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合成抗菌药

23
LOGO 人人人人人人人

Upload: carlos-cannon

Post on 01-Jan-2016

4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4 download

DESCRIPTION

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一节 磺胺类. 一、简介 最早用于临床用来治疗全身性感染的抗菌药. 二、分类. 三、抗菌谱. 广: G+ G- 衣原体 放线菌 疟原虫. 抑制作用,制造不需粮食,价格便宜. 四、作用机理. 竞争性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L- 谷氨酸. 菌体. TMP. ( - ). 二氢喋啶. 二氢叶酸还原酶. 一碳转移酶. 二氢叶酸合成酶. 二氢叶酸. 四氢叶酸. 对氨苯甲酸 ( PABA ). ( - ). 叶酸还原酶. 嘌呤、嘧啶. 磺胺类. 外源性叶酸. 合成蛋白质. 五、耐药性. 1 、 PABA 产生增加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人工合成抗菌药

LOGO

人工合成抗菌药

Page 2: 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一节 磺胺类

一、简介

最早用于临床用来治疗全身性感

染的抗菌药

Page 3: 人工合成抗菌药

口服易吸收

口服难吸收 局部

外用

SA 磺胺醋酰钠:沙眼磺胺嘧啶银:预防烧伤感染磺胺米隆:烧伤和大面积创伤 后感染

肠道浓度高

Sulfasalazine 柳氮磺嘧啶: 溃疡性和局限性结肠炎

SIZ 磺胺异恶唑:尿道感染 SMZ 磺胺甲恶唑 SD 磺胺嘧啶SDM 磺胺多辛

轻症或预防感染

短效中效

长效

二、分类

Page 4: 人工合成抗菌药

三、抗菌谱

广:G+G-

衣原体放线菌疟原虫

抑制作用,制造不需粮食,价格便宜

Page 5: 人工合成抗菌药

四、作用机理

竞争性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Page 6: 人工合成抗菌药

L- 谷氨酸

嘌呤、嘧啶

二氢叶酸

一碳转移酶

二氢叶酸还原酶

四氢叶酸

合成蛋白质

二氢叶酸合成酶

二氢喋啶菌体

对氨苯甲酸( PAB

A )

外源性叶酸

TMP

磺胺类

叶酸还原酶

( - )

( - )

Page 7: 人工合成抗菌药

五、耐药性

1 、 PABA 产生增加

2 、二氢叶酸合成酶结构改变;

3 、直接利于外源性叶酸。

Page 8: 人工合成抗菌药

六、不良反应

1 、肾损害:——多饮水;2 、过敏反应:荨麻疹、红斑、药热、剥脱

性皮炎;交叉过敏。3 、造血系统毒性: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粒

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症、再障(虽然罕见,也应注意)——定期查血象;

4 、神经系统反应——禁止药后驾驶等工作;

5 、胃肠道反应。

Page 9: 人工合成抗菌药

七、禁忌

• 新生儿、早产儿、孕妇、哺乳期妇女

Page 10: 人工合成抗菌药

• 磺胺嘧啶( SD):流行性脑膜炎的预防、诺卡菌属引起的肺部感染、脑膜炎和脑脓肿。

• 磺胺甲恶唑 ( SMZ) :与甲氧嘧啶合用,产生协同作用。

Page 11: 人工合成抗菌药

一、特点 1 、作用强,比 SMZ20-100 倍;2 、单用易产生抗药性;3 、 T1/2 与中效磺胺药相近;4 、能增强磺胺药和多种抗生素(四

环素、庆大霉素)的抗菌作用(数十倍),磺胺增效剂。

第二节 甲氧苄啶( TMP )

Page 12: 人工合成抗菌药

二、机理

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与磺胺药合用,对细菌核酸代谢

起双重阻断作用。

Page 13: 人工合成抗菌药

三、临床应用

复方 1 、复方新诺明 TMP+SMZ ( 1 :

5 ) 80 : 400

2 、双嘧啶片 TMP+SD ( 1 : 10 )

50 : 500

复方制剂是两药单独等量应用抗菌活性的数倍

Page 14: 人工合成抗菌药

一、历史 第一代:萘啶酸( 1962年)——抗菌

谱窄,口服吸收差,副作用多,现已不用。第二代:吡哌酸( 1975年)——用于

敏感菌的肠道、尿路感染,由于疗效差,耐药性快,也日趋少用。

第三代:环丙沙星( 1983年)——抗菌作用强,谱广,耐酶,口服吸收好,副作用少等,发展迅速,临床广泛应用。

第三节 喹诺酮类

Page 15: 人工合成抗菌药

二、构效关系

4-喹酮母核

Page 16: 人工合成抗菌药

三、抗菌机理

抑制回旋酶——阻碍 DNA 合成——

细菌死亡。

DNA回旋酶——解连和连结——

DNA得以复制和转录——蛋白质合成

Page 17: 人工合成抗菌药

四、共同特点

1 、谱广、强;2 、口服吸收好,分布广;3 、耐药性少,无交叉耐药性。

Page 18: 人工合成抗菌药

五、临床应用

• 1、泌尿生殖道感染:环丙沙星、加替沙星及 β-内酰胺类同为首选。环丙沙星是铜绿假单胞菌性尿道炎的首选。

• 2、呼吸系统感染: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或加替沙星与万古霉素合用,首选治疗对青霉素高度耐药的肺炎链球菌感染

• 3、肠道感染与伤寒:志贺菌引起的菌痢、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引起的胃肠炎——首选

Page 19: 人工合成抗菌药

不良反应

• 1、胃肠道反应• 2、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3、皮肤反应• 4、软骨损伤——儿童

Page 20: 人工合成抗菌药

五、常用喹诺酮类药特点

1 、诺氟沙星(氟哌酸) ( 1 )口服吸收 35-45% ;( 2 )抗菌谱广,强(大多厌氧菌

耐药;( 3 )主要用于胃肠道、泌尿道感

染。

Page 21: 人工合成抗菌药

2 、培氟沙星(甲氟哌酸)

( 1 )口服吸收 90-100% ;

( 2 )血药浓度高而持久, T1/2 达

10-11 小时,分布广;

( 3 )可用于治疗脑膜炎。

Page 22: 人工合成抗菌药

3 、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

( 1 )口服吸收 38-60% ;( 2 )抗菌谱广,作用强体外抗菌活

性是该类药物中最强的;

( 3 )各系统感染(泌尿道、呼吸道、骨、关节、软组织等感染、前列腺炎、淋病等)均可;

Page 23: 人工合成抗菌药

4 、氟罗沙星(多氟沙星)

( 1 )口服吸收 99% ;

( 2 )抗菌广,强(体内最强);

( 3 )各系统感染(泌尿道、呼吸道、骨、关节、软组织等感染、前列腺炎、淋病等)均可。