用途继续存在用途继续存在。例如,农业区内的零星宅基地、农田道路、。例如,农业区内的零星宅基地、农田道路、林带、小片林地、小片水面、小片牧草地等。林带、小片林地、小片水面、小片牧草地等。

⑺⑺ 分区划线要讲究技巧和便于在现场落实分区划线要讲究技巧和便于在现场落实。例如不要将。例如不要将一个完整的地块分割划入两个用地区,分区要尽可能地利一个完整的地块分割划入两个用地区,分区要尽可能地利用明显的线状地物等。用明显的线状地物等。

Page 93: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三)面积量算(三)面积量算

• 县级土地用分区面积量算要以图幅为控制,以乡县级土地用分区面积量算要以图幅为控制,以乡 (( 镇镇 )) 为范围,按用为范围,按用地分区进行量算。地分区进行量算。

• 量算的量算的结果要进行汇总,编制县、乡两级的各类用地区面积统计表结果要进行汇总,编制县、乡两级的各类用地区面积统计表。。有重叠的区要单独量算和统计有重叠的区要单独量算和统计。有条件的可统计到乡一级。。有条件的可统计到乡一级。

土地总

面积

城镇建设

区用地

农业用

地区

林业用

地区

牧业用

地区

自然

保护

-----

全县合

Page 94: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四)对用地分区与拟定用地指标的初步结果(四)对用地分区与拟定用地指标的初步结果进行对照,并加以修正进行对照,并加以修正 • 用地指标用地指标———— 主要按需求,并通过预测,得到的数量指主要按需求,并通过预测,得到的数量指

标。标。 (( 数量数量 ))

• 用地分区用地分区——主要依据适宜性,并考虑利用现状和已有——主要依据适宜性,并考虑利用现状和已有的有关规划,如城镇规划、村镇规划等,按一定技术标的有关规划,如城镇规划、村镇规划等,按一定技术标准分区划线后量算得出的面积。准分区划线后量算得出的面积。 ((质量与空间分配质量与空间分配 ))

Page 95: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五)检查(五)检查 先逐乡先逐乡 (( 镇镇 )) 、后全县检查,看各用地区的总容积是否大、后全县检查,看各用地区的总容积是否大

于各类用地的指标量于各类用地的指标量。 。 当其中某类用地指标总面积与该类用地区总面积之比差别当其中某类用地指标总面积与该类用地区总面积之比差别太大,大于太大,大于 0.850.85时时 ((如指标农田地如指标农田地 // 用地分区农用地用地分区农用地 <0.85)<0.85) ,,说明有相当面积的用地指标当未反映在空间上,应列为重点说明有相当面积的用地指标当未反映在空间上,应列为重点分析对象。分析对象。

(六)修正(六)修正 (1)(1) 当某类用地区面积偏大偏小时,可在不违背土地适宜性当某类用地区面积偏大偏小时,可在不违背土地适宜性原则下,对用地区区界进行适当修正;若区界不允许修正原则下,对用地区区界进行适当修正;若区界不允许修正(( 如没适宜的面积如没适宜的面积 )) ,则应修正该类用地指标,削减某类用,则应修正该类用地指标,削减某类用地需求量,以使两者协调;地需求量,以使两者协调; (2)(2) 区界一经改动,就要同时改正其面积,使图纸与面积区界一经改动,就要同时改正其面积,使图纸与面积

统计数据保持一致。统计数据保持一致。

Page 96: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七)拟定各用地区的土地利用原则(七)拟定各用地区的土地利用原则 这些原则应是人民政府为贯彻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而对这些原则应是人民政府为贯彻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而对

各区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整治和调整所作出的管理各区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整治和调整所作出的管理性规定,要求必须认真执行。性规定,要求必须认真执行。

•拟订各区利用原则应注意:拟订各区利用原则应注意: (( 11 )要避免一般化,)要避免一般化,要有针对性要有针对性,突出对土地资源,突出对土地资源

的保护,限制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和土地转用行为,提的保护,限制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和土地转用行为,提出管理措施;出管理措施;

(( 22 )不是参考性意见,而是)不是参考性意见,而是指令性规定指令性规定;; (( 33 )文字准确、精练、提出的要求)文字准确、精练、提出的要求便于理解和执行便于理解和执行。。

Page 97: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例例:广东花县规定的各区土地利用原则是::广东花县规定的各区土地利用原则是:• 城镇建设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用地规模,县城控制在人均:用地规模,县城控制在人均 8585

mm22 以下,其它镇控制在人均以下,其它镇控制在人均 90m90m22 以下;新建设以下;新建设实行统一征用、划拔土地,连片开发分期实施;实行统一征用、划拔土地,连片开发分期实施;有关部门应对不同点,类型建筑物有关部门应对不同点,类型建筑物层次层次低限作出低限作出规定,以节约、合理用地。规定,以节约、合理用地。

• 商品桹基地保护区商品桹基地保护区:粮田总面积稳定在:粮田总面积稳定在 19861986 年年水平水平 (1997(1997 年规划年规划 )) ,农村居民点建设应做好规,农村居民点建设应做好规划,尽是不占或少占粮田,特别优质粮田;造林、划,尽是不占或少占粮田,特别优质粮田;造林、种果、开挖鱼塘和进行交通、水利建设的占地必种果、开挖鱼塘和进行交通、水利建设的占地必须经过批准;新增水利设施用地优先安排。须经过批准;新增水利设施用地优先安排。

Page 98: 第二章    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 P 56-92

•一般农业用地区一般农业用地区:区内耕地优先用于粮、油、菜生:区内耕地优先用于粮、油、菜生产,不得盲目占用或弃耕;农村居民点不能盲目扩大产,不得盲目占用或弃耕;农村居民点不能盲目扩大用地范围,要充分利用林内空闲地和旧宅基地进行建用地范围,要充分利用林内空闲地和旧宅基地进行建设,对条件具备的村庄提倡建楼房,人均总用地不得设,对条件具备的村庄提倡建楼房,人均总用地不得超过超过 140 m140 m22 ;在统一规划、少占耕地、经批准的原则;在统一规划、少占耕地、经批准的原则下,允许进行部分非农业建设。下,允许进行部分非农业建设。

•水源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区内已有林木不得采伐,允许必要的择:区内已有林木不得采伐,允许必要的择伐,森林覆盖率保持在伐,森林覆盖率保持在 90%90% 以上;区内不允许采石、以上;区内不允许采石、开矿、取土或放牧,可适当发展经济林木、水果和旅开矿、取土或放牧,可适当发展经济林木、水果和旅游事业,但要符合水土保持要求;制定对划入保护区游事业,但要符合水土保持要求;制定对划入保护区内的集体或个人的经营的林地经济收益的补偿或其它内的集体或个人的经营的林地经济收益的补偿或其它优惠政策优惠政策 ((陈涛、通县陈涛、通县 )) ;保护区的实施要落实到个人,;保护区的实施要落实到个人,标明边界,出示公告,明确保护规则。标明边界,出示公告,明确保护规则。 (( 土地承载力已土地承载力已在土地资源学中讲授在土地资源学中讲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