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藤上长出现代化新城 -...

1
一直以来,马陆镇闻名遐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时期,马陆的农业生产一 直是上海郊县的排头兵。它还曾是上海市郊第一个“千万富翁乡”、第一个“亿元乡”。 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的年代,它始终一马当先走在时代的前沿。“从马陆希望 城的从无到有,再到嘉定新城的先破后立,这块土地上留下了许多人的汗水和泪水。”今年50岁的市民张 华彪曾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他的感慨道出了嘉定新城(马陆镇)独特的历史地位与发展历程。 嘉定新城(马陆镇),这个称呼从一开始令许多人不解拗口到如今耳熟能详,背后折射出的是千年古 —马陆镇携手嘉定新城转型发展焕发出的蓬勃生机。在这里,新城宜居宜业、产城融合,乡村宁静优 美、葡萄飘香,古镇新城正焕发出新的魅力。 葡萄藤上长出现代化新城 —嘉定新城(马陆镇)改革开放 40 周年成果小记 打造马陆葡萄文化品牌 说到马陆,就不得不提另一张名 —马陆葡萄。截至 2018 年,全镇 葡萄种植总面积4654.71亩,投产面积 4551 亩,葡萄总产量 7027.26 吨,平均 亩产值19619元,总产值近亿元。 马陆葡萄始种于上世纪80年代 初年,至今已有30余年的发展历史。 从葡萄种植到技术革新,再到品牌引 领,“马陆葡萄”已在嘉定生根发芽。经 过3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引种改良,从 早期一年 8000 亩 300 万元收入,到如 今的一年4000余亩收入近亿元,小小 的葡萄给马陆农民带来了巨大的惊 喜。 为打造品牌、提升葡萄附能, 2006 年,总投资约4000万元的上海马陆葡 萄主题公园开园,公园以500亩设施 栽培种植的葡萄为依托,采用现代农 业设施栽培技术,集葡萄科研、示范、 培训、休闲于一体。2007 年,时任中共 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参观了马 陆葡萄主题公园后,在座谈会上说: “马陆葡萄园,上海吐鲁番。”这是对马 陆葡萄和嘉定现代化农业的最好诠 释。 凭借人见人爱的“马陆葡萄”,马 陆又一次打响名气,越来越多的中外 游客纷至沓来,如何抓住葡萄做文章, 赋予其更多的文化内涵,打出独具马 陆特色的文化品牌,马陆动足了脑筋。 除依托葡萄主题公园开展各类 “马陆葡萄”文化艺术主题活动外, 2013 年,占地面积 90 亩、建筑面积约 1 万平方米的马陆葡萄文化艺术村建成 开放。如今,这个 4A 级旅游景区内,除 包含葡萄主题公园外,还有嘉源海艺 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等资源,致力于 推广文化交流与艺术展览,每年不间 断推出各类优质艺术展、学术讲座、艺 术沙龙和品鉴会,已成为市民休闲旅 游、走进艺术社区、体验“非遗”魅力的 好去处。 从蓝图到现实, 新城开启幸福生活 已步入不惑之年的陈先生,十年 前因工作来到嘉定新城,买房、成家、 立业。十年来,他见证了嘉定新城的规 划蓝图从图纸一一变为现实:道路四 通八达,轻轨11号线嘉定新城站就在 家门口,远香湖、保利大剧院、各大商 业综合体近在咫尺。“没想到新城发展 得这么好!”想起刚到嘉定新城那会 儿,陈先生对如今的生活打了满分。 从嘉定区规划建设嘉定新城,到 2011年实施建设管理体制优化调整, 嘉定新城与马陆镇区镇合一,再到如 今已初具规模,日渐宜居宜业,嘉定新 城走过了将近十五年。 作为长三角节点城市,嘉定新城 是上海重点建设的三大新城之一,规 划占地面积200平方公里,人口导入 80 至 100 万,不仅是座相对独立、功能 完善的现代化新型城市,更是嘉定推 动产业转型发展、城市品质发展、社会 和谐发展、党建科学发展的主要阵地。 经过多年开发建设,嘉定新城核 心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公共配套和重 点功能性项目建设已由“基础设施建 设阶段”向“功能全面提升阶段”转变, 复合型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宜居宜业 的城市特质不断展现。辖区内远香湖、 石冈门塘、紫气东来和环城林带四大 生态景观人气十足,区域内多个公共 绿地公园开放使用,综合绿化覆盖率 超过 40%;上海保利大剧院、“世界最 美图书馆”嘉定图书馆已成为了上海 地区标志性文化设施之一;上海交通 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区妇 幼保健院成为嘉定市民就医的首选; 交大附中嘉定分校、华二民办初级中 学、中福会幼儿园等优质教育资源遍 布;中信泰富万达广场、大融城、西云 楼文化商业街等大型商业综合体是市 民购物、休闲的好去处;社区邻里中 心、菜场、便利店、药房等基本公共服 务和生活商业设施配套齐全…… 打造生态宜居的同时,嘉定新城 加快产城融合、产业精准转型的脚步 从未停歇。近年来,嘉定新城重点围绕 大智造、大家居、大健康、大金融等产 业领域开展特色招商和产业培育。 2017 年 6 月投入运营的 TEEC 上海中 心最具代表性。作为嘉定新城核心区 科技创新产业高地,该中心积极对接 清华企业家协会长三角分会、清华环 保联盟、清华企业家协会汽车产业协 会等招商平台,吸引了阿里巴巴创新 中心、紫澜信息科技、港顺投资等一大 批优质平台和企业签约入驻。截至去 年底,签约入驻率已达70%。 嘉定新城总部企业集聚商务区也 在不断加快推进,如绿地集团、国北科 技、中化岩土、K2 地产、东方财富项目 相继落地,美年大健康产业(集团)有 限公司、中国大家居(上海)产业发展 总部、上海创源新城科技有限公司等 符合产业导向的优质企业相继签约。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嘉定 新城十三五规划着眼长三角,提出了 更高要求的“宜居宜业、产城融合”发 展目标,将通过培育高品质生活服务 业、高科技生产服务业、高附加值先进 制造业、高效益总部经济,打造能给市 民带来舒适、健康和愉悦的幸福产业。 浇灌经济之花,结出惠民之果 改革开放以来,马陆始终把经济 建设放在首位。 马陆人似乎天生就有“工业”头 脑。南宋末年,马陆百姓为驻守马陆的 宋军,办起了十几家打造马具用品的 手工场;清嘉庆年间,一位姓金的人在 马陆镇西1公里处,开设了榨油作坊 (油车),至今此地仍叫金家油车。这大 概是有史料可查的马陆最早的工业 了;1958 年,马陆的棕坊桥办起一爿 味精厂,一年可获得利润 500 万元,成 了上海沪郊第一家高效益的社办企 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马陆 的乡镇工业在改革东风的吹拂下,成 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980 年 ,马 陆 工 业 利 润 超 千 万 元,同年 4 月 26 日的《文汇报》头版大 篇幅报道了马陆工业发展的成果,称 誉马陆是上海市郊第一个“千万富 翁”。1983 年 1 月建成投产的上海童车 厂马陆分厂,至 1984 年底,已生产“红 花牌”童车 10 万辆,产品饮誉海内外, 被中央领导誉为“上海速度”。 随着乡镇企业的逐渐式微,上世 纪90年代,马陆不失时机地启动外向 型经济和民营经济,大刀阔斧地进行 企业改制,敢为人先地创办私营经济 城,海纳百川地向全国和全球全方位 开放,实现了马陆在危难中的再一次 振兴。 1993年,嘉定区首家私营经济城 —上海希望私营经济发展总公司成 立,1998年更名为上海希望城经济发 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希望城”)。 1993到1997第一个五年,希望城接纳 各类私营企业2360户,累计注册资本 25亿元。在当时上海80余个私营开发 区中,希望城夺得了三个第一:园区建 设规模最大、户均注册资本最多、户均 纳税最高。1997 年,希望城税收首次 突破1亿元,占全国财政税收的万分 之一。税收在全镇税收总额中所占的 比例由 1993 年的 2.75%上升到 1997 年 的 55%。这些数字,让希望城为马陆这 块土地书写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富” 字。 进入21世纪,马陆又紧贴时代脉 搏,提出“稳二进三优一、增强可持续 发展能力”的总体发展思路。在全镇已 有 600 余家三资企业、近 5000 家民营 企业,并基本形成以光电子、汽车配 件、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为代表的地 方支柱产业的基础上,根据中央宏观 调控政策和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上海 市郊要“重新安排山河”的要求,确立 了优先发展先进现代制造业的方针。 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在马陆建 造机器人产业化基地;爱茉莉太平洋 中国地区总部加大投资,在马陆建造 爱茉莉化妆品(上海)有限公司全国仓 储分拨中心,实现了生产、销售、物流 一体化……越来越多优质的先进现代 制造业企业在马陆安家落户。 “马陆的经济成就是马陆人民齐 心协力创造的,我们应该为马陆的人 民群众服务好,让马陆的人民群众共 享改革开放的成果。”马陆镇领导这样 说。 言为心声,心声测冷暖。1979 年,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马陆公社实行 农民退休制度,农民退休由大队发给 退休金,社、队企业退休由企业发给退 休金,这是第一次农民有了退而休养 的生活;1987 年,马陆镇把农民的养 老保险提上议事日程,下达《关于实施 征集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通知》。 2002年,退休农民养老补助金每 人每月 120 元,2005 年,实施土地备 案、户籍 转 性、落 实 保 障“三 联 动 方 式”,为全镇 17676 个农村劳动力落实 社会保障,一次性缴纳小城镇社区保 险 8902 人,有 8774 人享受征地养老。 至 2010 年,养老补助金每人每月 745 元,2017 年,全镇镇保人员统一转为 社保,养老和医疗保障进一步提高。 农村的居住环境也随着经济的发 展、新城的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2002 年至 2007 年,全镇先后有 57 个村组全部动迁,84个村组部分动 迁,总动迁户 5182 户,镇里统一建造 了樊家、包桥、彭赵、马陆、沥苑、嘉新、 仓新等动迁小区,让农民真正过上了 城里人的生活。2008 年,随着嘉定新 城第一个动迁安置小区的开工建设, 农民盼来了新的住宅模式。如今,远香 舫、枫树林、金沙湾等高层住宅先后完 工交付,近万套商品房让农民迎来了 居住的“美好时代”。 街镇篇 街镇篇 辉煌征程四十载 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特刊 07 责任编辑:刘静娴 59527617 18964619212 E-mail:[email protected] 2018年11月6日

Upload: others

Post on 29-Jun-2020

1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葡萄藤上长出现代化新城 - epaper.file.routeryun.comepaper.file.routeryun.com/jdb/2018-11-06/P7/edc75... · 游客纷至沓来,如何抓住葡萄做文章, 赋予其更多的文化内涵,打出独具马

一直以来,马陆镇闻名遐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时期,马陆的农业生产一直是上海郊县的排头兵。它还曾是上海市郊第一个“千万富翁乡”、第一个“亿元乡”。

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的年代,它始终一马当先走在时代的前沿。“从马陆希望城的从无到有,再到嘉定新城的先破后立,这块土地上留下了许多人的汗水和泪水。”今年50岁的市民张华彪曾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他的感慨道出了嘉定新城(马陆镇)独特的历史地位与发展历程。

嘉定新城(马陆镇),这个称呼从一开始令许多人不解拗口到如今耳熟能详,背后折射出的是千年古镇——马陆镇携手嘉定新城转型发展焕发出的蓬勃生机。在这里,新城宜居宜业、产城融合,乡村宁静优美、葡萄飘香,古镇新城正焕发出新的魅力。

葡萄藤上长出现代化新城——嘉定新城(马陆镇)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小记

打造马陆葡萄文化品牌说到马陆,就不得不提另一张名

片——马陆葡萄。截至 2018 年,全镇

葡萄种植总面积4654.71亩,投产面积

4551亩,葡萄总产量7027.26吨,平均

亩产值19619元,总产值近亿元。

马陆葡萄始种于上世纪 80 年代

初年,至今已有 30 余年的发展历史。

从葡萄种植到技术革新,再到品牌引

领,“马陆葡萄”已在嘉定生根发芽。经

过3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引种改良,从

早期一年8000亩300万元收入,到如

今的一年4000余亩收入近亿元,小小

的葡萄给马陆农民带来了巨大的惊

喜。

为打造品牌、提升葡萄附能,2006

年,总投资约4000万元的上海马陆葡

萄主题公园开园,公园以 500 亩设施

栽培种植的葡萄为依托,采用现代农

业设施栽培技术,集葡萄科研、示范、

培训、休闲于一体。2007年,时任中共

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参观了马

陆葡萄主题公园后,在座谈会上说:

“马陆葡萄园,上海吐鲁番。”这是对马

陆葡萄和嘉定现代化农业的最好诠

释。

凭借人见人爱的“马陆葡萄”,马

陆又一次打响名气,越来越多的中外

游客纷至沓来,如何抓住葡萄做文章,

赋予其更多的文化内涵,打出独具马

陆特色的文化品牌,马陆动足了脑筋。

除依托葡萄主题公园开展各类

“马陆葡萄”文化艺术主题活动外,

2013年,占地面积90亩、建筑面积约1

万平方米的马陆葡萄文化艺术村建成

开放。如今,这个4A级旅游景区内,除

包含葡萄主题公园外,还有嘉源海艺

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等资源,致力于

推广文化交流与艺术展览,每年不间

断推出各类优质艺术展、学术讲座、艺

术沙龙和品鉴会,已成为市民休闲旅

游、走进艺术社区、体验“非遗”魅力的

好去处。

从蓝图到现实,新城开启幸福生活

已步入不惑之年的陈先生,十年

前因工作来到嘉定新城,买房、成家、

立业。十年来,他见证了嘉定新城的规

划蓝图从图纸一一变为现实:道路四

通八达,轻轨11号线嘉定新城站就在

家门口,远香湖、保利大剧院、各大商

业综合体近在咫尺。“没想到新城发展

得这么好!”想起刚到嘉定新城那会

儿,陈先生对如今的生活打了满分。

从嘉定区规划建设嘉定新城,到

2011年实施建设管理体制优化调整,

嘉定新城与马陆镇区镇合一,再到如

今已初具规模,日渐宜居宜业,嘉定新

城走过了将近十五年。

作为长三角节点城市,嘉定新城

是上海重点建设的三大新城之一,规

划占地面积 200 平方公里,人口导入

80至100万,不仅是座相对独立、功能

完善的现代化新型城市,更是嘉定推

动产业转型发展、城市品质发展、社会

和谐发展、党建科学发展的主要阵地。

经过多年开发建设,嘉定新城核

心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公共配套和重

点功能性项目建设已由“基础设施建

设阶段”向“功能全面提升阶段”转变,

复合型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宜居宜业

的城市特质不断展现。辖区内远香湖、

石冈门塘、紫气东来和环城林带四大

生态景观人气十足,区域内多个公共

绿地公园开放使用,综合绿化覆盖率

超过40%;上海保利大剧院、“世界最

美图书馆”嘉定图书馆已成为了上海

地区标志性文化设施之一;上海交通

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区妇

幼保健院成为嘉定市民就医的首选;

交大附中嘉定分校、华二民办初级中

学、中福会幼儿园等优质教育资源遍

布;中信泰富万达广场、大融城、西云

楼文化商业街等大型商业综合体是市

民购物、休闲的好去处;社区邻里中

心、菜场、便利店、药房等基本公共服

务和生活商业设施配套齐全……

打造生态宜居的同时,嘉定新城

加快产城融合、产业精准转型的脚步

从未停歇。近年来,嘉定新城重点围绕

大智造、大家居、大健康、大金融等产

业领域开展特色招商和产业培育。

2017年6月投入运营的TEEC上海中

心最具代表性。作为嘉定新城核心区

科技创新产业高地,该中心积极对接

清华企业家协会长三角分会、清华环

保联盟、清华企业家协会汽车产业协

会等招商平台,吸引了阿里巴巴创新

中心、紫澜信息科技、港顺投资等一大

批优质平台和企业签约入驻。截至去

年底,签约入驻率已达70%。

嘉定新城总部企业集聚商务区也

在不断加快推进,如绿地集团、国北科

技、中化岩土、K2地产、东方财富项目

相继落地,美年大健康产业(集团)有

限公司、中国大家居(上海)产业发展

总部、上海创源新城科技有限公司等

符合产业导向的优质企业相继签约。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嘉定

新城十三五规划着眼长三角,提出了

更高要求的“宜居宜业、产城融合”发

展目标,将通过培育高品质生活服务

业、高科技生产服务业、高附加值先进

制造业、高效益总部经济,打造能给市

民带来舒适、健康和愉悦的幸福产业。

浇灌经济之花,结出惠民之果改革开放以来,马陆始终把经济

建设放在首位。

马陆人似乎天生就有“工业”头

脑。南宋末年,马陆百姓为驻守马陆的

宋军,办起了十几家打造马具用品的

手工场;清嘉庆年间,一位姓金的人在

马陆镇西 1 公里处,开设了榨油作坊

(油车),至今此地仍叫金家油车。这大

概是有史料可查的马陆最早的工业

了;1958 年,马陆的棕坊桥办起一爿

味精厂,一年可获得利润500万元,成

了上海沪郊第一家高效益的社办企

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马陆

的乡镇工业在改革东风的吹拂下,成

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980 年,马陆工业利润超千万

元,同年4月26日的《文汇报》头版大

篇幅报道了马陆工业发展的成果,称

誉马陆是上海市郊第一个“千万富

翁”。1983年1月建成投产的上海童车

厂马陆分厂,至1984年底,已生产“红

花牌”童车10万辆,产品饮誉海内外,

被中央领导誉为“上海速度”。

随着乡镇企业的逐渐式微,上世

纪90年代,马陆不失时机地启动外向

型经济和民营经济,大刀阔斧地进行

企业改制,敢为人先地创办私营经济

城,海纳百川地向全国和全球全方位

开放,实现了马陆在危难中的再一次

振兴。

1993年,嘉定区首家私营经济城

——上海希望私营经济发展总公司成

立,1998年更名为上海希望城经济发

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希望城”)。

1993到1997第一个五年,希望城接纳

各类私营企业2360户,累计注册资本

25亿元。在当时上海80余个私营开发

区中,希望城夺得了三个第一:园区建

设规模最大、户均注册资本最多、户均

纳税最高。1997 年,希望城税收首次

突破 1 亿元,占全国财政税收的万分

之一。税收在全镇税收总额中所占的

比例由1993年的2.75%上升到1997年

的55%。这些数字,让希望城为马陆这

块土地书写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富”

字。

进入21世纪,马陆又紧贴时代脉

搏,提出“稳二进三优一、增强可持续

发展能力”的总体发展思路。在全镇已

有600余家三资企业、近5000家民营

企业,并基本形成以光电子、汽车配

件、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为代表的地

方支柱产业的基础上,根据中央宏观

调控政策和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上海

市郊要“重新安排山河”的要求,确立

了优先发展先进现代制造业的方针。

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在马陆建

造机器人产业化基地;爱茉莉太平洋

中国地区总部加大投资,在马陆建造

爱茉莉化妆品(上海)有限公司全国仓

储分拨中心,实现了生产、销售、物流

一体化……越来越多优质的先进现代

制造业企业在马陆安家落户。

“马陆的经济成就是马陆人民齐

心协力创造的,我们应该为马陆的人

民群众服务好,让马陆的人民群众共

享改革开放的成果。”马陆镇领导这样

说。

言为心声,心声测冷暖。1979年,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马陆公社实行

农民退休制度,农民退休由大队发给

退休金,社、队企业退休由企业发给退

休金,这是第一次农民有了退而休养

的生活;1987 年,马陆镇把农民的养

老保险提上议事日程,下达《关于实施

征集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通知》。

2002年,退休农民养老补助金每

人每月 120 元,2005 年,实施土地备

案、户籍转性、落实保障“三联动方

式”,为全镇17676个农村劳动力落实

社会保障,一次性缴纳小城镇社区保

险8902人,有8774人享受征地养老。

至 2010 年,养老补助金每人每月 745

元,2017 年,全镇镇保人员统一转为

社保,养老和医疗保障进一步提高。

农村的居住环境也随着经济的发

展、新城的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2002年至2007年,全镇先后有57

个村组全部动迁,84 个村组部分动

迁,总动迁户 5182 户,镇里统一建造

了樊家、包桥、彭赵、马陆、沥苑、嘉新、

仓新等动迁小区,让农民真正过上了

城里人的生活。2008 年,随着嘉定新

城第一个动迁安置小区的开工建设,

农民盼来了新的住宅模式。如今,远香

舫、枫树林、金沙湾等高层住宅先后完

工交付,近万套商品房让农民迎来了

居住的“美好时代”。

街镇篇街镇篇辉煌征程四十载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刊 07责任编辑:刘静娴 59527617 18964619212

E-mail:[email protected]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