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突、紛爭與中國外交的形塑 - nups.ntnu.edu.t ·...

22
衝突、紛爭與中國外交的形塑 會議手冊 日期:2014 1 24 地點:國立政治大學社資中心一樓展演廳 主辦單位:國立政治大學人文中心

Upload: others

Post on 16-Sep-2019

1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衝突、紛爭與中國外交的形塑

    會議手冊

    日期:2014 年 1 月 24 日

    地點:國立政治大學社資中心一樓展演廳

    主辦單位:國立政治大學人文中心

  • 「衝突、紛爭與中國外交的形塑」學術研討會

    議程

    時間:2014 年 1 月 24 日(五) 8:30-18:00

    地點: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資料中心一樓展演廳

    主辦單位:國立政治大學人文中心

    時間 場次

    08:10 |

    08:30 報 到

    08:30 |

    08:50

    開幕:貴賓致詞 政治大學副校長:林碧炤教授

    政治大學人文中心主任:周惠民教授

    場次 主題

    主持人 報告人 題目 與談人

    林亨芬日俄戰爭期間中國東北爭議問題初探

    ──以復州民務公所的成立為中心 林文仁

    蔡振豐中國與歐戰──北洋政府的局外中立

    政策評析(1914-1917) 八百谷

    晃義

    09:00 |

    10:20

    第一場 戰爭衝突

    與 中國外交

    張 力

    安德 二戰蘇聯邊防地區的反情報勤務:以

    中國東北為範圍(1939-1944) 李君山

    茶敘

    呂慎華民四條約後的中日懸案與衝突—以遼中縣太平寺廟地商租案為例

    李啟彰

    應俊豪

    一個海盜劫案背後的故事: 從字水輪被劫事件略窺 1920 年代長江流域華洋衝突的複雜面向與美國的態度

    黃文德

    10:40 |

    12:00

    第二場 華洋衝突

    與 中國外交

    吳翎君

    楊凡逸英國政府對英籍宣教士在四川遇難事

    件的因應(1923-1924) 陳方中

    午餐

  • 侯彥伯鴉片戰後中外貿易秩序的重建與新式

    中國海關的起源(1842-1864) 廖敏淑

    張志雲南北分裂後的財政秩序:辛亥革命與

    關稅結餘存放權之轉移 李文杰

    13:30 |

    14:50

    第三場 秩序衝突

    與 中國外交

    林滿紅

    王文隆 泗水事件(1912)與中國新舊政府 李盈慧

    茶敘

    蕭道中

    中華民國外交的困境與轉機:臺灣對 聯合國「控美侵臺案」之因應

    (1950-1951)

    張淑雅

    許峰源展示「中國」:台灣在美國紐約世界

    博覽會的表現(1964-1965) 吉田豐

    15:10 |

    16:30

    第四場 冷戰衝突

    與 中國外交

    張啟雄

    任天豪1968 年金吉隆廿號事件與琉球、釣魚台問題

    陳純一

    休息

    16:45 |

    17:45

    綜合座談 主持人:福田圓教授

    與談人:藍適齊、許育銘、石之瑜教授

    17:45 |

    18:00

    閉幕:貴賓致詞 東海大學歷史系主任:唐啟華教授

  • 議事備忘錄

    歡迎各位蒞臨「衝突、紛爭與中國外交的形塑」學術研討會,為使會

    議順利進行,敬請協助配合下列事項:

    一、會議論文於報到時領取。

    二、各場次時間分配如下:

    A、主持人引言 5 分鐘。

    B、論文發表時間每人 12 分鐘,11 分鐘時按鈴 1 聲,12 分鐘時按鈴 2 聲結束;超過 12 分鐘每分鐘按鈴 3 次。

    C、與談人時間每人 8 分鐘,7 分鐘時按鈴 1 聲,8 分鐘時按鈴 2聲結束;超過 8 分鐘每分鐘按鈴 3 次。。

    D、自由發言每人 2 分鐘,發言前請報服務單位、姓名。

    E、綜合答覆每位 3-5 分鐘。

    若因時間限制未能發言,請於會後將書面意見交由報告人參考。

    會議開始前,請將行動電話調為靜音或關機,以免干擾會場秩序。

    會場內全面禁止飲食及吸煙。

    本會議論文均為初稿,未經作者同意請勿引用。

  • 與會學者 (按姓氏筆畫排列)

    八百谷晃義 慈濟大學東方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石之瑜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吉田豐子 日本京都產業大學外國語學部國際關係學科副教授

    何 萍 東吳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吳翎君 東華大學歷史系教授

    李文杰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青年研究員

    李君山 中興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李盈慧 暨南大學歷史系教授兼主任

    李啟彰 輔仁大學全人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周琇環 國史館協修

    周惠民 政治大學人文中心主任

    林文仁 東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林滿紅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林碧炤 政治大學副校長

    唐啟華 東海大學歷史系教授兼主任

    張 力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張啟雄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張淑雅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許育銘 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陳方中 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陳純一 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

    葉惠芬 國史館纂修

    廖文碩 國史館助修

    廖敏淑 政治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福田圓 日本法政大學法學部副教授

    藍適齊 中正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 觀察員(按姓氏筆畫排列)

    王慧婷 東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朱紹聖 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生

    吳承翰 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生

    呂承恩 東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生

    呂鴻祺 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生

    李仕寧 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生

    李柄佑 中國國民黨黨史館導覽員

    李恒劭 東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生

    林于翔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生

    林宏一 台灣大學物理系職員

    林政賢 東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生

    林美惠 國立豐原高中歷史科教師

    林愷哲 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生

    林雋凱 東吳大學歷史系大學部學生

    許哲瑋 政治大學歷史系碩士

    連文鴻 慈濟大學東方語文學系學生

    陳冠任 新北市立三和國民中學歷史科代理教師

    陳萃玟 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生

    楊善堯 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生

    鄭巧君 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生

    鄭啟瑞 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生

    黎錦福 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生

    鍾依庭 慈濟大學東方語文學系學生

    藍訢衡 彰化師範大學學生

    羅文婷 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生

    羅皓星 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生

  • 中外關係與近現代中國的形塑研究團隊成員   尤淑君 浙江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王文隆 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主任

    任天豪 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安 德 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呂慎華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林亨芬 政治大學歷史系博士生

    侯彥伯 政治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

    徐浤馨 清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

    張志雲 上海交通大學歷史學系研究員

    許峰源 輔仁大學全人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陳群元 浙江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黃文德 國家圖書館特藏組編輯

    楊凡逸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楊子震 南台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蔡振豐 政治大學歷史系博士生、台北市南湖高中歷史科教師

    蕭李居 國史館助修

    蕭道中 輔仁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應俊豪 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 目次

    日俄戰爭期間中國東北交涉初探──以復州民務公所的成立為中心 1-16

    中國與歐戰──北洋政府局外中立政策評析(1914-1917) 17-52

    二戰蘇聯邊防地區的反情報勤務:以中國東北為範圍(1939-1944) 53-62

    民四條約後中日懸案與衝突──以遼中縣太平寺廟地商租案為例 63-85

    一個海盜劫案背後的故事:從字水輪被劫事件略窺 1920 年代長江流域

    華洋衝突的複雜面向與美國的態度 87-104

    英國政府對英籍宣教士在四川遇難事件的因應措施(1923-1924) 105-116

    鴉片戰後中外貿易秩序的重建與新式中國海關的起源(1842-1864) 117-132

    南北分裂後的財政秩序:辛亥革命與海關結餘存放權之轉移 133-165

    泗水事件(1912)與中國新舊政府 167-176

    中華民國外交的困境與轉機:臺灣對聯合國「控美侵臺案」的因應

    (1950-1951) 177-190

    展示「中國」:台灣在美國紐約世界博覽會的表現(1964-1965) 191-207

    1968 年金吉隆廿號事件與琉球、釣魚台問題 209-224

  • 「衝突、糾紛與中國外交的形塑」學術研討會 年 月 日,頁2014 1 24 105-116

                                                          

    英國政府對英籍宣教士在四川遇難事件的因應措施

    (1923-1924)*

    楊凡逸**

    摘要

    1923 年 8 月 14 日中午,兩名受英國聖公會差派至四川的宣教士懷賽德(Richard A.

    Whiteside)和瓦特(Frederick J. Watt)在距離成都北方約 80 哩、綿州西北方約 25 哩處的茂縣

    一帶遭到土匪搶劫並槍殺身亡。這起看似不顯眼的華洋衝突案件由於四川境內局勢的動盪

    與複雜使得中英之間的交涉過程遭遇到更多的困難與險阻。本文的目的在由《英國外務部

    中國機密檔案》第 371 號(Great Britain, Foreign Office, FO Confidential Print, No. 371)入

    手,探討當時英國政府的因應措施與它對英國差會及宣教士的態度,以及英方在與四川當

    局交涉時的所採行的一些策略。

    關鍵詞:宣教士、外交史、教會史、中英關係、四川

     *    本會議論文均為初稿,未經作者同意請勿使用 **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 106 楊凡逸

    一、 前言

    19 世紀中葉,英國、西北歐、美國等基督教(新教)主導的地區發生了信仰的一次大

    復興,英、美兩國的許多大學基督徒團體紛紛發起海外宣教運動,並差派青年前赴海外

    傳揚福音。19 世紀末,英、美基督徒的宗教生活的主要特徵就是向全世界傳布基督信仰。1在本

    研究當中所討論到的英國聖公會即為基督新教的其中一個宗派,它也加入了來華傳福音

    的行列。

    英國聖公會差會(Church Mission Society,簡稱CMS)在《天津條約》之前即已差派宣教士

    前來中國開拓據點,起初在香港、福州、寧波、上海一帶活動,後來由於賀施白(J. H.

    Horsburgh)於 1888 年前往華西地區考察之後建議差會正式進入四川。英國聖公會於是在內

    地會(China Inland Mission,簡稱CIM)的協助下成立了一個小組,於 1891 年正式進入四川開展

    在當地的長期宣教工作,旋於 1894 年深入偏遠山區,並於翌年(1895)成立「華中(四川)教

    區」,統轄綿州(綿陽)、綿竹、茂縣、成都等宣教站。2

    1920 年代被學者認為是基督教在中國發展的黃金時期,義和團事變之後,舊有的反

    教激情逐漸趨於式微,官紳對教會的批評與反對也逐漸減少,至於同時期的「反基督教

    運動」所影響的地區主要以長江中下游為主。此外,基督教既受到中國法律的保護,同

    時也依據清末以來的中外條約而享有條約權利與保護。3然而,四川山區局勢動盪,是一

    個官府鞭長莫及的地方,當地的生活環境嚴苛,充斥著暴力與強盜等各種犯罪行為。英

    國聖公會宣教士必須在這種嚴苛而險惡的環境下傳揚福音、開拓教會,他們的宣教事工

    可謂極其艱辛。

    土匪猖獗是民國前期各地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這與不同派系的軍閥混戰有著密切

    的關聯。四川長期處於這種動盪的局面中,戰爭直接破壞當地的社會生產,再加上天然

    災害頻仍、地主壓榨苛刻,造成農村經濟遭受嚴重破壞。在這些因素交織之下,大量農

    民不堪沉重負荷而終致破產,成為當地土匪的主要構成份子。隨著社會秩序長時期內持

    續的動盪,導致土匪的人數與陣容日益強大。4部分外籍宣教士為了急於拓展宣教版圖,

    經常無視地方當局與外國使領館的一再警告,進入土匪危害猖獗的區域,使得土匪與宣

                                                           1 賴德烈(Kenneth S. Latourette)著,雷立柏、瞿旭彬、靜也、成靜譯,《基督教在華傳教史》(香港:道風書社, 2009),頁 305-306。 2 賴德烈(Kenneth S. Latourette)著,雷立柏、瞿旭彬、靜也、成靜譯,《基督教在華傳教史》,頁 315-316。 3 王成勉,〈政教關係-研究基督教在華史的重要途徑〉,見吳梓明、吳小新主編,《基督與中國社會》(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2006),頁 10;龍偉,〈傳教士視野中的 20 年代四川基督 教運動-以《華西教會新聞》刊載材料為中心的考察〉(重慶: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碩 士論文,2005),頁 1。

    4 馬建堂,〈民國前期四川土匪成因論析〉,《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22 卷第 6 期 (武漢:華中 師範大學,2009 年 6 月),頁 59。

  • 英國政府對英籍宣教士在四川遇難事件的因應措施(1923-1924) 107

    教士之間的關係更形緊張。5

    1923 年 8 月 14 日中午,兩名受英國聖公會差派至四川的宣教士懷賽德(Richard A.

    Whiteside)和瓦特(Frederick J. Watt)在距離成都北方約 80 哩、綿州西北方約 25 哩處的茂縣

    一帶遭到土匪搶劫並槍殺身亡。這起看似不顯眼的華洋衝突案件由於四川境內局勢的動盪

    與複雜使得中英之間的交涉過程遭遇到更多的困難與險阻。本文的目的在由《英國外務部

    中國機密檔案》第 371 號(Great Britain, Foreign Office, FO Confidential Print, No. 371)入

    手,探討當時英國政府的因應措施與它對英國差會及宣教士的態度,以及英方在與四川當

    局交涉時的所採行的一些策略。

    二、 施壓敦促成都當局妥善辦案

    1923 年 8 月 16 日,英國聖公會派駐在綿陽(位於茂州東南方)的宣教士柯元瑞牧師(Rev.

    Thomas Caldwell)在得悉宣教士懷賽德和瓦特遭到殺害的消息後,緊急致電呈報駐成都英領

    事根卓之(George A. Combe),內容表示兩名宣教士遇害地點人煙罕至、尋覓不易,因而難

    以掌握進一步的消息,他正試圖透過中國友人協尋其下落。根卓之嚴辭抨擊在事發後趕

    抵命案現場的茂縣縣長李氏(Li Chang-lung)無意為不在其轄區內所發生的命案承擔任何相

    關責任,由此可見李氏毫無擔當與作為。6

    8 月 18 日,命案發生後第 4 日,仍未得知進一步消息的根卓之推測四川省長劉成勳

    (劉禹九)肯定已得知該起命案的完整報告,因而決定敦促劉氏下達緊急命令立即調查、嚴

    密緝捕兇嫌,並儘速給予英方滿意的回覆。78 月 19 日,根卓之向駐華英使麻克類(Sir Ronald

    Macleay)呈報稱懷賽德和瓦特都是經驗老到的宣教士,對中國當不陌生,且都在行前獲准

    取得前往內陸遊歷的護照,再加上茂縣並未名列在四川當局警告暫勿前往的危險地區,

    卻仍慘遭槍殺,他因而再度要求劉成勳即速下令展開調查、緝捕兇嫌,並須立刻回報搜

    查的相關進度。不過,劉成勳既未回覆根卓之的照會,亦未派員至駐成都英國總領事館

    轉達他對命案發生的遺憾。根卓之為了展現英方對該案的重視並向死者致哀,下令成都

    總領事館降半旗。根卓之進一步建議:除非四川當局完全理解到命案的嚴重性,否則該

    案只會是四川匪徒向外人施暴的開始。8此外,根卓之認為北京政府的實際管轄權力無法

                                                           5 應俊豪,《「丘八爺」與「洋大人」-國門內的北洋外交研究(1920-1925)》(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史 學叢書之 18,2009),頁 200;應俊豪,《外交與砲艦的迷思-1920 年代前期長江上游航行安全問題與列強 的因應之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0),頁 197。 6 “Rev. Thomas Caldwell to Mr. Consul General George A. Combe,” August 16, 1923, Enclosure No. 1 in Chengtu G.S. No. 40 of August 19, 1923, F3011/22/10, Foreign Office Confidetial Print, No. 371/9192 (以下簡稱 FO 371/9192). 7 “Mr. Consul Genreral George A. Combe to H. E. Governor Liu Yu-jiu,” August 18, 1923, Enclosure No. 2 in Chengtu G. S. No. 40 of August 23, F3011/22/10, FO 371/9192. 8 “Copy of Sir Ronald Macleay to Chengtu No. 18,” September 5, 1923,” No. 18 (5356/23), F3011/22/10, FO 371/9192.

      

  • 108 楊凡逸

    及於四川,因而建議由駐廣州英總領事敦促孫中山試著向四川發號司令,他認為這項提

    議將受到廣州政府的重視。最後,根卓之建議派遣由副領事鄂克登(Sir Alwyne George Neville

    Ogden)代表英方前往茂縣進行實地調查。我們可由上述檔案史料瞭解到位處命案調查最前

    線的英國駐成都總領事根卓之所扮演的角色舉足輕重,因為旅居茂縣的英僑係隸屬於英

    國駐成都總領事所管轄,所以他負有保護及約束在當地活動僑民的責任。其次,根卓之

    認為唯有迫使四川當局體認到事情的嚴重性,方能使命案的真相調查水落石出。最後,

    我們也可清楚得知根卓之對劉成勳等四川軍政要員辦事效率不彰的不滿。9

    9 月 5 日,麻克類訓令根卓之云:關於差派鄂克登前往茂州實地調查的建議,唯有

    在四川當局願意提供可資信賴的隨扈時,麻克類才能授權同意鄂克登出發。至於建議由

    駐穗英總領事敦促孫中山直接訓令四川當局之事,麻克類則認為此舉形同承認以孫中山

    為主的廣州政府擁有對各省發號司令的權力與地位,明顯違反當時只承認北京政府為中

    國唯一合法政權的政策,因而駁斥了根卓之的提議。10

    我們由備忘錄的內容當中得知,麻克類與根卓之的報告引起了英國外務部內部的討

    論。有官員認為英國若只為了維持承認北京政府為唯一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的外交表象

    (diplomatic fiction),將只會犧牲旅居中國內陸英國僑民的安全與權益。一旦如此,英國外務

    部將招致來自國內外輿論的嚴厲抨擊。另有官員也認為:英國絕對不能為四川的局勢動

    盪所迫轉而承認孫中山。不過,英國外務部官員認為即使駐廣州英領事在未獲得駐京公

    使的充分授權下即與孫氏接觸,仍不至於對英國政府產生困擾,主要是因為孫中山積欠

    英國不少人情債,他的心中對英國充滿感恩,並希望能做出有利於英國的行動;英方現

    階段應當勸誘孫中山竭盡所能地做出符合英國期待與利益的事情。11英國外務部參贊華

    特婁(Sir Sydney Waterlow)因而於 10 月 26 日訓令麻克類:英方當繼續承認北京政府為唯一

    合法的中國政府,無法向孫中山提出任何正式的保證。不過,若孫中山實際掌握四川的

    軍政、四川地方當局也同意服從孫氏的命令,且根卓之的提議繼續遭到外務部的駁斥與

    無視,英方將為此招致嚴重的後果,並使當地的英國僑民置於險境。華特婁因而質問麻

    克類:即使麻克類與根卓之就孫中山對四川影響力的看法分歧,駐穗英領事在未獲得他

    的充分授權即與孫氏私下接觸是否真的不可行?華特婁最後向麻克類指出孫氏對英方

    背負著許多人情債並滿懷感恩,應當勸誘他竭盡所能地做出符合英國期待與權益的行

    動,並極力遊說他切勿要求英方承認廣州政府做為回報。12

    8 月 30 日,鄂克登取得陪同懷賽德與瓦特前往茂州的中國僕役與苦力的報告,其內                                                       9 “Copy of Sir Ronald Macleay to Chengtu No. 18,” September 5, 1923,” No. 18 (5356/23), F3011/22/10, FO 371/9192. 10 “Copy of Sir Ronald Macleay to Chengtu No. 18,” September 5, 1923,” No. 18 (5356/23), F3011/22/10, FO 371/9192 11 “Mitutes by FO,” September 23, October17, and October 18, 1923, F3011/22/10, FO 371/9192. 12 “Sir Sydney Waterlow to Sir Ronald Macleay,” October 26, 1923, F3011/22/10, FO 371/9192.

  • 英國政府對英籍宣教士在四川遇難事件的因應措施(1923-1924) 109

    容大致內容如下:他們於 8 月 7 日自綿陽啟程,該僕役並特別聲明指出出發時兩名宣教

    士並未攜帶槍械防身。一行人在行經羅江、綿竹等地後,於第四日(8 月 10 日)抵達大壩場

    (Ta Pa Ch’ang,音譯),惟由於一直無法找到能夠帶領他們前往茂縣的嚮導,因而於 8 月 11

    日決定折返,轉而前往天池。8 月 14 日,一行人用過早餐後出發前往白雲山避暑,他們

    讓僕役、苦力與行李走在前方,懷賽德與瓦特則走在後方,走了大約 10 華里,前方的

    僕役與苦力忽然聽過身後約 200 步的距離出現槍響,更聽到有人衝過來朝他們射擊,僕

    役與苦力乃急著尋找草堆就地掩護。他們從持槍者的裝束中研判這些人是土匪,而非官

    軍。大約過了半小時,隨著這些土匪交談的聲音逐漸微弱,危機才暫告解除。兩人於是

    走出草堆,找到了懷賽德與瓦特的遺體,並發現土匪將宣教士的行李全部帶走。他們緊

    急趕往綿竹,向宣教士卡爾斯頓(Mrs. Carlston)與庫柏夫人(Mrs. Cooper)報告命案詳情。翌日

    (8月15日),僕役與苦力返回綿陽將懷賽德與瓦特的死訊告知他們的妻子及其他宣教士。13

    同日,根卓之致函交涉員季宗孟。根卓之首先痛批成都當局在處理茂州宣教士命案

    時推託延遲。根卓之基於個人私誼,認為季氏不至於無視於該事實。其次,根卓之痛批

    自 8 月 18 日首度致函劉成勳以來,竟未獲得茂州縣令的任何報告,尤其是茂州和成都

    之間的交通根本只需 4 至 5 日即可傳達,因而認為此事令四川當局顏面無光。最後,他

    抨擊劉成勳並未每日緊盯下層官員的處理進度,顯然怠忽職守。根卓之因而警告季宗

    孟:若近日內仍遲未回覆案情處理的進展,根卓之即不願再與他會面,並將箇中詳情周

    知英僑,任憑他們將真相公諸於世。根卓之頗能體會季宗孟的窘境,但他認為季氏所擔

    負的是重責大任。根卓之將致函劉成勳要求同意派遣季宗孟前往茂縣調查,並要求他自

    己能一同前往。14

    三、 訓令駐成都副領事出席觀審:對四川當局能否貫徹法律有效性的質疑

    英國駐成都總領事根卓之為防範四川省長劉成勳在審訊犯人時草率敷衍,只處決其

    中的少數嫌犯草率結案,不斷向劉成勳施壓,成都當局因而不得不同意讓英方領事官員

    出庭觀審。15

    面對根卓之要求派遣代表出庭觀審,劉成勳不表異議,惟希望先行訓令該省交涉員

    季宗孟深入瞭解案情,並俟凶嫌被緝捕到案之後,再由他與根卓之討論相關的程序問

    題。劉成勳聲稱交涉員季宗孟個性機靈、經驗老到、消息靈通,當有助於與根卓之討論

                                                           13 “Murder of Rev. F. J. Watt and R. A. Whiteside: fowlloing is the report of the servant, Liu Ch’ing-yun and the coolie Lee, who accpmpied them,” August 30, 1924, F570/83/10, FO 371/10258. 14 “Consul General Combe to Dr. Chi,” September 7, 1923, F570/83/10, FO 371/10258. 15 “Mr. Consul General Combe to Sir Ronald Macleay,” October 26, 1923, No. 60, F570/83/10, FO 371/10258.

      

  • 110 楊凡逸

    事情的解決之道。16

    副領事鄂克登奉根卓之的訓令代表英方出庭觀看整個審判過程,先後紀錄了 1924

    年 1 月 12 日及 1 月 21 日的庭訊內容,並記下 3 月 11 日的判決書。該案的最終判決結果

    是 2 名嫌犯被處以有監禁,1 名則無罪釋放,鄂克登對該項判決結果相當滿意,惟仍要

    求四川當局須依據中外會審的相關規定將該判決書送交出庭觀審的副領事顎克登批

    准,判決方能生效。17

    英國首相兼外務大臣麥克唐納(Ramsay MacDonald)認為之所以能獲致如此滿意的結

    果主要在於根卓之鍥而不捨的的努力,尤其在四川當局向來不聽命於北京中央,以及當地

    實力派經常為了應付內戰而未善盡日常職責的情況下,根卓之依然能締造出如此具體的談

    判成果,這是值得予以熱烈慶賀的。麥克唐納接著寫道根卓之之所以不斷施壓成都當局要

    求英方派員觀審的目的主要有二:其一,使四川人清楚明白案件的嚴重性。其二,使四川

    官民體認到他們有責任補償並竭力防止類似事件的不再重演。18

    四、 還原真相、拆穿謊言

    根卓之曾分析過四川省長劉成勳的個人特質:劉氏在受到外來壓力時往往容易低

    頭,並「釋放出一點風聲」(emit a little hot air),若不給他壓力,他經常會故態復萌;此外,

    劉氏說話善於辭令,經常將「竭盡所能」掛在嘴上,卻口惠而實不至,這使根卓之在與

    他打交道時吃盡了苦頭。19因此,根卓之在著手調查兩名宣教士遭到殺害的案件時善於

    利用多種來源的情報加以比對分析,經常使得劉成勳等成都當局的官員當場啞口無言。

    在這當中,他經常與英國聖公會綿竹宣教站秘書柯元瑞牧師交換訊息,柯氏於是成為了

    其情報的主要來源。

    9 月上旬,劉成勳致電根卓之表示已收到 8 月 31 日的來電。他首先說道由於四川近

    年飽受土匪肆虐所苦,其中尤以茂縣一帶為甚,並對懷賽德與瓦特遇害表示深切同情。

    其次,劉氏聲稱他已一再下令茂縣縣長著手處理該命案,尤其在追捕時當恪守機密,逮

    捕之後必須嚴加審問、依法究辦。他還下令四川軍政官員嚴加保護外人性命財產安全。

    然而,劉氏並未取得該命案與嫌犯追捕進度的進一步細節。209 月 7 日,根卓之致函斥

    責劉成勳辦事毫無效率,敦促劉成勳徹查相關人員的失職,他尤其指控茂縣縣令在收到

    劉成勳的訓令之前並未提出任何報告,在收到訓令後又裝聾作啞。他因而敦促劉成勳改

    派專門委員前往茂縣徹查命案詳情,並敦促相關人員積極辦理該案,為避免辦案的拖延

                                                           16 “Covernor Liu to Mr. Consul General Combe,” Received on September 3, 1923, F570/83/10, FO 371/10258. 17 “Sir Ronald Macleay to James Ramsay MacDonald,” June 7, 1924, No. 343, F2377/83/10, FO371/10259; “Mr. Consul General Combe to Sir Ronald Macleay,” March 11, 1924, No. 21, F2377/83/10, FO 371/10259. 18 “James Ramsay MacDonald to Sir Ronald Macleay,” June 7, 1924, No. 343, F2377/83/10, FO371/10259. 19 “Mr. Combe to Sir Ronald Macleay,” September 7, 1923, No. 50, F570/83/10, FO 371/10258. 20 “Covernor Liu to Mr. Consul General Combe,” Received on September 3, 1923, F570/83/10, FO 371/10258.

  • 英國政府對英籍宣教士在四川遇難事件的因應措施(1923-1924) 111

    及疏忽,且由於事涉外人性命,英國領事需陪同該該員前往當地。根卓之並駁斥當地報

    刊指稱兩名宣教士配戴武器的說法,表示該說法純屬子虛烏有。21

                                                          

    劉成勳聲稱業已竭盡全力偵辦茂州英教士遇害案,匪首張英高(Chang Ying-kao,音譯)

    與馬庭銀的被擒即為顯著例證。根卓之則駁斥道張氏係於 8 月 20 日被捕,馬氏則於 9

    月 2 日被擒,然而茂縣縣長卻遲至 8 月 25 日皆未收到來自劉成勳的任何指示。22

    在一份川軍將領陳氏呈予劉成勳的電報中,陳氏吹噓匪首馬庭銀(Ma Ting-yin,音譯,

    外號「老馬」)的被捕係由他本人與參謀馬伯華(Ma Po-hua,音譯) 、茂縣縣長李氏、第六混成

    旅上尉鄧氏(Teng Hsien-t’ing)所立下的汗馬功勞。23然而,根卓之所掌握的情報則指出:實

    際參與行動擒獲馬庭銀有功者實為馬伯華與當地團練領袖趙才華(Chao Tsai-hua,音譯)、馬

    相如(Ma Hsiang-ju,音譯)、陳欽茂(Chen Chin-mao,音譯)、譚尊武等人,其中,趙氏與陳氏為

    遇害英籍宣教士懷賽德和瓦特的中國友人,馬相如則為英國聖公會差會綿竹宣教站秘書

    柯元瑞牧師(Rev. Thomas Caldwell)的教會同工,茂州縣長李氏和鄧上尉則都未在場。24以上

    事實無不戳破成都當局所編造的謊言。

    由於劉成勳並未改變其編造不實說辭的態度,根卓之乃於 1923 年 10 月 9 日以捍衛

    僑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名義呼籲杯葛劉成勳所舉行的國慶宴會,他的行動成功引起了各國

    駐成都領事館的關注,其中,美國僑民更是響應根卓之的訴求,全體拒絕出席。25

    在茂縣縣長李氏所提交判決書當中,嫌犯劉紹庭(Liu Shao-t’ing,音譯)供稱將瓦特開膛

    剖腹的嫌犯馮志奎(Feng Chih-kuei,音譯)是在馬庭銀商討完劫掠行動方案後才進入內室,劉

    氏本人則在室外等候,因此,馮氏當無法得知內室的商討內容。不過,駐成都英國副領

    事顎克登則認為他們既然不知道馬氏等人在內室所談論的內容,當然就不可能知道制定

    行動方針的討論究竟何時結束,換言之,若馮氏知道馬氏等人何時結束討論搶劫策略,

    他就應當清楚明白室內所討論的內容究竟如何。26

    根卓之認為茂縣縣長李氏顯然有意袒護馮氏,指出土匪充斥在鄰近天池的大石壩、

    劍口、大壩、梅子口等村落,他們自稱為「團練」,都是隸屬於秘密組織「袍哥會」。盤

    踞在大石壩一帶的土匪領袖位居該區四股土匪勢力之首,他每個月兩度派遣手下向其他

    三個村莊的土匪首領收取會費。馮志奎於 1923 年 8 月 13 日奉命向梅子口匪首馬庭銀收

    款。即使沒有直接證據證明馮氏參與涉案,但根卓之還是敦促李縣長審判馮氏。根卓之

     21 “Consul General Combe to Governor Liu,” September 7, 1923, F570/83/10, F371/10258. 22 “Memorandum of Interview with Governor Liu Yu-jiu,” October 24, 1923, F70/83/10, FO 371/10258. 23 “Mr. Combe to Sir Ronald Macleay,” September 13, 1924, No. 52, F570/83/10, FO 371/10258. 24 “Statement regarding the Mowchow Brigand,” Undated, F570/83/10, FO 371/10258. 25 “Mr. Consul General Combe to Sir Ronald Macleay,” October 12, 1923, No. 58, F570/83/10, FO 371/10258; “Mr. Consul General Combe to Sir Ronald Macleay,” April 12, 1924, No. 26, F2377/83/10, FO 371/10259. 26 “Obervation by Mr. Vice Consul Ogden on Magistrate Li’s Judgment,” Undated, Enclosure in No. 21, F2377/83/10, FO 371/10259.

      

  • 112 楊凡逸

    推測李縣長之所以袒護馮氏主要是因為他知道馮氏是大石壩一帶的土匪成員,李氏擔心

    一旦判決結果不利於馮氏,「袍哥」將對他不利,因而決定袒護馮氏。此外,官匪之間

    盤根錯節的複雜關係也使得能否將土匪緝捕歸案增變數。茂縣縣令李氏、第八混成旅的

    陳中將、鄧上尉等四川軍政要員都是袍哥會的成員。由於馮氏是鄧上尉的勤務兵,根卓

    之致函要求鄧氏須將馮氏交出送辦,惟遲遲未獲鄧氏的回覆。27

    根卓之非常不滿劉成勳經常將兩人的一些通信內容洩漏給當地的報刊刊登於早報上

    而形成既成事實,進而對英方造成壓力。這迫使根卓之不得不放話將「比照成都當局的作

    風」(Chengtu official custom),將兩人的一些通信內容洩漏出去。此外,根卓之也面闢謠,

    駁斥綿竹縣長的報告書所稱兩名遇害宣教士攜有槍械防身,再加上當地報章雜誌也報導同

    樣內容,他乃強烈要求劉成勳為之澄清該項謠言。28

    五、 不堅持由成都當局賠償,轉而要求支付慰問金

    關於賠償遇害宣教士家屬的問題,英國聖公會差會綿竹宣教站秘書柯元瑞牧師(Rev.

    Thomas Caldwell)指出依據信仰的教導,再加上懷賽德和瓦特前往茂縣的目的是純粹觀光,

    而非在傳揚福音,因此,宣教士家屬不應要求對方賠償,惟聖公會差會倫敦總部仍保留

    最終的求償權利。29宣教士家屬所委託的律師史塔克戴爾(Eskrigge Stockdale)與英國聖公會

    差會秘書長蘭克斯特(Herbert Lankester)分別向英國外務部聲稱懷賽德身後留下遺孀及 2 名

    子女、瓦特則留下遺孀及 4 名子女,兩名宣教士死後,其家屬的生計陷入窘境。起初,

    懷賽德遺孀的律師提出由中國方面賠償 930 英鎊的要求。根卓之調查發現謀殺兩名宣教

    士的行動並非由有一群有組織的集團盜賊所為,而是由臨時組成的 7 至 8 人的小團夥所

    犯下,基本上是一起公路搶劫案件,因而無法向中國方面索賠。30

    關於是否須向成都當局要求賠償的問題,英國外相麥克唐納以 1920 年 3 月在河南

    安陽一帶傳揚福音的加拿大籍孟恩賜醫師(Dr. James M. Menzie)遇害案為例,指出當時英方

    並沒有要求未致力於防範盜賊攻擊與疏於保護外籍宣教士的河南當局須全然負責,也未

    協助孟恩賜的家屬追討賠償金。孟恩賜是在援救一名住家遭到盜匪闖入的女宣教士時遭

    到殺害,懷賽德和瓦特則顯然是前往危險地帶從事非必要的旅行途中遭遇盜匪而被殺,31此外,

                                                           27 “Memorandum of interview with General Yang Sen,” March 8, 1924, Enclosure No. 3 of March 11, 1924, F2377/83/10, FO 371/10259. 28 F.O. 371/10258, Enclosure in F570/83/20, No. 24, Note from Consul General Combe to Governor Liu (September 7, 1923); “Mr. Consul General Combe to Sir Ronald Macleay,” October 26, 1923, No. 60, F570/83/10, FO 371/10258.. 29 “Mr. Consul General Combe to Sir Ronald Macleay,” November 29, 1923, No. 69, F570/83/10, FO 371/10258. 30 “Captain Douglas Hacking to Mr. N. Eskrigge Stockdale,” March 8, 1924, Ununmbered, F570/83/10, FO 371/10258; “Mr. Consul General Combe to Sir Ronald Macleay,” March 11, 1924, No. 21, F2377/83/10, FO 371/10259. 31 “Sir Ronald Macleay to Sir Ramsay MacDonald,” December 13, 1923, No. 24(224/24), F570/83/10, FO

  • 英國政府對英籍宣教士在四川遇難事件的因應措施(1923-1924) 113

    他們早已被告知前往該地帶旅行所可能遭遇的風險下仍執意前往,因此不應向成都當局

    提出賠償要求。32 英國外務部指出,懷賽德和瓦特並非遭到組織性的集團盜賊所殺,最多只能向成都

    當局要求提供受害家屬慰問金,以維持其生計。33此外,英外務部還向受害家屬要求說明

    他們對死者在經濟上的依賴程度,藉以決定慰問金的金額。34兩名宣教士家屬在瞭解到無

    法獲得賠償的情況下,決定轉而要求慰問金。35柯元瑞表示差會方面過去從未有過代表受

    害宣教士家屬追討賠償金的先例,因此,受害家屬若要追討賠償金,必須以私人名義提出。36

    英國外務部乃訓令麻克類代表兩名宣教士的家屬要求中國方面支付慰問金;37麻克類收到

    回電後訓令根卓之代表遇害的兩名宣教士家屬向成都當局索討慰問金。根卓之回電云:成

    都當局原則同意配合,惟仍須呈報北京政府等候進一步指示。麻克類乃照會北京外交部要

    求儘速訓令成都當局支付慰問金,並訓令建議根卓之要求成都當局須據以往慣例支付兩個

    家庭各 10,000 英鎊的慰問金,惟麻克類不知根卓之在與成都當局交涉時是否談及慰問金的具體金額,因此,關於金額事宜仍需交由根卓之全權決定。38

                                                                                                                                                                  

    六、 勒石立碑:向四川當局與土匪展現英方護僑的決心

    根卓之正告四川土匪英國政府相當重視他們攻擊英國僑民的暴行,指出天池絕非土

    匪的避難所,外國旅客更不需避之唯恐不及。為達成該目的,最具體可行的辦法就是由

    根卓之親自前往天池舉行正式的立碑紀念兩名遇害宣教士的儀式。

    2 月 26 日,他建議四川督理楊森同意派遣代表一同前往,楊氏立即表示同意,並承

    諾提供足夠的隨扈保護。紀念碑所需的石塊由宣教士柯元瑞事先預備,根卓之在石碑的正

    面刻上文字紀錄兩名宣教士係於 1923 年 8 月 14 日在茂縣所轄之天池一帶遭土匪殘殺,柯

    元瑞則在背面刻文紀念他們在四川所推行的宣教事工。根卓之一行於 1924 年 4 月 2 日在

    楊森所派代表的陪同下由成都出發,中途與柯元瑞等 4 名宣教士會合連袂前往,並於 4 月

    4 日抵達鄰近天池而且是兩名宣教士生前最後一晚所駐足的龍王廟,惟由於龍王廟海拔約

    5,000 呎,地勢過高,人煙罕至,較無法受到土匪注意,因而決定另擇位於山腳下的高橋

    作為豎立紀念碑的地點。他們舉行了一場簡單隆重的追思禮拜,在柯元瑞的證道、眾人的

      371/10258. 32 “Sir. Ronald Macleay to FO,” January 19, 1924, No. 13, F207/124/10, FO371/10264. 33 “Minutes by FO,”Undated, F898/83/10, FO371/10259. 34 “Captain Douglas Hacking to Mr. N. Eskrigge Stockdale,” March 8, 1924, Ununmbered, F570/83/10, FO 371/10258. 35 “Mr. Waterlow to Macleay,” March 25, 1924, No. 50, F898/83/10, FO 371/10259; “Herbert Lankester to the Under Secretary of State, FO,” April 18, 1924, Unnumbered, F1006/83/10, FO 371/10259. 36 “Mr. Consul General Combe to Sir Ronald Macleay,” April 12, 1924, No. 26, F2377/83/10, FO 371/10259. 37 “FO to Sir Ronald Macleay,” April 23, 1924, No. 82, F1220/83/10, FO 371/10259. 38 “FO to Herbert Lankester,“ April 24, Ununmbered, F1220/83/10, FO 371/10259; “James Ramsay MacDonald to Sir Ronald Macleay,” June 7, 1924, No. 343, F2377/83/10, FO371/10259.

      

  • 114 楊凡逸

    見證並拍照存證下,紀念碑最終豎立在當地。根卓之在返回成都之後更提醒當地政府須訓

    令茂縣縣長有義務維護該紀念碑的完整。39根卓之不僅在四川當局所派遣的代表及隨扈的

    陪同下前往命案地點調查,在日後還樹立紀念碑,我們從中可見他為英國僑民伸張權益的

    決心可謂極其堅定。

    七、 要求差會自我約束,暫緩增派宣教士前往四川

    1924 年 1 月 11 日,英國聖公會差會秘書長蘭克斯特致函徵詢英外務部對該差會所

    屬宣教士泰勒(W. R. O. Taylor)及其夫人擬申請前赴四川傳揚福音的意見,並聲稱泰勒的雙

    親也曾前往四川傳揚福音,泰勒出生於四川、熟諳當地語言及文化,因而絕非新手,而

    是經驗老道的宣教士。40外務部官員對此駁斥道:對土匪而言,熟悉四川當地的語言風

    俗與否根本沒有差別。41

    英外相麥克唐納指示將麻克類呈報四川局勢的電報轉達差會總部,其內容云:其

    一,由於四川戰亂的緣故,駐北京使館與駐成都總領事館之間的通訊經常發生中斷,因

    此,麻克類在當時無法與根卓之聯繫討論同意泰勒夫婦入川宣教的可行性。其二,四川

    局勢短期內並無改善的希望。麥克唐納在審慎評估後進一步指出英國政府無法提供宣教

    士足夠的保護,各差會實不宜再增派宣教士前往四川傳福音,惟由於英政府已善盡事先

    警告的責任,他們若仍執意前往,政府也不便反對。42

    由於英國宣教士懷賽德和瓦特在未經審慎考量的情況下貿然前往而遇害,因此,英

    國駐成都副領事顎克登主張應喚醒宣教士意識到他們對自身群體的責任感。43此外,由

    於四川局勢動盪,英國政府建議地處偏遠地區的女性宣教士當撤至派駐有男性宣教士的

    宣教站,藉以獲得保護,其行蹤亦須隨時知會所屬差會。44

    除了英國之外,美國更是要求差會自我克制宣教行動。美國國務院遠東司長馬慕瑞

    (John V. A. MacMurray)正告美國眾差會,宣布政府根本無法清楚掌握散居在遙遠且孤立地

    區的美籍宣教士的行蹤與安危;隨著中國戰亂局勢的日益升高,宣教士的行為已使得美國

    政府的護僑行動更形棘手。美政府不可能清楚區分宣教及商業利益;只要有任何人對商人

    或宣教士當中的任何一方從力暴力行為,同樣都會對兩者的安危及福祉帶來不利的後果。

    馬慕瑞向差會清楚闡釋中國的危局,以使他們理解到其中所涉及的護僑問題。他指出藉由

                                                           39 “Mr. Consul General Combe to Sir Ronald Macleay,” April 12, 1924, No. 26, F2377/83/10, FO 371/10259. 40 “Mr. Herbert Lankester to the Under Secretary of State, FO,” January 11, 1924, F124/124/10, FO 371/10264. 41 “Minutes by FO,” January 15, 1924, F124/124/10, FO 371/10264. 42 “Macleay to FO,” January 19, 1924, No. 13, F207/124/10, FO 371/10264; “Lawrence Lollies to Mr. Herbert Lankester,” January 22, 1924, Ununmbered, F207/124/10, FO 371/10264. 43 “Mr. Consul General Combe to Sir Ronald Macleay,” November 29, 1923, No. 69, F570/83/10, FO 371/10258. 44 “Secretary of State for the Colonies to the Governor General of Canada,” May 17, 1924, No. 2314/1924, F1780/124/10, FO 371/10264; “Under Secretary of State for the Colonies to 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May 30, 1924, Unnumbered, F1780/124/10, FO 371/10264.

  • 英國政府對英籍宣教士在四川遇難事件的因應措施(1923-1924) 115

    武力示威或撤銷對北京政府的正式承認等外交手段根本無助於控制局勢,更無法保證宣教

    士的安全,因此眾差會在制定相關政策時必須考量到宣教士所能取得的最大保護程度究竟

    為何。馬慕瑞嚴厲抨擊一些在華傳揚福音的宣教士因著信仰的緣故而不願向中國方面要求

    賠償,也不願倚靠治外法權及任何武力保護的態度,認為這將反而導致中國政府不願忠實

    地履行對外國人的條約義務。馬慕瑞聲明只要中國政府的信譽不佳且不願忠實地履行義

    務,美國政府不宜過早宣布放棄其條約權利,因為這將危及到所有在華美國僑民的權益。45他進

    一步指出:即使一些美籍宣教士反對治外法權及來自政府的保護,甚至是自願放棄他們所

    享有的權利,但具有美國公民身分的這些宣教士是不具有自願放棄上述權利的權利,美國

    政府將堅持遵守這些可能與深受宗教信仰所影響的個人願望相違背的條約規定。此外,美

    國國會立法規定將公民的權利擴及到中國,因此,只要美國公民還在中國,他們的生命與

    財產無不受到美國法律的保護,而且該法凌駕在中國法律之上。馬慕瑞特別要求美國各差

    會的理事長將國務院的這項態度向所屬的宣教士清楚闡明。46

    八、 小結

    我們由本文內容得知,英國聖公會宣教士懷賽德和瓦特在四川茂縣一帶的遇害,固

    然是由於土匪猖獗的緣故,惟由於他們事先已接獲勸導其切勿至鄰近地區遊歷的相關警

    告後仍執意前往,再加上他們的行程純屬私人觀光性質,因而他們也須為自己的慘遭殺

    害承擔一部分的責任。

    駐成都英領事根卓之所面對的情況與他的前任總領事有所不同。1920 年前後擔任該

    職的許立德(W. Meyick Hewlett)憑藉著與控制當時四川局勢的將領但懋辛的私人情誼輕而

    易舉地解決許多問題。47不過,我們由檔案的內容分析發現,根卓之在處理 1923 年英教

    士在茂縣遇害的案件時則是透過綜合各種不同來源的情報對案情抽絲剝繭,並充分掌握

    了官軍、團練與土匪的複雜關係,在得知事情的真相後以不惜向當時掌握四川軍政大權

    的省長劉成勳攤牌,拆穿其謊言,使之啞口無言,並與美國總領事聯手抵制劉氏所舉辦

    的國慶宴會等方式,迫使他低頭讓步。

    軍閥為了自身利益,忙於內戰,對剿匪與救治災荒不夠重視,災荒導致匪亂,匪亂

    破壞農村經濟,大量流民成為匪禍,此不可不說是民國時期的一種惡性循環。48在根卓

    之看來,身為四川實力派軍人的省長劉成勳只會採取一系列軍事冒險行動以使其權位得

                                                           45 “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Minister in China (Schurman),” March 15, 1924, Vol. I,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FRUS), pp. 599-600. 46 “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Foreign Secretary of the 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 (James L. Barton),” April 1, 1924, Vol. I. FRUS, p. 603. 47 應俊豪,《外交與砲艦的迷思-1920 年代前期長江上游航行安全問題與列強的因應之道》(臺北:臺灣學生 書局,2010),頁 194-195。 48 邵雍等著,《中國近代土匪史》(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2),頁 268。

      

  • 116 楊凡逸

                                                          

    著確保與鞏固,因此造成該省生民塗炭,英國僑民根本沒有理由服從四川省的相關規

    定。他在命案發生之初一問三不知,即使在取得相關報告後仍編造各種謊言企圖混淆視

    聽,在會談時陽奉陰違地聲稱將竭盡所能辦案,實則推卸搪塞一切責任。這也使得根卓

    之痛批道:「若果四川省長不是劉成勳,我也不會去冒與他決裂的風險!」49

    英國政府在命案之後並未強迫四川當局支付賠償金,轉而要求支付慰問金,藉以支

    持遇害宣教士家屬在喪失家中經濟支柱後的日用所需,主要是由於兩名宣教士的行程純

    為私人觀光性質,再加上英國政府並未協助 1920 年在河南遇害宣教士的家屬索求賠償

    的先例,在為了兼顧及受害家屬的生計下,向四川當局要求支付慰問金,以做為一種折

    衷辦法。

    英國外務部對麻克類、根卓之與顎克登的辦理方式原則上不表異議,惟對於事涉中

    國南北分裂政局的南方廣州政府能否對四川發號司令的問題上態度顯得格外謹慎,不希望

    因此造成外界認為英國長期以來承認北京政府的態度與政策上出現鬆動的印象,惟由於希

    望藉此對北京及成都當局施加壓力,再加上孫中山過去積欠英國的人情債,因而使英國外

    務部指示麻克類等駐華使領人員須對孫氏加以籠絡,使其作為符合英國期待與權益的行

    動,惟須不使他要求英國承認廣州政府以為回報。

     49 “Mr. Consul General Combe to Sir Ronald Macleay,” October 26, 1923, No. 60, F570/83/10, FO 371/10258.

    議程.pdf名單目次林亨芬蔡振豐安德呂慎華應俊豪楊凡逸侯彥伯張志雲附件

    王文隆蕭道中許峰源doc任天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