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 ( 上 ) 第三章 证明 ( 三 )     小结与复习

16
九九九九九 ( 九 ) 九九九 九九 ( 九 ) 九九九九九 九九九九九九九九九 一、 九九九九九九九九 九九九九九九九九 九九九九九九九 九九九九九九 九九九九九九

Upload: zurina

Post on 19-Jan-2016

19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九年级数学 ( 上 ) 第三章 证明 ( 三 )     小结与复习. 一、 各种四边形间的关系. 二、特殊四边形的性质. 三、特殊四边形的判定. 四、 几个重要的定理. 五、 基础知识巩固. 六、知识巩固加深. 四 边 形. 一、各种四边形间的关系. 有一个角 是直角. 矩形. 邻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且邻边相等. 正方形. 有一个角 是直角. 邻边相等. 两组对边 分别平行. 菱形. 四边形. 等腰梯形. 两腰相等. 一组对边平行 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梯形. 有一个角 是直角. 直角梯形.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九年级数学 ( 上 ) 第三章 证明 ( 三 )     小结与复习

九年级数学 ( 上 ) 第三章 证明 ( 三 )

    小结与复习

一、各种四边形间的关系

二、特殊四边形的性质

三、特殊四边形的判定 四、 几个重要的定理 五、 基础知识巩固 六、知识巩固加深

Page 2: 九年级数学 ( 上 ) 第三章 证明 ( 三 )     小结与复习
Page 3: 九年级数学 ( 上 ) 第三章 证明 ( 三 )     小结与复习

两组对边

分别平行

有一个角

是直角

邻边相等

邻边相等

有一个角

是直角

一组对边平行

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两腰相等

有一个角 是直角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矩形

菱形

正方形

梯形

等腰梯形

直角梯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且邻边相等

一、各种四边形间的关系

Page 4: 九年级数学 ( 上 ) 第三章 证明 ( 三 )     小结与复习

各种四边形间的关系

平行四边形

矩形 菱形正方形

四 边 形

梯形

等腰梯形

直角梯形

Page 5: 九年级数学 ( 上 ) 第三章 证明 ( 三 )     小结与复习

二、几种特殊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

矩 形

菱 形

正方形

等腰梯形

边对边平行 且相等

对边平行 且相等

对边平行,四 条边都相等

对边平行, 四条边 都相等

两底平行,两腰相等

角对角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对角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对 角 线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两条对角线相等

对称性

中心对称

轴对称中心对称

轴对称中心对称

轴对称中心对称

轴对称

注意:1、从“边”、“角”、“对角线”三个方面理解和记忆性质。

   2、从“各种四边形间的关系”理解和记忆性质。

Page 6: 九年级数学 ( 上 ) 第三章 证明 ( 三 )     小结与复习

对角

线互

相平

对角线相等

对角线垂直

对角线垂直

对角线相等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矩形

菱形

正方形对角线垂直且相等

1、利用“对角线间的关系”判定

对角

线垂

直平

分且

相等

对角

线垂

直平

对角

线互

相平

分且

相等

三、特殊四边形的常用判定方法

Page 7: 九年级数学 ( 上 ) 第三章 证明 ( 三 )     小结与复习

2、利用“基本四边形+特殊条件”形式的定理进行判定

平行 四边形

( 1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 5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4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 3 )两组对角

矩 形(有三个角是直角)(1)是平行四边形,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

(2)是平行四边形,并且两条对角线相等。

菱 形(四条边都相等)(1)是平行四边形,并且有一组邻边相等;

(2)是平行四边形,并且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正方形 ( 1 )是矩形,并且有一组邻边相等;( 2 )是菱形,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

等 腰梯 形

( 1 )是梯形,并且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 2 )是梯形,并且两条对角线相等。

分别相等;

Page 8: 九年级数学 ( 上 ) 第三章 证明 ( 三 )     小结与复习

1. 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A

B C

D E 如图,三角形 ABC 中, AD=DB , AE=EC ,则有 ; 。DE // BC DE = BC

12

四、其他几个重要的定理

2. 在直角三角形 ABC 中 ,CD 是斜边AB边上的中线,则有______CD = AB1

2

BC

3. 菱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也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Page 9: 九年级数学 ( 上 ) 第三章 证明 ( 三 )     小结与复习

五、基础知识巩固练习

(一)判断题:

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 )2. 矩形的四个角都相等; ( )3.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 )4. 有一个角是直角且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 )5. 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 )

6. 有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 )7.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8.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

9. 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

Page 10: 九年级数学 ( 上 ) 第三章 证明 ( 三 )     小结与复习

(二)选择题:

(A)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也平行; (B) 一组对角相等,另一组对角也相等;1. 下面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C ) 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 (D)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

D

2. 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 对角线互相平分。 (B) 对角线相等。

( C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D) 对角线互相垂直。

B

3. 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 )(A) 矩形。 (B) 正方形。 (C ) 菱形。 (D) 平行四边形

D

4. 下列性质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备的是( )(A) 对角相等。 (B) 邻角互补。 (C ) 对角互补。 (D) 内角和是 360° 。

C

Page 11: 九年级数学 ( 上 ) 第三章 证明 ( 三 )     小结与复习

5. 能够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 )(A) 一组对角相等。 (B)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C )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D) 一对邻角的和为 180° 。

B

6. 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等边三角形。 (B) 平行四边形。 (C ) 菱形。 (D) 等腰梯形。

C

D7. 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B) (C ) (D)

Page 12: 九年级数学 ( 上 ) 第三章 证明 ( 三 )     小结与复习

三、填空题1. 对角线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        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 对角线 的四边形是菱形。 4. 正方形的对角线为 4,它的面积为 。 5. 菱形的对角线长为 6和 8,则其周长为 ,面积为 。

DA

B C

互相平分

有一个角是直角或对角线相等

互相垂直

20 24

Page 13: 九年级数学 ( 上 ) 第三章 证明 ( 三 )     小结与复习

分析: OC 与 OD 的双重角色

四、证明题:如图,矩形 ABCD 中, AC 与 BD 交于 O ,CP∥DB, DP∥AC, CP 与 DP 相交于 P 点,求证:四边形 CODP 是菱形。

A B

D CO

P

证明 : ∵ CP∥DB, DP∥AC

∴ 四边形 CODP 是平行四边形

又∵ 在矩形 ABCD 中

∴ CO=DO

∴ 四边形 COPD 是菱形

,2

1CACO ,

2

1DBDO CA=DB

六、基础知识加深巩固

Page 14: 九年级数学 ( 上 ) 第三章 证明 ( 三 )     小结与复习

本题既用到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判定,又用到了矩形的性质 ,有一定的综合性。

如果题目中的矩形变为正方形 ( 图二 ) ,结论又应变为什么?

如果题目中的矩形变为菱形( 图一 ) ,结论应变为什么?

矩形 正方形

图一

CD

P 图二

A B

Page 15: 九年级数学 ( 上 ) 第三章 证明 ( 三 )     小结与复习

结束寄语

“条理清晰,因果相应,言必有据”

是初学证明者谨记和遵循的原则.

下课了 !

Page 16: 九年级数学 ( 上 ) 第三章 证明 ( 三 )     小结与复习

思考题 已知: AD 是△ ABC 的中线, E是 AD 的中点, F是 BE 的延长线与 AC 的交点。求证: AF=1/2 FC 。 A

B CD

EF

G

证明 :过点 D作 DG∥AC 交 BF 于点 G。∴∠ GDE =∠ FAE 。∵E是 AD 的中点。∴DE = AE 。又∵∠ GED =∠ FEA 。∴△DEG≌△AEF ∴DG = AF 。 ∵DG∥AC , BD = DC 。∴BG = GF 。∴DG 是△ BCF 的中线。∴DG = 1/2 FC 。∴AF = 1/2 FC 。

H

证明:过点 D作 DH∥BF 交 AC 于点 H。 ∵AD 是△ ABC 的中线。 ∴D是 BC 的中点。 ∴CH = HF = 1/2 CF 。 ∵E是 AD 的中点, EF∥DH 。 ∴AF = FH 。 ∴AF = 1/2 FC 。 方法 1

方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